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中的精彩片段

1、中年人失去方寸的主要特征是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一会儿要别人像对待青年那样关爱自己,一会儿又要别人像对待老人那样尊敬自己。明明一个大男人却不能对任何稍稍大一点的问题作出决定,频频找领导倾诉衷肠,出了什么事情又逃得远远的,不敢负一点责任。在家里,他们训斥孩子就像顽童吵架,没有一点身为人父的慈爱和庄重;对妻子,他们也会轻易地倾泻出自己的精神垃圾来酿造痛苦,全然忘却自己是这座好不容易建造起来的情感楼宇的顶梁柱;甚至对年迈的父母,他们也会任性赌气,极不公平地伤害着已经走向衰弱的身影。

2、在中年,青涩的生命之果变得如此丰满,喧闹的青春冲撞沉淀成了雍容华贵,连繁重的社会责任也有可能溶解为日常的生活情态。余秋雨散文中的精彩片段。

3、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构成了自我嘲弄。我已看出了它的讥谑,于是急急地来试探下山的陡坡。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什么,上了高峰又抓住不了什么。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余秋雨散文中的精彩片段。

4、中年太实际、太繁忙,在整体上算不得诗。青年时代常常被诗化,但青年时代的诗太多激情而缺少意境,按我的标准,缺少意境就算不得好诗。

5、最可怕的是,谁也没有断奶,而社会上又没有那么多上好的乳汁,因此开始了对各种伪劣饮料的集体吮吸。在一片响亮而整齐的吮吸声上面,是那些爬满皱纹却还未苍老的脸。

6、哲理产生在两种相反力量的周旋之中,因此它更垂青于中年。世上一切杰出的哲学家都在中年完成了他们的思想体系,便是证据。

7、中年人的坚守,应该从观点上升到人格,而人格难以言表。在中年人眼前,大批的对峙消解了,早年的对手失踪了,昨天的敌人无恨了,更多的是把老老少少各色人等照顾在自己身边。

8、到了该自立的年岁还不知道精神上的自立,这是中国很多中年人的共同悲剧。

9、习惯了郁闷的,只能延续郁闷;习惯了卑琐的,只能保持卑琐。而且,由于暮色苍茫间的体力不支、友朋散失,郁闷只能更加郁闷,卑琐只能更加卑琐。

10、中年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是把一切希望都寄托于自己的老年。

11、老年是如诗的年岁。这种说法不是为了奉承长辈。

12、请不要小看这“照顾”二字,中年人的魅力至少有一半与此相关。

13、天天期待着上级的指示、群众的意见、家人的说法,然后才能跨出每一步--这是尚未精神断奶的标志。

14、只有到了老年,沉重的使命已经卸除,生活的甘苦也已了然,万丈红尘已移到远处,静下来的周际环境和放慢了的生命节奏加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总结性、归纳性的轻微和声,诗的意境出现了。

15、西方一位哲人说,只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同样一句话,出自老人之口比出自青年之口厚重百倍。对此,我不能全然苟同。

16、我一直认为,某个时期,某个社会,即使所有的青年人和老年人都中魔了,()只要中年人不荒唐,事情就坏不到哪里去。

17、只有在中年树起独立的桅杆,扬起高高的白帆,唱出响亮的歌声,才会有好风为你鼓劲,群鸥为你引路,找到一个个都在欢迎你的安静港湾,供你细细选择。

18、但是,我们无数次看到了,一个窝囊的中年抵达不到一个欢快的老年。这正像江河,一个浑浊的上段不可能带来一个清澈的下段。

19、如今天天节衣缩食、不苟言笑、忍气吞声,都是在争取着一个有尊严、有资财、有自由的老年。

20、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

分页: 1 2 3

1、中年人失去方寸的主要特征是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一会儿要别人像对待青年那样关爱自己,一会儿又要别人像对待老人那样尊敬自己。明明一个大男人却不能对任何稍稍大一点的问题作出决定,频频找领导倾诉衷肠,出了什么事情又逃得远远的,不敢负一点责任。在家里,他们训斥孩子就像顽童吵架,没有一点身为人父的慈爱和庄重;对妻子,他们也会轻易地倾泻出自己的精神垃圾来酿造痛苦,全然忘却自己是这座好不容易建造起来的情感楼宇的顶梁柱;甚至对年迈的父母,他们也会任性赌气,极不公平地伤害着已经走向衰弱的身影。

2、在中年,青涩的生命之果变得如此丰满,喧闹的青春冲撞沉淀成了雍容华贵,连繁重的社会责任也有可能溶解为日常的生活情态。余秋雨散文中的精彩片段。

3、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构成了自我嘲弄。我已看出了它的讥谑,于是急急地来试探下山的陡坡。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什么,上了高峰又抓住不了什么。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余秋雨散文中的精彩片段。

4、中年太实际、太繁忙,在整体上算不得诗。青年时代常常被诗化,但青年时代的诗太多激情而缺少意境,按我的标准,缺少意境就算不得好诗。

5、最可怕的是,谁也没有断奶,而社会上又没有那么多上好的乳汁,因此开始了对各种伪劣饮料的集体吮吸。在一片响亮而整齐的吮吸声上面,是那些爬满皱纹却还未苍老的脸。

6、哲理产生在两种相反力量的周旋之中,因此它更垂青于中年。世上一切杰出的哲学家都在中年完成了他们的思想体系,便是证据。

7、中年人的坚守,应该从观点上升到人格,而人格难以言表。在中年人眼前,大批的对峙消解了,早年的对手失踪了,昨天的敌人无恨了,更多的是把老老少少各色人等照顾在自己身边。

8、到了该自立的年岁还不知道精神上的自立,这是中国很多中年人的共同悲剧。

9、习惯了郁闷的,只能延续郁闷;习惯了卑琐的,只能保持卑琐。而且,由于暮色苍茫间的体力不支、友朋散失,郁闷只能更加郁闷,卑琐只能更加卑琐。

10、中年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是把一切希望都寄托于自己的老年。

11、老年是如诗的年岁。这种说法不是为了奉承长辈。

12、请不要小看这“照顾”二字,中年人的魅力至少有一半与此相关。

13、天天期待着上级的指示、群众的意见、家人的说法,然后才能跨出每一步--这是尚未精神断奶的标志。

14、只有到了老年,沉重的使命已经卸除,生活的甘苦也已了然,万丈红尘已移到远处,静下来的周际环境和放慢了的生命节奏加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总结性、归纳性的轻微和声,诗的意境出现了。

15、西方一位哲人说,只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同样一句话,出自老人之口比出自青年之口厚重百倍。对此,我不能全然苟同。

16、我一直认为,某个时期,某个社会,即使所有的青年人和老年人都中魔了,()只要中年人不荒唐,事情就坏不到哪里去。

17、只有在中年树起独立的桅杆,扬起高高的白帆,唱出响亮的歌声,才会有好风为你鼓劲,群鸥为你引路,找到一个个都在欢迎你的安静港湾,供你细细选择。

18、但是,我们无数次看到了,一个窝囊的中年抵达不到一个欢快的老年。这正像江河,一个浑浊的上段不可能带来一个清澈的下段。

19、如今天天节衣缩食、不苟言笑、忍气吞声,都是在争取着一个有尊严、有资财、有自由的老年。

20、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

分页: 1 2 3


相关文章

  • 2004年宜昌中考满分作文
  • 2004年宜昌中考满分作文 [作文试题1] 朦胧迷离,是夜的色彩:暗香幽远,是夜的芬芳:蝉鸣虫吟,是夜的语言:"山明水秀夜来霜",是夜的诗篇:"嫦娥奔月",是夜的故事:<春江花月夜>(曲) ...查看


  •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并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2.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 ...查看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三峡]教案冀教版
  • <三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 ...查看


  • 名家谈写作
  • 怎样写作文(1-26)总汇 作文指导百法总目录1 作文指导百法总目录2 小学生作文技法详解(总目录) 写人作文写法详解--写不同职业的人 写人作文写法详解--写长辈亲人 写人作文写法详解--写自己 写事作文应注意什么 写作记叙文要特别讲究& ...查看


  • 中学语文课本朗诵
  • 背影作者朱自清朗诵泛舟 匆匆作者:朱自清朗诵:珍惜 春朗诵野狼 <绿>作者:朱自清朗诵:珍惜 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朗诵:珍惜 荷塘月色朗诵野狼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朗诵:珍惜 再别康桥朗诵野狼 配乐朗诵春江花月夜 将进酒朗诵野狼 ...查看


  • 片段教学秋天的雨
  • <秋天的雨>片段教学设计 南阳中心小学 黄庆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感受课文词句的优美,感悟秋天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3.激发学生的思维,训练语言,能用课文中散文 ...查看


  • 感受秋天的作文
  • 感受秋天 一.教学目标 : 1. 认识秋天 2. 描绘秋天 3. 感悟秋天 (说明: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 ,目的是让学生在秋天里,感受自然界给予人的色彩.味道.神韵,充分体现出新课标所规定的作文课培养学生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查看


  • [文化苦旅]读后感
  • <文化苦旅>读后感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喜欢读余秋雨的作品,认为他的作品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短短的一个暑假里我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把余秋雨教授写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 虽然时间短暂来不及仔细去揣摩书中的 ...查看


  • 秋天的雨 案例分析 马杨洋
  • <秋天的雨>案例分析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片抒情一位很浓的散文,名为些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的缤纷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