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先生随想录读后感

巴金先生《随想录》读后感 寒假期间,我看了巴金先生的《随想录》。《随想录》由《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五个集子组成,我都一一看完了。 说实话,在读的过程中,我一再质疑,为什么巴金先生这样一本《随想录》能够名扬文学界,而且我的高中语文老师还曾在课堂上极力推荐、极力称赞?我读来读去,书中无非就是“文革”、“四人帮”、“文革”、“四人帮”,反反复复提到。正如巴金先生自己在书中也承认30篇文章有46处“文革”。文字通俗易懂,道理也不是很深刻,甚至有时读来味同嚼蜡,完全不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巴金先生是徒有虚名么?他的文笔不过如此么?不,我想不是。他曾写过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其中《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他曾获得“国际但丁文学奖”,他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可是这样一位文学巨匠在《随想录》里为何却如此不注重文法,写得如此平淡无味? 巴金先生也意料到许多读者会产生这样的情绪,他在书中写到:过去的十年太可怕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不允许再发生那样的浩劫。我有这样一种感觉:倘使我们不下定决心,十年的悲剧又会重演。如果大家都有洁癖,不愿意看见“四人帮”的字样,以为抱住所谓的“文学技巧”就可以化作美女,上升天堂,那么任何地方都会出现“牛棚”,一张勒令就可以夺去人的一切权利。

我想巴金先生并不是危言耸听,虽然现在我们提起文革,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它就真真切切地发生过,发生了整整十年,而且是在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生的。我们现在许多人都会笑话我们的邻国朝鲜,可我们是否会想到当今的朝鲜就是昔日的中国,我们是否会想到那十年文革或许比现在的朝鲜更可笑,或者说是更可悲。 然而究竟为什么会发生文革呢?为什么在在偌大一个国家举国上下都陷入一场说谎成风、造反成风的浩劫?在《一颗桃核的喜剧》中, 巴金先生这样责问自己:“我常常这样想:我们不能单怪林彪,单怪‘四人帮’,我们也得责备自己!我们自己‘吃’那一套封建货色,林彪和‘四人帮’贩卖它们才会生意兴隆。不然,怎么随便一纸‘勒令’就能使人家破人亡呢?”巴金先生甚至解剖自己:“我相信过假话,我传播过假话,我不曾跟假话作过斗争。别人“高举”,我就“紧跟”;别人抬出“神明”,我就低首膜拜······正因为有不少像我这样的人,谎话才有畅销的市场,说谎话的人才能步步高升。”正如巴金先生

所说,这样一场浩大的文化大革命持续十年之久并不仅是某些领导人的错,和我们国人人上的奴性也有很大关系。如果大家都肯独立思考,就不会让人踏自己身上走过去。大家都能明辨是非,就不会让长官随意点名呵斥。反思现在的中国人,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否已经养成了呢?我们的教育是否还是在培养只会听话的人?我们的公民是否还是会因为核泄漏一窝蜂地抢购食盐?我们还会因为领导一声令下就发动“文革”这样的所谓的运动么?

巴金先生在《随想录》中就像一位走过弯路的老人,仿佛在苦口婆心,反反复复地告诉我们年轻一代:那条路万万不可再走了,那是一条爬满毒蛇、无比凶残的路。无论我的劝诫有多么逆耳、多么枯燥,那条路是万万不可再走的。

巴金先生《随想录》读后感 寒假期间,我看了巴金先生的《随想录》。《随想录》由《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五个集子组成,我都一一看完了。 说实话,在读的过程中,我一再质疑,为什么巴金先生这样一本《随想录》能够名扬文学界,而且我的高中语文老师还曾在课堂上极力推荐、极力称赞?我读来读去,书中无非就是“文革”、“四人帮”、“文革”、“四人帮”,反反复复提到。正如巴金先生自己在书中也承认30篇文章有46处“文革”。文字通俗易懂,道理也不是很深刻,甚至有时读来味同嚼蜡,完全不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巴金先生是徒有虚名么?他的文笔不过如此么?不,我想不是。他曾写过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其中《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他曾获得“国际但丁文学奖”,他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可是这样一位文学巨匠在《随想录》里为何却如此不注重文法,写得如此平淡无味? 巴金先生也意料到许多读者会产生这样的情绪,他在书中写到:过去的十年太可怕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不允许再发生那样的浩劫。我有这样一种感觉:倘使我们不下定决心,十年的悲剧又会重演。如果大家都有洁癖,不愿意看见“四人帮”的字样,以为抱住所谓的“文学技巧”就可以化作美女,上升天堂,那么任何地方都会出现“牛棚”,一张勒令就可以夺去人的一切权利。

我想巴金先生并不是危言耸听,虽然现在我们提起文革,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它就真真切切地发生过,发生了整整十年,而且是在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生的。我们现在许多人都会笑话我们的邻国朝鲜,可我们是否会想到当今的朝鲜就是昔日的中国,我们是否会想到那十年文革或许比现在的朝鲜更可笑,或者说是更可悲。 然而究竟为什么会发生文革呢?为什么在在偌大一个国家举国上下都陷入一场说谎成风、造反成风的浩劫?在《一颗桃核的喜剧》中, 巴金先生这样责问自己:“我常常这样想:我们不能单怪林彪,单怪‘四人帮’,我们也得责备自己!我们自己‘吃’那一套封建货色,林彪和‘四人帮’贩卖它们才会生意兴隆。不然,怎么随便一纸‘勒令’就能使人家破人亡呢?”巴金先生甚至解剖自己:“我相信过假话,我传播过假话,我不曾跟假话作过斗争。别人“高举”,我就“紧跟”;别人抬出“神明”,我就低首膜拜······正因为有不少像我这样的人,谎话才有畅销的市场,说谎话的人才能步步高升。”正如巴金先生

所说,这样一场浩大的文化大革命持续十年之久并不仅是某些领导人的错,和我们国人人上的奴性也有很大关系。如果大家都肯独立思考,就不会让人踏自己身上走过去。大家都能明辨是非,就不会让长官随意点名呵斥。反思现在的中国人,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否已经养成了呢?我们的教育是否还是在培养只会听话的人?我们的公民是否还是会因为核泄漏一窝蜂地抢购食盐?我们还会因为领导一声令下就发动“文革”这样的所谓的运动么?

巴金先生在《随想录》中就像一位走过弯路的老人,仿佛在苦口婆心,反反复复地告诉我们年轻一代:那条路万万不可再走了,那是一条爬满毒蛇、无比凶残的路。无论我的劝诫有多么逆耳、多么枯燥,那条路是万万不可再走的。


相关文章

  • 巴金的[家]鉴赏
  • 家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字芾甘(fèi,取自"蔽芾甘棠"),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 ...查看


  • 反思与救赎-论巴金[随想录]的思想价值
  •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姓 名 蒋 亚 萍 学 号 [1**********]011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批次/层次 121/专升本 指导教师 王 荣 学习中心 彬县职教中心 论文题目 反思与救赎-论巴金<随想录& ...查看


  • 日.月--短文两篇
  • <短文两篇--日.月>课堂实录 师:后面坐的老师是我们领雁工程的老师,做为东海小主人,我们欢迎一下,你们的课本来是第四节,换成第二节没问题吧. 生:没问题 师:我们这里铃声不是很清楚,大家下课可以示意一下,可以吗? 生:可以 师 ...查看


  • 灭亡阅读答案
  • 永远的巴金 王蒙 在这个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如果设想一下近百年来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应该是巴金的<家>. 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 ...查看


  • 文学承载的信仰超越大师的生命而长存
  • 早报特约评论员 郑国庆 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任大刚   2005-10-18 2:59:13 10月17日19时零6分,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1927年,年轻的巴金以第一部小说<灭亡>踏上现代文学的舞 ...查看


  • 巴金:作为作家的勇气和责任心(图)
  • "鲁迅先生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从先生那里得到的启发.我勉励自己讲真话,卢梭是我的第一个老师,但是几十年中间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给我照亮道 ...查看


  • 著名翻译家臧仲伦先生
  • 据周立民认证微博@周立民在说话,著名俄国文学翻译家臧仲伦先生于2014年12月17日去世,享年83岁. @周立民在说话 昨晚接一老师转来翻译家臧仲伦女儿的短信,言臧先生"已于昨日晨10:33彻底停止心跳"~~这么说当是1 ...查看


  • 著名作家介绍
  • 冰心(1900--1999) 提起冰心先生,70年代出生的青年朋友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童年>.<笑>.<小桔灯>.<寄小读者>„„而时光倒流回孩提时代,"冰心"这两个字会 ...查看


  • 说真话的大家--巴金
  • 江西师范大学自学考 试(论文) (修订稿) 题 目:说真话的大家--巴金 专 业: 姓 名: 指导教师: 陈晓凌老师 院系站点: 九江职业大学师范学院 2014年 10 月 31 日 毕 业 论 文 任 务 书 班 级 13级语文教育2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