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难忘体育教学故事

一节难忘体育教学故事

这是一次教学研讨课,有我来上,一阵嘈杂过后,这节课开始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上一节意志磨练课,我给它起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体验极限挑战自我》,本课目标是——”还没等我说完。

“老师,我上不成体育课。”离我站的最近的一位女生嘟着,声音不大。

“老师,我也是。”第三列中间的另一位胖点的女生躲在同学身后,跟着嘀咕着。 再看看同学们的表情,似乎都不高兴。现在的学生胆子越来越大了。

说话的人多了起来,胆子似乎大了起来,终于说出了我担心的话:“老师,我们能不能不上体育课?”

这时体育课代表说话了,“老师,他们几个每上体育课总是这样,我们老师拿他们也没办法。”一句话说的旁边听课的老师笑了起来。我有点尴尬,“那你们想做点什么啊?”我的话还没说完,学生已叫成一片。

“踢足球”“自由活动”“跳皮筋”

每想到一句打圆场话居然引发了这样局面,看着眼前的情形,我真的有点急了似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只好如实坦白,“同学们,今天------今天上课是我的任务,请你们配合一下。”我说话时很不自然。

“哎------”队伍中传出长叹声。“咋磨练,咋体验呀?”一阵无奈后,有人开始问。

是呀,怎么体验?我是想通过蹲马步、抱腿前屈数秒种这两个内容,激发学生向自身极限挑战的愿望,并在挑战自我中检验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从中体验肌肉痛时的心理感并且说出自己的这种感受和大家交流,分享。但现在是不是调整一下,这样一想,思路也有了。立即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说话也流畅了许多!

“这节课,我们不训练队列队形,也不学习高难的技术动作,更不训练耐力,我们就体验一下做某个运动时身体达到一种极限时的心理感受,并把这种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一听说不练队形队列,学生似乎来了兴趣。

“要想体验到极限时的身体感受,其实并不难,只要能在你最累的时候再坚持一会旧能体验到,是自己的心理向身体的一种挑战。”我又继续解释。

“咋才算箱子我挑战呢?”这时想踢足球的那几位男生开始活跃起来,跟着小声议论。

“老师,您能为我们示范一下吗?”有位同学大声喊道。

“这样吧,我们先来做一个‘对视比眼力’的游戏,大家就明白了。”有部分学生响应,我的心情稍稍安定了下来,马上宣布了“俩人为一组,用眼睛盯着对方的眼睛,先眨眼的为负”讲清规则并组织游戏,然后让同学们说出当时的心理感受。

学生开始对视了,对这个活动兴趣比刚才好多了。每多久,学生开始说了; “以前从来没有这么近看着别人的眼睛我有点不好意思,心里怪怪的。”

“我的眼睛特痒痒,都快流出泪来了。”“当时我的心理想,你不眨眼我也不眨眼看谁坚持的时间长。” 绥阳中学 胡国英

“挺好玩的。”“看得出,刚才大家很投入,玩的也很开心,把我的情绪也调动起来了。我趁热打铁,真诚的赞扬他们。大家说一说,还有哪些项目可以磨练意志。“老师,攀登珠穆朗玛峰可以磨练意志。”同学们笑了。“横渡台湾海峡也可以磨练意志!”全班大笑起来。“当然可以了,还有呢?”我也笑了,“现实点的,我们现在上课就能做的呢?”

“跳绳!”“俯卧撑!”“仰卧起坐!”“纵跳!”“长跑!”

“既然同学们能够说出这么多的项目,这节课你们说了算,大家可以自由选择兴趣的项目进行练习。”我兴冲冲对他们说。

“耶!”“耶!”“耶!”

同学们竟然欢呼起来。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有的围成一圈臂挽着臂蹲马步;有的排成一字型在做俯卧撑;有的在比赛跳绳;还有的在绕操场长跑等等。 我到每一组去观察或参与他们的活动用到着数数的计时方法大声鼓励他们努力向自身的极限挑战,并体验一下这种感觉,同时提醒要注意安全。

下课的铃声响了,我站在这流过汗水也流过泪水的操场上,长久地望着渐渐离去的学生们。望着远处的天空,我的心情也有愉快的一面,这节课我又有了新的认识,是不是一个主要目标很好的完成了,其它的目标才有达成的可能?那么,今后在选择教学内容是不是可以这样来思考;只要目标明确了,其内容来源可以多方面的;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教师收集整理的,还可以是学生熟悉的、赶兴趣的内容,只要能够为目标服务的是教学内容呢?

还有一个不容回避的教学方法的问题,假如说这节课开始就对学生说,你们长跑吧,它可以增强你们的耐力,你们蹲马步吧,也能够磨练你们的意志,真不知道课的效果会是什么样子的,会不会出现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于是我琢磨,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耐力训练这两大教学难点,只要我们的教学方法得当,学习技能,耐力训练与兴趣是可以统一的,我们能不能这样认为,学生不喜欢体育课,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的发展,教学内容游戏化是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有效的途径呢?

铃声又一次响了,回味刚才的遐想,这不正是这节课的所得吗?我兴冲冲地向办公室走去。

2008-07-05

一节难忘体育教学故事

这是一次教学研讨课,有我来上,一阵嘈杂过后,这节课开始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上一节意志磨练课,我给它起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体验极限挑战自我》,本课目标是——”还没等我说完。

“老师,我上不成体育课。”离我站的最近的一位女生嘟着,声音不大。

“老师,我也是。”第三列中间的另一位胖点的女生躲在同学身后,跟着嘀咕着。 再看看同学们的表情,似乎都不高兴。现在的学生胆子越来越大了。

说话的人多了起来,胆子似乎大了起来,终于说出了我担心的话:“老师,我们能不能不上体育课?”

这时体育课代表说话了,“老师,他们几个每上体育课总是这样,我们老师拿他们也没办法。”一句话说的旁边听课的老师笑了起来。我有点尴尬,“那你们想做点什么啊?”我的话还没说完,学生已叫成一片。

“踢足球”“自由活动”“跳皮筋”

每想到一句打圆场话居然引发了这样局面,看着眼前的情形,我真的有点急了似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只好如实坦白,“同学们,今天------今天上课是我的任务,请你们配合一下。”我说话时很不自然。

“哎------”队伍中传出长叹声。“咋磨练,咋体验呀?”一阵无奈后,有人开始问。

是呀,怎么体验?我是想通过蹲马步、抱腿前屈数秒种这两个内容,激发学生向自身极限挑战的愿望,并在挑战自我中检验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从中体验肌肉痛时的心理感并且说出自己的这种感受和大家交流,分享。但现在是不是调整一下,这样一想,思路也有了。立即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说话也流畅了许多!

“这节课,我们不训练队列队形,也不学习高难的技术动作,更不训练耐力,我们就体验一下做某个运动时身体达到一种极限时的心理感受,并把这种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一听说不练队形队列,学生似乎来了兴趣。

“要想体验到极限时的身体感受,其实并不难,只要能在你最累的时候再坚持一会旧能体验到,是自己的心理向身体的一种挑战。”我又继续解释。

“咋才算箱子我挑战呢?”这时想踢足球的那几位男生开始活跃起来,跟着小声议论。

“老师,您能为我们示范一下吗?”有位同学大声喊道。

“这样吧,我们先来做一个‘对视比眼力’的游戏,大家就明白了。”有部分学生响应,我的心情稍稍安定了下来,马上宣布了“俩人为一组,用眼睛盯着对方的眼睛,先眨眼的为负”讲清规则并组织游戏,然后让同学们说出当时的心理感受。

学生开始对视了,对这个活动兴趣比刚才好多了。每多久,学生开始说了; “以前从来没有这么近看着别人的眼睛我有点不好意思,心里怪怪的。”

“我的眼睛特痒痒,都快流出泪来了。”“当时我的心理想,你不眨眼我也不眨眼看谁坚持的时间长。” 绥阳中学 胡国英

“挺好玩的。”“看得出,刚才大家很投入,玩的也很开心,把我的情绪也调动起来了。我趁热打铁,真诚的赞扬他们。大家说一说,还有哪些项目可以磨练意志。“老师,攀登珠穆朗玛峰可以磨练意志。”同学们笑了。“横渡台湾海峡也可以磨练意志!”全班大笑起来。“当然可以了,还有呢?”我也笑了,“现实点的,我们现在上课就能做的呢?”

“跳绳!”“俯卧撑!”“仰卧起坐!”“纵跳!”“长跑!”

“既然同学们能够说出这么多的项目,这节课你们说了算,大家可以自由选择兴趣的项目进行练习。”我兴冲冲对他们说。

“耶!”“耶!”“耶!”

同学们竟然欢呼起来。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有的围成一圈臂挽着臂蹲马步;有的排成一字型在做俯卧撑;有的在比赛跳绳;还有的在绕操场长跑等等。 我到每一组去观察或参与他们的活动用到着数数的计时方法大声鼓励他们努力向自身的极限挑战,并体验一下这种感觉,同时提醒要注意安全。

下课的铃声响了,我站在这流过汗水也流过泪水的操场上,长久地望着渐渐离去的学生们。望着远处的天空,我的心情也有愉快的一面,这节课我又有了新的认识,是不是一个主要目标很好的完成了,其它的目标才有达成的可能?那么,今后在选择教学内容是不是可以这样来思考;只要目标明确了,其内容来源可以多方面的;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教师收集整理的,还可以是学生熟悉的、赶兴趣的内容,只要能够为目标服务的是教学内容呢?

还有一个不容回避的教学方法的问题,假如说这节课开始就对学生说,你们长跑吧,它可以增强你们的耐力,你们蹲马步吧,也能够磨练你们的意志,真不知道课的效果会是什么样子的,会不会出现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于是我琢磨,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耐力训练这两大教学难点,只要我们的教学方法得当,学习技能,耐力训练与兴趣是可以统一的,我们能不能这样认为,学生不喜欢体育课,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的发展,教学内容游戏化是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有效的途径呢?

铃声又一次响了,回味刚才的遐想,这不正是这节课的所得吗?我兴冲冲地向办公室走去。

2008-07-05


相关文章

  • 2015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 2015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能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较好地理解课文.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 ...查看


  •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doc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楼兰的忧郁>读后感"作文指导 设计理念: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qu ...查看


  • 六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故事]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故事>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宝鸡市陈仓区大王小学李会珍 教学目标 1. 通过回忆.讲述.倾听.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体会童年金色时光的美好,理解"成 长"的意义,进而鞭策自己努力学习. ...查看


  •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 1
  • 第一单元 回顾·拓展一 教材简析"回顾·拓展一"中 "交流平台"的主要任务是:阅读文章要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在习作中运用表达感受的方法.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日 ...查看


  • 五年级语文难忘的一课1
  • <难忘的一课> 教案1 佚名 教学要求 1. 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 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查看


  • 老师领进门 1
  • 16.老师领进门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能使用用"身临其境"."引人入胜"."恍如". 3.领悟田老师高尚人格.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查看


  • [师恩难忘]教学反思1
  • <师恩难忘>教学反思 <师恩难忘>一课文质兼美.情感至深.记叙了作家刘绍棠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生动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培养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引导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文章 ...查看


  • 人教版六下语文主题学习成长足迹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版块一<成长足迹>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阅读材料 教学目标: (1)课文分别写了作者小学生活的哪些人.哪些事,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2)课文中有哪些难懂的字词,你是怎样解决的? (3)课文中有哪些你 ...查看


  • 师恩难忘伴你学答案
  • 1.师恩难忘 [我尝试] 1. (1)zhēng huì chuī xiē dao xǐng zī shēng (2)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 ...查看


  • 普通话说话题目的技巧
  • 普通话说话题目的技巧 1.我的学习生活 a 学习生活丰富多彩 学习方式 理论学习/实践学习 学习内容: 专业/爱好/技能 骑自行车 摄影 游泳 下棋 学习对象:老师 同事 孩子 学习地点:小屋 办公室 公园 B 最理想的学习生活方式:经营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