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托马斯?库恩科学发展的模式

  [摘要]迄今为止,对科学革命及其本质的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出发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颇具影响力的要数美国的著名学者托马斯·库恩,在他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他从科学发展的实际历史背景出发,以范式的形式发展和更替为核心,用历史的方法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科学发展的机制和规律。   [关键词]科学历史主义 范式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K83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099-01   一、“科学历史主义”的库恩   按照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观,科学被看作是一种“累积和渐进发展”的过程,是一种不断地向科学预设的某个目标接近的事业时,库恩却在此时提出一幅不同的科学发展图景。他认为累积性是常态科学的特质,通过“解谜”活动,稳定地拓展科学知识的外延,但这种累积不是为了去发现新的理论。因此也不会有新的科学产生。   科学历史主义认为科学哲学是描述科学家实际上在如何做,强调科学的内容,研究活生生的具体的科学理论是如何产生、变化,在何种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发展的,认为科学理论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受存在论、世界观或形而上学的支配。在这些问题上它与逻辑实证主义是反其道而行之的。科学是逻辑的还是历史的?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科学的发展是不是渐进的积累过程?科学进步是否存在理性的标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得科学历史主义被认为是科学哲学发展中的一场革命。科学历史主义学派的库恩,正是掀起这场科学哲学“革命”的中坚力量。   二、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   凭借扎实的自然科学功底和浓厚的哲学素养,库恩着眼于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引进了社会因素、科学共同体的要求和心理状态等进行研究,同时还提出了一种连续和中断、渐变和突变交替进行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即“范式革命”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可以从科学研究的历史记载本身浮现出来的科学观。以下这一开放的图式就概括了库恩所描述的科学发展模式:   前范式科学→常态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态科学→新的危机……   即任何一门科学在形成公认的范式之前,处于相互竞争的前范式科学时期,相互竞争之后从而形成共同的范式,随之就进入常态科学时期,这时范式会指导科学共同体进行“解谜”活动,随着科学的发展,在常态科学中会接连不断地出现一些在已有的范式中无法解决的反常现象,这就引起了科学危机,再次通过竞争,实现了新旧范式的更替,新的科学共同体也会取代旧的科学共同体,这就是库恩的科学发展应有的模式。   在库恩看来常态科学时期,科学共同体需要解决难题,坚守范式,不容许出现对范式的重大突破,将范式视为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常态科学时期有其重要的功能,在这个时期科学家们不会去怀疑“范式”,可能出现的反常现象还会被调整成为与范式预期相符的现象,从而对范式提供支持。   根据库恩的解释,范式是通过一个具体的科学理论为范例,表示一个科学发展经典的模式。他指出:“科学尽管是由个人进行的,科学知识本质上却是集团产品,如不考虑创造这种知识的集团特殊性,那就既无法理解科学知识的特有效能、也无法理解它的发展方式”。“一种范式是,而且也仅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反过来说,也正由于他们掌握了共有的范式才组成了这个科学共同体”。库恩认为范式是“代表这一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手段等的总体”。范式能够把一批坚定拥护者吸引过来,并组织起来提出一些可以解答的疑难问题,它所包含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也正是科学共同体这一主体所具有的科学修养、哲学头脑和心理特征。   在库恩看来,危机是科学革命的发端。“正是这种危机首先要求创新”。由此库恩得出结论:“科学中像制造业中一样,更换工具是一种浪费,只有在不得已时才会这么做。危机的意义就在于:它指出更换工具的时机已经到来了。”   “科学发展中的非累积性事件,其中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为一个与其完全不能并立的崭新范式所取代”。在他看来,“范式”是否转换就是衡量科学革命是否发生的判据。   三、评述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   库恩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范式革命”在科学哲学史上对传统的逻辑实证主义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科学哲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在他看来,科学发展不仅需要前范式的成果,还要勇于突破,在不断淘汰与汲取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范式。他强调范式更替的重要意义,启示科学共同体要敢于冲破旧范式的束缚,以求真为本,不惧挑战科学权威。库恩对危机的分析,给科学家们更多启迪,不但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在发现矛盾之后更应不断探索解决矛盾的方法。尽管库恩的科学观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他的进步意义还是不能抹杀的,这也成就了科学哲学发展的“库恩时代”。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托马斯·库恩著.必要的张力——科学研究的传统和变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志伟.西方哲学智慧(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A.F.查尔莫斯著.科学究竟是什么[M].商务印书馆,   2009.   责任编辑:武聪

  [摘要]迄今为止,对科学革命及其本质的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出发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颇具影响力的要数美国的著名学者托马斯·库恩,在他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他从科学发展的实际历史背景出发,以范式的形式发展和更替为核心,用历史的方法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科学发展的机制和规律。   [关键词]科学历史主义 范式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K83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099-01   一、“科学历史主义”的库恩   按照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观,科学被看作是一种“累积和渐进发展”的过程,是一种不断地向科学预设的某个目标接近的事业时,库恩却在此时提出一幅不同的科学发展图景。他认为累积性是常态科学的特质,通过“解谜”活动,稳定地拓展科学知识的外延,但这种累积不是为了去发现新的理论。因此也不会有新的科学产生。   科学历史主义认为科学哲学是描述科学家实际上在如何做,强调科学的内容,研究活生生的具体的科学理论是如何产生、变化,在何种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发展的,认为科学理论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受存在论、世界观或形而上学的支配。在这些问题上它与逻辑实证主义是反其道而行之的。科学是逻辑的还是历史的?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科学的发展是不是渐进的积累过程?科学进步是否存在理性的标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得科学历史主义被认为是科学哲学发展中的一场革命。科学历史主义学派的库恩,正是掀起这场科学哲学“革命”的中坚力量。   二、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   凭借扎实的自然科学功底和浓厚的哲学素养,库恩着眼于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引进了社会因素、科学共同体的要求和心理状态等进行研究,同时还提出了一种连续和中断、渐变和突变交替进行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即“范式革命”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可以从科学研究的历史记载本身浮现出来的科学观。以下这一开放的图式就概括了库恩所描述的科学发展模式:   前范式科学→常态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态科学→新的危机……   即任何一门科学在形成公认的范式之前,处于相互竞争的前范式科学时期,相互竞争之后从而形成共同的范式,随之就进入常态科学时期,这时范式会指导科学共同体进行“解谜”活动,随着科学的发展,在常态科学中会接连不断地出现一些在已有的范式中无法解决的反常现象,这就引起了科学危机,再次通过竞争,实现了新旧范式的更替,新的科学共同体也会取代旧的科学共同体,这就是库恩的科学发展应有的模式。   在库恩看来常态科学时期,科学共同体需要解决难题,坚守范式,不容许出现对范式的重大突破,将范式视为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常态科学时期有其重要的功能,在这个时期科学家们不会去怀疑“范式”,可能出现的反常现象还会被调整成为与范式预期相符的现象,从而对范式提供支持。   根据库恩的解释,范式是通过一个具体的科学理论为范例,表示一个科学发展经典的模式。他指出:“科学尽管是由个人进行的,科学知识本质上却是集团产品,如不考虑创造这种知识的集团特殊性,那就既无法理解科学知识的特有效能、也无法理解它的发展方式”。“一种范式是,而且也仅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反过来说,也正由于他们掌握了共有的范式才组成了这个科学共同体”。库恩认为范式是“代表这一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手段等的总体”。范式能够把一批坚定拥护者吸引过来,并组织起来提出一些可以解答的疑难问题,它所包含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也正是科学共同体这一主体所具有的科学修养、哲学头脑和心理特征。   在库恩看来,危机是科学革命的发端。“正是这种危机首先要求创新”。由此库恩得出结论:“科学中像制造业中一样,更换工具是一种浪费,只有在不得已时才会这么做。危机的意义就在于:它指出更换工具的时机已经到来了。”   “科学发展中的非累积性事件,其中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为一个与其完全不能并立的崭新范式所取代”。在他看来,“范式”是否转换就是衡量科学革命是否发生的判据。   三、评述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   库恩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范式革命”在科学哲学史上对传统的逻辑实证主义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科学哲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在他看来,科学发展不仅需要前范式的成果,还要勇于突破,在不断淘汰与汲取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范式。他强调范式更替的重要意义,启示科学共同体要敢于冲破旧范式的束缚,以求真为本,不惧挑战科学权威。库恩对危机的分析,给科学家们更多启迪,不但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在发现矛盾之后更应不断探索解决矛盾的方法。尽管库恩的科学观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他的进步意义还是不能抹杀的,这也成就了科学哲学发展的“库恩时代”。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托马斯·库恩著.必要的张力——科学研究的传统和变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志伟.西方哲学智慧(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A.F.查尔莫斯著.科学究竟是什么[M].商务印书馆,   2009.   责任编辑:武聪


相关文章

  • 教育的'范式'
  • 教育的"范式" 一.什么是"范式" "范式"一词,是由托马斯·库恩先生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 ...查看


  •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观点源于对古代文献的阅读
  • ▍"规范转换"是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 Kuhn,1922-1996)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一书中提出的概念.这本书在学术界掀起风暴,"规范转换"一词更直接成为习语.二 ...查看


  • 了却一桩心事纪树立[读书]1997年
  • 了却一桩心事 一九九六年六月十七日,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猝然长逝.他生于一九二二年七月十八日,享年七十有三,经历了人生的沧桑浮沉:中年辉煌,晚年落漠,身后寂寞.美国几万家报刊中只有两家发了讣文,致使一家英国报纸趁机嘲弄: ...查看


  • 论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质
  • 作者:潘涌 语文建设 2008年09期 真正具有深度和创意的课程变革,实质上就是新旧课程范式之间的革命性转换,而并非技术主义的形式化演绎. "范式"(paradigm)这一特定概念,为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于20世纪 ...查看


  • 数字期刊发展的三阶段及其特点
  • 数字期刊的三种形态及其特点 文/汤雪梅 数字期刊是指以数字化方式存储,通过终端设备读取的连续出版物.数字期刊的发展与硬件.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密不可分.早期互联网应用开发的重点在于海量信息.超链接与即时性,第一代数字期刊便是利用上述 ...查看


  • 科学认识中的"判决性实验"研究
  • 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科学认识中的"判决性实验"研究 姓名:黄思樱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科学技术哲学 指导教师:黄瑞雄 20090530 科学认识中的"判决性实验"研究 专业:科学技术哲学 ...查看


  • 库恩关于科学发展模式及进行评价
  • 库恩关于科学发展的模式及进行评价 作为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库恩提出了令他闻名于西方科学哲学界的科学发展模式.他的科学理论的核心是科学革命理论,他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科学发展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查看


  • 库恩哲学思想探究
  • 库恩哲学思想探究 一:核心: 关于范式理论 关于科学是怎样发展的,传统的观点具体各有不同,但都认为科学是在观察实验的检验中前进的,科学的发展仅仅是理论同经验一致的问题.库恩并不这样认为,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范式概念.这个概念成了他科学观的中心 ...查看


  • 自然辩证法教学大纲2
  • 自然辩证法新教学大纲(09) 编号:21000001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 英文名称:Dialectics of Nature 一.课内学时:48 学分:3 开课学期:秋 二.预修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然科学基础(高等物理.高等数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