道家美学思想对教学的启示

2010年第11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Edition)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No.112010

道家美学思想对教学的启示

付娜,刘茜

摘要:道家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为老子和庄子的意境说与虚静说。老庄的美学思想对于教学的启示在于:教学要超越功利,师生双方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善于运用“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要力求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关键词:道家美学思想;意境;虚静;教学意境;功利性;“空白”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0)11-0183-02

作者简介:付娜(1983-),女,西南大学(重庆400715)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级硕士研究生;刘茜(1963-),女,山东泰安人,教育学博士,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当代中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收稿日期:2010-03-08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渊源之一,对古典美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叶朗将老子美学作为中国美学史的起点,认为“中国古典哲学一系列独特理论,都发源于老子哲学和老子美学”[1]23。闻一多认为“庄子思想是一首绝妙的诗”,中国艺术的空灵飘逸大都发源于庄子的思想[1]106。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具有浓厚的审美意味。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是“将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2]。教学不仅是科学理性的活动,也是融合情感、生命、精神的审美过程。那么,道家的美学思想与教学有何关联?

乎?”(《老子》第十章)[3]要求把“道”的观照作为认识世界的最高目的,并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成见,保持虚静的内心。

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把“虚”“静”合为一词,并提出了“心斋”、“坐忘”的概念。《庄子·天道》云:“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为坐忘。”[4]“心斋”和“坐忘”是庄子关于“虚静”的核心观点,前者侧重去知,排除感官与外物的接触和感知,否定“心”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思维;后者侧重离形,不仅否定人的认识活动,还排除人的生理欲望。去知、离形就能达到与天道一样的虚和静。

道家所说的虚静其实是一种直觉体悟之法。直觉体悟法对中国古典美学有很深影响,尤其对于艺术创作与艺术实践。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实践时,将直觉体悟作为一种创作的重要方法。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5]绘画时讲究体悟直觉,不仅用感官去感知,还要超越感官,体悟事物之神。

一、道家的美学思想

道家的美学思想可以归纳为两点:意境说与虚静说。中国的艺术精神有充实与虚空的两元,儒家讲究充实之美,道家讲究空灵之美。宗白华认为,中国艺术的空灵最初来自于老子的“无”。“无”是重要的美学范畴,“无”是生命之始,万物的本质。“凿户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认为天地是个大风箱,充满虚空。正是这虚空,才使得万物流动变化。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无”,提出了“象罔”。“象罔”是有形与无形的结合。“象”是镜像,“罔”是虚幻。老子、庄子的思想对于后世美学中的“布白”原则、“意境”说影响巨大。中国的书法、绘画、园林、戏曲大量使用了“无”“虚空”的理念。叶朗认为,“无”和“象罔”是中国意境说的源头。唐代美学家所说的的“境”就是“象罔”的对应物。

虚静是道家美学的重要特征。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老子》第十六章) “涤除玄鉴,能无疵

二、道家美学思想对教学的启示

审美者在审美过程中如何入境,可以作为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师生共同达到高峰体验,促进教学意境生成的借鉴。道家的虚静运用到教学中,则启发教师重视学生的直觉与体悟,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非采用一味灌输的方式。

(一)超功利与教学意境的生成

教学意境,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象结合创造的情境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世界。

教学意境包含知、情、意三个层面,三者齐备才是理想的教学意境。要生成真正的教学意境,师生要以一个审美者的心态去感受教学。审美态度是审美中的“忘我”,审美观照的态度是非功利的。所谓“无己”、“无功”、“无名”就是“忘己”、“忘功”、“忘名”。这种状态对于艺术创造来说是最好的状态,因为此时创作者的想象力不受束缚,可以自由发挥。所谓“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6],教学艺术的生成也是如此。教学过于功利化,往往不利于教学意境的生成。过于功利化的教学,常常停留在认知的层次,课程中缺失情与意的介入,这样的课程教学是毫无活力的,正如叶澜所说,是“把丰富复杂、变动不拘的课堂教学简化为特殊的认知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1]118了。

从道家艺术美的角度看来,观照者与创造者只有摆脱实用功利的束缚,在审美过程中,才能得到审美的愉悦与创造的自由和乐趣。超越功利的审美过程有助于教学意境的生成。教学不仅仅是认知的过程,也融入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是师生间生命的对话,不是“我和他”冰冷机械的关系,是“我和你”生命的融通交流。在这种状态下,师生达到一种沉迷忘我的意境,即所谓的“入境”,达到师生共同全身心投入的状态。教学过程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根本肯定,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发展。

(二)运用“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道家“无”、“象罔”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在于空白的运用。中国书法里的“计白当黑”,水墨画对“无墨处”的运用,戏曲里的“刁窗”,都是在虚空中引发审美想象,达到逼真、神妙的效果。教学艺术

也讲究空白的运用。教学过程中空白的运用,首先在于教师姿态的转换。教师不是知识与信息的传播者,而是思维与灵感火花的点燃者。教学要改变知识灌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学是视听感官的审美活动。教师声音的阴阳顿挫构成美感,停顿的把握可以使学生由听入思,该学生体验的地方暂不阐明,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教学中也有视觉空间的空白之美。在板书的设计、多媒体的使用中,可以运用这种理念,形成视觉空白造成的美感。

(三)重视学生的体悟与个人经验

通过虚静的方法体悟知识,这是“向心而求”的认识途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自我意识,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玄览”式的直觉思维指向是体验、领悟、个体经验等,这启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体悟与个人经验。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顿悟是灵魂的眼睛抽身返回自身之内,内在地透视自己的灵肉,知识也必须随着整个灵魂围绕着存在领域转动。因此教育就是引导‘回头’即顿悟的艺术。”[7]因此,教学是对个体生命、精神、情感的唤醒,教学的过程是生命个体体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老子. 道德经[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22、32. [4]冀昀. 庄子[M].北京:线装书局,2007.

[5]吕锡琛. 道家与民族性格[M].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80. [6]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科学论坛,2004(1). [7]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1.

2010年第11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Edition)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No.112010

道家美学思想对教学的启示

付娜,刘茜

摘要:道家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为老子和庄子的意境说与虚静说。老庄的美学思想对于教学的启示在于:教学要超越功利,师生双方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善于运用“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要力求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关键词:道家美学思想;意境;虚静;教学意境;功利性;“空白”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0)11-0183-02

作者简介:付娜(1983-),女,西南大学(重庆400715)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级硕士研究生;刘茜(1963-),女,山东泰安人,教育学博士,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当代中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收稿日期:2010-03-08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渊源之一,对古典美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叶朗将老子美学作为中国美学史的起点,认为“中国古典哲学一系列独特理论,都发源于老子哲学和老子美学”[1]23。闻一多认为“庄子思想是一首绝妙的诗”,中国艺术的空灵飘逸大都发源于庄子的思想[1]106。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具有浓厚的审美意味。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是“将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2]。教学不仅是科学理性的活动,也是融合情感、生命、精神的审美过程。那么,道家的美学思想与教学有何关联?

乎?”(《老子》第十章)[3]要求把“道”的观照作为认识世界的最高目的,并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成见,保持虚静的内心。

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把“虚”“静”合为一词,并提出了“心斋”、“坐忘”的概念。《庄子·天道》云:“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为坐忘。”[4]“心斋”和“坐忘”是庄子关于“虚静”的核心观点,前者侧重去知,排除感官与外物的接触和感知,否定“心”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思维;后者侧重离形,不仅否定人的认识活动,还排除人的生理欲望。去知、离形就能达到与天道一样的虚和静。

道家所说的虚静其实是一种直觉体悟之法。直觉体悟法对中国古典美学有很深影响,尤其对于艺术创作与艺术实践。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实践时,将直觉体悟作为一种创作的重要方法。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5]绘画时讲究体悟直觉,不仅用感官去感知,还要超越感官,体悟事物之神。

一、道家的美学思想

道家的美学思想可以归纳为两点:意境说与虚静说。中国的艺术精神有充实与虚空的两元,儒家讲究充实之美,道家讲究空灵之美。宗白华认为,中国艺术的空灵最初来自于老子的“无”。“无”是重要的美学范畴,“无”是生命之始,万物的本质。“凿户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认为天地是个大风箱,充满虚空。正是这虚空,才使得万物流动变化。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无”,提出了“象罔”。“象罔”是有形与无形的结合。“象”是镜像,“罔”是虚幻。老子、庄子的思想对于后世美学中的“布白”原则、“意境”说影响巨大。中国的书法、绘画、园林、戏曲大量使用了“无”“虚空”的理念。叶朗认为,“无”和“象罔”是中国意境说的源头。唐代美学家所说的的“境”就是“象罔”的对应物。

虚静是道家美学的重要特征。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老子》第十六章) “涤除玄鉴,能无疵

二、道家美学思想对教学的启示

审美者在审美过程中如何入境,可以作为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师生共同达到高峰体验,促进教学意境生成的借鉴。道家的虚静运用到教学中,则启发教师重视学生的直觉与体悟,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非采用一味灌输的方式。

(一)超功利与教学意境的生成

教学意境,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象结合创造的情境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世界。

教学意境包含知、情、意三个层面,三者齐备才是理想的教学意境。要生成真正的教学意境,师生要以一个审美者的心态去感受教学。审美态度是审美中的“忘我”,审美观照的态度是非功利的。所谓“无己”、“无功”、“无名”就是“忘己”、“忘功”、“忘名”。这种状态对于艺术创造来说是最好的状态,因为此时创作者的想象力不受束缚,可以自由发挥。所谓“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6],教学艺术的生成也是如此。教学过于功利化,往往不利于教学意境的生成。过于功利化的教学,常常停留在认知的层次,课程中缺失情与意的介入,这样的课程教学是毫无活力的,正如叶澜所说,是“把丰富复杂、变动不拘的课堂教学简化为特殊的认知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1]118了。

从道家艺术美的角度看来,观照者与创造者只有摆脱实用功利的束缚,在审美过程中,才能得到审美的愉悦与创造的自由和乐趣。超越功利的审美过程有助于教学意境的生成。教学不仅仅是认知的过程,也融入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是师生间生命的对话,不是“我和他”冰冷机械的关系,是“我和你”生命的融通交流。在这种状态下,师生达到一种沉迷忘我的意境,即所谓的“入境”,达到师生共同全身心投入的状态。教学过程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根本肯定,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发展。

(二)运用“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道家“无”、“象罔”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在于空白的运用。中国书法里的“计白当黑”,水墨画对“无墨处”的运用,戏曲里的“刁窗”,都是在虚空中引发审美想象,达到逼真、神妙的效果。教学艺术

也讲究空白的运用。教学过程中空白的运用,首先在于教师姿态的转换。教师不是知识与信息的传播者,而是思维与灵感火花的点燃者。教学要改变知识灌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学是视听感官的审美活动。教师声音的阴阳顿挫构成美感,停顿的把握可以使学生由听入思,该学生体验的地方暂不阐明,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教学中也有视觉空间的空白之美。在板书的设计、多媒体的使用中,可以运用这种理念,形成视觉空白造成的美感。

(三)重视学生的体悟与个人经验

通过虚静的方法体悟知识,这是“向心而求”的认识途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自我意识,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玄览”式的直觉思维指向是体验、领悟、个体经验等,这启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体悟与个人经验。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顿悟是灵魂的眼睛抽身返回自身之内,内在地透视自己的灵肉,知识也必须随着整个灵魂围绕着存在领域转动。因此教育就是引导‘回头’即顿悟的艺术。”[7]因此,教学是对个体生命、精神、情感的唤醒,教学的过程是生命个体体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老子. 道德经[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22、32. [4]冀昀. 庄子[M].北京:线装书局,2007.

[5]吕锡琛. 道家与民族性格[M].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80. [6]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科学论坛,2004(1). [7]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1.


相关文章

  • 万物并作与天人合一先秦生态美学思想及启示
  • 2010年9月 总第198期第9期学术交流AcadeIIlicExchangeSept,2010serialNo.198No.9 "万物并作"与"天人合一": 先秦生态美学思想及启示 钱同舟 (河南工 ...查看


  • 道家思想之精髓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_蒋桂磊
  • 科技信息○高校讲坛○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09年第19期 道家思想之精髓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蒋桂磊1王志银2 (1.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新疆财经大学中国语言 ...查看


  • 传统美学思想"充实之谓美"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 传统美学思想"充实之谓美"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Webmaster: ArtDesign轩 | Time: 八月 13, 2013 摘 要:从"人性善"到"充实之谓美",孟子的美学思想 ...查看


  • 老子美学的现代方法论意义
  • 摘要:老子思想的建构,可以给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一种启迪,即要建构现今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必须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语境相结合.用老子的话来说,即必须"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也就是说,当下美学 ...查看


  • 中国古代典籍文化
  • <道德经>与生活 摘要:<道德经>一书是春秋末期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老子)的经典著作,是先秦诸子的重要典籍.<道德经>文约义丰,博大精深,不仅包含哲学,还涉及美学.历史文化.文学.人体科学等,与我们的现实 ...查看


  • 论[溪山琴况]对中国古琴艺术理论的总结与发展
  • 论<溪山琴况>对中国古琴艺术理论的总结与发展 杜洪泉 作者简介:杜洪泉,男,山东省沂水县人,中共党员,广东省惠州学院音乐学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音乐美学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曾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 ...查看


  • 老子美学观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传承
  • 摘 要: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表现并不是对山水.人物.花鸟的描述,或是仅仅对作者的情趣.格调的表达与再现,诗歌的本体是审美意象.而这种审美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民族的审美意识的影响,而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根植于中国古典美学之中.老子提出的一系列范畴 ...查看


  •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
  •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txt年轻的时候拍下许多照片,摆在客厅给别人看;等到老了,才明白照片事拍给自己看的.当大部分的人都在关注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少部分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这就是友情!教材勘误: 1. P21" ...查看


  • 谈谈我眼中的中国美学史
  • 我眼中的中国美学史 船建学院 王蒙 5100109163 中国古代美学是在和西方古代美学很不相同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很早,原始氏族社会延续了很长时期,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在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未能完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