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与传注学的新范式

  【摘要】本文通过考察《隋志》著录的郑玄经学注疏体例,并与《汉志》进行比较研究,认为郑玄代表了传注学的新范式,即面向文本的注疏,这是汉代经典注疏史的新阶段。通过对汉代注疏史的宏观考量,并从中看到今古文经学分野的实质,是经学史发展的两个阶段的区别(传阶段与注阶段)和两种经学传承方式的区分(依靠人的传承与依靠文本的传播)。

  【关键词】郑玄;传注学;文本;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3)01-0039-4

  关于郑玄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原因在于作为文化史上的“节点人物”,郑玄的价值是怎么说都不为过的,诚如清儒皮锡瑞所言:“遍注诸经,立言百万,集汉学之大成。”[1]从宏观的角度审查前贤的研究,我们会发现现有研究多将郑玄放置于“今古文”经学之争中,以凸显郑玄“古文”经学的转型意义。而本文愿从传注学史的角度来观察郑玄及其代表的传注学新范式,以期从传注学体例的角度认识汉代经学,并联系经典传播的方式、途径、媒介等现实因素,讨论经典注疏史上的关键时期、关键人物与关键事件。

  一、注、笺与音义

  “遍注诸经”的郑玄,对传注学的贡献在于开创了“注”体、“笺”体、“音义”体等传注学新体例。之所以这么说,是来源于对传注学史的认识。可以说,刘向校勘皇家藏书而成《别录》,歆继父踵武而成《七略》,班固综其所成而作的《艺文志》,是中国典籍史上的重要丰碑。今天我们仍需要从这份皇家书目中,了解当时的知识结构。《汉志》著录的经典传注成果,没有“注”体。这一发现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汉代经典传注学一个大概认识,即刘向面对的“传”体阶段和郑玄开启的“注”体阶段。简言之,前者是面向人的阐释,注重经与人的意义关联,所以重视发掘经典的微言大义,以服务当下需要;后者面向经文本,注意经文本义的解释。下面就以郑玄的注经实践为例,讨论其开创的传注学新范式。

  据《隋书经籍志》著录,郑玄有《周易注》(九卷)、《尚书注》(九卷)、《尚书音》、《尚书大传注》(三卷)、《尚书义问》、《毛诗注》、《毛诗笺》、《仪礼注》(十七卷)、《仪礼音》(二卷)、《丧服经传注》(一卷)、《丧服谱注》(一卷)、《礼记注》(二十卷)、《礼记音》(一卷)、《三礼目录》(一卷)、《春秋十二公名》(一卷)、《论语注》(十二卷)、《古文论语注》(十卷)、《论语注》(九卷)、《论语孔子弟子目录》(一卷)、《易纬注》(八卷)、《尚书纬注》(三卷)、《尚书中候注》(五卷)、《礼纬注》(三卷)、《礼记默房注》(三卷)、《孟子注》(七卷)、《日月交会图注》(一卷)、《九宫经注》(三卷)、《九宫行棋经注》(三卷)。

  仅从《隋志》著录看,郑玄经典注疏体例主要有“注”、“笺”、“音”、“谱”、“目录”等,这些体例均不见于《汉志》。郑玄毕其一生,经营经典注疏工作,又考《晋书·刑法志》则知郑玄对秦汉旧律亦有注释。

  关于“注”,《说文解字·水部》曰:“注,灌也。从水。”段玉裁注曰:“释经以明其义日注。”《说文解字·人部》曰:“传,遽也。从人。”段玉裁注曰:“凡展转引伸之称皆曰传。”[2]从训诂学的释义我们可以见出,“注”与“传”两体例的不同在于:“注”是对文本进行注解,犹如水灌入田地里。而“传,从人’,是在口头讲习等过程中“展转引伸”其义,两者之不同源于注解对象的不同。又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曰:“毛君、孔安国、马融、王肃之徒,其所注书皆称为传,郑玄则谓之注。”[3]这句话可谓高屋建瓴,由此可知汉代注疏学自郑玄起“注”体才开始出现。

  关于“笺”,《说文解字·竹部》曰:“笺,表识书也。”徐锴系传曰:“于书中有所表记之也。”郑玄《六艺论》云:“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卽下己意。”由上可知:注疏体例之一的“笺”是在经文本上进行注释,郑玄的《毛诗笺》,是对《毛传》进行的批注。

  关于“音”,在注疏学中,亦有“音义”、“音训”、“声训”诸名。它是指用音同、音近的字来注释被注的字义,即清儒王念孙所谓“因声求义”是也。作为注疏体例之一的“音”,并不是始于郑玄,然据史志目录,我们知道系统使用“声训”并有专著的,却是自郑玄始。

  从语言学发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使用“音”这种注疏体例进行经文注解,必须要在书面语、文本之上进行的。因为“声训”这种用音同或音近的语词进行训解的注疏方式,在口头传授经义的时代,是无法精确地辨识的。例如:《易·无妄》曰:“无妄。”郑玄注曰:“妄,犹望,谓无所希望也。”《尚书大传》曰:“若是共御,帝用不差。”郑玄注曰:“共读日恭。”又《礼记·曲礼下》曰:“士日妇人。”郑玄注曰:“妇之言服。”从以上例证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理解到这些“声训”方式的注解,在口语中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不是在书面语情况下,同音词是很难从声音上精确辨识。还有一个例证就是郑玄的“音训”,开始关注虚词的用法,开始关注句法等。这些注释工作都需要书面语的支持。

  关于“谱”、“目录”,郑玄有《毛诗谱》、《三礼目录》,这都是郑玄经学注疏体例的新发明。《毛诗谱》早已遗失,自宋欧阳修始辑《郑氏诗谱补亡》,后来学人多有辑佚之功,明锺惺有《新刻诗谱》,到了有清一代,《诗谱》辑佚就更多了,辑佚学大家王谟、孔广林、黄奭等都有辑佚成果,今人冯浩菲有《郑氏诗谱订考》,是现在最好的版本,可以利用它进行研究。据冯氏研究可知:《毛诗谱》分为两部分,一是文字部分,一是年表部分。《三礼书目》,也已经遗失。据《汉魏遗书抄》所载的《三礼目录》,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它的体例,是对“三礼”进行综合研究的一种经解方式。

  “谱”、“目录”这种经解方式,前者有年表,类例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4]。后一种如同《毛诗序》、《汉志》,这些注疏体例,都是面向经文本,在文本上作出的综合研究。王国维在《玉溪生年谱会笺序》中说:“及北海郑君出,乃专用孟子之法以治《诗》。其于《诗》也,有笺、有谱。谱也者,所以论古人之世也;笺也者,所以逆诗人之志也。”这里说其在方法上是对孟子的继承。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孟子对“处士横议”现象的批评,提倡“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诗学主张,直到郑玄开创注疏新体例之后,才算有了从理论主张到注疏实践的落实。   大致了解了郑玄经典注疏的体例之后,我们再观察一下《汉志》所录的情况,为方便比较,特做如下一简表。

  分析该表,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重要问题:作为“传注学”重要体例的“注”体,在《汉书-艺文志》中并没出现。由此,我们至少可以保守地说,以“注”命名的典籍尚未成为一种流行的注疏体例。且我们做个统计工作,就会发现在《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各种体例中,最多的是“传”体。再联系上文介绍的郑玄的经典注疏实践的体例,经由这个强烈的对比,我们知道,“传”代表了经典注疏史上的早期形态,而郑玄的经典注疏实践带来的新体例则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由此可见郑玄的经学史意义——即开启了新的注疏史新范式:面向经文本的注疏。

  二、面向文本与今古文问题的再讨论

  联系先秦诸子“解喻”注经的句法特征,充分分析《汉志》著录的注疏体例,并将其放人汉代注疏史上讨论其性质,可以证实《韩诗外传》是部解经的典籍,是经师口授经义活动的结果,而郑玄是不同与“传”的面向文本的注疏,呈现出书面语的特点。

  郑玄注经中还有校勘工作,以“某当为某”标识,这是典型的不改原文的经注方式。正是面向经文本的注疏,才会关注文本,校勘文本,分析句法等。这是口授经义的早期经师所不为的。

  综上,通过对郑玄经学注疏活动的分析,可以认为,郑玄开启了注疏学的新时代。当然,在郑玄之前,也有经学家开始了注体范式的使用,比如马融等。之所以把郑玄作为这一转变的开始,正是因为他是系统、全面地进行经文本注释的经学大师。下面我们梳理一下汉代经学史,汉初以经师博士为传承主体的经学,是以“传”为注疏体例的阶段,以《诗经》为例,表现在《汉志》、《儒林传》上,形成了鲁、齐、韩三家诗学,以推衍诗义为现实政治服务的“今文经学”。可以说,这是以国家学术为特征的经学传承。而以郑玄为代表的面对经文本的,包括系年(目录、谱)、注(训诂、训读、音义)等,这就是学术史上所说的“古文家”的工作。在这个转变之间,经学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古文”的发现,考《汉书》可知:“古文”的发现地点主要是在刘姓藩国,一个是鲁恭王处;一个在河间献王处;还有一些在民间。这意味着今古文的学术分野,其实质是经学传承途径和传播方式的区分。不同的传播方式造就了不同的传承体例。在国家学术,以博士官为中心,口耳相传,经学的传训的实质不是为了解释经学本身,而是通过经典力量,围绕“经学与国家”建构经学问题,以服务政治和帝国国家意志。在这些活动中,面向人、面向现实的经学注疏,形成了以“传”为主要体例的今文经学。而在刘姓藩国发现了书于竹帛的经文本,这是经学通过物质媒介传承的途径,儒生出于经学讲授经义的需要,从文字释读、语义释义出发,进行了面向经文本的注疏,最终形成了以“注”为代表的注疏体例。

  从这个视野出发,观察学术界一直关注的一个课题“今古文”经学之争的问题,其实质是,今文经学是汉代初期,面向人的解经,以“传”为代表,解经重在阐发经典的微言大义,以服务当下政治,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经学传承是经由‘人’(经师、博士)进行的;古文经学是后期面向经文本的注疏,以“注”为代表,其发生的本质力量是经学通过物质媒介,诸如竹帛、简帛等文本传播。于是,本文认为,今古文之争问题,不是表面的学理之争的问题,也不是仅从“家法”、“师法”诸角度就那么容易分辨的问题,当然更不能单纯地将之转化成一个经学的政治立场问题等。对之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应该是通过对汉代.注疏史的宏观考量,并从中看到今古文经学的分野,其实质是经学史发展的两个阶段的区别(传阶段与注阶段);两种经学传承方式的区分(依靠人传承的方式与依靠文本传播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皮锡瑞.经学历史[M].中华书局,1959.127。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555,377.

  [3]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712.

  [4]冯浩菲.郑氏诗谱订考[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5.

  (责任编辑 邹一清)

  【摘要】本文通过考察《隋志》著录的郑玄经学注疏体例,并与《汉志》进行比较研究,认为郑玄代表了传注学的新范式,即面向文本的注疏,这是汉代经典注疏史的新阶段。通过对汉代注疏史的宏观考量,并从中看到今古文经学分野的实质,是经学史发展的两个阶段的区别(传阶段与注阶段)和两种经学传承方式的区分(依靠人的传承与依靠文本的传播)。

  【关键词】郑玄;传注学;文本;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3)01-0039-4

  关于郑玄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原因在于作为文化史上的“节点人物”,郑玄的价值是怎么说都不为过的,诚如清儒皮锡瑞所言:“遍注诸经,立言百万,集汉学之大成。”[1]从宏观的角度审查前贤的研究,我们会发现现有研究多将郑玄放置于“今古文”经学之争中,以凸显郑玄“古文”经学的转型意义。而本文愿从传注学史的角度来观察郑玄及其代表的传注学新范式,以期从传注学体例的角度认识汉代经学,并联系经典传播的方式、途径、媒介等现实因素,讨论经典注疏史上的关键时期、关键人物与关键事件。

  一、注、笺与音义

  “遍注诸经”的郑玄,对传注学的贡献在于开创了“注”体、“笺”体、“音义”体等传注学新体例。之所以这么说,是来源于对传注学史的认识。可以说,刘向校勘皇家藏书而成《别录》,歆继父踵武而成《七略》,班固综其所成而作的《艺文志》,是中国典籍史上的重要丰碑。今天我们仍需要从这份皇家书目中,了解当时的知识结构。《汉志》著录的经典传注成果,没有“注”体。这一发现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汉代经典传注学一个大概认识,即刘向面对的“传”体阶段和郑玄开启的“注”体阶段。简言之,前者是面向人的阐释,注重经与人的意义关联,所以重视发掘经典的微言大义,以服务当下需要;后者面向经文本,注意经文本义的解释。下面就以郑玄的注经实践为例,讨论其开创的传注学新范式。

  据《隋书经籍志》著录,郑玄有《周易注》(九卷)、《尚书注》(九卷)、《尚书音》、《尚书大传注》(三卷)、《尚书义问》、《毛诗注》、《毛诗笺》、《仪礼注》(十七卷)、《仪礼音》(二卷)、《丧服经传注》(一卷)、《丧服谱注》(一卷)、《礼记注》(二十卷)、《礼记音》(一卷)、《三礼目录》(一卷)、《春秋十二公名》(一卷)、《论语注》(十二卷)、《古文论语注》(十卷)、《论语注》(九卷)、《论语孔子弟子目录》(一卷)、《易纬注》(八卷)、《尚书纬注》(三卷)、《尚书中候注》(五卷)、《礼纬注》(三卷)、《礼记默房注》(三卷)、《孟子注》(七卷)、《日月交会图注》(一卷)、《九宫经注》(三卷)、《九宫行棋经注》(三卷)。

  仅从《隋志》著录看,郑玄经典注疏体例主要有“注”、“笺”、“音”、“谱”、“目录”等,这些体例均不见于《汉志》。郑玄毕其一生,经营经典注疏工作,又考《晋书·刑法志》则知郑玄对秦汉旧律亦有注释。

  关于“注”,《说文解字·水部》曰:“注,灌也。从水。”段玉裁注曰:“释经以明其义日注。”《说文解字·人部》曰:“传,遽也。从人。”段玉裁注曰:“凡展转引伸之称皆曰传。”[2]从训诂学的释义我们可以见出,“注”与“传”两体例的不同在于:“注”是对文本进行注解,犹如水灌入田地里。而“传,从人’,是在口头讲习等过程中“展转引伸”其义,两者之不同源于注解对象的不同。又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曰:“毛君、孔安国、马融、王肃之徒,其所注书皆称为传,郑玄则谓之注。”[3]这句话可谓高屋建瓴,由此可知汉代注疏学自郑玄起“注”体才开始出现。

  关于“笺”,《说文解字·竹部》曰:“笺,表识书也。”徐锴系传曰:“于书中有所表记之也。”郑玄《六艺论》云:“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卽下己意。”由上可知:注疏体例之一的“笺”是在经文本上进行注释,郑玄的《毛诗笺》,是对《毛传》进行的批注。

  关于“音”,在注疏学中,亦有“音义”、“音训”、“声训”诸名。它是指用音同、音近的字来注释被注的字义,即清儒王念孙所谓“因声求义”是也。作为注疏体例之一的“音”,并不是始于郑玄,然据史志目录,我们知道系统使用“声训”并有专著的,却是自郑玄始。

  从语言学发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使用“音”这种注疏体例进行经文注解,必须要在书面语、文本之上进行的。因为“声训”这种用音同或音近的语词进行训解的注疏方式,在口头传授经义的时代,是无法精确地辨识的。例如:《易·无妄》曰:“无妄。”郑玄注曰:“妄,犹望,谓无所希望也。”《尚书大传》曰:“若是共御,帝用不差。”郑玄注曰:“共读日恭。”又《礼记·曲礼下》曰:“士日妇人。”郑玄注曰:“妇之言服。”从以上例证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理解到这些“声训”方式的注解,在口语中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不是在书面语情况下,同音词是很难从声音上精确辨识。还有一个例证就是郑玄的“音训”,开始关注虚词的用法,开始关注句法等。这些注释工作都需要书面语的支持。

  关于“谱”、“目录”,郑玄有《毛诗谱》、《三礼目录》,这都是郑玄经学注疏体例的新发明。《毛诗谱》早已遗失,自宋欧阳修始辑《郑氏诗谱补亡》,后来学人多有辑佚之功,明锺惺有《新刻诗谱》,到了有清一代,《诗谱》辑佚就更多了,辑佚学大家王谟、孔广林、黄奭等都有辑佚成果,今人冯浩菲有《郑氏诗谱订考》,是现在最好的版本,可以利用它进行研究。据冯氏研究可知:《毛诗谱》分为两部分,一是文字部分,一是年表部分。《三礼书目》,也已经遗失。据《汉魏遗书抄》所载的《三礼目录》,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它的体例,是对“三礼”进行综合研究的一种经解方式。

  “谱”、“目录”这种经解方式,前者有年表,类例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4]。后一种如同《毛诗序》、《汉志》,这些注疏体例,都是面向经文本,在文本上作出的综合研究。王国维在《玉溪生年谱会笺序》中说:“及北海郑君出,乃专用孟子之法以治《诗》。其于《诗》也,有笺、有谱。谱也者,所以论古人之世也;笺也者,所以逆诗人之志也。”这里说其在方法上是对孟子的继承。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孟子对“处士横议”现象的批评,提倡“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诗学主张,直到郑玄开创注疏新体例之后,才算有了从理论主张到注疏实践的落实。   大致了解了郑玄经典注疏的体例之后,我们再观察一下《汉志》所录的情况,为方便比较,特做如下一简表。

  分析该表,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重要问题:作为“传注学”重要体例的“注”体,在《汉书-艺文志》中并没出现。由此,我们至少可以保守地说,以“注”命名的典籍尚未成为一种流行的注疏体例。且我们做个统计工作,就会发现在《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各种体例中,最多的是“传”体。再联系上文介绍的郑玄的经典注疏实践的体例,经由这个强烈的对比,我们知道,“传”代表了经典注疏史上的早期形态,而郑玄的经典注疏实践带来的新体例则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由此可见郑玄的经学史意义——即开启了新的注疏史新范式:面向经文本的注疏。

  二、面向文本与今古文问题的再讨论

  联系先秦诸子“解喻”注经的句法特征,充分分析《汉志》著录的注疏体例,并将其放人汉代注疏史上讨论其性质,可以证实《韩诗外传》是部解经的典籍,是经师口授经义活动的结果,而郑玄是不同与“传”的面向文本的注疏,呈现出书面语的特点。

  郑玄注经中还有校勘工作,以“某当为某”标识,这是典型的不改原文的经注方式。正是面向经文本的注疏,才会关注文本,校勘文本,分析句法等。这是口授经义的早期经师所不为的。

  综上,通过对郑玄经学注疏活动的分析,可以认为,郑玄开启了注疏学的新时代。当然,在郑玄之前,也有经学家开始了注体范式的使用,比如马融等。之所以把郑玄作为这一转变的开始,正是因为他是系统、全面地进行经文本注释的经学大师。下面我们梳理一下汉代经学史,汉初以经师博士为传承主体的经学,是以“传”为注疏体例的阶段,以《诗经》为例,表现在《汉志》、《儒林传》上,形成了鲁、齐、韩三家诗学,以推衍诗义为现实政治服务的“今文经学”。可以说,这是以国家学术为特征的经学传承。而以郑玄为代表的面对经文本的,包括系年(目录、谱)、注(训诂、训读、音义)等,这就是学术史上所说的“古文家”的工作。在这个转变之间,经学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古文”的发现,考《汉书》可知:“古文”的发现地点主要是在刘姓藩国,一个是鲁恭王处;一个在河间献王处;还有一些在民间。这意味着今古文的学术分野,其实质是经学传承途径和传播方式的区分。不同的传播方式造就了不同的传承体例。在国家学术,以博士官为中心,口耳相传,经学的传训的实质不是为了解释经学本身,而是通过经典力量,围绕“经学与国家”建构经学问题,以服务政治和帝国国家意志。在这些活动中,面向人、面向现实的经学注疏,形成了以“传”为主要体例的今文经学。而在刘姓藩国发现了书于竹帛的经文本,这是经学通过物质媒介传承的途径,儒生出于经学讲授经义的需要,从文字释读、语义释义出发,进行了面向经文本的注疏,最终形成了以“注”为代表的注疏体例。

  从这个视野出发,观察学术界一直关注的一个课题“今古文”经学之争的问题,其实质是,今文经学是汉代初期,面向人的解经,以“传”为代表,解经重在阐发经典的微言大义,以服务当下政治,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经学传承是经由‘人’(经师、博士)进行的;古文经学是后期面向经文本的注疏,以“注”为代表,其发生的本质力量是经学通过物质媒介,诸如竹帛、简帛等文本传播。于是,本文认为,今古文之争问题,不是表面的学理之争的问题,也不是仅从“家法”、“师法”诸角度就那么容易分辨的问题,当然更不能单纯地将之转化成一个经学的政治立场问题等。对之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应该是通过对汉代.注疏史的宏观考量,并从中看到今古文经学的分野,其实质是经学史发展的两个阶段的区别(传阶段与注阶段);两种经学传承方式的区分(依靠人传承的方式与依靠文本传播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皮锡瑞.经学历史[M].中华书局,1959.127。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555,377.

  [3]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712.

  [4]冯浩菲.郑氏诗谱订考[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5.

  (责任编辑 邹一清)


相关文章

  • 教育的'范式'
  • 教育的"范式" 一.什么是"范式" "范式"一词,是由托马斯·库恩先生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 ...查看


  •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
  •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 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的高度契合,是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有学者指出,这门学科从 20 世纪初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当时的救亡需要而出现的,是直接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 ...查看


  • 社会科学范式初探
  • 社会科学范式初探 摘要 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认为,科学进步的基本单元是"最大的理论",为此,他们提出了"科学范式"等概念思想.本文认为,科学范式也是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 ...查看


  • 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研究范式转换与创新
  • 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研究范式转换与创新 幸小利,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博士研究生.电邮:[email protected]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 Audience Research Paradigm Transformati ...查看


  • 节约型政府
  • 蕉金型兰亚理!塑二 "节约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 内涵定位与范式契合 黄爱宝 的 [摘要]不妨在恰当地尊重概念确定性的基础上.以概念缘起直接的现实背景和动因为 界定依据,来促成对"节约型政府"与&q ...查看


  • 浅析托马斯?库恩科学发展的模式
  • [摘要]迄今为止,对科学革命及其本质的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出发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颇具影响力的要数美国的著名学者托马斯·库恩,在他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他从科学发展的实际历史背景出发,以范式的形式发展和更替为 ...查看


  • 8守信简案
  • 8守信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生字新词,理解"守信,志同道合,郑重,风尘仆仆"等词语. 2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抓住文中关键词句,体会张劭和范式彼此守信的良好品质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 ...查看


  • 库恩哲学思想探究
  • 库恩哲学思想探究 一:核心: 关于范式理论 关于科学是怎样发展的,传统的观点具体各有不同,但都认为科学是在观察实验的检验中前进的,科学的发展仅仅是理论同经验一致的问题.库恩并不这样认为,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范式概念.这个概念成了他科学观的中心 ...查看


  • 10-2西方马克思南京社会科学:主义的"分析范式"
  •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范式"1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探析 张晓云 (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摘要: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大体上可归纳为两种研究范式:思辨范式和分析范式.后者特指上世 ...查看


  • 全渠道营销理论
  • 第29卷第3期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BEIJ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ol.29No.3May2014 2014年5月 全渠道营销理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