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六书之浅见

《说文解字》六书造字法之浅见 作者:马文 许慎是东汉时期伟大的文字学家,他编撰的《说文解字》是世界上第一部字典。5月23日,文联组织我市作家、诗人、摄影家等文艺自愿者怀着敬仰的心情乘车前往参观位于漯河市召陵区的许慎文化园进行采风。 汽车刚刚在许慎文化园门口的六书广场停稳,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六根亭亭玉立的石柱。由于我的采写地点就是六书广场,因此就饶有兴趣的对石柱进行了认真地观看。原来石柱上镌刻着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确立的六书造字法: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造字法的定义和字例,前两种代表着我国的四种造字方法,后两种代表用字方法。六书彰显了许慎对汉字使用和发展研究做出的突出贡献。 在对《说文解字》的学习方面我还是个小学生,开始对何谓六书造字法可以说一窍不通。回来后,我认真查看了有关资料,请教了有关专家。对六书造字法才有了初步的印象,下面说一点我理解的皮毛知识和浮浅见解。说得不准确的地方,请专家批评指正。 《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传说中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他初造文字,是按照物类画出形体,所以叫做「文」。随後古人又造出合体的会意字、形声字,以扩充文字的数量,這些文字就叫做「字」。叫它为「字」,是说它來自「文」的孳生,使文字的数量增多。把文字寫在竹简、絲帛上,叫做「书」。「书」意味着写事像其事。[文字]经历了「五帝」、「三王」的漫長岁月,有的改动了笔画:有的造了异体,所以在泰山封禪祭天的七十二代君主留下的石刻,字体各不相同。直到许慎创造六书说,才有了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六书是许慎通过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是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进行了概括和归纳,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六书广场石柱上镌刻的六书的内容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含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给六书下的定义是: 一曰象形,【《说文解字》把指事造字法放在第一位,我为了说明字的发展,把象形造字法挪在了第一位。应以《说文解字》为准。】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即用画画的办法画出那個物体,笔画的波势曲折同自然物的态势相一致。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属于独体造字法。明确说就是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鬃、有四腿的马,鱼是一条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逐渐减弱,象征性质逐渐增强。象形造字法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比如孝的出现,甲骨文的老是一个侧面拄着拐杖的老人。去掉拐杖,由子女代替,就成了孝,表明孩子孝敬赡养老人。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象形字京发展情况。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合体象形字果的发展情况京的最初性状像不像城墙门,果’的最初性状像不像树上挂四个果。字形摹写实物的形状,或用比较简单的线条来摹写事物的特征部分。《说文解字》《牙部》:牙,壮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皿部》:皿,饭食之用器也,象形。母的甲骨文像一个敛手屈膝的女子,胸部的两点代表突出的乳房。《说文解字》曰:母牧也。从女,像孢子形。其义是像养牛一样哺育子女,从女即怀抱孩子的样子。身的甲骨文和金文像一个腹部隆凸的人形,是指妇女身怀身孕,篆文的身,像人的身躯。《说文解字》曰:身,躳也。像人之身...... 当然象形字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这就需要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造字法。 象形造字法及象形字是汉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其它造字方法的基础。 二曰指事,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意思是一眼看去字形、結构看起來认得,但須经过考察才能知道它所体現的字意,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如: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它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中较抽象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

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象的部分。指事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纯指事字,全部用指事性的符号来表示,如一、二、三、四;+(甲骨文七字);丨(甲骨文十字)等。这类指示字可能是来自原始的刻划符号。另一类是在象形字的某一部位加上点画性符号,以表明造字的意图所在。如本是在木字下方加上一短画,指明是树木的下端,末与此相反,指明是树木的上端。这一类指示字,有些文字学著作称为合体指事或加体指事。 三曰形声,许慎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思是字由两部分构成,一个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如:洪、河、杨、柳等。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 和声旁(又称音符)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 监,表示它的韵母与监字一样(古音及部分方言);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两字韵母相同。也叫象声、谐声。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合成的字,其中形符表义,声符表音。形声字是汉字中最能产的合成字。因此,形声字在汉字中数量最多,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形声字的组合方式很灵活,如: 形声字责,上面是主,是形符,下面是贝,是声符,贝[bei],责[zei],韵母相同。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形声字责发展情况 其它如:·左形右声:洪、河; 左声右形:锦、刊;上形下声:草、房;·上声下形:想、袈;外形内声:街、衷;外声内形:闻、衡。 有的声符或形符只占字的一个角落,宝,声符是缶,形符是宀、玉、贝组成的会意字(西周金文中才开始在这个会意字中加上声符缶)。 形声字可能是比较晚起的造字方式。早期甲骨文中形声字还比较少;后期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百分之二十。由于这种方式灵活,适应性强,在汉字发展中,它得到了最广泛的运用。 四曰会意,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意思是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即比联起事理有关的字素,構成文字;摻合字素的意义,可以得知新字的字义或旨趋,如: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它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 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表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有部分汉字,会同时兼有会意和形声的特点。例如功字,既可视为以力和工会意,而工亦有声旁的特点;返字,既可视为以反和辵(解作行走,变形作辶)会意,而反亦有声旁的特点。这类字称为会意兼形声字。 会意也叫象意。组合两个以上的字表示一个新的意义。会意字字中较普遍的是用不同的字组成的异文会意。如《说文·林部》:戍,守边也,从人持戈。《手部》:挚,握持也,从手执。还有相当一部分会意字是叠文会意。如《说文·林部》:林,平土有丛木曰林,从二木。《车部》:轰轰,群车声也。从三车。 会意字的结构有助于认识一些汉字的本义。如《说文·斗部》:料,量也,从米在斗中。段玉裁注:米在斗中,非盈斗也。视其浅深而可料其多少,此会意。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许慎说的建类一首,同意相受。意思是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即立一字为头、为根,创制类属字,类属字對根字的形音义有所承袭,與根字意义相通,如:考、老。属于用字法。各说文家解释不同。大致有形转、音转、义转三说。江声认为所谓建类一首是指部首,考和老同属老部。戴震认为转注就是互训,《说文解字》考字下说老也,老字下说考也,转相为注,互相为训的例子。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着相同的部首(或部件) 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转注是古人制造同义字的方法,换言之,

转注就是用同义字辗转相注的方法造字。许慎说:同意相受是统一字首的具体方法,即授与一个同义字,也就是说用一个同义字相注释,作为它的义符。例如:语言(指口语)里〔lao 三声〕这个词,既已制造了老字来记录它。后来口语里起了变化,老念成丂〔kao 三声〕,于是就在丂的上面注一个同义的耂(念lao 三声,即现在的老字)字,写成考(即造出了一个新字考)。耂(老)对于丂(考),就是同意相受(即:同义相注。就是说,用耂作了丂的义符)。耂(老)、丂(考)的基本意思都是年纪大,它们是同义字,当然也是转注字。 转注字的特点是:字首(部首)的意义等于转注字的意义,因为用来注释的字首是一个同义字。判断转注字的两个重要依据:一是部首相同,二是同义相注。 转注字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转注字的形和义密合无间,只要看看它们的形体就可以知道它的意义,也就可以知道它们是同一群同义字。这种造字方法解决了语言中同义词的创造问题,是孳乳文字(孳乳z īr ǔ:派生,演变,繁殖)的重要方法,如雨、雷、雪、露、霜、雾等;身的本义是指妇女怀有身孕。李孝定的《甲骨文字集释》曰:契文从人而隆其腹,像人有身孕之形。身除引伸自己的生命,又引伸亲自之意。继续发展,身也表示自身的品德、名节,但凡从身的字,大都与人的身体有关,如躬、躺、躯、躲等。转注是我们祖先的一个伟大创举,到许慎方下了准确的定义。 举例说明:1. 老、考、耆、耋①老:《说文》云: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②考:《说文》云:老也。从老省,丂声。③耆:《说文》云:老也。从老省,旨声。(注:耆今读qi 二声: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④耋:《说文》云:年八十曰耋。从老省,至声。(注:耋今读die 二声:年老,七八十岁的年纪) 2.至、到、臻①至:《说文》云:鸟飞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②到:《说文》云:至也。从至,刀声。③臻:《说文》云:至也。从至,秦声。这类字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形义密合,视其形即可知其义,所以后世还是不断地创造它。 转注字和形声字有同有异。就其结构来说,它们是相同的,都是形与声的组合;就其义符来说,它们是不同的,转注字的义符是同意相受,形和义是密合的,而形声字的义符只是指示字义的类属或关联,形和义不一致。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说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意思是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如令長二字即屬此例。汉字是由象形 、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 ,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 ,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假借字有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那就是上面所说的假借字。如北,甲骨文字形像二人相背。北方的北无形可像 ,就借语音相同的背来表示北方的意思。许慎在《说文叙》里所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就是这一类。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这一类的字很多。假借字的另一类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本有其字的意思是在日常使用的文字当中本来有表示某个词义的书写形式 ,但是在使用当中不用本来约定俗成的字形而写为另外一个意义不相涉而音同或音近的字 。这一类在秦汉以上的古书中极为常见 。如借汤为荡;《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借壶为瓠,这些都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前一类可以说是不造字的假借,后一类是在用字当中的假借。在用字当中既然本有其字,为什么还要另外写一个假借字呢,其中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写书者仓促间写为一个音同的字,历代传抄因其旧而不改;另一种原因是某一时期 、某一地区或某一师承,经常习惯以某字代某字用,后世传写也就一仍其旧。如长,《说文》云:象人之长发猋猋也。从长从彡。凡髟之属皆从髟。必凋切。又,所衔切。(注:①猋〔biao 一声〕:暴风。②彡〔shan 一声〕:长毛。③髟〔biao 一声〕:头发下垂的样子。④衔〔xian 二声〕:头衔。)语言中的长久的长、长老的长、县长的长,和长发之长同音,没有造字,于是古人就假借它来寄托长久、长老、县长等意义。假借的主要条件是依声。假借和被借之间的关系,除声音上的联系外,也可以有意义上的联系。因此,假借可分为两种:a 、引申义的假借:引

申的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而意义和原字有关的。例如:①凤:《说文》云古文凤,象形。凤飞,羣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 b、纯粹借音的假借:本无其字, 依声托意而不论原字的意义的, 也就是把整个字当作纯粹音符的。例如:①所:《说文》云:伐木声也. 从斤, 户声。假借为助词。②易:《说文》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假借为难易之易。(注:蝘蜓,俗称壁虎。) 假借的使用范围:假借,是用已有的同音字来寄托新词的意义,因此,汉语的各种词类中都存在着丰富的假借字。例如:1. 名词:①泉本是水原,象形字,假借为货泉的泉;②钱是一种田器,假借为货币的钱;③才是草木之初,假借为人才之才。2. 动词:①干求的求,本义是皮衣,求和裘是异体字。②升降的升,本义是十合。3. 形容词:①难是鸟名,借为艰难之难;②易是蜥蜴,借为容易之易;③长是长发,借为长久之长;④久是从后灸之,借为久远之久。4. 数量词:①天干地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二十二字古人用来表示序数;②量词如斤,它的本义是斧斤;枚,它的本义是榦(榦〔gàn〕同干)。《说文》:榦也,可为杖。从木从攴(攴p ū,古同扑,戒尺)5. 代词:汝的本义是水名,之是出的意思,若是选择的意思。它们假借作为代词,和原义根本不同。6. 副词:末的本义是木重枝叶,不的本义是花柎(注:花柎〔f ū〕:花萼,亦指草木子房);又的本义是手。这些字假借为副词之后,本义反而废弃了。7. 介词:於本是鸟的异体字,为本是作为的意思;在本是草木初生在土上的意思。它们都借来作为介词。8. 连词:然是燃料,是燃的本字;而是胡须,且是荐的意思。它们都借来表示连接关系。 一言以蔽之:象形就是直接画出词义所概括的事物的外形;指事就是画出词义所概括的有关事物以暗示某些无法直接画出的特征;会意就是画两个形体通过它们彼此的关系来显示一个意义;形声就是取两个已造出的形体,一个取义,一个取声合成一个新义;转注和假借都是讲字和字的关系,转注是把类似的意义灌注到同一个义符中去再造一个新字,假借是词义发展以后不造新字仍用旧体,都不是分析汉字的结构。一般都认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之法,即汉字结构的条例;转注、假借则属于用字之法。 六书大约反映了战国末到汉代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认识。它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是一个周密的创造中的条例,还在完善中。但是,许慎的六书对于大多数的汉字,特别是对古文字,它还是能够予以说明。六书说是许慎对我国文字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创见。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后来的人尤其是许慎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好像猫、轪、鉲是形声字,凹、凸、凼是指事字, 曱、甴是象形字,畑、辻、奀是会意字,锿是形声兼会意字(爱既标音,亦指爱因斯坦。该化学元素的外文乃以爱因斯坦来命名)。这些新字,当中包含了日本国字,亦依从六书来造字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 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 80%的汉字是形声字。 对于解释《说文解字》的六书,我是个门外汉。以上是我根据查找的有关资料,并请教专家,写的一点浮浅的见解。有鹦鹉学舌之嫌。但虽然是鹦鹉学舌,也必须下一番功夫。君不见鹦鹉学舌也有学得不像的地方,因此请不要见笑。有的解释是我自己的理解,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坚持自己的看法好了,百家争鸣嘛。

《说文解字》六书造字法之浅见 作者:马文 许慎是东汉时期伟大的文字学家,他编撰的《说文解字》是世界上第一部字典。5月23日,文联组织我市作家、诗人、摄影家等文艺自愿者怀着敬仰的心情乘车前往参观位于漯河市召陵区的许慎文化园进行采风。 汽车刚刚在许慎文化园门口的六书广场停稳,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六根亭亭玉立的石柱。由于我的采写地点就是六书广场,因此就饶有兴趣的对石柱进行了认真地观看。原来石柱上镌刻着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确立的六书造字法: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造字法的定义和字例,前两种代表着我国的四种造字方法,后两种代表用字方法。六书彰显了许慎对汉字使用和发展研究做出的突出贡献。 在对《说文解字》的学习方面我还是个小学生,开始对何谓六书造字法可以说一窍不通。回来后,我认真查看了有关资料,请教了有关专家。对六书造字法才有了初步的印象,下面说一点我理解的皮毛知识和浮浅见解。说得不准确的地方,请专家批评指正。 《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传说中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他初造文字,是按照物类画出形体,所以叫做「文」。随後古人又造出合体的会意字、形声字,以扩充文字的数量,這些文字就叫做「字」。叫它为「字」,是说它來自「文」的孳生,使文字的数量增多。把文字寫在竹简、絲帛上,叫做「书」。「书」意味着写事像其事。[文字]经历了「五帝」、「三王」的漫長岁月,有的改动了笔画:有的造了异体,所以在泰山封禪祭天的七十二代君主留下的石刻,字体各不相同。直到许慎创造六书说,才有了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六书是许慎通过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是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进行了概括和归纳,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六书广场石柱上镌刻的六书的内容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含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给六书下的定义是: 一曰象形,【《说文解字》把指事造字法放在第一位,我为了说明字的发展,把象形造字法挪在了第一位。应以《说文解字》为准。】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即用画画的办法画出那個物体,笔画的波势曲折同自然物的态势相一致。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属于独体造字法。明确说就是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鬃、有四腿的马,鱼是一条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逐渐减弱,象征性质逐渐增强。象形造字法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比如孝的出现,甲骨文的老是一个侧面拄着拐杖的老人。去掉拐杖,由子女代替,就成了孝,表明孩子孝敬赡养老人。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象形字京发展情况。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合体象形字果的发展情况京的最初性状像不像城墙门,果’的最初性状像不像树上挂四个果。字形摹写实物的形状,或用比较简单的线条来摹写事物的特征部分。《说文解字》《牙部》:牙,壮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皿部》:皿,饭食之用器也,象形。母的甲骨文像一个敛手屈膝的女子,胸部的两点代表突出的乳房。《说文解字》曰:母牧也。从女,像孢子形。其义是像养牛一样哺育子女,从女即怀抱孩子的样子。身的甲骨文和金文像一个腹部隆凸的人形,是指妇女身怀身孕,篆文的身,像人的身躯。《说文解字》曰:身,躳也。像人之身...... 当然象形字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这就需要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造字法。 象形造字法及象形字是汉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其它造字方法的基础。 二曰指事,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意思是一眼看去字形、結构看起來认得,但須经过考察才能知道它所体現的字意,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如: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它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中较抽象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

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象的部分。指事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纯指事字,全部用指事性的符号来表示,如一、二、三、四;+(甲骨文七字);丨(甲骨文十字)等。这类指示字可能是来自原始的刻划符号。另一类是在象形字的某一部位加上点画性符号,以表明造字的意图所在。如本是在木字下方加上一短画,指明是树木的下端,末与此相反,指明是树木的上端。这一类指示字,有些文字学著作称为合体指事或加体指事。 三曰形声,许慎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思是字由两部分构成,一个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如:洪、河、杨、柳等。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 和声旁(又称音符)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 监,表示它的韵母与监字一样(古音及部分方言);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两字韵母相同。也叫象声、谐声。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合成的字,其中形符表义,声符表音。形声字是汉字中最能产的合成字。因此,形声字在汉字中数量最多,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形声字的组合方式很灵活,如: 形声字责,上面是主,是形符,下面是贝,是声符,贝[bei],责[zei],韵母相同。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形声字责发展情况 其它如:·左形右声:洪、河; 左声右形:锦、刊;上形下声:草、房;·上声下形:想、袈;外形内声:街、衷;外声内形:闻、衡。 有的声符或形符只占字的一个角落,宝,声符是缶,形符是宀、玉、贝组成的会意字(西周金文中才开始在这个会意字中加上声符缶)。 形声字可能是比较晚起的造字方式。早期甲骨文中形声字还比较少;后期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百分之二十。由于这种方式灵活,适应性强,在汉字发展中,它得到了最广泛的运用。 四曰会意,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意思是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即比联起事理有关的字素,構成文字;摻合字素的意义,可以得知新字的字义或旨趋,如: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它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 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表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有部分汉字,会同时兼有会意和形声的特点。例如功字,既可视为以力和工会意,而工亦有声旁的特点;返字,既可视为以反和辵(解作行走,变形作辶)会意,而反亦有声旁的特点。这类字称为会意兼形声字。 会意也叫象意。组合两个以上的字表示一个新的意义。会意字字中较普遍的是用不同的字组成的异文会意。如《说文·林部》:戍,守边也,从人持戈。《手部》:挚,握持也,从手执。还有相当一部分会意字是叠文会意。如《说文·林部》:林,平土有丛木曰林,从二木。《车部》:轰轰,群车声也。从三车。 会意字的结构有助于认识一些汉字的本义。如《说文·斗部》:料,量也,从米在斗中。段玉裁注:米在斗中,非盈斗也。视其浅深而可料其多少,此会意。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许慎说的建类一首,同意相受。意思是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即立一字为头、为根,创制类属字,类属字對根字的形音义有所承袭,與根字意义相通,如:考、老。属于用字法。各说文家解释不同。大致有形转、音转、义转三说。江声认为所谓建类一首是指部首,考和老同属老部。戴震认为转注就是互训,《说文解字》考字下说老也,老字下说考也,转相为注,互相为训的例子。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着相同的部首(或部件) 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转注是古人制造同义字的方法,换言之,

转注就是用同义字辗转相注的方法造字。许慎说:同意相受是统一字首的具体方法,即授与一个同义字,也就是说用一个同义字相注释,作为它的义符。例如:语言(指口语)里〔lao 三声〕这个词,既已制造了老字来记录它。后来口语里起了变化,老念成丂〔kao 三声〕,于是就在丂的上面注一个同义的耂(念lao 三声,即现在的老字)字,写成考(即造出了一个新字考)。耂(老)对于丂(考),就是同意相受(即:同义相注。就是说,用耂作了丂的义符)。耂(老)、丂(考)的基本意思都是年纪大,它们是同义字,当然也是转注字。 转注字的特点是:字首(部首)的意义等于转注字的意义,因为用来注释的字首是一个同义字。判断转注字的两个重要依据:一是部首相同,二是同义相注。 转注字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转注字的形和义密合无间,只要看看它们的形体就可以知道它的意义,也就可以知道它们是同一群同义字。这种造字方法解决了语言中同义词的创造问题,是孳乳文字(孳乳z īr ǔ:派生,演变,繁殖)的重要方法,如雨、雷、雪、露、霜、雾等;身的本义是指妇女怀有身孕。李孝定的《甲骨文字集释》曰:契文从人而隆其腹,像人有身孕之形。身除引伸自己的生命,又引伸亲自之意。继续发展,身也表示自身的品德、名节,但凡从身的字,大都与人的身体有关,如躬、躺、躯、躲等。转注是我们祖先的一个伟大创举,到许慎方下了准确的定义。 举例说明:1. 老、考、耆、耋①老:《说文》云: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②考:《说文》云:老也。从老省,丂声。③耆:《说文》云:老也。从老省,旨声。(注:耆今读qi 二声: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④耋:《说文》云:年八十曰耋。从老省,至声。(注:耋今读die 二声:年老,七八十岁的年纪) 2.至、到、臻①至:《说文》云:鸟飞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②到:《说文》云:至也。从至,刀声。③臻:《说文》云:至也。从至,秦声。这类字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形义密合,视其形即可知其义,所以后世还是不断地创造它。 转注字和形声字有同有异。就其结构来说,它们是相同的,都是形与声的组合;就其义符来说,它们是不同的,转注字的义符是同意相受,形和义是密合的,而形声字的义符只是指示字义的类属或关联,形和义不一致。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说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意思是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如令長二字即屬此例。汉字是由象形 、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 ,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 ,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假借字有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那就是上面所说的假借字。如北,甲骨文字形像二人相背。北方的北无形可像 ,就借语音相同的背来表示北方的意思。许慎在《说文叙》里所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就是这一类。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这一类的字很多。假借字的另一类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本有其字的意思是在日常使用的文字当中本来有表示某个词义的书写形式 ,但是在使用当中不用本来约定俗成的字形而写为另外一个意义不相涉而音同或音近的字 。这一类在秦汉以上的古书中极为常见 。如借汤为荡;《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借壶为瓠,这些都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前一类可以说是不造字的假借,后一类是在用字当中的假借。在用字当中既然本有其字,为什么还要另外写一个假借字呢,其中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写书者仓促间写为一个音同的字,历代传抄因其旧而不改;另一种原因是某一时期 、某一地区或某一师承,经常习惯以某字代某字用,后世传写也就一仍其旧。如长,《说文》云:象人之长发猋猋也。从长从彡。凡髟之属皆从髟。必凋切。又,所衔切。(注:①猋〔biao 一声〕:暴风。②彡〔shan 一声〕:长毛。③髟〔biao 一声〕:头发下垂的样子。④衔〔xian 二声〕:头衔。)语言中的长久的长、长老的长、县长的长,和长发之长同音,没有造字,于是古人就假借它来寄托长久、长老、县长等意义。假借的主要条件是依声。假借和被借之间的关系,除声音上的联系外,也可以有意义上的联系。因此,假借可分为两种:a 、引申义的假借:引

申的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而意义和原字有关的。例如:①凤:《说文》云古文凤,象形。凤飞,羣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 b、纯粹借音的假借:本无其字, 依声托意而不论原字的意义的, 也就是把整个字当作纯粹音符的。例如:①所:《说文》云:伐木声也. 从斤, 户声。假借为助词。②易:《说文》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假借为难易之易。(注:蝘蜓,俗称壁虎。) 假借的使用范围:假借,是用已有的同音字来寄托新词的意义,因此,汉语的各种词类中都存在着丰富的假借字。例如:1. 名词:①泉本是水原,象形字,假借为货泉的泉;②钱是一种田器,假借为货币的钱;③才是草木之初,假借为人才之才。2. 动词:①干求的求,本义是皮衣,求和裘是异体字。②升降的升,本义是十合。3. 形容词:①难是鸟名,借为艰难之难;②易是蜥蜴,借为容易之易;③长是长发,借为长久之长;④久是从后灸之,借为久远之久。4. 数量词:①天干地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二十二字古人用来表示序数;②量词如斤,它的本义是斧斤;枚,它的本义是榦(榦〔gàn〕同干)。《说文》:榦也,可为杖。从木从攴(攴p ū,古同扑,戒尺)5. 代词:汝的本义是水名,之是出的意思,若是选择的意思。它们假借作为代词,和原义根本不同。6. 副词:末的本义是木重枝叶,不的本义是花柎(注:花柎〔f ū〕:花萼,亦指草木子房);又的本义是手。这些字假借为副词之后,本义反而废弃了。7. 介词:於本是鸟的异体字,为本是作为的意思;在本是草木初生在土上的意思。它们都借来作为介词。8. 连词:然是燃料,是燃的本字;而是胡须,且是荐的意思。它们都借来表示连接关系。 一言以蔽之:象形就是直接画出词义所概括的事物的外形;指事就是画出词义所概括的有关事物以暗示某些无法直接画出的特征;会意就是画两个形体通过它们彼此的关系来显示一个意义;形声就是取两个已造出的形体,一个取义,一个取声合成一个新义;转注和假借都是讲字和字的关系,转注是把类似的意义灌注到同一个义符中去再造一个新字,假借是词义发展以后不造新字仍用旧体,都不是分析汉字的结构。一般都认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之法,即汉字结构的条例;转注、假借则属于用字之法。 六书大约反映了战国末到汉代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认识。它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是一个周密的创造中的条例,还在完善中。但是,许慎的六书对于大多数的汉字,特别是对古文字,它还是能够予以说明。六书说是许慎对我国文字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创见。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后来的人尤其是许慎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好像猫、轪、鉲是形声字,凹、凸、凼是指事字, 曱、甴是象形字,畑、辻、奀是会意字,锿是形声兼会意字(爱既标音,亦指爱因斯坦。该化学元素的外文乃以爱因斯坦来命名)。这些新字,当中包含了日本国字,亦依从六书来造字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 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 80%的汉字是形声字。 对于解释《说文解字》的六书,我是个门外汉。以上是我根据查找的有关资料,并请教专家,写的一点浮浅的见解。有鹦鹉学舌之嫌。但虽然是鹦鹉学舌,也必须下一番功夫。君不见鹦鹉学舌也有学得不像的地方,因此请不要见笑。有的解释是我自己的理解,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坚持自己的看法好了,百家争鸣嘛。


相关文章

  • 汉字传统理论"六书"真的山穷水尽了吗?
  • 感       慨 世界上学习.使用汉字的人大概有一.二十亿吧!研究汉字的人恐怕也不少于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但是,他们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究竟如何呢?有没有人站在这个非常重要.非常根本的战略高度上来考虑这个问题呢?我想应该是很少很少.或者是 ...查看


  • 评价许慎'六书说'
  • 许慎(约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人,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他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有"字圣"之称).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于公元100年 ...查看


  • 汉字手抄报资料:六书造字法
  • "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保氏>,但具体是指哪六书,其含义是什么,没有说.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解六书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这算是已知的最早解释.许慎在<说文>中 ...查看


  • 六书产生的次序及其文化意义
  • 第29卷第3期2009年5月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Acade m ic Forum of Nandu (Journal of the Hu 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Vol . 29No 13Ma ...查看


  • 对六书的浅显理解
  • 对六书的浅显理解 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是古人根据汉字结构归纳出来的汉字构造结论,而决不是古人依照这六 ...查看


  • 鸡肝,乌头鱼,鸭肝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
  • [鸡肝,乌头鱼,鸭肝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 鸡肝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 鸡肝补贫血.  用动物的肝脏作为补血剂,是近世医药上的重大发现.中医用动物肝脏作为补血品,始于唐代,历史极早.本草书中,牛肝.鸡肝.鸭肝.猪肝.羊肝.鹅肝之类,都被作为有 ...查看


  •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2)答案
  •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 一.填空. 1. 公元100年,著作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 标志着我国文字学的正式建立. 2. "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 ...查看


  • _说文解字_的析字方法和结构类型非_六书_说
  • 中国文研究字 第十四辑 文解字说 析字方法和结的类型非 构李 富 六书 运说 摘 许要慎 说文在解 字叙 里 绍介了代古学小授教童的 儿六书 这个, 书 应该六适是 合儿 童学习的 关有汉 的字六个知识 点 ,具有 浅易 性 实性和用 择选 ...查看


  • 汉字手抄报资料:六书的"象形"与"指事"
  • 六书 - 具体内容 一[象形] 象形字"京" 六书之一.字形摹写实物的形状,或用比较简单的线条来摹写事物的特征部分.<说文解字•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如<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