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记]漫评

!!!!!!!!!!!!!!!!!!!!!!!!!!!!!!!!!

《金锁记》漫评

王苏娅

(浙江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杭州#!****)

第!

[摘要]《金锁记》是张爱玲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文章旨在从小说的主人公曹七巧性格成因进行分析,

从而进一步探索这部小说的写作特色,以及作者本身的写作风格。文章主要侧重于对于小说中“欲望”的解释并进一步分析小说中意象的运用和发掘小说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情欲;金钱;苍凉;挣扎;意象的运用;悲歌[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ABB)C()**+)*#A**

被“死去的肉体”肢解了,如果她是像玳珍,兰仙之流的自幼受到封建礼教规范的,也许就安安分分地过了这辈子,可他偏不是,她是从下层社会来的,她的身上是赤裸裸的对于情欲的渴望,她不怕也不在乎别人对她怎么看,因为她嫁到姜家后就没有人能够瞧得起她,内心深深的孤独和自卑让她不得不把自己变成刺猬,变本加厉用刻薄伤害着每一个人。更可怕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可以让她回复本性的东西了。亲情,这个被我们歌颂了几千年的东西,为了金钱,把她嫁到了这个没有生气的姜家,让她的生命从此无所依靠,唯一能抓住的只有金钱;“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喜悦……这些年了,她跟他迷藏似的,只是近不得身,原来,还有今天!”七巧也有对于爱情的幻想,甚至她知道季泽是贪他的钱,她仍想“就算他是骗人的,迟一点不好吗”,受骗以后“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若是已经对于爱情死了心,她的怨毒也许不会那么激烈,可是生活欺骗了她,仅有的可以拯救自己灵魂的爱情也欺骗了她,那反复折磨她的欲望在与季泽的“捉迷藏”中不断被挤压变形,以至成了她对于金钱变态的占有欲的诱因。傅雷曾评价曹七巧:“她是担当不起情欲的人,情欲在她心中偏偏来得嚣张。已经把一种情欲压倒了,缠死心地来服侍病人,偏偏那情欲死灰复燃,要求它的那份权利。爱情在一个人身上不得满足,便需要三四个人的幸福与生命来抵偿。”我们不能埋怨她的恶毒,我们更应该看到怨毒后的苍凉的心境,就像垂死的人抓住的救命的稻草,她的生命注定是不完整的,她只能依靠对于金钱和儿女的占有来生存,她要把自己可悲让每个人都体会到,她毕竟是一个弱女子,她只能控制自己的儿女,所以她只有把自己的对于社会,对于亲情,对于爱情的仇恨转嫁到自己的子女身上。

对于情欲的渴求虽然被压抑在金钱的外表下,然而,她

初识张爱玲是因为她那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在以后的日子中阅读了她的《半生缘》,《茉莉香片》等一系列小说,直到最近才读了《金锁记》,发现《金锁记》与她其他的小说有所不同,人物塑造非常极端化,文笔异常的犀利,心为书中那种变态的疯狂所折磨,作品的张力在读者处被无限放大,我在读这篇小说的时候都不敢停,害怕仅仅就是那么一停就被吸入到“曹七巧”那疯狂的欲望中。

张爱玲自己曾说过:“我的小说里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他们虽不是英雄,他们可是这个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因为他们虽然不彻底,但究竟是认真的。他们没有悲壮只有苍凉。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是一种启示。”可见作者在塑造曹七巧这个人物时,所赋予的就是她那彻底的疯狂,作者笔调也是不曾有过的严峻,让所有人都在主角变态的占有欲中不寒而栗。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人公不是善良的典范,却必须是容易犯错误的人。他(她)陷入逆境而遭难,不是因为有什么恶德恶行,“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而他(她)之所以犯错误,不是由于他(她)对自己身外的事物一无所知,便是由于他(她)的欲望。在《金锁记》中张爱玲更是将这一观点发挥到了极至,曹七巧就是一个欲望的挣扎与反抗的产物。她之所以用欲望将自己的儿女都“蚕食”了,让人感到彻骨的寒冷,原是注定的,因为在她的前半生对于性对于金钱付出的太多了,这是社会欠她的,她无力索要只有发泄在她的儿女身上,因为他们是她仅有的,源于内心深处的欲望是无法消除的,而且是在这么多年的挤压之下,一旦有手段发泄,悲剧就是注定的了。

我们先来看看折磨曹七巧的欲望。首先是情欲,这也是另一个欲望———金钱欲的诱因。“一阵温风直扑到她脸上,腻滞的死去的肉体的气味……她皱紧了眉毛。床上睡着她的丈夫,那没生命的肉体……”源于生命本能的欲望,就这样

)**+A*CA!)

[作者简介]王苏娅(!

万方数据

所采用的方式是更为恶毒和隐讳的。深夜扣住儿子盘问儿子儿媳的隐私,为的只是宣泄她心中对于性的渴求,而且利用这样的方式在众人面前挖苦和嘲讽儿媳,因为她对儿子的占有欲并不是那么单纯的,“这些年里她的生命里只有他,只有这一个男人———可是,因为他是她的儿子,他这一个人还抵不了半个———现在就连这半个人也保不住了,———他娶了亲。”所以,她已经有了乱伦的想法,即使娶了亲也要完全的占有他,因为他是她生命中唯一的男人。正常的合理的情欲得不到发泄,只有通过这样非正当的渠道发泄,因为她是他母亲,她有权利,她“在爱的名义下关心”他。多么可怕的亲情啊!“儿子的幸福,媳妇的幸福,在她眼里全变作恶毒的嘲笑,好比公牛面前的红旗。歇斯底里变得比疯狂还可怕,因为“她还有一个疯子的审慎与机智”。“凭了这,她把他们一起断送了。这也不足为奇。炼狱的一端紧接着地狱,殉体者不肯忘记把最亲近的人带进去的。”

“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作者这句话点明了七巧悲剧的根源,是她摧毁了血缘亲情,毁灭了人的生命,毁了两代人的幸福。她没有别的指望,一生“就靠这两个死钱过活”,她的一切都是为了占有金钱,金钱就变成了锁,锁住了她一生的幸福;金钱就变成了匕首,让她周围的人都受伤。七巧的侄儿对十三岁的长安并无邪意,七巧却怀疑他贪自己的钱教训长安:“天下的男人都一样的混帐。你自己要晓得当心,谁不想你的钱?”后来七巧破坏长安和世舫的婚姻,表面上是为了留住女儿,实际上是舍不得出那一笔嫁妆钱。在圣洁的亲情中间掺杂了太多的经济利益,使得亲情变得充满了功利。《花调》中的郑川娥怕暴露自己的私房钱,不愿拿出钱来为女儿治病,女儿终于死去。张爱玲用清冷的笔调描写出了亲情龌龊的一面,在金钱面前没有东西是纯洁的,人与人的关系是苍白的。

为什么在她的笔下亲情变得这样不完整,这样不堪一击?为什么她的笔下总是有着挥之不去的阴影?我们应当从作家的身世着手。她出身于名门世家,却只赶上了家族的败落,留给她的只是那封闭的阴暗的王朝的背影,从小时的父母不合,在她心中埋下深深的阴影,她逃离遗少般的父亲,满以为可以接近西化的母亲,却无法走近母亲,而其中主要的原因除了母亲对她要求种种的淑女规范,就是钱了。张爱

玲只有“仰脸向着当头的烈日,我觉得我是赤裸裸的站在天底下了”,从小的远离亲情,使得她对于亲情极端的不信任,在她的笔下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慈爱的父母,只有很多自私、狠毒的母亲。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张爱玲小说中的荒凉的世界不是她创作的而是她切切实实生存的,因而才这样真实,直逼人心。

我们再来看看这篇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第一段的月亮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悲凉。被七巧折磨致死的芝寿看到的月亮却是疯狂的,“窗外还是那个使人汗毛凛凛的反常的明月———漆黑的天上一个灼灼的小而白的太阳。”“漆黑的”与“白的,灼灼的”强烈的反差正强调了芝寿的心灵折磨,“丈夫不像个丈夫,婆婆也不像个婆婆,不是他疯了,就是她疯了”,结尾处用“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的暗示手法又昭示时代悲凉情绪的继续。

然而,我们仅仅看到七巧的疯狂与变态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看到极端后的深深的悲歌。英国当代著名戏剧理论家阿・尼柯尔说过,“所有伟大的悲剧都是提出问题,而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看着“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希望她能够抓住幸福,可是爱情欺骗了她;看着长安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听着!

给你,却让你感到无助,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面对惨淡苍凉的世界,而读者也只能跟着作者“一级一级的上去,通入没有光的所在”

“七巧挪了挪头底下的荷叶边洋枕,凑上脸去揉擦一下,那一面的一滴眼泪,她也就懒怠去揩拭,由它挂在腮上,渐渐自己干了。”尤其是这句“渐渐干了”让我们感到了七巧内心深处那无助的悲伤和岁月对于她的风化,她渐渐地麻木了,石化了,悲剧也就在此升华了,这首欲望的悲歌也在“渐渐”中余音绕梁而不绝。

!

&%#$’()*+

(,-.+/01-203453(/2+6781+29:311(27:+0732,;?27@-/870*,;A+2>B

,-’&./0&:H80*6-,43/-P+1.6-007:43/0(2-340

[责任编辑:德

・QG・万方数据

山]

《金锁记》漫评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王苏娅

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00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UZHOU EDUCATION COLLEGE2004,19(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zgcxyxb-zk200403035.aspx

!!!!!!!!!!!!!!!!!!!!!!!!!!!!!!!!!

《金锁记》漫评

王苏娅

(浙江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杭州#!****)

第!

[摘要]《金锁记》是张爱玲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文章旨在从小说的主人公曹七巧性格成因进行分析,

从而进一步探索这部小说的写作特色,以及作者本身的写作风格。文章主要侧重于对于小说中“欲望”的解释并进一步分析小说中意象的运用和发掘小说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情欲;金钱;苍凉;挣扎;意象的运用;悲歌[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ABB)C()**+)*#A**

被“死去的肉体”肢解了,如果她是像玳珍,兰仙之流的自幼受到封建礼教规范的,也许就安安分分地过了这辈子,可他偏不是,她是从下层社会来的,她的身上是赤裸裸的对于情欲的渴望,她不怕也不在乎别人对她怎么看,因为她嫁到姜家后就没有人能够瞧得起她,内心深深的孤独和自卑让她不得不把自己变成刺猬,变本加厉用刻薄伤害着每一个人。更可怕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可以让她回复本性的东西了。亲情,这个被我们歌颂了几千年的东西,为了金钱,把她嫁到了这个没有生气的姜家,让她的生命从此无所依靠,唯一能抓住的只有金钱;“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喜悦……这些年了,她跟他迷藏似的,只是近不得身,原来,还有今天!”七巧也有对于爱情的幻想,甚至她知道季泽是贪他的钱,她仍想“就算他是骗人的,迟一点不好吗”,受骗以后“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若是已经对于爱情死了心,她的怨毒也许不会那么激烈,可是生活欺骗了她,仅有的可以拯救自己灵魂的爱情也欺骗了她,那反复折磨她的欲望在与季泽的“捉迷藏”中不断被挤压变形,以至成了她对于金钱变态的占有欲的诱因。傅雷曾评价曹七巧:“她是担当不起情欲的人,情欲在她心中偏偏来得嚣张。已经把一种情欲压倒了,缠死心地来服侍病人,偏偏那情欲死灰复燃,要求它的那份权利。爱情在一个人身上不得满足,便需要三四个人的幸福与生命来抵偿。”我们不能埋怨她的恶毒,我们更应该看到怨毒后的苍凉的心境,就像垂死的人抓住的救命的稻草,她的生命注定是不完整的,她只能依靠对于金钱和儿女的占有来生存,她要把自己可悲让每个人都体会到,她毕竟是一个弱女子,她只能控制自己的儿女,所以她只有把自己的对于社会,对于亲情,对于爱情的仇恨转嫁到自己的子女身上。

对于情欲的渴求虽然被压抑在金钱的外表下,然而,她

初识张爱玲是因为她那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在以后的日子中阅读了她的《半生缘》,《茉莉香片》等一系列小说,直到最近才读了《金锁记》,发现《金锁记》与她其他的小说有所不同,人物塑造非常极端化,文笔异常的犀利,心为书中那种变态的疯狂所折磨,作品的张力在读者处被无限放大,我在读这篇小说的时候都不敢停,害怕仅仅就是那么一停就被吸入到“曹七巧”那疯狂的欲望中。

张爱玲自己曾说过:“我的小说里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他们虽不是英雄,他们可是这个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因为他们虽然不彻底,但究竟是认真的。他们没有悲壮只有苍凉。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是一种启示。”可见作者在塑造曹七巧这个人物时,所赋予的就是她那彻底的疯狂,作者笔调也是不曾有过的严峻,让所有人都在主角变态的占有欲中不寒而栗。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人公不是善良的典范,却必须是容易犯错误的人。他(她)陷入逆境而遭难,不是因为有什么恶德恶行,“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而他(她)之所以犯错误,不是由于他(她)对自己身外的事物一无所知,便是由于他(她)的欲望。在《金锁记》中张爱玲更是将这一观点发挥到了极至,曹七巧就是一个欲望的挣扎与反抗的产物。她之所以用欲望将自己的儿女都“蚕食”了,让人感到彻骨的寒冷,原是注定的,因为在她的前半生对于性对于金钱付出的太多了,这是社会欠她的,她无力索要只有发泄在她的儿女身上,因为他们是她仅有的,源于内心深处的欲望是无法消除的,而且是在这么多年的挤压之下,一旦有手段发泄,悲剧就是注定的了。

我们先来看看折磨曹七巧的欲望。首先是情欲,这也是另一个欲望———金钱欲的诱因。“一阵温风直扑到她脸上,腻滞的死去的肉体的气味……她皱紧了眉毛。床上睡着她的丈夫,那没生命的肉体……”源于生命本能的欲望,就这样

)**+A*CA!)

[作者简介]王苏娅(!

万方数据

所采用的方式是更为恶毒和隐讳的。深夜扣住儿子盘问儿子儿媳的隐私,为的只是宣泄她心中对于性的渴求,而且利用这样的方式在众人面前挖苦和嘲讽儿媳,因为她对儿子的占有欲并不是那么单纯的,“这些年里她的生命里只有他,只有这一个男人———可是,因为他是她的儿子,他这一个人还抵不了半个———现在就连这半个人也保不住了,———他娶了亲。”所以,她已经有了乱伦的想法,即使娶了亲也要完全的占有他,因为他是她生命中唯一的男人。正常的合理的情欲得不到发泄,只有通过这样非正当的渠道发泄,因为她是他母亲,她有权利,她“在爱的名义下关心”他。多么可怕的亲情啊!“儿子的幸福,媳妇的幸福,在她眼里全变作恶毒的嘲笑,好比公牛面前的红旗。歇斯底里变得比疯狂还可怕,因为“她还有一个疯子的审慎与机智”。“凭了这,她把他们一起断送了。这也不足为奇。炼狱的一端紧接着地狱,殉体者不肯忘记把最亲近的人带进去的。”

“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作者这句话点明了七巧悲剧的根源,是她摧毁了血缘亲情,毁灭了人的生命,毁了两代人的幸福。她没有别的指望,一生“就靠这两个死钱过活”,她的一切都是为了占有金钱,金钱就变成了锁,锁住了她一生的幸福;金钱就变成了匕首,让她周围的人都受伤。七巧的侄儿对十三岁的长安并无邪意,七巧却怀疑他贪自己的钱教训长安:“天下的男人都一样的混帐。你自己要晓得当心,谁不想你的钱?”后来七巧破坏长安和世舫的婚姻,表面上是为了留住女儿,实际上是舍不得出那一笔嫁妆钱。在圣洁的亲情中间掺杂了太多的经济利益,使得亲情变得充满了功利。《花调》中的郑川娥怕暴露自己的私房钱,不愿拿出钱来为女儿治病,女儿终于死去。张爱玲用清冷的笔调描写出了亲情龌龊的一面,在金钱面前没有东西是纯洁的,人与人的关系是苍白的。

为什么在她的笔下亲情变得这样不完整,这样不堪一击?为什么她的笔下总是有着挥之不去的阴影?我们应当从作家的身世着手。她出身于名门世家,却只赶上了家族的败落,留给她的只是那封闭的阴暗的王朝的背影,从小时的父母不合,在她心中埋下深深的阴影,她逃离遗少般的父亲,满以为可以接近西化的母亲,却无法走近母亲,而其中主要的原因除了母亲对她要求种种的淑女规范,就是钱了。张爱

玲只有“仰脸向着当头的烈日,我觉得我是赤裸裸的站在天底下了”,从小的远离亲情,使得她对于亲情极端的不信任,在她的笔下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慈爱的父母,只有很多自私、狠毒的母亲。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张爱玲小说中的荒凉的世界不是她创作的而是她切切实实生存的,因而才这样真实,直逼人心。

我们再来看看这篇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第一段的月亮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悲凉。被七巧折磨致死的芝寿看到的月亮却是疯狂的,“窗外还是那个使人汗毛凛凛的反常的明月———漆黑的天上一个灼灼的小而白的太阳。”“漆黑的”与“白的,灼灼的”强烈的反差正强调了芝寿的心灵折磨,“丈夫不像个丈夫,婆婆也不像个婆婆,不是他疯了,就是她疯了”,结尾处用“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的暗示手法又昭示时代悲凉情绪的继续。

然而,我们仅仅看到七巧的疯狂与变态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看到极端后的深深的悲歌。英国当代著名戏剧理论家阿・尼柯尔说过,“所有伟大的悲剧都是提出问题,而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看着“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希望她能够抓住幸福,可是爱情欺骗了她;看着长安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听着!

给你,却让你感到无助,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面对惨淡苍凉的世界,而读者也只能跟着作者“一级一级的上去,通入没有光的所在”

“七巧挪了挪头底下的荷叶边洋枕,凑上脸去揉擦一下,那一面的一滴眼泪,她也就懒怠去揩拭,由它挂在腮上,渐渐自己干了。”尤其是这句“渐渐干了”让我们感到了七巧内心深处那无助的悲伤和岁月对于她的风化,她渐渐地麻木了,石化了,悲剧也就在此升华了,这首欲望的悲歌也在“渐渐”中余音绕梁而不绝。

!

&%#$’()*+

(,-.+/01-203453(/2+6781+29:311(27:+0732,;?27@-/870*,;A+2>B

,-’&./0&:H80*6-,43/-P+1.6-007:43/0(2-340

[责任编辑:德

・QG・万方数据

山]

《金锁记》漫评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王苏娅

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00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UZHOU EDUCATION COLLEGE2004,19(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zgcxyxb-zk200403035.aspx


相关文章

  • 叙事性作品分析金锁记分析
  • 叙事性作品分析 <金锁记> 张爱玲的小说一贯以讲故事而出名,在文学理论上, "讲故事" 即叙事,它构成了一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叙事包括三个不 通过的概念:一是所讲述的故事内容,一个是讲 述故事的语言组 ...查看


  • 浅谈张爱玲的金锁记论文正文
  • 浅谈张爱玲的<金锁记> 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其身世也充满"传奇"色彩,直至今日,她的作品还在被世人不断地改编.拍摄.她,就是著名的现代文学作家--张爱玲.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 ...查看


  • 张爱玲自译作品_金锁记_翻译策略探析
  • 第9卷第3期2011年9月56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INGBO RADIO &TV UNIVERSITY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ol. 9No. 3 20112011Sep. 年第3期 张爱玲自译作品< ...查看


  •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 作者:谭泽群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4年第01期 [摘 要] <金锁记>被誉为张爱玲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其中曹 ...查看


  • [金锁记]读后感
  • <金锁记>读后感 张爱玲是一代才女,她的人生早熟.奇特.充满传奇色彩,她的性格聪慧.执着.特立独行.不受束缚,她对周围的事物有着敏感.深刻.独到的认识,她的作品凄幽.秾艳.苍凉,充满了人性的主题.<金锁记>是她的早期 ...查看


  • 浅析曹七巧的个人形象
  •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个人形象 摘要:曹七巧是张爱玲中篇小说<金锁记>中的主人公.<金锁记>描写了出身低微的曹七巧为了金钱而嫁入豪门,被金钱的枷锁锁住了情欲.锁住了一生,并用这枷锁劈杀了自己的至亲骨肉, ...查看


  • 读张爱玲小说[金锁记]里的月亮意象
  • 张爱玲小说中的月亮意象不胜枚举,描写独特,意蕴深刻.月亮也是进入张爱玲小说世界的一个门槛,跨过这个门槛,在总体上就可以把握张爱玲小说基本的艺术特征.纵观张爱玲的小说,月亮这一意象的发展顶峰当推<金锁记>.在这篇小说,小说一切深刻 ...查看


  • 学风水可选"金锁玉关"
  • 学风水可选"金锁玉关" 风水理论又称堪舆学,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其门派亦众多,当今最常用的有玄空飞星风水.大玄空风水.玄空大卦风水.杨公风水.八宅风水.乾坤国宝.连山归藏.三合风水.金锁玉关(又称过路阴阳 ...查看


  • [金锁记]读书笔记
  • 范文一 张爱玲是一代才女,她的人生早熟.奇特.充满传奇色彩,她的性格聪慧.执着.特立独行.不受束缚,她对周围的事物有着敏感.深刻.独到的认识,她的作品凄幽.秾艳.苍凉,充满了人性的主题.<金锁记>是她的早期作品,发表时她不过只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