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6.最后的姿势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分28分04秒吗?(四川汶川里氏8级地震) 那些日子,我们有流不尽的泪水,因为痛苦,因为悲伤,因为感动。这些日子,我们有讲不完的故事,发生在瓦砾之间,发生在救援途中,发生在灾区的千里之外。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难,四川省灾区教育系统广大教师舍生忘死抢救学生,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们牢牢地把守住了生命之门,危难时刻体现了高尚的师德和情操,用生命诠释了人性的光辉。我们今天要学的《最后的姿势》,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师爱的赞歌,用鲜血铸造了高尚的师魂。

二、揭示课题,了解谭千秋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最后的姿势》,就是发生在地震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谭千秋。

2、简介谭千秋。

先请学生说教师再补充。过度:在地震中谭老师怎样保护自己的学生呢?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

2 、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用“”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文中还有两处也可。

四、朗读词语组块,概括主要内容

1、分组出示词语,朗读,交流预习中理解的词语。

(1)废墟坍塌塌陷尘埃

(2)震撼诠释生死攸关

(3)妙语连珠大公无私师德灵魂爱与责任

2、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时候,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五、理清课文脉络,体会写作方法

1、学习给课文分段,学生自主练习。

第一段(1)5.12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第二段(2-7)在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经过。

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

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

2、体会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写作方法。

(1)第二段:正面描写第三段:侧面描写

(2)第二段:环境烘托

(3)第6节最后一句:细节描写

六、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主要内容,直入文本中心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说说谭老师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

2、朗读课文的最后一节。说说他是个怎样的老师?

(普通、爱与责任竖着写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二、学习第一段,感受谭老师的爱与责任

自由读课文,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

(关爱家人、工作积极)关键词:给小女儿、早早、平常

三、学习第二段,感受潭老师的爱与责任

1、朗读课文,先在小组内分读课文,再在全班展示读。

2、说说段意,比较这段的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的关系。

3、体会抓住重点内容,删除次要内容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4、自主圈画批注式学习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

(1)用“——”画出语言,用“~~~~~”画出动作。

(2)仔细阅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在旁边写上你的批注。

(3)交流:左边。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

5、朗读鉴赏式学习四处环境描写。

(1)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体会连用3个感叹号的表达效果。

(3)楼房摇晃得„„腾空而起。楼房马上要坍塌,情况危急到了极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4)地动山摇。„„楼房塌陷了„„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谭老师遇难了,他的姿势成为永恒的瞬间。

(5)朗读体会环境描写在写作中的烘托作用。

四、学习第三段,体会这一段侧面描写的作用

1、默读课文,思考:如果去掉这段,你觉得行吗?(显然不可以,这段侧面描写使故事变得真实可信。)

2、这一段引用了哪三位人物的话语?为什么这样选择?(救援人员、学生、老师)(他们的所见最有说服力。)

3、朗读课文,抓住救援人员的语言,抓住飞身,抓住生死攸关组织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第四段,深情赞颂潭老师的爱与责任

1、朗读第11小节,体会文本表达的情绪线索:亲切—痛苦—赞颂

2、“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学完本课你觉得“最后”还可以换成哪些词(爱的姿势/责任的姿势/英雄的姿势师德的姿势/千秋的姿势/)

六、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的第2.3题,记住答案的要点。

2、朗读课文,每个同学都要做到有感情,优生用演讲的方式诵读。

6.最后的姿势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分28分04秒吗?(四川汶川里氏8级地震) 那些日子,我们有流不尽的泪水,因为痛苦,因为悲伤,因为感动。这些日子,我们有讲不完的故事,发生在瓦砾之间,发生在救援途中,发生在灾区的千里之外。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难,四川省灾区教育系统广大教师舍生忘死抢救学生,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们牢牢地把守住了生命之门,危难时刻体现了高尚的师德和情操,用生命诠释了人性的光辉。我们今天要学的《最后的姿势》,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师爱的赞歌,用鲜血铸造了高尚的师魂。

二、揭示课题,了解谭千秋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最后的姿势》,就是发生在地震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谭千秋。

2、简介谭千秋。

先请学生说教师再补充。过度:在地震中谭老师怎样保护自己的学生呢?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

2 、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用“”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文中还有两处也可。

四、朗读词语组块,概括主要内容

1、分组出示词语,朗读,交流预习中理解的词语。

(1)废墟坍塌塌陷尘埃

(2)震撼诠释生死攸关

(3)妙语连珠大公无私师德灵魂爱与责任

2、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时候,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五、理清课文脉络,体会写作方法

1、学习给课文分段,学生自主练习。

第一段(1)5.12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第二段(2-7)在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经过。

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

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

2、体会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写作方法。

(1)第二段:正面描写第三段:侧面描写

(2)第二段:环境烘托

(3)第6节最后一句:细节描写

六、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主要内容,直入文本中心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说说谭老师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

2、朗读课文的最后一节。说说他是个怎样的老师?

(普通、爱与责任竖着写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二、学习第一段,感受谭老师的爱与责任

自由读课文,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

(关爱家人、工作积极)关键词:给小女儿、早早、平常

三、学习第二段,感受潭老师的爱与责任

1、朗读课文,先在小组内分读课文,再在全班展示读。

2、说说段意,比较这段的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的关系。

3、体会抓住重点内容,删除次要内容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4、自主圈画批注式学习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

(1)用“——”画出语言,用“~~~~~”画出动作。

(2)仔细阅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在旁边写上你的批注。

(3)交流:左边。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

5、朗读鉴赏式学习四处环境描写。

(1)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体会连用3个感叹号的表达效果。

(3)楼房摇晃得„„腾空而起。楼房马上要坍塌,情况危急到了极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4)地动山摇。„„楼房塌陷了„„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谭老师遇难了,他的姿势成为永恒的瞬间。

(5)朗读体会环境描写在写作中的烘托作用。

四、学习第三段,体会这一段侧面描写的作用

1、默读课文,思考:如果去掉这段,你觉得行吗?(显然不可以,这段侧面描写使故事变得真实可信。)

2、这一段引用了哪三位人物的话语?为什么这样选择?(救援人员、学生、老师)(他们的所见最有说服力。)

3、朗读课文,抓住救援人员的语言,抓住飞身,抓住生死攸关组织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第四段,深情赞颂潭老师的爱与责任

1、朗读第11小节,体会文本表达的情绪线索:亲切—痛苦—赞颂

2、“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学完本课你觉得“最后”还可以换成哪些词(爱的姿势/责任的姿势/英雄的姿势师德的姿势/千秋的姿势/)

六、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的第2.3题,记住答案的要点。

2、朗读课文,每个同学都要做到有感情,优生用演讲的方式诵读。


相关文章

  • 最后的姿势教案
  • 6. <最后的姿势>教案 默认分类 2009-09-17 11:22 阅读3081 评论7 字号: 大 中 小 6. 最后的姿势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 ...查看


  •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1
  • 最后的姿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课后3) 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 ...查看


  • 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最后的姿势
  • 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材料 主备人:朱金花 一. 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围绕"人间真情"这个主题,通过<负荆请罪>.<最后的姿势>.<船长>.<爱之链>四篇课文,多角度.立华地歌颂 ...查看


  • 最后的姿势教案 1
  • < 最后的姿势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通什中心学校 李化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理解谭老师在地震来临之际,在生命最后时刻,忠于职守,救护学 ...查看


  • 最后的姿势说课稿 1
  • <最后的姿势>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新增的一篇课文,它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特级教师.德阳市东汽中学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谭千秋,在一场 ...查看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的姿势] 教学设计
  •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 ...查看


  •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查看


  • 最后的姿势说课稿
  • 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十一册<最后的姿势>说课稿 说教材: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第十一册新增的一篇课文,它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课文以动人的笔触,记叙了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特级老师.德阳市东汽中学谭千秋老师,在教学楼 ...查看


  • 最后的姿势教学
  •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解] <最后的姿势>是根据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感人故事.课文讲述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一位老师恪尽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