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 村居公开课教案

26清平乐 村居

执教:溧水区实验小学 赵家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重点指导写“莲”字。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翁媪”、“相媚好”、“无赖”等关键词语的意思,明确“无赖”一词的古今意义的不同。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4、在品读中想象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聚焦 “醉”等关键字,深入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学情分析:

1、教材特点:《清平乐 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宁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生认知特点:学生在四年级唯一接触过的词是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对于“词”这样的形式,学生虽然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不够具体系统。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自学朗读、自主联想,体会诗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比较诗和词的不同。

1. 同学们,在低年级时我们曾学过高鼎的诗《村居》,齐读,这是诗作的《村居》。今天我们学习的也是描写乡村生活的作品,但不是诗,而是一首词,对比一下,看看诗和词在外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词牌名、长短句、上下片)

2. 师小结: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

词分上下片或上下阕,像歌词分段一样。

每首词都有词牌名。词可以一边吟诵,一边合乐歌唱。而词牌名就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它规定了这首词的格式和音韵。(出示其他词牌名)相见欢、满江红、南乡子、菩萨蛮、西江月

而词牌名后面的内容才是词的真正题目。

二、汇报预习情况,解决重点词语。

1. 通过课前预习,你对作者辛弃疾有了哪些了解?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3人) 出示作者简介,指读。

2.出示:《清平乐 村居》

读这首词,要求读得正确、有节奏。

3. 指名读词,解决字词读音、辨析。

(1)剥:表示把东西的皮去掉,念bao

(2)莲蓬:读第二声,因为古人讲究平仄、押韵的原因,不念轻声。

(3)翁媪:强调读音。

4. 预习中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交流:

(1)茅檐:指代茅草屋。

(2)相媚好:彼此亲热地在一起。

(3)无赖:不是耍赖皮,而是顽皮、可爱。

(4)翁媪:老年夫妇。

(5)吴音:吴地方言,文中指的是江西上饶一带的方言。因为吴地方言很柔软、富有音律感,像唱歌一样,所以人们又叫吴侬软语。

5. 当我们知道了这些词的意思时,对整个作品的理解就更深入了,谁能用朗读把我们带入到这首词的情境中?指名一人读(配乐)

三、读“厚”诗句,领悟画意诗情。

1. 再自由读一读,思考:读了这首词,你的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板书: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四人组成小组,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然后选一人把你们说的写下来,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写得最逼真,最细腻?

2. 学生活动。

3. 汇报交流(2——3组回答)评选“小组最佳想象奖”

4. 师小结:诗词是凝练的艺术,这首词不过区区46个字,却让我们看到了这么丰富的画面。这就是想象的魅力!有了这样的画面,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你一定会读得更好!(配乐指读)

5. 一行行词就是一幅幅画,其实这一行行词中还有一些字和词用得特别好,你认为哪个字或哪个词用得特别好呢?来说一说

汇报交流

(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关注“媚”:写出了“老两口非常亲热,头靠着头,在说悄悄话呢! ”相媚好:老夫妻在交流些什么?

这一对老人,虽已白发苍苍,却还是像年轻时候一样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些小酒助兴,一边闲话家常,哪怕这会儿什么都不说,就这么待一块儿,心里就觉得踏实!这就是大人们常说的白头偕老。

关注“醉”:仅仅是因为喝了点酒吗?还有陶醉的意思。他们二老被什么所陶醉了?预设:

他们也许是醉于美景——生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于孩子的成长——生读: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大儿子的勤劳,二儿子的手巧,小儿子的可爱。

醉于幸福美满的生活——生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关注“卧”:一个“卧”字传递出小儿此时的心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逍遥快乐„„)好不愉快!一个“卧”字真乃神来之笔。

如果让你剥莲蓬,你会是什么姿势?想象:小儿在剥的时候会有哪些动作、表情? 关注“无赖”(理解小儿的顽皮)

6. 这一个个字词写得多好啊,现在再来读读这首词,你一定会读出不一样的感觉!(配乐指读)

7. 我们不仅要把一行行词读出一幅幅画,还要善于发现这一行行词背后隐藏着作者的情感(板书:情)你觉得这首词表达了辛弃疾怎样的情感呢?

喜欢乡村生活

8. 要想体会词人的情感,就要了解词人的创作背景。

出示:辛弃疾简历。

9. 看了之后,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你觉得辛弃疾为什么要写这首词呢?

10. 怀着这样的向往和希望,你又会怎样读呢?(指读配乐)

11. 总结:通过读词,想象画面来理解词;

通过了解创作背景,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来体会词人的情感。

四、布置作业:

用今天学词的方法去读读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对比体会辛弃疾情感上的异同。

附板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上阕

(南宋)辛弃疾 词

画 情 下阕

26清平乐 村居

执教:溧水区实验小学 赵家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重点指导写“莲”字。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翁媪”、“相媚好”、“无赖”等关键词语的意思,明确“无赖”一词的古今意义的不同。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4、在品读中想象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聚焦 “醉”等关键字,深入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学情分析:

1、教材特点:《清平乐 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宁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生认知特点:学生在四年级唯一接触过的词是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对于“词”这样的形式,学生虽然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不够具体系统。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自学朗读、自主联想,体会诗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比较诗和词的不同。

1. 同学们,在低年级时我们曾学过高鼎的诗《村居》,齐读,这是诗作的《村居》。今天我们学习的也是描写乡村生活的作品,但不是诗,而是一首词,对比一下,看看诗和词在外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词牌名、长短句、上下片)

2. 师小结: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

词分上下片或上下阕,像歌词分段一样。

每首词都有词牌名。词可以一边吟诵,一边合乐歌唱。而词牌名就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它规定了这首词的格式和音韵。(出示其他词牌名)相见欢、满江红、南乡子、菩萨蛮、西江月

而词牌名后面的内容才是词的真正题目。

二、汇报预习情况,解决重点词语。

1. 通过课前预习,你对作者辛弃疾有了哪些了解?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3人) 出示作者简介,指读。

2.出示:《清平乐 村居》

读这首词,要求读得正确、有节奏。

3. 指名读词,解决字词读音、辨析。

(1)剥:表示把东西的皮去掉,念bao

(2)莲蓬:读第二声,因为古人讲究平仄、押韵的原因,不念轻声。

(3)翁媪:强调读音。

4. 预习中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交流:

(1)茅檐:指代茅草屋。

(2)相媚好:彼此亲热地在一起。

(3)无赖:不是耍赖皮,而是顽皮、可爱。

(4)翁媪:老年夫妇。

(5)吴音:吴地方言,文中指的是江西上饶一带的方言。因为吴地方言很柔软、富有音律感,像唱歌一样,所以人们又叫吴侬软语。

5. 当我们知道了这些词的意思时,对整个作品的理解就更深入了,谁能用朗读把我们带入到这首词的情境中?指名一人读(配乐)

三、读“厚”诗句,领悟画意诗情。

1. 再自由读一读,思考:读了这首词,你的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板书: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四人组成小组,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然后选一人把你们说的写下来,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写得最逼真,最细腻?

2. 学生活动。

3. 汇报交流(2——3组回答)评选“小组最佳想象奖”

4. 师小结:诗词是凝练的艺术,这首词不过区区46个字,却让我们看到了这么丰富的画面。这就是想象的魅力!有了这样的画面,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你一定会读得更好!(配乐指读)

5. 一行行词就是一幅幅画,其实这一行行词中还有一些字和词用得特别好,你认为哪个字或哪个词用得特别好呢?来说一说

汇报交流

(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关注“媚”:写出了“老两口非常亲热,头靠着头,在说悄悄话呢! ”相媚好:老夫妻在交流些什么?

这一对老人,虽已白发苍苍,却还是像年轻时候一样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些小酒助兴,一边闲话家常,哪怕这会儿什么都不说,就这么待一块儿,心里就觉得踏实!这就是大人们常说的白头偕老。

关注“醉”:仅仅是因为喝了点酒吗?还有陶醉的意思。他们二老被什么所陶醉了?预设:

他们也许是醉于美景——生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于孩子的成长——生读: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大儿子的勤劳,二儿子的手巧,小儿子的可爱。

醉于幸福美满的生活——生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关注“卧”:一个“卧”字传递出小儿此时的心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逍遥快乐„„)好不愉快!一个“卧”字真乃神来之笔。

如果让你剥莲蓬,你会是什么姿势?想象:小儿在剥的时候会有哪些动作、表情? 关注“无赖”(理解小儿的顽皮)

6. 这一个个字词写得多好啊,现在再来读读这首词,你一定会读出不一样的感觉!(配乐指读)

7. 我们不仅要把一行行词读出一幅幅画,还要善于发现这一行行词背后隐藏着作者的情感(板书:情)你觉得这首词表达了辛弃疾怎样的情感呢?

喜欢乡村生活

8. 要想体会词人的情感,就要了解词人的创作背景。

出示:辛弃疾简历。

9. 看了之后,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你觉得辛弃疾为什么要写这首词呢?

10. 怀着这样的向往和希望,你又会怎样读呢?(指读配乐)

11. 总结:通过读词,想象画面来理解词;

通过了解创作背景,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来体会词人的情感。

四、布置作业:

用今天学词的方法去读读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对比体会辛弃疾情感上的异同。

附板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上阕

(南宋)辛弃疾 词

画 情 下阕


相关文章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