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内涵\发展必然性与可行途径

  摘 要:基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长的背景,阐述低碳经济的内涵,从外部环境以及本国实际验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并提出从打造低碳城市和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两方面重点发展低碳经济。�   关键词:低碳经济;内涵;必然性;可行途径�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058-02��      1 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法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基本目的是实现经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政策法规,实质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逐步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其内涵包括四个方面:�   1.1 生产的低碳化�   (1)物质资料生产的低碳化。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注重科学统筹地规划生产规模和资源使用;注重引进新技术;注重循环再利用废旧资源。 �   (2)人口生产的低碳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国民素质,使之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承载力相适应,逐渐由人口大国向人口强国转变。�   1.2 流通的低碳化�   (1)硬件设施的低碳化。完善立体交通体系,综合利用水陆空和地下轨道,发展现代物流;�   (2)软件设施的低碳化。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政府职能逐步由社会管治向服务生产生活转变,实现高效化配置生产要素。�   1.3 分配的低碳化�   这主要指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分配时,通过法律、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环境友好产业进行倾斜和优惠,而对传统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产业给予限制,从而实现产业低碳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对风能的投入增加88% 、对核能的投入增加72% 、对水电的投入增加19.2%,同时有400多亿用于支持节能工程和环保设施的建设。�   1.4 消费的低碳化�   这主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形成文明消费、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坚决抵制铺张浪费;在消费结构上更加注重精神消费、文化消费,加大投资人力资本。�   2 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   2.1 国际环境要求我国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步伐�   欧美等国家在着力发展低碳技术的同时,对产业、能源、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低碳革命”先机。据《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规定,2020年起对不接受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实行贸易制裁;法国建议开征碳税,主要对那些在生产、运输、使用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产品征收“能源一气候”税。一部分国际组织提出“碳关税”可适用于国际贸易规则。征收“碳关税”不仅违背WTO自由贸易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也违背《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而且将极大打击发展中国家经济,进一步强化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实现产业转型,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2 国内经济发展也急需低碳化�   2.2.1 中国面临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   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很高,2002年为605吨/百万GDP(美元),为印度的1.86倍,日本的1.69倍,西欧发达国家的1.6倍。据美国能源署预测,我国碳排放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02-2025年期间年均下降2.1%,但由于我国经济规模逐年增加以及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导,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长2.6%,2020年预计达到81.45亿吨,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2.2.2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我国能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口基数大,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人均石油开采储量2.6吨,为世界平均值的11.1%;人均煤炭可采储量90吨,为世界平均值55.4%。同时我国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量持续增长,2004年对外依存度达到近十年最大值47.5%,之后居高不下。这使我国经济受制于石油出口国,给经济安全带来一定威胁。�   2.2.3 中国需要提高产业竞争力�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高碳”产业的供应。这些产业将带动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但通过国际市场很难长期稳定满足需求。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模式的必然要求。�   3 低碳经济的可行发展途径�   3.1 整合城市规划决策机制框架,打造低碳城市�   3.1.1 开发低碳居住空间�   建筑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如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节能型供暖和制冷系统。建筑运行上,选用低碳装饰材料,避免过度装修;推广使用节能家用电器,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厨房系统,有效降低每个家庭的碳排放量。�   3.1.2 提供低碳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1)在大中城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2)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开辟自行车专用通道;设立自行车租借点,如法国巴黎于2006年推出城市自行车租借系统,大大缓解了交通压力。�   (3)限制城市私家车数量,有助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4)倡导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氢气动力车、生物乙醇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等低碳排放交通工具。�   3.2 借鉴国外减碳市场经验,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1)积极参与国际碳市场减排合作。注重研究学习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如参与国际碳交易组织,吸收国外开展碳交易规划的经验成果;主办国际会议,邀请国外专家举办碳交易制度建设规划研讨会。注重发挥国内外人才优势,尽快形成本国碳排放制度建设的人才队伍。�   (2)充分认识积极参与构建全球性碳交易市场的战略意义,尽快构建一整套与我国国情相一致的统一碳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因为碳排放权交易建立在高度发达的信用体系之上,其有序运行需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   (3)逐步建立健全统一的国内市场。发挥现有排放权交易所、CDM服务中心等机构在构建区域性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中的作用,鼓励全国各个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积极构建碳交易区域市场;充分利用区域内已有交易所的资源优势,采用市场手段建立碳交易平台,搭建起一个国内各省际之间的大型“碳源-碳汇”交易市场或联系国内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之间的碳交易市场,进而吸引世界范围内碳交易。�   (4)构建真实而强大的碳交易信息平台。碳交易市场一方面是与虚拟资本、金融创新、低碳信息咨询、低碳经济所需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等等相关的信息经济市场,另一方面是与低碳经济的生产要素、低碳产品、现代服务业、物流业相关的企业或产业的市场。�   (5)积极构建碳交易试验平台。一方面在不断完善和推进目前排污权试点交易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节能量等其他创新产品的交易,从而为进一步进行碳交易做好前期准备;另一方面在这种交易平台的技术基础上,加快与国外先进交易体系合作。通过积极开展构建区域性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使中国未来碳市场具有区域碳市场形态,并将其链接起来,进而构成统一的国内碳市场。�      参考文献�   [1]�刑继俊.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周元春,邹骥.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9,(23).�   [3]�刘兆征.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政策建议[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06).�   [4]�李胜,陈晓春.低碳经济:内涵体系与政策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   [5]�郭印,王敏洁.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J].生态经济,2009,(11).

  摘 要:基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长的背景,阐述低碳经济的内涵,从外部环境以及本国实际验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并提出从打造低碳城市和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两方面重点发展低碳经济。�   关键词:低碳经济;内涵;必然性;可行途径�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058-02��      1 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法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基本目的是实现经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政策法规,实质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逐步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其内涵包括四个方面:�   1.1 生产的低碳化�   (1)物质资料生产的低碳化。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注重科学统筹地规划生产规模和资源使用;注重引进新技术;注重循环再利用废旧资源。 �   (2)人口生产的低碳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国民素质,使之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承载力相适应,逐渐由人口大国向人口强国转变。�   1.2 流通的低碳化�   (1)硬件设施的低碳化。完善立体交通体系,综合利用水陆空和地下轨道,发展现代物流;�   (2)软件设施的低碳化。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政府职能逐步由社会管治向服务生产生活转变,实现高效化配置生产要素。�   1.3 分配的低碳化�   这主要指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分配时,通过法律、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环境友好产业进行倾斜和优惠,而对传统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产业给予限制,从而实现产业低碳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对风能的投入增加88% 、对核能的投入增加72% 、对水电的投入增加19.2%,同时有400多亿用于支持节能工程和环保设施的建设。�   1.4 消费的低碳化�   这主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形成文明消费、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坚决抵制铺张浪费;在消费结构上更加注重精神消费、文化消费,加大投资人力资本。�   2 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   2.1 国际环境要求我国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步伐�   欧美等国家在着力发展低碳技术的同时,对产业、能源、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低碳革命”先机。据《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规定,2020年起对不接受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实行贸易制裁;法国建议开征碳税,主要对那些在生产、运输、使用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产品征收“能源一气候”税。一部分国际组织提出“碳关税”可适用于国际贸易规则。征收“碳关税”不仅违背WTO自由贸易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也违背《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而且将极大打击发展中国家经济,进一步强化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实现产业转型,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2 国内经济发展也急需低碳化�   2.2.1 中国面临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   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很高,2002年为605吨/百万GDP(美元),为印度的1.86倍,日本的1.69倍,西欧发达国家的1.6倍。据美国能源署预测,我国碳排放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02-2025年期间年均下降2.1%,但由于我国经济规模逐年增加以及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导,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长2.6%,2020年预计达到81.45亿吨,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2.2.2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我国能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口基数大,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人均石油开采储量2.6吨,为世界平均值的11.1%;人均煤炭可采储量90吨,为世界平均值55.4%。同时我国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量持续增长,2004年对外依存度达到近十年最大值47.5%,之后居高不下。这使我国经济受制于石油出口国,给经济安全带来一定威胁。�   2.2.3 中国需要提高产业竞争力�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高碳”产业的供应。这些产业将带动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但通过国际市场很难长期稳定满足需求。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模式的必然要求。�   3 低碳经济的可行发展途径�   3.1 整合城市规划决策机制框架,打造低碳城市�   3.1.1 开发低碳居住空间�   建筑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如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节能型供暖和制冷系统。建筑运行上,选用低碳装饰材料,避免过度装修;推广使用节能家用电器,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厨房系统,有效降低每个家庭的碳排放量。�   3.1.2 提供低碳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1)在大中城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2)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开辟自行车专用通道;设立自行车租借点,如法国巴黎于2006年推出城市自行车租借系统,大大缓解了交通压力。�   (3)限制城市私家车数量,有助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4)倡导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氢气动力车、生物乙醇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等低碳排放交通工具。�   3.2 借鉴国外减碳市场经验,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1)积极参与国际碳市场减排合作。注重研究学习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如参与国际碳交易组织,吸收国外开展碳交易规划的经验成果;主办国际会议,邀请国外专家举办碳交易制度建设规划研讨会。注重发挥国内外人才优势,尽快形成本国碳排放制度建设的人才队伍。�   (2)充分认识积极参与构建全球性碳交易市场的战略意义,尽快构建一整套与我国国情相一致的统一碳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因为碳排放权交易建立在高度发达的信用体系之上,其有序运行需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   (3)逐步建立健全统一的国内市场。发挥现有排放权交易所、CDM服务中心等机构在构建区域性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中的作用,鼓励全国各个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积极构建碳交易区域市场;充分利用区域内已有交易所的资源优势,采用市场手段建立碳交易平台,搭建起一个国内各省际之间的大型“碳源-碳汇”交易市场或联系国内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之间的碳交易市场,进而吸引世界范围内碳交易。�   (4)构建真实而强大的碳交易信息平台。碳交易市场一方面是与虚拟资本、金融创新、低碳信息咨询、低碳经济所需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等等相关的信息经济市场,另一方面是与低碳经济的生产要素、低碳产品、现代服务业、物流业相关的企业或产业的市场。�   (5)积极构建碳交易试验平台。一方面在不断完善和推进目前排污权试点交易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节能量等其他创新产品的交易,从而为进一步进行碳交易做好前期准备;另一方面在这种交易平台的技术基础上,加快与国外先进交易体系合作。通过积极开展构建区域性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使中国未来碳市场具有区域碳市场形态,并将其链接起来,进而构成统一的国内碳市场。�      参考文献�   [1]�刑继俊.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周元春,邹骥.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9,(23).�   [3]�刘兆征.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政策建议[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06).�   [4]�李胜,陈晓春.低碳经济:内涵体系与政策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   [5]�郭印,王敏洁.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J].生态经济,2009,(11).


相关文章

  • 中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初探
  • 摘要:文章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定义.必然性与可行性.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三方面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进行论述,力图实现笔者的两个动机:一是对于传统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定义尝试更准确的描述:二是整合并优化迄今为止国内方面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途径. 关键词 ...查看


  • 论"和谐社会"理念的内涵
  • 作者:张剑屏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01期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以下称"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美好生活的社会理想,体现了文明进步和时 ...查看


  • 进入新世纪
  • 摘 要 进入新世纪,建设生态城市已作为加快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步伐.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它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向.自上世纪 90 年代,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成为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 ...查看


  • 吉林省考考前必看申论真题范文精讲:弘扬黄河精神
  • >>>名师解析申论范文大全 吉林省考考前必看申论真题范文精讲:弘扬黄河精神 通过最新吉林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吉林中公教育整理了吉林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 ...查看


  • [茶树栽培学]教学大纲
  • 茶 树 栽 培 技 术 教 学 大 2013年3月 林乐全 纲 <茶树栽培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茶树栽培学是研究茶树生长发育规律.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茶树综合技术的应用科学,是茶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茶树栽培学的任 ...查看


  •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之路
  •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之路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正愈来愈深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的我国,也将其迅猛发展的开放型经济与全球经济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中国经济在积极"引进来" ...查看


  • 普通本科转型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摘 要: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在高校转型的过程中,应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为此,应探究"产教 ...查看


  •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再认识
  •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再认识 庞绍堂 内容提要 经典现代化理论发端于帕森斯的结构 -功能分析框架 ,经诸多学者努力 ,形成为基于一系列理论假设的理论体系 .所有这些假设 ,与其说是理论性的 ,不如说是事实 (史实) 性的 ,其成立基础客观可靠 . ...查看


  • 教育基础知识指南三.四部分
  • 第三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与基本礼仪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 道德与职业道德 一.道德 (一) 道德的概念: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标准, 依靠社会舆论,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