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语文社科文阅读训练题(一)

2012年高考语文社科文阅读训练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谨防“蚁族”背后社会风险的积聚

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形象地称为‚蚁族‛,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之所以称之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那么,面对越来越多的‚蚁族‛,社会该如何看待之?

从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身上,我们可以明显感知,大学生身价下跌的严重程度,更可以感受大学生群体内心的失落程度。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劳动力过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困扰低学历者的问题,一大批高学历者也加入到失业大军的行列中,并且增长的趋势令人担忧。

‚蚁族‛有可能带来社会风险的积聚。首先,可能带来公众投资教育意愿的降低。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教育远非一种消费行为,在此意义上,上学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满足或效用。相反,‚公共和个人用于教育的费用,意在获取生产性‘存量’。这种‘存量’包含在人体中,将来能提供各种服务。‛而这些服务对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充分发挥自已的潜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正是以上原因,家庭千方百计地使家庭成员在踏人社会之前能有一个较高层次的学历或学位。但是,‚蚁族‛的出现,似乎走到了一个相反的方向。

其次,‚蚁族‛是个与流动、社会地位、声望密切相关的问题。社会学家杰克思在《谁将出人头地:在美国取得经济成功的决定因素》一书中,对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他认为,在上大学费用急剧膨胀的今天,人们之所以上大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把学位作为一张获取地位高、收入多的工作的门票。而这张门票是否有效呢?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受过较多教育的男子比受过较少教育的男子所从事的职业地位都要高些,挣钱要多些。因此,‚蚁族‛的出现,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而其恶化的趋势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否则,与之相伴的社会流动乏力和社会分层困境将为整个社会的公平和和谐运行构成风险隐患。

最后,‚蚁族‛的出现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因素,并不单单是教育、大学生或者体制的原因,道理很简单,即使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然而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整个社会仍需要大批的人才——大学生。应看到的是,‚蚁族‛的出现证明‚80后‛向上流动的机会相对要少,渠道也不顺畅,在社会地位上却处于‚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尴尬境地。

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不完备的教育投资环境很难使教育投资得到最大的收益,这些体制的不完善实际上也给普通家庭带来更多的不利。‚蚁族‛的出现,不仅仅是个体的风险,更是社会的风险,如果任由其叠加,形成积聚效应,不但对个体是一种伤害,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将形成隐患。

1.下列关于“蚁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蚁族”,是继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的又一群体,指低收入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

B.低大学毕业生被称为“蚁族”,是因该群体和蚂蚁“高智、弱小、群居”等特点类似。

C.劳动力过剩,教育体制不够完善,社会流动乏力,是“蚁族”出现的主要原因。

D.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蚁族”有可能带来社会风险的积聚。

2.下列对“谨防‘蚁族’背后社会风险的积聚”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远非一种消费行为,“蚁族”的出现可能带来公众投资教育意愿的降低。

B.公众投资教育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充分发挥自已的潜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C.社会流动乏力和社会分层困境,将为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和谐运行构成风险隐患。

D.“蚁族”的出现,是个体风险,更是社会风险,任由其叠加容易形成积聚效应。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学历者与低学历者在劳动力过剩面前是没有区别。

B.舒尔茨与杰克思都认为公众接受教育对个体而言最重要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C.社会需要大批人才,大学生就业却难,是因为“80后”向上流动的机会少渠道不顺畅。

D.只要改善教育投资环境,完善社会体制,“蚁族” 就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消失。

[答案]

1.C(C无中生有。文章的第五段,“‘蚁族’的出现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因素,并不单单是教育、大学生或者体制的原因”,文章并没有指出“蚁族”出现的主要原因。)

2.B(B强加因果。)

3.C(A文章的第二段指出,劳动力过剩不仅困扰低学历者,也影响了一大批高学历者,并没有涉及在劳动力过剩面前有没有区别。B舒尔茨认为公众接受教育是为了“获取生产性‘存量’,将来能提供各种服务”,“ 充分发挥自已的潜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是最重要的可能;杰克思认为,“人们之所以上大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把学位作为一张获取........

地位高、收入多的工作的门票”。D太绝对,“充足条件”应改为“必要条件”。)

2012年高考语文社科文阅读训练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谨防“蚁族”背后社会风险的积聚

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形象地称为‚蚁族‛,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之所以称之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那么,面对越来越多的‚蚁族‛,社会该如何看待之?

从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身上,我们可以明显感知,大学生身价下跌的严重程度,更可以感受大学生群体内心的失落程度。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劳动力过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困扰低学历者的问题,一大批高学历者也加入到失业大军的行列中,并且增长的趋势令人担忧。

‚蚁族‛有可能带来社会风险的积聚。首先,可能带来公众投资教育意愿的降低。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教育远非一种消费行为,在此意义上,上学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满足或效用。相反,‚公共和个人用于教育的费用,意在获取生产性‘存量’。这种‘存量’包含在人体中,将来能提供各种服务。‛而这些服务对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充分发挥自已的潜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正是以上原因,家庭千方百计地使家庭成员在踏人社会之前能有一个较高层次的学历或学位。但是,‚蚁族‛的出现,似乎走到了一个相反的方向。

其次,‚蚁族‛是个与流动、社会地位、声望密切相关的问题。社会学家杰克思在《谁将出人头地:在美国取得经济成功的决定因素》一书中,对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他认为,在上大学费用急剧膨胀的今天,人们之所以上大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把学位作为一张获取地位高、收入多的工作的门票。而这张门票是否有效呢?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受过较多教育的男子比受过较少教育的男子所从事的职业地位都要高些,挣钱要多些。因此,‚蚁族‛的出现,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而其恶化的趋势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否则,与之相伴的社会流动乏力和社会分层困境将为整个社会的公平和和谐运行构成风险隐患。

最后,‚蚁族‛的出现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因素,并不单单是教育、大学生或者体制的原因,道理很简单,即使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然而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整个社会仍需要大批的人才——大学生。应看到的是,‚蚁族‛的出现证明‚80后‛向上流动的机会相对要少,渠道也不顺畅,在社会地位上却处于‚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尴尬境地。

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不完备的教育投资环境很难使教育投资得到最大的收益,这些体制的不完善实际上也给普通家庭带来更多的不利。‚蚁族‛的出现,不仅仅是个体的风险,更是社会的风险,如果任由其叠加,形成积聚效应,不但对个体是一种伤害,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将形成隐患。

1.下列关于“蚁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蚁族”,是继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的又一群体,指低收入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

B.低大学毕业生被称为“蚁族”,是因该群体和蚂蚁“高智、弱小、群居”等特点类似。

C.劳动力过剩,教育体制不够完善,社会流动乏力,是“蚁族”出现的主要原因。

D.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蚁族”有可能带来社会风险的积聚。

2.下列对“谨防‘蚁族’背后社会风险的积聚”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远非一种消费行为,“蚁族”的出现可能带来公众投资教育意愿的降低。

B.公众投资教育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充分发挥自已的潜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C.社会流动乏力和社会分层困境,将为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和谐运行构成风险隐患。

D.“蚁族”的出现,是个体风险,更是社会风险,任由其叠加容易形成积聚效应。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学历者与低学历者在劳动力过剩面前是没有区别。

B.舒尔茨与杰克思都认为公众接受教育对个体而言最重要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C.社会需要大批人才,大学生就业却难,是因为“80后”向上流动的机会少渠道不顺畅。

D.只要改善教育投资环境,完善社会体制,“蚁族” 就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消失。

[答案]

1.C(C无中生有。文章的第五段,“‘蚁族’的出现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因素,并不单单是教育、大学生或者体制的原因”,文章并没有指出“蚁族”出现的主要原因。)

2.B(B强加因果。)

3.C(A文章的第二段指出,劳动力过剩不仅困扰低学历者,也影响了一大批高学历者,并没有涉及在劳动力过剩面前有没有区别。B舒尔茨认为公众接受教育是为了“获取生产性‘存量’,将来能提供各种服务”,“ 充分发挥自已的潜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是最重要的可能;杰克思认为,“人们之所以上大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把学位作为一张获取........

地位高、收入多的工作的门票”。D太绝对,“充足条件”应改为“必要条件”。)


相关文章

  • 高考研究: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语文大纲,阅读增新闻类文章 1
  • 高考研究: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语文大纲,阅读增新闻类文章 高考研究: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语文大纲,阅读增新闻类文章饶水知音 哈三中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大纲,语文实用阅读增新闻类文章 郭恒旭 针对新出炉的<考试说明>中的高中 ...查看


  • 高考语文备考计划
  • 2014高考语文备考计划 随着高三学生的毕业,我们高二学生也提前升入了高三,对于高三的学习,我们不能没有计划.2013年高考语文命题体现了"稳中有进.实中有活"的特点,凸显语文性,蕴涵语文味,既保持了高考试题的特色,又体 ...查看


  • 高考研究: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语文大纲,阅读增新闻类文章
  • 高考研究: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语文大纲,阅读增新闻类文章 哈三中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大纲,语文实用阅读增新闻类文章 郭恒旭 针对新出炉的<考试说明>中的高中语文学科,特约哈三中名师李来豹谈谈语文考试的变化,预测今年高考的语文 ...查看


  •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试题分析 高三语文组 王巍 2015年高考结束,在对高考试卷认真仔细地研究后,做些许梳理和分析,纵观2015年的高考课标二试卷,在命题形式上继续沿承了以往的命题顺序和结构模式,即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词鉴赏,名句默 ...查看


  • 2012年高考语文[放下顾虑]
  • 2012 年高考语文科考试 6 月 7 日已经结束,以下为 2012 年大纲卷 (贵州.云 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 )高考作文题<放下顾虑>,阅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分数为 6 ...查看


  • 2014三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显示出新课标的渐变特点.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稳中求变的新思路. 题型稳定:无论是病句.连贯的基础题,还是论述类文本词读.选考类文本的大词读,甚至是语言应用中的语言衔接题较之2013年都未有大 ...查看


  • [新材料作文立意]
  • 一.导语 这节课我们来探讨新材料作文.所谓新是和初中材料作文来比的,它的体裁更具多元化,立意更具多元化. 2008年黑龙江省进入课改省份之后,全国语文高考试卷中的新材料作文呈现新的形式,在保持原有特点的基础之上,特别关注了立意的精准,同时立 ...查看


  • 2014年高考语文总结
  • 2012高考语文备考总结 淮 阳 中 学 语文组:陈胜利 高三语文上期教学总结 高三C 部 陈胜利 回顾几个月,回顾过去的点点滴滴,收获颇多.有人说高三教学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关键时期,我觉得这话说得很对.高三是对所有的语文知识进行系统复习的过 ...查看


  •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限时综合规范训练10
  • 限时综合规范训练10 (用时:45分钟 满分:55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许多人文社科类著作和一些自然科学著作,因为其对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命运有深刻的认知,对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