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并不普通(不普通的普通话)
今天,我要跟小朋友们讲一讲普通话,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在偷笑,我知道你肯定在想“普通话咱们不是每天都在说吗?而且我说的很流利、很自然,老师经常要我去讲台上朗读呢!”那么我要在这里先恭喜你,然后拉起你的小手跟我一起去推广普通话,因为要讲好普通的普通话真的并不普通。
普通话不普通,它是一条纽带,连接着我们每一个人,如果在两个人之间的纽带上打一个结,有时候会闹出一个啼笑皆非的笑话,有时候就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记得一次,妈妈带着我和邻居张阿姨一家在小区游乐场玩,不一会儿,另外一对母女向我们走了过来。为了拉近大家的关系,新加入的阿姨决定夸一夸张阿姨家尚在襁褓中的小弟弟,于是她说:“哇,这个小狼(男)孩好可爱!”“什么,什么?小狼孩?快让我看看他的毛长在哪里,哈哈哈...... ”我的眼泪都快笑了出来。这时,新来的阿姨也许是察觉到了我的反应,赶紧尴尬的解释道:“对不起,对不起,我是广州人,普通话说的不好。”妈妈赶紧给大家缓和气氛,说道:“没事没事,很正常,跟我上次出差比起来,这并不算什么。”于是,妈妈讲起了出差的经历。她出差跟一位四川的阿姨住在一个房间,晚上,那位阿姨突然对她说:“很晚了,你先去死吧,你死完了我再死。”妈妈听到后特别生气,经过那位阿姨解释才明白过来,她说话的本意是“很晚了,你先去洗吧,你洗完了我洗”......
普通话不普通,它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九州大地,如果我们想在祖国的大地上畅行无阻,就必须学好说好普通话。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方言,同样是“你好”,我知道广东话讲“内猴”,上海话讲“侬好”,湖南话讲“哩好”,当然还有妈妈家乡保定讲的“妮嚎啊”。方言是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讲话方式,用方言交流让人感到亲切,但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上海人到了四川,或是一个四川人到了湖南,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去问路,我想结果必定是问路的人一脸茫然,指路的人也是一头雾水吧。老师教育我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才能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人生,所以,如果我们如果想出去体会外面世界的精彩,就请大家说好用好普通话吧。
普通话不普通,它是一种文化,连接着每一位中华民族的儿女。今年央视热播的《开学第一课》,当百名青少年在台上身着国服,齐声用普通话朗诵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清脆的竹简声,琅琅的诵读声,伴着悠扬的古典旋律,吸引了电视机前每一位观众的注目,让我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底蕴和震撼。我想,应该只有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来表达,才能更加彰显这种文化的力量吧。
有一首我最爱听的歌叫《中国话》,我喜欢里面的“平平仄仄平平仄”,我喜欢里面的“扁担宽板凳长”,我喜欢里面的“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更喜欢“我们说的话 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亲爱的同学,请跟我一起,讲好我们并不普通的普通话吧!
普通话并不普通(不普通的普通话)
今天,我要跟小朋友们讲一讲普通话,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在偷笑,我知道你肯定在想“普通话咱们不是每天都在说吗?而且我说的很流利、很自然,老师经常要我去讲台上朗读呢!”那么我要在这里先恭喜你,然后拉起你的小手跟我一起去推广普通话,因为要讲好普通的普通话真的并不普通。
普通话不普通,它是一条纽带,连接着我们每一个人,如果在两个人之间的纽带上打一个结,有时候会闹出一个啼笑皆非的笑话,有时候就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记得一次,妈妈带着我和邻居张阿姨一家在小区游乐场玩,不一会儿,另外一对母女向我们走了过来。为了拉近大家的关系,新加入的阿姨决定夸一夸张阿姨家尚在襁褓中的小弟弟,于是她说:“哇,这个小狼(男)孩好可爱!”“什么,什么?小狼孩?快让我看看他的毛长在哪里,哈哈哈...... ”我的眼泪都快笑了出来。这时,新来的阿姨也许是察觉到了我的反应,赶紧尴尬的解释道:“对不起,对不起,我是广州人,普通话说的不好。”妈妈赶紧给大家缓和气氛,说道:“没事没事,很正常,跟我上次出差比起来,这并不算什么。”于是,妈妈讲起了出差的经历。她出差跟一位四川的阿姨住在一个房间,晚上,那位阿姨突然对她说:“很晚了,你先去死吧,你死完了我再死。”妈妈听到后特别生气,经过那位阿姨解释才明白过来,她说话的本意是“很晚了,你先去洗吧,你洗完了我洗”......
普通话不普通,它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九州大地,如果我们想在祖国的大地上畅行无阻,就必须学好说好普通话。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方言,同样是“你好”,我知道广东话讲“内猴”,上海话讲“侬好”,湖南话讲“哩好”,当然还有妈妈家乡保定讲的“妮嚎啊”。方言是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讲话方式,用方言交流让人感到亲切,但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上海人到了四川,或是一个四川人到了湖南,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去问路,我想结果必定是问路的人一脸茫然,指路的人也是一头雾水吧。老师教育我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才能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人生,所以,如果我们如果想出去体会外面世界的精彩,就请大家说好用好普通话吧。
普通话不普通,它是一种文化,连接着每一位中华民族的儿女。今年央视热播的《开学第一课》,当百名青少年在台上身着国服,齐声用普通话朗诵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清脆的竹简声,琅琅的诵读声,伴着悠扬的古典旋律,吸引了电视机前每一位观众的注目,让我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底蕴和震撼。我想,应该只有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来表达,才能更加彰显这种文化的力量吧。
有一首我最爱听的歌叫《中国话》,我喜欢里面的“平平仄仄平平仄”,我喜欢里面的“扁担宽板凳长”,我喜欢里面的“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更喜欢“我们说的话 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亲爱的同学,请跟我一起,讲好我们并不普通的普通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