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字的用法和来源问题

“们”字的用法和来源问题

摘要:在近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的发展过程中,新词缀的出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比如“们”,本文从“们”的用法、来源、性质来展开,综述近人对“们”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对其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们”;来源;复数词尾

“们”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一般认为“们”字始见于宋代,但早在唐朝刘知几《史通·外编·杂说》中就有:“渠们底箇,江左彼此之词。”“渠们”就是“他们”,但这是一个孤证,没有更多的证据论证,所以谨慎的说,“们”字还是产生于宋代,发展于宋代,又写作懑、满、瞒、们、门等,例如:“对酒当歌浑冷淡,一任他懑嗔恶。《稼轩词·念奴娇》 令..

他出气不得,何故叵耐他瞒。《五灯会元·卷第十六》1“们”字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在近代..

汉语中的用法有哪些?与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对“们”字的探索又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一、 “们”的用法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说:“近代汉语人称代词的主要发展是词尾‘们’字的产生。吕叔湘先生最先对“们”字进行了系统研究,详尽的分析了“们”字的用法。近代汉语中“们”最主要的功能与现代汉语中相同:与人称代词、指人名词组合成复数形式。

例如:往往佛法入中国,他们自会寻讨《朱子语类·卷三》。 ..

倘或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儿们不学好了。《水浒传·卷二》 ...

获救的灾民们感激地说:" 你们真是神兵!" ..

但近代汉语的“们”用法比现代汉语的“们”广,有一些不同的用法。

1、“这们”“那们”形式的存在。吕叔湘先生解释:意思是“这些人”“那些人”,等于

2其实在先生所列举的例子中都是“他们”。这每取经后不肯随三藏。《董西厢64》“每”“懑”..

1

2 语料来源:复旦大学基本古籍库、现代汉语语料库(所引材料多来源于此处) 吕叔湘著江蓝生补 《近代汉语指代词》 学林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 第66页

等,没有“们”。而实际上大量的“这们”“那们”例子中,“这们”“那们”是相当于“这么”“那么”的:

李逵道:这们睡,闷死我也。《水浒传·卷七十四》 ..

这们大雨,天又黑了。《盛明杂剧初集·卷六》 ..

难道就那们收着不怕虫蛀吗?《老残游记·卷七》 ..

所以严格意义上不能说“这们”“那们”相当于“这些人”“那些人”,等于“他们”,只能说“这每”“这懑”有少许的例子指“他们”。

2、近代汉语中“们”不仅能用在指人名名词后,有时也用在非指人的名词后。例如:这伙伴你切的草忒粗,头口们怎生吃的?《老乞大》马们怎么来的迟?《朴通事》当然现代.....

汉语中也有用的如花儿们、草儿们等,但其实二者并不相同。“马们”中的“们”表达是类的复数概念,“花儿们”中更多的则表达的拟人化的复数概念,因为现代汉语中“们”一般只指人。

3、用主观的复数来表示客观的单数,例如:我们一个丫头,姑娘只是混说。《红楼梦·第..

三十一回》我贱姓王。呸!我们死鬼当家儿的姓王。《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两个例子中“我..

们”就相当于“我”,那么“们”的意义实际上就弱化了,形式性加强了,这样的例子多出现在较晚的文献中,像《红楼梦》这类,应该是“们”用法的一种特别的变化。

4、“们”加在人称代词后,在演变的过程中,与前者产生合音字,如“我们→俺”,“你们→您”,它们单字表复数。例如:可怜见俺是儿女夫妻。《梨园按试乐府新声·卷中》而在.

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俺、您的意义又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可表单数的人称代词。

5、现代汉语中“我们、你们、他们”不能带数词做修饰语,但可以用作数词的同位语“我们两个”。而近代汉语中一般不这样说,只说“我二人”,“你三人”如:爷说道:你三个人这段姻缘真是天作之合《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八回》

总之,“们”作为复数词尾们出现以后,一方面汉语的指人的复数表达健全起来,逐渐形成严整的系统;同时指称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各种变化也就越来越多了。

二、“们”的起源

“们”的来源问题一直是汉语学界非常感兴趣的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1、吕叔湘先生很早就对“们”的来源做出过系统的论考,1940年《释您、俺、 咱、喒附论们字》中考察了“们”字的历史,1949年根据这篇文章改写成了《说们》,1983年《近代汉语指代词》中又进一步对“们”的语源作了推测,主要观点是:“们”字始见于宋代,唐代文献里有“弭”和“伟”两个字,都当“们”字用;在宋代文献里,“们”字有“懑、满、瞒、门、们”等写法;元代文献里“们”少,大多数写作“每”;明初仍多用“每”字,明中叶以后“们”字才多起来;“们”缀和中古的“辈”可能有语源关系,由“辈”发展为“弭、弥、伟”,再发展为“们”,因为他们在用法上吻合,语音相近。大致演变历程:辈→弭、弥、伟→门、懑、瞒、们。举例如下:

天未厌戎马,我辈本常贫。《杜诗镜铨·卷十五》 ..

我弭当家没处得卢皮遐来。《因话録·卷五》 ..

他懑有事,都不能管得。《挥尘余话卷之二》 ..

2、江蓝生认同吕叔湘先生的“们”由“弭”发展来,但并不支持“辈”和“们”的关系。创造性的提出了“么”“们”同源,认为“么”、“们”都是由“物”演变而来的。主要观点:“侪,等,辈,曹,属”这些类别的词都可以用在人称代词或名词的后面表示某一类人,表明“们”的语义来源是跟“辈,等”同义的类别词,比如“物”;复数词尾“弭,弥”是其语源“物”脱尾音变的结果,“每,伟”是“弭,弥”的方言变体,而“们”组字不是从“物”纵向音变而来的,而是通过其白读音[mei]跟“每”读音相同而充当复数词尾标记的,最后以其文读音[men]取代了白读音[mei]的3。即:物→弭、弥→每、伟→们。

那么“物”为什么也能表示类别词?一方面在先秦两汉时期它主要指事物的类别,在汉语发展过程中,“物”又普遍用于泛指众人或总指一切人,它就具备了跟“等”一样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名词之后表示某一类人,或进一步虚化为复数词尾的条件;另一方面“何等”、“等”用作疑问代词,“何物”与“没”(物)同样也可用作疑问代词,根据同义词类引申的规律,那么“物”的意义跟等一样原则上也应该可以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名词之后,表示某一类人,进而虚化为复数词尾。江蓝生主要从语音和词义引申上对“们”的来源提出新颖的看法。即“们”源于“物”。 3 江蓝生 《近代汉语探源》 商务印书馆 2000年2月第1版 第128页

3、梅祖麟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出发认为从“弭”、“伟”发展为“们”是受阿尔泰语的影响,-n 尾是从阿尔泰语借来的。在共同阿尔泰语中,有-n ,-s ,-d 三个复数词尾;语根收-i 尾的单元音或二合元音,加-n 表复数4。所以当北宋时期辽,控制北方地区是,汉语和契丹语(属阿尔泰语)接触,“弭”、“伟”、“每”收i 尾,就加上n 表复数,变成了“懑”、“门”、“们”。

4、太田辰夫指出“们”的语源是“门”,大概指同一族的人5。后来俞敏、张惠英、石毓智相继对这一说法进行了阐释。张惠英从方言角度论证了“们”来源于“家门”的“门”,例如认为厦门话:我gua 我们guan ;你li 你们lin 6,-n 是“人”的省略做复数词尾,也可以是“门”的省略。认为从早期白话文献到现代方言中所用的复数人称代词词尾“家”、“们”、“俚”,实际上就是来自表示家庭、门户、住宅的一组同义词“家、们、里”。石毓智在其《汉语语法化的历程》(2001)一书中也有相似的观点,对“们”的起源进行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解释”,认为“们”来自于原来表示“家庭”、“一类”、“学派”的“门”,在“门”虚化为复数词尾以后,因为它只限于与人有关,人们就加上一个单人旁以示区别。

5、近来又有新说提出认为“们”的语源是“民”7,不外乎两个理由:读音相近;都表示类的概念。

总结以上几家的观点,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主要用法和语音上来探求的有—“们”源于“辈”、“物”、“民”、“门”,单从语音上来探求的—“们”的-n 尾是从阿尔泰语借来的。各家对于“们”字来源的说法,并无明确肯定的答案。各家从字音、字形的演变上对“ 们” 缀的来源进行了解释,各有理据,但也都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提出自己的看法。

吕叔湘先生是从“类及之词”里审查找到的“辈”,主要是从语法上,“辈”和“们”的限制条件几乎完全相同:如用在“尔”、“我”等代词之后,也用在指人的名词之后,例如 天子使我来,正欲除尔辈,不图为贼党所获。《隋书·卷七十一》 ..

天下当无此鼠辈邪?《三国志·魏书》 ..

从用法上是很有说服力的。但是语音方面的“辈”和“们”塞音、鼻音通转的例证并不足,如果先带-n 后脱-n 尾的语言现象,比较容易解释,而从“辈”到“们”是加-n 。所以“们”4

5 梅祖麟 《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 商务印书馆 2000年10月第1版 第96页 日·太田辰夫 蒋绍愚、徐昌华译 《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2版 第102页) 6 张惠英 汉语方言代词研究 方言 1997年第2期 第92页

7 刘欣、陈长利“论们字的来源”德州学院学报第28卷第5期 2012年10月

是由“辈”演化而来是不能肯定的,不能因为两个字的用法相同、语音相近就说两个字是先后演变的关系,因为我们也不能否认它们是同类相近的关系。

江蓝生先生的“么”、“们”同源从音变方面解释了语源“物”跟唐代以来的复数词尾用字“弭、伟、每”以及“懑、门、们”之间的音变关系,列举了文献资料和现代方言的例子说明“么”“们”之间的同源于“物”的关系,“么”来源“物”是被认可了的,但“们”源于“物”则是很有创造性的观点:根据古无轻唇音和i 介音的产生,“物”是微母字,是既有可能变化成mi 、mei 、wei 之类的读音的,而根据传统音韵学的“阴阳对转理论”,鼻音韵尾的“门”可以和开音节“每”对转,很多方言可以支持这一说。在前文所列举到的近代汉语中“这么”“那么”直接说成“这们”“那们”,例如:

后宫妃嫔虽多看来,却没有你这们一个姿色。《盛明杂居初集》 ..

上前高叫道那老儿,你这们大年纪全不晓事。《西游记》 ..

那们些人不是比我强的,就是不如我的。《老残游记》 ..

我的方言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德语”(湖南常德)中也有一种表达:“那么多”会直接说成“么(men)多”即“么”音“们”。都说明“么”“们”很有关系,这也可以为“么”“们”同源提供一定的证据。我自己比较认同江蓝生先生的观点。

梅祖麟先生的语言接触理论很有道理,但时间上有一定的冲突,北宋时期受阿尔泰语的影响,而词尾“门”在唐代就已出现,元代受蒙古族统治(蒙古语属阿尔泰语),此时应该是应用最广泛的时期,语言事实却是元代多用“每”,“懑”“们”“门”很少用。语言事实并不能完全支持理论,所以还是不够严谨,但是开辟了“们”字探源的一个新的途径—语言接触。

太田辰夫这一派的观点,“们”源于“门”,与“家”同,我认为从本质上讲是跟“们”源于“辈”是一样的出发点。都是从“表示一类人”的意义逐渐语法化为表复数词尾。前一种说法主要是从语音和意义上来探索的,后一种说法主要是从用法和语音的上来推导的。相对来说前一种说法还存在问题,不能解释“每”、“伟”、“弭”做复数词尾的现象,也不能解释“家”只有一种写法,而“门”却可以写成“懑”、“瞒”、“们”等多种写法的现象。

“们”源于“民”这个观点,且不论它的可信性,这种说法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民”一般都做实词,并无做虚化做复数词尾的例证,没有语言事实,也就不能构拟出演变轨迹,从实词到词尾一定是在语言运用发展过程中的渐变,不可能突变。

所以,到目前为止词尾“们”的来源还不能确定,只能继续的求索。

三、其他问题

现代汉语中词尾“们”由于用法意义的不同,所以对于“们”的性质也有一定的争议,有人认为是词缀,有人认为是助词。 我认为,“我们、你们、他们、咱们”这类人称代词中的“们”表复数的语法意义,相似于英语中的-s 复数后缀,词汇意义比较虚,可以看成词缀;而在“朋友们、同学们、乡亲们、女士们”等之类词中“们”跟前面名词的紧密程度低,可以看成是表群体的助词。这种现象的存在其实正表明了“们”的词汇意义逐渐虚化,语法意义逐渐增强的一个过程。“我们、你们”这类词从近代汉语时期就长期使用,语法化程度更高,而“朋友们、同学们”是属于现代汉语中才出现的词汇,构词的本义就是取“们”表群类的概念,所以语法化程度相对较低,这跟古代汉语中人称代名词后面加“侪、等、辈、曹、属”相似,独立性比人称代词后的“们”更强,例如“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史记·封禅书》)...

和“公之等《史记·日者列传》更多的是指类,”“我们之类的人”,不能只说是复数。 ...

四、小结

词尾“们”的主要用法是与人称代词、指人名词组合成复数形式,也有一些其他的用法。“们”的来源可能是“辈”、“物”“们”等,我们不能下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是通过对“们”的历时探讨,有助于揭示复数词尾“们”发展规律,也有利于深入认识汉语的复数范畴的本质特征;另外考证“们”的来源时,共时层面上大量的运用了方言语词的材料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汉语方言复数标记的研究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样式。

对“们”的考证中,在共时历时层面进行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角度的全方位研究,越来越综合、系统。这不仅为“们”的更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也给未来的词源考证带来了很多的启示。

参考书目:

张美兰 《近代汉语语言研究》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1版

蒋绍愚 《近代汉语研究概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第1版

蒋绍愚 《近代汉语研究概况》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

吕叔湘著江蓝生补 《近代汉语指代词》 学林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

江蓝生 《近代汉语探源》 商务印书馆 2000年2月第1版

江蓝生 说“麽”与“们”同源 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梅祖麟 《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 商务印书馆 2000年10月第1版

日·太田辰夫 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2版 张惠英 《汉语方言代词研究》 方言 1997年第2期 第92页

刘欣、陈长利 论“们”字的来源 德州学院学报第28卷第5期 2012年10月

张俊阁 语言接触和复数词尾“们”聊城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

彭晓辉 现代汉语“们”字研究综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月第12卷第3期

“们”字的用法和来源问题

摘要:在近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的发展过程中,新词缀的出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比如“们”,本文从“们”的用法、来源、性质来展开,综述近人对“们”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对其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们”;来源;复数词尾

“们”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一般认为“们”字始见于宋代,但早在唐朝刘知几《史通·外编·杂说》中就有:“渠们底箇,江左彼此之词。”“渠们”就是“他们”,但这是一个孤证,没有更多的证据论证,所以谨慎的说,“们”字还是产生于宋代,发展于宋代,又写作懑、满、瞒、们、门等,例如:“对酒当歌浑冷淡,一任他懑嗔恶。《稼轩词·念奴娇》 令..

他出气不得,何故叵耐他瞒。《五灯会元·卷第十六》1“们”字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在近代..

汉语中的用法有哪些?与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对“们”字的探索又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一、 “们”的用法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说:“近代汉语人称代词的主要发展是词尾‘们’字的产生。吕叔湘先生最先对“们”字进行了系统研究,详尽的分析了“们”字的用法。近代汉语中“们”最主要的功能与现代汉语中相同:与人称代词、指人名词组合成复数形式。

例如:往往佛法入中国,他们自会寻讨《朱子语类·卷三》。 ..

倘或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儿们不学好了。《水浒传·卷二》 ...

获救的灾民们感激地说:" 你们真是神兵!" ..

但近代汉语的“们”用法比现代汉语的“们”广,有一些不同的用法。

1、“这们”“那们”形式的存在。吕叔湘先生解释:意思是“这些人”“那些人”,等于

2其实在先生所列举的例子中都是“他们”。这每取经后不肯随三藏。《董西厢64》“每”“懑”..

1

2 语料来源:复旦大学基本古籍库、现代汉语语料库(所引材料多来源于此处) 吕叔湘著江蓝生补 《近代汉语指代词》 学林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 第66页

等,没有“们”。而实际上大量的“这们”“那们”例子中,“这们”“那们”是相当于“这么”“那么”的:

李逵道:这们睡,闷死我也。《水浒传·卷七十四》 ..

这们大雨,天又黑了。《盛明杂剧初集·卷六》 ..

难道就那们收着不怕虫蛀吗?《老残游记·卷七》 ..

所以严格意义上不能说“这们”“那们”相当于“这些人”“那些人”,等于“他们”,只能说“这每”“这懑”有少许的例子指“他们”。

2、近代汉语中“们”不仅能用在指人名名词后,有时也用在非指人的名词后。例如:这伙伴你切的草忒粗,头口们怎生吃的?《老乞大》马们怎么来的迟?《朴通事》当然现代.....

汉语中也有用的如花儿们、草儿们等,但其实二者并不相同。“马们”中的“们”表达是类的复数概念,“花儿们”中更多的则表达的拟人化的复数概念,因为现代汉语中“们”一般只指人。

3、用主观的复数来表示客观的单数,例如:我们一个丫头,姑娘只是混说。《红楼梦·第..

三十一回》我贱姓王。呸!我们死鬼当家儿的姓王。《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两个例子中“我..

们”就相当于“我”,那么“们”的意义实际上就弱化了,形式性加强了,这样的例子多出现在较晚的文献中,像《红楼梦》这类,应该是“们”用法的一种特别的变化。

4、“们”加在人称代词后,在演变的过程中,与前者产生合音字,如“我们→俺”,“你们→您”,它们单字表复数。例如:可怜见俺是儿女夫妻。《梨园按试乐府新声·卷中》而在.

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俺、您的意义又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可表单数的人称代词。

5、现代汉语中“我们、你们、他们”不能带数词做修饰语,但可以用作数词的同位语“我们两个”。而近代汉语中一般不这样说,只说“我二人”,“你三人”如:爷说道:你三个人这段姻缘真是天作之合《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八回》

总之,“们”作为复数词尾们出现以后,一方面汉语的指人的复数表达健全起来,逐渐形成严整的系统;同时指称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各种变化也就越来越多了。

二、“们”的起源

“们”的来源问题一直是汉语学界非常感兴趣的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1、吕叔湘先生很早就对“们”的来源做出过系统的论考,1940年《释您、俺、 咱、喒附论们字》中考察了“们”字的历史,1949年根据这篇文章改写成了《说们》,1983年《近代汉语指代词》中又进一步对“们”的语源作了推测,主要观点是:“们”字始见于宋代,唐代文献里有“弭”和“伟”两个字,都当“们”字用;在宋代文献里,“们”字有“懑、满、瞒、门、们”等写法;元代文献里“们”少,大多数写作“每”;明初仍多用“每”字,明中叶以后“们”字才多起来;“们”缀和中古的“辈”可能有语源关系,由“辈”发展为“弭、弥、伟”,再发展为“们”,因为他们在用法上吻合,语音相近。大致演变历程:辈→弭、弥、伟→门、懑、瞒、们。举例如下:

天未厌戎马,我辈本常贫。《杜诗镜铨·卷十五》 ..

我弭当家没处得卢皮遐来。《因话録·卷五》 ..

他懑有事,都不能管得。《挥尘余话卷之二》 ..

2、江蓝生认同吕叔湘先生的“们”由“弭”发展来,但并不支持“辈”和“们”的关系。创造性的提出了“么”“们”同源,认为“么”、“们”都是由“物”演变而来的。主要观点:“侪,等,辈,曹,属”这些类别的词都可以用在人称代词或名词的后面表示某一类人,表明“们”的语义来源是跟“辈,等”同义的类别词,比如“物”;复数词尾“弭,弥”是其语源“物”脱尾音变的结果,“每,伟”是“弭,弥”的方言变体,而“们”组字不是从“物”纵向音变而来的,而是通过其白读音[mei]跟“每”读音相同而充当复数词尾标记的,最后以其文读音[men]取代了白读音[mei]的3。即:物→弭、弥→每、伟→们。

那么“物”为什么也能表示类别词?一方面在先秦两汉时期它主要指事物的类别,在汉语发展过程中,“物”又普遍用于泛指众人或总指一切人,它就具备了跟“等”一样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名词之后表示某一类人,或进一步虚化为复数词尾的条件;另一方面“何等”、“等”用作疑问代词,“何物”与“没”(物)同样也可用作疑问代词,根据同义词类引申的规律,那么“物”的意义跟等一样原则上也应该可以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名词之后,表示某一类人,进而虚化为复数词尾。江蓝生主要从语音和词义引申上对“们”的来源提出新颖的看法。即“们”源于“物”。 3 江蓝生 《近代汉语探源》 商务印书馆 2000年2月第1版 第128页

3、梅祖麟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出发认为从“弭”、“伟”发展为“们”是受阿尔泰语的影响,-n 尾是从阿尔泰语借来的。在共同阿尔泰语中,有-n ,-s ,-d 三个复数词尾;语根收-i 尾的单元音或二合元音,加-n 表复数4。所以当北宋时期辽,控制北方地区是,汉语和契丹语(属阿尔泰语)接触,“弭”、“伟”、“每”收i 尾,就加上n 表复数,变成了“懑”、“门”、“们”。

4、太田辰夫指出“们”的语源是“门”,大概指同一族的人5。后来俞敏、张惠英、石毓智相继对这一说法进行了阐释。张惠英从方言角度论证了“们”来源于“家门”的“门”,例如认为厦门话:我gua 我们guan ;你li 你们lin 6,-n 是“人”的省略做复数词尾,也可以是“门”的省略。认为从早期白话文献到现代方言中所用的复数人称代词词尾“家”、“们”、“俚”,实际上就是来自表示家庭、门户、住宅的一组同义词“家、们、里”。石毓智在其《汉语语法化的历程》(2001)一书中也有相似的观点,对“们”的起源进行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解释”,认为“们”来自于原来表示“家庭”、“一类”、“学派”的“门”,在“门”虚化为复数词尾以后,因为它只限于与人有关,人们就加上一个单人旁以示区别。

5、近来又有新说提出认为“们”的语源是“民”7,不外乎两个理由:读音相近;都表示类的概念。

总结以上几家的观点,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主要用法和语音上来探求的有—“们”源于“辈”、“物”、“民”、“门”,单从语音上来探求的—“们”的-n 尾是从阿尔泰语借来的。各家对于“们”字来源的说法,并无明确肯定的答案。各家从字音、字形的演变上对“ 们” 缀的来源进行了解释,各有理据,但也都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提出自己的看法。

吕叔湘先生是从“类及之词”里审查找到的“辈”,主要是从语法上,“辈”和“们”的限制条件几乎完全相同:如用在“尔”、“我”等代词之后,也用在指人的名词之后,例如 天子使我来,正欲除尔辈,不图为贼党所获。《隋书·卷七十一》 ..

天下当无此鼠辈邪?《三国志·魏书》 ..

从用法上是很有说服力的。但是语音方面的“辈”和“们”塞音、鼻音通转的例证并不足,如果先带-n 后脱-n 尾的语言现象,比较容易解释,而从“辈”到“们”是加-n 。所以“们”4

5 梅祖麟 《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 商务印书馆 2000年10月第1版 第96页 日·太田辰夫 蒋绍愚、徐昌华译 《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2版 第102页) 6 张惠英 汉语方言代词研究 方言 1997年第2期 第92页

7 刘欣、陈长利“论们字的来源”德州学院学报第28卷第5期 2012年10月

是由“辈”演化而来是不能肯定的,不能因为两个字的用法相同、语音相近就说两个字是先后演变的关系,因为我们也不能否认它们是同类相近的关系。

江蓝生先生的“么”、“们”同源从音变方面解释了语源“物”跟唐代以来的复数词尾用字“弭、伟、每”以及“懑、门、们”之间的音变关系,列举了文献资料和现代方言的例子说明“么”“们”之间的同源于“物”的关系,“么”来源“物”是被认可了的,但“们”源于“物”则是很有创造性的观点:根据古无轻唇音和i 介音的产生,“物”是微母字,是既有可能变化成mi 、mei 、wei 之类的读音的,而根据传统音韵学的“阴阳对转理论”,鼻音韵尾的“门”可以和开音节“每”对转,很多方言可以支持这一说。在前文所列举到的近代汉语中“这么”“那么”直接说成“这们”“那们”,例如:

后宫妃嫔虽多看来,却没有你这们一个姿色。《盛明杂居初集》 ..

上前高叫道那老儿,你这们大年纪全不晓事。《西游记》 ..

那们些人不是比我强的,就是不如我的。《老残游记》 ..

我的方言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德语”(湖南常德)中也有一种表达:“那么多”会直接说成“么(men)多”即“么”音“们”。都说明“么”“们”很有关系,这也可以为“么”“们”同源提供一定的证据。我自己比较认同江蓝生先生的观点。

梅祖麟先生的语言接触理论很有道理,但时间上有一定的冲突,北宋时期受阿尔泰语的影响,而词尾“门”在唐代就已出现,元代受蒙古族统治(蒙古语属阿尔泰语),此时应该是应用最广泛的时期,语言事实却是元代多用“每”,“懑”“们”“门”很少用。语言事实并不能完全支持理论,所以还是不够严谨,但是开辟了“们”字探源的一个新的途径—语言接触。

太田辰夫这一派的观点,“们”源于“门”,与“家”同,我认为从本质上讲是跟“们”源于“辈”是一样的出发点。都是从“表示一类人”的意义逐渐语法化为表复数词尾。前一种说法主要是从语音和意义上来探索的,后一种说法主要是从用法和语音的上来推导的。相对来说前一种说法还存在问题,不能解释“每”、“伟”、“弭”做复数词尾的现象,也不能解释“家”只有一种写法,而“门”却可以写成“懑”、“瞒”、“们”等多种写法的现象。

“们”源于“民”这个观点,且不论它的可信性,这种说法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民”一般都做实词,并无做虚化做复数词尾的例证,没有语言事实,也就不能构拟出演变轨迹,从实词到词尾一定是在语言运用发展过程中的渐变,不可能突变。

所以,到目前为止词尾“们”的来源还不能确定,只能继续的求索。

三、其他问题

现代汉语中词尾“们”由于用法意义的不同,所以对于“们”的性质也有一定的争议,有人认为是词缀,有人认为是助词。 我认为,“我们、你们、他们、咱们”这类人称代词中的“们”表复数的语法意义,相似于英语中的-s 复数后缀,词汇意义比较虚,可以看成词缀;而在“朋友们、同学们、乡亲们、女士们”等之类词中“们”跟前面名词的紧密程度低,可以看成是表群体的助词。这种现象的存在其实正表明了“们”的词汇意义逐渐虚化,语法意义逐渐增强的一个过程。“我们、你们”这类词从近代汉语时期就长期使用,语法化程度更高,而“朋友们、同学们”是属于现代汉语中才出现的词汇,构词的本义就是取“们”表群类的概念,所以语法化程度相对较低,这跟古代汉语中人称代名词后面加“侪、等、辈、曹、属”相似,独立性比人称代词后的“们”更强,例如“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史记·封禅书》)...

和“公之等《史记·日者列传》更多的是指类,”“我们之类的人”,不能只说是复数。 ...

四、小结

词尾“们”的主要用法是与人称代词、指人名词组合成复数形式,也有一些其他的用法。“们”的来源可能是“辈”、“物”“们”等,我们不能下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是通过对“们”的历时探讨,有助于揭示复数词尾“们”发展规律,也有利于深入认识汉语的复数范畴的本质特征;另外考证“们”的来源时,共时层面上大量的运用了方言语词的材料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汉语方言复数标记的研究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样式。

对“们”的考证中,在共时历时层面进行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角度的全方位研究,越来越综合、系统。这不仅为“们”的更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也给未来的词源考证带来了很多的启示。

参考书目:

张美兰 《近代汉语语言研究》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1版

蒋绍愚 《近代汉语研究概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第1版

蒋绍愚 《近代汉语研究概况》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

吕叔湘著江蓝生补 《近代汉语指代词》 学林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

江蓝生 《近代汉语探源》 商务印书馆 2000年2月第1版

江蓝生 说“麽”与“们”同源 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梅祖麟 《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 商务印书馆 2000年10月第1版

日·太田辰夫 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2版 张惠英 《汉语方言代词研究》 方言 1997年第2期 第92页

刘欣、陈长利 论“们”字的来源 德州学院学报第28卷第5期 2012年10月

张俊阁 语言接触和复数词尾“们”聊城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

彭晓辉 现代汉语“们”字研究综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月第12卷第3期


相关文章

  • 结构助词的产生发展
  • 现汉结构助词的语法化过程 --从结构助词"的.地.得"产生发展看词汇语法化 一. 选题及相关概念 1. 选题原因:现代汉语助词是一个非常严格封闭的类,其绝对数量相当有 限,总共有四十几个,就现代汉语自身的语言系统而言,结 ...查看


  • 将来时的概念结构及其词汇来源
  • 2007年1月第39卷 第1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bimonthly)Jan.2007Vol.39No.1 将来时的概念结构及其词汇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石毓 ...查看


  • 各种保健茶配方
  • 各种保健茶配方 一.调养方 八仙茶: [配方]细茶5000克,净脂麻375克,净花椒75克,净小茴香150克,泡干白姜.炒白盐各30克,粳米.黄粟米.黄豆.赤小豆.绿豆各750克. [用法]上药研成细末,和合一处,外加麦面,炒黄熟,与前11 ...查看


  • 地骨皮的功效与作用
  • 地骨皮的功效与作用: 地骨皮有凉血止血.清热退蒸.清热滋阴的功效,但脾胃虚寒者忌服地骨皮,地骨皮治消渴唇干口燥:地骨皮五升(锉皮),石膏一升,小麦三升.上三味切,以水煮,麦熟汤成,去滓,适寒温饮之.(<医心方>) 地骨皮的功效与 ...查看


  • 中药美白配方成分
  • 中药美白配方成分:白芷.白术.白茯苓.白芨.白芍 功效:美白皮肤.淡化皮肤斑点.提亮黯淡.发黄肤色.对抗粉刺.暗疮 PS:如果痘痘不是首要皮肤问题,可以用本方一起解决,如果是,则建议使用针对性面膜. 使用方法:洁面后取本品8克左右,加入清水 ...查看


  • 中古汉语语法研究概述
  • 作者:董志翘王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12期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53(2002)02-148-15 关于中古汉语的起讫,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指东汉至隋(公元一世纪到七世纪初).中古汉 ...查看


  • 核桃仁的吃法
  • 核桃仁的吃法 核桃仁粥 [来源]<百病食疗大全> [原料]核桃仁50克,大米100克. [制作]将核桃仁捣碎后和大米一起下锅,加水适量煮成粥. [用法]当早餐食用. [效用]健脑补肾,养血益智. 核桃酪 [来源]经验方 [原料] ...查看


  • 紫苑的功效与作用
  • 紫苑的功效与作用:紫苑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紫苑的功效是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紫苑的作用是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紫苑食用禁忌是瘦人阴虚多火不宜多用紫苑. 目录· 基本概述 · 功效作用 · 食用方法 · 用药禁 ...查看


  • 小药的种类及用法
  • 小药的种类及用法 只有真正了解了"小药",用起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小药"二字从字面上理解是一种添加剂的含义,而"药"具有中药和诱食剂的意思,因此"小药"既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