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前言

山西大学创办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是我国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之

一。近年来,承载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时代使命,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重点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山西大学成为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迈上了国家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新平台。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一批以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代表的重要学科平台。设有涵盖文、史、哲、理、工、农、经、管、法、教、艺、医等12大学科门类的90个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以及17个本科双学位专业。现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5个、二级学科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7个、二级学科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种类19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硕士点各2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博、硕士点各3个。近年来,学校获得的国家“973”、“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稳步增加,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16项国家科研大奖。

校园环境优雅,办学条件优良。目前有坞城、大东关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1878余亩,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林荫遮道、花草围楼,处处散发着宜学宜居的人文气息,被省政府命名为“园林化单位”和“绿色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347万册(件),电子图书4190(GB),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5.7亿元。即将建设的东山新校区占地2000亩,将为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名师名人荟萃,教学成果显著。现有专任教师2037人,高级职称教师909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国际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

I 求真至善

教育部骨干教师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近百人。拥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部教材成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共有10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或提名奖。

在长期的办学中,学校一贯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之需要”为己任,秉承“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的光荣传统,弘扬“勤奋、严谨、诚信、创新”的优良作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二十多万名优秀人才,众多毕业生成为著名专家学者和优秀党政管理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85%左右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文件要求,学校编制和正式发布《山西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学校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学校就业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从而促使就业与人才培养形成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就业工作质量提升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报告内容包括2014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就业质量相关分析、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就业发展趋势分析、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五部分。报告基于学校统计的全体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以及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的指标主要涵盖了就业率、就业去向分布、就业满意度、专业对口度、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的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等多个方面。综上所述,报告基于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基本信息,通过全面了解毕业生对学校就业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反馈,实施了毕业生就业质量、人才培养满意度和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度的有效调查,最终形成此报告,全文如下。

II 求真至善

目录

前言 ......................................................................................................................... I

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 3

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 3

(一)毕业生的总体规模 ........................................ 3

(二)毕业生的院系分布 ........................................ 3

(三)毕业生的性别分布 ........................................ 6

二、就业率 ...................................................... 7

(一)就业率总体情况 .......................................... 7

(二)未就业情况分析及说明 .................................... 8

三、毕业流向 .................................................... 8

四、国内升学情况 ................................................ 9

(一)升学率 .................................................. 9

(二)主要流向院校 ............................................ 9

(三)升学专业一致性 ......................................... 11

五、就业分布 ................................................... 13

(一)就业行业分布 ........................................... 13

(二)就业地区分布 ........................................... 13

(三)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 15

(四)主要流向单位 ........................................... 16

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工作特色 ......................................................................... 18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夯实学生就业基础 ......................... 18

二、创新就业工作思路,完善就业工作机制 ......................... 18

三、始终坚持“六个深入”,全面落实就业政策 ...................... 19

(一)毕业生基层工作深入持续 ................................. 19

1 求真至善

(二)就业指导与服务深入推进 ................................. 19

(三)就业帮扶工作深入落实 ................................... 20

(四)就业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 ................................. 20

(五)创业教育与创业培训深入开展 ............................. 20

(六)就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孵化深入建设 ......................... 21

四、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 ........................... 21

第三部分: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 23

一、就业满意度 ................................................. 23

二、专业对口度 ................................................. 25

三、薪酬状况 ................................................... 26

第四部分: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 27

一、就业率 ..................................................... 27

二、就业分布 ................................................... 27

(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主旋律 ............................... 27

(二)就业行业多元化,就业市场布局更加合理 ................... 28

第五部分: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 29

一、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反馈 ....................................... 29

二、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 ................................. 30

(一)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整体的满意度评价 ................... 31

(二)毕业生对学校课程设置有效性的评价 ....................... 31

(三)毕业生对学校任课教师的评价 ............................. 33

结语 ...................................................................................................................... 35

附录1 ................................................................................................................... 37

2 求真至善

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一)毕业生的总体规模

学校2014届毕业生共6982名,其中专科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6.86%,本科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0.40%,研究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2.74%。

表1-1 2014届各学历毕业生的规模分布

学历

本科生

研究生

总体 人数 1588 6982 比例(%)

22.74 100.00

(二)毕业生的院系分布

学校2014届专科生分布在1个学院和6个系,其中动力工程系和电力工程系专科生人数相对较多,分别占专科生总人数的26.42%和25.06%。

表1-2 2014届专科生的院系分布

院系

电力工程系

自动化系

土木工程系

管理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系

总计 人数 295 185 162 116 70 1177

3 比例(%)

25.06 15.72 13.76 9.86 5.95

100.00

求真至善

学校2014届本科生分布在19个学院和7个系,各院系本科生人数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1-3 2014届本科生的院系分布

院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

体育学院 音乐学院

文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美术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初民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哲学社会学学院

软件学院 电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土木工程系

管理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系 人数 294 201 176 171 159 150 147 147 140 135 134 112 105 104 101 99 91 96 343 220 174 140 71

4 比例(%)

6.97 4.77 4.17 4.06 3.77 3.56 3.49 3.49 3.32 3.20 3.18 2.66 2.49 2.47 2.40 2.35 2.16 2.28 8.13 5.22 4.13 3.32 1.68

求真至善

院系

环境工程系

人数 41 比例(%)

0.97

学校2014届研究生分布在21个学院、3个中心和6个研究所,各学院(中心/所)的人数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1-4 2014届研究生的学院(中心/所)分布

学院(中心/所)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法学院

音乐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体育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美术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哲学社会学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

工程学院

5 人数 148 113 97 97 90 87 81 80 76 65 65 60 53 49 47 35 13 11 占比(%)

9.32 7.12 6.11 6.11 5.67 5.48 5.10 5.04 4.79 4.09 4.09 3.78 3.34 3.09 2.96 2.20 0.82 0.69

求真至善

学院(中心/所) 继续教育学院 科技哲学研究中心 MBA教育中心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生物技术研究所 分子科学研究所 黄土高原研究所 科学技术史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总计

人数 10 32 53 3 25 24 15 5 2 1588

占比(%) 0.63 2.02 3.34 0.19 1.57 1.51 0.94 0.31 0.13

100.00

(三)毕业生的性别分布

学校2014届毕业生中,男生355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0.96%;女生342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9.04%,总体男女性别比为1.04:1。分学历来看,专科生和本科生中男生人数多于女生;研究生中女生人数多于男生。其中专科生的男女性别比为2.35:1;本科生的男女性别比为1.15:1;研究生的男女性别比为0.43:1。

图1-1 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的性别分布

6

求真至善

二、就业率

就业率是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社会对学校毕业生需求程度的重要指标和参考依据,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毕业生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根据《关于调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结构及代码标准的通知》(教学司函[2014]1号),毕业生总人数=(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升学+出国出境)+(待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其他暂不就业)。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升学+出国出境。

(一)就业率总体情况

截止到2014年8月30日,学校2014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86.10%。其中专科生的就业率为85.90%;本科生的就业率为86.10%;研究生的就业率为86.27%。

图1-2 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布

7

求真至善

(二)未就业情况分析及说明

截止到2014年8月30日,学校2014届毕业生中未就业人数共计970人。进一步调查毕业生未就业的原因,有318名未就业毕业生进行了反馈,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35.65%的毕业生“未找到合适工作”;35.45%的毕业生“在准备国内公务员或其他考试”;15.78%的毕业生“在准备出国”;8.77%的毕业生“在准备职业资格考试”;还有4.35%的毕业生是因为“其他”原因未就业。针对意愿就业但“未找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学校组建了由专家教授、班主任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等构成的就业帮扶团,对其进行了“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和推荐就业。

其他, 4.35%

在准备职业资格考试, 8.77%

在准备出国, 15.78% 未找到合适工作, 35.65%

在准备国内公务员或其他考试, 35.45%

图1-3 2014届毕业生未就业的原因分布

三、毕业流向

根据学校毕业生填报去向登记表的数据,毕业生毕业流向包括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国内升学、灵活就业和待就业。

截止到2014年8月30日,学校6982名毕业生中,毕业去向主要为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和灵活就业,其次为签劳动合同就业和国内升学。分学历层次来看,专科生主要毕业去向为灵活就业和签劳动合同就业;本科生主要毕业去向为国内升学和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研究生主要毕业去向为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8

求真至善

表1-5 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的毕业流向分布(单位:%)

毕业流向 灵活就业 签劳动合同就业

国内升学 待就业

专科生 19.97 26.76 1.78 14.10

本科生 17.94 12.57 25.23 13.90

研究生 19.45 19.84 2.52 13.73

总体

18.63 16.62 16.11 13.90

四、国内升学情况

(一)升学率

学校2014届毕业生中,共有1125人选择在国内继续深造,其中本科生1064人、专科生21人、研究生40人。统计分析本科生各院系国内升学情况,升学率在40.00%以上的学院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1-6 2014届本科生国内升学情况

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毕业生人数

134 150 105 159 135

升学人数

60 67 46 69 55

升学率

44.78% 44.67% 43.81% 43.40% 40.74%

(二)主要流向院校

学校2014届专科生升学院校主要集中在山西大同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北大学。本科生国内升学院校分布为:本校(484人)、 “985”高

9

求真至善

校(186人)、“211”(非“985”)高校(177人)、其他院校(183人)、科研院所(34人);其主要流向院校1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1-7 2014届本科生国内升学主要流向院校

学校名称 南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天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上海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东南大学

人数 18 17 15 13 13 12 11 11 11 11 10 9 9 9 8 7 7 6 6 6

学校名称 暨南大学 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厦门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同济大学 中山大学 重庆大学

人数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4 4 4 4 4 4

1

主要流向院校是指学校毕业生在该校继续深造人数较多的各个高校;本报告中只列举流向该校人数在4

人及以上的各个高校。

2

10 主要专业:只针对此次调研中,本科生各专业升学人数在10人以上的各个专业进行统计分析。

求真至善

学校2014届研究生国内升学院校分布为:“985”高校(18人)、本校(11人)、“211”(非“985”)高校(5人)、科研院所(6人);升学院校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1-8 2014届研究生国内升院校分布

学校名称 华南理工大学 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

人数 2 2 2 2 2 1 1 1 1

学校名称 厦门大学 上海大学 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央民族大学

人数

1 1 1 1 1 1 1 1 1

(三)升学专业一致性

针对学校国内升学的本科生,调查其升学专业与所学专业的一致性,如下图所示:升学专业与原专业一致以及与原专业相近/相关的占比为91.24%,升学专业与原专业相关度低以及与原专业无关的占比为8.75%,表明大部分本科生还是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尤其是环境科学专业、法学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详见表1-9。

11

求真至善

无关, 2.55%

相关度低, 6.20%

一致, 53.65%

相近/相关, 37.59%

图1-4 2014届本科生升学专业与原专业一致性情况 表1-9 2014届主要专业2本科生升学专业相关度分布

专业名称 升学人数 升学专业一致/相关人数 升学专业相关度

法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环境工程 软件工程 英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化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2

15 10 10 35 13 10 15 11

15 10 10 34 12 9 13 9

100.00% 100.00% 100.00% 97.14% 92.31% 90.00% 86.67% 81.82%

主要专业:只针对此次调研中,本科生各专业升学人数在10人以上的各个专业进行统计分析。

12

求真至善

五、就业分布

(一)就业行业分布

学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教育”、“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

图1-5 2014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二)就业地区分布

1.在本校所在地区的就业情况

将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划分为本省(山西省)和外省,统计分析不同学历毕业

生的就业地域分布,如下图所示:毕业生目前已落实的工作地域主要集中在山西

13

求真至善

省(65.59%);其中研究生在山西省就业的比例最高,而专科生在山西省就业的比例最低,为38.67%。相比较而言,专科生在外地就业的比例最高,为61.33%,其中主要集中于山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

图1-6 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在本省、外省就业情况

2.毕业生主要就业城市

根据毕业生在本省、外省就业分布情况来看,学校2014届毕业生在山西省就业的人数最多。对毕业生在山西省各地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毕业生在山西省内就业人数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太原市、临汾市、晋中市、吕梁市和长治市;其中专科生主要在太原市、吕梁市和长治市就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要在太原市就业。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14

求真至善

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图1-7 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主要就业城市分布

本科生在山西省各市就业人数具体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1-10 2014届本科生在山西省就业情况

地级市 临汾市 吕梁市 晋中市 运城市 朔州市

占比(%) 9.80 6.08 7.26 6.25 5.74

地级市 长治市 晋城市 忻州市 阳泉市

占比(%) 4.22 3.38 2.87 1.52

(三)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学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覆盖了国有企业、其他企业、其他事业单位、机关、高等教育单位、部队、其他、中初等教育单位、三资企业、科研设计

15

求真至善

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单位和医疗卫生单位这些类别,如下表所示:其中,国有企业是最主要的流向,所占比例为57.40%;其次为其他企业,所占比例为16.86%。

表1-11 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单位:%)

单位性质

其他企业

其他事业单位 党政机关

高等教育单位 部队

其他 中初等教育单位

三资企业

科研设计单位

医疗卫生单位 专科生 37.78 - - - - - - - - - 本科生 15.38 0.83 2.49 0.00 5.21 4.50 1.78 1.07 0.12 -

研究生 9.71 23.76 12.81 11.16 0.62 0.20 3.10 1.03 1.66 0.41 总体

16.86 7.85 5.34 3.47 3.02 2.51 1.93 0.90 0.58 0.14

(四)主要流向单位

学校各院系本科生主要流向单位如下表所示。

表1-12 2014届各院系本科生主要流向单位分布

院系 主要流向单位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行、中国电信集团公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司山西省电信分公司、济南华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银

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行、太原煤炭气化有限责任公司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中国新闻社山西分社、山西省孝义市教育局 北京军区、山西中辐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鸿富晋精密工业有

限公司

16 求真至善

院系 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主要流向单位

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天津市国家税务局

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山西

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阳煤集团太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杏花汾酒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天津新伟祥工业有限公司

上海市闸北区国家税务局、河南省邮政公司

北京军区、盂县国家税务局、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西北机器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行 浮山县教育局、临县教育体育科技局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杏花

村汾酒有限公司、山西亚宝药业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西分行

招商银行西安分行、《黄河之声》杂志社

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天津609电缆有限公司

侯马市国家税务局、中共石家庄市委组织部

太原市小店区国家税务局、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

行、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上海市消防总队、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

物资供应运销总站

山西中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西法制报社

山西锐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

行阳高县支行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分公司、中

电投河北电力有限公司、山西国峰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山

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

山西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四

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国峰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华能左权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大

唐太原第二热电厂、山西国金电力有限公司 太原富力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国能建山西电建二公司、

陕西建工第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省分行、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橡六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太

原第二热电厂、山西国金电力有限公司

阳煤集团太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国电榆次热电有限公司

17 化学化工学院 初民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法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音乐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 哲学社会学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体育学院 美术学院 软件学院 电力工程系 土木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管理工程系 自动化系 环境工程系

求真至善

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工作特色

2014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工作压力,学校坚持“充满感情、肩负责任”的工作理念,高质量完成了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夯实学生就业基础

学校确立了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服从和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基础,以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贯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本科教育理念,落实“科研主导、导师负责、激励争优、协同创新”的研究生教育理念,统筹发展各类研究生教育,着力培养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领军型精英人才、应用型高端人才、创新型拔尖人才、复合型创业人才,努力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创新就业工作思路,完善就业工作机制

深化对就业工作内涵的理解,将就业工作视为民生工作、人才工作、全员工作,形成“全校上下全员参与,就业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相关部门全力支持,就业工作全方位服务”的良好局面。突破“为就业工作而抓就业工作”的理念局限,转为树立“就业工作全程抓”的就业指导思想。

抓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明确学校及学院“一把手”作为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形成学校、学院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两级管理体制,增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完善毕业生教育、管理、服务以及用人单位招聘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空间,引导自主创业,建立就业工作督查,强化调研反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院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指标,深化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奖励制度,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提升。

18 求真至善

三、始终坚持“六个深入”,全面落实就业政策

(一)毕业生基层工作深入持续

学校始终将基层就业作为向各地方输送人才的重要战略,着重加强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2014年我校继续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到生源地、到国家人才亟需的行业就业,扎根基层,施展才干。2014届毕业生中有38人参加了国家地方基层就业项目,西部志愿计划和农村特岗教师,有力推动了校地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激发了毕业生投身基层建功立业的热情。

(二)就业指导与服务深入推进

学校在就业指导、信息管理、职业辅导、个体咨询、课堂教学、困难帮扶及手续办理方面,始终把学生利益放在首位,在细节中为学生做好服务,力争“让每一名学生满意就业”。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就业指导教研组对教学内容与形式不断进行改进,以期能更贴近实际,更加贴近学生,更加管用有效。利用假期时间,选派23名教师参加全省高校创业培训师资班,秋季对全校就业指导代课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课程专题辅导,由校内专业老师对课程难点、重点,作进一步的梳理、讲解,深入研讨,集中备课,努力提升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队伍的水平;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QQ群,收集整理大量课件并共享;举办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教学观摩,现场教学,互动交流,丰富教学手段;通过大学生职业测评与规划系统操作培训,让每一位老师熟悉测评系统,熟练操作掌握基本职业规划理论并能够科学解读测评报告。在做好职业指导教育基础上,继续以大型就业指导讲座为抓手,组织多种形式的报告会、演讲会,分析就业形式、宣传就业政策,普及就业知识,切实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提升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拓宽就业创业思路。

19 求真至善

(三)就业帮扶工作深入落实

学校对毕业生中存在的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难的毕业生进行认真摸底排查,建立就业帮扶机制,针对性地进行帮扶,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提供补助、心理辅导,实施“一对一”的服务和“多对一”的关爱,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确保这部分学生落实就业岗位。同时重点开展了对经济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帮助126名城乡低保家庭毕业生领取了求职补贴,发放求职补贴资金12.6万元,体现了学校组织的关怀,增强了个人求职信心。

(四)就业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

学校积极加强就业信息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力度,实施网络就业招聘,开设覆盖全校毕业生的微信平台,并将就业信息网纳入校务系统工程当中,健全就业信息网各类功能,内容更加丰富,实现了网站建设科学化和特色化,在方便毕业生和单位的同时很好地实现了就业供需对接。目前,学校已经建立有网站、微信、短信等立体式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全天候为毕业生提供服务。学校就业信息网发布招聘信息近千余条,学生随时随地可接受各类招聘活动信息。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丰富就业需求信息的同时,也为用人单位搭建了选才用人的平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4年学校举办了春季、冬季两场常规大型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参会单位310家,提供需求岗位6700余个;中型双选会4场,参会单位140家,提供需求岗位3000余个;专场招聘会160场,提供需求岗位3200余个。全年大、中、小型招聘会的参会单位共计610家,提供需求岗位14000余个,特别是对一些知名企业的走访,建立长效联络合作机制,使招聘会岗位质量明显提升。

(五)创业教育与创业培训深入开展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并完善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学校省级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平台,对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促进毕

20 求真至善

业生走创业成才之路;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模拟创业等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承办教育部“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班,全面提高任课老师代课水平,与教育部启明星工程共建创业体验馆,努力为学生搭建创业实习锻炼和创业体验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帮助学生成功创业。

(六)就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孵化深入建设

就业实习与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点项目。学校坚持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原则,派专人深入各企事业单位,稳步推进省内外就业市场的开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部分重点单位的合作,积极维护与已有用人单位的合作关系,定期走访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与北京市房山区、上海市人才培训市场、浙江丽水人事局、珠海市人才交流中心建立人才引进及就业供需平台建设合作协议,与罗克佳华、天骄集团共建就业实习基地,与天骄集团在高新区合作建立的5000平米创业孵化园正在积极推进,将引导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创业学习与实践中去,构建学校“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格局。

四、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

针对学校2014届毕业生调查其对学校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就业的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学校开展的招聘活动、其他就业服务(如就业手续办理等)等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将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很满意分别赋予1-5的分值。求出每个指标的平均值,如下表所示:满意度均值基本集中在3.5-3.6分的区间内,偏向“比较满意”;其中对“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满意度最高,达到了3.58分。

21 求真至善

表2-1 2014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就业指导服务

就业手续办理

学院就业指导与服务

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推荐

就业帮扶与推介

创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课

职业测评

招聘信息发布

就业相关讲座

个体职业咨询

就业实习/实践 团体职业辅导 均值

3.56 3.56 3.52 3.46 3.41 3.29 3.51 3.45 3.45 3.46 3.43 3.46

毕业生普遍认为学校应在“更多搜集和整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和“介绍专业对口或相关行业的情况”这两个方面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其次是“介绍职位对人的个性、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和“介绍专业的就业方向、就业职位”。

图2-1 2014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服务的建议

22 求真至善

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第三部分: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为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学校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发了在线调研系统。通过在线调研系统对学校2014届毕业生进行了毕业后就业状况的相关调查3。调查从2014年9月18日开始,持续到11月26日结束,历时70天,共收到有效问卷969份,回收率达22.16%。其中,本科生占有效样本的80.08%;研究生占19.92%。男生占有效样本的42.21%;女生占57.79%。具体样本分布详见附录1。

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二是毕业生就业与其所学专业的匹配情况;三是毕业生目前的薪酬水平。对学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专业相关度和薪酬的调查结果4,统计分析如下:

一、就业满意度

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毕业生对于现实就业状况的评价,包括对目前的薪酬水平、目前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的满意度;二是对于未来发展的预期评价,即对职业发展前景的满意度;三是对于就业状况的整体评价,即对目前工作的总体满意度。

调查了解学校2014届毕业生对目前工作起始薪酬、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地点、职业发展前景的满意度以及对目前工作整体的满意度,并将毕业生的反馈: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和很满意分别赋予1-5的分值,求出每个指标的平均值,如下表所示:满意度均值基本集中在3.3-4.2分的区间内;其中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最高,达到了4.19分,偏向“很满意”,相比较而言,

3本次调研仅针对学校2014届本科生和研究生。

此次调查中,学校2014届毕业生反馈的毕业去向为:“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4

他录用形式就业、其他国家基层项目、其他地方基层项目、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国内升学、出国(境)、其他暂不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和待就业”;其中对毕业去向为“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其他国家基层项目和其他地方基层项目”的毕业生,调查了就业满意度、专业相关度和薪酬水平。

23 求真至善

对工作起始薪酬的满意度稍低,但也达到了3.3分以上,偏向“比较满意”。总体来说,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4.00分,偏向于“比较满意”,表明毕业生对初入职场的岗位和发展前景等方面比较认同,目前已落实的工作整体比较符合自身的就业期望。

图3-1 2014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评价

对已落实工作感到不满意的毕业生调查其原因,有34名毕业生进行了回答:主要为“薪资偏低/福利较差”、“所在单位/岗位发展空间小”和“原定就业目标不一致”。由此可看出,毕业生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与薪资福利、个人发展有关。

图3-2 2014届毕业生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原因

24 求真至善

5二、专业对口度

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度是指毕业生所就职岗位与自身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73.87%的毕业生认为已落实工作岗位与专业对口,26.13%的毕业生认为已落实工作岗位与专业不对口。

图3-3 2014届毕业生目前就职岗位的专业对口度

进一步分析毕业生从事低专业对口度工作的原因6,有105名毕业生给出了反馈,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45.71%的毕业生反馈其从事低专业对口度工作的原因是因为“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就业机会少”;其次,有28.57%的毕业生从事低专业对口度工作的原因是“本专业对应的工作不符合兴趣”;而因为“本专业对应的工作收入待遇较低”而从事低专业对口度工作的毕业生占比则相对较低,为15.24%。

5本次调查中,专业对口度调查采取5点计。本报告中,专业对口包括很对口、比较对口和一般;不对口包括比较不对口和很不对口。

6该问卷题目为多选题,以“各选项选择人数/回答该题的总人数”这种方式来描述分析,因此选项的百分比之和不是100%。

25 求真至善

图3-4 毕业生从事低专业对口度工作的原因

三、薪酬状况

对已经落实工作的毕业生了解转正后的税前月收入,统计结果显示:学校2014届毕业生转正后的税前月均收入为3379元;其中本科生税前的平均月收入为3281元,研究生税前的平均月收入为3603元。

与毕业生期望薪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本科生实际平均月收入水平比期望平均月收入水平高163元,研究生实际平均月收入水平比期望平均月收入水平高117元;可见学校2014届毕业生期望薪酬实现度高。

图3-5 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期望薪酬与实际薪酬对比分析

26 求真至善

第四部分: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就业率

纵观历年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发现:本科生历年就业率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4年就业率较2013年升高了2.90个百分点。硕士生就业率虽有所波动,但波动幅度较小,就业率水平始终保持在82.00%以上;其中2014年就业率较2013年升高了1.70个百分点。博士生2011年-2014年就业率基本持平,变化幅度较小,其中2014年就业率较2013年上升了1.70个百分点。

图4-1 2011-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率的发展趋势

二、就业分布

(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主旋律

自2012年以来,签约山西省各个地区用人单位的毕业生逐渐增加。今年,截至到8月30日,在山西省就业的毕业生占比达到65.69%;这一就业分布与学校立足山西、服务山西、发展山西的定位相符合,为山西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同时,学校积极加强与校地校企合作,与省内知名企业建立就业实

27 求真至善

习基地,为学校毕业生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毕业生在此就业、服务地方是校、地、生三方共同的需求,预计今后会有更多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就业行业多元化,就业市场布局更加合理

作为一所综合研究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与学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相符合。另外,除去57.40%选择进入国有企业的毕业生,学校面向各行各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就业单位类型涉及其他事业单位、机关、部队、医疗卫生单位、三资企业、科研设计单位、中初高等教育单位等类型,呈现了“一体多元”的立体化就业市场格局。同时,为了促进毕业生在各行各业的就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一方面将加大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联系,提高企事业单位参与双选会的频次,增加参与招聘会企业的数量;另一方面,对一些知名企业的走访,并建立长效联络合作机制,使招聘会岗位质量明显提升。

28 求真至善

第五部分: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为建立和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对人才培养的反馈机制,学校向应届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评价。

一、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反馈

学生作为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主体之一,其对自身各项就业基本素养和能力的评价对于了解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此本次调查中让毕业生对自身各项能力水平进行自我评估,评估方式采取打分制,分为0-10分这11个等级,分数越高,则表示该项能力越强,0分则表示完全没有该项能力。

毕业生对其各项能力的自我评估中,除了外语能力之外,其他17项能力的均值总体无较大差异,在6.2-7.5分这个范围内。根据均值进行排序,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团队协作能力(7.47分)、自学能力(7.43分)、实干与执行能力(7.38分)、人际沟通能力(7.17分)和情绪管理能力(7.14分)。

29 求真至善

图5-1 2014届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

二、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

结合学校定位,为保证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实施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研究生创新工程”;确立了“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服从和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为主体,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基础,以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贯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本科教育理论,落实“科研主导、导师负责、激励争优、协同创新”的研究生教育理念。注重依托学科建设,打造主流专业特色;依托学科方向,形成特色专业方向;依托学科建设布局,建立相应的特色专业布局。一体化地去统筹建设学科发展方向、专业建设方向。

30 求真至善

为了解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各方面的评价,特调查了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实践环节)整体的满意度评价、对学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效性评价以及对学校任课教师各方面的满意度;这对于学校专业结构的优化,培养方案的完善,课程设置的改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一)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整体的满意度评价

针对学校2014届毕业生调查其对学校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的满意度、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实践环节的满意度,并将毕业生的反馈: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很满意分别赋予1-5的分值,求出每个指标的平均值,如下图所示:满意度均值基本集中在数值3.3-3.9的区间内,总体来说,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偏向“比较满意”;其中对学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满意度最高,达到了3.81分,其次为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

图5-2 2014届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的满意度评价

(二)毕业生对学校课程设置有效性的评价

针对学校2014届毕业生,进一步调查其对学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效性评价,评价维度包括: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性、实用性(与专业应用联系)、综合性(跨学科性)、课程内容前沿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性。评价方式采取打分制,

31 求真至善

分为1-5分这5个等级,分数越高,则表示学校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在该方面程度越高。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毕业生对学校专业基础课的有效性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专业基础课各方面评价均值在3.4-4.3分的范围内,总体表明,毕业生对母校专业基础课的有效性评价较高,其中对专业基础课“安排合理性”的评价最高,达到了4.06分。

图5-3 2014届毕业生对学校专业基础课有效性评价

2.毕业生对学校专业课的有效性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专业课各方面评价的均值在3.5-4.0分这个范围内,总体而言,毕业生对母校专业课的有效性评价较高,其中对专业课“安排合理性”的评价最高,达到了3.98分。

32 求真至善

图5-4 2014届毕业生对学校专业课程有效性评价

综上所述,毕业生对学校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有效性评价较高;尤其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安排合理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最满意;表明学校“大专业、宽口径,多方向”的发展、应用型专业和基础专业协调发展、“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获得了学生的认同,同时,这也体现了学校灵活化、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毕业生对学校任课教师的评价

为调查毕业生对学校任课教师的满意度,学校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并将毕业生的反馈: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和很满意分别赋予1-5的分值,求出每个指标的平均值,如下表所示:毕业生对学校任课教师各方面的满意度均值分布在数值3.8-4.3的区间内,其中对学校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满意度最高,达到了4.20分;其次是“教学方法”,为3.90分。

33 求真至善

表5-1 2014届毕业生对学校任课教师的满意度评价

项目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与学生之间的

沟通交流

很满意 25.18% 38.91% 26.01% 比较满意 45.51% 46.03% 43.96% 一般 24.05% 12.49% 23.63% 比较不满意 很不满意 3.72% 1.34% 4.64% 1.55% 1.24% 1.75% 均值

3.90 3.89 3.88

34 求真至善

结语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750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学校2015届毕业生总数为7871人,涉及159个研究生专业,69个本科专业和20个专科专业。毕业生总量大,层次多,增加了就业工作的难度。为了保障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学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全力推进就业工作的展开。

(一)准确把握就业定位,强化人才培养特色

特色就是水平,特色体现优势,是学校人才培养高质量的重要标志。各学院在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计上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契合,结合专业学生的特点,构建科学培养方案,通过夯实专业基础等途径,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根据对就业形势的研判和社会的需求,建立并完善就业状况分析反馈机制、专业预警机制,适应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合理设置招生规模,为毕业生就业奠定基本的专业优势。

(二)不断突出分类指导,引导学生实现就业

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是新形势下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关键所在。因此,各学院通过掌握学生的就业思想、心态和期望,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现实情况,帮助学生做好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思想准备,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主动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面向多种性质单位就业;鼓励学生勇敢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主动寻求就业门路,积极创造就业机会,把握就业机会,务实就业;同时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引导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让服务国家需要、服务山西崛起、扎根基层成为大学生新的价值追求。

(三)广泛搭建服务平台,提升就业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形成

35 求真至善

“全校上下全员参与,就业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相关部门全力支持,就业工作全方位服务”的良好局面。在为全体学生提供就业教育、就业信息发布、就业政策指导等普遍服务的同时,重视对重点学生群体的个性化服务,关注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帮扶,建立就业帮扶机制,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提供补助、心理辅导,实施“一对一”的服务和“多对一”的关爱,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同时,重视与用人单位建立沟通联系平台,在维护与已有用人单位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开发与新用人单位的合作关系。

(四)凝练就业文化,促进高质量就业

全校上下将凝练总结就业文化作为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充分掌握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以及社会、市场对专业的要求和需求,了解毕业生就业兴趣和意识,分析就业过程中的优势和短板、机遇与挑战,探索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律,把握就业工作重要时间节点,研究就业工作发展趋势,对就业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建立摸底排查和动态信息预警机制,及时进行分析,妥善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凝练并沉淀出学校和学院特色就业文化,不断提高就业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升就业指导科学化水平,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

党的十八大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强调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并明确提出“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的目标。因此,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保持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山西大学将立足本职,凝心聚力,务实进取,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圆满完成2015年就业工作目标。

36 求真至善

附录1

表1 2014届本科生有效样本分布

表2 2014届研究生有效样本分布

37 求真至善

38 求真至善

前言

山西大学创办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是我国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之

一。近年来,承载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时代使命,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重点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山西大学成为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迈上了国家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新平台。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一批以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代表的重要学科平台。设有涵盖文、史、哲、理、工、农、经、管、法、教、艺、医等12大学科门类的90个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以及17个本科双学位专业。现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5个、二级学科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7个、二级学科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种类19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硕士点各2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博、硕士点各3个。近年来,学校获得的国家“973”、“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稳步增加,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16项国家科研大奖。

校园环境优雅,办学条件优良。目前有坞城、大东关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1878余亩,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林荫遮道、花草围楼,处处散发着宜学宜居的人文气息,被省政府命名为“园林化单位”和“绿色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347万册(件),电子图书4190(GB),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5.7亿元。即将建设的东山新校区占地2000亩,将为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名师名人荟萃,教学成果显著。现有专任教师2037人,高级职称教师909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国际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

I 求真至善

教育部骨干教师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近百人。拥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部教材成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共有10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或提名奖。

在长期的办学中,学校一贯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之需要”为己任,秉承“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的光荣传统,弘扬“勤奋、严谨、诚信、创新”的优良作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二十多万名优秀人才,众多毕业生成为著名专家学者和优秀党政管理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85%左右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文件要求,学校编制和正式发布《山西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学校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学校就业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从而促使就业与人才培养形成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就业工作质量提升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报告内容包括2014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就业质量相关分析、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就业发展趋势分析、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五部分。报告基于学校统计的全体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以及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的指标主要涵盖了就业率、就业去向分布、就业满意度、专业对口度、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的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等多个方面。综上所述,报告基于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基本信息,通过全面了解毕业生对学校就业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反馈,实施了毕业生就业质量、人才培养满意度和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度的有效调查,最终形成此报告,全文如下。

II 求真至善

目录

前言 ......................................................................................................................... I

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 3

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 3

(一)毕业生的总体规模 ........................................ 3

(二)毕业生的院系分布 ........................................ 3

(三)毕业生的性别分布 ........................................ 6

二、就业率 ...................................................... 7

(一)就业率总体情况 .......................................... 7

(二)未就业情况分析及说明 .................................... 8

三、毕业流向 .................................................... 8

四、国内升学情况 ................................................ 9

(一)升学率 .................................................. 9

(二)主要流向院校 ............................................ 9

(三)升学专业一致性 ......................................... 11

五、就业分布 ................................................... 13

(一)就业行业分布 ........................................... 13

(二)就业地区分布 ........................................... 13

(三)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 15

(四)主要流向单位 ........................................... 16

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工作特色 ......................................................................... 18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夯实学生就业基础 ......................... 18

二、创新就业工作思路,完善就业工作机制 ......................... 18

三、始终坚持“六个深入”,全面落实就业政策 ...................... 19

(一)毕业生基层工作深入持续 ................................. 19

1 求真至善

(二)就业指导与服务深入推进 ................................. 19

(三)就业帮扶工作深入落实 ................................... 20

(四)就业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 ................................. 20

(五)创业教育与创业培训深入开展 ............................. 20

(六)就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孵化深入建设 ......................... 21

四、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 ........................... 21

第三部分: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 23

一、就业满意度 ................................................. 23

二、专业对口度 ................................................. 25

三、薪酬状况 ................................................... 26

第四部分: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 27

一、就业率 ..................................................... 27

二、就业分布 ................................................... 27

(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主旋律 ............................... 27

(二)就业行业多元化,就业市场布局更加合理 ................... 28

第五部分: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 29

一、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反馈 ....................................... 29

二、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 ................................. 30

(一)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整体的满意度评价 ................... 31

(二)毕业生对学校课程设置有效性的评价 ....................... 31

(三)毕业生对学校任课教师的评价 ............................. 33

结语 ...................................................................................................................... 35

附录1 ................................................................................................................... 37

2 求真至善

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一)毕业生的总体规模

学校2014届毕业生共6982名,其中专科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6.86%,本科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0.40%,研究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2.74%。

表1-1 2014届各学历毕业生的规模分布

学历

本科生

研究生

总体 人数 1588 6982 比例(%)

22.74 100.00

(二)毕业生的院系分布

学校2014届专科生分布在1个学院和6个系,其中动力工程系和电力工程系专科生人数相对较多,分别占专科生总人数的26.42%和25.06%。

表1-2 2014届专科生的院系分布

院系

电力工程系

自动化系

土木工程系

管理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系

总计 人数 295 185 162 116 70 1177

3 比例(%)

25.06 15.72 13.76 9.86 5.95

100.00

求真至善

学校2014届本科生分布在19个学院和7个系,各院系本科生人数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1-3 2014届本科生的院系分布

院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

体育学院 音乐学院

文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美术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初民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哲学社会学学院

软件学院 电力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土木工程系

管理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系 人数 294 201 176 171 159 150 147 147 140 135 134 112 105 104 101 99 91 96 343 220 174 140 71

4 比例(%)

6.97 4.77 4.17 4.06 3.77 3.56 3.49 3.49 3.32 3.20 3.18 2.66 2.49 2.47 2.40 2.35 2.16 2.28 8.13 5.22 4.13 3.32 1.68

求真至善

院系

环境工程系

人数 41 比例(%)

0.97

学校2014届研究生分布在21个学院、3个中心和6个研究所,各学院(中心/所)的人数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1-4 2014届研究生的学院(中心/所)分布

学院(中心/所)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法学院

音乐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体育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美术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哲学社会学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

工程学院

5 人数 148 113 97 97 90 87 81 80 76 65 65 60 53 49 47 35 13 11 占比(%)

9.32 7.12 6.11 6.11 5.67 5.48 5.10 5.04 4.79 4.09 4.09 3.78 3.34 3.09 2.96 2.20 0.82 0.69

求真至善

学院(中心/所) 继续教育学院 科技哲学研究中心 MBA教育中心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生物技术研究所 分子科学研究所 黄土高原研究所 科学技术史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总计

人数 10 32 53 3 25 24 15 5 2 1588

占比(%) 0.63 2.02 3.34 0.19 1.57 1.51 0.94 0.31 0.13

100.00

(三)毕业生的性别分布

学校2014届毕业生中,男生355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0.96%;女生342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9.04%,总体男女性别比为1.04:1。分学历来看,专科生和本科生中男生人数多于女生;研究生中女生人数多于男生。其中专科生的男女性别比为2.35:1;本科生的男女性别比为1.15:1;研究生的男女性别比为0.43:1。

图1-1 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的性别分布

6

求真至善

二、就业率

就业率是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社会对学校毕业生需求程度的重要指标和参考依据,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毕业生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根据《关于调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结构及代码标准的通知》(教学司函[2014]1号),毕业生总人数=(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升学+出国出境)+(待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其他暂不就业)。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升学+出国出境。

(一)就业率总体情况

截止到2014年8月30日,学校2014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86.10%。其中专科生的就业率为85.90%;本科生的就业率为86.10%;研究生的就业率为86.27%。

图1-2 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布

7

求真至善

(二)未就业情况分析及说明

截止到2014年8月30日,学校2014届毕业生中未就业人数共计970人。进一步调查毕业生未就业的原因,有318名未就业毕业生进行了反馈,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35.65%的毕业生“未找到合适工作”;35.45%的毕业生“在准备国内公务员或其他考试”;15.78%的毕业生“在准备出国”;8.77%的毕业生“在准备职业资格考试”;还有4.35%的毕业生是因为“其他”原因未就业。针对意愿就业但“未找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学校组建了由专家教授、班主任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等构成的就业帮扶团,对其进行了“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和推荐就业。

其他, 4.35%

在准备职业资格考试, 8.77%

在准备出国, 15.78% 未找到合适工作, 35.65%

在准备国内公务员或其他考试, 35.45%

图1-3 2014届毕业生未就业的原因分布

三、毕业流向

根据学校毕业生填报去向登记表的数据,毕业生毕业流向包括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国内升学、灵活就业和待就业。

截止到2014年8月30日,学校6982名毕业生中,毕业去向主要为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和灵活就业,其次为签劳动合同就业和国内升学。分学历层次来看,专科生主要毕业去向为灵活就业和签劳动合同就业;本科生主要毕业去向为国内升学和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研究生主要毕业去向为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8

求真至善

表1-5 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的毕业流向分布(单位:%)

毕业流向 灵活就业 签劳动合同就业

国内升学 待就业

专科生 19.97 26.76 1.78 14.10

本科生 17.94 12.57 25.23 13.90

研究生 19.45 19.84 2.52 13.73

总体

18.63 16.62 16.11 13.90

四、国内升学情况

(一)升学率

学校2014届毕业生中,共有1125人选择在国内继续深造,其中本科生1064人、专科生21人、研究生40人。统计分析本科生各院系国内升学情况,升学率在40.00%以上的学院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1-6 2014届本科生国内升学情况

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毕业生人数

134 150 105 159 135

升学人数

60 67 46 69 55

升学率

44.78% 44.67% 43.81% 43.40% 40.74%

(二)主要流向院校

学校2014届专科生升学院校主要集中在山西大同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北大学。本科生国内升学院校分布为:本校(484人)、 “985”高

9

求真至善

校(186人)、“211”(非“985”)高校(177人)、其他院校(183人)、科研院所(34人);其主要流向院校1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1-7 2014届本科生国内升学主要流向院校

学校名称 南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天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上海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东南大学

人数 18 17 15 13 13 12 11 11 11 11 10 9 9 9 8 7 7 6 6 6

学校名称 暨南大学 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厦门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同济大学 中山大学 重庆大学

人数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4 4 4 4 4 4 4 4

1

主要流向院校是指学校毕业生在该校继续深造人数较多的各个高校;本报告中只列举流向该校人数在4

人及以上的各个高校。

2

10 主要专业:只针对此次调研中,本科生各专业升学人数在10人以上的各个专业进行统计分析。

求真至善

学校2014届研究生国内升学院校分布为:“985”高校(18人)、本校(11人)、“211”(非“985”)高校(5人)、科研院所(6人);升学院校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1-8 2014届研究生国内升院校分布

学校名称 华南理工大学 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

人数 2 2 2 2 2 1 1 1 1

学校名称 厦门大学 上海大学 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央民族大学

人数

1 1 1 1 1 1 1 1 1

(三)升学专业一致性

针对学校国内升学的本科生,调查其升学专业与所学专业的一致性,如下图所示:升学专业与原专业一致以及与原专业相近/相关的占比为91.24%,升学专业与原专业相关度低以及与原专业无关的占比为8.75%,表明大部分本科生还是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尤其是环境科学专业、法学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详见表1-9。

11

求真至善

无关, 2.55%

相关度低, 6.20%

一致, 53.65%

相近/相关, 37.59%

图1-4 2014届本科生升学专业与原专业一致性情况 表1-9 2014届主要专业2本科生升学专业相关度分布

专业名称 升学人数 升学专业一致/相关人数 升学专业相关度

法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环境工程 软件工程 英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化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2

15 10 10 35 13 10 15 11

15 10 10 34 12 9 13 9

100.00% 100.00% 100.00% 97.14% 92.31% 90.00% 86.67% 81.82%

主要专业:只针对此次调研中,本科生各专业升学人数在10人以上的各个专业进行统计分析。

12

求真至善

五、就业分布

(一)就业行业分布

学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教育”、“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

图1-5 2014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二)就业地区分布

1.在本校所在地区的就业情况

将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划分为本省(山西省)和外省,统计分析不同学历毕业

生的就业地域分布,如下图所示:毕业生目前已落实的工作地域主要集中在山西

13

求真至善

省(65.59%);其中研究生在山西省就业的比例最高,而专科生在山西省就业的比例最低,为38.67%。相比较而言,专科生在外地就业的比例最高,为61.33%,其中主要集中于山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

图1-6 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在本省、外省就业情况

2.毕业生主要就业城市

根据毕业生在本省、外省就业分布情况来看,学校2014届毕业生在山西省就业的人数最多。对毕业生在山西省各地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毕业生在山西省内就业人数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太原市、临汾市、晋中市、吕梁市和长治市;其中专科生主要在太原市、吕梁市和长治市就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要在太原市就业。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14

求真至善

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图1-7 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主要就业城市分布

本科生在山西省各市就业人数具体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1-10 2014届本科生在山西省就业情况

地级市 临汾市 吕梁市 晋中市 运城市 朔州市

占比(%) 9.80 6.08 7.26 6.25 5.74

地级市 长治市 晋城市 忻州市 阳泉市

占比(%) 4.22 3.38 2.87 1.52

(三)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学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覆盖了国有企业、其他企业、其他事业单位、机关、高等教育单位、部队、其他、中初等教育单位、三资企业、科研设计

15

求真至善

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单位和医疗卫生单位这些类别,如下表所示:其中,国有企业是最主要的流向,所占比例为57.40%;其次为其他企业,所占比例为16.86%。

表1-11 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单位:%)

单位性质

其他企业

其他事业单位 党政机关

高等教育单位 部队

其他 中初等教育单位

三资企业

科研设计单位

医疗卫生单位 专科生 37.78 - - - - - - - - - 本科生 15.38 0.83 2.49 0.00 5.21 4.50 1.78 1.07 0.12 -

研究生 9.71 23.76 12.81 11.16 0.62 0.20 3.10 1.03 1.66 0.41 总体

16.86 7.85 5.34 3.47 3.02 2.51 1.93 0.90 0.58 0.14

(四)主要流向单位

学校各院系本科生主要流向单位如下表所示。

表1-12 2014届各院系本科生主要流向单位分布

院系 主要流向单位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行、中国电信集团公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司山西省电信分公司、济南华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银

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行、太原煤炭气化有限责任公司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中国新闻社山西分社、山西省孝义市教育局 北京军区、山西中辐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鸿富晋精密工业有

限公司

16 求真至善

院系 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主要流向单位

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天津市国家税务局

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山西

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阳煤集团太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杏花汾酒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天津新伟祥工业有限公司

上海市闸北区国家税务局、河南省邮政公司

北京军区、盂县国家税务局、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西北机器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行 浮山县教育局、临县教育体育科技局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杏花

村汾酒有限公司、山西亚宝药业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西分行

招商银行西安分行、《黄河之声》杂志社

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天津609电缆有限公司

侯马市国家税务局、中共石家庄市委组织部

太原市小店区国家税务局、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

行、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上海市消防总队、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

物资供应运销总站

山西中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西法制报社

山西锐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

行阳高县支行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分公司、中

电投河北电力有限公司、山西国峰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山

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

山西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四

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国峰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华能左权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大

唐太原第二热电厂、山西国金电力有限公司 太原富力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国能建山西电建二公司、

陕西建工第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省分行、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橡六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太

原第二热电厂、山西国金电力有限公司

阳煤集团太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国电榆次热电有限公司

17 化学化工学院 初民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法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音乐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 哲学社会学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体育学院 美术学院 软件学院 电力工程系 土木工程系 动力工程系 管理工程系 自动化系 环境工程系

求真至善

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工作特色

2014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工作压力,学校坚持“充满感情、肩负责任”的工作理念,高质量完成了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夯实学生就业基础

学校确立了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服从和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基础,以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贯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本科教育理念,落实“科研主导、导师负责、激励争优、协同创新”的研究生教育理念,统筹发展各类研究生教育,着力培养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领军型精英人才、应用型高端人才、创新型拔尖人才、复合型创业人才,努力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创新就业工作思路,完善就业工作机制

深化对就业工作内涵的理解,将就业工作视为民生工作、人才工作、全员工作,形成“全校上下全员参与,就业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相关部门全力支持,就业工作全方位服务”的良好局面。突破“为就业工作而抓就业工作”的理念局限,转为树立“就业工作全程抓”的就业指导思想。

抓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明确学校及学院“一把手”作为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形成学校、学院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两级管理体制,增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完善毕业生教育、管理、服务以及用人单位招聘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空间,引导自主创业,建立就业工作督查,强化调研反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院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指标,深化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奖励制度,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提升。

18 求真至善

三、始终坚持“六个深入”,全面落实就业政策

(一)毕业生基层工作深入持续

学校始终将基层就业作为向各地方输送人才的重要战略,着重加强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2014年我校继续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到生源地、到国家人才亟需的行业就业,扎根基层,施展才干。2014届毕业生中有38人参加了国家地方基层就业项目,西部志愿计划和农村特岗教师,有力推动了校地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激发了毕业生投身基层建功立业的热情。

(二)就业指导与服务深入推进

学校在就业指导、信息管理、职业辅导、个体咨询、课堂教学、困难帮扶及手续办理方面,始终把学生利益放在首位,在细节中为学生做好服务,力争“让每一名学生满意就业”。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就业指导教研组对教学内容与形式不断进行改进,以期能更贴近实际,更加贴近学生,更加管用有效。利用假期时间,选派23名教师参加全省高校创业培训师资班,秋季对全校就业指导代课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课程专题辅导,由校内专业老师对课程难点、重点,作进一步的梳理、讲解,深入研讨,集中备课,努力提升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队伍的水平;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QQ群,收集整理大量课件并共享;举办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教学观摩,现场教学,互动交流,丰富教学手段;通过大学生职业测评与规划系统操作培训,让每一位老师熟悉测评系统,熟练操作掌握基本职业规划理论并能够科学解读测评报告。在做好职业指导教育基础上,继续以大型就业指导讲座为抓手,组织多种形式的报告会、演讲会,分析就业形式、宣传就业政策,普及就业知识,切实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提升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拓宽就业创业思路。

19 求真至善

(三)就业帮扶工作深入落实

学校对毕业生中存在的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难的毕业生进行认真摸底排查,建立就业帮扶机制,针对性地进行帮扶,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提供补助、心理辅导,实施“一对一”的服务和“多对一”的关爱,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确保这部分学生落实就业岗位。同时重点开展了对经济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帮助126名城乡低保家庭毕业生领取了求职补贴,发放求职补贴资金12.6万元,体现了学校组织的关怀,增强了个人求职信心。

(四)就业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

学校积极加强就业信息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力度,实施网络就业招聘,开设覆盖全校毕业生的微信平台,并将就业信息网纳入校务系统工程当中,健全就业信息网各类功能,内容更加丰富,实现了网站建设科学化和特色化,在方便毕业生和单位的同时很好地实现了就业供需对接。目前,学校已经建立有网站、微信、短信等立体式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全天候为毕业生提供服务。学校就业信息网发布招聘信息近千余条,学生随时随地可接受各类招聘活动信息。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丰富就业需求信息的同时,也为用人单位搭建了选才用人的平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4年学校举办了春季、冬季两场常规大型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参会单位310家,提供需求岗位6700余个;中型双选会4场,参会单位140家,提供需求岗位3000余个;专场招聘会160场,提供需求岗位3200余个。全年大、中、小型招聘会的参会单位共计610家,提供需求岗位14000余个,特别是对一些知名企业的走访,建立长效联络合作机制,使招聘会岗位质量明显提升。

(五)创业教育与创业培训深入开展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并完善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学校省级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平台,对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促进毕

20 求真至善

业生走创业成才之路;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模拟创业等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承办教育部“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班,全面提高任课老师代课水平,与教育部启明星工程共建创业体验馆,努力为学生搭建创业实习锻炼和创业体验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帮助学生成功创业。

(六)就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孵化深入建设

就业实习与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点项目。学校坚持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原则,派专人深入各企事业单位,稳步推进省内外就业市场的开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部分重点单位的合作,积极维护与已有用人单位的合作关系,定期走访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与北京市房山区、上海市人才培训市场、浙江丽水人事局、珠海市人才交流中心建立人才引进及就业供需平台建设合作协议,与罗克佳华、天骄集团共建就业实习基地,与天骄集团在高新区合作建立的5000平米创业孵化园正在积极推进,将引导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创业学习与实践中去,构建学校“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格局。

四、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

针对学校2014届毕业生调查其对学校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就业的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学校开展的招聘活动、其他就业服务(如就业手续办理等)等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将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很满意分别赋予1-5的分值。求出每个指标的平均值,如下表所示:满意度均值基本集中在3.5-3.6分的区间内,偏向“比较满意”;其中对“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满意度最高,达到了3.58分。

21 求真至善

表2-1 2014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就业指导服务

就业手续办理

学院就业指导与服务

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推荐

就业帮扶与推介

创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课

职业测评

招聘信息发布

就业相关讲座

个体职业咨询

就业实习/实践 团体职业辅导 均值

3.56 3.56 3.52 3.46 3.41 3.29 3.51 3.45 3.45 3.46 3.43 3.46

毕业生普遍认为学校应在“更多搜集和整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和“介绍专业对口或相关行业的情况”这两个方面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其次是“介绍职位对人的个性、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和“介绍专业的就业方向、就业职位”。

图2-1 2014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服务的建议

22 求真至善

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第三部分: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为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学校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发了在线调研系统。通过在线调研系统对学校2014届毕业生进行了毕业后就业状况的相关调查3。调查从2014年9月18日开始,持续到11月26日结束,历时70天,共收到有效问卷969份,回收率达22.16%。其中,本科生占有效样本的80.08%;研究生占19.92%。男生占有效样本的42.21%;女生占57.79%。具体样本分布详见附录1。

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二是毕业生就业与其所学专业的匹配情况;三是毕业生目前的薪酬水平。对学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专业相关度和薪酬的调查结果4,统计分析如下:

一、就业满意度

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毕业生对于现实就业状况的评价,包括对目前的薪酬水平、目前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的满意度;二是对于未来发展的预期评价,即对职业发展前景的满意度;三是对于就业状况的整体评价,即对目前工作的总体满意度。

调查了解学校2014届毕业生对目前工作起始薪酬、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地点、职业发展前景的满意度以及对目前工作整体的满意度,并将毕业生的反馈: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和很满意分别赋予1-5的分值,求出每个指标的平均值,如下表所示:满意度均值基本集中在3.3-4.2分的区间内;其中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最高,达到了4.19分,偏向“很满意”,相比较而言,

3本次调研仅针对学校2014届本科生和研究生。

此次调查中,学校2014届毕业生反馈的毕业去向为:“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4

他录用形式就业、其他国家基层项目、其他地方基层项目、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国内升学、出国(境)、其他暂不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和待就业”;其中对毕业去向为“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其他国家基层项目和其他地方基层项目”的毕业生,调查了就业满意度、专业相关度和薪酬水平。

23 求真至善

对工作起始薪酬的满意度稍低,但也达到了3.3分以上,偏向“比较满意”。总体来说,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4.00分,偏向于“比较满意”,表明毕业生对初入职场的岗位和发展前景等方面比较认同,目前已落实的工作整体比较符合自身的就业期望。

图3-1 2014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评价

对已落实工作感到不满意的毕业生调查其原因,有34名毕业生进行了回答:主要为“薪资偏低/福利较差”、“所在单位/岗位发展空间小”和“原定就业目标不一致”。由此可看出,毕业生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与薪资福利、个人发展有关。

图3-2 2014届毕业生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原因

24 求真至善

5二、专业对口度

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度是指毕业生所就职岗位与自身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73.87%的毕业生认为已落实工作岗位与专业对口,26.13%的毕业生认为已落实工作岗位与专业不对口。

图3-3 2014届毕业生目前就职岗位的专业对口度

进一步分析毕业生从事低专业对口度工作的原因6,有105名毕业生给出了反馈,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45.71%的毕业生反馈其从事低专业对口度工作的原因是因为“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就业机会少”;其次,有28.57%的毕业生从事低专业对口度工作的原因是“本专业对应的工作不符合兴趣”;而因为“本专业对应的工作收入待遇较低”而从事低专业对口度工作的毕业生占比则相对较低,为15.24%。

5本次调查中,专业对口度调查采取5点计。本报告中,专业对口包括很对口、比较对口和一般;不对口包括比较不对口和很不对口。

6该问卷题目为多选题,以“各选项选择人数/回答该题的总人数”这种方式来描述分析,因此选项的百分比之和不是100%。

25 求真至善

图3-4 毕业生从事低专业对口度工作的原因

三、薪酬状况

对已经落实工作的毕业生了解转正后的税前月收入,统计结果显示:学校2014届毕业生转正后的税前月均收入为3379元;其中本科生税前的平均月收入为3281元,研究生税前的平均月收入为3603元。

与毕业生期望薪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本科生实际平均月收入水平比期望平均月收入水平高163元,研究生实际平均月收入水平比期望平均月收入水平高117元;可见学校2014届毕业生期望薪酬实现度高。

图3-5 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期望薪酬与实际薪酬对比分析

26 求真至善

第四部分: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就业率

纵观历年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发现:本科生历年就业率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4年就业率较2013年升高了2.90个百分点。硕士生就业率虽有所波动,但波动幅度较小,就业率水平始终保持在82.00%以上;其中2014年就业率较2013年升高了1.70个百分点。博士生2011年-2014年就业率基本持平,变化幅度较小,其中2014年就业率较2013年上升了1.70个百分点。

图4-1 2011-2014届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率的发展趋势

二、就业分布

(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主旋律

自2012年以来,签约山西省各个地区用人单位的毕业生逐渐增加。今年,截至到8月30日,在山西省就业的毕业生占比达到65.69%;这一就业分布与学校立足山西、服务山西、发展山西的定位相符合,为山西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同时,学校积极加强与校地校企合作,与省内知名企业建立就业实

27 求真至善

习基地,为学校毕业生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毕业生在此就业、服务地方是校、地、生三方共同的需求,预计今后会有更多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就业行业多元化,就业市场布局更加合理

作为一所综合研究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与学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相符合。另外,除去57.40%选择进入国有企业的毕业生,学校面向各行各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就业单位类型涉及其他事业单位、机关、部队、医疗卫生单位、三资企业、科研设计单位、中初高等教育单位等类型,呈现了“一体多元”的立体化就业市场格局。同时,为了促进毕业生在各行各业的就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一方面将加大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联系,提高企事业单位参与双选会的频次,增加参与招聘会企业的数量;另一方面,对一些知名企业的走访,并建立长效联络合作机制,使招聘会岗位质量明显提升。

28 求真至善

第五部分: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为建立和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对人才培养的反馈机制,学校向应届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评价。

一、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反馈

学生作为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主体之一,其对自身各项就业基本素养和能力的评价对于了解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此本次调查中让毕业生对自身各项能力水平进行自我评估,评估方式采取打分制,分为0-10分这11个等级,分数越高,则表示该项能力越强,0分则表示完全没有该项能力。

毕业生对其各项能力的自我评估中,除了外语能力之外,其他17项能力的均值总体无较大差异,在6.2-7.5分这个范围内。根据均值进行排序,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团队协作能力(7.47分)、自学能力(7.43分)、实干与执行能力(7.38分)、人际沟通能力(7.17分)和情绪管理能力(7.14分)。

29 求真至善

图5-1 2014届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

二、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

结合学校定位,为保证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实施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研究生创新工程”;确立了“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服从和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为主体,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基础,以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贯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本科教育理论,落实“科研主导、导师负责、激励争优、协同创新”的研究生教育理念。注重依托学科建设,打造主流专业特色;依托学科方向,形成特色专业方向;依托学科建设布局,建立相应的特色专业布局。一体化地去统筹建设学科发展方向、专业建设方向。

30 求真至善

为了解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各方面的评价,特调查了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实践环节)整体的满意度评价、对学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效性评价以及对学校任课教师各方面的满意度;这对于学校专业结构的优化,培养方案的完善,课程设置的改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一)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整体的满意度评价

针对学校2014届毕业生调查其对学校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的满意度、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实践环节的满意度,并将毕业生的反馈: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很满意分别赋予1-5的分值,求出每个指标的平均值,如下图所示:满意度均值基本集中在数值3.3-3.9的区间内,总体来说,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偏向“比较满意”;其中对学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满意度最高,达到了3.81分,其次为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

图5-2 2014届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的满意度评价

(二)毕业生对学校课程设置有效性的评价

针对学校2014届毕业生,进一步调查其对学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效性评价,评价维度包括: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性、实用性(与专业应用联系)、综合性(跨学科性)、课程内容前沿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性。评价方式采取打分制,

31 求真至善

分为1-5分这5个等级,分数越高,则表示学校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在该方面程度越高。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毕业生对学校专业基础课的有效性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专业基础课各方面评价均值在3.4-4.3分的范围内,总体表明,毕业生对母校专业基础课的有效性评价较高,其中对专业基础课“安排合理性”的评价最高,达到了4.06分。

图5-3 2014届毕业生对学校专业基础课有效性评价

2.毕业生对学校专业课的有效性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专业课各方面评价的均值在3.5-4.0分这个范围内,总体而言,毕业生对母校专业课的有效性评价较高,其中对专业课“安排合理性”的评价最高,达到了3.98分。

32 求真至善

图5-4 2014届毕业生对学校专业课程有效性评价

综上所述,毕业生对学校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有效性评价较高;尤其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安排合理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最满意;表明学校“大专业、宽口径,多方向”的发展、应用型专业和基础专业协调发展、“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获得了学生的认同,同时,这也体现了学校灵活化、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毕业生对学校任课教师的评价

为调查毕业生对学校任课教师的满意度,学校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并将毕业生的反馈: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和很满意分别赋予1-5的分值,求出每个指标的平均值,如下表所示:毕业生对学校任课教师各方面的满意度均值分布在数值3.8-4.3的区间内,其中对学校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满意度最高,达到了4.20分;其次是“教学方法”,为3.90分。

33 求真至善

表5-1 2014届毕业生对学校任课教师的满意度评价

项目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与学生之间的

沟通交流

很满意 25.18% 38.91% 26.01% 比较满意 45.51% 46.03% 43.96% 一般 24.05% 12.49% 23.63% 比较不满意 很不满意 3.72% 1.34% 4.64% 1.55% 1.24% 1.75% 均值

3.90 3.89 3.88

34 求真至善

结语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750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学校2015届毕业生总数为7871人,涉及159个研究生专业,69个本科专业和20个专科专业。毕业生总量大,层次多,增加了就业工作的难度。为了保障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学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全力推进就业工作的展开。

(一)准确把握就业定位,强化人才培养特色

特色就是水平,特色体现优势,是学校人才培养高质量的重要标志。各学院在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计上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契合,结合专业学生的特点,构建科学培养方案,通过夯实专业基础等途径,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根据对就业形势的研判和社会的需求,建立并完善就业状况分析反馈机制、专业预警机制,适应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合理设置招生规模,为毕业生就业奠定基本的专业优势。

(二)不断突出分类指导,引导学生实现就业

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是新形势下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关键所在。因此,各学院通过掌握学生的就业思想、心态和期望,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现实情况,帮助学生做好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思想准备,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主动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面向多种性质单位就业;鼓励学生勇敢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主动寻求就业门路,积极创造就业机会,把握就业机会,务实就业;同时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引导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让服务国家需要、服务山西崛起、扎根基层成为大学生新的价值追求。

(三)广泛搭建服务平台,提升就业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形成

35 求真至善

“全校上下全员参与,就业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相关部门全力支持,就业工作全方位服务”的良好局面。在为全体学生提供就业教育、就业信息发布、就业政策指导等普遍服务的同时,重视对重点学生群体的个性化服务,关注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帮扶,建立就业帮扶机制,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提供补助、心理辅导,实施“一对一”的服务和“多对一”的关爱,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同时,重视与用人单位建立沟通联系平台,在维护与已有用人单位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开发与新用人单位的合作关系。

(四)凝练就业文化,促进高质量就业

全校上下将凝练总结就业文化作为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充分掌握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以及社会、市场对专业的要求和需求,了解毕业生就业兴趣和意识,分析就业过程中的优势和短板、机遇与挑战,探索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律,把握就业工作重要时间节点,研究就业工作发展趋势,对就业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建立摸底排查和动态信息预警机制,及时进行分析,妥善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凝练并沉淀出学校和学院特色就业文化,不断提高就业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升就业指导科学化水平,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

党的十八大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强调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并明确提出“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的目标。因此,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保持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山西大学将立足本职,凝心聚力,务实进取,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圆满完成2015年就业工作目标。

36 求真至善

附录1

表1 2014届本科生有效样本分布

表2 2014届研究生有效样本分布

37 求真至善

38 求真至善


相关文章

  • 40-24页-东北大学2014就业质量报告
  • 2014届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 2014年12月 东北大学2014届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目录 前言....................................................... ...查看


  • 东华大学2014就业质量报告
  • 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东华大学 2014.12 目录 序言 ...................................................................................... ...查看


  • 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毕业生 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二〇 一四年十二月 北京化工大学 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北京化工大学高度重 ...查看


  • 暨南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 年度报告 暨南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2014年12月 目 录 前 言 ........................................................................ ...查看


  • 西南大学就业质量报告
  • 西南大学就业质量报告 从西南大学获悉,按照教育部要求,西南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近日对外正式公布.截至2014年12月31日,西南大学2014届毕业生12700人,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96.54%;研究生毕业生年终就业率95.29 ...查看


  • 周口师范学院2014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 目 录 1 就业基本情况 ........................................................................................................... ...查看


  • 合肥工业大学2014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 2014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4 年 12 月 31 日 目 录 引 言 ............................................................................... ...查看


  • 重庆邮电大学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 重庆邮电大学 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4 重庆邮电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重庆邮电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4 目 录 一.毕业生规模与分布 .................................. ...查看


  • 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报告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清形势,坚定信心, 全力以赴做好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 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召开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201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交流工作经验,分析当前形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