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有无相生教案

天津市崇化中学高 二 年级 语文 学科教案 课题 设计人

有无相生 边晓龙 尽管《老子》的思想产生于特定的时代,但时至今日仍有着极强的 辩证智慧,值得学生学习与应用。尽管学生对《老子》及其思想相 对比较陌生,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有一定的难度,但对于其中所涉及 名言警句学生应该能产生兴趣。 1、学习选文第 1、5、7 则,掌握文言实虚词及相关思想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选文,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的现实 意义。 3、利用选文 2、3、4、6 练习观点的提炼,引导学生从中找到处世 的借鉴。 1、掌握各类文言现象。练习依据文本提炼观点。 2、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反相成、 “贵柔”等哲学思想。

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 。结合对选文五的学习,理解王维《杂咏》 诗:客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3、结合对选文七的学习,理解“水滴石穿”怎样体现老子“守柔” 思想。

学情分析 生命力。特别是它提出的相反相成、无为、守柔等思想有着卓绝的

(三) 、拓展应用 提升能力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文中的很多名言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

人生体验,结合原句筛选 2、3、4、6 则选文中对自己有触动、可 以作为观点的语句。 三、作业 结合文本的学习,选择自己有触动的观点作为题目,写作议论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小结 价值,无论是从哲学思想还是文学价值的角度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

生深刻的影响,后人可以从中汲取丰厚的思想财富。从中学语文学 习的角度,我们不仅可以学习积累其中的文言知识获取思想智慧, 从《老子》简洁的语句中提炼观点,作为写作的立论依据,还可以 将《老子》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升我们的人生体验,找到 处世的借鉴。

《老子》的思想是厚重的。它产生于特定的时代,有其独特的历史

教学过程 二、课堂研讨

(一) 、把握基础 学习选文。 1、学习掌握选文 1、5、7 则相关文言知识。 2、理解选文所涉及的思想。 (二) 、学以致用 合作探究 1、结合对选文一的学习,思考“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与 “一 鸟不鸣山更幽” 相比, 你认可哪一个观点?为什么?试用这种手法, 改写“教室里安静极了”一句。

一、导入

2、 “无”为“虚” , “有”为“实” ,有“虚”方有“实” ,无“虚” 无有“实” 。这个道理,不仅哲学家所独知,艺术大师们早也在自 己的艺术实践中运用自如了。比如音乐上讲究“无声胜有声” ,绘 画上讲究“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而在诗歌描写上则有“不 著一字、尽得风流”的

说法。刘熙载主张“寄实于虚” ,说: “词之

天津市崇化中学高 二 年级 语文 学科教案 课题 设计人

有无相生 边晓龙 尽管《老子》的思想产生于特定的时代,但时至今日仍有着极强的 辩证智慧,值得学生学习与应用。尽管学生对《老子》及其思想相 对比较陌生,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有一定的难度,但对于其中所涉及 名言警句学生应该能产生兴趣。 1、学习选文第 1、5、7 则,掌握文言实虚词及相关思想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选文,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的现实 意义。 3、利用选文 2、3、4、6 练习观点的提炼,引导学生从中找到处世 的借鉴。 1、掌握各类文言现象。练习依据文本提炼观点。 2、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反相成、 “贵柔”等哲学思想。

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 。结合对选文五的学习,理解王维《杂咏》 诗:客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3、结合对选文七的学习,理解“水滴石穿”怎样体现老子“守柔” 思想。

学情分析 生命力。特别是它提出的相反相成、无为、守柔等思想有着卓绝的

(三) 、拓展应用 提升能力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文中的很多名言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

人生体验,结合原句筛选 2、3、4、6 则选文中对自己有触动、可 以作为观点的语句。 三、作业 结合文本的学习,选择自己有触动的观点作为题目,写作议论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小结 价值,无论是从哲学思想还是文学价值的角度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

生深刻的影响,后人可以从中汲取丰厚的思想财富。从中学语文学 习的角度,我们不仅可以学习积累其中的文言知识获取思想智慧, 从《老子》简洁的语句中提炼观点,作为写作的立论依据,还可以 将《老子》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升我们的人生体验,找到 处世的借鉴。

《老子》的思想是厚重的。它产生于特定的时代,有其独特的历史

教学过程 二、课堂研讨

(一) 、把握基础 学习选文。 1、学习掌握选文 1、5、7 则相关文言知识。 2、理解选文所涉及的思想。 (二) 、学以致用 合作探究 1、结合对选文一的学习,思考“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与 “一 鸟不鸣山更幽” 相比, 你认可哪一个观点?为什么?试用这种手法, 改写“教室里安静极了”一句。

一、导入

2、 “无”为“虚” , “有”为“实” ,有“虚”方有“实” ,无“虚” 无有“实” 。这个道理,不仅哲学家所独知,艺术大师们早也在自 己的艺术实践中运用自如了。比如音乐上讲究“无声胜有声” ,绘 画上讲究“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而在诗歌描写上则有“不 著一字、尽得风流”的

说法。刘熙载主张“寄实于虚” ,说: “词之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第11.12章教案
  • <道德经>第11.12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读.背诵这两段经典名句. 2.简单理解选段的意思,重点理解老子"有无"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和教师拓展性的分析讲解,激发 ...查看


  • [有无相生]导学案
  • 有无相生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实词.虚词等文言现象: 2.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学习重点] 选文第1.3.4.5.6则 [作者简介] 老子(前600年 -前470年之后)(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生),姓李名耳, ...查看


  • 李健: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 老子哲学里充满辩证法(对立统一)思想,老子用"反"这个范畴来表达事物总是向相反方面(对立面)转化且是统一的. 一."反"是道的四性之一("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需要体悟,道 ...查看


  • 中国艺术精神(论文)
  • 中国艺术精神 和谐审美观及其在传统艺术中的体现 陈介平 中国传统艺术,如中国山水画.中国园林,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统一的,都要求创造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由于自然的伟大,人们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敬拜它,赞美它.亲近它,描绘它.来表达对自然的 ...查看


  • [祸兮福兮]教案
  • <祸兮福兮>教案 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一.结合时代背景与关于老子的传说.记载,初步了解老子及其辩证思想. 二.通过精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与成语. 三.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充分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教 ...查看


  • [中国古代哲学]读后感
  • <中国哲学概论> -------读后感 这几个月,通过认真研读<中国哲学概论>这本教材,使我对中国古代哲学和近现代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古代传统的文学.艺术.教育.科 ...查看


  • 老子文艺美学思想
  • " 大音希有,大象无形":老子的文艺美学思想 老子"大音希有,大象无形"的文学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文艺史上,具有巨大而深刻的思想.老子文艺思想的基本特点是着眼于文艺的审美特性以及文艺的创造过程,特别是对 ...查看


  • [道德经]究竟讲什么
  • <道德经>究竟讲什么 毫无疑问,<道德经>是一部讲述如何治理国家的书. 作者老子的治国方法的思想渊源是什么呢?其实也就是作者老子对"道"的认识.那么究竟什么是"道"呢?可以说, ...查看


  • [老子].[庄子]
  • 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国学经典导读讲座第三讲 <老子>.<庄子>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牟钟鉴 (2006年11月19日) 一.重要性: 中国文化核心六典:<论语>.<孟子>.<老子>.&l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