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夜莺的歌声]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武汉公开课】

第一部分

  (教室内学生分四个小组围坐)

  师:今天我们这样坐在教室里,跟平常不一样。你们意识到什么了?

  生:小组学习。

  师:对啦!小组学习,然后小组擂台赛。今天上课我只讲二十分钟,跟大家一起学二十分钟,剩下的时间就你们自己学了,行吗?(学生:行)好的。大家一起说,今天讲的课题是什么?

  生:(齐)夜莺的歌声。

  师:夜莺,这是什么东西?

  生:是一种鸟。

  师:对,看我写字。(板书“夜莺的歌声”)看这个题目好像是说一只夜莺在唱歌,是吗?(生答是)你们读过课文没有?啊,读了三四遍。你们读的时候发现没有:这篇课文跟别的课文有点不一样。谁发现了,什么不一样?

  生:课文中人物的名称都是用动物来代替的。

  师:谁同意他的说法?(无人举手)他可能是说,那德国军官问那个小孩子“这里还有人吗?”小孩子说,有麻雀、乌鸦等等,他说了一些鸟儿,是不是这样想的?(生答是)是可以这样想。这是那个小孩在戏弄德国兵。谁还看出别的不一样之处?

  生:这篇课文分开了几节?

  师:分成了几节?它有标志吗?

  生:没有。

  师:没有标志你怎么看出它分了几节?

  生:因为它节与节之间隔开了一行。

  师:你不是说没有标志吗?隔一行,再开始下一段。这是不是一种标志呢?(生答是)对,这叫“隔行分段”。你们打开书看一看,有几个隔行,分了几段?(学生看书)

  生:三个隔行,分成了四段。

  师:你们浏览一下——你们不是已经读了三、四遍吗?现在浏览一下第一段,看它写了什么事?(学生看书)那小孩子在干什么?

  生:第一段是写一次战斗结束后,一队德国军发现一个小孩子在河边吹口哨。

  师:你的意思是这一段主要写德国兵发现了孩子?这一段的产人公应该是谁?

  生:这一段主要写德国兵发现了小孩子,并让他带路

  师:要按你这样的说法,主人公还是德国人。整篇课文的主人公应该是谁呢?

  生:应该是那个小孩子。

  师:那么你说各段的意思时,都应该站在小孩子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生:这一段讲小孩子被德国兵发现了,他们让小孩子带路。

  师:小孩子愿意不愿意让德国兵发现?

  生:愿意。

  师:那么他是被动地被发现吗?这样总结第一段的意思行吗?如果说小孩子是主动地,想让德国兵发现,那应该怎么说?

  生:小孩子让德国兵发现,并给他们带路。

  师:呀!这小孩子是“汉汗”!(笑声)

  生:小孩子故意吹口哨让德国兵发现。

  师:这是他在干什么?

  生:他准备带德国兵到游击队的埋伏地,让游击队消灭他们。

  师:意思说对了,就缺一个词:小孩子在干什么?

  生:小孩子引诱敌人让他们被消灭。

  师:要是用两个字来说的话,这叫什么?

  生:诱敌。

  师:对啦,就这么一个词。(板书“诱敌”)再翻翻第二段,这回好说了,小孩子在做什么?(学生读文)他在前面走,敌人在后面跟着一直走进埋伏圈。这叫什么?

  生:带路。

  师:对。(板书“带路”)第三段讲什么?

  生:讲小孩子让游击队歼灭敌人。

  师:如果还要用两个字(指板书)写上,该写什么?

  生:歼敌。

  师:对不对?(生答对,教师板书“歼敌”)第四段?第二天他又跑到村口的岔路口吹起口哨了。他又去干什么?

  生:又去诱敌。

  师:“又去诱敌”黑板上该怎么写?

  生:又诱。

  师:“又诱”?有点别扭,意思对,把“又”字再换一个字。

  生:再诱。

  师:对再诱。“又诱”也讲得通,但把两个同声的字放在一起读起来绕嘴,也不好听。换成“再诱”。(板书“再诱”)他就这样用他的口哨声引来了一群又一群的敌人,带到埋伏圈里,让游击队把他们一群又一群地歼灭。小孩子能干不能干?

  生:能干。

  师:他凭着什么去诱敌的?看课题,就凭着他模仿夜莺的歌声。这孩子很了不起。我们再仔细看一下第一段,小孩子和德国军官有几次对话?你觉得哪一句最精彩?说了那么多话,当然都是应答如流。找一句最精彩的。

  生:(读文)小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师:这就精彩了?你们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到山上去放羊,他想逗人家玩,就喊“狼来了,狼来了”,结果人们上去救他,却发现什么也没有。第二次他又喊,人们又上去了。又什么都没有。第三次真的狼来了,他喊“狼来了,狼来了!”“野兽来了,野兽来了!”这不都一样吗?你怎么认为这个就精彩了?

  生:这是小孩子在骂德国兵的。

  师:是骂德国兵的,而且是婉转的,但又是面对面地骂他“你是野兽,你是野兽!”可那个德国军官却怎么样啊!有口...

  生:难言。

  师:是啊,有口难言,有口难辩。所以你认为很精彩,是吗?(生答是)骂敌人是野兽。看我写(板书“斥”),斥,什么叫斥?(生答斥责),什么叫斥责?生答:很狠地批评,(狠狠地骂)骂谁呢?(板书

  “敌为兽”)斥敌为兽。他就说了一句话吗?你们看他说的那些话,都怎么样啊?

【武汉公开课】

第一部分

  (教室内学生分四个小组围坐)

  师:今天我们这样坐在教室里,跟平常不一样。你们意识到什么了?

  生:小组学习。

  师:对啦!小组学习,然后小组擂台赛。今天上课我只讲二十分钟,跟大家一起学二十分钟,剩下的时间就你们自己学了,行吗?(学生:行)好的。大家一起说,今天讲的课题是什么?

  生:(齐)夜莺的歌声。

  师:夜莺,这是什么东西?

  生:是一种鸟。

  师:对,看我写字。(板书“夜莺的歌声”)看这个题目好像是说一只夜莺在唱歌,是吗?(生答是)你们读过课文没有?啊,读了三四遍。你们读的时候发现没有:这篇课文跟别的课文有点不一样。谁发现了,什么不一样?

  生:课文中人物的名称都是用动物来代替的。

  师:谁同意他的说法?(无人举手)他可能是说,那德国军官问那个小孩子“这里还有人吗?”小孩子说,有麻雀、乌鸦等等,他说了一些鸟儿,是不是这样想的?(生答是)是可以这样想。这是那个小孩在戏弄德国兵。谁还看出别的不一样之处?

  生:这篇课文分开了几节?

  师:分成了几节?它有标志吗?

  生:没有。

  师:没有标志你怎么看出它分了几节?

  生:因为它节与节之间隔开了一行。

  师:你不是说没有标志吗?隔一行,再开始下一段。这是不是一种标志呢?(生答是)对,这叫“隔行分段”。你们打开书看一看,有几个隔行,分了几段?(学生看书)

  生:三个隔行,分成了四段。

  师:你们浏览一下——你们不是已经读了三、四遍吗?现在浏览一下第一段,看它写了什么事?(学生看书)那小孩子在干什么?

  生:第一段是写一次战斗结束后,一队德国军发现一个小孩子在河边吹口哨。

  师:你的意思是这一段主要写德国兵发现了孩子?这一段的产人公应该是谁?

  生:这一段主要写德国兵发现了小孩子,并让他带路

  师:要按你这样的说法,主人公还是德国人。整篇课文的主人公应该是谁呢?

  生:应该是那个小孩子。

  师:那么你说各段的意思时,都应该站在小孩子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生:这一段讲小孩子被德国兵发现了,他们让小孩子带路。

  师:小孩子愿意不愿意让德国兵发现?

  生:愿意。

  师:那么他是被动地被发现吗?这样总结第一段的意思行吗?如果说小孩子是主动地,想让德国兵发现,那应该怎么说?

  生:小孩子让德国兵发现,并给他们带路。

  师:呀!这小孩子是“汉汗”!(笑声)

  生:小孩子故意吹口哨让德国兵发现。

  师:这是他在干什么?

  生:他准备带德国兵到游击队的埋伏地,让游击队消灭他们。

  师:意思说对了,就缺一个词:小孩子在干什么?

  生:小孩子引诱敌人让他们被消灭。

  师:要是用两个字来说的话,这叫什么?

  生:诱敌。

  师:对啦,就这么一个词。(板书“诱敌”)再翻翻第二段,这回好说了,小孩子在做什么?(学生读文)他在前面走,敌人在后面跟着一直走进埋伏圈。这叫什么?

  生:带路。

  师:对。(板书“带路”)第三段讲什么?

  生:讲小孩子让游击队歼灭敌人。

  师:如果还要用两个字(指板书)写上,该写什么?

  生:歼敌。

  师:对不对?(生答对,教师板书“歼敌”)第四段?第二天他又跑到村口的岔路口吹起口哨了。他又去干什么?

  生:又去诱敌。

  师:“又去诱敌”黑板上该怎么写?

  生:又诱。

  师:“又诱”?有点别扭,意思对,把“又”字再换一个字。

  生:再诱。

  师:对再诱。“又诱”也讲得通,但把两个同声的字放在一起读起来绕嘴,也不好听。换成“再诱”。(板书“再诱”)他就这样用他的口哨声引来了一群又一群的敌人,带到埋伏圈里,让游击队把他们一群又一群地歼灭。小孩子能干不能干?

  生:能干。

  师:他凭着什么去诱敌的?看课题,就凭着他模仿夜莺的歌声。这孩子很了不起。我们再仔细看一下第一段,小孩子和德国军官有几次对话?你觉得哪一句最精彩?说了那么多话,当然都是应答如流。找一句最精彩的。

  生:(读文)小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师:这就精彩了?你们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到山上去放羊,他想逗人家玩,就喊“狼来了,狼来了”,结果人们上去救他,却发现什么也没有。第二次他又喊,人们又上去了。又什么都没有。第三次真的狼来了,他喊“狼来了,狼来了!”“野兽来了,野兽来了!”这不都一样吗?你怎么认为这个就精彩了?

  生:这是小孩子在骂德国兵的。

  师:是骂德国兵的,而且是婉转的,但又是面对面地骂他“你是野兽,你是野兽!”可那个德国军官却怎么样啊!有口...

  生:难言。

  师:是啊,有口难言,有口难辩。所以你认为很精彩,是吗?(生答是)骂敌人是野兽。看我写(板书“斥”),斥,什么叫斥?(生答斥责),什么叫斥责?生答:很狠地批评,(狠狠地骂)骂谁呢?(板书

  “敌为兽”)斥敌为兽。他就说了一句话吗?你们看他说的那些话,都怎么样啊?


相关文章

  • 记夜莺的歌声实录有趣
  • 夜莺的歌声实录 2015-4-15七周三九虎哥哥 今天早上第二节我们上语文,我很期待,因为语文老师经常会在我想睡觉的时候,把我笑醒,今天这一节我们班学生就大笑了一场. 这一节课老师教我们学习<夜莺的歌声>,他要求我们在书本上打记 ...查看


  • 1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 1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夜莺的歌声>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伴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打击敌人的故事,表现了小夜莺的 ...查看


  • 夜莺的歌声第一课时教案
  • 夜莺的歌声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耷.潘.岔"等3个生字,会写"莺.掏"等7个生字.能够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凝神.寂静.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 ...查看


  •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 1
  •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 中领小学:彭景 一. 说教材 <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新课标第八册语文教材第四组中选编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 ...查看


  • [夜莺的歌声]导学案 1
  • <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1.分析探究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含义深刻句子,体会"小夜莺 ...查看


  •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
  • 17<夜莺的歌声>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 ...查看


  • [夜莺之歌]教案
  • 夜莺之歌﹙第二教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感知,掌握学情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夜莺之歌>,回忆课文,谁 ...查看


  • 杨树之歌教学实录
  • <杨树之歌>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的老朋友丁丁也来和我们一块儿学习了. (课件出示)丁丁的话:小朋友,森林里正在举行"春天之歌"演唱会,快去看看吧. 松树:我是松树我是松树, ...查看


  • [月光启蒙](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
  • 一.谈话入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月光启蒙>一课.月光,会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生:宁静的.安详的.美好的,诗意的,柔柔的-- 师:该怎么读呢?(生读题) 师:多美的月光啊!难怪作者在原作的最后这样深情地写道:母亲失去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