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助词的产生发展

现汉结构助词的语法化过程

——从结构助词“的、地、得”产生发展看词汇语法化

一、 选题及相关概念

1、 选题原因:现代汉语助词是一个非常严格封闭的类,其绝对数量相当有

限,总共有四十几个,就现代汉语自身的语言系统而言,结构助词是一类

非常重要的词类,而且在现代汉语里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它们每一个词,都有非常突出的个性特征,这就决定了研究方法尽可能地加

以细化,深入每一个词的内部逐步加以探讨和剖析,分析其历史演变,揭示其个性特征,然后再加以比较和总结,从而找出内在的共性和规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使用这三个词。也可以揭示一些普遍的语法现象。所以此文对助词“的、地、得”的历史演变研究作一综述,一方面可以理

清它们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也以便在此基础上将结构助词研究再上一个

台阶。

2、相关概念

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作为虚词中的一大类,是指附着在词或短语后并表示一定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的词。古汉语中结构助词使用的随意性上古汉语的“之”虽然也有类似“的”的语中用法, 但它始终没有形成“的”的那种硬性规律。先看“之”在《论语》中的使用情况。首先, 表示领属,有时可以用 “之” , 比如“夫子之文章, 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 ) , “以其兄之子妻子” (《论语·公冶长》 );但是也常可以用“零标记”(例中用Á 标出) : “仲弓为季氏Á 宰, 问政。 ”(《论语·子路》 ) “举尔Á 所知。尔Á 所不知, 人其舍诸? ”(《论语·子路》 )与后一句相同的结构有时则用“之”字, 例如: “子之所慎: 齐、战、疾”(《论语·述而》 )。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在书面上分化为“的、地、得”三个。它们都读轻声de ,故而是三个同音词。“的、地、得”是虚词,单独没有任何的实在意义,说它们是三个词,是因为它们附着在别的词或词组上表示各自不同的语法意义。其中,“的”的基本功能是构成“的”字短语充当定语修饰名词或构成“的”字短语充当名词。“地”的基本功能是构成“地”字短语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得”的基本功能是用于述补结构的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充当补语的标志。 语法化

沈家煊给语法化的定义是: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现代汉语汉中的三个助词并非一产生就作为结构助词。我们可以从历时的角度,对“的、地、得”进行了历时的分析,探讨了它们的语义,句法结构的变化,描述了这三个现汉中重要的结构助词,从一个实词逐渐虚化为结构助词的过程,并从中窥视了词汇的语法化过程。

二、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产生发展

(一)结构助词" 的" 的历史演变

现代汉语中的“的”是一个功能词。“的”是现代汉语结构助词中一个典型成员,它表示多种语法关系。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的来源问题,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汉语言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同时也是汉语学界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总结、梳理近百年来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对于认识现代汉语“的”来源大有稗补。因此学界对它有较大兴趣,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的”在汉语的语法结构以及语法演变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前人对于“的”的使用,已有相当多的研究和讨论,相关的语言现象也十分复杂(参看王力1958; 太田辰夫1987,吕叔湘1943,朱德熙1961,1978,1982,1983,石毓智2000,石毓智、李呐1998,袁毓林1995,梅祖麟1988等) 。“的”的共时研究已经相当丰富,历时方面前人大都着眼于早期结构助词“底”、“之”、“者”之间的语法功能或语音特征上的相关性,并证明它们之间的承接关系。

1、结构助词“底”的来源

前人研究“的”的历史流变几乎都将“底”与“的”视为同一语素。从文献上观察,结构助词“的”在唐宋时期写作“底”,宋元之后写作“的”。所以我们先看看助词“底”的来源。对此主要有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1、吕叔湘(1943)认为“底”来自“者”,并且语中和语尾的“底”都是来自“者”。吕叔湘认为“底”是否是“之”或“者”的音变,牵涉到古代的语音,难以论证。“之”与“底”韵母接近,“者”和“底”声调相同,“底”来源于二者的可能性大小也差不多。于是吕叔湘从用法上研究,证明“底”出于“者”。主要依据是由于“者”在晚期不仅发展出可以紧跟名词之后表领有的用法,而且也兼有“之”的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的用法。

1. 2、王力(1958)从声韵上说明“底”来自“之”。王力认为说“底”来自“者”在语音上不合:“者”的上古音属鱼部,中古音属麻韵上声。后者难以由音变而形变为“底”。所以王力认为“底”由“之”而来。由于“之”在文言及口语中有不同的语音演变,随后造成两种不同的用法。“底”就是“之”的口语形式,不同的是其书写方式。梅祖麟(1988)从语法功能上进一步发展了王力的看法。他认为因为受汉代“名十数+量”变为“数+量+名”的格式影响,先秦的“SVO" 转变为“VO 者S" 。之后又出现“V 者O' ,以及“N 者O ”两种句式。此三种句式的“者”与“之”的用法相似。因此“之”的白话形式是“底”,同时受到“者”的用法影响,“底”有了“之”和“者”的两种功用。祝敏彻(1982)以分布和功能相近的观点,提出“底”来自“之”和“者”。不过,石毓智、李呐(1998)认为从几本与中古时期口语接近的文献,如《祖堂集·岩头和尚》,可看出“底”早先就有不同于“之”和“者”的用法。

1. 3、石毓智、李呐(1998)结合功能主义的语法研究和历史语法的观点,讨论结构助词“底”的语法化过程。冯春田(1990)认为“底”取代“者”不是语音变化的结果,而是词汇替代现象。他还进一步推测结构助词“底”可能来自指示代词的用法。石毓智、李呐受到冯春田的启发,进一步论证“底”可能来自指示代词“底”的用法。其主要精神是:中唐时期“数十量+名”的句式成了优势的数量运算式,由此引介的类推效应要求中心语与其修饰语之间也有一个类似量词的语法标记,而具有指代性质的“底”因为句法与语义的相宜性而虚化为一个结构助

词以充当此语法标记。

1.4、江蓝生(1999)根据汉魏六朝白话资料中出现的处所词“所”和“许”可以做领属格助词的现象为出发点,论证处所词或方位词演变为结构助词的可能性。受到处所词“所”和“许”的类推影响,在“名词+方位词+名词”的句式中,“底”占了早期结构助词“之”的位置,随后透过重新分析,因此“底”就成为后来的结构助词。方位词通常位于名词之后,而结构助词则位于两个成分之间。因此,证明助词“底”源自方位词“底”的格式是“名词+底+名词”。江蓝生(1999)举出这样的例子,如“屋底达官走避胡”(((哀王孙》) 。江蓝生的观点在汉语方言里有所反映。

纵观各家“底(的) ”来源观各家说法,从研究视角或侧重点看,则有“音变”说,侧重语音演变(始见章炳麟); “功能”说,侧重功能对应(始见昌叔湘); “兼顾”说,语音和功能两者兼顾,或语音演变和意义解释两者兼顾(始见高名凯) ,或语音演变和语法功能对应两者兼顾(始见梅祖麟); “词汇替代”说,认为“底”与“者”“之”,没有语音和功能上的同源关系,只是词汇替代的结果(始见冯春田) 。

但是有关助词“底”的来源,学界尚无定论。我比较赞成石毓智、李讷的看法。“底”由实词慢慢演化为虚词,其实是语法化的过程。在最早发现结构助词“的”用法的《敦煌变文集》中,此时“底”的这种用法还不是典型的结构助词,仍是指代词的篇章活用。8世纪左右,在新数量短语的类推力量的作用下,在句法环境中“底”开始语法化,其过程可大致描写如下。

第一步,适宜的句法环境:VP+(底+NP)。此时的“底”仍是一个实词,它与中心名词直接组成一个句法单位。

第二步,受新数量结构类推力量的影响,指代词“底”语法化,整个短语的层次关系进行重新分析(reanalysis),“底”转而与其前的修饰语组成一个直接成分,修饰语不再限于动词性的,中心语也不再限于名词性的,可表达为:(修饰语+底)+中心语。

第三步,语法化的结果使“底”的语音形式弱化,失去独立的声调而变成轻声,韵母成为央元音。为了适应语音形式的变化,从15世纪左右,“的”在宋元之后因为语音的相似性,代替了结构助词“底”。“底”改写为“的”。这个词汇形式的变化正好发生在结构助词发展成熟之时。从此结构助词“的”就产生了。

2、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化历程

2.1助词“的”的共时用法

助词“的”的基本句法功能是形成“的”字短语,担任衔接定语(修饰语) 与中心语的角色。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的用法相当复杂。

朱德熙(1961)把“的”看做其前面词语“X 的”后附成分,把“X 的”的不同功能看做是“的”的不同功能。根据此原则,他把“的”分析为三个语素,即“的1”、“的2”、“的3”;张斌(2000)把“的”分为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和语气助词三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观察,张敏(1998)认为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的“的”可分成表情状、表领属以及表属性三种。

2.2 、助词“的”的历史演变

“的”作为实词的用法及意义。《说文解字·日部》:“的,明也,从日勺声。都历切。”段玉裁注:“者,白之明也,故俗字作的。”“的”字本义是“鲜明”、“明白”。这个用法在古代相当常见。例如:“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礼记·中庸) ,“明月珠子,的的江靡”(司马相如《上林赋》) ,“漏永沉沉静,灯孤的的清”(吴融《西陵夜居诗》) 。之后“的”意义不断地引申扩增。

“的”的结构助词用法来自“底”的借代。虽然学者对于助词“底”的来源观点不同,但都承认助词“的”用法源于“底”。吕叔湘(1943)提及:“语助之词大率依声为字,本可随便写,‘底’以及‘地’仍作上声和去声,而它们的结构助词用法都已变成轻声。大概是因为‘底’、‘地’二字的本义都是日常用字,因此找一个不常用的‘的’代替轻声的‘底’和‘地’,以资分别。”“的”代替了“底”,一方面是因为“的”的语音变化。《广韵》:“的,都历切,人锡端,药部。”“的”字上古是人声字,由于人声韵尾脱落,又受到轻音影响,元音趋向央元音。另一方面是因为“的”的意义逐渐虚化,意义变得单纯。而“底”的实词意义仍然运用广泛,再做结构助词,词义负担可能过重,容易在言谈中造成歧义。因此,助词“的”的产生并非是其自身虚化的结果,而是所谓的假借。

苏政杰(2010)在《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化历程》一文中又详细的分析了宋元时代产生结构助词“的”后,助词“的”的语法化过程,他提出“的”的基本功能是语法词/附着词,其他用法是在此基础上经过语法化手段逐渐衍生而成的。其语法化动因是高频率使用。语法化机制为重新分析、类推、主观化。语法化特征则是去范畴化、存古化、层次化。结构助词“的”从语法词/附着词语法化为词内成分。这正体现了汉语语法词或附着词的后续演变是词汇化,即汉语词汇的语法化模式通常为:实义词>语法词/附着词>词内成分(吴福祥2005) 。

3、综述

“的”是的前身“底“实在特定的句法环境中,从其原来的指示代词或者疑问代词的用法独立发展出来的。“底”的指代词用法与所要求的结构助词之间具有共性,就应运而生,发展成为一个语法标记。随后结构助词“的”借代了早期结构助词“底”,并由于其高频率使用,在其背后的语法化机制为重新分析、类推、主观化,而其语法化特征则是去范畴化、存古化、层次化。结构助词“的”经历了以下的词汇语法化演变:语法词/附着词>词内成分。

(二)、结构助词" 地" 的历史演变

“地”:《说文》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形声。从土, 也声。本义:大地,如: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作为桔构助词的 “地”, 在现代汉语里其语法功能只表示其前面的词或词组是状语 。但在宋人的作品里则还能表示其前面的词语是谓语、补语 、定语等等。仅以 《朱子语类 》为响, 用作结构助词的 “地”共出现过1 9 52次 , 其中作状语的1 8 7 3次, 谓语7 次,补语6 次。结构助词“地“在汉以前的作晶中未见用例 , 始见于 《世说新语 . 方正 》篇。

关于作为结构助词的“地”的来源,吕叔湘先生认为来历不明。王力先生认为 “地” 和 “底”( 的 ) 来源相 同 , 即都来源于 “之” . 说 “ 之”是 “ 地” 的来源是无法得到证 明的 , 因为 “地” 从 它产生到唐宋作品的使用情况看 , 主要表示其前面的词语是状语, 之” 则 没有这种用法。但“者”字有些很像“地”字的用法,但“地”与“者”是否有关系,没有更多的语料,不能确定。曹广顺先生根据《祖堂集》中“地、底”部分的情况,为探索“地”的来源提供了新材料,但材料不充分,结论还难于得出。曹先生根据《祖堂集》中“底、地”的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出“底、地”的功能本无对立,“地”只是“底”在部分语法位置上的一个变体,宋代出现的“地、底”之别,不是来源有异,只是由于功能不同而产生的

的不同分工。

钟如雄(1978)在《先秦状态形容词后缀初探—兼论结构助词 “地”的来源》一文认为:先秦状态词后缀是“地” 赖以产生的基础。从先秦状态词后缀的发展情况看, 《诗经 》时代是形成并走向成熟的时期, 春秋以后到战国中期是发展时期, 秦以后为精减合并时期, 到了魏晋, 口语中的后缀只有 “然” 仍在使用 , 其他的后缀有的 “死亡”的意思了, 有的受到 了限制成 了古语词 , 即使是 “然”, 其使用率此时也不如战国中期了。合并和精减是秦汉魏晋时期 状态词后缀的使用和发展 的总规律 。“然”取代了其他后缀而占据统治地位之后 , 其负荷便更加沉重, 魏晋时期人们除了以降低使用率来减轻它的负荷外, 还试图重新创造一个新的结构助词 “地” 来 分担 “然” 的某些积能。但是, 由于当时骄文风盛行 , “地” 没有得以使用开来. 唐代古文运动 的兴起 , 为“地” 的重新使 用创造了条件。这时的 “地” 主要附在形容词以及由形容词等演变而来的副词等之后充当状语 。

例如:相看月未堕 , 白地断肝肠 。( 李白 《越女词 》之 四 )

杨柳宫前忽地春 。( 王建 《华清宫前柳 》)

当时天子是闲游 , 今日行人特地愁。(罗隐 《沐河 》)

马门闻地开来, 放出大军 。( 《汉八年楚灭 汉兴王 陵变 》)

“地” 的重新使用, 促进了“然”“地”书面语和口语的分工, “然” 作为古语词保存在书面语里 , 口语中的 “地”则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语法功能且继续向前发展。

到此我们的结论是“:地”是魏晋时期产生的一个新兴的结构助词, 当然,“地”由原来的“大地”意思变成结构助词的使用情况,也是一种假借。它的产生是先秦状态词后缀相继消亡的结果。“地”是先秦状态词后缀语法功能的集大成者 , 从“而”“ 然”“若”“其” 等后缀的身上都能捕捉得到它的影子 , 具体说, 来, “ 地”“底”(的) 同出一源 , 即 来源 于“者”, 而不是“之”. “地” 与“者” 不仅语音相通 , 更重要的是其语法功能极为相似。

(三)、 结构助词" 得" 的历史演变

“得”,甲骨文是手持贝壳形,从“彳”道路,即:在道路上有所得,可知,得的本义应为获得、得到的意思,动词,如先秦时期: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后来逐渐虚化,演变为述补结构助词。 现代汉语中“V 得”除了可带体词性成分构成“V 得O" ,"VO不得”等格式之外,还可带谓词性成分,构成“V 得C" ,"V得OC' ,等格式。这种带“得”的述补结构何时产生? 形成的机制以及“得”的来源、性质是怎样的? 前人对带“得”的述补结构产生时间及“得”来源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带“得”的述补结构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两种,

1.1、一种意见认为南北朝时期便已产生(潘允中1980, 岳俊发1984) ,所举例证为《世说新语》中下面的例子:

(1)平子饶力,争(挣) 得脱,逾窗而走。(《世说新语·》)

1.2、另一种意见认为唐代始产生(王力1958《汉语史稿》(中册) ,中华书局,1980年1版,杨建国1959《补语式发展试探》,《语法论集》第3集,中华书局,杨平1990带“得”的述补结构的产牛和发展》.K 古汉语研究》第1期,蒋绍愚1994《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吴福祥2000《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 得/不C' ,的语法化》,《中国语文》第1期)

对于第一种看法,杨平(1990)、蒋绍愚(1994)都曾提出反驳意见,认为南北朝时期尚未产生出带“得”的述补结构,①针对例(1)《世说新语·规P}》中的这句话,杨平(1990)作了很好的分析,她指出:我们认为这里的“争(挣) 得脱”还不宜看作述补结构。“挣得脱”可以理解为“挣而得脱”,与“遇赦得还”(世说新语·贤媛) 类似,可看作连谓结构。照此理解,上句或可断为“平子饶力争,得脱,逾墙而走。”因为唐以前目前大家能举出的带“得”的述补结构的例子只此一例。任何一种语法现象都不会是孤立的,如果早在五世纪的刘宋时期带“得”的述补结构就已经出现了,而在后来的几百年里又销声匿迹,一个例子也看不到,这是不大可能的。我们不能仅根据一个孤证就把一种语法现象的产生年代提前几百年,何况这个例子还可以有别的分析方法(56一57页) 。李平(1987)则倾向于将例(1)断句为:“平子饶力,争,得脱,逾墙而走。”也是将它视为连动结构。我们认为他们的意见是成立的,唐代才真正出现了带“得”的述补结构。

2、对于带“得”的述补结构中“得”的来源,也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大体有三种:

2.1. 杨建国(1959)、祝敏彻(1960)、岳俊发(1984)等认为“V 得C' ,状态述补结构与同形能性述补结构中的“得”来源不一,前者从表完成的“V 得”结构中的“得”虚化而来,后者由表可能的“V 得”结构的“得”虚化而来。

2.2. 王力(1958)、杨平(1990)、蒋绍愚(1994)、吴福祥(2002)等认为状态、能性述补结构中“得”的来源是同一的,都是“由原来‘获得’意义转化为‘达成’,由‘达成’的意义更进一步的虚化,而成为动词的词尾”。(王力1958) 即:结构助词“得”的来源是由“获得”转化为“达成”,再由“达成”进一步语法化而成。而“当‘动词+得’后面不是带体词性的宾语而是带谓语性成分的补语时,就产生了带‘得’的述补结构” (杨平1990) 。

2.3. 赵长才(2002)认为“V 得C' ,的来源有二:一是源于“达到、达成”义“得”的语法化,二是源于“致使”义“得”的进一步语法化。

前两种意见都是从“达成”义“得”的语法化来解释“V 得C' ,结构的来源,不同之处在于对能性述补结构中“得”的来源看法有分歧。这些解释是有道理的,"V 得”中的“得”由“获得”义引申而有“达成、达到”义,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实现,进而在“V 得VP ”结构中引申而表示行为动作达到什么结果,“得”进一步虚化而为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的结构助词,"V 得VP ”变为“V 得C' ’述 补结构也是合乎逻辑的。对于能性述补结构中“得”的来源,蒋绍愚先生(1994)曾作过精当的分析,论证了能性述补结构与状态述补结构中“得”的同源性,所以对于能性述补结构的来源,我们同意第二种意见。值得讨论的是第三种意见。

赵长才先生认为“V 得C' ,的来源有二:除由“达成”义“得”语法化而来外,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由“致使”义“得”语法化而来,即:“魏晋六朝时期,‘得’具有‘使、令’义用法和功能,唐代‘得’以‘致使’义动词的身份进人到两个谓词性成分之间的句法位置,形成‘V 得VP ’格式。之后,‘得’在该句法位置上进一步虚化成结构助词,原为连谓结构的‘V 得VP ’也就演变为述补‘V 得C'0”这种看法对“V 得C' ,述补结构的形成提出了新的解释和分析思路,有启发意义。不过,从赵文的论证情况来看,其论据似嫌不够充分,对某些例证的理解还值得推敲,由此得出的结论还有可商榷之处。对此问题刘子瑜(2003)在《中国语文》2003年第4期的《也谈结构助词“得”的来源及“V 得C ”述补结构的形成》一文中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得”在六朝以来的文献中有“致使”义,这本来是不错的,也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一义项与“V 得C' ,述补结构中结

构助词“得”的来源以及“V 得C' ,述补结构的来源没有关联,"V 得C' ’述补结构中的“得”来源于“达成”义“得”的进一步语法化,"V 得C' ’述补结构也是由此形成的。

综上所述,结构助词“得”的虚化和产生大概脉络可以用下图表示:

先秦时期“得”主要是动词“获得”、“得到”的意思,还有一种表示客观条件的允许、可能; 到了汉代“得”可以放在动词后面,构成动补结构,表示一种结果,可能; 唐代开始,助词“得”成为真正的词尾,表达成某种情况,表结果; 宋代时“得”可以放在能愿式中作为词尾。通过对“得”的历史发展的分析,可以看出结构助词 “得”是由动词“得”发展而来的。“得”由“获得”“得到”转化为“达成”,由“达成”进一步虚化为动词词尾,句法上黏附在中心语后,语义上表示“既成”“达成”。现代汉语基本沿用了这些用法,并有了些新的发展。

三、 从结构助词“的、地、得”产生发展看词汇语法化

透过对结构助词现代汉语这几个结构助词: “的、地、得”的语法化过程考察,我们可以找出导致今日这种语言现象的机制与动因。首先通过对结构助词“的、地、得”本义的探讨,结合现在他们作为虚词的用法。我们发现,他们都是借代了早期结构助词。其实这一点可以说是很多虚词产生的一个方式。即:用已经产生的实词假借来表达虚化的词。

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基本功能都是语法词/附着词,“的”的基本功能是构成“的”字短语充当定语修饰名词或构成“的”字短语充当名词。“地”的基本功能是构成“地”字短语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得”的基本功能是用于述补结构的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充当补语的标志。

然而“的”在使用中又新增了许多其他用法。例如:1. 名词做定语,定语可以是名词、代词。2. 形容词做定语,除单音节形容词不加“的”,如不说“’高的水准”。 3. 动词做定语。4. 短语做定语,短语包括动词短语、介

词短语、主谓短语。5. 中心语隐含结构,定语可以是名词、动词短语等。6. 用于已然,即“是„„的”结构。7. 置于重叠形容词或副词后,同助词“地”。

8. 语气助词。9. 用于两个动词之间。10. 插入某种动宾结构或双宾结构中。等这些用法是在它的基本功能此基础上,经过重新分析、类推、主观化等语法化手段而来。结构助词“的”经历了以下的语法化演变:语法词/附着词>词内成分。

通过“的、地、得”产生发展,我们理清了现汉中这几个主要结构助词的发展历程。我们更清楚了词汇语法化的动因:词义变化、句法改变。也能在其中看到语法化的一些原则,如:并存原则、保持原则、择一原则、渐变原则、频率原则……这对我们进一步理解词汇语法化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朱德熙1961《说“的”》,《中国语文》第12期。

冯春田1990《试论结构助词“底”的一些问题》,《中国语文》第6期。

刘敏芝2008《汉语结构助词“的”的历史演变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

石毓智、李呐1998《汉语发展史上结构助词的兴替—论“的”的语法化历程》,《中国社科

学》第6期。

钟如雄(1978)在《先秦状态形容词后缀初探—兼论结构助词 “地”的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七年第四期。

蒋绍愚1994《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力1958《汉语史稿))(中册) ,中华书局,1980年版。

昊福祥2002《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 得厂不C' ’的语法化》,《中国语文》第1期。 杨建国1959《补语式发展试探》,《语法论集》第3集,商务印书馆。

杨平1990《带“得”的述补结构的产生和发展》,《古汉语研究》第1期。

岳俊发1984《“得”字句的产生和演变》,《语言研究》第2期。

赵长才2002《结构助词“得”的来源与“V 得C' ,述补结构的形成》,《中国语文》第2期。 祝敏彻1960《“得”字用法演变考》,《甘肃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沈家煊1994《“语法化”

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第3期。 张斌2000《现代汉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现汉结构助词的语法化过程

——从结构助词“的、地、得”产生发展看词汇语法化

一、 选题及相关概念

1、 选题原因:现代汉语助词是一个非常严格封闭的类,其绝对数量相当有

限,总共有四十几个,就现代汉语自身的语言系统而言,结构助词是一类

非常重要的词类,而且在现代汉语里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它们每一个词,都有非常突出的个性特征,这就决定了研究方法尽可能地加

以细化,深入每一个词的内部逐步加以探讨和剖析,分析其历史演变,揭示其个性特征,然后再加以比较和总结,从而找出内在的共性和规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使用这三个词。也可以揭示一些普遍的语法现象。所以此文对助词“的、地、得”的历史演变研究作一综述,一方面可以理

清它们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也以便在此基础上将结构助词研究再上一个

台阶。

2、相关概念

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作为虚词中的一大类,是指附着在词或短语后并表示一定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的词。古汉语中结构助词使用的随意性上古汉语的“之”虽然也有类似“的”的语中用法, 但它始终没有形成“的”的那种硬性规律。先看“之”在《论语》中的使用情况。首先, 表示领属,有时可以用 “之” , 比如“夫子之文章, 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 ) , “以其兄之子妻子” (《论语·公冶长》 );但是也常可以用“零标记”(例中用Á 标出) : “仲弓为季氏Á 宰, 问政。 ”(《论语·子路》 ) “举尔Á 所知。尔Á 所不知, 人其舍诸? ”(《论语·子路》 )与后一句相同的结构有时则用“之”字, 例如: “子之所慎: 齐、战、疾”(《论语·述而》 )。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在书面上分化为“的、地、得”三个。它们都读轻声de ,故而是三个同音词。“的、地、得”是虚词,单独没有任何的实在意义,说它们是三个词,是因为它们附着在别的词或词组上表示各自不同的语法意义。其中,“的”的基本功能是构成“的”字短语充当定语修饰名词或构成“的”字短语充当名词。“地”的基本功能是构成“地”字短语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得”的基本功能是用于述补结构的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充当补语的标志。 语法化

沈家煊给语法化的定义是: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现代汉语汉中的三个助词并非一产生就作为结构助词。我们可以从历时的角度,对“的、地、得”进行了历时的分析,探讨了它们的语义,句法结构的变化,描述了这三个现汉中重要的结构助词,从一个实词逐渐虚化为结构助词的过程,并从中窥视了词汇的语法化过程。

二、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产生发展

(一)结构助词" 的" 的历史演变

现代汉语中的“的”是一个功能词。“的”是现代汉语结构助词中一个典型成员,它表示多种语法关系。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的来源问题,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汉语言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同时也是汉语学界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总结、梳理近百年来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对于认识现代汉语“的”来源大有稗补。因此学界对它有较大兴趣,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的”在汉语的语法结构以及语法演变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前人对于“的”的使用,已有相当多的研究和讨论,相关的语言现象也十分复杂(参看王力1958; 太田辰夫1987,吕叔湘1943,朱德熙1961,1978,1982,1983,石毓智2000,石毓智、李呐1998,袁毓林1995,梅祖麟1988等) 。“的”的共时研究已经相当丰富,历时方面前人大都着眼于早期结构助词“底”、“之”、“者”之间的语法功能或语音特征上的相关性,并证明它们之间的承接关系。

1、结构助词“底”的来源

前人研究“的”的历史流变几乎都将“底”与“的”视为同一语素。从文献上观察,结构助词“的”在唐宋时期写作“底”,宋元之后写作“的”。所以我们先看看助词“底”的来源。对此主要有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1、吕叔湘(1943)认为“底”来自“者”,并且语中和语尾的“底”都是来自“者”。吕叔湘认为“底”是否是“之”或“者”的音变,牵涉到古代的语音,难以论证。“之”与“底”韵母接近,“者”和“底”声调相同,“底”来源于二者的可能性大小也差不多。于是吕叔湘从用法上研究,证明“底”出于“者”。主要依据是由于“者”在晚期不仅发展出可以紧跟名词之后表领有的用法,而且也兼有“之”的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的用法。

1. 2、王力(1958)从声韵上说明“底”来自“之”。王力认为说“底”来自“者”在语音上不合:“者”的上古音属鱼部,中古音属麻韵上声。后者难以由音变而形变为“底”。所以王力认为“底”由“之”而来。由于“之”在文言及口语中有不同的语音演变,随后造成两种不同的用法。“底”就是“之”的口语形式,不同的是其书写方式。梅祖麟(1988)从语法功能上进一步发展了王力的看法。他认为因为受汉代“名十数+量”变为“数+量+名”的格式影响,先秦的“SVO" 转变为“VO 者S" 。之后又出现“V 者O' ,以及“N 者O ”两种句式。此三种句式的“者”与“之”的用法相似。因此“之”的白话形式是“底”,同时受到“者”的用法影响,“底”有了“之”和“者”的两种功用。祝敏彻(1982)以分布和功能相近的观点,提出“底”来自“之”和“者”。不过,石毓智、李呐(1998)认为从几本与中古时期口语接近的文献,如《祖堂集·岩头和尚》,可看出“底”早先就有不同于“之”和“者”的用法。

1. 3、石毓智、李呐(1998)结合功能主义的语法研究和历史语法的观点,讨论结构助词“底”的语法化过程。冯春田(1990)认为“底”取代“者”不是语音变化的结果,而是词汇替代现象。他还进一步推测结构助词“底”可能来自指示代词的用法。石毓智、李呐受到冯春田的启发,进一步论证“底”可能来自指示代词“底”的用法。其主要精神是:中唐时期“数十量+名”的句式成了优势的数量运算式,由此引介的类推效应要求中心语与其修饰语之间也有一个类似量词的语法标记,而具有指代性质的“底”因为句法与语义的相宜性而虚化为一个结构助

词以充当此语法标记。

1.4、江蓝生(1999)根据汉魏六朝白话资料中出现的处所词“所”和“许”可以做领属格助词的现象为出发点,论证处所词或方位词演变为结构助词的可能性。受到处所词“所”和“许”的类推影响,在“名词+方位词+名词”的句式中,“底”占了早期结构助词“之”的位置,随后透过重新分析,因此“底”就成为后来的结构助词。方位词通常位于名词之后,而结构助词则位于两个成分之间。因此,证明助词“底”源自方位词“底”的格式是“名词+底+名词”。江蓝生(1999)举出这样的例子,如“屋底达官走避胡”(((哀王孙》) 。江蓝生的观点在汉语方言里有所反映。

纵观各家“底(的) ”来源观各家说法,从研究视角或侧重点看,则有“音变”说,侧重语音演变(始见章炳麟); “功能”说,侧重功能对应(始见昌叔湘); “兼顾”说,语音和功能两者兼顾,或语音演变和意义解释两者兼顾(始见高名凯) ,或语音演变和语法功能对应两者兼顾(始见梅祖麟); “词汇替代”说,认为“底”与“者”“之”,没有语音和功能上的同源关系,只是词汇替代的结果(始见冯春田) 。

但是有关助词“底”的来源,学界尚无定论。我比较赞成石毓智、李讷的看法。“底”由实词慢慢演化为虚词,其实是语法化的过程。在最早发现结构助词“的”用法的《敦煌变文集》中,此时“底”的这种用法还不是典型的结构助词,仍是指代词的篇章活用。8世纪左右,在新数量短语的类推力量的作用下,在句法环境中“底”开始语法化,其过程可大致描写如下。

第一步,适宜的句法环境:VP+(底+NP)。此时的“底”仍是一个实词,它与中心名词直接组成一个句法单位。

第二步,受新数量结构类推力量的影响,指代词“底”语法化,整个短语的层次关系进行重新分析(reanalysis),“底”转而与其前的修饰语组成一个直接成分,修饰语不再限于动词性的,中心语也不再限于名词性的,可表达为:(修饰语+底)+中心语。

第三步,语法化的结果使“底”的语音形式弱化,失去独立的声调而变成轻声,韵母成为央元音。为了适应语音形式的变化,从15世纪左右,“的”在宋元之后因为语音的相似性,代替了结构助词“底”。“底”改写为“的”。这个词汇形式的变化正好发生在结构助词发展成熟之时。从此结构助词“的”就产生了。

2、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化历程

2.1助词“的”的共时用法

助词“的”的基本句法功能是形成“的”字短语,担任衔接定语(修饰语) 与中心语的角色。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的用法相当复杂。

朱德熙(1961)把“的”看做其前面词语“X 的”后附成分,把“X 的”的不同功能看做是“的”的不同功能。根据此原则,他把“的”分析为三个语素,即“的1”、“的2”、“的3”;张斌(2000)把“的”分为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和语气助词三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观察,张敏(1998)认为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的“的”可分成表情状、表领属以及表属性三种。

2.2 、助词“的”的历史演变

“的”作为实词的用法及意义。《说文解字·日部》:“的,明也,从日勺声。都历切。”段玉裁注:“者,白之明也,故俗字作的。”“的”字本义是“鲜明”、“明白”。这个用法在古代相当常见。例如:“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礼记·中庸) ,“明月珠子,的的江靡”(司马相如《上林赋》) ,“漏永沉沉静,灯孤的的清”(吴融《西陵夜居诗》) 。之后“的”意义不断地引申扩增。

“的”的结构助词用法来自“底”的借代。虽然学者对于助词“底”的来源观点不同,但都承认助词“的”用法源于“底”。吕叔湘(1943)提及:“语助之词大率依声为字,本可随便写,‘底’以及‘地’仍作上声和去声,而它们的结构助词用法都已变成轻声。大概是因为‘底’、‘地’二字的本义都是日常用字,因此找一个不常用的‘的’代替轻声的‘底’和‘地’,以资分别。”“的”代替了“底”,一方面是因为“的”的语音变化。《广韵》:“的,都历切,人锡端,药部。”“的”字上古是人声字,由于人声韵尾脱落,又受到轻音影响,元音趋向央元音。另一方面是因为“的”的意义逐渐虚化,意义变得单纯。而“底”的实词意义仍然运用广泛,再做结构助词,词义负担可能过重,容易在言谈中造成歧义。因此,助词“的”的产生并非是其自身虚化的结果,而是所谓的假借。

苏政杰(2010)在《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化历程》一文中又详细的分析了宋元时代产生结构助词“的”后,助词“的”的语法化过程,他提出“的”的基本功能是语法词/附着词,其他用法是在此基础上经过语法化手段逐渐衍生而成的。其语法化动因是高频率使用。语法化机制为重新分析、类推、主观化。语法化特征则是去范畴化、存古化、层次化。结构助词“的”从语法词/附着词语法化为词内成分。这正体现了汉语语法词或附着词的后续演变是词汇化,即汉语词汇的语法化模式通常为:实义词>语法词/附着词>词内成分(吴福祥2005) 。

3、综述

“的”是的前身“底“实在特定的句法环境中,从其原来的指示代词或者疑问代词的用法独立发展出来的。“底”的指代词用法与所要求的结构助词之间具有共性,就应运而生,发展成为一个语法标记。随后结构助词“的”借代了早期结构助词“底”,并由于其高频率使用,在其背后的语法化机制为重新分析、类推、主观化,而其语法化特征则是去范畴化、存古化、层次化。结构助词“的”经历了以下的词汇语法化演变:语法词/附着词>词内成分。

(二)、结构助词" 地" 的历史演变

“地”:《说文》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形声。从土, 也声。本义:大地,如: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作为桔构助词的 “地”, 在现代汉语里其语法功能只表示其前面的词或词组是状语 。但在宋人的作品里则还能表示其前面的词语是谓语、补语 、定语等等。仅以 《朱子语类 》为响, 用作结构助词的 “地”共出现过1 9 52次 , 其中作状语的1 8 7 3次, 谓语7 次,补语6 次。结构助词“地“在汉以前的作晶中未见用例 , 始见于 《世说新语 . 方正 》篇。

关于作为结构助词的“地”的来源,吕叔湘先生认为来历不明。王力先生认为 “地” 和 “底”( 的 ) 来源相 同 , 即都来源于 “之” . 说 “ 之”是 “ 地” 的来源是无法得到证 明的 , 因为 “地” 从 它产生到唐宋作品的使用情况看 , 主要表示其前面的词语是状语, 之” 则 没有这种用法。但“者”字有些很像“地”字的用法,但“地”与“者”是否有关系,没有更多的语料,不能确定。曹广顺先生根据《祖堂集》中“地、底”部分的情况,为探索“地”的来源提供了新材料,但材料不充分,结论还难于得出。曹先生根据《祖堂集》中“底、地”的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出“底、地”的功能本无对立,“地”只是“底”在部分语法位置上的一个变体,宋代出现的“地、底”之别,不是来源有异,只是由于功能不同而产生的

的不同分工。

钟如雄(1978)在《先秦状态形容词后缀初探—兼论结构助词 “地”的来源》一文认为:先秦状态词后缀是“地” 赖以产生的基础。从先秦状态词后缀的发展情况看, 《诗经 》时代是形成并走向成熟的时期, 春秋以后到战国中期是发展时期, 秦以后为精减合并时期, 到了魏晋, 口语中的后缀只有 “然” 仍在使用 , 其他的后缀有的 “死亡”的意思了, 有的受到 了限制成 了古语词 , 即使是 “然”, 其使用率此时也不如战国中期了。合并和精减是秦汉魏晋时期 状态词后缀的使用和发展 的总规律 。“然”取代了其他后缀而占据统治地位之后 , 其负荷便更加沉重, 魏晋时期人们除了以降低使用率来减轻它的负荷外, 还试图重新创造一个新的结构助词 “地” 来 分担 “然” 的某些积能。但是, 由于当时骄文风盛行 , “地” 没有得以使用开来. 唐代古文运动 的兴起 , 为“地” 的重新使 用创造了条件。这时的 “地” 主要附在形容词以及由形容词等演变而来的副词等之后充当状语 。

例如:相看月未堕 , 白地断肝肠 。( 李白 《越女词 》之 四 )

杨柳宫前忽地春 。( 王建 《华清宫前柳 》)

当时天子是闲游 , 今日行人特地愁。(罗隐 《沐河 》)

马门闻地开来, 放出大军 。( 《汉八年楚灭 汉兴王 陵变 》)

“地” 的重新使用, 促进了“然”“地”书面语和口语的分工, “然” 作为古语词保存在书面语里 , 口语中的 “地”则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语法功能且继续向前发展。

到此我们的结论是“:地”是魏晋时期产生的一个新兴的结构助词, 当然,“地”由原来的“大地”意思变成结构助词的使用情况,也是一种假借。它的产生是先秦状态词后缀相继消亡的结果。“地”是先秦状态词后缀语法功能的集大成者 , 从“而”“ 然”“若”“其” 等后缀的身上都能捕捉得到它的影子 , 具体说, 来, “ 地”“底”(的) 同出一源 , 即 来源 于“者”, 而不是“之”. “地” 与“者” 不仅语音相通 , 更重要的是其语法功能极为相似。

(三)、 结构助词" 得" 的历史演变

“得”,甲骨文是手持贝壳形,从“彳”道路,即:在道路上有所得,可知,得的本义应为获得、得到的意思,动词,如先秦时期: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后来逐渐虚化,演变为述补结构助词。 现代汉语中“V 得”除了可带体词性成分构成“V 得O" ,"VO不得”等格式之外,还可带谓词性成分,构成“V 得C" ,"V得OC' ,等格式。这种带“得”的述补结构何时产生? 形成的机制以及“得”的来源、性质是怎样的? 前人对带“得”的述补结构产生时间及“得”来源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带“得”的述补结构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两种,

1.1、一种意见认为南北朝时期便已产生(潘允中1980, 岳俊发1984) ,所举例证为《世说新语》中下面的例子:

(1)平子饶力,争(挣) 得脱,逾窗而走。(《世说新语·》)

1.2、另一种意见认为唐代始产生(王力1958《汉语史稿》(中册) ,中华书局,1980年1版,杨建国1959《补语式发展试探》,《语法论集》第3集,中华书局,杨平1990带“得”的述补结构的产牛和发展》.K 古汉语研究》第1期,蒋绍愚1994《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吴福祥2000《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 得/不C' ,的语法化》,《中国语文》第1期)

对于第一种看法,杨平(1990)、蒋绍愚(1994)都曾提出反驳意见,认为南北朝时期尚未产生出带“得”的述补结构,①针对例(1)《世说新语·规P}》中的这句话,杨平(1990)作了很好的分析,她指出:我们认为这里的“争(挣) 得脱”还不宜看作述补结构。“挣得脱”可以理解为“挣而得脱”,与“遇赦得还”(世说新语·贤媛) 类似,可看作连谓结构。照此理解,上句或可断为“平子饶力争,得脱,逾墙而走。”因为唐以前目前大家能举出的带“得”的述补结构的例子只此一例。任何一种语法现象都不会是孤立的,如果早在五世纪的刘宋时期带“得”的述补结构就已经出现了,而在后来的几百年里又销声匿迹,一个例子也看不到,这是不大可能的。我们不能仅根据一个孤证就把一种语法现象的产生年代提前几百年,何况这个例子还可以有别的分析方法(56一57页) 。李平(1987)则倾向于将例(1)断句为:“平子饶力,争,得脱,逾墙而走。”也是将它视为连动结构。我们认为他们的意见是成立的,唐代才真正出现了带“得”的述补结构。

2、对于带“得”的述补结构中“得”的来源,也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大体有三种:

2.1. 杨建国(1959)、祝敏彻(1960)、岳俊发(1984)等认为“V 得C' ,状态述补结构与同形能性述补结构中的“得”来源不一,前者从表完成的“V 得”结构中的“得”虚化而来,后者由表可能的“V 得”结构的“得”虚化而来。

2.2. 王力(1958)、杨平(1990)、蒋绍愚(1994)、吴福祥(2002)等认为状态、能性述补结构中“得”的来源是同一的,都是“由原来‘获得’意义转化为‘达成’,由‘达成’的意义更进一步的虚化,而成为动词的词尾”。(王力1958) 即:结构助词“得”的来源是由“获得”转化为“达成”,再由“达成”进一步语法化而成。而“当‘动词+得’后面不是带体词性的宾语而是带谓语性成分的补语时,就产生了带‘得’的述补结构” (杨平1990) 。

2.3. 赵长才(2002)认为“V 得C' ,的来源有二:一是源于“达到、达成”义“得”的语法化,二是源于“致使”义“得”的进一步语法化。

前两种意见都是从“达成”义“得”的语法化来解释“V 得C' ,结构的来源,不同之处在于对能性述补结构中“得”的来源看法有分歧。这些解释是有道理的,"V 得”中的“得”由“获得”义引申而有“达成、达到”义,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实现,进而在“V 得VP ”结构中引申而表示行为动作达到什么结果,“得”进一步虚化而为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的结构助词,"V 得VP ”变为“V 得C' ’述 补结构也是合乎逻辑的。对于能性述补结构中“得”的来源,蒋绍愚先生(1994)曾作过精当的分析,论证了能性述补结构与状态述补结构中“得”的同源性,所以对于能性述补结构的来源,我们同意第二种意见。值得讨论的是第三种意见。

赵长才先生认为“V 得C' ,的来源有二:除由“达成”义“得”语法化而来外,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由“致使”义“得”语法化而来,即:“魏晋六朝时期,‘得’具有‘使、令’义用法和功能,唐代‘得’以‘致使’义动词的身份进人到两个谓词性成分之间的句法位置,形成‘V 得VP ’格式。之后,‘得’在该句法位置上进一步虚化成结构助词,原为连谓结构的‘V 得VP ’也就演变为述补‘V 得C'0”这种看法对“V 得C' ,述补结构的形成提出了新的解释和分析思路,有启发意义。不过,从赵文的论证情况来看,其论据似嫌不够充分,对某些例证的理解还值得推敲,由此得出的结论还有可商榷之处。对此问题刘子瑜(2003)在《中国语文》2003年第4期的《也谈结构助词“得”的来源及“V 得C ”述补结构的形成》一文中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得”在六朝以来的文献中有“致使”义,这本来是不错的,也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一义项与“V 得C' ,述补结构中结

构助词“得”的来源以及“V 得C' ,述补结构的来源没有关联,"V 得C' ’述补结构中的“得”来源于“达成”义“得”的进一步语法化,"V 得C' ’述补结构也是由此形成的。

综上所述,结构助词“得”的虚化和产生大概脉络可以用下图表示:

先秦时期“得”主要是动词“获得”、“得到”的意思,还有一种表示客观条件的允许、可能; 到了汉代“得”可以放在动词后面,构成动补结构,表示一种结果,可能; 唐代开始,助词“得”成为真正的词尾,表达成某种情况,表结果; 宋代时“得”可以放在能愿式中作为词尾。通过对“得”的历史发展的分析,可以看出结构助词 “得”是由动词“得”发展而来的。“得”由“获得”“得到”转化为“达成”,由“达成”进一步虚化为动词词尾,句法上黏附在中心语后,语义上表示“既成”“达成”。现代汉语基本沿用了这些用法,并有了些新的发展。

三、 从结构助词“的、地、得”产生发展看词汇语法化

透过对结构助词现代汉语这几个结构助词: “的、地、得”的语法化过程考察,我们可以找出导致今日这种语言现象的机制与动因。首先通过对结构助词“的、地、得”本义的探讨,结合现在他们作为虚词的用法。我们发现,他们都是借代了早期结构助词。其实这一点可以说是很多虚词产生的一个方式。即:用已经产生的实词假借来表达虚化的词。

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基本功能都是语法词/附着词,“的”的基本功能是构成“的”字短语充当定语修饰名词或构成“的”字短语充当名词。“地”的基本功能是构成“地”字短语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得”的基本功能是用于述补结构的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充当补语的标志。

然而“的”在使用中又新增了许多其他用法。例如:1. 名词做定语,定语可以是名词、代词。2. 形容词做定语,除单音节形容词不加“的”,如不说“’高的水准”。 3. 动词做定语。4. 短语做定语,短语包括动词短语、介

词短语、主谓短语。5. 中心语隐含结构,定语可以是名词、动词短语等。6. 用于已然,即“是„„的”结构。7. 置于重叠形容词或副词后,同助词“地”。

8. 语气助词。9. 用于两个动词之间。10. 插入某种动宾结构或双宾结构中。等这些用法是在它的基本功能此基础上,经过重新分析、类推、主观化等语法化手段而来。结构助词“的”经历了以下的语法化演变:语法词/附着词>词内成分。

通过“的、地、得”产生发展,我们理清了现汉中这几个主要结构助词的发展历程。我们更清楚了词汇语法化的动因:词义变化、句法改变。也能在其中看到语法化的一些原则,如:并存原则、保持原则、择一原则、渐变原则、频率原则……这对我们进一步理解词汇语法化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朱德熙1961《说“的”》,《中国语文》第12期。

冯春田1990《试论结构助词“底”的一些问题》,《中国语文》第6期。

刘敏芝2008《汉语结构助词“的”的历史演变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

石毓智、李呐1998《汉语发展史上结构助词的兴替—论“的”的语法化历程》,《中国社科

学》第6期。

钟如雄(1978)在《先秦状态形容词后缀初探—兼论结构助词 “地”的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七年第四期。

蒋绍愚1994《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力1958《汉语史稿))(中册) ,中华书局,1980年版。

昊福祥2002《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 得厂不C' ’的语法化》,《中国语文》第1期。 杨建国1959《补语式发展试探》,《语法论集》第3集,商务印书馆。

杨平1990《带“得”的述补结构的产生和发展》,《古汉语研究》第1期。

岳俊发1984《“得”字句的产生和演变》,《语言研究》第2期。

赵长才2002《结构助词“得”的来源与“V 得C' ,述补结构的形成》,《中国语文》第2期。 祝敏彻1960《“得”字用法演变考》,《甘肃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沈家煊1994《“语法化”

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第3期。 张斌2000《现代汉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 中古汉语语法研究概述
  • 作者:董志翘王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12期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53(2002)02-148-15 关于中古汉语的起讫,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指东汉至隋(公元一世纪到七世纪初).中古汉 ...查看


  •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
  •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一.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副词例外),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 ...查看


  • 古汉语"者 所"的用法
  • 古汉语"者 所"的用法 一.者者 "者"字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虚词.它出现的较晚,一般学者认为"者"字的使用应是有了文献之后的事情,甲骨文.金文中"者"字并未出现. ...查看


  • 现代汉语2练习题
  • 现代汉语(2)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方言词 句子 句型 句类 外来词 存现句 同义词 同音词 合成词 词 词的兼类 词组 词类活用 单纯词 实词 复句 独立成分 语法体系 语法学体系 语素 描写语法学 基本义 虚词 二.填空题 在语法研究中 ...查看


  •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 一.而 ér1.连词.(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表 ...查看


  • 广东兴宁市客家方言语法专题研究
  • 本科生毕业论文 广东兴宁市客家方言语法专题研究 Monographic study of Guangdong Xingning Hakka dialect grammar 学生姓名 所在专业 所在班级 申请学位 指导教师 副指导教 师 答辩 ...查看


  • 重点虚词总结
  • 一.高频虚词"而.其.为.以.于.之"的梳理.整合 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不译 .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 ...查看


  •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 1
  •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很多人痛苦的地方 汉硕备考交流~壹贰玖八叁陆七零四五~ 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有六种 ...查看


  • 18个虚词的用法
  • 18个虚词的用法 1."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