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的要求与程序

教研组单元集体备课的指导意见 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索,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单元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探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那么如何真正开展集体备课呢?集体备课又有什么要求呢?有没有可操作的程序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的教育教学、备课开展的实践,谈谈集体备课的要求和备课程序

一、单元集体备课的内容及要求

(一)单元备课的内容及要求

(二)学期备课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二、单元集体备课基本程序

基本程序为:人人钻研,做好铺垫——一人主讲,集体商讨——形成个案,课堂实践——课后评议,交流反思。

(1) 教师人人钻研,做好铺垫。由备课组长提前一周确定备课内容和集体备课的时间,然后每个教师进行认真钻研,充分准备;一定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切实做到《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中关于备课的要求,即备课应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现代技术与学科整合、备教具、备教学过程、备学法指导、备练习、备板书设计、备德育渗透等。

①要抓住“八点”: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教师都要逐步提高具备轻而易举地驾驭教材的能力。这就要求明确知识关联,一方面要求教师了解本学科内知识的关联,另一方面要求了解与之相关知识的关联,这对于提高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所说的,“轻而易举地掌握教材,甚至胜过教材,这是对优秀教师的起码要求。”

②课堂教学的设计,不仅要求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要针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从教学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基本过程完成

后,再回头审视自己的教学得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来总结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③每个备课组成员必须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备时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自己有独到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初备时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注意超前备课,这样有利于把握全局,扫清障碍,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因为超前预习而提出的问题,集体备课时要带好提前一周的教案。

(2)一人主讲,集体商讨。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主发言人首先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学目标、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课时分配、单元过关测试题)

然后进行商榷和探讨,主发言人说课,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大家各抒己见,观点上相互碰撞,激烈争论,最后比较、切磋和完善,确定最佳方案。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但教案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即所谓的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带着自由、经验和问题而来,带着感悟和启发而归)。

①整体备课,纵横联系,备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时,也可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采用“说课”形式,进行比较,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②要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作业。这“四个统一”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3)形成个案,课堂实践。每个教师根据集体达成的共识,具体设计教学方案,并写出教学设计。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学设计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4)课后评议,交流反思。

教师个人根据实际执教情况,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并写出教后札记或教后感。课后反思,就是对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三、集体备课基本要求

1、备课组要发挥三种功能。

⑴发挥备课组的桥梁和纽带功能,做到上传下达,把市教育局、学校和教研组的教学计划、方针、政策和措施落实到备课组教学工作中。 ⑵发挥骨干教师等优质资源的辐射功能,由他们带出一支重合作,讲奉献,齐发展,共荣辱的备课组。

⑶发挥备课组是青年教师成长基地和摇篮的功能,让更多的青年教师有机会施展才华,崭露头角。

2、备课组成员要树立四种意识。

⑴强化目标意识,确保备课组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落实措施。 ⑵强化过程意识,通过自查自纠来促进对教学常规和教学过程的管理。

⑶强化合作意识,细化和实化集体备课和教科研活动。

⑷强化学习意识,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3、中心校领导、业务部门要加强管理与指导。

⑴中心校、学校领导、教务处、要为形成良好备课组教研氛围创造条件,在待遇及应有的图书室等基础设施上给予保证。

⑵各级教育行政、业务部门联合起来开展旨在激励的“优秀学科备课组”评比活动,学校也应采取可行的促进备课组建设的有力措施。

4、集体备课不能取代每个人的独立备课。

⑴从量上来看,过去,每个教师都要备整本书,但现在,只要重点备某一个或几个单元,工作量好像少了很多。但是从质上看,却不然。集体备课,是更注重了教师个性化的劳动。它对教师的个体劳动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它要求教师从过去不分轻重缓急备

整册教材,转变为现在集中精力,深入钻研,精心备好一个或者几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更加突出了,关键也能把握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集体备课,是把教师从大量而泛泛的备课劳动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备课的本质研究和实践。

⑵对于不是自己分配内容的单元,我们同样要去认真思考,否则,就达不到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共同提高的目的。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根据实践对经集体备课讨论好的教学详案、课件,进行反复修改。因此,切不可以为有了集体备课,个人就不用努力了。

5、智慧和资源共享不等于上课克隆。

⑴当我们拿到经集体备课讨论好的教学详案、课件的时候,脑子里可千万不能有这样一个念头,那就是“拿来主义”——这些东西都是好的,就是我的,我可以“依葫芦画瓢”,把设计程序看一下,每天轻松上阵。这样的想法是很危险的,因为新课程是新鲜事物,才刚起步,对于如何上好一节课,没有人能直接告诉你;没有谁敢断言:某一个的设计是最好的,不需要修改了。因为,针对不同时间、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一份教学设计都可以修改,而且必须进行修改,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适应你的学生,才能使你轻松驾驭课堂。

⑵备课,其核心是课堂教学设计。如果缺乏创新,克隆课堂教学,全校上下都用统一模式,没有教师个性化的创造,那么,必然就会导致备课与教学实际的脱节,从而彻底丧失集体备课的意义,集体备课就成了一个“泡沫”。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备课改革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是,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单元集体备课就是适应这项改革的产物。单元集体备课虽然好,然而,也需要留一点时间,留一点空间给教师,让他们品味其中的作法和不足之处。只有这样,它才能真正对教师的成长起作用,才能真正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汾阳市教科局教研室

2016年3月

教研组单元集体备课的指导意见 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索,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单元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探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那么如何真正开展集体备课呢?集体备课又有什么要求呢?有没有可操作的程序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的教育教学、备课开展的实践,谈谈集体备课的要求和备课程序

一、单元集体备课的内容及要求

(一)单元备课的内容及要求

(二)学期备课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二、单元集体备课基本程序

基本程序为:人人钻研,做好铺垫——一人主讲,集体商讨——形成个案,课堂实践——课后评议,交流反思。

(1) 教师人人钻研,做好铺垫。由备课组长提前一周确定备课内容和集体备课的时间,然后每个教师进行认真钻研,充分准备;一定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切实做到《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中关于备课的要求,即备课应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现代技术与学科整合、备教具、备教学过程、备学法指导、备练习、备板书设计、备德育渗透等。

①要抓住“八点”: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教师都要逐步提高具备轻而易举地驾驭教材的能力。这就要求明确知识关联,一方面要求教师了解本学科内知识的关联,另一方面要求了解与之相关知识的关联,这对于提高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所说的,“轻而易举地掌握教材,甚至胜过教材,这是对优秀教师的起码要求。”

②课堂教学的设计,不仅要求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要针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从教学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基本过程完成

后,再回头审视自己的教学得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来总结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③每个备课组成员必须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备时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自己有独到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初备时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注意超前备课,这样有利于把握全局,扫清障碍,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因为超前预习而提出的问题,集体备课时要带好提前一周的教案。

(2)一人主讲,集体商讨。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主发言人首先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学目标、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课时分配、单元过关测试题)

然后进行商榷和探讨,主发言人说课,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大家各抒己见,观点上相互碰撞,激烈争论,最后比较、切磋和完善,确定最佳方案。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但教案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即所谓的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带着自由、经验和问题而来,带着感悟和启发而归)。

①整体备课,纵横联系,备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时,也可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采用“说课”形式,进行比较,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②要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作业。这“四个统一”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3)形成个案,课堂实践。每个教师根据集体达成的共识,具体设计教学方案,并写出教学设计。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学设计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4)课后评议,交流反思。

教师个人根据实际执教情况,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并写出教后札记或教后感。课后反思,就是对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三、集体备课基本要求

1、备课组要发挥三种功能。

⑴发挥备课组的桥梁和纽带功能,做到上传下达,把市教育局、学校和教研组的教学计划、方针、政策和措施落实到备课组教学工作中。 ⑵发挥骨干教师等优质资源的辐射功能,由他们带出一支重合作,讲奉献,齐发展,共荣辱的备课组。

⑶发挥备课组是青年教师成长基地和摇篮的功能,让更多的青年教师有机会施展才华,崭露头角。

2、备课组成员要树立四种意识。

⑴强化目标意识,确保备课组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落实措施。 ⑵强化过程意识,通过自查自纠来促进对教学常规和教学过程的管理。

⑶强化合作意识,细化和实化集体备课和教科研活动。

⑷强化学习意识,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3、中心校领导、业务部门要加强管理与指导。

⑴中心校、学校领导、教务处、要为形成良好备课组教研氛围创造条件,在待遇及应有的图书室等基础设施上给予保证。

⑵各级教育行政、业务部门联合起来开展旨在激励的“优秀学科备课组”评比活动,学校也应采取可行的促进备课组建设的有力措施。

4、集体备课不能取代每个人的独立备课。

⑴从量上来看,过去,每个教师都要备整本书,但现在,只要重点备某一个或几个单元,工作量好像少了很多。但是从质上看,却不然。集体备课,是更注重了教师个性化的劳动。它对教师的个体劳动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它要求教师从过去不分轻重缓急备

整册教材,转变为现在集中精力,深入钻研,精心备好一个或者几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更加突出了,关键也能把握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集体备课,是把教师从大量而泛泛的备课劳动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备课的本质研究和实践。

⑵对于不是自己分配内容的单元,我们同样要去认真思考,否则,就达不到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共同提高的目的。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根据实践对经集体备课讨论好的教学详案、课件,进行反复修改。因此,切不可以为有了集体备课,个人就不用努力了。

5、智慧和资源共享不等于上课克隆。

⑴当我们拿到经集体备课讨论好的教学详案、课件的时候,脑子里可千万不能有这样一个念头,那就是“拿来主义”——这些东西都是好的,就是我的,我可以“依葫芦画瓢”,把设计程序看一下,每天轻松上阵。这样的想法是很危险的,因为新课程是新鲜事物,才刚起步,对于如何上好一节课,没有人能直接告诉你;没有谁敢断言:某一个的设计是最好的,不需要修改了。因为,针对不同时间、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一份教学设计都可以修改,而且必须进行修改,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适应你的学生,才能使你轻松驾驭课堂。

⑵备课,其核心是课堂教学设计。如果缺乏创新,克隆课堂教学,全校上下都用统一模式,没有教师个性化的创造,那么,必然就会导致备课与教学实际的脱节,从而彻底丧失集体备课的意义,集体备课就成了一个“泡沫”。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备课改革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是,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单元集体备课就是适应这项改革的产物。单元集体备课虽然好,然而,也需要留一点时间,留一点空间给教师,让他们品味其中的作法和不足之处。只有这样,它才能真正对教师的成长起作用,才能真正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汾阳市教科局教研室

2016年3月


相关文章

  • 关于集体备课的几点思索
  • 关于集体备课的几点思索 廖俊峰 集体备课是近年来为适应新的教育发展形式和学科要求而日渐兴起的一种教学新模式.它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 主要有 ...查看


  •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
  •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是教师处理教材的主要形式,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于个人研究,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商讨,探讨教法.学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完 ...查看


  • 物理集体备课流程
  • 物理单元集体备课的流程 集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它是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同伴 ...查看


  • 集体备课要求
  • 备课是教师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如果课前教师对所讲内容达不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对各方面的情况没有充分的准备,仓促上阵,课堂效果是不可能好的,所以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必须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每两周一次(语文:周三上 ...查看


  • 2015年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方案(实施稿)
  • 三闸镇中心学校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办法(实施稿) 根据"甘州区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的指导意见(甘区教发[2013]30号)",中心学校于2013年对小学个别年级的语文.数学和英语进行了集体备课实验,总结了一 ...查看


  • -初中英语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性
  • 10月教研札记 如何增强初中英语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性 时间:2011-10 众所周知,无论是传统的"师本教育"还是现代的"生本教育",教师备好课都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我身边的很多老师都能做到这一点:不 ...查看


  • 教学六认真规范
  • 泗阳县众兴实验小学教学"六认真"规范化要求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认真备课 严格按要求进行备课,实行三级备课制,即个人初备-主备人牵头集体研讨-个人二次备课. 1.个人初备 (1)落实"三研读& ...查看


  • 怎样掌握教学基本功和熟悉教学常规
  • 怎样掌握教学基本功和熟悉教学常规 教学基本功: 教师教学 基本功是指教师从事学科教学必备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性的教学技能和修养.它具有基础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等鲜明特征.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可分为以下几个方 面: 一.编制教案的基本功 教案的编制 ...查看


  • 学校的人性化管理
  • 学校的人性化管理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是当今社会各团队管理的重要理念,是团队提高管理效益的重要保障,他要求管理者要依据团队和被管理者的实际情况,依据被管理者的价值观.世界观.思想情绪和团队的奋斗目标,不断更新管理理念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