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对比打印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对比阅读大全

第一篇

甲 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桡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⑨,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 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7.解释下列词语。(2分)

(1)门庭若市:

(2)面

刺: (3)期年:

(4)不相说: (5)走: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5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3分)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 】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20.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3分)

第二篇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

1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贺 D.今/齐地方/千里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孙叔敖为楚令尹 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1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5分)

第三篇

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 ① 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 小孺子:年轻人。③ 三旦:三天。④ 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枝。⑤ 务:一心,一定。

12、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 2 分)

13、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

A、皆以置从美于徐公 B、奉命于危难之间

C、管夷吾举干士 D、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14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 分)

(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译:

16.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2 分)

过 进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

第四篇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②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③陋之人也,四维④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⑤吾过,是以逐之也。”

[注] ①仕:旧称做官为仕。 ②夫子:晏子。 ③仄陋:狭窄浅薄。 ④维:维系。 ⑤弼:纠正。

8.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时时而间进

(3)高缭之事夫子三年

(4)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

9.翻译选文中画“ ”的句子。(2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

10.选文中邹忌和高缭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对你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启示?(4分)

第五篇(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①好弋②,使烛邹③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日:“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摘自《晏子论罪》)

注:①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 ②弋〔 yì〕,本指用带着绳子的箭来射鸟,这里指捕鸟。 ③烛邹,人名。

1.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

(1)臣之妻私臣( ) (2)王之蔽甚矣( )

(3)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 (4)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

2.比较下列加点的各组文言词在句中的不同含义或用法。

闻寡人之耳者( )

闻 使诸侯闻之 ( )

皆以美于徐公 ( )

以 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

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中邹忌和晏子的劝谏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加欣赏谁

_

_

5.阅读本文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有什么新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篇【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巨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请简述理由。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欣赏谁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臣之妻私臣 私:__________________ (2)皆以美于徐公 以:_______________

(3)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______________ (4)卒得反国 反: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①于是入朝见威王 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C.①时时而间进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①内外不闻吾过 ②及鲁肃过浔阳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6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知所以亡矣。

_________________

9.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3分) 原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篇【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

【乙】燕昭王卑身厚币①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②?”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③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④,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⑤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士争凑燕。

(《战国策·燕策》)

【注】①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②谁朝:拜见谁(宾语前置)。③涓人:宫中洒扫的人。④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⑤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王之蔽甚矣 ( )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3)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 )

(4)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 )

1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涓人言于君曰 余将告于莅事者

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其真无马邪

D.隗且见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6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2分)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分)

15.甲文告诉我们:国君广开言路,才能兴利除弊,使国家强盛

起来;

乙文告诉我们: (2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窥: 蔽: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10.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2分)

11.下面是《吕氏春秋•先己》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11分)

(1)夏后伯启与有扈①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⑤,子女不饬⑥,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⑦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释】

①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人名 ②浅:狭,窄小 ③教:这里指教化 ④张:乐器上弦 ⑤修:设置 ⑥饬:通“饰”,修饰 ⑦论:评定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战: 期年:

(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于 是 乎 处 不 重 席 食 不 贰 味 琴 瑟 不 张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②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①段的内容。(3分)

第八篇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②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

【注释】①说(yuâ):同“悦”高兴,喜欢。②用强:使用强弓。 ③九石名也:九石是虚名。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⑪臣之妻私臣。( )⑫期年之后。( )⑬非大王孰能用是?(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⑪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⑫左右皆引试之。

8.从上文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答出2

点)(3分)

第九篇2007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卷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陈轸谓秦惠王曰:“大王尝闻闻卞庄子刺虎乎?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寸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天者伤,小者死。卞庄子从伤者而 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是必大国伤,小国亡。从伤而伐之。一举必有两实。此犹庄子刺虎之类也。”惠王曰:“善。”大国果伤,小国亡,泰兴兵而伐,大克之。 (选自《史记》有改动)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臣之妻私臣 私: ②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③卞庄子以为然 然: ④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 期年:

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

赏。

②大国果伤,小国亡,秦兴兵而伐,大克

之。

10.细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填空。(4分)

①甲文中,邹忌用自己受妻、妾、客蒙蔽的故事,来推断齐威王必然“ ”;乙文中,陈轸用“卞庄子刺虎”的故事,建议秦惠王只要等待时机,就能收到

”之效。(用原文填空)(2分) ②有一个成语源自甲文,这个成语

是 ;可用一个成语概括乙文中“卞庄子刺虎”的故事,这个成语是 。(2分)、

11.孔子曾经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

第十篇江苏省扬州市2005年(课改区)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14分)

(甲文)(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帝(唐太宗)尝作宫体诗,使世南(虞世南)赓(gēng,连续)和(hâ,照别人诗词格律或内容写作诗词)。世南曰:“圣作诚工(精巧),然体非雅正。上(皇上)之所好(hào),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tián打猎)猎,世南以为言(对此提出批评),皆蒙嘉(赞美)纳(采纳)。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臣之妻私臣( ) ②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

③能谤讥于市朝( ) ④上(皇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由此观

之 B、皆以美于徐公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乃下令:“群臣吏民„„。” 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4分)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

美。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

14、甲乙两文写的都是臣子向君王进谏并被采纳的故事,这两位臣子的进谏方式有什么不同?现实生活中如果要向同学提意见,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方式?为什么?(4分)

答:

第十一篇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20—24题。(共14分)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三年①春,帝亲祀南郊。礼毕,喟然问隶校尉刘毅曰:“朕可方 汉之何帝?”对曰:“桓、灵。”帝曰:“何至于此?”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②;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③不如桓灵也。”帝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朕有直臣,固为胜之。”

(选自《资治通鉴·晋纪》)

注释: ①三年: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三年。 ②官库:公家的库房。 ③殆:几乎。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4分)

(1)期年之后: (2)皆朝于齐:

(3)喟然: (4)固为胜之:

21、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2分)

以 此 言 之 殆 不 如 桓 灵 也。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朕可方汉之何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甲】【乙】两文,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个选段都告诉我们作为臣子要向君王进谏。B.甲、乙两个选段中进谏的语言都很生动感人,打动了君王的心。C.邹忌与刘毅在进谏时都是讲究策略、方式,从自身作比,用类比的

方法,从侧面相劝谏。D.甲段中的威王是个明君,乙段中的司马炎是个昏君。

第十二篇《狐假虎威》《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甲】 【乙】两段选文,完成7~10题(8分)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①,

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②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

无敢食我也。天帝使 我长③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④万,而专属⑤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节选自《战国策》)

【注】①昭奚恤:楚国的令尹(相)。②江乙:卫国人,当时在楚国做官。③长:为首领,执掌。④带甲:精兵。⑤属:隶属,归属。

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分)

(1)今齐地方千里____。 (2)兽见之皆走____。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

(2)犹百兽之畏虎也。译文:

9.【甲】【乙】两文都采用设喻方法说理。【甲】文邹思用切身经历设喻,劝谏齐威王____;

【乙】文江乙用寓言设喻,告诉楚宣王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

本质,这个寓言故事是____ 。(2分)

第十三篇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11-14题。(12分)

[甲] 王曰:“善。”乃下令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谏曰:“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②。”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公遂废酒。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弦章:齐国大夫。 ②章赐死:即“赐章死”。③臣为制:即“制于臣”。 ④爱:吝惜,舍不得。

11.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_______

③④①

(2)时时而间进 间:_______

(3)晏子入见 入见:_______

(4)公遂废酒 遂:_______

1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

1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乙]文中晏子是如何劝说景公的?(2分)

14.[甲][乙]两文都阐述的一个道理是:____(2分)

第十四篇 《优旃反语谏秦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 》对比阅读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始皇议欲大苑囿①,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②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辄止。

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故将请旨。漆城虽于百姓愁费③,然佳哉!漆城荡荡④,寇来不能上。”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

[注释]①苑囿(yuàn yòu )养禽兽以供帝王打猎的园林。②优旃(zhān):秦朝宫廷中的一个演员。③愁费:愁,忧愁;费,花费。④荡荡:漂亮而光滑。

6、解释下列句子。

始皇以故辄止:

7、下列句中加点的“虽”与“虽欲言,无可进者”中的“虽”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漆城虽于百姓愁费 D故虽有名马

8、甲文中,“王曰:‘善。’”表明了齐王对邹忌所言持 的态度;乙文中,“优旃曰:‘善。„„’表明了他对两位君主的想法持 的态度。

9、甲、乙两文都写了成功劝谏的故事,邹忌和优旃的劝谏方式有什么异同?

相同:

不同: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对比阅读大全

第一篇

甲 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桡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⑨,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 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7.解释下列词语。(2分)

(1)门庭若市:

(2)面

刺: (3)期年:

(4)不相说: (5)走: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5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3分)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 】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20.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3分)

第二篇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

1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贺 D.今/齐地方/千里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孙叔敖为楚令尹 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1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5分)

第三篇

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 ① 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 小孺子:年轻人。③ 三旦:三天。④ 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枝。⑤ 务:一心,一定。

12、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 2 分)

13、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

A、皆以置从美于徐公 B、奉命于危难之间

C、管夷吾举干士 D、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14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 分)

(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译:

16.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2 分)

过 进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

第四篇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②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③陋之人也,四维④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⑤吾过,是以逐之也。”

[注] ①仕:旧称做官为仕。 ②夫子:晏子。 ③仄陋:狭窄浅薄。 ④维:维系。 ⑤弼:纠正。

8.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时时而间进

(3)高缭之事夫子三年

(4)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

9.翻译选文中画“ ”的句子。(2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

10.选文中邹忌和高缭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对你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启示?(4分)

第五篇(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①好弋②,使烛邹③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日:“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摘自《晏子论罪》)

注:①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 ②弋〔 yì〕,本指用带着绳子的箭来射鸟,这里指捕鸟。 ③烛邹,人名。

1.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

(1)臣之妻私臣( ) (2)王之蔽甚矣( )

(3)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 (4)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

2.比较下列加点的各组文言词在句中的不同含义或用法。

闻寡人之耳者( )

闻 使诸侯闻之 ( )

皆以美于徐公 ( )

以 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

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中邹忌和晏子的劝谏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加欣赏谁

_

_

5.阅读本文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有什么新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篇【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巨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请简述理由。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欣赏谁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臣之妻私臣 私:__________________ (2)皆以美于徐公 以:_______________

(3)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______________ (4)卒得反国 反: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①于是入朝见威王 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C.①时时而间进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①内外不闻吾过 ②及鲁肃过浔阳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6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知所以亡矣。

_________________

9.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3分) 原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篇【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

【乙】燕昭王卑身厚币①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②?”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③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④,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⑤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士争凑燕。

(《战国策·燕策》)

【注】①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②谁朝:拜见谁(宾语前置)。③涓人:宫中洒扫的人。④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⑤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王之蔽甚矣 ( )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3)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 )

(4)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 )

1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涓人言于君曰 余将告于莅事者

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其真无马邪

D.隗且见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6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2分)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分)

15.甲文告诉我们:国君广开言路,才能兴利除弊,使国家强盛

起来;

乙文告诉我们: (2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窥: 蔽: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10.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2分)

11.下面是《吕氏春秋•先己》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11分)

(1)夏后伯启与有扈①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⑤,子女不饬⑥,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⑦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释】

①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人名 ②浅:狭,窄小 ③教:这里指教化 ④张:乐器上弦 ⑤修:设置 ⑥饬:通“饰”,修饰 ⑦论:评定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战: 期年:

(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于 是 乎 处 不 重 席 食 不 贰 味 琴 瑟 不 张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②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①段的内容。(3分)

第八篇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②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

【注释】①说(yuâ):同“悦”高兴,喜欢。②用强:使用强弓。 ③九石名也:九石是虚名。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⑪臣之妻私臣。( )⑫期年之后。( )⑬非大王孰能用是?(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⑪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⑫左右皆引试之。

8.从上文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答出2

点)(3分)

第九篇2007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卷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陈轸谓秦惠王曰:“大王尝闻闻卞庄子刺虎乎?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寸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天者伤,小者死。卞庄子从伤者而 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是必大国伤,小国亡。从伤而伐之。一举必有两实。此犹庄子刺虎之类也。”惠王曰:“善。”大国果伤,小国亡,泰兴兵而伐,大克之。 (选自《史记》有改动)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臣之妻私臣 私: ②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③卞庄子以为然 然: ④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 期年:

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

赏。

②大国果伤,小国亡,秦兴兵而伐,大克

之。

10.细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填空。(4分)

①甲文中,邹忌用自己受妻、妾、客蒙蔽的故事,来推断齐威王必然“ ”;乙文中,陈轸用“卞庄子刺虎”的故事,建议秦惠王只要等待时机,就能收到

”之效。(用原文填空)(2分) ②有一个成语源自甲文,这个成语

是 ;可用一个成语概括乙文中“卞庄子刺虎”的故事,这个成语是 。(2分)、

11.孔子曾经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

第十篇江苏省扬州市2005年(课改区)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14分)

(甲文)(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帝(唐太宗)尝作宫体诗,使世南(虞世南)赓(gēng,连续)和(hâ,照别人诗词格律或内容写作诗词)。世南曰:“圣作诚工(精巧),然体非雅正。上(皇上)之所好(hào),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tián打猎)猎,世南以为言(对此提出批评),皆蒙嘉(赞美)纳(采纳)。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臣之妻私臣( ) ②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

③能谤讥于市朝( ) ④上(皇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由此观

之 B、皆以美于徐公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乃下令:“群臣吏民„„。” 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4分)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

美。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

14、甲乙两文写的都是臣子向君王进谏并被采纳的故事,这两位臣子的进谏方式有什么不同?现实生活中如果要向同学提意见,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方式?为什么?(4分)

答:

第十一篇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20—24题。(共14分)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三年①春,帝亲祀南郊。礼毕,喟然问隶校尉刘毅曰:“朕可方 汉之何帝?”对曰:“桓、灵。”帝曰:“何至于此?”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②;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③不如桓灵也。”帝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朕有直臣,固为胜之。”

(选自《资治通鉴·晋纪》)

注释: ①三年: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三年。 ②官库:公家的库房。 ③殆:几乎。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4分)

(1)期年之后: (2)皆朝于齐:

(3)喟然: (4)固为胜之:

21、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2分)

以 此 言 之 殆 不 如 桓 灵 也。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朕可方汉之何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甲】【乙】两文,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个选段都告诉我们作为臣子要向君王进谏。B.甲、乙两个选段中进谏的语言都很生动感人,打动了君王的心。C.邹忌与刘毅在进谏时都是讲究策略、方式,从自身作比,用类比的

方法,从侧面相劝谏。D.甲段中的威王是个明君,乙段中的司马炎是个昏君。

第十二篇《狐假虎威》《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甲】 【乙】两段选文,完成7~10题(8分)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①,

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②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

无敢食我也。天帝使 我长③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④万,而专属⑤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节选自《战国策》)

【注】①昭奚恤:楚国的令尹(相)。②江乙:卫国人,当时在楚国做官。③长:为首领,执掌。④带甲:精兵。⑤属:隶属,归属。

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分)

(1)今齐地方千里____。 (2)兽见之皆走____。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

(2)犹百兽之畏虎也。译文:

9.【甲】【乙】两文都采用设喻方法说理。【甲】文邹思用切身经历设喻,劝谏齐威王____;

【乙】文江乙用寓言设喻,告诉楚宣王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

本质,这个寓言故事是____ 。(2分)

第十三篇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11-14题。(12分)

[甲] 王曰:“善。”乃下令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谏曰:“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②。”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公遂废酒。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弦章:齐国大夫。 ②章赐死:即“赐章死”。③臣为制:即“制于臣”。 ④爱:吝惜,舍不得。

11.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_______

③④①

(2)时时而间进 间:_______

(3)晏子入见 入见:_______

(4)公遂废酒 遂:_______

1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

1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乙]文中晏子是如何劝说景公的?(2分)

14.[甲][乙]两文都阐述的一个道理是:____(2分)

第十四篇 《优旃反语谏秦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 》对比阅读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始皇议欲大苑囿①,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②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辄止。

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故将请旨。漆城虽于百姓愁费③,然佳哉!漆城荡荡④,寇来不能上。”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

[注释]①苑囿(yuàn yòu )养禽兽以供帝王打猎的园林。②优旃(zhān):秦朝宫廷中的一个演员。③愁费:愁,忧愁;费,花费。④荡荡:漂亮而光滑。

6、解释下列句子。

始皇以故辄止:

7、下列句中加点的“虽”与“虽欲言,无可进者”中的“虽”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漆城虽于百姓愁费 D故虽有名马

8、甲文中,“王曰:‘善。’”表明了齐王对邹忌所言持 的态度;乙文中,“优旃曰:‘善。„„’表明了他对两位君主的想法持 的态度。

9、甲、乙两文都写了成功劝谏的故事,邹忌和优旃的劝谏方式有什么异同?

相同:

不同:


相关文章

  • 水电费管理系统
  • 公司首页 公司概况 软件下载 定制开发进入社区 返回主目返回主目录录 系统介绍 <水电费管理系统>是一款融合现代水电是一家的实际情况,根据收费的流程与应用实际情况研发的管理水电费的应用收费的专业软件,软件集成了水电费的业务流程: ...查看


  • photoshop打印照片
  • photoshop打印照片 大家知道,去照相馆拍摄证件照的费用并不低.因此呢,如果我们能自己制作1寸照片,就可以大大节约成本咯.现在,我们可以用PHOTOSHOP制作1寸照片~先看看我的作品吧`嘿嘿! 方法很简单的,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这些数 ...查看


  • 新内窥镜说明书
  • 一. [内窥镜影像工作站]结构及参数 1.结构: 2.基本参数: 二. [内窥镜影像工作站]软件特点 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 图像实时显示 清晰的图像实时显示,方便教学及多人观察.会诊. 2. 动态图片库 提供一个病员的动态图 ...查看


  • 图像质量的因素
  • 汇总表图像质量的因素和相应的测试图和模块 锐度 镜头畸变 横向色差 噪音 动态范围,色调,对比度和 色彩准确度 ISO 感光度 软件构件 光衰减和不均匀性 瑕疵 眩光 彩色云纹 纹理细节 打印的Dmax 打印色域 图像质量是这些概念是大于部 ...查看


  •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
  • 第九章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全部 打印客观题 打印主观题 本试卷在答题过程中可能要用到"公式编辑器",请点击此处安装插件!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基本生产车间.行政管理部门供 ...查看


  • 医院自助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 医院自助服务系统 解决方案 自助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二〇一七年 自助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目 录 1 方案概述.................................................................... ...查看


  • (最新版)停车场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 毕业设计 课题:停车场管理系统 学生: 刘星成 院 班级: 智能楼宇1202 指导教师:朱承 装订交卷日期: 学院: 学号: 建筑与材料学 本论文根据停车场的管理工作需要,设计了一个简洁.稳定.实用的停车场管理信息系统.相对一些现有的停车场 ...查看


  • 作文训练用纸打印--给取一个好名字
  • 西中九年级语文作文训练用纸 班级 姓名 请以"我们的心近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章. [文题解析]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道"熟"题."老"题.因为"熟&qu ...查看


  • 体检信息化设计方案 (1)
  • XXXXXX 体检/检验/影像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深圳市天方达健信科技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部分 技术部分 一.项目需求分析 .................................................... 错误! ...查看


  • 新托业TOEIC考试常见问题
  • 新托业TOEIC考试备考过程中常见问题 托业考试介绍: 托业考试有两类,可以只考其一,或二者都选: ① 托业听力与阅读(一年有九次左右,考点城市也分布得多,所以报考的人也多) ②托业口语与写作(一年只有两次,考点城市有限,所以报考的人相对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