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萌芽时期

教育学萌芽时期、发展时期的主要著作

这一时期人们关于教育认识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或思想著作中。,今天仍能给我们许多启发,但就其理论的系统性与深刻性而言,还是没有达到科学的水平,思维与论述的方式也大都采用一些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等方式,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学语言。

约前580 毕达哥拉斯 《金言》

约前551 孔子 《论语》

前? 老子 《道德经》

前469苏格拉底

前468 墨翟 《墨子》

前427柏拉图 《理想国》《美诺篇》

前384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尼各马克伦理学》

前372 孟柯 《孟子》

前369 庄周 《庄子》

前313 荀况 《荀子》

前280 韩非 《韩非子》

前179 董仲舒 《春秋繁露》

公元27 王充 《论衡》

公元35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

《管子》

《礼记》

531 颜之推 《颜氏家训》

768 韩愈 《师说》

1130 朱熹 《四书集注》

1472王守仁 《王文成公全集》

1635颜元

1723戴震 《原善》

【教育学创立时期】

1592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1693洛克 《教育漫话》 (绅士教育理论)

1712卢梭 《爱弥儿》 (自然教育理论)

1724康德 《康德论教育》

1746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全面、和谐的发展人)

1776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教育学的发展时期】

1833狄尔泰 《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文化教育学)

1869杜威 《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学) 1862梅伊曼 《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实验教育学纲要》

1862拉伊 《实验教育学》

1871克伯屈 《设计教学法》(实用主义教育学)

1880利特 《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

1882斯普朗格 《教育与文化》《教育学的展望》(文化教育学)

1837张之洞 《劝学篇》

1868蔡元培 《蔡元培教育论集》

1888马卡连柯 《教育诗篇》《塔上旗》《父母必读》

1891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

1890晏阳初 《晏阳初全集》

1892陈鹤琴 《陈鹤琴教育文集》

1895杨贤江 《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

1896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导论》《教育科学和儿童心理学》

1901赞可夫 《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

1902罗杰斯 《人的形成》

1910朗格朗 《终身教育引论》

1913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掌握学习》《人类特性与学校学习》 1915布鲁纳 《教育过程》《论认知》《教学论探讨》

191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我把心给了孩子们》《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未完待续)

以下按著作发表时间排序

1933康德尔 《比较教育》

1946雅斯贝尔斯《大学的观念》《什么是教育》

1966瓦斯凯 《走向制度教育学》

1966洛布罗 《制度教育学》

1970乌里 《从合作班级到制度教育学》

1976鲍尔斯 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批判教育学)

1979布厄迪尔 《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批判教育学)

1982阿普尔 《教育中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批判教育学)

1983吉鲁 《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批判教育学)

教育学萌芽时期、发展时期的主要著作

这一时期人们关于教育认识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或思想著作中。,今天仍能给我们许多启发,但就其理论的系统性与深刻性而言,还是没有达到科学的水平,思维与论述的方式也大都采用一些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等方式,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学语言。

约前580 毕达哥拉斯 《金言》

约前551 孔子 《论语》

前? 老子 《道德经》

前469苏格拉底

前468 墨翟 《墨子》

前427柏拉图 《理想国》《美诺篇》

前384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尼各马克伦理学》

前372 孟柯 《孟子》

前369 庄周 《庄子》

前313 荀况 《荀子》

前280 韩非 《韩非子》

前179 董仲舒 《春秋繁露》

公元27 王充 《论衡》

公元35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

《管子》

《礼记》

531 颜之推 《颜氏家训》

768 韩愈 《师说》

1130 朱熹 《四书集注》

1472王守仁 《王文成公全集》

1635颜元

1723戴震 《原善》

【教育学创立时期】

1592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1693洛克 《教育漫话》 (绅士教育理论)

1712卢梭 《爱弥儿》 (自然教育理论)

1724康德 《康德论教育》

1746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全面、和谐的发展人)

1776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教育学的发展时期】

1833狄尔泰 《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文化教育学)

1869杜威 《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学) 1862梅伊曼 《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实验教育学纲要》

1862拉伊 《实验教育学》

1871克伯屈 《设计教学法》(实用主义教育学)

1880利特 《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

1882斯普朗格 《教育与文化》《教育学的展望》(文化教育学)

1837张之洞 《劝学篇》

1868蔡元培 《蔡元培教育论集》

1888马卡连柯 《教育诗篇》《塔上旗》《父母必读》

1891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

1890晏阳初 《晏阳初全集》

1892陈鹤琴 《陈鹤琴教育文集》

1895杨贤江 《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

1896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导论》《教育科学和儿童心理学》

1901赞可夫 《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

1902罗杰斯 《人的形成》

1910朗格朗 《终身教育引论》

1913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掌握学习》《人类特性与学校学习》 1915布鲁纳 《教育过程》《论认知》《教学论探讨》

191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我把心给了孩子们》《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未完待续)

以下按著作发表时间排序

1933康德尔 《比较教育》

1946雅斯贝尔斯《大学的观念》《什么是教育》

1966瓦斯凯 《走向制度教育学》

1966洛布罗 《制度教育学》

1970乌里 《从合作班级到制度教育学》

1976鲍尔斯 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批判教育学)

1979布厄迪尔 《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批判教育学)

1982阿普尔 《教育中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批判教育学)

1983吉鲁 《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批判教育学)


相关文章

  • 中国远程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系统结构
  • 第五章 中国远程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系统结构 [教学目标] 1. 熟悉中国远程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分期 2. 深入了解中国远程教育的系统结构和特点 [教学重点] 1. 中国远程教育的分期 2. 中国远程教育的体系结构 [教学难点] 1.我国单一模式 ...查看


  • 中西方对看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 中西方对看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山东省成武二中历史组 盛昌华 邮编 274200 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大体相当,但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并且一直处于萌芽状态.虽然教材也对此原因做了一定的 ...查看


  • 世界科技文化史笔记
  • 1.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三个重要学科:科学技术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前者为后两者的历史基础) 2.研究规律:学科史→综合史,思想史→社会史 .(中心观点:内.外史相结合,以文化为切入点考察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3.文化:人类在物质 ...查看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及 ...查看


  • 从心理学角度浅谈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
  • 总19卷 教改专辑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12月 JournalofSouthwestInstituteforEthnicGroups.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19VolDec.199 ...查看


  • 儿童的思维发展过程 (2)
  • 儿童的思维发展过程 人类个体出生后的成长过程中思维的发生和发展.它是儿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它不但对哲学认识论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社会实践.特别是教育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迄今为止,人们虽然探明了思维发展中的某些问题,但还有 ...查看


  •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论
  •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论"的合理内核与中国近代化问题 发布: 2009-5-21 02:02 | 作者: xiaojin | 来源: 国学网 | 查看: 726次 打印 | 收藏此页 | 推荐给好友 | 举报 [内容提要]近年在学术界, ...查看


  •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二轮精选练习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doc
  •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下图是某同学在罗马旅游时拍下的一张古罗马文艺复兴运动遗址照片.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B .新航路的开辟 C .封建教会神学世界 ...查看


  • 历史必修三 1
  • 历史必修三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背景: 根本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奴隶制的瓦解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