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会考地理复习资料

地 理 复 习 资 料

仅 供 初 二 九

内 部 交 流 使用

初二会考地理复习资料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要点

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6、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7、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8、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9、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10、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11

12、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4、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5、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6、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7、非洲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18、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19、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组成。

20、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2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23.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上。

24、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的部位是山脊。

25、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6、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7、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28、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量。

29、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0、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31、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种的具体分布到P46图3-8识记)

32、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均为黄色人种。

33、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34、巴西通用葡萄牙语,西亚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语。

35、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筑为教堂。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典型建筑为清真寺。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典型建筑为寺庙。 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36、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37、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38、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蓝色表示陆地,绿色表示海洋。 39、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40、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41、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

42、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

43、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44、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5、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6、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大陆的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7、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4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纬度位置。

49、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小。

50、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天,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51、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年,公转产生四季更替现象;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夹角不变。

52、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53、热带(23.5°N~23.5°S)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纬度66.5°~90°)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温带(纬度23.5°~66.5°)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54、目前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55、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5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7、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58、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59、世界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UN)。

60、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安理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61、中国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62、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设在瑞士洛桑。

63、红十字会的宗旨是坚持人道主义。

重点地图读图指导:

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读方位。(小河、村庄图)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读出某的经纬度位置及判断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所属的高、中、低纬度,两点间的相对位置。

3、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分布图,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七大洲轮廓,三条重要的洲界线。

4、判读:大陆、海峡、半岛、大洋、群岛、岛屿。

5、等高线地形图:识别陡坡和缓坡,山顶、山谷、山脊,海拔和相对高度。

6、海底地形图:三部分,五种地形,大陆架的深度不超过200米。

7、六大板块示意图:板块名称。

8、常用图例识别。

9、世界人口分布图:四大人口分布稠密区。

10、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

11、常用天气符号图识别。

12、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读,气候类型的判断。

13、地形雨示意图。

14、五带的划分图。

15、地区公转示意图。

16、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轮廓图。

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认识大洲

1.1 亚洲及欧洲

“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异:

亚洲 欧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对高对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1.2 非洲

国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国家。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约占全洲面积的。

炎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

丰饶的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发展的经济:

1.3 美洲: “新大陆”: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移民与经济:

第二章 了解地区

2.1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河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日本被称为“地震国”

地区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

第二章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 由北向南

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 短小湍急。

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富饶的矿产: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榄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哓”組织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2.2 南亚

南亚次大陆: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的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

三大地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为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

宗教与社会: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兰教。

人口与经济: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人口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

2.3 西亚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亚洲;非洲;欧洲。

这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

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国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国家: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世界石油宝库:占世界总产量的25%。通过波斯湾运出。石油输出路线:

2.4 欧洲西部

位置与范围: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雄厚的经济实力:? 繁荣的旅游业:?

2.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冰雪世界: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极地科学考察:中国的长城站(6213′S;5858′W)中国的中山站(6925′S;7610′E)

第三章 走进国家

3.1 日本(Japan):东亚岛国: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首都东京。通用语言:日语。 多山的地形: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米,为日本最高峰。

湿润的气候:日本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西融合的文化: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国影响。在近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日本人的衣服:和服;日本人最喜爱的传统食品:寿司

发达的经济:二战后,日本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居世界前列。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加工制作业、高科技产业、国际贸易、金融业和信息产业都位居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工作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造船、钢铁、化学、纺织、精密机械等。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但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渔业生产大国。日本的交通运输也相当发达。主要城市:东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达1200多万。

3.2 埃及(Egypt):地跨两洲: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亚洲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埃及领土面积逾100万平方千米。

宗教:伊斯兰;首都:开罗(千年古都)。 沙漠广布: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世界上最长的河?尼罗河,埃及人称之为母亲河,中国的母亲河是黄河。 文明古国: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雄伟的狮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庄严的神庙、象形文字、天文历法。埃及金字塔: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中国的秦皇陵的兵马俑也是七大奇迹之一。 发展中的工农业:农业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这里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以生产长绒棉著称,长绒棉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3.3 俄罗斯(Russia):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幅员辽阔,令图170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平原广大: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大河和山脉呈伟大的地形区的重要界线。俄罗斯领土中,有70%是旷阔的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丰富的资源:西伯利亚的贝加尔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俄罗斯的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三位。黄金产量居世界第2位。改革中的经济:俄罗斯是重要的工业大国,能源、钢铁、机械、化学、航空航天等部门地位突出。俄罗斯主要的农产品有谷物、马铃薯、亚麻和乳肉制品。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的农业区。俄罗斯在1991年由苏联解体为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西伯利亚的开发:

3.4 法国(France):

欧洲的经济大国:国土:面积55万平方千米。人口:5889万人。首都:巴黎。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和丘陵占全国的4/5。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变化小,全年将水分平均匀。生产:小麦产量居世界前列。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概述:法国的工业也很发达。重要工业资源煤、铁等矿产比较丰富。

文化与旅游: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景色秀丽的自然风光,浪漫多情的民风民俗,高雅的艺术,新潮的时装„„法国在1999年的外国游客接待量是世界首位。旅游业也是法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3.5 美国(United States):美国的领土:组成:阿拉斯加州、“本土”、夏威夷州。国旗:星条旗。 高度发达地经济: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他的工业总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美国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发展工业具有许多优势。美国是世界上的工业大国。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国既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进口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人口与城市:人口在2000年为2.82亿;人种绝大多数为欧洲迁移的白种人,也有美国原来的少部分黑人。美国人口分布不均。美国人口稠密地区是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美国首都华盛顿,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洛杉矶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圣弗朗西斯科由名旧金山、三藩市,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贸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

3.6 巴西(Brazil):亚马逊(孙)平原与亚马孙(逊)河: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国家,国土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亚马逊平原部分约占全境的1/3,其余部分基本上属巴西高原。这里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林中幽暗湿润,人烟稀少,通行苦难。亚马逊河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河口为喇叭形海湾,宽达300多千米,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河海”。 发展迅速的经济: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巴西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比较高。巴西农业机械化程序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的铁矿储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人口与城市: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总人口达1.70亿人。巴西的最大城市圣保罗城市。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

3.7 澳大利亚(Australia):拥有一个大陆: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西北面与亚洲相邻,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等周围岛屿,面积约774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澳大利亚首都是堪培拉。通用语言是英语。

低平的地形: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近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

第三章 大陆。西部是宽广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区面积约占大陆总面积的25%;东部山地北起的约克角半岛。 古老的动物:

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和适宜发展农牧业。由“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美誉。

八年级地理(上)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1 中国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

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①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②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③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领土四至: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

南北跨近50个纬度,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个纬度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1.2 中国的行政区划

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现行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材:八年级上册第8页

1.3 中国的人口

数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目前人口数为13亿。增长速度较快: 分布疏密不均。东西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人口多处和人口少处的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多;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 平原、盆地人口多; 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 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汉族地区人口多。 西部地区人口少; 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山地、高原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我国人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4 中国的民族:

56个民族: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

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的泼水节;中华民族的端午节。

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如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 中国的地形

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 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

②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

③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4、我国的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5、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sōng)山

6、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7、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8、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2 中国的气候

1、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约50℃),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此外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大小不同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一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冬季最冷

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仅12℃)原因: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昼时间较长,接受太阳光不比南方少多少。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活动积温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我国从北→南可以划分为五个类型温度带:寒温带(高原气温区)、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另外,青藏高原为高原气候区。不同温度带对我们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省的东北部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4、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干湿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关系:干湿地区影响地面植被,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因而森林繁茂;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短小,农业类型不同,农作物(经济作物)也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也不同。

5、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复杂多样。原因: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主要的气候类型:东部地区主要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形成独特的高山气候。

气候多样,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及其丰富。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

6、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变换而显著变化的风;季风气候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季风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季风的形成原因: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差异对比显著。季风气候特点: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产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是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为标准划分的:其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7、夏季风我国降水的影响

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夏季风对我国降水季节分布的影响:夏季风的进退决定着我国雨带的推移。5月份,夏季风开始在南部沿海登陆,我国南部沿海进入雨季。6月中旬,夏季风进一步增强北跃,雨带随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正值梅子成熟季节,称为“梅雨”。7、8月份,雨带随夏季风北移到东北和华北地区。9月份,冬季风增强南下,夏季风开始南撤,雨带也随之迅速南移,10月份退出我国大陆。

8、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2.3 中国的河流

1、外流区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2、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以上是外流河的共性,外流河在干湿状况、降水、有无结冰情况、植被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a干湿状况,说明河流流量大。如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水量大;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水量不大。

b分析降水季节分配情况,说明河流的汛期。如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雨季长,汛期长。例如珠江流域雨带最早到达,最后离开,汛期为4-9月,长达6个月;以北地区降水集中在8-9月,汛期短。值得指出的是我国东北的河流因春季集雪融化,形成春汛。

c、分析冬季气温情况,说明河流有无结冰现象。在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上,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都有结冰现象,而且越往北,冰期越长。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高于0℃,河流无冰期。

d、分析植被状况,说明河流的含沙量情况。湿润地区植被好,河流含沙量少;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植被不好,水土流失严重,河水的含沙量大,特别是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更严重,河水的含沙量最大。

3、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内流河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冰雪大量融化,成为丰水期,冬季有河流出现断流。所以内流河多为季节性河流。

4、我国的湖泊分布不均,分为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两大湖区,其中青海湖上我国最大的湖泊和最大的咸水湖泊,鄱阳湖是最大的谈水湖泊。洞庭湖17世纪中期号称“八百里洞庭”,居中国第一大湖,以后因大量泥沙入湖,围湖造田,是湖泊迅速淤塞萎缩,现退居第二大淡水湖。

5、滚滚长江

概况: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长江流经了四大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上、中、下游的划分:上游:源头—湖北宜昌;中游:宜昌—江西湖口;下游:江西湖口—注入海口。中游段被称为“九曲回肠”。 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和水流有哪些影响?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解决办法: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

长江最长的支流是汉江;流域内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鄱阳湖;最大的内河港口是南京港;长江是我国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长江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由于长江落差主要集中在上游,因此长江水能资源也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能资源蕴藏量

占全国1/3。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一半。新中国建立后在长江干流和支流上相继建起了许多水电站如葛洲坝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水电站。长江的落差主要集中在源头到宜宾这一段,而水利枢纽、水电站则主要集中在宜宾-宜昌的干支流。因为宜宾以上这一段地形复杂,工程困难,投资大。

长江三峡由瞿唐峡、巫峡、西陵峡组成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供水、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其中防洪是该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6、滔滔黄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径流青海、四川等9省区,全长5464千米,黄河的形状像汉字的几字形。黄河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黄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划分:上游:源头—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中游:河口镇—河南旧孟津;下游:河南旧孟津—注入海口。

黄河的水文特征:(1)、水量不大(2)、中游含沙量大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缺乏植物保护是导致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原因。(3)、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河出孟津后,水流平稳,大量泥沙淤积,使河床逐年抬高,形成“地上河”。 “地上河”的危害:河床高出地面,河水只能靠人工筑堤约束,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地有决口的危险。(4)、易泛滥(5)、凌汛。形成的原因:水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6)、断流。形成的原因:自然(降水较少);人为(上游和中游人口增多,工业及农业用水量过大,超过了自然限度)。解决措施:统一管理,计划调配。 黄河的奉献(1)、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原因: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师引导学生推出答案。指图说出黄河干流上的主要水电站及建站:)(2)、塑造平原和灌溉作用(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3)、提供旅游资源(点明主要提供旅游资源,也有水能资源。)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多灾的原因是下游形成地上河,易泛滥成灾,但其根本原因是来自中游的泥沙,所以治黄的关健是治沙。

下游:加固大堤:(这是应急措施,是治标。)

中游:①保持水土,植树造林;(是治黄的根本措施,是治本)

②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③修建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治黄的关键性工程。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3.1 自然资源概况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自然资源由于受大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

是不均匀的。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新疆、内蒙古等地由于深处内陆,水气少,云雾少,光照强,太阳辐射总量较多,而青藏高原除上述原因外,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二者共同作用,使之成为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区。年太阳辐射量最小的地区是四川盆地,该地区处在东南及西南暖湿气流交汇的地区,年降水量多,云雾量大,造成该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少。

3.2 中国的土地资源

6月25日 世界土地日,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类型齐全: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我国草地面积广达、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一亿公顷。

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3.3 中国的水资源 3月22日 世界水日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时间分配不均及解决措施:

具有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措施修建水库

和实际变化大的特点

地区分布悬殊及解决措施:

解决措施

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引黄济青)

2、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

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原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人口增长,工农业用水量大大增加;不

合理用水,浪费、污染现象严重。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3、南水北调

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京杭运河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抵达天津、北京。

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沿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终点北京。中线工程具有水质好,覆盖面大,自流输水等优点,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

西线: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引水入黄河,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多样的生物资源: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其中鱼类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70多类。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大渔场,其中,以舟山渔场最大。

丰富的矿占资源: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我国的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

巨量的化学资源:我国海盐总产量的85%集中在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北方以长芦盐场(渤海西岸天津和河北境内)最为著名,南方有海南的鹰歌海盐场等。

保护“蓝色国土”: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巨大成就,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如过度捕捞、石油污染、赤潮等。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4.1 秦岭—淮河线

秦岭与淮河: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自西向东经过的省区主要有甘肃、陕西、河南。其北侧是关中平原(亦称渭河平原);南侧是汉水谷地(亦称汉中盆地),因为秦岭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然

后主流经高邮湖南入长江。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制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与西北地与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4.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概述: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文化: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农作物: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矿产:煤、铁、油等

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农作物:水稻、生猪、柑桔、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矿产:铜矿、钨矿、汞矿、锡矿、锑矿、铅锌矿。

4.3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1、青藏地区:

概述: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由“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宗教:藏传佛教。地势:山岳纵横,冰川广布,交通十分困难。

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

⑴青藏地区有两个显著的自然特征:

①“高”: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 m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我国著名的长江、黄河、澜沧江等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②“寒”:青藏地区因“高”生“寒”,海拔高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原因。由于气候寒冷,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⑵青藏地区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①太阳能:本区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透明度好,太阳光线穿过时能量耗损少,到达地面的热量多,所以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其首府—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②地热:本地区是我国大陆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故地。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气田,现已建成发电站。

③矿产资源:青海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矿藏丰富,被称为“聚宝盆”,煤、石油、铅锌、盐都在开采利用。察尔汗盐湖附近建成了我国最大的钾肥厂。

2、西北地区:

概述: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4%。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牧区作物:肉、奶、皮、毛等;矿产资源:稀土矿、镍矿、煤、石油、褐煤。

⑴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

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气候干旱,原因是它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高大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⑵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

受气候的影响,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表现为以上四个方面:

①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西部有浩瀚的戈壁、沙漠。

②由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因为自西向东,距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④农田、村镇、城市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地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3、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⑴西北和青藏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⑵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

在有水源的地区可以发展灌溉农业

①灌溉农业区:宁夏平原和内蒙古的河套平原,甘肃的河西走廊引黄河水和祁连山冰雪融水进行灌溉,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②绿洲农业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尔噶盆地的绿洲,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也成为当地主要的粮绵基地之一。

⑶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

本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有利于发展耕种业。如: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的湟水谷地等。主要种植青稞、小麦和豌豆等。

列表分析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理差异

交通运输业的作用: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

交通方式:出租车、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缆车、公共汽车。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地势相对平缓,有利于发展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 国道编号(八年级下册第22页)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载量较大,运价减低,可以把旅客或货物送到全国铁路网中的各个车站,是一种适宜于长距离运送客、货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海洋运输:运费最低。我国海洋运输航线分沿航线和远洋航线两大部分。

北方沿海航线以大连和上海为中心;南方沿海航线以广州和香港中心。

管道运输:管道是适宜于运输液体和气体等物资的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它的优点是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航空运输:航空运输具有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速度快、舒适、安全。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家。我国人口总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却比较少。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区域差异:地区差异显著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国东濒太平洋,是一个重要的海洋国家。我国陆地疆界漫长,有14个邻国接壤。

中国走向世界:200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6位,进出口贸易额居世界第8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2位。其中谷类、肉类、棉花、水果、钢铁、煤炭、水泥、电视机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课外学习:世界之最

1.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2.世界最大的州——亚洲3.世界最小的洲——大洋洲4.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5.世界最小的洋——北冰洋6.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7.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8.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9.世界最多居民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10.世界使用语言人数最多——汉语11.世界使用语言最为广泛——英语12.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基督教13.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非洲14.世界上最冷的大洲——南极洲15.世界降水最多的地方——乞拉朋齐16.世界热带草原分布最大的洲——非洲

17.世界热带季风气候最大的洲——亚洲南亚18.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19.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大的洲——欧洲20.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21.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22.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23.世界上最大的组织——联合国

24.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25.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26.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27.世界国家最多的州——非洲28.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29.世界最长的河——非洲尼罗河30.世界最湿润的大洲——南美洲31.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32.世界上牛最多的国家——印度33.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34.世界石油储存最多——西亚35.世界地震最多的国家——日本36.世界长绒棉出口最多国家——埃及

37.世界唯一地跨两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俄罗斯38.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39.世界淡水最多的湖泊——贝加尔湖40.世界接待外国游客最多的国家——法国41.世界唯一跨三个热量带的国家——美国42.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美国43.世界输出工农业最多的国家——美国44.世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亚马逊河45.世界河口平均流量最快的河——亚马逊河46.世界唯一一个拥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47.世界最大的独块岩体——艾尔斯巨石48.世界羊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49.世界含黄土最多的高原——黄土高原50.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中国之最

1.中国省级单位邻邻国最多——新疆2.中国最大的省级单位——新疆3.中国跨纬度最广的省级单位——内蒙古4.中国最大的岛——台湾岛5.中国最大的沙岛——崇明岛6.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台湾玉山7. 中国最长的河——长江8.中国含黄土最多的河——黄河9.中国含黄土最多的高原——黄土高原10.中国最大的湖——青海湖11.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12.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13.中国煤炭含量最多的省——山西省14.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级单位——山东省

15.中国最冷的省级单位——黑龙江16.中国最大的海——南海17.中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18.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19.中国最大的市——重庆市20.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市21.中国最年轻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22.中国沿海最高峰——崂山23.中国长绒棉最多的省级单位——新疆24.中国民族最多的省级单位——云南省25.中国最大的牧区——新疆26.中国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27.中国人口密度最多的省级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28.中国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族——壮族29.中国雨极——火烧寮30.中国最广的气候灾害——干旱31.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补充:、中国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6、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7、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8、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9、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10、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1、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2、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3、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河南省,面积最大的省份是新疆省。

14、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5、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6、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17、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18、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19、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0、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主要山脉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21、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

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2、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 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梯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盆地

24、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27、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25、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3 。

26、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

27、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28、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29、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干湿地区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31、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是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32、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来自于昆仑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

33、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40、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34、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 42、黄河上中游的分界城市是河口 ,中下游的分界城市是孟津。

35、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

36、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37、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 ”和“黄金水道 ”之称。

38、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城市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城市湖口。

39、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宾以下城市四季都能通航。

40、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4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2、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43、我国主要是耕地少、林地多、难利用土地众多,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44、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45、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46、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47、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只占2.5%

48、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

49、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50、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

51、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52、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农业,工业,家庭的节水方法)

53、在各种交通运输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格局:东密西疏 。

54、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

东西向: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

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 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 焦柳线(焦作—柳州);

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

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 )、(京九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

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55、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56、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57、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58、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59、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公布呈现“南稻北麦”格局。

60、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61、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62、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6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64、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65、●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交通线)

●工业的空间分布:

(1) 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 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工业带。

(3) 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 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 、(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 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 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点呈(大分散)、(小集中)

66、秦岭-淮河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1月份0℃等温线 2、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3、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7、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甘蔗与甜菜的分界线 油菜与花生的分界线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的分界线

8、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9、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10、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有结冰期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无结冰期

11、陆运与水运的分界线

八下

1、北方地区东至渤海、黄海,南至秦岭、淮河,西至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北至内蒙古高原。

2、北方地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3、北方地区地形主要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河湖为黄河、淮河、京杭运河、黑龙江

4、北方地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5、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6、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为小麦;油料作物为花生;糖料作物为甜菜;经济作物为棉花、谷子、大豆;

植被和果树为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矿产资源为铁;能源为煤炭、石油;水果为苹果、葡萄、梨、桃、杏、柿。

7、北方地区的主食为面食(黄土高原:以小米为主);传统民居特点: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8、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

治理措施: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

发展生态农业。

9、主要城市:北京、天津、济南、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

10、南方地区东至东海,南至南海,西至青藏高原,北至秦岭、淮河,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

11、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12、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

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植桑养蚕——蚕丝的主要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水果:两广、闽、台胜产甘蔗;南部沿海地区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等水果;海南岛出产椰子;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丰富。

13、长江中下游工业带(上海、南京、杭州-综合工业区;武汉-钢铁、轻纺;湘、赣地区-有色金属);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有南通、上海、宁波、温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主要工业部门有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等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和制造业];西南地区[宜昌、重庆-电力、钢铁;攀枝花、六盘水-钢铁、煤炭;西昌-火箭发射基地]。

经济林木有: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发展了制茶、丝绸、食品、建筑材料等工业。

14、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98年大洪水使湖北、湖南、江西的受灾面积达一万平方千米,损失百亿元。主要治理措施:加固堤坝,疏浚水道,重点限期治理污染源。

15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上海、成都、贵阳、南昌、南宁、广州、香港、澳门、台湾

16、西北地区: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宁夏,甘肃北部

人口:以汉族为主,大致占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分别聚居在内蒙古,宁夏,新疆。

17、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形成原因: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地表景观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18、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的广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本区出产的肉,奶,皮,毛及其制造品不仅供给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还大量输送到其他省市,并出口到国外,成为本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19、西北地区灌溉农业的特点: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当地农业水源的依赖性很大。一般在有地水,高山融雪及地下水灌溉的平原地区,农业比较发达,称之为“灌溉农业”。

20、西北地区主要分布地区:① 内蒙古河套平原:引黄河水自流灌溉;② 宁夏平原:引黄河水自流灌溉;自由被如为‘’塞外江南,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都生长良好;③ 河西走廊:依靠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④ 新疆绿洲:依靠天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21、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石油,天燃气,稀土的储量大。

22、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西气东送(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意义:稳定东部经济发展,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西电东送

(将蒙中西、宁夏水电站的电能送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23、沙尘暴的形成:西北地区由于干旱缺水,植被覆盖率低,经营管理粗放,超载放牧和盲目开垦。

目前,西北地区的人民正在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林,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和封地育草等措施和技术重建西部的生态环境。

24、 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1、食:牛羊肉和乳制品。 2、住:用羊毛毡搭成的易于拆卸的毡房 3、行:马、骆驼、小毛驴。 4、体育项目:舞蹈、摔跤、马术。

25、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

是藏族的主要居住区,青海省东部汉族人数较多。主要河湖:长江、黄河、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青海湖(多咸水湖,干旱,蒸发量大,冰雪补给,含盐,冰川纵横,犹如固体水库)

26、青藏地区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27、青藏地区地处亚热带,深居内陆,青藏高原阻挡了北上的暖湿气流,大部分降水稀少(4—9月为雨季,10—3月为干季)。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地广人稀。

28、青藏地区日昼差大,高原缺氧(藏族服装、舞蹈的动作幅度小。)人口、城镇都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黄河支流湟水谷地)。

29、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日照强,温差大,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但大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不利条件:降水少,气温低。农作物单产高,青稞喜温凉,还有小麦,豌豆。

30、高寒牧区:本区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毛厚而长,可以卧雪御寒、体矮身健,能爬山负重。

31、气温低,太阳能非常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年日照3000多小时,羊八井。

32、柴达木盆地—聚宝盆,察尔汗盐湖区。

33、青藏地区人民的生活:1、食:青稞面作的糌粑,焦烤或煮熟的牛羊肉。2、住:牧区一般居住在可以自由移动的、厚重的牦牛毡搭成的帐篷中;非牧区大多数在用石头和土坯砌成的墙体厚实的房屋中。3、行:牦牛。

34、三江源头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长期不和理的伐林、放牧和耕作—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壤沙漠化迅速,藏羚羊,野驴数量急剧减少,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

35、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临渤海,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北京市的面积1.68万平方千米

36、北京的自然理理特征:

①地形: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地势较高,东南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②气候: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降水量609毫米;

③河流:北京的河流属海河水系,三大河流:永定河、温榆河、潮北河。

37、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北京地处中纬度温带,地处内陆且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38、北京是国我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城市:①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利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都在北京;②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化、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样和科研机构,还

有从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③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国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39、北京旧城“凸字形”的格局形成于元明两朝,城内棋盘状排列。

40、台湾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多山的海岛(山地点2/3,玉山为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和沿海)

41、资源宝库森林宝库、亚洲天然植物园(樟树);东方甜岛(甘蔗、蔗糖、)海上米仓(水稻);水果之乡(香蕉、菠萝);矿产丰富(海盐、天然硫磺、金、铜、煤、石油);水产王国(鱼类等);祖国东南海上明珠;东南盐库。樟树是台湾著名的树种,樟脑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42、物产丰富的原因:低纬度(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四面临海;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板块碰撞构造带;多山的地形;短急的河流。

43、台湾“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

44、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森林主要在台湾山脉。

45、1.台湾的行政中心:台北 ;2.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高雄;3.台湾最早的城市:台南。

46、香港回归于1997.7.1 ,位于广东省珠江东口岸,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

澳门回归于1999.12.20, 位于珠江口西岸,由澳门半岛和附近的氹仔岛、路环岛组成

47、 香港发达的经济——“东方明珠”“购物者的天堂”

1)、加工工业:航空便利,资金充足,劳动力素质高,国际声誉好,背靠大陆,地窄人稠,市场狭小,本岛加工,进口原材料,出口产品:成衣,电子电器,料制品,纺织,钟表,玩具。生产消费品为主,劳动密集型。

2)、世界地位(世界贸易中心、世界金融中心、旅游中心) 全球贸易中心之一,进出口总额世界第十(1991);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与纽约,法兰克福齐名;全球黄金贸易中心之一,与伦敦齐名;

3)、发展战略:不利因素:缺少发展空间、地狭人稠,人口压力大、维多利亚港,启德机场饱和、工资水平高,地价高。同内地联合,共同繁荣:香港与内地经济联系的基本模式:香港积极在祖国内地投资建厂,祖国内地通过香港加强对外贸易(前店后厂)。

48、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原则: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香港方面:在盐田,蛇口开辟海港、在深圳修机场,保持航运中心的地位;把部分轻工业,金融业迁至深圳,扩大营业规模,同时获得国内劳动力资源,市场的支持;内地方面:吸引国内在深圳的投资,人流,物流,信息流大量向深圳移动,形成新的发展热潮。广州—深圳—香港发展轴线。

49.澳门以旅游业为主(博彩业)、成衣、玩具制造。同内地联手,在珠海发展,形成澳门—珠海—广州发展轴线。

5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东向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8个国家相邻,是国我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国我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10多个少数民族。

51、地形:三山夹两盆,阿尔金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气候:深居

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内流河为主,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距海遥远→干旱→地形闭塞,山地、高原屏障。 影响:由于新疆地下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导致干旱少雨,因此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冰川融水。在这冰雪冰川融水的滋润下,在盆地的边缘山麓地带出现了许多绿洲,新疆的人口城市等也就集中分布于这些绿洲中。 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①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高梁;②特色农产品:棉花、甜菜、瓜果等;③特点:产量丰富、品质优良。 植被:荒漠为主。

52、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53、对外开放的前沿:①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展;②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54、外向型经济:从初期以合资、独资的企业为主,发展到海外建厂;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为主,到吸收、消化、创新、发展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并以形成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同时带动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镇文化水平的提高。

发展的的有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②海陆交通运输便利;③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 “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55、城镇发展的重要标志: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变化。原因: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②产业结构发生重在变化

56、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57、景观:由于受来自印度洋上湿润的西南北影响,西双版纳形成了原始的热带雨林景观: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特有的热带动物: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等。

58、热带动植物王国;傣族园、野象谷。人文旅游资源: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民族在这里合睦相处,他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傣族的泼水节等。

59、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甘、宁四省区。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60、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其它地方(蒙古、中亚)由风吹来形成的。

61、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植被等;①地形一般为山区,并且坡度较大;②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③黄土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④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容易发生沙土流失的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大。

62、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生态建设措施:①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63、解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①加强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它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③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向

农民提供粮食和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④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⑤提高粮食单产,科技兴农。

64、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范围内。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间,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本区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在全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海洋运输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65、长江沿江地带自然条件:①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④自然资源丰富。

66、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①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连运,进入国际市场;②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③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④沿江地带是东部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辐射作用:①长江沿江地带兼有沿江和沿海双重优势,本区东接太平洋沿岸,是我国对外的前沿阵地,便于参加国际大循环,又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线、京沪线、沪杭线、京广线、成榆线等多条铁路干线、公路干线联结国内其它地区,发挥其强大的辐射作用,区位条件十分优越;②沿江地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炎水资源丰富,热量较为充裕,水热同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国我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③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实现东西结合、优势互补,促进内陆开发和全国经济增长。

67、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基础与条件——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其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水准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②长江地带辐射的动力——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和相关的产业;③长江沿岸地带辐射的方向——由本地向南北辐射;④长江沿岸地带辐射的意义——以长江沿岸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68、长江是沿江城市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

69、依托长江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源,在长江沿江地带己形成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这些特大城市是本区域内的济经、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70、沿江地带的四大工业基地:①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②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③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④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基地。

71、四大“工业走廊”雏形:①钢铁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②汽车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桑塔纳、别克、赛欧)、南京(依维柯)、武汉、重庆(嘉陵、银钢)等汽车摩托基地;③石油化工;④轻纺。

72、(P83页活动)长江上游与下游地区之间的协作:在积极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行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把中上游地区丰富的电力资源、市场广阔的优势和长江下游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形成长江经济带新的发展优势。

73、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长江中下游是洪涝灾害最集中、最频繁的地区;长江沿岸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74、防治措施:①加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主要是保护好现有森林,积极封山育林与退耕

还林,坡度在25°的严禁开荒,25°以下的改修梯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地和人工草地。开展小流域和山区综合治理,调整农业结构;改良土壤、推广免耕法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②结合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项目建设,对长江河道及平原湖区进行综合治理。对年久失修、功能不高的水库、堤坝进行加固,提高防洪标准。抓好清淤疏浚、恢复河道防洪能力。严禁围垦湖泊、侵占江河、滩地、封堵江河湖泊水道、乱采江河砂石的行为。③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对现有污染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限期治理,按期在标。

75、发挥地区优势是区域合作的前提,区域之间的合作恰恰是区域优势之间的互补

地 理 复 习 资 料

仅 供 初 二 九

内 部 交 流 使用

初二会考地理复习资料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要点

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6、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7、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8、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9、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10、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11

12、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4、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5、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6、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7、非洲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18、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19、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组成。

20、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2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23.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上。

24、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的部位是山脊。

25、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6、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7、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28、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量。

29、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0、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31、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种的具体分布到P46图3-8识记)

32、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均为黄色人种。

33、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34、巴西通用葡萄牙语,西亚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语。

35、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筑为教堂。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典型建筑为清真寺。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典型建筑为寺庙。 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36、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37、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38、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蓝色表示陆地,绿色表示海洋。 39、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40、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41、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

42、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

43、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44、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5、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6、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大陆的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7、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4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纬度位置。

49、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小。

50、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天,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51、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年,公转产生四季更替现象;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夹角不变。

52、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53、热带(23.5°N~23.5°S)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纬度66.5°~90°)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温带(纬度23.5°~66.5°)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54、目前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55、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5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7、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58、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59、世界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UN)。

60、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安理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61、中国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62、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设在瑞士洛桑。

63、红十字会的宗旨是坚持人道主义。

重点地图读图指导:

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读方位。(小河、村庄图)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读出某的经纬度位置及判断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所属的高、中、低纬度,两点间的相对位置。

3、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分布图,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七大洲轮廓,三条重要的洲界线。

4、判读:大陆、海峡、半岛、大洋、群岛、岛屿。

5、等高线地形图:识别陡坡和缓坡,山顶、山谷、山脊,海拔和相对高度。

6、海底地形图:三部分,五种地形,大陆架的深度不超过200米。

7、六大板块示意图:板块名称。

8、常用图例识别。

9、世界人口分布图:四大人口分布稠密区。

10、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

11、常用天气符号图识别。

12、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读,气候类型的判断。

13、地形雨示意图。

14、五带的划分图。

15、地区公转示意图。

16、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轮廓图。

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认识大洲

1.1 亚洲及欧洲

“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异:

亚洲 欧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对高对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1.2 非洲

国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国家。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约占全洲面积的。

炎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

丰饶的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发展的经济:

1.3 美洲: “新大陆”: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移民与经济:

第二章 了解地区

2.1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河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日本被称为“地震国”

地区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

第二章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 由北向南

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 短小湍急。

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富饶的矿产: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榄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哓”組织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2.2 南亚

南亚次大陆: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的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

三大地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为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

宗教与社会: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兰教。

人口与经济: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人口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

2.3 西亚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亚洲;非洲;欧洲。

这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

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国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国家: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世界石油宝库:占世界总产量的25%。通过波斯湾运出。石油输出路线:

2.4 欧洲西部

位置与范围: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雄厚的经济实力:? 繁荣的旅游业:?

2.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冰雪世界: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极地科学考察:中国的长城站(6213′S;5858′W)中国的中山站(6925′S;7610′E)

第三章 走进国家

3.1 日本(Japan):东亚岛国: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首都东京。通用语言:日语。 多山的地形: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米,为日本最高峰。

湿润的气候:日本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西融合的文化: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国影响。在近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日本人的衣服:和服;日本人最喜爱的传统食品:寿司

发达的经济:二战后,日本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居世界前列。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加工制作业、高科技产业、国际贸易、金融业和信息产业都位居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工作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造船、钢铁、化学、纺织、精密机械等。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但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渔业生产大国。日本的交通运输也相当发达。主要城市:东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达1200多万。

3.2 埃及(Egypt):地跨两洲: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亚洲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埃及领土面积逾100万平方千米。

宗教:伊斯兰;首都:开罗(千年古都)。 沙漠广布: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世界上最长的河?尼罗河,埃及人称之为母亲河,中国的母亲河是黄河。 文明古国: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雄伟的狮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庄严的神庙、象形文字、天文历法。埃及金字塔: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中国的秦皇陵的兵马俑也是七大奇迹之一。 发展中的工农业:农业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这里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以生产长绒棉著称,长绒棉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3.3 俄罗斯(Russia):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幅员辽阔,令图170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平原广大: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大河和山脉呈伟大的地形区的重要界线。俄罗斯领土中,有70%是旷阔的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丰富的资源:西伯利亚的贝加尔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俄罗斯的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三位。黄金产量居世界第2位。改革中的经济:俄罗斯是重要的工业大国,能源、钢铁、机械、化学、航空航天等部门地位突出。俄罗斯主要的农产品有谷物、马铃薯、亚麻和乳肉制品。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的农业区。俄罗斯在1991年由苏联解体为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西伯利亚的开发:

3.4 法国(France):

欧洲的经济大国:国土:面积55万平方千米。人口:5889万人。首都:巴黎。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和丘陵占全国的4/5。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变化小,全年将水分平均匀。生产:小麦产量居世界前列。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概述:法国的工业也很发达。重要工业资源煤、铁等矿产比较丰富。

文化与旅游: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景色秀丽的自然风光,浪漫多情的民风民俗,高雅的艺术,新潮的时装„„法国在1999年的外国游客接待量是世界首位。旅游业也是法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3.5 美国(United States):美国的领土:组成:阿拉斯加州、“本土”、夏威夷州。国旗:星条旗。 高度发达地经济: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他的工业总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美国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发展工业具有许多优势。美国是世界上的工业大国。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国既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进口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人口与城市:人口在2000年为2.82亿;人种绝大多数为欧洲迁移的白种人,也有美国原来的少部分黑人。美国人口分布不均。美国人口稠密地区是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美国首都华盛顿,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洛杉矶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圣弗朗西斯科由名旧金山、三藩市,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贸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

3.6 巴西(Brazil):亚马逊(孙)平原与亚马孙(逊)河: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国家,国土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亚马逊平原部分约占全境的1/3,其余部分基本上属巴西高原。这里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林中幽暗湿润,人烟稀少,通行苦难。亚马逊河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河口为喇叭形海湾,宽达300多千米,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河海”。 发展迅速的经济: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巴西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比较高。巴西农业机械化程序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的铁矿储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人口与城市: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总人口达1.70亿人。巴西的最大城市圣保罗城市。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

3.7 澳大利亚(Australia):拥有一个大陆: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西北面与亚洲相邻,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等周围岛屿,面积约774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澳大利亚首都是堪培拉。通用语言是英语。

低平的地形: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近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

第三章 大陆。西部是宽广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区面积约占大陆总面积的25%;东部山地北起的约克角半岛。 古老的动物:

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和适宜发展农牧业。由“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美誉。

八年级地理(上)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1 中国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

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①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②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③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领土四至: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

南北跨近50个纬度,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个纬度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1.2 中国的行政区划

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现行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材:八年级上册第8页

1.3 中国的人口

数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目前人口数为13亿。增长速度较快: 分布疏密不均。东西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人口多处和人口少处的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多;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 平原、盆地人口多; 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 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汉族地区人口多。 西部地区人口少; 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山地、高原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我国人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4 中国的民族:

56个民族: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

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的泼水节;中华民族的端午节。

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如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 中国的地形

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 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

②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

③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4、我国的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5、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sōng)山

6、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7、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8、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2 中国的气候

1、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约50℃),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此外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大小不同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一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冬季最冷

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仅12℃)原因: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昼时间较长,接受太阳光不比南方少多少。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活动积温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我国从北→南可以划分为五个类型温度带:寒温带(高原气温区)、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另外,青藏高原为高原气候区。不同温度带对我们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省的东北部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4、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干湿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关系:干湿地区影响地面植被,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因而森林繁茂;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短小,农业类型不同,农作物(经济作物)也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也不同。

5、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复杂多样。原因: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主要的气候类型:东部地区主要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形成独特的高山气候。

气候多样,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及其丰富。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

6、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变换而显著变化的风;季风气候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季风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季风的形成原因: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差异对比显著。季风气候特点: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产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是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为标准划分的:其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7、夏季风我国降水的影响

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夏季风对我国降水季节分布的影响:夏季风的进退决定着我国雨带的推移。5月份,夏季风开始在南部沿海登陆,我国南部沿海进入雨季。6月中旬,夏季风进一步增强北跃,雨带随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正值梅子成熟季节,称为“梅雨”。7、8月份,雨带随夏季风北移到东北和华北地区。9月份,冬季风增强南下,夏季风开始南撤,雨带也随之迅速南移,10月份退出我国大陆。

8、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2.3 中国的河流

1、外流区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2、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以上是外流河的共性,外流河在干湿状况、降水、有无结冰情况、植被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a干湿状况,说明河流流量大。如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水量大;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水量不大。

b分析降水季节分配情况,说明河流的汛期。如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雨季长,汛期长。例如珠江流域雨带最早到达,最后离开,汛期为4-9月,长达6个月;以北地区降水集中在8-9月,汛期短。值得指出的是我国东北的河流因春季集雪融化,形成春汛。

c、分析冬季气温情况,说明河流有无结冰现象。在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上,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都有结冰现象,而且越往北,冰期越长。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高于0℃,河流无冰期。

d、分析植被状况,说明河流的含沙量情况。湿润地区植被好,河流含沙量少;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植被不好,水土流失严重,河水的含沙量大,特别是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更严重,河水的含沙量最大。

3、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内流河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冰雪大量融化,成为丰水期,冬季有河流出现断流。所以内流河多为季节性河流。

4、我国的湖泊分布不均,分为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两大湖区,其中青海湖上我国最大的湖泊和最大的咸水湖泊,鄱阳湖是最大的谈水湖泊。洞庭湖17世纪中期号称“八百里洞庭”,居中国第一大湖,以后因大量泥沙入湖,围湖造田,是湖泊迅速淤塞萎缩,现退居第二大淡水湖。

5、滚滚长江

概况: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长江流经了四大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上、中、下游的划分:上游:源头—湖北宜昌;中游:宜昌—江西湖口;下游:江西湖口—注入海口。中游段被称为“九曲回肠”。 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和水流有哪些影响?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解决办法: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

长江最长的支流是汉江;流域内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鄱阳湖;最大的内河港口是南京港;长江是我国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长江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由于长江落差主要集中在上游,因此长江水能资源也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能资源蕴藏量

占全国1/3。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一半。新中国建立后在长江干流和支流上相继建起了许多水电站如葛洲坝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水电站。长江的落差主要集中在源头到宜宾这一段,而水利枢纽、水电站则主要集中在宜宾-宜昌的干支流。因为宜宾以上这一段地形复杂,工程困难,投资大。

长江三峡由瞿唐峡、巫峡、西陵峡组成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供水、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其中防洪是该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6、滔滔黄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径流青海、四川等9省区,全长5464千米,黄河的形状像汉字的几字形。黄河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黄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划分:上游:源头—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中游:河口镇—河南旧孟津;下游:河南旧孟津—注入海口。

黄河的水文特征:(1)、水量不大(2)、中游含沙量大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缺乏植物保护是导致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原因。(3)、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河出孟津后,水流平稳,大量泥沙淤积,使河床逐年抬高,形成“地上河”。 “地上河”的危害:河床高出地面,河水只能靠人工筑堤约束,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地有决口的危险。(4)、易泛滥(5)、凌汛。形成的原因:水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6)、断流。形成的原因:自然(降水较少);人为(上游和中游人口增多,工业及农业用水量过大,超过了自然限度)。解决措施:统一管理,计划调配。 黄河的奉献(1)、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原因: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师引导学生推出答案。指图说出黄河干流上的主要水电站及建站:)(2)、塑造平原和灌溉作用(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3)、提供旅游资源(点明主要提供旅游资源,也有水能资源。)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多灾的原因是下游形成地上河,易泛滥成灾,但其根本原因是来自中游的泥沙,所以治黄的关健是治沙。

下游:加固大堤:(这是应急措施,是治标。)

中游:①保持水土,植树造林;(是治黄的根本措施,是治本)

②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③修建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治黄的关键性工程。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3.1 自然资源概况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自然资源由于受大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

是不均匀的。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新疆、内蒙古等地由于深处内陆,水气少,云雾少,光照强,太阳辐射总量较多,而青藏高原除上述原因外,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二者共同作用,使之成为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区。年太阳辐射量最小的地区是四川盆地,该地区处在东南及西南暖湿气流交汇的地区,年降水量多,云雾量大,造成该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少。

3.2 中国的土地资源

6月25日 世界土地日,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类型齐全: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我国草地面积广达、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一亿公顷。

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3.3 中国的水资源 3月22日 世界水日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时间分配不均及解决措施:

具有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措施修建水库

和实际变化大的特点

地区分布悬殊及解决措施:

解决措施

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引黄济青)

2、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

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原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人口增长,工农业用水量大大增加;不

合理用水,浪费、污染现象严重。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3、南水北调

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京杭运河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抵达天津、北京。

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沿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终点北京。中线工程具有水质好,覆盖面大,自流输水等优点,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

西线: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引水入黄河,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多样的生物资源: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其中鱼类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70多类。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大渔场,其中,以舟山渔场最大。

丰富的矿占资源: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我国的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

巨量的化学资源:我国海盐总产量的85%集中在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北方以长芦盐场(渤海西岸天津和河北境内)最为著名,南方有海南的鹰歌海盐场等。

保护“蓝色国土”: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巨大成就,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如过度捕捞、石油污染、赤潮等。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4.1 秦岭—淮河线

秦岭与淮河: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自西向东经过的省区主要有甘肃、陕西、河南。其北侧是关中平原(亦称渭河平原);南侧是汉水谷地(亦称汉中盆地),因为秦岭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然

后主流经高邮湖南入长江。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制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与西北地与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4.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概述: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文化: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农作物: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矿产:煤、铁、油等

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农作物:水稻、生猪、柑桔、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矿产:铜矿、钨矿、汞矿、锡矿、锑矿、铅锌矿。

4.3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1、青藏地区:

概述: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由“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宗教:藏传佛教。地势:山岳纵横,冰川广布,交通十分困难。

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

⑴青藏地区有两个显著的自然特征:

①“高”: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 m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我国著名的长江、黄河、澜沧江等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②“寒”:青藏地区因“高”生“寒”,海拔高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原因。由于气候寒冷,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⑵青藏地区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①太阳能:本区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透明度好,太阳光线穿过时能量耗损少,到达地面的热量多,所以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其首府—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②地热:本地区是我国大陆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故地。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气田,现已建成发电站。

③矿产资源:青海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矿藏丰富,被称为“聚宝盆”,煤、石油、铅锌、盐都在开采利用。察尔汗盐湖附近建成了我国最大的钾肥厂。

2、西北地区:

概述: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4%。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牧区作物:肉、奶、皮、毛等;矿产资源:稀土矿、镍矿、煤、石油、褐煤。

⑴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

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气候干旱,原因是它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高大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⑵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

受气候的影响,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表现为以上四个方面:

①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西部有浩瀚的戈壁、沙漠。

②由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因为自西向东,距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④农田、村镇、城市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地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3、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⑴西北和青藏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⑵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

在有水源的地区可以发展灌溉农业

①灌溉农业区:宁夏平原和内蒙古的河套平原,甘肃的河西走廊引黄河水和祁连山冰雪融水进行灌溉,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②绿洲农业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尔噶盆地的绿洲,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也成为当地主要的粮绵基地之一。

⑶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

本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有利于发展耕种业。如: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的湟水谷地等。主要种植青稞、小麦和豌豆等。

列表分析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理差异

交通运输业的作用: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

交通方式:出租车、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缆车、公共汽车。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地势相对平缓,有利于发展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 国道编号(八年级下册第22页)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载量较大,运价减低,可以把旅客或货物送到全国铁路网中的各个车站,是一种适宜于长距离运送客、货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海洋运输:运费最低。我国海洋运输航线分沿航线和远洋航线两大部分。

北方沿海航线以大连和上海为中心;南方沿海航线以广州和香港中心。

管道运输:管道是适宜于运输液体和气体等物资的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它的优点是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航空运输:航空运输具有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速度快、舒适、安全。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家。我国人口总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却比较少。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区域差异:地区差异显著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国东濒太平洋,是一个重要的海洋国家。我国陆地疆界漫长,有14个邻国接壤。

中国走向世界:200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6位,进出口贸易额居世界第8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2位。其中谷类、肉类、棉花、水果、钢铁、煤炭、水泥、电视机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课外学习:世界之最

1.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2.世界最大的州——亚洲3.世界最小的洲——大洋洲4.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5.世界最小的洋——北冰洋6.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7.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8.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9.世界最多居民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10.世界使用语言人数最多——汉语11.世界使用语言最为广泛——英语12.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基督教13.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非洲14.世界上最冷的大洲——南极洲15.世界降水最多的地方——乞拉朋齐16.世界热带草原分布最大的洲——非洲

17.世界热带季风气候最大的洲——亚洲南亚18.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19.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大的洲——欧洲20.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21.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22.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23.世界上最大的组织——联合国

24.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25.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26.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27.世界国家最多的州——非洲28.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29.世界最长的河——非洲尼罗河30.世界最湿润的大洲——南美洲31.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32.世界上牛最多的国家——印度33.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34.世界石油储存最多——西亚35.世界地震最多的国家——日本36.世界长绒棉出口最多国家——埃及

37.世界唯一地跨两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俄罗斯38.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39.世界淡水最多的湖泊——贝加尔湖40.世界接待外国游客最多的国家——法国41.世界唯一跨三个热量带的国家——美国42.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美国43.世界输出工农业最多的国家——美国44.世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亚马逊河45.世界河口平均流量最快的河——亚马逊河46.世界唯一一个拥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47.世界最大的独块岩体——艾尔斯巨石48.世界羊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49.世界含黄土最多的高原——黄土高原50.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中国之最

1.中国省级单位邻邻国最多——新疆2.中国最大的省级单位——新疆3.中国跨纬度最广的省级单位——内蒙古4.中国最大的岛——台湾岛5.中国最大的沙岛——崇明岛6.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台湾玉山7. 中国最长的河——长江8.中国含黄土最多的河——黄河9.中国含黄土最多的高原——黄土高原10.中国最大的湖——青海湖11.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12.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13.中国煤炭含量最多的省——山西省14.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级单位——山东省

15.中国最冷的省级单位——黑龙江16.中国最大的海——南海17.中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18.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19.中国最大的市——重庆市20.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市21.中国最年轻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22.中国沿海最高峰——崂山23.中国长绒棉最多的省级单位——新疆24.中国民族最多的省级单位——云南省25.中国最大的牧区——新疆26.中国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27.中国人口密度最多的省级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28.中国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族——壮族29.中国雨极——火烧寮30.中国最广的气候灾害——干旱31.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补充:、中国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6、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7、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8、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9、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10、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1、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2、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3、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河南省,面积最大的省份是新疆省。

14、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5、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6、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17、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18、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19、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0、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主要山脉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21、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

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2、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 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梯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盆地

24、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27、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25、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3 。

26、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

27、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28、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29、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干湿地区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31、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是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32、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来自于昆仑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

33、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40、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34、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 42、黄河上中游的分界城市是河口 ,中下游的分界城市是孟津。

35、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

36、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37、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 ”和“黄金水道 ”之称。

38、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城市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城市湖口。

39、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宾以下城市四季都能通航。

40、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4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2、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43、我国主要是耕地少、林地多、难利用土地众多,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44、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45、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46、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47、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只占2.5%

48、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

49、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50、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

51、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52、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农业,工业,家庭的节水方法)

53、在各种交通运输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格局:东密西疏 。

54、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

东西向: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

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 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 焦柳线(焦作—柳州);

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

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 )、(京九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

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55、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56、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57、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58、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59、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公布呈现“南稻北麦”格局。

60、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61、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62、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6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64、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65、●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交通线)

●工业的空间分布:

(1) 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 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工业带。

(3) 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 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 、(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 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 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点呈(大分散)、(小集中)

66、秦岭-淮河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1月份0℃等温线 2、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3、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7、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甘蔗与甜菜的分界线 油菜与花生的分界线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的分界线

8、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9、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10、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有结冰期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无结冰期

11、陆运与水运的分界线

八下

1、北方地区东至渤海、黄海,南至秦岭、淮河,西至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北至内蒙古高原。

2、北方地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3、北方地区地形主要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河湖为黄河、淮河、京杭运河、黑龙江

4、北方地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5、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6、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为小麦;油料作物为花生;糖料作物为甜菜;经济作物为棉花、谷子、大豆;

植被和果树为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矿产资源为铁;能源为煤炭、石油;水果为苹果、葡萄、梨、桃、杏、柿。

7、北方地区的主食为面食(黄土高原:以小米为主);传统民居特点: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8、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

治理措施: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

发展生态农业。

9、主要城市:北京、天津、济南、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

10、南方地区东至东海,南至南海,西至青藏高原,北至秦岭、淮河,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

11、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12、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

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植桑养蚕——蚕丝的主要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水果:两广、闽、台胜产甘蔗;南部沿海地区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等水果;海南岛出产椰子;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丰富。

13、长江中下游工业带(上海、南京、杭州-综合工业区;武汉-钢铁、轻纺;湘、赣地区-有色金属);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有南通、上海、宁波、温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主要工业部门有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等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和制造业];西南地区[宜昌、重庆-电力、钢铁;攀枝花、六盘水-钢铁、煤炭;西昌-火箭发射基地]。

经济林木有: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发展了制茶、丝绸、食品、建筑材料等工业。

14、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98年大洪水使湖北、湖南、江西的受灾面积达一万平方千米,损失百亿元。主要治理措施:加固堤坝,疏浚水道,重点限期治理污染源。

15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上海、成都、贵阳、南昌、南宁、广州、香港、澳门、台湾

16、西北地区: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宁夏,甘肃北部

人口:以汉族为主,大致占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分别聚居在内蒙古,宁夏,新疆。

17、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形成原因: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地表景观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18、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的广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本区出产的肉,奶,皮,毛及其制造品不仅供给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还大量输送到其他省市,并出口到国外,成为本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19、西北地区灌溉农业的特点: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当地农业水源的依赖性很大。一般在有地水,高山融雪及地下水灌溉的平原地区,农业比较发达,称之为“灌溉农业”。

20、西北地区主要分布地区:① 内蒙古河套平原:引黄河水自流灌溉;② 宁夏平原:引黄河水自流灌溉;自由被如为‘’塞外江南,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都生长良好;③ 河西走廊:依靠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④ 新疆绿洲:依靠天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21、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石油,天燃气,稀土的储量大。

22、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西气东送(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意义:稳定东部经济发展,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西电东送

(将蒙中西、宁夏水电站的电能送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23、沙尘暴的形成:西北地区由于干旱缺水,植被覆盖率低,经营管理粗放,超载放牧和盲目开垦。

目前,西北地区的人民正在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林,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和封地育草等措施和技术重建西部的生态环境。

24、 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1、食:牛羊肉和乳制品。 2、住:用羊毛毡搭成的易于拆卸的毡房 3、行:马、骆驼、小毛驴。 4、体育项目:舞蹈、摔跤、马术。

25、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

是藏族的主要居住区,青海省东部汉族人数较多。主要河湖:长江、黄河、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青海湖(多咸水湖,干旱,蒸发量大,冰雪补给,含盐,冰川纵横,犹如固体水库)

26、青藏地区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27、青藏地区地处亚热带,深居内陆,青藏高原阻挡了北上的暖湿气流,大部分降水稀少(4—9月为雨季,10—3月为干季)。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地广人稀。

28、青藏地区日昼差大,高原缺氧(藏族服装、舞蹈的动作幅度小。)人口、城镇都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黄河支流湟水谷地)。

29、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日照强,温差大,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但大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不利条件:降水少,气温低。农作物单产高,青稞喜温凉,还有小麦,豌豆。

30、高寒牧区:本区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毛厚而长,可以卧雪御寒、体矮身健,能爬山负重。

31、气温低,太阳能非常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年日照3000多小时,羊八井。

32、柴达木盆地—聚宝盆,察尔汗盐湖区。

33、青藏地区人民的生活:1、食:青稞面作的糌粑,焦烤或煮熟的牛羊肉。2、住:牧区一般居住在可以自由移动的、厚重的牦牛毡搭成的帐篷中;非牧区大多数在用石头和土坯砌成的墙体厚实的房屋中。3、行:牦牛。

34、三江源头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长期不和理的伐林、放牧和耕作—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壤沙漠化迅速,藏羚羊,野驴数量急剧减少,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

35、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临渤海,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北京市的面积1.68万平方千米

36、北京的自然理理特征:

①地形: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地势较高,东南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②气候: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降水量609毫米;

③河流:北京的河流属海河水系,三大河流:永定河、温榆河、潮北河。

37、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北京地处中纬度温带,地处内陆且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38、北京是国我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城市:①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利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都在北京;②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化、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样和科研机构,还

有从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③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国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39、北京旧城“凸字形”的格局形成于元明两朝,城内棋盘状排列。

40、台湾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多山的海岛(山地点2/3,玉山为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和沿海)

41、资源宝库森林宝库、亚洲天然植物园(樟树);东方甜岛(甘蔗、蔗糖、)海上米仓(水稻);水果之乡(香蕉、菠萝);矿产丰富(海盐、天然硫磺、金、铜、煤、石油);水产王国(鱼类等);祖国东南海上明珠;东南盐库。樟树是台湾著名的树种,樟脑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42、物产丰富的原因:低纬度(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四面临海;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板块碰撞构造带;多山的地形;短急的河流。

43、台湾“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

44、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森林主要在台湾山脉。

45、1.台湾的行政中心:台北 ;2.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高雄;3.台湾最早的城市:台南。

46、香港回归于1997.7.1 ,位于广东省珠江东口岸,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

澳门回归于1999.12.20, 位于珠江口西岸,由澳门半岛和附近的氹仔岛、路环岛组成

47、 香港发达的经济——“东方明珠”“购物者的天堂”

1)、加工工业:航空便利,资金充足,劳动力素质高,国际声誉好,背靠大陆,地窄人稠,市场狭小,本岛加工,进口原材料,出口产品:成衣,电子电器,料制品,纺织,钟表,玩具。生产消费品为主,劳动密集型。

2)、世界地位(世界贸易中心、世界金融中心、旅游中心) 全球贸易中心之一,进出口总额世界第十(1991);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与纽约,法兰克福齐名;全球黄金贸易中心之一,与伦敦齐名;

3)、发展战略:不利因素:缺少发展空间、地狭人稠,人口压力大、维多利亚港,启德机场饱和、工资水平高,地价高。同内地联合,共同繁荣:香港与内地经济联系的基本模式:香港积极在祖国内地投资建厂,祖国内地通过香港加强对外贸易(前店后厂)。

48、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原则: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香港方面:在盐田,蛇口开辟海港、在深圳修机场,保持航运中心的地位;把部分轻工业,金融业迁至深圳,扩大营业规模,同时获得国内劳动力资源,市场的支持;内地方面:吸引国内在深圳的投资,人流,物流,信息流大量向深圳移动,形成新的发展热潮。广州—深圳—香港发展轴线。

49.澳门以旅游业为主(博彩业)、成衣、玩具制造。同内地联手,在珠海发展,形成澳门—珠海—广州发展轴线。

5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东向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8个国家相邻,是国我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国我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10多个少数民族。

51、地形:三山夹两盆,阿尔金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气候:深居

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内流河为主,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距海遥远→干旱→地形闭塞,山地、高原屏障。 影响:由于新疆地下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导致干旱少雨,因此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冰川融水。在这冰雪冰川融水的滋润下,在盆地的边缘山麓地带出现了许多绿洲,新疆的人口城市等也就集中分布于这些绿洲中。 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①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高梁;②特色农产品:棉花、甜菜、瓜果等;③特点:产量丰富、品质优良。 植被:荒漠为主。

52、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53、对外开放的前沿:①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展;②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54、外向型经济:从初期以合资、独资的企业为主,发展到海外建厂;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为主,到吸收、消化、创新、发展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并以形成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同时带动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镇文化水平的提高。

发展的的有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②海陆交通运输便利;③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 “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55、城镇发展的重要标志: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变化。原因: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②产业结构发生重在变化

56、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57、景观:由于受来自印度洋上湿润的西南北影响,西双版纳形成了原始的热带雨林景观: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特有的热带动物: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等。

58、热带动植物王国;傣族园、野象谷。人文旅游资源: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民族在这里合睦相处,他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傣族的泼水节等。

59、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甘、宁四省区。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60、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其它地方(蒙古、中亚)由风吹来形成的。

61、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植被等;①地形一般为山区,并且坡度较大;②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③黄土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④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容易发生沙土流失的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大。

62、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生态建设措施:①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63、解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①加强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它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③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向

农民提供粮食和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④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⑤提高粮食单产,科技兴农。

64、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范围内。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间,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本区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在全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海洋运输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65、长江沿江地带自然条件:①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④自然资源丰富。

66、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①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连运,进入国际市场;②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③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④沿江地带是东部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辐射作用:①长江沿江地带兼有沿江和沿海双重优势,本区东接太平洋沿岸,是我国对外的前沿阵地,便于参加国际大循环,又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线、京沪线、沪杭线、京广线、成榆线等多条铁路干线、公路干线联结国内其它地区,发挥其强大的辐射作用,区位条件十分优越;②沿江地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炎水资源丰富,热量较为充裕,水热同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国我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③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实现东西结合、优势互补,促进内陆开发和全国经济增长。

67、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基础与条件——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其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水准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②长江地带辐射的动力——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和相关的产业;③长江沿岸地带辐射的方向——由本地向南北辐射;④长江沿岸地带辐射的意义——以长江沿岸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68、长江是沿江城市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

69、依托长江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源,在长江沿江地带己形成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这些特大城市是本区域内的济经、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70、沿江地带的四大工业基地:①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②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③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④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基地。

71、四大“工业走廊”雏形:①钢铁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②汽车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桑塔纳、别克、赛欧)、南京(依维柯)、武汉、重庆(嘉陵、银钢)等汽车摩托基地;③石油化工;④轻纺。

72、(P83页活动)长江上游与下游地区之间的协作:在积极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行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把中上游地区丰富的电力资源、市场广阔的优势和长江下游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形成长江经济带新的发展优势。

73、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长江中下游是洪涝灾害最集中、最频繁的地区;长江沿岸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74、防治措施:①加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主要是保护好现有森林,积极封山育林与退耕

还林,坡度在25°的严禁开荒,25°以下的改修梯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地和人工草地。开展小流域和山区综合治理,调整农业结构;改良土壤、推广免耕法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②结合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项目建设,对长江河道及平原湖区进行综合治理。对年久失修、功能不高的水库、堤坝进行加固,提高防洪标准。抓好清淤疏浚、恢复河道防洪能力。严禁围垦湖泊、侵占江河、滩地、封堵江河湖泊水道、乱采江河砂石的行为。③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对现有污染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限期治理,按期在标。

75、发挥地区优势是区域合作的前提,区域之间的合作恰恰是区域优势之间的互补


相关文章

  • 2014年长沙市初二年级生地会考注意事项
  • 2014年长沙市初二年级生地会考注意事项 1.什么是长沙市生地会考? 生地会考即初二年级学生在第二学期参加的长沙市生物.地理会考(与初三中考同时),是中考的一部分,只是提前在初二第二学期就考试完,成绩计入学生的中考后录取的总评定(见3生地会 ...查看


  • 初二地理会考复习计划
  • 初二地理会考复习计划 一.时间安排 2月24号结束八下新课(年前学的部分未复习),2月27号至3月16号复习七上,3月19号开始七下复习,3月30号结束,4月2号开始复习八下,迎接期中阶段性检测.至4月20号结束.4月23号开始复习八上,至 ...查看


  • 初二地理会考复习题(答案)
  • 初二地理会考复习题(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一. 选择题: 1.下列农业区与其所属地形区搭配正确的是( ) A 汾渭平原-西北地区 B 河西走廊-青藏高原 C 湟水谷地-北方地区 D 江汉平原-南方地区 2.既是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又是主要棉纺织 ...查看


  • 初二地理期末工作总结
  • 初二期末工作总结 闫继梅 本学期,紧扣<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期初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学生,面向2012年会考,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现总结如下: 1.制定了切实可行有效的工作计划及复习计划并圆满完成. 期初,全体地理教师 ...查看


  • 稳定初二下,展望初三上
  • 总体较期末稍有退步.第一名总分775.5,年级排名第11.前一百3人,前两百8人,700分以上24人.一千名以后19人.中层生们还是占大部分,他们将是班级班风.学风的中坚,也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要在这最关键的时候拉他们一把. 进步较大科目 ...查看


  • 初二地理.生物会考综合试题(免费)
  • 地理.生物试题 (2014.5)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第Ⅱ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本试题共16页,满分2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 ...查看


  • 初二地理教学计划
  • 初二地理教学计划 篇二: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马英英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主要是学习人文地理.地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分省地理. 从整体难度上来说,八年级地理下册是最容易的 ...查看


  • 2015暑假前后学校工作日程安排
  • 2015 暑假前后学校工作日程安排 5月31日(周日) 高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班主任送考) (1)6月2日(周二)新教师转正座谈会 (2)6月2日(周二)学年评优工作启动,发<评优方案>6月3日(周三)作业检查 (3)6月2日 ...查看


  • 初二期末生物会考复习资料试题提纲(1)
  • 初二生物会考复习讲义(1)  ZY and zy 第一单元 1.生物生存的环境中光.温度.水.空气等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活.例如沙漠里的植物不仅种类稀少,而且植株矮小,根系发达,说明了水分对生物的影响. 2.生物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可以是 ...查看


  • 初二地理会考模拟题
  • 初二地理会考模拟题 一. 单选题(每题一分 共20分) 1.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A地势因素 B季风因素 C纬度因素 D经度因素 2.南北方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A地势因素 B季风因素 C纬度因素 D气候因素 3.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地区的分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