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 翻译

初三文言文复习《马说》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 án )死于槽(c áo )枥(l 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 )或尽粟(s ù)一石。食(s 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 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 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 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 é)?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着千里马。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懂得它的意思。拿起马鞭走到千里马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通假字:

食马者:食——饲,喂

才美不外见:见——现,显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邪——耶,表疑问,相当于“吗”

大意:

本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初三文言文复习《马说》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 án )死于槽(c áo )枥(l 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 )或尽粟(s ù)一石。食(s 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 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 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 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 é)?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着千里马。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懂得它的意思。拿起马鞭走到千里马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通假字:

食马者:食——饲,喂

才美不外见:见——现,显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邪——耶,表疑问,相当于“吗”

大意:

本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相关文章

  • 外国语学院近四年翻译方向毕业论文选题汇总
  • 外国语学院近四年翻译方向毕业论文选题汇总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hletic English and Its Translation 体育英语的特点及翻译 The Semantic Contrast of Col ...查看


  • 论翻译标准的多元性
  • 第32卷 第2期 V o l . 32 N o . 2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 RNAL O F ZH EN GZHOU UN I V ER S IT Y 1999年3月 M ar . 1999 论翻译标准的多元性 叶定国 ...查看


  • 功能派翻译理论综述
  • 2010年1月第29卷第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Jan.2010Vo.l29No.1 功能派翻译理论综述 迟明彩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查看


  • 西方翻译简史
  • 第一章 绪论 (一)翻译史发展 1.西方最早译作 广义上:约公元前3C,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利山大城翻译<旧约>,<七十二子希腊文本>: 严格意义上:约公元前3C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 ...查看


  • 以比较翻译学为例谈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 以比较翻译学为例谈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摘要]中国的翻译学作为一门年亲的学科,有着无限发展的空间,也有着自身需要反思的问题.比较翻译学作为作为翻译学下属的一门学科,它涉及范围广,在对比之下看出特点,该子学科的建立对翻译学的建设来说是有 ...查看


  • 对我国翻译职业的思考
  • 就业与创业 职业指导 INSTRUCTION 编辑|骆潇|E-mail:[email protected] 对我国翻译职业的思考 由于社会的发展,不同国家和不同语言的相互交往与交融成为必然,于是对翻译人员就有了很大的需求.从人类历史发展和 ...查看


  • 翻译学 第三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 第三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纷呈,翻译学研究空前繁荣,翻译思想异常活跃,翻译研究呈现出学科相互渗透.不同翻译思想既对立有互为补充的多元特征. 重点人物:奈达 将当代翻译理论的流变表述为从语文学,语言学, ...查看


  • 奈达的翻译思想
  • 奈达翻译思想简介 摘要: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之一,被誉为"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的著作横跨45年,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对大量翻译 ...查看


  • 试论功能翻译理论下的法律语言翻译
  • 摘 要:文章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通过对功能翻译理论及其目的论的论述,在分析法律语言的特征和翻译原则的基础上,主张以翻译充分代替翻译对等,把宏观的功能翻译原则与微观的法律语言结合起来,以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为中心指导法律语言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查看


  • 翻译方向硕士论文分类选题
  • ? 翻译方向硕士论文分类选题 基本分类:1.翻译理论:2.典籍翻译:3.翻译作品: 4.文类翻译:5.翻译历史: 6.翻译家:7.口译:8.机器翻译:9.翻译批评:10.翻译教学:11.跨学科研究: 1.翻译理论:翻译学简论.新时期西方译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