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项教学设计A4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移项

学情分析:

对于已经习惯了用算术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模型还需要经历思维的转换过程,从不熟悉到熟悉,在用移项法则简化方程时,对于移顶变号的意识比较淡,会出现移项没有变号的错误,这是以等式性质为依据的一种变形、解方程的核心----化归思想的认识还不到位。

教材分析:

方程的解法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移项是解方程的基础步骤之一,是一种同解变形,移项法则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1,运用移项法则可以使方程向x=a的形式进行转化,其中化归思想起了指导作用。移项法则在后续学习其他方程、不等式时经常使用。

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揭示目标——自主探究,点拨提升——总结评价,达标检测

教学目标:

1、理解移项法则,会解形如ax+b=cx+d的方程,体会等式变形中的化归思想;

2、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思想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3、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确定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建立形如ax+b=cx+d的方程,理解移项法则,利用

移项与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能准确确定相等关系并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地进行移项并解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目标:

问题1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

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个学生?

达标方法:

1、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学生自主分析相等关系后,从而列出方程3x+20=4x-25

设计意图:本问题属于中国古代数学中所说的“盈不足”类型问题,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易于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通过列出的方程可以引出对“移项”的讨论,教学时根据学生的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点拨提升:

(一)自主探究:

问题2 方程3x+20=4x-25与前面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上节:未知数与常数项各在等式的一边,此题:两边都含有未知数常数项) 达标方法:

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渗透化归的思想。

(二)小组合作:

问题3 怎样才能将它转化为未知项在一边,常数项在另一边的的形式呢?

达标方法:

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代表回答,。

2、学生思考变形的依据,然后教师点拨:变形的依据为等式的性质1。

3、师提问这两个方程的不同,学生答,师点拨;这种变形就是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它叫做移项。

4、学生理解记忆移项的定义,跟踪训练。

设计意图:引出讨论解方程中的“移项”这一步骤,通过学生的思考、观察和教师的点拨,认识“移项”变形,得出移项的依据,便于学生理解移项的原理。通过练习总结移项的注意事项。

(三)1师黑板展示过程,由学生说

2、问题4 上面解方程“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达标方法:

(1)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2)教师点拨: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列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四)、例题示范,巩固新知

(1)多媒体出示例题

(2)学生黑板板演-学生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解方程的过程,可以看出易犯得毛病。老师点拨提高学生解题的规

范性,而采用框图表示解方程的过程,是为了使解法中各步骤的先后顺序清晰,渗透算法程序化的思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移项法则是由于解方程的需要而产生的。

解下列方程:

13(1)6x-7=4x-5 (2)241 (3)(4)2-3.5x=4.5x-1 2

三、总结评价,达标检测

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收获与不足。

2、教师强调应注意的问题。

3课件展示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原”。

达标方法: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教师最后梳理、概括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思想方法,使学生对列方程和解方程加强理解,课件展示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原”, 鼓励学生。

达标检测题

1.对于方程3x-7=12x+6,下列移项正确的是( )

A.-3x-12x=6+7 B.-3x+12x=7+6

C.-3x-12x=7-6 D.12x-3x=-7-6

考查移项法则

2.对方程7x=6+4x进行移项,得_____________,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_系数化为1,得_____________

考查解ax+b=cx+d型方程的一般步骤

3.当a=_______时,1-2a与a互为相反数

考查相反数的知识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移项

学情分析:

对于已经习惯了用算术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模型还需要经历思维的转换过程,从不熟悉到熟悉,在用移项法则简化方程时,对于移顶变号的意识比较淡,会出现移项没有变号的错误,这是以等式性质为依据的一种变形、解方程的核心----化归思想的认识还不到位。

教材分析:

方程的解法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移项是解方程的基础步骤之一,是一种同解变形,移项法则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1,运用移项法则可以使方程向x=a的形式进行转化,其中化归思想起了指导作用。移项法则在后续学习其他方程、不等式时经常使用。

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揭示目标——自主探究,点拨提升——总结评价,达标检测

教学目标:

1、理解移项法则,会解形如ax+b=cx+d的方程,体会等式变形中的化归思想;

2、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思想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3、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确定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建立形如ax+b=cx+d的方程,理解移项法则,利用

移项与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能准确确定相等关系并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地进行移项并解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目标:

问题1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

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个学生?

达标方法:

1、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学生自主分析相等关系后,从而列出方程3x+20=4x-25

设计意图:本问题属于中国古代数学中所说的“盈不足”类型问题,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易于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通过列出的方程可以引出对“移项”的讨论,教学时根据学生的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点拨提升:

(一)自主探究:

问题2 方程3x+20=4x-25与前面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上节:未知数与常数项各在等式的一边,此题:两边都含有未知数常数项) 达标方法:

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渗透化归的思想。

(二)小组合作:

问题3 怎样才能将它转化为未知项在一边,常数项在另一边的的形式呢?

达标方法:

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代表回答,。

2、学生思考变形的依据,然后教师点拨:变形的依据为等式的性质1。

3、师提问这两个方程的不同,学生答,师点拨;这种变形就是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它叫做移项。

4、学生理解记忆移项的定义,跟踪训练。

设计意图:引出讨论解方程中的“移项”这一步骤,通过学生的思考、观察和教师的点拨,认识“移项”变形,得出移项的依据,便于学生理解移项的原理。通过练习总结移项的注意事项。

(三)1师黑板展示过程,由学生说

2、问题4 上面解方程“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达标方法:

(1)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2)教师点拨: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列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四)、例题示范,巩固新知

(1)多媒体出示例题

(2)学生黑板板演-学生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解方程的过程,可以看出易犯得毛病。老师点拨提高学生解题的规

范性,而采用框图表示解方程的过程,是为了使解法中各步骤的先后顺序清晰,渗透算法程序化的思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移项法则是由于解方程的需要而产生的。

解下列方程:

13(1)6x-7=4x-5 (2)241 (3)(4)2-3.5x=4.5x-1 2

三、总结评价,达标检测

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收获与不足。

2、教师强调应注意的问题。

3课件展示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原”。

达标方法: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教师最后梳理、概括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思想方法,使学生对列方程和解方程加强理解,课件展示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原”, 鼓励学生。

达标检测题

1.对于方程3x-7=12x+6,下列移项正确的是( )

A.-3x-12x=6+7 B.-3x+12x=7+6

C.-3x-12x=7-6 D.12x-3x=-7-6

考查移项法则

2.对方程7x=6+4x进行移项,得_____________,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_系数化为1,得_____________

考查解ax+b=cx+d型方程的一般步骤

3.当a=_______时,1-2a与a互为相反数

考查相反数的知识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相关文章

  • 如何让小学生理解等式的移项变号问题
  • 如何让小学生理解等式的移项变号问题 摘 要 本文先简要概述了等式的移项变号问题,然后重点讨论了几种便于小学生理解的关于移项问题的教学方法,之后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讲述了等式的移项变号问题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数学:理解:移项变 ...查看


  • 解方程(一)教学设计
  •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且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本节课要通过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观察.归纳得出移项法则.但学生刚学时不习惯用 ...查看


  • 七年级[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学设计
  • 七年级<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学设计 七年级<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小节的内容.这是一节"概念加例题型"课,此种课型中 ...查看


  • 7.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案(一)
  • 七年级数学(上)7.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 设计人:佛山中学 马冬梅([1**********])审核人:张同华 [教学目标] 1.掌握移项法则,会用移项法则对方程进行变形 2.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移项" ...查看


  • 7.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导学案(移项法)
  • 7.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 [教学目标] 1.掌握移项法则,会用移项法则对方程进行变形 2.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和"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 3 ...查看


  • 北师大七年级上 5.2解方程教案
  • 5.2 解方程(1) 教学目标: 1. 要求学生学会使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 2. 要求学生理解移项的含义及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由算术解法过渡到代数解法的解方程的基本能力,渗透化未知为.. 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 重点和 ...查看


  •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教案
  •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 一.教学目标 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会移项.合并解axbcxd型方程,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 2.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模 ...查看


  • 移项说课稿
  •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三章第二节<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第二课时.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合并同类项.一元一次方程有 ...查看


  •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
  •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 课 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松竹中学的数学老师庄为平,能参加这次说课评比活动,我感到十分高兴,同时也非常珍惜这样一个难得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希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