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地理考前核心知识点一览表 2

归纳老师:莫焕群(小莫老师)

高考文科地理考前核心知识点一览表

一、综合题答题总原则

1、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

(1)回答成因或因素类问题往两大方面想。

一是自然因素,包括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压带和风带、大气环流、地形、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河流、土壤、水源、洋流、植被、资源(原料)、能源(燃料)、土地等;

二是人为因素,包括人口、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政策、资金、工农业基础、历史等。

(2)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3)回答条件分析类问题时,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

2、作答地理综合题时,应注意回答的有序性;学会采用分点作答,作答特征描述问题时,学会分阶段描述特征。

3、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答题时尽量结合题目所给的图上信息或资料作答。

4、简答式综合题类型:A 描述性简答题:特征、分布、规律等;B 阐释原理的简答题:成因分析、分析评价、区位分析、区域比较等;C 开放型:问题措施、看法建议等。

二、须熟记的地图

1、经纬网、各大洲和各主要国家和各主要地形区的经纬网。

2、世界地形图(注意各主要经纬线经过地形区的地形剖面图)。

3、世界气候分布图。

4、世界海陆轮廓图,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

5、世界洋流分布图。

6、世界自然带分布图。

7、板块构造图。

8、世界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气候类型。

9、世界主要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0、中国各地形区的经纬度(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秦岭、台湾岛、海南岛、北回归线,25 N 、30 N 、40 N 、90 E 、105 E 、110 E 、115 E 、120 E 、125 E 穿过的地形区)

12、中国地形三个阶梯的分界线、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分界线、温度带、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13、各种光照地球图的判读方法。

14、各种等值线的判读方法(如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高线等)。

三、重要概念

1、天体系统:总星系、河外星系和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太阳活动:黑子、耀斑、太阳风

3、天气系统:气压系统和锋面系统

4、气压系统:(气压状况)高压和低压(气流状况)、气旋和反气旋

5、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6、气压场:低压中心、高压中心、高压脊、低压槽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外力作用(风力、流水、冰川、海浪):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7、地质构建:褶曲(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8、地形类型

①平原(低于200米,平坦

①山峰(山顶)

②丘陵(200—500,起伏和缓) ②洼地(盆地)

③高原(大于500米,中部平坦、边缘陡峭) ③山脊(分水岭) ④山地(大于500米,起伏大) ④山谷(集水线)

⑤盆地(中间低,四周高) ⑤鞍部(两个山峰之间)

⑥峭壁(陡崖、悬崖)

9、地形区:指具体以地形为指标划分的区域

10、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

11、水循环的环节: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隆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经流)等

12、河流补给形式:①雨水补给(外流河);②积雪融水(东北、中高纬一春汛);③冰雪融雪水补给(内流河);④地下水(量少、稳定);⑤湖泊水(源头、中游湖泊起调蓄作用)

13、洋流的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上升流)

14、洋流性质分类:暖流(低纬流向高纬)和寒流(高纬流向低纬)

15、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①纬度地带性:即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各自然带大体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以热量为基础。

②经度地带性:即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各自然带大体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以水分为基础。

③垂直地带性:各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变化,基带植被与山地所在地域一致,并按纬度地带性变化规律更替,以水分、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16、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荒漠、沼泽、滩涂、建筑用地、交通用地

17、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18、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

19、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崩塌

20、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暴雨洪涝、干旱、沙尘暴、春旱、伏旱、低温霜冻等

21、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22、矿物能源(化石能源):煤碳、石油、天然气

23、人口增长特征: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人口增长主要因素:生产力发展(经济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政策、社会福利、文化

观念、战争等

24、人口迁移因素:①经济;②自然环境(资源开发、灾害);③社会政治文化(政策、战争);④个人动机和需求。

25、城市地域形态:条带状、团块状、组团状

26、城市地域结构: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7、城市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取决于付租能力的高低)、绿地、行政区、CBD

28、影响地租高低的原因:离市中心远近,交通的通达度。

29、城市工业区迁往城市外缘交通便利的地方的原因:保护环境、降低成本。

30、郊区城市化问题:①就业紧张;②住房困难;③交通拥挤;④社会治安混乱;⑤环境污染

31、逆城市化原因:①内城环境污染严重、地价昂贵;②乡村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城乡间交通便利,通信技术发展。

32、滞后城市化(如印度)的原因:①农业条件优越,务农人口比重大;②工业发展较慢;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是高素质人才。

33、过快城市化(如拉美)的原因:①农业条件差,人们没有土地,纷纷涌向城市;②工业和第三产业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影响:①贫民窟现象普遍;②城市问题突出;③阻碍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34、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城郊农业、混合农业(基塘农业)、地中海式农业、游牧业、迁移农业。

35、作物类型:粮食作物—水滔、春小麦、冬小麦、玉米、薯类、高梁

经济作物—糖料(甘蔗和甜菜)、油料(花生和油菜)、棉花、茶、水果等

36、工业类型:传统工业、新兴工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劳动/资源/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37、交通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河运和海运)、管道

38、发展问题: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

39、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40、生态问题: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森林草原湿地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41、可持续发展

四、题型

(一)特征描述类

1、区域特征:①自然地理特征+②人文地理特征+③主要环境问题

2、自然地理特征:①位置;②地形地势、地貌地质;③气候;④河流湖泊(水文);⑤植被;⑥土壤;⑦资源和灾害(状况)—描述:①地形(地貌)以什么为主;②气候类型是什么;③河流的水文特征是什么;④植被类型是什么;⑤土壤类型是什么。

3、人文地理特征:①农业;②工业;③交通;④商业贸易;⑤人口;⑥城市(状况)。

4、位置特征: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相对位置;④交通位置

5、地形特征:①地形类型(种类多样或单一,哪种地形为主);②地势特征(哪高哪低,绝对高度,相对高度、地势起伏变化特点);③地形分布(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④特殊地形。

6、气候特征:①气温(气温高低+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②降水(降水总量多少和降水季节分配)

7、水系特征:①流程(长短);②流向;③水系(羽毛状、树枝状)(支流湖泊)(河网密度);④流域大小;⑤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

8、水文特征:①流量(大或小);②水位变化(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③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④含沙量(植被);[⑤流速(落差)+补给方式+特色]

9、农业生产特征:①农业地域类型;②农业生产对象;③单位面积产量;④农业结构;⑤农业机械程度;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⑦专门化程度 (水平、经营方式、生产手段、市场)

10、工业生产特征:①工业发达程度;②工业部门结构;③工业技术水平;④工业产品的销售;⑤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附1:关于地形的判断和区域地形地貌的成因

1、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

2、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

①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 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 ②水对水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③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冲积扇(山前)、河漫滩平原(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入海口)、崇明岛(冲积岛)

④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磨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

⑤风力的沉积作用:新月形沙丘(沙漠)、黄土高原

⑥冰川的侵蚀作用:挪威的峡湾(U 形谷、冰斗)和王大湖;欧洲许多湖泊(干湖之国芬兰的湖泊),欧洲的地形(东欧平原)

⑦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贝加尔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⑧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

⑨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高大年轻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大

平洋的岛弧

⑩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大西洋

11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的(火山岛)○:夏威夷群岛

12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成谷地 ○

3、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①渭河平原的成因:地壳断裂下陷,流水的沉积作用

②云贵高原和广西地表水缺乏而地下水丰富的原因: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②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漏到地下成为地下水。

附2:关于气候的判断

1、气候成因分析: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受什么风带和气压带控制;④地形(如平原或山地、背风坡或迎风坡、山脉走向)地势;⑤洋流;⑥人类活动

A 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的原因:①处在中纬地区,属温带气候;②地处西风带,终年受西风影响;③西面为北大西洋暖流,故空气温暖湿润;④欧洲地形平坦,山脉为东西走向,使暖湿气流可以深入内陆。

B 北美的温带海洋性狭长的原因:高大的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紧逼海岸,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

2、两地气候特点比较:①气温(最低月气温,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②降水(降水总量大小,季节分配情况及雨季长短)。

3、降水类型及其分布:①对流雨(赤道的雨和我国夏季午后的雨);②锋面雨(我国主要降雨类型);③地形雨(山地迎风坡如云拉朋齐和火烧寮的雨);④气旋雨(台风雨)。

4、雪线高度(由气温决定):①不同纬度山峰,由副热带向南北西侧的高低纬道减;②同一座山峰,由降水决定,迎风坡低背风坡高,夏季高冬季低,如不考虑降水,则阳坡高阴坡低。

5、西风带的风力夏季弱冬季强(可用于解释我国冬季风比夏季风强的原因之一)因为冬季高低纬度间的温差大;气压差大,水平梯度力;夏季则反之)。

6、大陆性气候特征:①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②降水少;③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海洋性气候特征:①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小,冬暖夏凉;②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

7、气温日较差:①与纬度: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的日变化越小);②与天气: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③与海陆: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8、气温(以下说的是地面):①高低气压的原因:热力原因和动力原因;②热力原因形成的高低气压与气温高低呈负相关性,动力原因形成的高低气压不一定成负相关性,即高温的地方,气压不一定低,如副热带高压带;低温的地方气压不一定高,如副极地低气压带;③海拔与气压一定呈负相关性,即同一地方,地面的气压一定比上空的气压高,山脚的气压一定比山顶的气压高;④气流上升的地方,气压一定低;气流下沉的地方气压一定高;⑤气压高的地方,天气一定晴朗,反之阴雨;⑥地面的气压高低与上空的气压相反;⑦注意我们通常说某地气压高低是指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地方比较,而不是垂直方向上的两个点比较;⑧气压高低与水的

沸点成正相关性,如在青藏高原,水的沸点比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低,因为前者的气压比后者低;⑨在同一水平面上,风一定由高压流向低压,垂直方向上就不一定。

9、分析冷暖锋对某地天气的影响

①冷锋过境、天气变化→大风降温雨雪→冷晴 气温的变化:高→低 气压变化:低→高 ②暖锋过境:天气变化:冷晴→阴雨连绵→暖晴 气温变化:低→高 气压变化:高→低 雨在锋前

③台风过境:天气变化:晴天→狂风暴雨→风静天晴→狂风暴雨→晴天;气温分布:台风中心气温高,两侧气温低 气压:高→低→高,台风眼风静天晴

10a 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碳多;b 毁林,导致CO 2浓度增加;②后果:a 海面升高(冰川副化和海水膨胀);沿海低地被淹;b 各地干湿状况变化,各地经济结构变化;③措施:a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 开发新能源;c 提高能源利用率;d 加强国际合作;e 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

11、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热带雨林的原因:①地处低纬,全年高温;②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③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12、某沙漠(如南美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原因:①副高控制;②寒流影响;③地处信风破背风坡,盛行离岸风。

13、南极严寒的原因:①纬度高,太阳高度低,辐射弱;②海拔高;③气压高风力大;④极冰的反射率高,地面吸热少;⑤寒流影响。

14、西北太阳辐射强的原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少,晴天多,夏季白昼长。

15、青藏高原辐射强的原因: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②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③晴天多,阴天少,日照时间长。

16、四川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别的地方高:①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扩散;②高山阻挡,使空气不易侵入,冬季风影响弱。

17、“蜀犬吠日”的原因:因为四川盆地水汽多且不易扩散,白天多山风,晚上多谷风,无论山风还是谷风都有上升气流,所以多阴雨天气。

18、昆明为何“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①夏季不热是因为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冬季不冷是因为处在准静止锋的暖空气一侧,天气晴朗,所以冬暖夏凉;②一旦下雨,云层削弱太阳辐射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迅速下降。

19、为何贵州“天无三日晴”:①因为冬春秋三季处在准静止锋的冷空气一侧,多锋面雨;②夏季受到暖湿的东南风和西南风的影响,多地形雨,所以终年多雨。

20、贵州为何冬季多冻雨:①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低;②位于准静止锋的冷空气一侧,低温多雨。

21、进藏旅游需注意的问题:①气候高寒,多带御寒衣服;②昼夜温差大,及时增减衣裤;③太阳辐射强,防紫外线辐射;④缺氧,带氧气瓶;⑤低压,有高原反应,要增加体质;⑥生态脆弱,注意保护环境。

附3:关于河流和海洋

1、某河水能(水力)丰富的原因:①(地处什么气候)降水多,河水流量大;②(地处阶梯交界处或地处山地地势起伏大)水位落差大。

2、在河流某处建水电站或修水库的原因:①(地处什么气候)降水多,河水流量大;②水位落差大;③集水面积广;④地处峡谷,建设工程量小,节省投资。

3、某河航运价值大小评价:①地形平坦或崎岖,水流平缓或急促;②河流流量大或小,季节变化大或小;③冰期(有无长短);④流域内人口稠密或稀少,经济发达否,运输的需求量大小;⑤河面宽否,水深否。

4、坡面上水的流向,与等高线垂直并由高处指向低处。

5、河流有凌汛的条件:①由低纬流向高纬;②最冷月气温在0 C 以下(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③潜水层下有融水层。

发生时间各纬度不同,结冰时高纬早低纬晚,融冰时低纬早高纬晚。

6、河流洪涝原因:(1)自然:A 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B 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河床高,排水不畅(或河道宣泄不足);C 扇形水系,集水面积大;D (2)人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抬高,围湖造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7、河流的治理:①中上游修水库;②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③中下游加固大堤;④退田还湖,陡坡退耕还林;⑤截弯取直(长江的荆江河段);⑥下游开挖入海新河(海河和淮河);⑦防治水污染。

8、河流水量大的原因:①地处什么气候区,降水丰富;②流域面积大,集水区广;③支流众多,水系庞大。

9、河流与地下水和湖泊水的补给关系:丰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和湖泊水,枯水期反之。

10、水电站的作用: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旅游、供水、防凌、减淤。

11、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多是干旱区的内流河):流量变化与气温有关,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12、河流下游洪涝严重的原因(如重加拉国):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某季节;③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13、某地盐度高、低的原因:①纬度高低,气温高低,蒸发量大小;②(某地是什么气候)晴天还是阴天多,降水量大小;③河流淡水注入多少;④有寒暖流经过;⑤海域封闭,与外海交换海水少(如波罗的海、红海、地中海等)。

14、某大陆架渔场的原因:①位于浅海大陆架,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水温高,利于渔类繁殖;②有河水流入,营养丰富;③有寒暖流交汇,鱼类集中。海水上泛(秘鲁渔场),饵料丰富。

(二)规律类描述

1、分布规律:①空间分布(面、线、点);②时间分配(集中的时间)。

2、变化规律:①空间变化(面积、位置、方向、形态的变化,如:从哪里向哪里递增);②时间变化。

3、总结规律性题的技巧:求大同,略小异。

(三)区位因素分析类

1、如何分析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区位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②自然条件(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优越;③工农业基础条件好;④资源条件(丰富),旅游条件;⑤劳动力条件(人口众多,劳动丰富)+科技水平(劳动力素质);⑥市场条件(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经济水平高,市场广阔);⑦国家政策和开放程度,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额(比例多);⑧其他条件(国家大型工程等)。

A 农业区位分析模式

自然因素:

;昼夜温差

社会因素:

,劳动力数量)。

1、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①市场: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通过供求关系调节生产类型和规模);②交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或农业发展条件):

★自然:①地形平坦;②气候暖湿(或光热水充足,或雨热同期);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充足;

★社会:⑤市场;⑥交通;⑦政策扶持;⑧劳动力;⑨技术。

3、某地农业区位远离市场的原因(如海南是我国冬季瓜果供应,美国南部阳光地带种植花卉和蔬菜供应北方市场等):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4、(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

①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雨热同期;④灌溉水源充足;⑤劳动力丰富;⑥种植历史悠久,经济丰富;⑦大米是这里人的主食。

5、温带发达国家乳畜业的区位:

①土地贫瘠,气温较低,不适合种植谷物,但适合多计牧草生长;②人口稠密,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③交通发达。

6、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①水稻种植业;②大牧场放牧业;③商品谷物农业;④混合农业;⑤热带种植园农业; ⑥乳畜业;⑦(粗放)畜牧业;⑧园艺业;⑨灌溉农业;⑩河谷农业,绿洲农业;传统旱作农业;还有基塘农业、立体农业、坎子农业。

7、各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①东亚(不含中国):水稻种植业;②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③中亚:灌溉农业和畜牧业;④西亚和北非:河谷农业、灌溉农业和畜牧业;⑤地中海沿岸:园艺业;⑥欧洲: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园艺业;⑦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灌溉农业等;⑧南美:大牧场放牧业、热带种植园、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⑩尼罗河:灌溉农业。

8、中国各地的农业地域类型:

①东北:商品谷物农业;②内蒙古等四大牧区:牧区畜牧业;③华北:传统旱作农业;④南方(含西南):水稻种植业;⑤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灌溉农业;⑥新疆沙漠地区:绿洲农业;⑦青藏高原的湟水和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农业;⑧横断山区及南方丘陵:立体农业;⑨云贵高原:坎子农业;⑩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又混合农业)。

9、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①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③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

10、云南为何成为我国花卉供应基地:①光热水充足;②土壤较肥沃;③终年温暖,气温较高;④交通条件的改善;⑤保鲜、冷藏术的发展。

11、同是发展热带经济作物,云南与海南各自的优劣势是什么:①海南地处海岛,纬度和海拔都较低,水陆交通便利,热量较云南丰富,但冬有寒潮,夏有台风影响;②云南冬无寒潮夏无台风影响,终年温暖,但交通和热量条件不如海南好。

B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又地理位置优越

中)

a 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交通便利;b

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

交汇处交通便利;③农业基础(是否雄厚);④其他因素(a 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旅游、科技等中心)政策、市场、劳动力。

1、城市化的表现:①城市数目增多;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③城市人口增加;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2、城市形成的区位:①地形平坦;②气候温暖;③水源充足(河流);④交通发达;⑤政治;⑥某种自然资源开发;⑦科技;⑧宗教;⑨旅游。

3、城市化出现的问题: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困难;④失业人口增长,就业困难;⑤社会秩序混乱。

4、解决城市问题的措施:①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5、卫星城的作用:①分担大城市的职能;②缓解大城市的土地和交通压力;③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环境;④促进城市合理发展。

C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经济效益:主导要素:原料、市场、动力、交通、技术、廉价劳动力、通信网络等

①乳制品厂、制糖、水产加工、水果罐头—原料指向型;

②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③电子(集成电路)、软件开发、卫星、飞机、精密仪表—技术指向型;

④啤酒饮料、家具制造、印刷、食品加工等—市场指向型;

⑤有色金属的治炼—动力指向型。

环境效益:①大气污染—风向城区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②水污染—河流与城区。

社会效益:国防需要、就业需要、区域平衡、个人爱好。

D 交通区位因素分析

1、某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①速度快慢;②运量大小;③运费高低;④投入多少,成本高低;⑤灵活性强差;⑥连续性好差(如武汉高铁的特点: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好,受气候影响小;安全方便,节能环保)。

2、某铁路、某运河、某公路、某管道的作用:

①沟通了哪里与哪里的联系,缩短了哪两地的路程;②缓解交通运输压力,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网;③加强了哪两个地区的联系,加快对外开放;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⑤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⑥加快脱贫步伐。

3、某铁路或公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①经过什么地形区,地势起伏大,多地质灾害(如南昆铁路,经过喀斯特地形区);②跨山越河多,技术难度高,工程量大,投资成本高;③高寒、冻山、缺氧、生态脆弱(青藏铁路)。

4、某港口建设的条件:

①经济腹地广;②以某城市为依托;③陆域地形平坦广阔;④水港阔水深;⑤与某铁路线连接,水陆交通便利;⑥地处港湾(或背风坡),风浪小;⑦终年不冻;⑧地处某海峡的咽喉地带、运输繁忙;⑨无泥沙淤积;⑩地处某河入海口。

5、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

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②实施减少汽车尾气的技术措施;③广种花草树木。

6、飞机场的区位:①地形平坦开涸;②坡度适当;③地基稳固;④离城较远;⑤地势较高;⑥位于与“盛行风相垂直的郊外(便于逆风起降)。 7、某地有公路或水运了为什么还要修铁路:因为铁路①运量大;②运费低;③速度快;④连续性好;⑤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大。

8、为什么在山区首选公路运输:因为公路运输建设成本低,难度较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9、某管道建设的不利的条件:

①地形复杂,经过某地形区,多地质灾害,施工难度大;②气候干旱或高温多雨;③人烟稀少,难维护;④生态脆弱。

10、建设某输油管道的意义:

①缩短了距离,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②避开了局势动荡的某地区,保障了安全;③管道的运量大,损耗少,连续性强。

E 商业与贸易

1、某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①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工农业发达或经济发达)和销售区(人口稠密);②发达的交通。 2、上海成为商业中心的条件:①上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发达的腹地;②发达的水陆空运输。

3、某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①出口工业制成品,资金和技术及少数农产品;②进口原料和燃料。

4、某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①出口农产产品等初级产品;②进口工业制成品。 (四)问题与措施

1、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气候异常与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森林破坏、草场退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

资源短缺:森林、草场、湿地、耕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减少。

2、问题成因:一般包括自然和人为,侧重人为原因。人为原因一方面围绕环境承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一方面围绕“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或“滥砍滥伐”、“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3、影响:①(对地)改变地球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对周围环境各要素的直接影响)。 ②(对人)危害人类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4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②防洪: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坎;③建设工业区域城市:建基础设施、建筑物等。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

技术措施:①农业上:深耕改土,科学施肥、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

灌滴灌;

②交通:在汽车上安装尾气装置。

经济措施:调整产业结构

环保措施:①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②控制、治理环境污染。

5、我国各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①东北:森林减少,黑土冲刷(或水土流失)、湿地退化;②西北(含内蒙古)、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③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⑤南方山区:水土流失(酸雨是环境污染问题);⑥西南:地质灾害多;⑦青藏高原:土地荒漠化、湿地减少、湖泊萎缩、草场退化、物种减少;⑧宁夏、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土壤盐碱化和荒漠化。

6、水土流失原因:

自然①地势起伏大,坡度陡;②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黄土高原);③降水量大并集中在夏季,多暴雨;④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①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②开矿;③土地利用不合理,破坏了植被。

治理措施:

(1)黄土高原: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如①植树造林;②陡坡退耕还林还草;③缓坡修筑梯田;④沟谷打坝建库;⑤塬地平整土地;⑥矿区要开展土地复垦工作;⑦限制载畜量;⑧调整农业结构,走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道路;

(2)南方丘陵:①走立体农业道路;②山区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③封山育林; (3)东北:①植树造林;②黑土培肥(秸杆还田最有效)。

后果(危害):①使土地贫瘠,农作物减产;②下游河床抬高,降低泄洪能力;③湖泊淤积,库容减少,降低蓄洪标准。

7、解决我国南方农村生活用能的措施:①推广生活用煤;②推广省柴灶;③大力发展沼气;④营造薪炭林;⑤开发小水电;⑥利用新能源。

8、土壤盐碱化成因:自然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②旱涝灾害频繁;人为:人为: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

治理措施:①科学灌溉;②引淡淋盐;③井溉井排;④覆盖;⑤生物措施(植树造林)。 9、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的成因:自然:①气候干旱;②土质疏松;③植被少;④大风多;人为:①过度樵采,放牧和开垦;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治理:①植树造林;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建设人工草场;④限制载畜量;⑤合理利用水资源。

10、大气污染的治理:①控制污染源;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③使用清洁能源;④健全环境法规。

11、水污染的治理: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②兴建污水处理厂;③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管理;④农业污染防治。

12、减轻环境问题的措施:①控制人口量;②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③清洁生产;④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⑤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3、某地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如华北平原):①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河流径流量少;②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径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③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浪费和污染严重;⑤森林覆盖率低。

措施(开源和节流):①修建水库(或水利工程);②跨流域调水;③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耐旱植物;④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⑤植树造林;⑥控制人口增长数量;⑦加强技术改造,更新设备,提高水的利用率;⑧人工降水,海水淡化,合理开采地下水。

附4: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1、如何防灾减灾:①建立灾情预报和监测系统;②加强管理,健全法规;③实施预防措施;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

2、地震的成因:哪两个板块相撞,地壳很不稳定(或地壳活动频繁)。

3、滑坡的成因:①地势起伏大,地形坡度大;②岩石破碎疏松(土质疏松);③植被稀少;④降水丰富,多暴雨;⑤地震多,地壳运动剧烈。

4、泥石流的成因:①地势起伏大;②岩石破碎疏松(土质疏松);③植被稀少;④降水量大,多暴雨)。

5、水能优点:清洁,可再生,发电成本低,积累多,收益大 缺点:季节变化大

6、核能优点:能源巨大,燃料运量小,地区适应性强

7、在某地建核电站原因: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的需求量大;②常规能源缺乏;③核能具有能量巨大,原料运输量小,地区适应性强,发电成本低的优点。

(五)评价类

1、答题思路:①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入手。 ②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辩证阐述。

③从不同对象来分析:例如迁出地和迁入地(人口迁移,人口城市化),流出地和流入地(水土流失),输出地和输入地(天然气、电力)。

2、资源调配意义

①对输出地(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基础设施完善); ②对输入也(缓解能源或者电能紧张,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空气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对沿线地区(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④对两地(促进两地的协调发展)。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地区:①有利②加快经济结构,缩短产业升级时间;③增强就业机会;不利①接受污染转移。

发达国家、地区:有利①产业升级;②促进国际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利①就业减少失业人口增多;②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

人口迁移的意义:

迁出地:有利①缓解人口压力;②加强对外联系;不利——①人才流失 迁入地:有利①增加劳动力;③加速城市化;④加强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不利——城市化问题严重(①就业紧张;②住房困难;③交通拥挤;④社会治安混乱)。

五、常考的季节现象

①北半球春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江南姑娘采茶正忙(雨前茶最好) 我国北方出现大风或沙暴天气

东北地区河流的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 黄河在一年中第一次出现凌讯: 华北平原出现春旱,长城以北种春小麦; 长芦盐场忙于晒盐(雨季未到,气温高,蒸发大)

②北半球夏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尼罗河处丰水期

塔里木河水位最高的时期(冰川融化) 北印度洋的洋流顺时针流动(沿岸海水向东流)

我国低温中心在青藏高原

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一月初)

驯鹿自针叶林带迁向苔原带

北半球大陆高压强盛,大洋低压强盛

天由牧民在森林带以上的草场放牧(夏季牧

南极考察最佳时期

场)

北极考察最佳时期(极昼现象) 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地中海沿岸国家炎热干燥 好望角、开普敦沿海风浪大 长江中下游 带出现伏旱天气 亚洲低压势力强盛

南部沿海地区物体影子有时朝南 北半球热带草原和季风区正值雨季 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升高

地球公转速度最小时期(七月初,远日点) 我国南方赛龙舟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台风、暴雨袭击

南亚、东南亚、我国西南地区吹西南风 东亚季风区盛行东南风

潘帕斯草原一片枯黄(南半球热带草原)

③北半球秋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居中 华北平原种冬小麦,棉花收摘 一场秋雨一场寒 我国秋高气爽,北雁南飞

香山红叶,北半球温带森林(东岸35N 、西岸40N 以北)开始落叶

④北半球冬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极夜、极光 途径北印度洋西行的船只顺风顺水 澳大利亚袋鼠繁殖旺盛 我国常遭寒潮影响

好望角、开普敦一带炎热干燥 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我国秦淮以北河流有结冰现象(冰期、冰层)

归纳老师:莫焕群(小莫老师)

高考文科地理考前核心知识点一览表

一、综合题答题总原则

1、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

(1)回答成因或因素类问题往两大方面想。

一是自然因素,包括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压带和风带、大气环流、地形、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河流、土壤、水源、洋流、植被、资源(原料)、能源(燃料)、土地等;

二是人为因素,包括人口、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政策、资金、工农业基础、历史等。

(2)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3)回答条件分析类问题时,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

2、作答地理综合题时,应注意回答的有序性;学会采用分点作答,作答特征描述问题时,学会分阶段描述特征。

3、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答题时尽量结合题目所给的图上信息或资料作答。

4、简答式综合题类型:A 描述性简答题:特征、分布、规律等;B 阐释原理的简答题:成因分析、分析评价、区位分析、区域比较等;C 开放型:问题措施、看法建议等。

二、须熟记的地图

1、经纬网、各大洲和各主要国家和各主要地形区的经纬网。

2、世界地形图(注意各主要经纬线经过地形区的地形剖面图)。

3、世界气候分布图。

4、世界海陆轮廓图,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

5、世界洋流分布图。

6、世界自然带分布图。

7、板块构造图。

8、世界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气候类型。

9、世界主要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0、中国各地形区的经纬度(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秦岭、台湾岛、海南岛、北回归线,25 N 、30 N 、40 N 、90 E 、105 E 、110 E 、115 E 、120 E 、125 E 穿过的地形区)

12、中国地形三个阶梯的分界线、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分界线、温度带、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13、各种光照地球图的判读方法。

14、各种等值线的判读方法(如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高线等)。

三、重要概念

1、天体系统:总星系、河外星系和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太阳活动:黑子、耀斑、太阳风

3、天气系统:气压系统和锋面系统

4、气压系统:(气压状况)高压和低压(气流状况)、气旋和反气旋

5、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6、气压场:低压中心、高压中心、高压脊、低压槽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外力作用(风力、流水、冰川、海浪):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7、地质构建:褶曲(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8、地形类型

①平原(低于200米,平坦

①山峰(山顶)

②丘陵(200—500,起伏和缓) ②洼地(盆地)

③高原(大于500米,中部平坦、边缘陡峭) ③山脊(分水岭) ④山地(大于500米,起伏大) ④山谷(集水线)

⑤盆地(中间低,四周高) ⑤鞍部(两个山峰之间)

⑥峭壁(陡崖、悬崖)

9、地形区:指具体以地形为指标划分的区域

10、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

11、水循环的环节: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隆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经流)等

12、河流补给形式:①雨水补给(外流河);②积雪融水(东北、中高纬一春汛);③冰雪融雪水补给(内流河);④地下水(量少、稳定);⑤湖泊水(源头、中游湖泊起调蓄作用)

13、洋流的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上升流)

14、洋流性质分类:暖流(低纬流向高纬)和寒流(高纬流向低纬)

15、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①纬度地带性:即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各自然带大体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以热量为基础。

②经度地带性:即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各自然带大体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以水分为基础。

③垂直地带性:各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变化,基带植被与山地所在地域一致,并按纬度地带性变化规律更替,以水分、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16、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荒漠、沼泽、滩涂、建筑用地、交通用地

17、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18、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

19、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崩塌

20、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暴雨洪涝、干旱、沙尘暴、春旱、伏旱、低温霜冻等

21、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22、矿物能源(化石能源):煤碳、石油、天然气

23、人口增长特征: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人口增长主要因素:生产力发展(经济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政策、社会福利、文化

观念、战争等

24、人口迁移因素:①经济;②自然环境(资源开发、灾害);③社会政治文化(政策、战争);④个人动机和需求。

25、城市地域形态:条带状、团块状、组团状

26、城市地域结构: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7、城市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取决于付租能力的高低)、绿地、行政区、CBD

28、影响地租高低的原因:离市中心远近,交通的通达度。

29、城市工业区迁往城市外缘交通便利的地方的原因:保护环境、降低成本。

30、郊区城市化问题:①就业紧张;②住房困难;③交通拥挤;④社会治安混乱;⑤环境污染

31、逆城市化原因:①内城环境污染严重、地价昂贵;②乡村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城乡间交通便利,通信技术发展。

32、滞后城市化(如印度)的原因:①农业条件优越,务农人口比重大;②工业发展较慢;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是高素质人才。

33、过快城市化(如拉美)的原因:①农业条件差,人们没有土地,纷纷涌向城市;②工业和第三产业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影响:①贫民窟现象普遍;②城市问题突出;③阻碍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34、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城郊农业、混合农业(基塘农业)、地中海式农业、游牧业、迁移农业。

35、作物类型:粮食作物—水滔、春小麦、冬小麦、玉米、薯类、高梁

经济作物—糖料(甘蔗和甜菜)、油料(花生和油菜)、棉花、茶、水果等

36、工业类型:传统工业、新兴工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劳动/资源/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37、交通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河运和海运)、管道

38、发展问题: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

39、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40、生态问题: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森林草原湿地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41、可持续发展

四、题型

(一)特征描述类

1、区域特征:①自然地理特征+②人文地理特征+③主要环境问题

2、自然地理特征:①位置;②地形地势、地貌地质;③气候;④河流湖泊(水文);⑤植被;⑥土壤;⑦资源和灾害(状况)—描述:①地形(地貌)以什么为主;②气候类型是什么;③河流的水文特征是什么;④植被类型是什么;⑤土壤类型是什么。

3、人文地理特征:①农业;②工业;③交通;④商业贸易;⑤人口;⑥城市(状况)。

4、位置特征: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相对位置;④交通位置

5、地形特征:①地形类型(种类多样或单一,哪种地形为主);②地势特征(哪高哪低,绝对高度,相对高度、地势起伏变化特点);③地形分布(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④特殊地形。

6、气候特征:①气温(气温高低+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②降水(降水总量多少和降水季节分配)

7、水系特征:①流程(长短);②流向;③水系(羽毛状、树枝状)(支流湖泊)(河网密度);④流域大小;⑤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

8、水文特征:①流量(大或小);②水位变化(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③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④含沙量(植被);[⑤流速(落差)+补给方式+特色]

9、农业生产特征:①农业地域类型;②农业生产对象;③单位面积产量;④农业结构;⑤农业机械程度;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⑦专门化程度 (水平、经营方式、生产手段、市场)

10、工业生产特征:①工业发达程度;②工业部门结构;③工业技术水平;④工业产品的销售;⑤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附1:关于地形的判断和区域地形地貌的成因

1、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

2、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

①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 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 ②水对水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③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冲积扇(山前)、河漫滩平原(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入海口)、崇明岛(冲积岛)

④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磨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

⑤风力的沉积作用:新月形沙丘(沙漠)、黄土高原

⑥冰川的侵蚀作用:挪威的峡湾(U 形谷、冰斗)和王大湖;欧洲许多湖泊(干湖之国芬兰的湖泊),欧洲的地形(东欧平原)

⑦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贝加尔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⑧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

⑨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高大年轻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大

平洋的岛弧

⑩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大西洋

11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的(火山岛)○:夏威夷群岛

12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成谷地 ○

3、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①渭河平原的成因:地壳断裂下陷,流水的沉积作用

②云贵高原和广西地表水缺乏而地下水丰富的原因: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②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漏到地下成为地下水。

附2:关于气候的判断

1、气候成因分析: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受什么风带和气压带控制;④地形(如平原或山地、背风坡或迎风坡、山脉走向)地势;⑤洋流;⑥人类活动

A 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的原因:①处在中纬地区,属温带气候;②地处西风带,终年受西风影响;③西面为北大西洋暖流,故空气温暖湿润;④欧洲地形平坦,山脉为东西走向,使暖湿气流可以深入内陆。

B 北美的温带海洋性狭长的原因:高大的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紧逼海岸,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

2、两地气候特点比较:①气温(最低月气温,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②降水(降水总量大小,季节分配情况及雨季长短)。

3、降水类型及其分布:①对流雨(赤道的雨和我国夏季午后的雨);②锋面雨(我国主要降雨类型);③地形雨(山地迎风坡如云拉朋齐和火烧寮的雨);④气旋雨(台风雨)。

4、雪线高度(由气温决定):①不同纬度山峰,由副热带向南北西侧的高低纬道减;②同一座山峰,由降水决定,迎风坡低背风坡高,夏季高冬季低,如不考虑降水,则阳坡高阴坡低。

5、西风带的风力夏季弱冬季强(可用于解释我国冬季风比夏季风强的原因之一)因为冬季高低纬度间的温差大;气压差大,水平梯度力;夏季则反之)。

6、大陆性气候特征:①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②降水少;③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海洋性气候特征:①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小,冬暖夏凉;②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

7、气温日较差:①与纬度: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的日变化越小);②与天气: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③与海陆: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8、气温(以下说的是地面):①高低气压的原因:热力原因和动力原因;②热力原因形成的高低气压与气温高低呈负相关性,动力原因形成的高低气压不一定成负相关性,即高温的地方,气压不一定低,如副热带高压带;低温的地方气压不一定高,如副极地低气压带;③海拔与气压一定呈负相关性,即同一地方,地面的气压一定比上空的气压高,山脚的气压一定比山顶的气压高;④气流上升的地方,气压一定低;气流下沉的地方气压一定高;⑤气压高的地方,天气一定晴朗,反之阴雨;⑥地面的气压高低与上空的气压相反;⑦注意我们通常说某地气压高低是指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地方比较,而不是垂直方向上的两个点比较;⑧气压高低与水的

沸点成正相关性,如在青藏高原,水的沸点比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低,因为前者的气压比后者低;⑨在同一水平面上,风一定由高压流向低压,垂直方向上就不一定。

9、分析冷暖锋对某地天气的影响

①冷锋过境、天气变化→大风降温雨雪→冷晴 气温的变化:高→低 气压变化:低→高 ②暖锋过境:天气变化:冷晴→阴雨连绵→暖晴 气温变化:低→高 气压变化:高→低 雨在锋前

③台风过境:天气变化:晴天→狂风暴雨→风静天晴→狂风暴雨→晴天;气温分布:台风中心气温高,两侧气温低 气压:高→低→高,台风眼风静天晴

10a 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碳多;b 毁林,导致CO 2浓度增加;②后果:a 海面升高(冰川副化和海水膨胀);沿海低地被淹;b 各地干湿状况变化,各地经济结构变化;③措施:a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 开发新能源;c 提高能源利用率;d 加强国际合作;e 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

11、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热带雨林的原因:①地处低纬,全年高温;②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③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12、某沙漠(如南美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原因:①副高控制;②寒流影响;③地处信风破背风坡,盛行离岸风。

13、南极严寒的原因:①纬度高,太阳高度低,辐射弱;②海拔高;③气压高风力大;④极冰的反射率高,地面吸热少;⑤寒流影响。

14、西北太阳辐射强的原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少,晴天多,夏季白昼长。

15、青藏高原辐射强的原因: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②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③晴天多,阴天少,日照时间长。

16、四川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别的地方高:①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扩散;②高山阻挡,使空气不易侵入,冬季风影响弱。

17、“蜀犬吠日”的原因:因为四川盆地水汽多且不易扩散,白天多山风,晚上多谷风,无论山风还是谷风都有上升气流,所以多阴雨天气。

18、昆明为何“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①夏季不热是因为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冬季不冷是因为处在准静止锋的暖空气一侧,天气晴朗,所以冬暖夏凉;②一旦下雨,云层削弱太阳辐射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迅速下降。

19、为何贵州“天无三日晴”:①因为冬春秋三季处在准静止锋的冷空气一侧,多锋面雨;②夏季受到暖湿的东南风和西南风的影响,多地形雨,所以终年多雨。

20、贵州为何冬季多冻雨:①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低;②位于准静止锋的冷空气一侧,低温多雨。

21、进藏旅游需注意的问题:①气候高寒,多带御寒衣服;②昼夜温差大,及时增减衣裤;③太阳辐射强,防紫外线辐射;④缺氧,带氧气瓶;⑤低压,有高原反应,要增加体质;⑥生态脆弱,注意保护环境。

附3:关于河流和海洋

1、某河水能(水力)丰富的原因:①(地处什么气候)降水多,河水流量大;②(地处阶梯交界处或地处山地地势起伏大)水位落差大。

2、在河流某处建水电站或修水库的原因:①(地处什么气候)降水多,河水流量大;②水位落差大;③集水面积广;④地处峡谷,建设工程量小,节省投资。

3、某河航运价值大小评价:①地形平坦或崎岖,水流平缓或急促;②河流流量大或小,季节变化大或小;③冰期(有无长短);④流域内人口稠密或稀少,经济发达否,运输的需求量大小;⑤河面宽否,水深否。

4、坡面上水的流向,与等高线垂直并由高处指向低处。

5、河流有凌汛的条件:①由低纬流向高纬;②最冷月气温在0 C 以下(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③潜水层下有融水层。

发生时间各纬度不同,结冰时高纬早低纬晚,融冰时低纬早高纬晚。

6、河流洪涝原因:(1)自然:A 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B 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河床高,排水不畅(或河道宣泄不足);C 扇形水系,集水面积大;D (2)人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抬高,围湖造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7、河流的治理:①中上游修水库;②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③中下游加固大堤;④退田还湖,陡坡退耕还林;⑤截弯取直(长江的荆江河段);⑥下游开挖入海新河(海河和淮河);⑦防治水污染。

8、河流水量大的原因:①地处什么气候区,降水丰富;②流域面积大,集水区广;③支流众多,水系庞大。

9、河流与地下水和湖泊水的补给关系:丰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和湖泊水,枯水期反之。

10、水电站的作用: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旅游、供水、防凌、减淤。

11、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多是干旱区的内流河):流量变化与气温有关,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12、河流下游洪涝严重的原因(如重加拉国):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某季节;③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13、某地盐度高、低的原因:①纬度高低,气温高低,蒸发量大小;②(某地是什么气候)晴天还是阴天多,降水量大小;③河流淡水注入多少;④有寒暖流经过;⑤海域封闭,与外海交换海水少(如波罗的海、红海、地中海等)。

14、某大陆架渔场的原因:①位于浅海大陆架,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水温高,利于渔类繁殖;②有河水流入,营养丰富;③有寒暖流交汇,鱼类集中。海水上泛(秘鲁渔场),饵料丰富。

(二)规律类描述

1、分布规律:①空间分布(面、线、点);②时间分配(集中的时间)。

2、变化规律:①空间变化(面积、位置、方向、形态的变化,如:从哪里向哪里递增);②时间变化。

3、总结规律性题的技巧:求大同,略小异。

(三)区位因素分析类

1、如何分析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区位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②自然条件(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优越;③工农业基础条件好;④资源条件(丰富),旅游条件;⑤劳动力条件(人口众多,劳动丰富)+科技水平(劳动力素质);⑥市场条件(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经济水平高,市场广阔);⑦国家政策和开放程度,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额(比例多);⑧其他条件(国家大型工程等)。

A 农业区位分析模式

自然因素:

;昼夜温差

社会因素:

,劳动力数量)。

1、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①市场: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通过供求关系调节生产类型和规模);②交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或农业发展条件):

★自然:①地形平坦;②气候暖湿(或光热水充足,或雨热同期);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充足;

★社会:⑤市场;⑥交通;⑦政策扶持;⑧劳动力;⑨技术。

3、某地农业区位远离市场的原因(如海南是我国冬季瓜果供应,美国南部阳光地带种植花卉和蔬菜供应北方市场等):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4、(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

①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雨热同期;④灌溉水源充足;⑤劳动力丰富;⑥种植历史悠久,经济丰富;⑦大米是这里人的主食。

5、温带发达国家乳畜业的区位:

①土地贫瘠,气温较低,不适合种植谷物,但适合多计牧草生长;②人口稠密,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③交通发达。

6、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①水稻种植业;②大牧场放牧业;③商品谷物农业;④混合农业;⑤热带种植园农业; ⑥乳畜业;⑦(粗放)畜牧业;⑧园艺业;⑨灌溉农业;⑩河谷农业,绿洲农业;传统旱作农业;还有基塘农业、立体农业、坎子农业。

7、各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①东亚(不含中国):水稻种植业;②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③中亚:灌溉农业和畜牧业;④西亚和北非:河谷农业、灌溉农业和畜牧业;⑤地中海沿岸:园艺业;⑥欧洲: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园艺业;⑦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灌溉农业等;⑧南美:大牧场放牧业、热带种植园、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⑩尼罗河:灌溉农业。

8、中国各地的农业地域类型:

①东北:商品谷物农业;②内蒙古等四大牧区:牧区畜牧业;③华北:传统旱作农业;④南方(含西南):水稻种植业;⑤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灌溉农业;⑥新疆沙漠地区:绿洲农业;⑦青藏高原的湟水和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农业;⑧横断山区及南方丘陵:立体农业;⑨云贵高原:坎子农业;⑩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又混合农业)。

9、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①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③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

10、云南为何成为我国花卉供应基地:①光热水充足;②土壤较肥沃;③终年温暖,气温较高;④交通条件的改善;⑤保鲜、冷藏术的发展。

11、同是发展热带经济作物,云南与海南各自的优劣势是什么:①海南地处海岛,纬度和海拔都较低,水陆交通便利,热量较云南丰富,但冬有寒潮,夏有台风影响;②云南冬无寒潮夏无台风影响,终年温暖,但交通和热量条件不如海南好。

B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又地理位置优越

中)

a 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交通便利;b

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

交汇处交通便利;③农业基础(是否雄厚);④其他因素(a 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旅游、科技等中心)政策、市场、劳动力。

1、城市化的表现:①城市数目增多;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③城市人口增加;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2、城市形成的区位:①地形平坦;②气候温暖;③水源充足(河流);④交通发达;⑤政治;⑥某种自然资源开发;⑦科技;⑧宗教;⑨旅游。

3、城市化出现的问题: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困难;④失业人口增长,就业困难;⑤社会秩序混乱。

4、解决城市问题的措施:①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5、卫星城的作用:①分担大城市的职能;②缓解大城市的土地和交通压力;③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环境;④促进城市合理发展。

C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经济效益:主导要素:原料、市场、动力、交通、技术、廉价劳动力、通信网络等

①乳制品厂、制糖、水产加工、水果罐头—原料指向型;

②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③电子(集成电路)、软件开发、卫星、飞机、精密仪表—技术指向型;

④啤酒饮料、家具制造、印刷、食品加工等—市场指向型;

⑤有色金属的治炼—动力指向型。

环境效益:①大气污染—风向城区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②水污染—河流与城区。

社会效益:国防需要、就业需要、区域平衡、个人爱好。

D 交通区位因素分析

1、某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①速度快慢;②运量大小;③运费高低;④投入多少,成本高低;⑤灵活性强差;⑥连续性好差(如武汉高铁的特点: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好,受气候影响小;安全方便,节能环保)。

2、某铁路、某运河、某公路、某管道的作用:

①沟通了哪里与哪里的联系,缩短了哪两地的路程;②缓解交通运输压力,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网;③加强了哪两个地区的联系,加快对外开放;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⑤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⑥加快脱贫步伐。

3、某铁路或公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①经过什么地形区,地势起伏大,多地质灾害(如南昆铁路,经过喀斯特地形区);②跨山越河多,技术难度高,工程量大,投资成本高;③高寒、冻山、缺氧、生态脆弱(青藏铁路)。

4、某港口建设的条件:

①经济腹地广;②以某城市为依托;③陆域地形平坦广阔;④水港阔水深;⑤与某铁路线连接,水陆交通便利;⑥地处港湾(或背风坡),风浪小;⑦终年不冻;⑧地处某海峡的咽喉地带、运输繁忙;⑨无泥沙淤积;⑩地处某河入海口。

5、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

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②实施减少汽车尾气的技术措施;③广种花草树木。

6、飞机场的区位:①地形平坦开涸;②坡度适当;③地基稳固;④离城较远;⑤地势较高;⑥位于与“盛行风相垂直的郊外(便于逆风起降)。 7、某地有公路或水运了为什么还要修铁路:因为铁路①运量大;②运费低;③速度快;④连续性好;⑤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大。

8、为什么在山区首选公路运输:因为公路运输建设成本低,难度较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9、某管道建设的不利的条件:

①地形复杂,经过某地形区,多地质灾害,施工难度大;②气候干旱或高温多雨;③人烟稀少,难维护;④生态脆弱。

10、建设某输油管道的意义:

①缩短了距离,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②避开了局势动荡的某地区,保障了安全;③管道的运量大,损耗少,连续性强。

E 商业与贸易

1、某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①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工农业发达或经济发达)和销售区(人口稠密);②发达的交通。 2、上海成为商业中心的条件:①上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发达的腹地;②发达的水陆空运输。

3、某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①出口工业制成品,资金和技术及少数农产品;②进口原料和燃料。

4、某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①出口农产产品等初级产品;②进口工业制成品。 (四)问题与措施

1、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气候异常与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森林破坏、草场退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

资源短缺:森林、草场、湿地、耕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减少。

2、问题成因:一般包括自然和人为,侧重人为原因。人为原因一方面围绕环境承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一方面围绕“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或“滥砍滥伐”、“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3、影响:①(对地)改变地球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对周围环境各要素的直接影响)。 ②(对人)危害人类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4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②防洪: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坎;③建设工业区域城市:建基础设施、建筑物等。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

技术措施:①农业上:深耕改土,科学施肥、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

灌滴灌;

②交通:在汽车上安装尾气装置。

经济措施:调整产业结构

环保措施:①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②控制、治理环境污染。

5、我国各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①东北:森林减少,黑土冲刷(或水土流失)、湿地退化;②西北(含内蒙古)、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③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⑤南方山区:水土流失(酸雨是环境污染问题);⑥西南:地质灾害多;⑦青藏高原:土地荒漠化、湿地减少、湖泊萎缩、草场退化、物种减少;⑧宁夏、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土壤盐碱化和荒漠化。

6、水土流失原因:

自然①地势起伏大,坡度陡;②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黄土高原);③降水量大并集中在夏季,多暴雨;④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①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②开矿;③土地利用不合理,破坏了植被。

治理措施:

(1)黄土高原: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如①植树造林;②陡坡退耕还林还草;③缓坡修筑梯田;④沟谷打坝建库;⑤塬地平整土地;⑥矿区要开展土地复垦工作;⑦限制载畜量;⑧调整农业结构,走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道路;

(2)南方丘陵:①走立体农业道路;②山区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③封山育林; (3)东北:①植树造林;②黑土培肥(秸杆还田最有效)。

后果(危害):①使土地贫瘠,农作物减产;②下游河床抬高,降低泄洪能力;③湖泊淤积,库容减少,降低蓄洪标准。

7、解决我国南方农村生活用能的措施:①推广生活用煤;②推广省柴灶;③大力发展沼气;④营造薪炭林;⑤开发小水电;⑥利用新能源。

8、土壤盐碱化成因:自然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②旱涝灾害频繁;人为:人为: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

治理措施:①科学灌溉;②引淡淋盐;③井溉井排;④覆盖;⑤生物措施(植树造林)。 9、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的成因:自然:①气候干旱;②土质疏松;③植被少;④大风多;人为:①过度樵采,放牧和开垦;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治理:①植树造林;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建设人工草场;④限制载畜量;⑤合理利用水资源。

10、大气污染的治理:①控制污染源;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③使用清洁能源;④健全环境法规。

11、水污染的治理: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②兴建污水处理厂;③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管理;④农业污染防治。

12、减轻环境问题的措施:①控制人口量;②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③清洁生产;④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⑤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3、某地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如华北平原):①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河流径流量少;②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径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③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浪费和污染严重;⑤森林覆盖率低。

措施(开源和节流):①修建水库(或水利工程);②跨流域调水;③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耐旱植物;④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⑤植树造林;⑥控制人口增长数量;⑦加强技术改造,更新设备,提高水的利用率;⑧人工降水,海水淡化,合理开采地下水。

附4: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1、如何防灾减灾:①建立灾情预报和监测系统;②加强管理,健全法规;③实施预防措施;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

2、地震的成因:哪两个板块相撞,地壳很不稳定(或地壳活动频繁)。

3、滑坡的成因:①地势起伏大,地形坡度大;②岩石破碎疏松(土质疏松);③植被稀少;④降水丰富,多暴雨;⑤地震多,地壳运动剧烈。

4、泥石流的成因:①地势起伏大;②岩石破碎疏松(土质疏松);③植被稀少;④降水量大,多暴雨)。

5、水能优点:清洁,可再生,发电成本低,积累多,收益大 缺点:季节变化大

6、核能优点:能源巨大,燃料运量小,地区适应性强

7、在某地建核电站原因: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的需求量大;②常规能源缺乏;③核能具有能量巨大,原料运输量小,地区适应性强,发电成本低的优点。

(五)评价类

1、答题思路:①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入手。 ②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辩证阐述。

③从不同对象来分析:例如迁出地和迁入地(人口迁移,人口城市化),流出地和流入地(水土流失),输出地和输入地(天然气、电力)。

2、资源调配意义

①对输出地(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基础设施完善); ②对输入也(缓解能源或者电能紧张,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空气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对沿线地区(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④对两地(促进两地的协调发展)。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地区:①有利②加快经济结构,缩短产业升级时间;③增强就业机会;不利①接受污染转移。

发达国家、地区:有利①产业升级;②促进国际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利①就业减少失业人口增多;②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

人口迁移的意义:

迁出地:有利①缓解人口压力;②加强对外联系;不利——①人才流失 迁入地:有利①增加劳动力;③加速城市化;④加强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不利——城市化问题严重(①就业紧张;②住房困难;③交通拥挤;④社会治安混乱)。

五、常考的季节现象

①北半球春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江南姑娘采茶正忙(雨前茶最好) 我国北方出现大风或沙暴天气

东北地区河流的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 黄河在一年中第一次出现凌讯: 华北平原出现春旱,长城以北种春小麦; 长芦盐场忙于晒盐(雨季未到,气温高,蒸发大)

②北半球夏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尼罗河处丰水期

塔里木河水位最高的时期(冰川融化) 北印度洋的洋流顺时针流动(沿岸海水向东流)

我国低温中心在青藏高原

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一月初)

驯鹿自针叶林带迁向苔原带

北半球大陆高压强盛,大洋低压强盛

天由牧民在森林带以上的草场放牧(夏季牧

南极考察最佳时期

场)

北极考察最佳时期(极昼现象) 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地中海沿岸国家炎热干燥 好望角、开普敦沿海风浪大 长江中下游 带出现伏旱天气 亚洲低压势力强盛

南部沿海地区物体影子有时朝南 北半球热带草原和季风区正值雨季 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升高

地球公转速度最小时期(七月初,远日点) 我国南方赛龙舟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台风、暴雨袭击

南亚、东南亚、我国西南地区吹西南风 东亚季风区盛行东南风

潘帕斯草原一片枯黄(南半球热带草原)

③北半球秋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居中 华北平原种冬小麦,棉花收摘 一场秋雨一场寒 我国秋高气爽,北雁南飞

香山红叶,北半球温带森林(东岸35N 、西岸40N 以北)开始落叶

④北半球冬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极夜、极光 途径北印度洋西行的船只顺风顺水 澳大利亚袋鼠繁殖旺盛 我国常遭寒潮影响

好望角、开普敦一带炎热干燥 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我国秦淮以北河流有结冰现象(冰期、冰层)


相关文章

  • 2016-2017学年年春季期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 2017年春季期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为了提高高考地理科复习备考效益,提高地理科成绩,根据近年高考现状,我们在调研.比较.分析.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提出2017年高三地理科复习备考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地理科课堂 ...查看


  • 高三工作计划(1)
  • 成都石室外语学校2013--2014学年 高三工作计划 教学处 学生高考成绩既是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大事,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决定我校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本学年又正是高三学生的学习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查看


  • 2014级高三第二次联考考试总结教师会
  • 2017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联考分析总结 同志们: 2017届非毕业班第二次联考暨高三年级上学期段考工作已顺利结束,此次考试工作,高三年级组精心组织,细致准备,周密安排,顺利完成考试工作,基本完成了年级教育教学任务的既定目标.此次考试较好的检 ...查看


  • 高三年级管理拾零
  • 高三年级管理拾零 挖掘潜力,负重拼搏,终创佳绩 --2012高高三年级管理拾零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 胡伯用 刚刚过去的一学年,本人兼任高三年级主任.在本届生源入口极差的情况下(中考全县前40名无一人,前300名只招收29人,前600名仅招 ...查看


  • 2014工作展望
  •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展望 在2013-2014学年的第二学期,我的教学工作重心主要在高三年级,随着高考日渐临近,教学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学生已经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但这还不能满足高考的要求 ...查看


  • 高中文科学习方法要诀
  • 高中文科学习方法要诀 1.高中文科包括: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 2.文科课程和数学.物理等理科课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记忆量大.由于这个特点,使你在学习文科课程时所采用学习 方法明显不同于理科. (2)理解抽象.不像理科的理 ...查看


  •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
  • 篇一:高三地理复习课教学反思 我任教高三,深感心理的重压,肩上担子的沉重.高度的责任感,使我认真踏实地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回首一年来的工作,首先应感谢领导的信任,感谢教研组长的帮助和支持.面对今年高考"文综"的成绩, ...查看


  • 高三文科复习计划
  • 高三文科复习计划建议 把高三的复习计划分为三大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学习方法. 第一阶段,是整个高三第一学期时间.这个阶段时间大约五个月,约占整个高三复习的一半时间左右. 这段时间高三文科复习四忌: 一忌抛开考纲,盲 ...查看


  • 高三各科后期复习策略
  • 高三化学后期复习策略 泰安一中 刘新宇 离高考只剩三十天多天的时间了,高三同学已进入了后期复习阶段.高三第一轮复习是"广积粮",第二轮复习是"深挖洞",当前的复习主要是通过综合训练进行查缺补漏,从而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