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

作者:谭泽群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4年第01期

[摘 要] 《金锁记》被誉为张爱玲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其中曹七巧这个人物被张爱玲认为是“最彻底的人物”。本文试从少女时代、嫁入姜家后、守寡后的七巧三个阶段来剖析金钱对她人性的异化。

[关键词] 曹七巧;金钱;异化;形象

“异化”本是一个哲学术语,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异化”的概念首先出现在19世纪德国的一些思想巨人如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等的著作中。马克思指出,从上述三种异化,即人从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活活动、自己的类的本质异化出去.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从人那里的异化,也就是人同人相异化。产品不属于劳动者,因为它属于资本家,劳动给劳动者带来了痛苦,但却给别人带来了享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6页)人的异化,一般说来,就是人同自己本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人同人的异化表征的是私有制社会中的阶级分化状态,它表明人们之间的各种异化关系在不断的生产出来。二十世纪初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卡夫卡,写了《变形记》,描写了人与物之间的不正常关系,人异化为非人!可以说这是“异化”在文学中的成功运用。从此,“异化”不仅仅是哲学术语,也成了文学刻画人物的手段。?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只要人不承认自己是人,因而不能按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这种社会联系就以异化的形式出现。因为这种社会联系的主体,即人,是自身异化的产物。”《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1844年),(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24页)。

而张爱玲写于1943年的《金锁记》无疑是“异化”在中国文学中的成功运用。小说讲述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如何被金钱异化为非人的故事。七巧是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毁灭女儿的爱情。“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著名评论家傅雷曾严厉地批评过张爱玲的数部作品,却独独对《金锁记》的价值表示了十分的肯定,他称《金锁记》“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一、少女时代的七巧

小说中谈到少女时代的七巧很少,总共只有三次。第一次是从凤箫和小双的谈话中对她及家庭有个大致的了解。只知道她家是开麻油店的,而她又是“麻油店的活招牌,站惯了柜台,见多识广的。”第二次是在曹大年夫妇来上海看望她时,大年夫妇一离开,从前的事又回来了,她想起了卖肉的朝禄总是叫她曹大姑娘。第三次是通过七巧的回忆给我们还原了年轻时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

作者:谭泽群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4年第01期

[摘 要] 《金锁记》被誉为张爱玲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其中曹七巧这个人物被张爱玲认为是“最彻底的人物”。本文试从少女时代、嫁入姜家后、守寡后的七巧三个阶段来剖析金钱对她人性的异化。

[关键词] 曹七巧;金钱;异化;形象

“异化”本是一个哲学术语,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异化”的概念首先出现在19世纪德国的一些思想巨人如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等的著作中。马克思指出,从上述三种异化,即人从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活活动、自己的类的本质异化出去.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从人那里的异化,也就是人同人相异化。产品不属于劳动者,因为它属于资本家,劳动给劳动者带来了痛苦,但却给别人带来了享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6页)人的异化,一般说来,就是人同自己本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人同人的异化表征的是私有制社会中的阶级分化状态,它表明人们之间的各种异化关系在不断的生产出来。二十世纪初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卡夫卡,写了《变形记》,描写了人与物之间的不正常关系,人异化为非人!可以说这是“异化”在文学中的成功运用。从此,“异化”不仅仅是哲学术语,也成了文学刻画人物的手段。?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只要人不承认自己是人,因而不能按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这种社会联系就以异化的形式出现。因为这种社会联系的主体,即人,是自身异化的产物。”《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1844年),(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24页)。

而张爱玲写于1943年的《金锁记》无疑是“异化”在中国文学中的成功运用。小说讲述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如何被金钱异化为非人的故事。七巧是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毁灭女儿的爱情。“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著名评论家傅雷曾严厉地批评过张爱玲的数部作品,却独独对《金锁记》的价值表示了十分的肯定,他称《金锁记》“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一、少女时代的七巧

小说中谈到少女时代的七巧很少,总共只有三次。第一次是从凤箫和小双的谈话中对她及家庭有个大致的了解。只知道她家是开麻油店的,而她又是“麻油店的活招牌,站惯了柜台,见多识广的。”第二次是在曹大年夫妇来上海看望她时,大年夫妇一离开,从前的事又回来了,她想起了卖肉的朝禄总是叫她曹大姑娘。第三次是通过七巧的回忆给我们还原了年轻时的


相关文章

  • 浅谈张爱玲的金锁记论文正文
  • 浅谈张爱玲的<金锁记> 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其身世也充满"传奇"色彩,直至今日,她的作品还在被世人不断地改编.拍摄.她,就是著名的现代文学作家--张爱玲.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 ...查看


  • 浅析曹七巧的个人形象
  •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个人形象 摘要:曹七巧是张爱玲中篇小说<金锁记>中的主人公.<金锁记>描写了出身低微的曹七巧为了金钱而嫁入豪门,被金钱的枷锁锁住了情欲.锁住了一生,并用这枷锁劈杀了自己的至亲骨肉, ...查看


  • 人格分裂的悲剧--论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形象
  • 2009年第5期 No.5,2009 浙江社会科学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2009年5月 May.,2009 人格分裂的悲剧 --论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形象 口张晓云 内容提要 曹七巧是张爱玲塑造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查看


  •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形象的悲剧性
  •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形象的悲剧性 夏 纯 02 秋汉语言文学(本科) 摘要: 张爱玲的<金锁记>为我们塑造了曹七巧这样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曹七巧从生活底层进入到一个没落腐朽的封建大家庭,荷担起了一段畸形的 ...查看


  • 叙事性作品分析金锁记分析
  • 叙事性作品分析 <金锁记> 张爱玲的小说一贯以讲故事而出名,在文学理论上, "讲故事" 即叙事,它构成了一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叙事包括三个不 通过的概念:一是所讲述的故事内容,一个是讲 述故事的语言组 ...查看


  • 双重欲望下的牺牲品
  • 张爱玲,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另类"的"传奇"女作家,<金锁记>是她一部最重要的代表作品.<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张爱玲众多女性形象当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她完全颠覆了大多作 ...查看


  • 试论张爱玲的家庭环境对其写作的影响(自动保存的)
  • 别样人生谱创作传奇 --试论张爱玲的家庭环境对其写作的影响 张爱玲作为一颗文坛璀璨的星星,凭着<金锁记>走红上海滩.张爱玲能够名胜一时并且其作品历来为人们称道,是有一定原因的,她的人生经历是独特的,她的写作亦是独特的,她的许多作 ...查看


  • 浅析张爱玲[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
  • 浅析张爱玲<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 摘 要:<金锁记>是表现物欲与情欲的禁锢于报复的故事,也是一个受害者施虐的故事.本文从曹七巧的人生经历出发探讨了其人性的扭曲和毁灭.几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用那枷角劈了几个人,不 ...查看


  • 被锁住的青春
  • 摘 要:在封建文化压制下,锁闭在大家庭中的女性往往是悲剧的,大多会默默地将痛苦与悲哀埋藏在心底,在寂寞中消耗掉自己的生命.<金锁记>中姜长安的女性悲剧命运极具代表性,由于身份.地位.性格的因素,她在实际生活中受虐.顺从.压抑.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