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旺山村委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2010年——2015年)

第一章、旺山村委概况

(一)地理位置

鉴江开发区旺山村委地处茂化公路傍,旺山村委位于化州鉴江东面。毗邻东方红村委,属平原村,辖15个自然村,幅员面积7平方公里,常年气温23摄氏度。距市区4公里,距镇政府2公里。

(二)人口状况

旺山村委会辖15条自然村,总户数为890户,总人口为4920人,其中男性2706人、女性2214人。全村共有劳动力1722人,其中男劳动力1033人、女劳动力688人。残疾或精神病者85人,五保户8人,低保户53户。经商个体户320人,从事汽车运输55人,种植业大户13户,养殖业大户32户。

(三)务工和就业情况

常年外出务工550人,其中男性370人,女性180人,市镇内务工330人,男性主要从事建筑业,女性主要从事服务业。

(四)农民生活条件及基础设施状况

农民居住方面:目前仍有40户195人还居住在危房内,主要集中在九介坡村和酒铺村。生活用水方面:目前受工厂污水影响,饮水困难户数470户2730人,牲畜数1030头。交通方面:村级公路12公里,硬化路面宽约5米。淡水养殖方面:旺山村委共有鱼塘69张。

(五)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

全村有土地资源3800亩,其中农业用地3000亩(田3000亩,山地800亩),林地面积930亩;鱼塘面积875亩。人均耕地面积0.7亩。粮食作物2300亩,产量1380吨。2010年生猪出栏6300头,小家畜10030只,人均纯收入3800元。

(六)社会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全村有电视农户130户,电话800户,卫生站点1个,村小学1所学生320人,幼儿园1所35人,村党员活动室和村两委办公室占地80平方米,计划生育服务室1个。2010年4200人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

(七)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党支部和团支部基本情况。共有党员81名,其中男性党员73人,女性党员8人;高中及以上文化25人,初中文化38人,初中以下文化18人;35岁以下13人,35至45岁27人,45至59岁20人,60岁以上21人。党支部委员会由6人组成,郭建平同志任党支部书记。共青团员107人。

村委会基本情况。村委会由6人组成,陈伟同志任村委会主任。分别成立了民事调解委员会、治安巡逻队、应急分队、计生协会、村民代表大会、民主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领导和监督小组。

第二章、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

发展思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位一体”和推进城乡一体化“三个集中”及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环境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发展定位:重点打造养殖业。投资8万元,其中申请省财政扶贫资金0.52万元,帮扶单位筹集资金7.48万元开发经营瓦窑山养殖场,预计可使村委会集体经济年收入逾3万元。购买碾米机。投资金额8万元,资金全部由帮扶单位筹集,预计月加工大米1.5万斤,使村委会集体经济年收入逾0.6万元。同时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展目标:到2015年,土地规模经营达到60%以上,农民集中居住达到90%以上,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0%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00元以上,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基本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第三章、产业发展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环境统筹、社会服务统筹、基础设施统筹”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坚持规划先行,适度超前,政府主导,依靠群众,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节约土地,配套建设,形成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产业规划项目

1、种植业。在旱坡地、易地开发地发展甘蔗650亩。

2、养殖业。动员广大农户积极发展养殖业,抓好生猪及小家禽的养殖,2015年生猪出栏达到6300头,小家禽达到10060万只。

(三)产业运行管理规划

1、形式。组建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土地整理后的新增耕地由公司集中规模经营,实行公司化管理,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2、集体经济的利益分配原则。集体经济壮大后,一是继续扩大开发、建设规模。二是发展社会事业。三是保证农民在务工中获取稳定的收入。

第四章、基础设施建设

(一)完善道路建设

为使村组、集中聚居点、企业等的连接更畅通、密切,2010年至2013年将新增1条硬化路面4.6千米,泥结碎石路6条共计8000米以改善目前村道道路状况。

(二)巩固水利设施建设

2010年至2013年将完成农渠3条,新建农渠1条,完成人畜饮水工程;通过以上工程可基本解决全村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第五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环境建设

1、2010年底,完成57户农户安装自来水管网。

2、加大对市争取力度,认真落实危房改造,2年内将将旺山村委所有的危房改造成砖瓦房或楼房。

3、加强院落环境整治,实施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集中统一处理,对公路沿线农户的垃圾实行集中清运。

第六章、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1、完善集培训、教育、党员活动为一体的建筑面积90平方米的多功能村级标准活动室,设置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室、文化服务站、农村便民书店、村广播室,以此为载体,加强党员、群

众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和农村实用技术及农民就业的培训,培养一支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队伍。

2、建立村级标准化卫生站,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完善计生服务体系,建立计生服务室,抓好“三查一治”,保持低生育水平,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3、落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救助体系,不断提高对农村低保户、五保户、特困户等群众的救助能力和水平,落实农村泥砖房改造,扩大泥砖房改造面。

4、切实搞好劳务培训,实现充分就业。认真做好本村劳动力调查、核实与登记工作。重点抓好以制衣为主的技能培训,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村劳动力就业全覆盖和充分就业目标。

第七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一)党组织建设规划

1、继续开展村级党组织“五个好”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2、配强配足村级班子,认真开展好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工作,对个别年龄大、能力差的村干部进行调整,充分发挥“一村一名”大学生参谋助村作用。

3、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十六字”方针,力争每年发展一至二名新党员。

4、加强党员教育与管理,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抓好党员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农村实用技术的学习与培训,重点加强流动党员、在外务工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建立和完善党员活动室,规范各项工作制度,以此为载体,

发挥阵地作用,培养、造就一支新型党员和农民队伍。

(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全面实行党务和村务公开,完善民主管理、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继续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

(三)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经常组织文化支农助教活动,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特别要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教育。通过努力,形成生存环境怡人、生活条件优越,文化生活丰富,家庭和睦,勤俭自强、诚信守法,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文明程度较高的新农村、新风尚,塑造农村新风貌。

附1、旺山村委2010年至2013年新村扶贫发展规划表

化州市政协办公室(盖章) 鉴江开发试验区(盖章) 旺山村委会(盖章) 化州市委统战部 2010年5月10日 2010年5月10日 茂名市耀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5月10日

旺山村委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2010年——2015年)

第一章、旺山村委概况

(一)地理位置

鉴江开发区旺山村委地处茂化公路傍,旺山村委位于化州鉴江东面。毗邻东方红村委,属平原村,辖15个自然村,幅员面积7平方公里,常年气温23摄氏度。距市区4公里,距镇政府2公里。

(二)人口状况

旺山村委会辖15条自然村,总户数为890户,总人口为4920人,其中男性2706人、女性2214人。全村共有劳动力1722人,其中男劳动力1033人、女劳动力688人。残疾或精神病者85人,五保户8人,低保户53户。经商个体户320人,从事汽车运输55人,种植业大户13户,养殖业大户32户。

(三)务工和就业情况

常年外出务工550人,其中男性370人,女性180人,市镇内务工330人,男性主要从事建筑业,女性主要从事服务业。

(四)农民生活条件及基础设施状况

农民居住方面:目前仍有40户195人还居住在危房内,主要集中在九介坡村和酒铺村。生活用水方面:目前受工厂污水影响,饮水困难户数470户2730人,牲畜数1030头。交通方面:村级公路12公里,硬化路面宽约5米。淡水养殖方面:旺山村委共有鱼塘69张。

(五)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

全村有土地资源3800亩,其中农业用地3000亩(田3000亩,山地800亩),林地面积930亩;鱼塘面积875亩。人均耕地面积0.7亩。粮食作物2300亩,产量1380吨。2010年生猪出栏6300头,小家畜10030只,人均纯收入3800元。

(六)社会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全村有电视农户130户,电话800户,卫生站点1个,村小学1所学生320人,幼儿园1所35人,村党员活动室和村两委办公室占地80平方米,计划生育服务室1个。2010年4200人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

(七)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党支部和团支部基本情况。共有党员81名,其中男性党员73人,女性党员8人;高中及以上文化25人,初中文化38人,初中以下文化18人;35岁以下13人,35至45岁27人,45至59岁20人,60岁以上21人。党支部委员会由6人组成,郭建平同志任党支部书记。共青团员107人。

村委会基本情况。村委会由6人组成,陈伟同志任村委会主任。分别成立了民事调解委员会、治安巡逻队、应急分队、计生协会、村民代表大会、民主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领导和监督小组。

第二章、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

发展思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位一体”和推进城乡一体化“三个集中”及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环境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发展定位:重点打造养殖业。投资8万元,其中申请省财政扶贫资金0.52万元,帮扶单位筹集资金7.48万元开发经营瓦窑山养殖场,预计可使村委会集体经济年收入逾3万元。购买碾米机。投资金额8万元,资金全部由帮扶单位筹集,预计月加工大米1.5万斤,使村委会集体经济年收入逾0.6万元。同时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展目标:到2015年,土地规模经营达到60%以上,农民集中居住达到90%以上,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0%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00元以上,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基本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第三章、产业发展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环境统筹、社会服务统筹、基础设施统筹”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坚持规划先行,适度超前,政府主导,依靠群众,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节约土地,配套建设,形成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产业规划项目

1、种植业。在旱坡地、易地开发地发展甘蔗650亩。

2、养殖业。动员广大农户积极发展养殖业,抓好生猪及小家禽的养殖,2015年生猪出栏达到6300头,小家禽达到10060万只。

(三)产业运行管理规划

1、形式。组建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土地整理后的新增耕地由公司集中规模经营,实行公司化管理,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2、集体经济的利益分配原则。集体经济壮大后,一是继续扩大开发、建设规模。二是发展社会事业。三是保证农民在务工中获取稳定的收入。

第四章、基础设施建设

(一)完善道路建设

为使村组、集中聚居点、企业等的连接更畅通、密切,2010年至2013年将新增1条硬化路面4.6千米,泥结碎石路6条共计8000米以改善目前村道道路状况。

(二)巩固水利设施建设

2010年至2013年将完成农渠3条,新建农渠1条,完成人畜饮水工程;通过以上工程可基本解决全村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第五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环境建设

1、2010年底,完成57户农户安装自来水管网。

2、加大对市争取力度,认真落实危房改造,2年内将将旺山村委所有的危房改造成砖瓦房或楼房。

3、加强院落环境整治,实施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集中统一处理,对公路沿线农户的垃圾实行集中清运。

第六章、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1、完善集培训、教育、党员活动为一体的建筑面积90平方米的多功能村级标准活动室,设置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室、文化服务站、农村便民书店、村广播室,以此为载体,加强党员、群

众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和农村实用技术及农民就业的培训,培养一支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队伍。

2、建立村级标准化卫生站,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完善计生服务体系,建立计生服务室,抓好“三查一治”,保持低生育水平,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3、落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救助体系,不断提高对农村低保户、五保户、特困户等群众的救助能力和水平,落实农村泥砖房改造,扩大泥砖房改造面。

4、切实搞好劳务培训,实现充分就业。认真做好本村劳动力调查、核实与登记工作。重点抓好以制衣为主的技能培训,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村劳动力就业全覆盖和充分就业目标。

第七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一)党组织建设规划

1、继续开展村级党组织“五个好”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2、配强配足村级班子,认真开展好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工作,对个别年龄大、能力差的村干部进行调整,充分发挥“一村一名”大学生参谋助村作用。

3、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十六字”方针,力争每年发展一至二名新党员。

4、加强党员教育与管理,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抓好党员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农村实用技术的学习与培训,重点加强流动党员、在外务工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建立和完善党员活动室,规范各项工作制度,以此为载体,

发挥阵地作用,培养、造就一支新型党员和农民队伍。

(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全面实行党务和村务公开,完善民主管理、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继续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

(三)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经常组织文化支农助教活动,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特别要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教育。通过努力,形成生存环境怡人、生活条件优越,文化生活丰富,家庭和睦,勤俭自强、诚信守法,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文明程度较高的新农村、新风尚,塑造农村新风貌。

附1、旺山村委2010年至2013年新村扶贫发展规划表

化州市政协办公室(盖章) 鉴江开发试验区(盖章) 旺山村委会(盖章) 化州市委统战部 2010年5月10日 2010年5月10日 茂名市耀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5月10日


相关文章

  • 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 ...查看


  • 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站原创 点击数:1580 2010-10-31 作者:熊飞 文章来源:本 "我国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和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关系到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 ...查看


  • 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困境与出路
  • 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困境与出路 摘 要:城镇与乡村之间是相互依存.水乳交融的,它们彼此的关系是互利的.共融的.目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现状不但未得到根本扭转,而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在城镇化政策推动下,农村 ...查看


  • 农村基础知识(1)
  • 相关推荐: 村官考试农村工作知识 农村基层工作理论及实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有哪些保障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切实抓好哪几项工作?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 ...查看


  • 农村公路建设的认识
  • 农村公路建设的认识 环境工程(专) 1413021009 姚宁波 一.农村公路的定义和建设现状 农村公路属于公路行政分类的范畴, 是相对于城市道路和国省干道公路而言, 主要是从其功能及其主要的服务对象来界定其范围.农村公路一词最早出现于20 ...查看


  • 农村社会工作课程论文
  •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 专业:社会工作 班级:2013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班 姓名和学号:周吉[1**********] 摘要: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城市发展得尚不成熟,专业的农村社会工作更是处于发展的迷茫期.探索在我 ...查看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文化建设思考
  • 摘 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要从农村文化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社会主 ...查看


  • 社会主义新农村交通发展现状及问题与建议
  • 农村交通发展现状及问题与建议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切实改进农村公路的通行质量被提到各级政府的日常工作中来.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则指导下,恩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交通状况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全市208个村(居委会)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 ...查看


  • 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浪费
  • 安 徽 财 经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浪费 院 (系)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所在班级 2010级 行政管理(1)班 姓 名 张高翔 学 号 2010990027 指导老师 袁华萍 讲师 日 期 2014年 ...查看


  • 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 关于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一. 全局规划.稳抓重点,促使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条不紊 从中央来看,自国家出台了4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以来,切实做到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