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齐宣王"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孟子见齐宣王曰: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任贤,如不得人,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齐人将取燕,诸侯谋救之。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①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②,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有删改)

【注】①葛:远古时期的部落名。②旄倪(mo n):指被俘虏的老人和幼儿。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放桀,武王伐纣 放:释放

B.贼仁者谓之贼 贼:戕害

C.五旬而举之 举:攻克

D.诛其君而吊其民 吊:慰问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日不知其亡也 B.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吾其还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认

C. 武王伐纣,有诸 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劳苦而功高如此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孟子民本思想的一组是

①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

②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③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

④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

⑤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

⑥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孟子见齐宣王曰: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任贤,如不得人,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齐人将取燕,诸侯谋救之。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①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②,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有删改)

【注】①葛:远古时期的部落名。②旄倪(mo n):指被俘虏的老人和幼儿。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放桀,武王伐纣 放:释放

B.贼仁者谓之贼 贼:戕害

C.五旬而举之 举:攻克

D.诛其君而吊其民 吊:慰问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日不知其亡也 B.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吾其还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认

C. 武王伐纣,有诸 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劳苦而功高如此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孟子民本思想的一组是

①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

②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③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

④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

⑤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

⑥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相关文章

  • 孟子见梁襄王阅读答案附翻译
  •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 ...查看


  • [杀人以梃与刃]阅读答案(附翻译)
  •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 ...查看


  • [丹之治水]阅读答案及翻译
  • 丹之治水① 白圭②日: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③.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④.今吾子⑤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⑥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⑦也.吾子过矣.注释①选自<孟子告子下>②白圭(gu):战国时 ...查看


  • 文言翻译冲刺2
  • --------装-------订-------线--------内--------不-------准-------答--------题--------扬中树人2010-2011-2高三年级语文作业纸 2011-3-15 2011年高考专题 ...查看


  • 孟子两章练习及答案
  • 2013[湖南省娄底市]二(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查看


  • 孟子.离娄练习题doc
  • 孟子.离娄练习题 4.2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 ...查看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试题
  • 2003-201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2003年山东淄博市 阅读下面有关"忧患"的两个文段,做12-13题.(6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查看


  • "万章问曰:"敢问友."阅读答案(附翻译)
  • 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①,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 ...查看


  •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汇编[孟子]二章
  •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汇编<孟子>二章 (北京市·2011)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 ①人不屑也. ②③④⑤⑥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