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词语解释

九年级上册词语解释

《秋水》选自 1. 秋水 水, 1. 时 2. 灌 3. 河

4. 径〔 〕 5. 涘〔 〕 6. 渚〔 〕 7. 不辩牛马

8.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9. 北海 10. 东面 11. 端 12. 旋 13. 面目 14. 望洋 15. 野语 16. 闻

17. 我之谓也 18. 少仲尼之闻 19. 轻伯夷之义者 20. 子 21. 长

22. 大方之家

《愚公移山》选自 1. 方 2. 河阳 3. 且 4. 惩

5. 塞〔 〕 6. 迂〔 〕 7. 室 8. 谋 9. 毕 10. 平险 11. 指 12. 杂然 13. 许 14. 曾 15. 丘 16. 如…何

17. 焉 18. 子孙 19. 三夫 20. 叩石垦攘 21. 箕〔 〕畚 22. 孀〔 〕妻 23. 遗男

24. 始龀〔 〕 25. 易节 26. 始一反焉 27. 叟

28. 甚矣,汝之不惠 29. 残年余力 30. 毛 31. 其 32. 长息 33. 固 34. 彻 35. 若 36. 焉

37. 穷匮〔 〕 38. 加增

39. 何苦而不平 苦,

40. 操蛇之神 41. 感其诚 42. 厝 43. 陇断

《扁鹊见蔡桓公》选自 1. 有间〔 〕 2. 腠〔 〕理 3. 居十日

4. 望桓侯而还〔 〕走还, 5. 故 6. 司命 7. 属 8. 请

《捕蛇者说》选自 1. 质 2. 章

3. 腊〔 〕 4. 饵 5. 去死肌

1

7. 聚

8. 岁赋其二 9. 当起租入 10. 争奔走焉 11. 专其利 12. 三世 13. 死于是 14. 嗣

15. 数〔 〕 16. 戚

17. 若毒之乎 18. 莅〔 〕事者 19. 更若役 20. 复 21. 汪然

22. 君将哀而生之乎 23. 向吾不为斯役 24. 病 25. 积于今 26. 蹙〔 〕 27. 竭其庐之处

28. 号〔 〕呼而转〔 〕徙29. 顿培 30. 犯

31. 呼嘘毒疬 32. 往往

33. 死者相藉〔 〕 34. 今其室十无二三焉 35. 尔 36. 悍吏

37. 叫嚣乎东西 38. 隳突

39. 哗然而骇者 40. 虽鸡狗不得宁焉 41. 驰然

42. 谨食〔 〕之 43. 时 44. 甘食 45. 尽吾齿 46. 犯死 47. 熙熙 48. 旦旦有是 是

50. 则已后矣 51. 苛政猛于虎也

52.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53.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以, 俟, 《诗词五首》选自 《使至塞上》选自 1. 问边

2. 属国过居延 3. 征蓬 毒, 4. 胡天 5. 孤烟 6. 侯骑

《泊秦淮》选自 1. 烟笼寒水月笼沙 2. 商女

《无题》选自 1. 百花残

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 晓镜 4. 但愁 5. 云鬓改 6. 无多路 7. 殷勤 8. 探看

《浣溪沙》选自 1. 香径

《水调歌头》选自

1. 把酒 把, 2. 归去 3. 琼楼玉宇 4. 何似 5. 朱阁 6. 绮户 7. 恨

8. 何事长向别是元 何事,

9. 婵〔 〕娟 《论语》十则选自 1. 身 2. 谋 3. 忠

2

5. 信 6. 传 7. 贤 8. 齐 9. 一言 10. 行 11. 其 12. 恕 13. 弘毅 14. 道 15. 处

16.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7. 子贡问君子

18.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9.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20. 而 21. 求

22. 执鞭之士

23.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4. 春服 25. 冠者 26. 浴乎沂

27. 风乎舞雩〔 〕 28. 咏 29. 与

《鱼我所欲也》选自 1. 得兼 2. 苟 3. 如使 4. 由是 5. 生 6. 是故 7. 丧 8. 呼尔 9. 行道之人 10. 蹴〔 〕而

11. 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 12. 加 13. 得我欤 得

14. 本心

《订鬼》选自 2. 存想 3. 致之何由

何由, 4. 寝衽〔 〕 5. 虚见 6. 效 7. 传 8. 顾玩 9. 无非马者 10. 庖丁 11. 用精致甚

用精, 至,12. 困剧 困, 剧, 13. 精 14. 泄 15. 夫 16. 据案 17. 俱用 18. 同一实 《马说》选自 1. 祗〔 〕

2. 骈〔 〕死于槽里之间 骈, 枥, 3. 不以千里称也 4. 马之千里者 5. 一食

6. 外见〔 〕 7. 且 8. 等

9. 策之不以其道 10. 尽其材 11. 通其意 12. 执筞而临之 13. 呜呼

14. 其真无马邪 《诗词五首》选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选自 1. 涕泪 2. 却看 3. 何在 4. 漫卷诗书

《滁州西涧》选自

3

2. 幽草 3. 深树鸣 4. 野渡 5. 自横

《约客》选自

1. 黄梅时节家家雨 2. 闲敲棋子落灯花 《如梦令》选自 1. 雨疏风骤 2. 残酒 3. 卷帘人

4.应是绿肥红瘦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选自1. 郁孤台 2. 清江 3. 行人

4.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5.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4

九年级上册词语解释

《秋水》选自 1. 秋水 水, 1. 时 2. 灌 3. 河

4. 径〔 〕 5. 涘〔 〕 6. 渚〔 〕 7. 不辩牛马

8.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9. 北海 10. 东面 11. 端 12. 旋 13. 面目 14. 望洋 15. 野语 16. 闻

17. 我之谓也 18. 少仲尼之闻 19. 轻伯夷之义者 20. 子 21. 长

22. 大方之家

《愚公移山》选自 1. 方 2. 河阳 3. 且 4. 惩

5. 塞〔 〕 6. 迂〔 〕 7. 室 8. 谋 9. 毕 10. 平险 11. 指 12. 杂然 13. 许 14. 曾 15. 丘 16. 如…何

17. 焉 18. 子孙 19. 三夫 20. 叩石垦攘 21. 箕〔 〕畚 22. 孀〔 〕妻 23. 遗男

24. 始龀〔 〕 25. 易节 26. 始一反焉 27. 叟

28. 甚矣,汝之不惠 29. 残年余力 30. 毛 31. 其 32. 长息 33. 固 34. 彻 35. 若 36. 焉

37. 穷匮〔 〕 38. 加增

39. 何苦而不平 苦,

40. 操蛇之神 41. 感其诚 42. 厝 43. 陇断

《扁鹊见蔡桓公》选自 1. 有间〔 〕 2. 腠〔 〕理 3. 居十日

4. 望桓侯而还〔 〕走还, 5. 故 6. 司命 7. 属 8. 请

《捕蛇者说》选自 1. 质 2. 章

3. 腊〔 〕 4. 饵 5. 去死肌

1

7. 聚

8. 岁赋其二 9. 当起租入 10. 争奔走焉 11. 专其利 12. 三世 13. 死于是 14. 嗣

15. 数〔 〕 16. 戚

17. 若毒之乎 18. 莅〔 〕事者 19. 更若役 20. 复 21. 汪然

22. 君将哀而生之乎 23. 向吾不为斯役 24. 病 25. 积于今 26. 蹙〔 〕 27. 竭其庐之处

28. 号〔 〕呼而转〔 〕徙29. 顿培 30. 犯

31. 呼嘘毒疬 32. 往往

33. 死者相藉〔 〕 34. 今其室十无二三焉 35. 尔 36. 悍吏

37. 叫嚣乎东西 38. 隳突

39. 哗然而骇者 40. 虽鸡狗不得宁焉 41. 驰然

42. 谨食〔 〕之 43. 时 44. 甘食 45. 尽吾齿 46. 犯死 47. 熙熙 48. 旦旦有是 是

50. 则已后矣 51. 苛政猛于虎也

52.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53.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以, 俟, 《诗词五首》选自 《使至塞上》选自 1. 问边

2. 属国过居延 3. 征蓬 毒, 4. 胡天 5. 孤烟 6. 侯骑

《泊秦淮》选自 1. 烟笼寒水月笼沙 2. 商女

《无题》选自 1. 百花残

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 晓镜 4. 但愁 5. 云鬓改 6. 无多路 7. 殷勤 8. 探看

《浣溪沙》选自 1. 香径

《水调歌头》选自

1. 把酒 把, 2. 归去 3. 琼楼玉宇 4. 何似 5. 朱阁 6. 绮户 7. 恨

8. 何事长向别是元 何事,

9. 婵〔 〕娟 《论语》十则选自 1. 身 2. 谋 3. 忠

2

5. 信 6. 传 7. 贤 8. 齐 9. 一言 10. 行 11. 其 12. 恕 13. 弘毅 14. 道 15. 处

16.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7. 子贡问君子

18.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9.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20. 而 21. 求

22. 执鞭之士

23.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4. 春服 25. 冠者 26. 浴乎沂

27. 风乎舞雩〔 〕 28. 咏 29. 与

《鱼我所欲也》选自 1. 得兼 2. 苟 3. 如使 4. 由是 5. 生 6. 是故 7. 丧 8. 呼尔 9. 行道之人 10. 蹴〔 〕而

11. 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 12. 加 13. 得我欤 得

14. 本心

《订鬼》选自 2. 存想 3. 致之何由

何由, 4. 寝衽〔 〕 5. 虚见 6. 效 7. 传 8. 顾玩 9. 无非马者 10. 庖丁 11. 用精致甚

用精, 至,12. 困剧 困, 剧, 13. 精 14. 泄 15. 夫 16. 据案 17. 俱用 18. 同一实 《马说》选自 1. 祗〔 〕

2. 骈〔 〕死于槽里之间 骈, 枥, 3. 不以千里称也 4. 马之千里者 5. 一食

6. 外见〔 〕 7. 且 8. 等

9. 策之不以其道 10. 尽其材 11. 通其意 12. 执筞而临之 13. 呜呼

14. 其真无马邪 《诗词五首》选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选自 1. 涕泪 2. 却看 3. 何在 4. 漫卷诗书

《滁州西涧》选自

3

2. 幽草 3. 深树鸣 4. 野渡 5. 自横

《约客》选自

1. 黄梅时节家家雨 2. 闲敲棋子落灯花 《如梦令》选自 1. 雨疏风骤 2. 残酒 3. 卷帘人

4.应是绿肥红瘦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选自1. 郁孤台 2. 清江 3. 行人

4.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5.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4


相关文章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课老师,您好!词语突破
  •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 第1课 老师,您好! 词语突破 铺设 pū shè 现实 xiàn shí 理想 崇高 chóng gāo 解释:高尚 浸透 jìn tòu 一项 创造 chuàng zào 蕴含 解释:包含 辛劳 xīn láo 涌起 ...查看


  •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庐山的云雾]资料词语解释(精品)
  • <庐山的云雾>资料 词语解释 1. 尤其 基本解释: 副词.表示更进一步:他各门功课都好,语文尤其突出|数量固然要紧,质量尤其重要. 变幻无常[biàn huàn wú cháng] 详细解释 : [近义词]:白云苍狗.变化多端 ...查看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四字词语解释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四字词语解释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若隐若现:形容似有似无,隐隐约约. 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形容偏僻的地方. 神秘莫测:形容非常神秘,使人摸不透.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 ...查看


  •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词语解释.近义词.反义词
  • 词语解释: 奇观: . 笼罩: . 若隐若现: . 人山人海: . 人声鼎沸: . 浩浩荡荡: . 人迹罕至: . 神来之笔: . 神秘莫测: . 不容置疑: 不可计数: . 恍恍惚惚: . 镇静: . 近义词: 凶猛------( ) 笑 ...查看


  • 五年级语文上册词语解释
  • 五年级语文上册词语解释.近反义词 第一单元 一.词语解释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适宜:适合,相宜. 倾盆大雨: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饥肠辘辘:饿得肚子直叫.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滚瓜烂熟:形容朗读.背诵 ...查看


  • 五年级语文上册词语解释 2
  • 五年级语文上册词语解释.近反义词 第一单元 一.词语解释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适宜:适合,相宜. 倾盆大雨: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饥肠辘辘:饿得肚子直叫.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滚瓜烂熟:形容朗读.背诵 ...查看


  • 五年级语文上册词语解释 1
  • 五年级语文上册词语解释.近反义词 第一单元 一.词语解释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适宜:适合,相宜. 倾盆大雨: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饥肠辘辘:饿得肚子直叫.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滚瓜烂熟:形容朗读.背诵 ...查看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词语解释
  •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波光明灭:水波反射出来的光一闪一闪的,忽明忽暗.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津津: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飘然而起:课文中形容山雨飘飘洒洒地下了起来.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的 ...查看


  • 九年级上册文言实词复习资料
  • 九年级上册文言实词复习 (一)通假字辨析: 汉字在古文的实际运用中, 常拘于汉字的词汇量有限, 而令使用者陷入尴尬的境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使用者便借用其它的音近字或形近字代替应急之用, 后人便称之为"通假字.请看下面的句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