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美学观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传承

  摘 要: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表现并不是对山水、人物、花鸟的描述,或是仅仅对作者的情趣、格调的表达与再现,诗歌的本体是审美意象。而这种审美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民族的审美意识的影响,而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根植于中国古典美学之中。老子提出的一系列范畴,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等等,对于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极为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老子 审美 中国古代诗歌   老子哲学思想的中心和最高范畴就是“道”。道是看不见,摸不着。“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却造就了如此大千世界;它四时运行,万物不灭,都离不开或逃不脱它的支配。在《道德经》中,老子关于“道”以及人如何把握“道”的种种描述和说明,虽然不是针对审美而言的,却处处都包含了深刻的美学启示,显示出和审美相通的重要特征。包含了很多对于潜在状态或萌芽状态的审美意识的论述,所以说老子在讲“道”的同时,也是在讲审美、讲诗歌。   人类的审美活动(审美体察和审美感悟)显然也是语言概念和知识形式所无法涵盖的。在审美经验中,艺术作品在我们内心所引起的广泛联想中,我们确乎是在一种“恍兮惚兮”的状态中觉察到了许多这样那样的东西,但又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无法用概念加以明确的界定,只觉得正像老子所说的那样:“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这些话是在讲“道”,而我们完全可以看作是对审美心理的一种精彩的描述。所以我们往往会称赞诗歌是“妙不可言”的。   一、“淡”、“素” 、“自然”的审美理念,对诗歌取材的影响   关于“道”的自然形态,老子还提出了“淡”、“素”、“拙”、“实”等一系列概念来加以进一步说明和阐发。其中“淡”是一种朴素的风尚,代表了一种天然无饰的美,体现了一种最高的真实。老子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这里老子所说的“味”,不同于“五味”的“味”,它不是吃东西的味道,而是听别人说话(语言)的味道,是一种在超验意义上的本体品味的感受。在老子看来,“道”本身就是以“恬淡为上”的,所以这种本体的品位和感受就是“淡乎其无味”。老子还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就是说“无为”是一种“为”,“无味”也是一种味。而且是最高的味。   诗人对自然的爱好和描绘比较晚,最初的诗偏重表现人事,纵使偶尔涉及自然,兴趣的中心却不在自然本身,而只是拿自然作为人物的背景。   二、“虚”、“实”“有”、“无”的论述对诗歌艺术“意境”的深化   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橐龠”就是风箱。老子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虚空,就像风箱一样。这种虚空并不是绝对的虚无。虚中充满了“气”。正因为有了这种虚空,才有万物的流动、变化,才有了不竭的生命。老子又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就是说,车轮中心圆孔是空的,所以能转动。盆子的中间是空的,所以能盛东西。房子中间和门窗是空的,所以能住人。任何事物既有“实”也有“虚”,这样才能体现出它的本质。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   老子这一思想,对中国诗歌美学影响很大,“虚实结合”成了中国诗歌艺术中的一条很重要的艺术手法。   意境并不玄奥神秘,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生活形象或生活环境)的统一,是形与神、内情与外景的和谐完美的统一。用通俗简明的话来解释,“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把两者结合起来,做到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寓理于境,或借境达理。我们写诗,要用凝练、准确、优美的语言文字,创造出既不同于生活原型,又形神兼备、包含着不尽之意、不尽之情的高度概括的艺术境界。在这种艺术境界中,“意”并不是直接的倾露或抽象的论述,而是在画面中自然而然地让读者感知;“境”也不是纯客观的外形摄像,而是渗透着作者的思想见解和感情色彩。把感情含蓄在形象里,即意寓于境,境中见意,才能创造出意味隽永的艺术境界。凡是好诗词都讲究意境。这是因为思想感情必须含蕴在具体的形象中。想要写好一首诗词,就不能不写景,而且必须讲究情景的交融统一,而这种统一应该是水乳般的交融。在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词里,这种情景交融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道家思想对诗歌创作者的心灵涤荡   “竹林七贤”、“金谷俊游”、“兰亭玄思”等等都是“崇尚自然、返朴归真” 道家思想的崇尚者,但从“竹林七贤”到“金谷俊游”再到“兰亭玄思”,都停滞在寻觅自然途中的某个点上,只有陶渊明走完了全程。可以说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者中受道家美学影响最深的,也是成就最高的。陶渊明的成功体现在文学、玄学和人生上。就玄学而言,他的思考解决了困绕魏晋士人数百年的精神困惑,结束了一个时代;就人生而言,他将玄学诗意化、人生化,是艺术化人生的大师,开创了知识分子新的人生理想、生存模式。陶渊明是魏晋玄学的终结者,代表了魏晋玄学的最高成就。就其人而言,他是南山的主人,不需要像邺下或金谷文人那样依附于权贵,也无须像竹林或兰亭文人那样耽溺于某种玄思。他是独立的自由的个体,他身后是自然温馨而神秘的拥抱,他的追求是自由和谐人生的象征。陶渊明将人生理想融化于实实在在的生活情趣之中,如饮酒、读书、农耕、与农人闲谈等,自足其性,得到逍遥,正如“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所描述。   在文学上,谈陶渊明自然会想起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田园诗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从他的田园诗可以看出,诗人之超然物外和物我两忘的超凡脱俗,真有着神仙般的无限风韵。   前人往往用“平淡朴素”概括陶渊明的田园诗的风格,然而他的田园诗不仅仅是平淡,它的好处是在平淡中见警策;它不仅仅是朴素,而且是在朴素中见绮丽。他的田园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而且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一经诗人笔触,往往出现警策。陶诗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青松在东园”,“秋菊有佳色”,“悲风爱静夜”,“春秋多佳日”,都是明白如话。然而,平淡之中可见绮丽。又如《拟古》其三:“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从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这首诗好像一个美丽的童话,浅显平淡却有奇趣。■   参考文献   ①林语堂:《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211~222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②朱自清:《陶诗的深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摘 要: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表现并不是对山水、人物、花鸟的描述,或是仅仅对作者的情趣、格调的表达与再现,诗歌的本体是审美意象。而这种审美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民族的审美意识的影响,而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根植于中国古典美学之中。老子提出的一系列范畴,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等等,对于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极为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老子 审美 中国古代诗歌   老子哲学思想的中心和最高范畴就是“道”。道是看不见,摸不着。“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却造就了如此大千世界;它四时运行,万物不灭,都离不开或逃不脱它的支配。在《道德经》中,老子关于“道”以及人如何把握“道”的种种描述和说明,虽然不是针对审美而言的,却处处都包含了深刻的美学启示,显示出和审美相通的重要特征。包含了很多对于潜在状态或萌芽状态的审美意识的论述,所以说老子在讲“道”的同时,也是在讲审美、讲诗歌。   人类的审美活动(审美体察和审美感悟)显然也是语言概念和知识形式所无法涵盖的。在审美经验中,艺术作品在我们内心所引起的广泛联想中,我们确乎是在一种“恍兮惚兮”的状态中觉察到了许多这样那样的东西,但又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无法用概念加以明确的界定,只觉得正像老子所说的那样:“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这些话是在讲“道”,而我们完全可以看作是对审美心理的一种精彩的描述。所以我们往往会称赞诗歌是“妙不可言”的。   一、“淡”、“素” 、“自然”的审美理念,对诗歌取材的影响   关于“道”的自然形态,老子还提出了“淡”、“素”、“拙”、“实”等一系列概念来加以进一步说明和阐发。其中“淡”是一种朴素的风尚,代表了一种天然无饰的美,体现了一种最高的真实。老子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这里老子所说的“味”,不同于“五味”的“味”,它不是吃东西的味道,而是听别人说话(语言)的味道,是一种在超验意义上的本体品味的感受。在老子看来,“道”本身就是以“恬淡为上”的,所以这种本体的品位和感受就是“淡乎其无味”。老子还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就是说“无为”是一种“为”,“无味”也是一种味。而且是最高的味。   诗人对自然的爱好和描绘比较晚,最初的诗偏重表现人事,纵使偶尔涉及自然,兴趣的中心却不在自然本身,而只是拿自然作为人物的背景。   二、“虚”、“实”“有”、“无”的论述对诗歌艺术“意境”的深化   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橐龠”就是风箱。老子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虚空,就像风箱一样。这种虚空并不是绝对的虚无。虚中充满了“气”。正因为有了这种虚空,才有万物的流动、变化,才有了不竭的生命。老子又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就是说,车轮中心圆孔是空的,所以能转动。盆子的中间是空的,所以能盛东西。房子中间和门窗是空的,所以能住人。任何事物既有“实”也有“虚”,这样才能体现出它的本质。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   老子这一思想,对中国诗歌美学影响很大,“虚实结合”成了中国诗歌艺术中的一条很重要的艺术手法。   意境并不玄奥神秘,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生活形象或生活环境)的统一,是形与神、内情与外景的和谐完美的统一。用通俗简明的话来解释,“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把两者结合起来,做到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寓理于境,或借境达理。我们写诗,要用凝练、准确、优美的语言文字,创造出既不同于生活原型,又形神兼备、包含着不尽之意、不尽之情的高度概括的艺术境界。在这种艺术境界中,“意”并不是直接的倾露或抽象的论述,而是在画面中自然而然地让读者感知;“境”也不是纯客观的外形摄像,而是渗透着作者的思想见解和感情色彩。把感情含蓄在形象里,即意寓于境,境中见意,才能创造出意味隽永的艺术境界。凡是好诗词都讲究意境。这是因为思想感情必须含蕴在具体的形象中。想要写好一首诗词,就不能不写景,而且必须讲究情景的交融统一,而这种统一应该是水乳般的交融。在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词里,这种情景交融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道家思想对诗歌创作者的心灵涤荡   “竹林七贤”、“金谷俊游”、“兰亭玄思”等等都是“崇尚自然、返朴归真” 道家思想的崇尚者,但从“竹林七贤”到“金谷俊游”再到“兰亭玄思”,都停滞在寻觅自然途中的某个点上,只有陶渊明走完了全程。可以说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者中受道家美学影响最深的,也是成就最高的。陶渊明的成功体现在文学、玄学和人生上。就玄学而言,他的思考解决了困绕魏晋士人数百年的精神困惑,结束了一个时代;就人生而言,他将玄学诗意化、人生化,是艺术化人生的大师,开创了知识分子新的人生理想、生存模式。陶渊明是魏晋玄学的终结者,代表了魏晋玄学的最高成就。就其人而言,他是南山的主人,不需要像邺下或金谷文人那样依附于权贵,也无须像竹林或兰亭文人那样耽溺于某种玄思。他是独立的自由的个体,他身后是自然温馨而神秘的拥抱,他的追求是自由和谐人生的象征。陶渊明将人生理想融化于实实在在的生活情趣之中,如饮酒、读书、农耕、与农人闲谈等,自足其性,得到逍遥,正如“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所描述。   在文学上,谈陶渊明自然会想起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田园诗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从他的田园诗可以看出,诗人之超然物外和物我两忘的超凡脱俗,真有着神仙般的无限风韵。   前人往往用“平淡朴素”概括陶渊明的田园诗的风格,然而他的田园诗不仅仅是平淡,它的好处是在平淡中见警策;它不仅仅是朴素,而且是在朴素中见绮丽。他的田园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而且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一经诗人笔触,往往出现警策。陶诗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青松在东园”,“秋菊有佳色”,“悲风爱静夜”,“春秋多佳日”,都是明白如话。然而,平淡之中可见绮丽。又如《拟古》其三:“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从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这首诗好像一个美丽的童话,浅显平淡却有奇趣。■   参考文献   ①林语堂:《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211~222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②朱自清:《陶诗的深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文章

  • 中国美学史
  • 中国美学史大纲 绪 论 一.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 1.现代美学体系四原则:(1)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相互贯通 (2)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相互融合 (3)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4)基础美学和应用美学相互推进 2.总结:如 ...查看


  • 管窥滋味说与韵味说
  • 略论钟嵘"滋味说"与司空图"韵味说"之别 文学1105徐锋 摘要:"味"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十分独特而重要的审美范畴.对于"味论"的研究也由来已久,南朝钟嵘&l ...查看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重点
  • 批评史(上) 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 1. 殷璠"兴象论" "兴象论"是殷璠从反齐梁的角度以及总结盛唐诗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他从诗歌艺术形象塑造的角 ...查看


  • 2016论述类文章阅读专题复习练习案(答案)
  • 论述类文章阅读专题复习练学案(三) 高三语文备课组 主备人:司徒彩芙 时间:第13周 [学习目标] 熟练运用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解题技巧来解答高考试题. 一.(2011年新课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 ...查看


  • 中国古代文论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1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2010-07-23 14:48:31 阅读5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第一讲 先 秦 一.填空题 1. 孔子.孟子 2.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quo ...查看


  • 文学批评史 1
  • 1.1927年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是这门课的开山之作.章培恒则认为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分上下两卷)是开山之作. 真正系统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从"五四"开始 2.朱自清在<诗言志辨 ...查看


  • 辽宁省大连24中2015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五)
  • 2015年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考模拟考试语文科试卷 第 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 ...查看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题目及答案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题目及答案 名词解释: 1温柔敦厚: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颖达解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 ...查看


  • 2010高考文学常识
  • 2010 高考文学常识 (含近代) 1.鲁迅 记念刘和珍君:祝福:范爱农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阿Q正传>,历史小说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