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

摘 要

进入新世纪,建设生态城市已作为加快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步伐、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它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向。自上世纪 90 年代,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成为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在 21 世纪全面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生态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同时推进城市的生态建设,是新世纪赋予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是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对生态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先从理论角度对生态城市的概念、特征、创建要求进行分析,接着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内容与策略,评价与调控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生态城市; 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建设; 生态工程;

第一章 引言

1.1 生态城市建设提出的历史背景

自 18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发展出现了本质的变化。工业革命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然而却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突出表现在当今世界城市化的加快,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危及人类自身安全,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生态系统和谐、完整的重要性。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现代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城市,逐步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理论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计划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个重要概念。1990 年在美国加

利福尼亚伯克利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目前,国内外许多城市把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如国外的法兰克福市、罗马市、莫斯科市、华盛顿市、悉尼市等,再如国内的大连、厦门、杭州、苏州、威海、扬州等。各城市由于具有不同经济基础、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采取的措施既有相似之处,也各

[]有侧重、各具特点。1

1.2 生态城市建设研究的现状

1925 年美国芝加哥学者帕克(Robert E﹒Park)等人创立了城市生态学,并在专著《城市》中以城市为对象,以生态学的观点论述了城市生态学理论和观点;上世纪 60 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开始了"人与生物圈(MAB)计划",提出了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的项目,并出版了《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ly)杂志,这标志着城市生态学开始了在世界范围的广泛研究。此后,国内外召开过许多有关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研讨会。国外学者出版了大量有关城市生态学的专著和论文。国内从 80 年代中期开始也发表了很多研究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规划等方面的专著和论文。90 年我国已将城市生态问题编印成了教材,作为高等院校的教科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03 年 2 月-4 月中国深圳组织通过互联网召开了"生态城市发展国际网络讨论会"(Internet Conference on Ecocity Development)。会议安排了六个主题会组:即生态城市规划和管理;生态住宅和生态建筑;环城市生态系统和固体废弃物管理;综合城市水管理;工业生态学问题;人类生态学和生态文明的能力建设。这次会议作为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的延续,在世界更广的范围内征集了更多的论文,有更多的人参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有关生态城市的研究和交流出现了空前热烈的氛围。

1.3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它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前苏联生态学家杨诺斯基、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瑞杰斯特等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城市进行了研究。生态城市现已超越了保护环境即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层次,溶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2]。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人溶为有机整体,形

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才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1)从生态哲学角度看,生态城市实质是实现人-自然的和谐,这是生态城市价值取向所在,只有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意识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实现。

(2)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集约内涵式"的,采用有利于保护自然价值,又有利于创造社会文化价值的"生态技术",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实现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生态化",太阳能、水电、风能等绿色能源将成为主要能源形式,智力将成为资源的开发方向,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循环利用;

(3)从生态社会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都将"生态化"。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人们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建立有自觉保护环境、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机制,有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社会环境;

(4)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它具备良好的生产、生活和还原缓冲功能,具备自组织、自催化的竞争序主导生态城市发生和发展,以及自调节、自抑制的共生序保证生态城市的持续稳定。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高效利用,自然的演进过程也得到保护和发展;

(5)从城市规划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从地理空间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城市化区域、城乡复合体,城与乡融合、互为一体,这里城与乡只是分工上的不同,与传统城市和乡村对立的二元经济模式有本质区别;从不同角度来看生态城市,它会有不同的"面目",即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生态城市的内涵。以上几方面实际上也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交叉的。总之,生态城市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自然生态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化。自然生态化是基础,经济生态化是条件,社会生态化是目的,复合生态化是前提。[3]

1.4 生态城市的特征

生态城市是采用生态系统规律及原理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城市,它不同于一般的园林城市,因为生态城市并不仅仅是单一的多栽树、多种花,多建绿地。它在哲学层次、文化层次、经济层次及技术层次都有其深刻内涵,并进行集成整合后具有如下特性 。

1、高效性。在生态系统内构成多层次食物链子系统,形成能量、物质、信息多层次利用,真正做到"物尽所用",做到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

2、零污染。在生态系统中,一种动物排泄物,可能是另外几种动物的食物,即生态系统是"零污染"。一个工厂"废弃物",可能是另外几个工厂的原料。

3、和谐性,"天人合一"。生态城市中,人与自然合一,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每一件事都应充分考虑到人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不是局限于某一地区,而是基于全球。例如我们造房子,不但要考虑人的舒适性、健康,还要考虑其它动物的生存空间,如鸟的栖位。

4、物质循环性。生态系统的形成为多层次的物质和水的循环,C、N、P、K 元素从一种物质形态转化为另几种物质形态,形成物质循环。此外还有自然性、动态性、多样性、整体性、稳定性、全球性等等生态特性。[4]

5、区域性——城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发展的区域才有可能发展成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因此,生态城市是建立在区域平衡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

1.5 生态城市的创建要求

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环境的客观需要,是社会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全人类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因此,生态城市创建标准应从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三方面来确定。一般认为要满足以下要求:

(1)对城市性质准确定位,积极引导生态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决策者只有准确把握城市的性质,才能做到方向明、思路清、决策准、措施硬,才能更好地建设生态城市

(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

(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实施文明消费,物质、能量利用率及循环利用率高,消费效益高。

(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

(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环境质量高,符合生态平衡的要求。

(6)生态建筑得到广泛应用,有宜人的建筑空间环境。

(7)保持和继承文化遗产并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8)居民的身心健康、生活满意度高,有一个平等、宽松、公正的社会环境。

(9)居民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包括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和环境道德观,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5]

(10)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有组织、自调节能力强。

(11)注重形象设计,塑造城市特色。城市设计是结合城市实际,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与底蕴,对城市的门口、窗口、重点街区、城市广场等城市空间进行艺术创造和技术处理。

以上十一个方面,说明了生态城市的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和自然生态三个方面的互相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内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和价值取向,也反映了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和必须具备的主要条件。

第二章 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

2.1 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

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 和城市生态规划理论等。

2.1.1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领域的应用,这是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观,是在充分认识到城市在其发展历史中的各种"城市病"及原因的基础上,寻找到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即它在强调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质量的不断提高,包括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生态结构质量、城市建筑的美学质量城市的精神文明氛围质量等方面,最终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内涵丰富,同时又具有层次性、区域性等特征,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时空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区域,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不仅要满足当代人、本城市的发展要求,还要满足后代人、其它地区发展要求。

(2)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其中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资源可持续发展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3)主要通过限制、调整、重组、优化城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其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得以永续利用,并借助一定的城市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其中城市政府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位力量。

(4)具体表现为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发展质量好,市容环境美观,生态环境状况良好,人民生活水平高,社会治安秩序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

(5)就宏观而言,是指一个地区的城市在数量上的持续增长,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就微观而言,是指城市在规模(人口、用地、生产等)、结构、功能等方面的持续变化与扩大,以实现城市的持续发展。

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内容可以看到,它与我们所要建设的生态城市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生态城市建设一定要遵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城市生态学理论

城市生态学起源于本世纪 20-30 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研究,复兴于60-70年代的环境和资源危机引起的系统生态学研究,繁荣于80-90年代的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现象的加剧,各种城市问题愈趋严重,这些问题的解决,必然要从全面的观点出发,采取综合性措施。城市生态学理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受到环境科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耗散论、突变论、协同论等所谓的“新三论”学科的有力支持,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的一种新理论。归纳起来,城市生态学理论主要包含如下要点:

首先,城市生态学理论把城市看作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复合而成的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它不仅包括了生物和非生物因素,还包括了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物质能量的生产代谢、生物化学循环,以及资源供需及废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6]

其次,城市生态学理论认为,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系列特点。即(1)以人为主体;(2)系统容量大、流量大、密度高、运转快,且具有高度开放性;(3)具有自我驯化的特点;(4)具有多层次性,各层次子系统的内部,都有自己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各层次之间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再次,城市生态学理论认为,欲使城市这个复合生态系统能协调持续发展,必须使得系统中的各种关系以及整体都要符合生态原则,遵照生态规律动作。从系统的“流”来看,应保持各种流(物流、能流、信息流)的连续与畅通,使得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保持平衡。如果物质输入过多,输出较少,多数的物质将释放到环境中或滞留在系统中,形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如果物质输出过多,而投入较少,将形成严重的生态耗竭问题。传统的城市建设目标,只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离,而在城市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城市建设目标,应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亲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它不仅注重经济建设,而且注重社会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它追求的是三者之间的和谐共生发展。

2.1.3 城市生态规划理论

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是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条件,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优美、清洁、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城市生态规划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信息、经验,规划、调节和改造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城市现有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所进行的规划。包括界定问题、辨识组分及其关系、适宜度分析、行为模拟、方案选择、可行性分析、运行

[7]跟踪及效果评审等步骤。

城市生态规划致力于城市各要素间生态关系的构建及维持,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强调城市生态平衡与生态发展,并认为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亦依赖于城市生态平衡与城市生态发展。城市生态规划首先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规划的核心所在;其次强调区域性,这是因为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都离不开一定区域,生态规划是以特定的区域为依据,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第三强调层次性,城市生态系统

[8]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

对城市生态规划,“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第 57 集报告中指出:“城市生态规划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命力,提供高的物质和文化水平。”

城市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城市环境规划只考虑城市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关系,也不仅仅局限于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环境规划中,而是涉及到城市规划的方方面面。致力于将生态学思想和原理渗透于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和部分,并使城市规划“生态化”。同时,城市生态规划在应用生态学的观点、原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不仅关注城市的自然生态,而且也关注城市的社会生态和经济生态。此外,城市生态规划不仅重视城市现今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质量,还关注城市未来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质量,关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目的之所在。因此,城市生态规划理论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

2.2 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需求[9],又不对后代人发展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要以人类生活质量和与之相伴的社会不断进步为目的,当代以至各代人的均衡、持久的发展为中心任务。其核心的发展是人的全面提高,这是一个全方位的文化演进过程,需要深刻的社会变革。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社会要从提高生产潜力、确保每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两方面满足人民需要。其次,强调发展与环境的统一,即社会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统筹安排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第三,强调生态与经济的协调是核心。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所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好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

2.2.2 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实施"以人为本"战略,致力于社会全面进步与经济建设同步推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从经济角度看,可持续发展绝不是以保护环境为名限制或取消经济增长,而是十分重视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从社会角度看,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为了满足人的要求和人的福利的增长,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经济与社会、人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从生态角度看,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这种生态发展观同样包含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平衡都是以人的价值为判断依据的。生态环境破坏归根到底涉及的不是自然界的利益,而是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提倡既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更注重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人类深入挖掘和利用自身智慧,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价值取向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全新发展观。

2.2.3 城乡协调原则

城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走一条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主要包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两个方面。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随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脱离传统农业,转入工业和城镇。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既要促进人口向城市有序转移,又要防止人口过度聚集的"城市病"。既要支持农村面向城市调整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又要鼓励城市加强对农村的辐射。要形成人口、生产要素在城乡间有序流动的机制,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共同进步。[10]

优势互补,促进地区之间协调发展。这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地区之间协调发展将促成国家综合国力在各区域间的协调、均衡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二十世纪末,党中央提出并实施了西部开发战略,在保持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要素禀赋各异,相互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棉东调等,这些都表明区际经济的高度关联性。加快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是实现国家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提高国内资源利用率的必需。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实现

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第三章 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与策略

3.1 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

生态城市建设必须以满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需求为目标,立足于城市市域范围,综合考虑城市周边地区乃至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将城市用地布局、环境资源保护和污染控制、园林绿化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与城市发展环境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均纳入生态城市建设的范畴。因此,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应涵盖如下几个方面:

3.1.1 城市用地布局

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在城市生态系统内尤为重要,故无论是建设新城还是改造旧城市都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土地利用布局的研究,除应考虑城市的性质、规模和产业结构外,还应综合考虑用地大小、地形地貌、山脉、河流、气候、水文及工程地质等自然要素的制约。城市用地构成一般可分为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P)、水域和其他用地(E)等十大类。它们各自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本身又给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时,应根据城市生态规划对城市用地状况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按照城市的性质、规模、产业结构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出调整用地结构的建议和科学依据,促使土地利用布局趋于合理。[11]

(1)各类用地的选择。根据生态适宜度分析的结果,确定选择的标准,同时还应考虑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以及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在适当的标准指导下,结合生态适宜度、土地条件等评价结果,划定出各类用地的范围、位置和大小。

(2)各类用地的开发次序。在充分考虑土地条件的前提下,按照生态适宜度的等级以及经济技术水平,确定用地开发次序的标准;根据拟定的标准,确定土地开发的次序。

(3)现有土地利用状况的调整。在城市近、远期总体规划指导下,合理调整城市现有土地利用状况,实现城市圈层结构模式中各功能区的有序排列布局,具体表现在:

首先,生活居住用地的安排:现有的城市住房用地大部分是历史上自发形成的,或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而造成布局混乱,土地使用不合理等情况,要进行合理地调整。在调整用地时原则上应考虑三个方面:第一,居住用地宜相对成片集中,以便组织居民生活和经济合理地布置公共服务设施;第二,有利于工厂企业等单位的生产与管理;第三,打破用地单位所有的界限,综合利用城市土地,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

其次,农副产业发展用地:在城市外围(郊)区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高效的高科技生态农副产业,在乡镇企业向独立的工业小区集中和农村居民点归并小城镇的基础上,调整农副业及乡镇企业用地结构,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用地集中经营的规模效应,达到节约建设投资和用地,集中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目的。

再次,城市工业发展用地:城市可利用级差地租导向规律对现存土地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措施是将城市中破产或有污染的工业企业转产或迁出;在城区工业

用地范围内,可大力发展附加值高、能耗少、排污少、占地少的产业;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培育那些采用高新技术、可再生能源、洁净生产方式的新兴产业,走“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增加效益”的发展道路,从而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功能的快速、合理重组和战略性结构调整。

最后,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用地: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使其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形成科学合理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第三产业用地结构。在中心城市实施“退二进三”的策略,盘活土地资产,发掘土地存量优势,优化城市用地结构。要充分利用城市所具有的信息、规模及专业化分工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除商业外高附加值的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业等专业化第三产业服务体系,在郊区和广大农村,还可结合生态农业和山水林业资源的开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及配套服务业,以形成有机有序的城市第三产业用地结构框架。此外,应在城市产业用地结构布局中,遵循各产业生态发展的原理和规律,将可综合利用资源的产业进行适当集中的设置和排列,以保证各产业在运营中形成相辅相成、高效的良性循环,形成相关产业综合作用的有序的投入、产出“产品产业生态链”。

3.1.2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

城市建成区的绿地有公共绿地、居民区绿地、交通绿地、单位绿地以及一些零星的植物种植,由于这种绿地面积较小,又非常的分散,很难形成一个整体,不能保证给各种生物提供一个栖息的大环境。如果没有很好的绿地生态系统这个大环境,将很难达到生物的多样性、改善城市大环境、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以及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生物多样性是提高人类生存能力和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就城市而言,这种趋势尤其严峻。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干预改变了原有地域的生境,尤其是造成自然生境的片断化,导致生物物种的大量减少,使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目前我国 30 %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规划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是以对自然资源的高度消费为特征,城市中的绿地急剧减少,加上城市区域原有的物种资源的流逝,将使城市逐步处于人口高度集中、自然资源匮乏的困难境地而直接威胁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最主要的是要抓住其中的绿地建设。园林部门与规划部门应该细致地编制好绿地系统规划,科学合理的安排绿

第四章 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与调控

生态城市是人类理想的居住地。对于人类在城市内部的各项建设活动正确与否,有必要进行综合评价,以便及时调整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决策与措施,探索对其进行科学调控的有效途径。[12]

4.1 生态城市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的是要营造一个理想的人类聚居地,因此,生态城市的评价工作要从协调城市发展和环境的关系、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出发,对城市经济发展—社会活动—环境保护三个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指标体系法,即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根据一定的原则,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一套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层次分析法,根据事先确定的生态城市建设的等级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判断生态建设的优劣。

由于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因此,我们在选取指标时也应从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当然,各个方面指标也只能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中来分别选取。

4.1.1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是一个复杂大系统,对它进行生态学评价不可能包罗无遗,必须在其中选取若干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其选取的原则应注重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以及现实性。

4.1.2 指标标准的制定

在进行城市生态评价时需要对各项评价指标确定其标准值,这是个比较困难的工作,为了适应当前评价的要求,现拟定以下几项原则供制定标准值时参考:

(1)凡已有国家标准的或国际标准的指标,尽量采用规定的标准值;

(2)参考国外具有良好特色的城市的现状值作为标准值;

(3)参考国内的现状值作趋势外推,确定标准值;

(4)依据现有的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力求定量化作为标准值。

4.2 生态城市的调控

4.2.1 调控机制

从生态控制论的观点看,一个生态系统功能正常与否关键在于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即自然生态系统,以生物群体为中心事物,主要靠竞争、共生和自然选择来自我调控各种生态关系,达到系统的整体功能最优。而城市生态系统既是一个由社会、经济和自然要素复合而成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又是一个不完善的和不稳定的生态系统,组分与组分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而非环状的,缺乏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较为完善和谐的自控机制。人类与其外部环境的关系是人积极地、主动地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其系统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所做出的决策,它的调控机制主要是“通过人工选择的正反馈为主。”

生态城市的调控,就是依据城市可持续发展原理,按照生态系统的固有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地调节城市系统各相关因子(各种指标),使多种流(人流、物流、能流、信息流等)畅通,各流向的因子各施其能,各得其所,物质和能量得

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能循环再生,各行各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各方面稳定、协调、永续的发展。

4.2.2 调控目标

生态城市的调控目标应是高效和谐合理。高效是指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以及强的系统物质生产与还原能力,宜人的居住环境。和谐不仅指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稳定性,还应指和谐的人地关系。合理,指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适度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速度。

4.2.3 调控的途径

关于生态城市系统的调控途径,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或从侧面或直接进行过探讨。王发曾教授(1991)认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综合调控途径有6 种,即:(1)明确城市的职能与性质,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使各子系统的协同发展获得内涵动力;(2)城市地域形态的定向扩展和内部地域分异的综合化,有利于优化系统要素的功能组织;(3)根据客观需要和环境容量,合理发展城市人口规模,并认为它是系统控制的关键;(4)开拓城市的立体空间,更新住宅,厂房设计观念,努力克服“城市病”;(5)工业区的科学绿化;(6)建立市区和郊区复合生态系统,弥补城市生态系统的不足。王先进(1994)、沈清基(1998)则认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途径主要有 3 种,即(1)生态工艺的设计与改造;(2)生态关系的规划与协调;(3)生态意识的普及与提高。

王祥荣(2000)认为,除上述三条途径之外,还可通过生态与环境的建设和管理两条途径来达到生态城市系统的调控目的。纵观以上三家观点,可以看出,对生态城市系统调控途径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也是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13]。早期的调控思想主要侧重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如何去适应自然系统,协调三者的关系问题,而忽视了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本身的建设问题。随后,由于人们对生态城市内涵认识的深入,才逐渐认识到生态与环境的管理以及生态意识的普及与提高同生态与环境的建设同样重要。同时,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认识到生态工艺的设计与改造也同样起到调控生态系统的目的。

结 束 语

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城市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区域,已越来越多地为其自身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等问题困扰,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异化,将会危及到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危及人类本身。因此,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建成一个符合生态要求、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人类理想聚居地——生态城市——已成为人类的共同呼声。

建设生态城市这一基本思想,为城市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远景目标,它是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代表着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生态城市并不是不可实现、尽善尽美的,但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持续发展过程。未来城市是今天建设的,明天的生态城市是在今天城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城市的未来取决于我们现在的认识和行动!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跨世纪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几代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去不断地探索,本文仅对与其相关的有关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最后结合实际作了一点实证研究。

生态城市内涵丰富,包含了自然—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生态城市建设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它开展多方面研究。限于时间和个人精力,本文仅对与其相关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研究,今后拟开展如下几方面的研究:一是进一步探讨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二是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法研究;三是进一步完善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四是加强实证研究。相信,以本文为砖,将会引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也将会有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

参 考 文 献

[1]屠梅曾、赵旭.生态城市——城市发展的大趋势.经济日报 1999.4.8.(16).

[2]曹凤中,等.当代热点——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科学动态,1997.(4):5-8

[3]王伯荪.城市·城市生态系统·生态城——兼论深圳、珠海两特区城市建设.环境(广州),1985(3):25-26

[4]张炯.生态城市——创造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系统.中国环境管理(长春),1995(5):10-11

[5]傅崇兰.生态城市是迈向现代化的长远之计.光明日报,2000.11.24.B.(3)

[6]王如松.城市生态转型与生态城市建设.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4.5.17

[7]李文华.生态学与城市建设.中国环境报,2003.6.7

[8]黄 光 宇 、 陈 勇 . 生 态 城 市 概 念 及 其 规 划 设 计 方 法 研 究 . 城 市 规划,1997(6):17-20

[9]潘贵仁.努力创建生态城市.唐山劳动日报,2003,7,28

[10] 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9

[11] 陈易.城市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0

[12]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1984,4(1):1-9

[13] 王先进主编.生态环境保护与依法治理实务全书(上卷).民族出版社,1994.4.

摘 要

进入新世纪,建设生态城市已作为加快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步伐、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它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向。自上世纪 90 年代,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成为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在 21 世纪全面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生态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同时推进城市的生态建设,是新世纪赋予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是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对生态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先从理论角度对生态城市的概念、特征、创建要求进行分析,接着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内容与策略,评价与调控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生态城市; 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建设; 生态工程;

第一章 引言

1.1 生态城市建设提出的历史背景

自 18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发展出现了本质的变化。工业革命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然而却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突出表现在当今世界城市化的加快,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危及人类自身安全,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生态系统和谐、完整的重要性。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现代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城市,逐步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理论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计划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个重要概念。1990 年在美国加

利福尼亚伯克利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目前,国内外许多城市把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如国外的法兰克福市、罗马市、莫斯科市、华盛顿市、悉尼市等,再如国内的大连、厦门、杭州、苏州、威海、扬州等。各城市由于具有不同经济基础、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采取的措施既有相似之处,也各

[]有侧重、各具特点。1

1.2 生态城市建设研究的现状

1925 年美国芝加哥学者帕克(Robert E﹒Park)等人创立了城市生态学,并在专著《城市》中以城市为对象,以生态学的观点论述了城市生态学理论和观点;上世纪 60 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开始了"人与生物圈(MAB)计划",提出了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的项目,并出版了《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ly)杂志,这标志着城市生态学开始了在世界范围的广泛研究。此后,国内外召开过许多有关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研讨会。国外学者出版了大量有关城市生态学的专著和论文。国内从 80 年代中期开始也发表了很多研究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规划等方面的专著和论文。90 年我国已将城市生态问题编印成了教材,作为高等院校的教科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03 年 2 月-4 月中国深圳组织通过互联网召开了"生态城市发展国际网络讨论会"(Internet Conference on Ecocity Development)。会议安排了六个主题会组:即生态城市规划和管理;生态住宅和生态建筑;环城市生态系统和固体废弃物管理;综合城市水管理;工业生态学问题;人类生态学和生态文明的能力建设。这次会议作为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的延续,在世界更广的范围内征集了更多的论文,有更多的人参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有关生态城市的研究和交流出现了空前热烈的氛围。

1.3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它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前苏联生态学家杨诺斯基、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瑞杰斯特等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城市进行了研究。生态城市现已超越了保护环境即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层次,溶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2]。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人溶为有机整体,形

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才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1)从生态哲学角度看,生态城市实质是实现人-自然的和谐,这是生态城市价值取向所在,只有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意识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实现。

(2)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集约内涵式"的,采用有利于保护自然价值,又有利于创造社会文化价值的"生态技术",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实现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生态化",太阳能、水电、风能等绿色能源将成为主要能源形式,智力将成为资源的开发方向,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循环利用;

(3)从生态社会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都将"生态化"。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人们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建立有自觉保护环境、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机制,有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社会环境;

(4)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它具备良好的生产、生活和还原缓冲功能,具备自组织、自催化的竞争序主导生态城市发生和发展,以及自调节、自抑制的共生序保证生态城市的持续稳定。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高效利用,自然的演进过程也得到保护和发展;

(5)从城市规划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从地理空间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城市化区域、城乡复合体,城与乡融合、互为一体,这里城与乡只是分工上的不同,与传统城市和乡村对立的二元经济模式有本质区别;从不同角度来看生态城市,它会有不同的"面目",即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生态城市的内涵。以上几方面实际上也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交叉的。总之,生态城市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自然生态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化。自然生态化是基础,经济生态化是条件,社会生态化是目的,复合生态化是前提。[3]

1.4 生态城市的特征

生态城市是采用生态系统规律及原理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城市,它不同于一般的园林城市,因为生态城市并不仅仅是单一的多栽树、多种花,多建绿地。它在哲学层次、文化层次、经济层次及技术层次都有其深刻内涵,并进行集成整合后具有如下特性 。

1、高效性。在生态系统内构成多层次食物链子系统,形成能量、物质、信息多层次利用,真正做到"物尽所用",做到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

2、零污染。在生态系统中,一种动物排泄物,可能是另外几种动物的食物,即生态系统是"零污染"。一个工厂"废弃物",可能是另外几个工厂的原料。

3、和谐性,"天人合一"。生态城市中,人与自然合一,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每一件事都应充分考虑到人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不是局限于某一地区,而是基于全球。例如我们造房子,不但要考虑人的舒适性、健康,还要考虑其它动物的生存空间,如鸟的栖位。

4、物质循环性。生态系统的形成为多层次的物质和水的循环,C、N、P、K 元素从一种物质形态转化为另几种物质形态,形成物质循环。此外还有自然性、动态性、多样性、整体性、稳定性、全球性等等生态特性。[4]

5、区域性——城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发展的区域才有可能发展成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因此,生态城市是建立在区域平衡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

1.5 生态城市的创建要求

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环境的客观需要,是社会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全人类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因此,生态城市创建标准应从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三方面来确定。一般认为要满足以下要求:

(1)对城市性质准确定位,积极引导生态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决策者只有准确把握城市的性质,才能做到方向明、思路清、决策准、措施硬,才能更好地建设生态城市

(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

(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实施文明消费,物质、能量利用率及循环利用率高,消费效益高。

(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

(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环境质量高,符合生态平衡的要求。

(6)生态建筑得到广泛应用,有宜人的建筑空间环境。

(7)保持和继承文化遗产并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8)居民的身心健康、生活满意度高,有一个平等、宽松、公正的社会环境。

(9)居民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包括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和环境道德观,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5]

(10)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有组织、自调节能力强。

(11)注重形象设计,塑造城市特色。城市设计是结合城市实际,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与底蕴,对城市的门口、窗口、重点街区、城市广场等城市空间进行艺术创造和技术处理。

以上十一个方面,说明了生态城市的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和自然生态三个方面的互相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内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和价值取向,也反映了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和必须具备的主要条件。

第二章 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

2.1 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

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 和城市生态规划理论等。

2.1.1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领域的应用,这是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观,是在充分认识到城市在其发展历史中的各种"城市病"及原因的基础上,寻找到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即它在强调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质量的不断提高,包括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生态结构质量、城市建筑的美学质量城市的精神文明氛围质量等方面,最终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内涵丰富,同时又具有层次性、区域性等特征,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时空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区域,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不仅要满足当代人、本城市的发展要求,还要满足后代人、其它地区发展要求。

(2)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其中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资源可持续发展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3)主要通过限制、调整、重组、优化城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其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得以永续利用,并借助一定的城市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其中城市政府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位力量。

(4)具体表现为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发展质量好,市容环境美观,生态环境状况良好,人民生活水平高,社会治安秩序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

(5)就宏观而言,是指一个地区的城市在数量上的持续增长,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就微观而言,是指城市在规模(人口、用地、生产等)、结构、功能等方面的持续变化与扩大,以实现城市的持续发展。

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内容可以看到,它与我们所要建设的生态城市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生态城市建设一定要遵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城市生态学理论

城市生态学起源于本世纪 20-30 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研究,复兴于60-70年代的环境和资源危机引起的系统生态学研究,繁荣于80-90年代的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现象的加剧,各种城市问题愈趋严重,这些问题的解决,必然要从全面的观点出发,采取综合性措施。城市生态学理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受到环境科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耗散论、突变论、协同论等所谓的“新三论”学科的有力支持,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的一种新理论。归纳起来,城市生态学理论主要包含如下要点:

首先,城市生态学理论把城市看作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复合而成的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它不仅包括了生物和非生物因素,还包括了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物质能量的生产代谢、生物化学循环,以及资源供需及废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6]

其次,城市生态学理论认为,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系列特点。即(1)以人为主体;(2)系统容量大、流量大、密度高、运转快,且具有高度开放性;(3)具有自我驯化的特点;(4)具有多层次性,各层次子系统的内部,都有自己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各层次之间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再次,城市生态学理论认为,欲使城市这个复合生态系统能协调持续发展,必须使得系统中的各种关系以及整体都要符合生态原则,遵照生态规律动作。从系统的“流”来看,应保持各种流(物流、能流、信息流)的连续与畅通,使得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保持平衡。如果物质输入过多,输出较少,多数的物质将释放到环境中或滞留在系统中,形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如果物质输出过多,而投入较少,将形成严重的生态耗竭问题。传统的城市建设目标,只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离,而在城市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城市建设目标,应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亲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它不仅注重经济建设,而且注重社会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它追求的是三者之间的和谐共生发展。

2.1.3 城市生态规划理论

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是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条件,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优美、清洁、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城市生态规划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信息、经验,规划、调节和改造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城市现有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所进行的规划。包括界定问题、辨识组分及其关系、适宜度分析、行为模拟、方案选择、可行性分析、运行

[7]跟踪及效果评审等步骤。

城市生态规划致力于城市各要素间生态关系的构建及维持,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强调城市生态平衡与生态发展,并认为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亦依赖于城市生态平衡与城市生态发展。城市生态规划首先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规划的核心所在;其次强调区域性,这是因为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都离不开一定区域,生态规划是以特定的区域为依据,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第三强调层次性,城市生态系统

[8]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

对城市生态规划,“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第 57 集报告中指出:“城市生态规划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命力,提供高的物质和文化水平。”

城市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城市环境规划只考虑城市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关系,也不仅仅局限于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环境规划中,而是涉及到城市规划的方方面面。致力于将生态学思想和原理渗透于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和部分,并使城市规划“生态化”。同时,城市生态规划在应用生态学的观点、原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不仅关注城市的自然生态,而且也关注城市的社会生态和经济生态。此外,城市生态规划不仅重视城市现今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质量,还关注城市未来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质量,关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目的之所在。因此,城市生态规划理论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

2.2 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需求[9],又不对后代人发展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要以人类生活质量和与之相伴的社会不断进步为目的,当代以至各代人的均衡、持久的发展为中心任务。其核心的发展是人的全面提高,这是一个全方位的文化演进过程,需要深刻的社会变革。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社会要从提高生产潜力、确保每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两方面满足人民需要。其次,强调发展与环境的统一,即社会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统筹安排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第三,强调生态与经济的协调是核心。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所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好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

2.2.2 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实施"以人为本"战略,致力于社会全面进步与经济建设同步推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从经济角度看,可持续发展绝不是以保护环境为名限制或取消经济增长,而是十分重视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从社会角度看,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为了满足人的要求和人的福利的增长,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经济与社会、人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从生态角度看,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这种生态发展观同样包含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平衡都是以人的价值为判断依据的。生态环境破坏归根到底涉及的不是自然界的利益,而是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提倡既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更注重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人类深入挖掘和利用自身智慧,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价值取向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全新发展观。

2.2.3 城乡协调原则

城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走一条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主要包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两个方面。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随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脱离传统农业,转入工业和城镇。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既要促进人口向城市有序转移,又要防止人口过度聚集的"城市病"。既要支持农村面向城市调整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又要鼓励城市加强对农村的辐射。要形成人口、生产要素在城乡间有序流动的机制,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共同进步。[10]

优势互补,促进地区之间协调发展。这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地区之间协调发展将促成国家综合国力在各区域间的协调、均衡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二十世纪末,党中央提出并实施了西部开发战略,在保持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要素禀赋各异,相互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棉东调等,这些都表明区际经济的高度关联性。加快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是实现国家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提高国内资源利用率的必需。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实现

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第三章 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与策略

3.1 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

生态城市建设必须以满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需求为目标,立足于城市市域范围,综合考虑城市周边地区乃至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将城市用地布局、环境资源保护和污染控制、园林绿化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与城市发展环境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均纳入生态城市建设的范畴。因此,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应涵盖如下几个方面:

3.1.1 城市用地布局

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在城市生态系统内尤为重要,故无论是建设新城还是改造旧城市都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土地利用布局的研究,除应考虑城市的性质、规模和产业结构外,还应综合考虑用地大小、地形地貌、山脉、河流、气候、水文及工程地质等自然要素的制约。城市用地构成一般可分为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P)、水域和其他用地(E)等十大类。它们各自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本身又给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时,应根据城市生态规划对城市用地状况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按照城市的性质、规模、产业结构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出调整用地结构的建议和科学依据,促使土地利用布局趋于合理。[11]

(1)各类用地的选择。根据生态适宜度分析的结果,确定选择的标准,同时还应考虑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以及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在适当的标准指导下,结合生态适宜度、土地条件等评价结果,划定出各类用地的范围、位置和大小。

(2)各类用地的开发次序。在充分考虑土地条件的前提下,按照生态适宜度的等级以及经济技术水平,确定用地开发次序的标准;根据拟定的标准,确定土地开发的次序。

(3)现有土地利用状况的调整。在城市近、远期总体规划指导下,合理调整城市现有土地利用状况,实现城市圈层结构模式中各功能区的有序排列布局,具体表现在:

首先,生活居住用地的安排:现有的城市住房用地大部分是历史上自发形成的,或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而造成布局混乱,土地使用不合理等情况,要进行合理地调整。在调整用地时原则上应考虑三个方面:第一,居住用地宜相对成片集中,以便组织居民生活和经济合理地布置公共服务设施;第二,有利于工厂企业等单位的生产与管理;第三,打破用地单位所有的界限,综合利用城市土地,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

其次,农副产业发展用地:在城市外围(郊)区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高效的高科技生态农副产业,在乡镇企业向独立的工业小区集中和农村居民点归并小城镇的基础上,调整农副业及乡镇企业用地结构,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用地集中经营的规模效应,达到节约建设投资和用地,集中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目的。

再次,城市工业发展用地:城市可利用级差地租导向规律对现存土地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措施是将城市中破产或有污染的工业企业转产或迁出;在城区工业

用地范围内,可大力发展附加值高、能耗少、排污少、占地少的产业;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培育那些采用高新技术、可再生能源、洁净生产方式的新兴产业,走“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增加效益”的发展道路,从而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功能的快速、合理重组和战略性结构调整。

最后,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用地: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使其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形成科学合理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第三产业用地结构。在中心城市实施“退二进三”的策略,盘活土地资产,发掘土地存量优势,优化城市用地结构。要充分利用城市所具有的信息、规模及专业化分工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除商业外高附加值的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业等专业化第三产业服务体系,在郊区和广大农村,还可结合生态农业和山水林业资源的开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及配套服务业,以形成有机有序的城市第三产业用地结构框架。此外,应在城市产业用地结构布局中,遵循各产业生态发展的原理和规律,将可综合利用资源的产业进行适当集中的设置和排列,以保证各产业在运营中形成相辅相成、高效的良性循环,形成相关产业综合作用的有序的投入、产出“产品产业生态链”。

3.1.2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

城市建成区的绿地有公共绿地、居民区绿地、交通绿地、单位绿地以及一些零星的植物种植,由于这种绿地面积较小,又非常的分散,很难形成一个整体,不能保证给各种生物提供一个栖息的大环境。如果没有很好的绿地生态系统这个大环境,将很难达到生物的多样性、改善城市大环境、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以及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生物多样性是提高人类生存能力和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就城市而言,这种趋势尤其严峻。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干预改变了原有地域的生境,尤其是造成自然生境的片断化,导致生物物种的大量减少,使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目前我国 30 %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规划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是以对自然资源的高度消费为特征,城市中的绿地急剧减少,加上城市区域原有的物种资源的流逝,将使城市逐步处于人口高度集中、自然资源匮乏的困难境地而直接威胁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最主要的是要抓住其中的绿地建设。园林部门与规划部门应该细致地编制好绿地系统规划,科学合理的安排绿

第四章 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与调控

生态城市是人类理想的居住地。对于人类在城市内部的各项建设活动正确与否,有必要进行综合评价,以便及时调整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决策与措施,探索对其进行科学调控的有效途径。[12]

4.1 生态城市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的是要营造一个理想的人类聚居地,因此,生态城市的评价工作要从协调城市发展和环境的关系、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出发,对城市经济发展—社会活动—环境保护三个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指标体系法,即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根据一定的原则,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一套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层次分析法,根据事先确定的生态城市建设的等级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判断生态建设的优劣。

由于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因此,我们在选取指标时也应从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当然,各个方面指标也只能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中来分别选取。

4.1.1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是一个复杂大系统,对它进行生态学评价不可能包罗无遗,必须在其中选取若干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其选取的原则应注重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以及现实性。

4.1.2 指标标准的制定

在进行城市生态评价时需要对各项评价指标确定其标准值,这是个比较困难的工作,为了适应当前评价的要求,现拟定以下几项原则供制定标准值时参考:

(1)凡已有国家标准的或国际标准的指标,尽量采用规定的标准值;

(2)参考国外具有良好特色的城市的现状值作为标准值;

(3)参考国内的现状值作趋势外推,确定标准值;

(4)依据现有的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力求定量化作为标准值。

4.2 生态城市的调控

4.2.1 调控机制

从生态控制论的观点看,一个生态系统功能正常与否关键在于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即自然生态系统,以生物群体为中心事物,主要靠竞争、共生和自然选择来自我调控各种生态关系,达到系统的整体功能最优。而城市生态系统既是一个由社会、经济和自然要素复合而成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又是一个不完善的和不稳定的生态系统,组分与组分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而非环状的,缺乏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较为完善和谐的自控机制。人类与其外部环境的关系是人积极地、主动地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其系统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所做出的决策,它的调控机制主要是“通过人工选择的正反馈为主。”

生态城市的调控,就是依据城市可持续发展原理,按照生态系统的固有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地调节城市系统各相关因子(各种指标),使多种流(人流、物流、能流、信息流等)畅通,各流向的因子各施其能,各得其所,物质和能量得

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能循环再生,各行各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各方面稳定、协调、永续的发展。

4.2.2 调控目标

生态城市的调控目标应是高效和谐合理。高效是指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以及强的系统物质生产与还原能力,宜人的居住环境。和谐不仅指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稳定性,还应指和谐的人地关系。合理,指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适度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速度。

4.2.3 调控的途径

关于生态城市系统的调控途径,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或从侧面或直接进行过探讨。王发曾教授(1991)认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综合调控途径有6 种,即:(1)明确城市的职能与性质,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使各子系统的协同发展获得内涵动力;(2)城市地域形态的定向扩展和内部地域分异的综合化,有利于优化系统要素的功能组织;(3)根据客观需要和环境容量,合理发展城市人口规模,并认为它是系统控制的关键;(4)开拓城市的立体空间,更新住宅,厂房设计观念,努力克服“城市病”;(5)工业区的科学绿化;(6)建立市区和郊区复合生态系统,弥补城市生态系统的不足。王先进(1994)、沈清基(1998)则认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途径主要有 3 种,即(1)生态工艺的设计与改造;(2)生态关系的规划与协调;(3)生态意识的普及与提高。

王祥荣(2000)认为,除上述三条途径之外,还可通过生态与环境的建设和管理两条途径来达到生态城市系统的调控目的。纵观以上三家观点,可以看出,对生态城市系统调控途径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也是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13]。早期的调控思想主要侧重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如何去适应自然系统,协调三者的关系问题,而忽视了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本身的建设问题。随后,由于人们对生态城市内涵认识的深入,才逐渐认识到生态与环境的管理以及生态意识的普及与提高同生态与环境的建设同样重要。同时,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认识到生态工艺的设计与改造也同样起到调控生态系统的目的。

结 束 语

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城市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区域,已越来越多地为其自身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等问题困扰,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异化,将会危及到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危及人类本身。因此,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建成一个符合生态要求、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人类理想聚居地——生态城市——已成为人类的共同呼声。

建设生态城市这一基本思想,为城市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远景目标,它是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代表着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生态城市并不是不可实现、尽善尽美的,但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持续发展过程。未来城市是今天建设的,明天的生态城市是在今天城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城市的未来取决于我们现在的认识和行动!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跨世纪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几代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去不断地探索,本文仅对与其相关的有关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最后结合实际作了一点实证研究。

生态城市内涵丰富,包含了自然—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生态城市建设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它开展多方面研究。限于时间和个人精力,本文仅对与其相关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研究,今后拟开展如下几方面的研究:一是进一步探讨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二是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法研究;三是进一步完善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四是加强实证研究。相信,以本文为砖,将会引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也将会有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

参 考 文 献

[1]屠梅曾、赵旭.生态城市——城市发展的大趋势.经济日报 1999.4.8.(16).

[2]曹凤中,等.当代热点——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科学动态,1997.(4):5-8

[3]王伯荪.城市·城市生态系统·生态城——兼论深圳、珠海两特区城市建设.环境(广州),1985(3):25-26

[4]张炯.生态城市——创造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系统.中国环境管理(长春),1995(5):10-11

[5]傅崇兰.生态城市是迈向现代化的长远之计.光明日报,2000.11.24.B.(3)

[6]王如松.城市生态转型与生态城市建设.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4.5.17

[7]李文华.生态学与城市建设.中国环境报,2003.6.7

[8]黄 光 宇 、 陈 勇 . 生 态 城 市 概 念 及 其 规 划 设 计 方 法 研 究 . 城 市 规划,1997(6):17-20

[9]潘贵仁.努力创建生态城市.唐山劳动日报,2003,7,28

[10] 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9

[11] 陈易.城市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0

[12]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1984,4(1):1-9

[13] 王先进主编.生态环境保护与依法治理实务全书(上卷).民族出版社,1994.4.


相关文章

  • 学术界关于世界近代史起止时间的争论
  • 学术界关于世界近代史起止时间的争论 文一庸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问题,目前史学界共存在着四种不同的看法.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这是传统的观点,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的一段论述,马克思在<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一文中指出:" ...查看


  • 21世纪的社会主导经济形态知识经济
  • 21世纪的社会主导经济形态知识经济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已从工业经济时代悄然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知识经济概括了世界经济的最新特点和发展趋势.知识作为一种独特而又无限的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关键词]知识经济 内涵 特征 我们正处 ...查看


  • 川版九上历史教案 第6课 中古时代的欧洲
  • 第6课 中古时代的欧洲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知道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丕平献土以及拜占庭帝国名称的由来:记住西欧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以及11世纪前后西欧著名的工商业城市的名称:理解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和教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统治及 ...查看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资本主义 发展阶段 14世纪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思 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 工场手工业 新航路开辟,欧洲商业中心转基础: 移到大西洋沿岸: 时期 17-18世纪英国.美国 ...查看


  • 初三历史冲刺---改变世界的科技革命
  • 主讲:黄冈中学历史高级教师 纪登启 一.中考考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瓦特改进蒸汽机:认识到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作用: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广泛使用:第 ...查看


  • 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
  • 法国经济与统计研究所16日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7年1月1日,法国全国人口为6339.21万,其中首都巴黎人口215万,包括市区和郊区的巴黎大区人口有1149万. 统计显示,2006年法国新生人口83万,是最近20多年来出生人口最多 ...查看


  •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五:资本主义发展史
  •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五:资本主义发展史 一.主体线索和分期 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及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历史,对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可抓住两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的发生史,二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资本主义的发生史是资本主义的童年时代,可 ...查看


  • 18为什么欧洲最早进入近代社会
  • 为什么欧洲最早进入近代社会 主持人:追求进步.学术倾听.世纪大讲堂问候您.一提现代化,我们就会首先 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现代化没有首先在中国兴起?这个问题相关的问题是什么呢? "为什么欧洲最早地进入近代社会",正是今天的 ...查看


  • 激变:中美日经济实力对比
  • 中日经济实力对比关系出现质的变化,中国名副其实地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 中美经济实力对比关系的调整仍处在量变之中,但中美差距正快速缩小: 美日经济实力对比关系继续朝着美强日弱的方向发展. 2010年,中国GDP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查看


  • 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
  • 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 讲授教师 陈 荧 十六大及其重要报告,给我们党绘就了一幅当今条件下 执政兴国的宏伟蓝图,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和 行动纲领.学习十六大精神,最重要的是深刻认识和领会十 六大的重要意义和历史地位及报告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