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唱:故乡 蓝色的雅德朗》优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蓝色的雅德朗》的学习, 以及对比欣赏《啊朋友再见》, 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感受南斯拉夫人民乐观、向上的民族个性。
2、学生能以真挚的情感, 流畅柔美地演唱歌曲《蓝色的雅德朗》, 感受游子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3、通过歌曲分析, 体验弱起、级进、大跳、旋律重复等创作手法在歌曲情感表现上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并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 演唱歌曲时能姿势正确, 声音自然流畅, 节奏音准把握较好。他们的情感丰富, 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在进行合唱时多数同学能注意积极配合他人, 能对同学的课堂表现做出合理评价。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好6/8拍的旋律感, 从容、流畅、柔美地演唱歌曲《蓝色的雅德朗》。 教学难点: 1、大跳音程的音准, 以及它产生的推动感在歌曲演唱中的表现。
2、尝试二声部合唱, 感受合唱的魅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情感唤起:对比感受,拨动心弦,轻轻叩开歌唱之门。
1、欣赏影片《桥》片段。
2、交流告别亲人、奔赴战场时的心情, 选择合适速度、情绪的音乐。
3、聆听《啊, 朋友再见》片段。在“忧伤”“慢速”的预期心理期待中, 感受“实情”与“曲情”的反差, 通过对比, 让学生体会南斯拉夫人民乐观、开朗的民族个性。
活动2【讲授】二、情感体验:于歌唱学习中融入技巧,深深体味歌曲之情。
(一) 初次聆听, 感受歌曲。
1、初步感受歌曲。欣赏歌曲《蓝色的雅德朗》MTV, 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对家乡的思念)
小学音乐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唱:故乡 蓝色的雅德朗》优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蓝色的雅德朗》的学习, 以及对比欣赏《啊朋友再见》, 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感受南斯拉夫人民乐观、向上的民族个性。
2、学生能以真挚的情感, 流畅柔美地演唱歌曲《蓝色的雅德朗》, 感受游子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3、通过歌曲分析, 体验弱起、级进、大跳、旋律重复等创作手法在歌曲情感表现上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并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 演唱歌曲时能姿势正确, 声音自然流畅, 节奏音准把握较好。他们的情感丰富, 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在进行合唱时多数同学能注意积极配合他人, 能对同学的课堂表现做出合理评价。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好6/8拍的旋律感, 从容、流畅、柔美地演唱歌曲《蓝色的雅德朗》。 教学难点: 1、大跳音程的音准, 以及它产生的推动感在歌曲演唱中的表现。
2、尝试二声部合唱, 感受合唱的魅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情感唤起:对比感受,拨动心弦,轻轻叩开歌唱之门。
1、欣赏影片《桥》片段。
2、交流告别亲人、奔赴战场时的心情, 选择合适速度、情绪的音乐。
3、聆听《啊, 朋友再见》片段。在“忧伤”“慢速”的预期心理期待中, 感受“实情”与“曲情”的反差, 通过对比, 让学生体会南斯拉夫人民乐观、开朗的民族个性。
活动2【讲授】二、情感体验:于歌唱学习中融入技巧,深深体味歌曲之情。
(一) 初次聆听, 感受歌曲。
1、初步感受歌曲。欣赏歌曲《蓝色的雅德朗》MTV, 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对家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