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村居]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读懂课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祥和而宁静的意境,感受农家生活的快乐、惬意、悠闲、和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词”。

1、背诵学生熟悉的古诗。(如《小儿垂钓》《池上》《小池》/《寻隐者不遇》《所见》,这些诗是学生四下和五上刚刚学过的。)

2、揭示板书课题。

(1)师:诗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板书课题:清平乐 村居

(2)和刚才背诵的古诗相比较,你发现课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介绍词牌及题目)

二、初读课文,初步体会词的音韵。

1、看到“村居”这个题目,哪些农村的图景浮现在你的眼前? 辛弃疾笔下的村居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让我们共同走近“村居”。

2、屏示《清平乐  村居》全文

3、提出初读要求: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尝试按照以往读诗的经验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朗读,相机指导重点字词的读音及读法。

重点正音:翁媪、剥莲蓬、相媚好、无赖

翁媪:一对老夫妻。相媚好:夫妻恩爱、亲热。无赖:顽皮可爱。

*指导“剥”的读音。结合字典解释(剥 bao:去掉外面的皮、壳等)和组词(剥花生、剥香蕉等,让学生自悟课文中的读音。)

*指导“莲蓬”的读音。“蓬”读“péng”,不读轻声,结合《荷花》一课中“小莲蓬”读音作比,强调读音,简单说明“押韵”。

5、指导学生初步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

*借助对重点词语如“醉”“相媚好”“无赖”等的理解进行;

*借助学生朗读的情况相机进行点评指导。

三、二读课文,初步感知“村居”画面。

1、过渡、引导: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词也是一样,“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请同学们轻轻地反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透过这首词短短的46个字,你会读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图画。咱们走进“村居”——

2、学生读课文,教师行间观察了解学生读书所得。

3、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从哪句词的描绘中读出来的?(学生交流所看到的画面)

4、出示课文插图,归结:同学们读出了很多幅画面,或清新、或恬静,这些画面构成了辛弃疾笔下的“村居”画卷。

四、三读课文,体味“村居”意境,体会农家生活的美好。

1、师:刚才我们是远远地看,看到了很朴素、很简单、很清新的农家生活画面,其实没幅画里面浓缩着更多丰富的内容,让我们再次走进“村居”画卷,细细地读,用心的品,你会体会到更多的情趣,获得更多的理解。

2、学生再次读课文,教师个别指导学生。

3、交流并指导朗读,读出词的韵味和情感。

哪幅画面让你体会到更多情趣,获得更多的理解?(学生交流感悟,领会词人情感,体会农家生活的美好和农村生活的安宁和谐。)

“翁媪图”: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读懂课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祥和而宁静的意境,感受农家生活的快乐、惬意、悠闲、和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词”。

1、背诵学生熟悉的古诗。(如《小儿垂钓》《池上》《小池》/《寻隐者不遇》《所见》,这些诗是学生四下和五上刚刚学过的。)

2、揭示板书课题。

(1)师:诗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板书课题:清平乐 村居

(2)和刚才背诵的古诗相比较,你发现课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介绍词牌及题目)

二、初读课文,初步体会词的音韵。

1、看到“村居”这个题目,哪些农村的图景浮现在你的眼前? 辛弃疾笔下的村居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让我们共同走近“村居”。

2、屏示《清平乐  村居》全文

3、提出初读要求: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尝试按照以往读诗的经验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朗读,相机指导重点字词的读音及读法。

重点正音:翁媪、剥莲蓬、相媚好、无赖

翁媪:一对老夫妻。相媚好:夫妻恩爱、亲热。无赖:顽皮可爱。

*指导“剥”的读音。结合字典解释(剥 bao:去掉外面的皮、壳等)和组词(剥花生、剥香蕉等,让学生自悟课文中的读音。)

*指导“莲蓬”的读音。“蓬”读“péng”,不读轻声,结合《荷花》一课中“小莲蓬”读音作比,强调读音,简单说明“押韵”。

5、指导学生初步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

*借助对重点词语如“醉”“相媚好”“无赖”等的理解进行;

*借助学生朗读的情况相机进行点评指导。

三、二读课文,初步感知“村居”画面。

1、过渡、引导: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词也是一样,“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请同学们轻轻地反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透过这首词短短的46个字,你会读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图画。咱们走进“村居”——

2、学生读课文,教师行间观察了解学生读书所得。

3、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从哪句词的描绘中读出来的?(学生交流所看到的画面)

4、出示课文插图,归结:同学们读出了很多幅画面,或清新、或恬静,这些画面构成了辛弃疾笔下的“村居”画卷。

四、三读课文,体味“村居”意境,体会农家生活的美好。

1、师:刚才我们是远远地看,看到了很朴素、很简单、很清新的农家生活画面,其实没幅画里面浓缩着更多丰富的内容,让我们再次走进“村居”画卷,细细地读,用心的品,你会体会到更多的情趣,获得更多的理解。

2、学生再次读课文,教师个别指导学生。

3、交流并指导朗读,读出词的韵味和情感。

哪幅画面让你体会到更多情趣,获得更多的理解?(学生交流感悟,领会词人情感,体会农家生活的美好和农村生活的安宁和谐。)

“翁媪图”: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相关文章

  • [清平乐·村居]教案 1
  • 一.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诵课文. 2.理解词的内容,借助朗读.想象,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重点难点: 1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查看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 村居公开课教案
  • 26清平乐 村居 执教:溧水区实验小学 赵家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重点指导写"莲"字.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翁媪".&q ...查看


  • [清平乐.教案
  • 一.测标 1.默写<鹧鸪天> 2.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拼却 剩把 银釭 琵琶 鹧鸪 ....... 3.比较<临江仙>和<鹧鸪天>的异同 (1)叙述的顺序不同:<临江仙>上片写现时" ...查看


  • 小学语文五年级古诗三首教案
  • 5 古诗词三首 (五年级下册2单元第五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诵读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三)过程和方法:认识本课4 ...查看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 5 古诗词三首 郝连玲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 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 ...查看


  • 六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 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 第三单元 课题:8.三打白骨精 第1教时 总 9 第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新词的意思. 2.给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段落大意.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扫除阅读障碍, ...查看


  • 出纳岗位实务(第2版)教案二
  • 教案二 一.教学内容:项目一模块2 二.教学课时:2课时(理论课时0.5实践课时1.5)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出纳工作的交接过程. 四.教学重点:出纳工作的交接方法 五.教学方法:提问法.讲授法.实践法 六.实验项目:出纳交接(三人一组 ...查看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单位:枝柘坪中学 执教者:李顺波 教学内容:(选自小语第十一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能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象,能体会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3.感受到自然美 ...查看


  • 诗歌内容学教案
  • <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学教案 学习目标:1.掌握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技巧. 2.在总结与交流中灵活运用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技巧. 3.体悟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 自学 反馈 总结第二单元所学的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至少三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