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论文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述评

学 年 论 文

2015届

学生姓名

学 号

院 系 教育学院

专 业 学前教育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6年6月10日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述评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述评

摘 要: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丰富的幼儿教育思想都主要散见于他的教育论著中,并体现在他亲自创建的幼稚师范学校的教育实践中。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先进性等特点,他的“活教育”思想家庭教育思想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探讨。

关键词:陈鹤琴;幼儿教育

1 陈鹤琴的生平

陈鹤琴(1892—1982年),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南京师范学院院长,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享有“中国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的美誉。19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8月考取公费赴美国留学,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同年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兼教务主任。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作为理论研究的实验基地。为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1920年他以自己的长子一鸣为观察研究的对象,对孩子的动作能力、情绪、言语、学习、绘画等各方面的发展,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和实验。陈鹤琴在儿童心理学方面吸收了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主张,认为教育应该以心理学为基础,同时引进了西方其他儿童心理学的先进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在实际观察研究的事实基础上,结合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原则,运用克伯屈教授的启发式教育法、民主自由讨论法以及德可乐利学校的分组教学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幼儿教育思想。撰写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幼稚教育》、《家庭教育》等著作。他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创立的幼儿教育理论至今仍有生命力,对改革当前幼儿教育的弊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2.1 论幼稚教育的对象、性质、任务和意义

孙爱月在《继承与发扬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中提到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2.1.1 幼稚教育的对象应从“0”岁开始。因为婴儿出生的第一天,已能感觉和反映外界的刺激了,说明已开始具有学习和教育的条件。他还将“0”岁到入学前的儿童分为初生婴儿期、乳儿期、步儿期、幼儿期四个年龄阶段,同时提出了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重点。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的中国是首创的,在国际上也是先进的。

2.1.2 幼稚教育是人生最基础的教育。他在《家庭教育》自序中指出:“幼稚期(自出生至7岁)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够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形成了”。因此要“从小教起”, 必须“谨慎学习的初步”。否则第一次学坏了,以致后来一误再误成了第二天性,长大再教育就要费很大力气,也不易改进。对习惯的养成、思想的形成、能力的培养无不如此。这些论点说明,他将幼稚教育作为人生最基础的教育,关系到一个人的成长和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命运。所以,他在1935年发表的《几点宏愿》一文中呼吁:“愿全国儿童„„不论贫富,不论智愚,一律享受相当的教育,达到身心两方面最充分的可能发展”,并亲自实践与研究。

2.1.3 幼稚教育主要通过家庭和集体教养机构进行。因此,他呼吁社会要重视家庭教育,“父母们都要具有教育常识,切实了解儿童的心理和儿童期的价值。”1947年,他针对工农托儿所、幼稚园不发达的情况指出:“托儿所、幼稚园„„不是专为贵妇们设立的,其最大的作用,则在于方便工作妇女的从事工作”。因此提出“普遍设立托儿所、幼稚园”,“普及工厂托儿所,普及农村托儿所”。“这样,幼稚教育的工作者,不仅间接地参加了社会的生产,而且,还正在用集体的力量来教育民族的新生一代,使他们成为国家自救的斗士,个个成为现代中国人”,“为幼稚儿童服务,为工作妇女服务,为民族新生服务。”由此看出,当时他就阐明了幼稚教育不仅具有人生基础教育的性质,而幼稚园、托儿所则更具有双重任务,并指出了发展方向,以及幼稚教育的社会功能。这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一致的。在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他这一主张和理想是不能实现的,但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却正在一步步地实现,1990年统计,全国有幼儿园十七万余所,其中农村幼儿园占69%。[5]

2.1.4 幼稚期是人生可塑性最大时期,需要有适当的环境与优良的养育;学前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各种教育要发生深刻的影响;为了减轻工作妇女对养育子女的负担,迫切需要幼稚教育;为了特殊儿童能得到社会的养护。[4]

2.2 论幼儿的教育目标

孙爱月在《继承与发扬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中提到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陈鹤琴校长针对当时幼稚园没有具体的教育目标,一味抄袭外国的情况说:这样是弄不出好的教育的,并指出:“‘教育’就是要‘教人做人’,对幼儿的教育提出了一下目标:

(1) 幼稚园第一要注意儿童的健康。

(2) 要是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情绪。

(3) 要开发儿童的智力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探索事物的奥妙,丰富知识,发展观察力、想象力、表意的能力和研究探索的态度。

(4)要培养孩子欣赏艺术和表现艺术的技能,是儿童爱美的天性得到合理的发展,在艺术中受到教育。

为实现上述目标,他探索了一套课程教材、教育原则、教学步骤以及教师条件、玩具、教具、设备等的一系列论点和具体方法。[5]

2.3 论儿童心理的特点

陈鹤琴认为,对儿童的培养与成人不同,不能给他们成人化的东西,要适应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要做到儿童化。儿童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合乎儿童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施以适当的教育,找到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收到优良的教育效果。

陈鹤琴认为儿童具有以下特点。

(1) 小孩子好游戏。儿童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儿童还没有养成自制

力,他的行为完全为冲动与疼觉所支配。教师与家长要了解好动是儿童

突出的特点。

(2) 小孩子好模仿。模仿动作,青年老年都有的,不过儿童来得格外充分一

些。第一,应正确了解模仿中的感受性。第二,注意儿童在模仿中的感

受性。第三,懂的模仿的阶段性。第四,知晓儿童模仿的无善恶性 。

(3) 小孩子好奇心强。儿童的好奇心是随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

(4) 小孩子喜欢成功。儿童一有成就,就有自信;成就愈多,自信心愈强,

自信心愈强,愈易成功。学前教育工作者和老师和家长都应懂得这个道

理。

(5) 小孩子喜欢野外生活。郊游对儿童的身体、知识、行为都有良好的影响,

大自然、大社会将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活动课堂,教师应不怕麻烦,多创

造外出游玩的良好机会。

(6) 小孩子喜欢合群。第一,我们要使他得着良好的小朋友;第二,我们应

给他训良的动物做他的伴侣;第三,我们再给他小娃娃之类以聊解他的

寂寞。

(7) 小孩子喜欢被称赞。儿童喜欢听好话,表扬、鼓励能增加儿童的兴趣和

勇气,所以应多采用积极的鼓励措施。

陈鹤琴认为只有依据儿童这些心理特点施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他所揭示的儿童心理特点,为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4]

2.4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陈鹤琴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积极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系统地提出了“活教育”思想,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教育。“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它充分体现了其立足国情、放眼世界的中国化新教育创造精神。应该肯定,这种精神不仅具有破除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主义教育之意义,而且对于今天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影响深远。

30年代末,陈鹤琴在《小学教师》发刊词中重述了陶行知十年前对中国传统死教育的描述,“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并提出教师应该“交货数,活教书,教书活”,学生应该“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总结自己以往教育实践和思想的基础上,明确阐述了自己的“活教育”主张。

2.4.1 活教育思想体系

2.4.1.1“活教育”目的:做人,做中国人,作现代中国人。“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陈鹤琴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的社会性,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个人都难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做“中国人”,“今天我们生在中国,是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中国人与做一个别的国家的人不同”,不同在于,生活在这一国度的人们,共同拥有光荣的历史;生长在这一个国度的人们,其命运息息相关。做“一个中国人”,并进一步提出做“现代中国人”,要满足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服务”。

2.4.1.2“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所谓“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大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既然“活教育”的课程内容是来源于自然、社会和儿童的生活,其组织形式也必须要符合儿童的活动和生活的方式,符合儿童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交往方式。为此,他提出能体现儿童生活整体性和连贯性的“五指活动”形式,即: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2.4.1.3“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他依据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结合本人的教育经验,提出了17条“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当教儿童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么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地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比较教学法;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积极地暗示胜于交际的命令;替代教学法;注

意环境;分组学习;教学游戏化;教学故事化;教师教儿童;精密观察。

陈鹤琴还归纳出“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即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现和批评研讨。

2.5 家庭教育思想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代以来的事情,特别是现在,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现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特别是儿童家庭教育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不仅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起到的作用,而且揭示了家庭教育与民族、国家的关系。因此,可以说家庭教育的重视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陈鹤琴的儿童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撰写的《家庭教育》一书中,该书提出了101条原则,实际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此外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还体现在包括三四十年代陈鹤琴所发表的, 儿童应有良好的环境》、《怎样做父母》(1935年、1934年、1947年、1948年)以及散见在其他教育主张中有关家庭教育的内容。[7]

2.5.1 科学的儿童观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

科学的儿童观就是要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陈鹤琴批判得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慈幼”思想,要求热爱儿童和“爱而会教”。他提出“小孩子有小孩子的意志,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人格,成人应当尊重小孩子的人格”。这是他在批判传统文化中要求子女顺从父母的错误儿童观和学习西方儿童学研究的新成果基础,提出了20世纪中国新型的儿童观:尊重儿童的人格。

科学的儿童观就是要求家庭教育民主化。他认为,做父母的应当同小孩做伴侣的,父母和孩子做游戏的好处很多,既可以沟通彼此间的感情,增加家庭中的天伦之乐,又可以利用做游戏机会教育孩子,发现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思想,及时加以纠正。在儿童教育中贯穿自由和纪律,是培养健全人格和社会公民所必须的,这充分反映了它尊重儿童和对儿童充满爱的教育观。

2.5.2 要把科学地了解儿童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

陈鹤琴认为做父母的应该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教育能力,认真研究和掌握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心理发展规律知识获得的方法以及人格的科学形成,使广大家长都能对自己的子女有个正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这就像家里养花养鱼一样,要想养护得好,就必须知道花和鱼的习性,否则,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造成鱼死网破、劳民伤财的后果。

他认为,家长充分了解了儿童还不行,还应有一个科学的教育方法。他批评

家庭教育中娇生惯养、过分溺爱和专制式的严厉管教方法。他多次告诫父母:“做父母的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尊重‘以身作则’这条原则”。

他强调,家庭教育还要遵循“一致”原则。这种一致不仅仅是父母施教方法的一致,而且是指对孩子教育过程中前后不一致。坚决反对那种在处理同一件事中家长意见不统一,让孩子无所适从,或者前后不一致,让孩子产生蔑视父母的想法。

2.5.3 家庭教育功能应渗透到儿童体、智、德、美、劳等活动的各个环节

陈鹤琴认为,家长要通过言传身教、家庭生活的实践等方式达到家庭教育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5.3.1卫生习惯的养成。他认为“强健的身体是小孩子幸福的根源,若身体不健全,小孩子固然终身受其累,而做父母的也要受无穷的痛苦”。而强健的身体是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从吃、喝、拉、撒、睡等方面入手,通过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2.5.3.2智育方面。他要求家长要多渠道多方式多途径地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

2.5.3.3德育方面。他要求家长要注重儿童的情绪发展,慢慢学会接人待物。成人应为小孩创造活泼、轻松、愉快、有秩序的家庭氛围,反对父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迁移到儿童身上和凭成人的喜怒去责罚小孩。

2.5.3.4美育方面。他要求注重对儿童进行美的熏陶,在剪纸、填图、绘画、音乐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期想象力和创造性,使其自己能够想、自己能做,具有独创精神。[4]

3 学习、继承和发扬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

由于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是建立在我国实际和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及特点的基础上的,并以长期科学实验为依据,还吸收了先进的思想理论。所以有相当的针对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广泛性。经过历史的检验,他当时提出的问题和论点,仍是我们当前要继承解决的。目前,许多同志在实践中运用了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体会他能帮助理解和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对转变传统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传统的教育模式及方法起了促进作用,并提高了教育质量,促进了孩子的发展。所以,学习、运用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形成的主要途径,能促进当前幼儿教育改革,对建立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有很大借鉴价值。为此,要进一步学习、继承和发扬。[5]

参考文献:

[1] 严碧芳. 陈鹤琴幼儿教师教育思想述略[N].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12-15

[2] 严碧芳. 陈鹤琴早期教育思想述略[N].宿州学院学报,2010-01-15

[3] 屠益琼.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思政教育专业

[4] 周玉衡,范喜庆. 学前教育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7:70~79

[5]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 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文集——纪念陈鹤

琴先生诞辰100周年[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07月, (1):45~46.

[6] 张翠芹.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系,2007-4-29

[7] 李自斌. 陈鹤琴儿童家庭教育思想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专业

学 年 论 文

2015届

学生姓名

学 号

院 系 教育学院

专 业 学前教育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6年6月10日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述评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述评

摘 要: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丰富的幼儿教育思想都主要散见于他的教育论著中,并体现在他亲自创建的幼稚师范学校的教育实践中。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先进性等特点,他的“活教育”思想家庭教育思想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探讨。

关键词:陈鹤琴;幼儿教育

1 陈鹤琴的生平

陈鹤琴(1892—1982年),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南京师范学院院长,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享有“中国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的美誉。19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8月考取公费赴美国留学,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同年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兼教务主任。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作为理论研究的实验基地。为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1920年他以自己的长子一鸣为观察研究的对象,对孩子的动作能力、情绪、言语、学习、绘画等各方面的发展,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和实验。陈鹤琴在儿童心理学方面吸收了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主张,认为教育应该以心理学为基础,同时引进了西方其他儿童心理学的先进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在实际观察研究的事实基础上,结合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原则,运用克伯屈教授的启发式教育法、民主自由讨论法以及德可乐利学校的分组教学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幼儿教育思想。撰写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幼稚教育》、《家庭教育》等著作。他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创立的幼儿教育理论至今仍有生命力,对改革当前幼儿教育的弊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2.1 论幼稚教育的对象、性质、任务和意义

孙爱月在《继承与发扬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中提到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2.1.1 幼稚教育的对象应从“0”岁开始。因为婴儿出生的第一天,已能感觉和反映外界的刺激了,说明已开始具有学习和教育的条件。他还将“0”岁到入学前的儿童分为初生婴儿期、乳儿期、步儿期、幼儿期四个年龄阶段,同时提出了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重点。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的中国是首创的,在国际上也是先进的。

2.1.2 幼稚教育是人生最基础的教育。他在《家庭教育》自序中指出:“幼稚期(自出生至7岁) 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够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形成了”。因此要“从小教起”, 必须“谨慎学习的初步”。否则第一次学坏了,以致后来一误再误成了第二天性,长大再教育就要费很大力气,也不易改进。对习惯的养成、思想的形成、能力的培养无不如此。这些论点说明,他将幼稚教育作为人生最基础的教育,关系到一个人的成长和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命运。所以,他在1935年发表的《几点宏愿》一文中呼吁:“愿全国儿童„„不论贫富,不论智愚,一律享受相当的教育,达到身心两方面最充分的可能发展”,并亲自实践与研究。

2.1.3 幼稚教育主要通过家庭和集体教养机构进行。因此,他呼吁社会要重视家庭教育,“父母们都要具有教育常识,切实了解儿童的心理和儿童期的价值。”1947年,他针对工农托儿所、幼稚园不发达的情况指出:“托儿所、幼稚园„„不是专为贵妇们设立的,其最大的作用,则在于方便工作妇女的从事工作”。因此提出“普遍设立托儿所、幼稚园”,“普及工厂托儿所,普及农村托儿所”。“这样,幼稚教育的工作者,不仅间接地参加了社会的生产,而且,还正在用集体的力量来教育民族的新生一代,使他们成为国家自救的斗士,个个成为现代中国人”,“为幼稚儿童服务,为工作妇女服务,为民族新生服务。”由此看出,当时他就阐明了幼稚教育不仅具有人生基础教育的性质,而幼稚园、托儿所则更具有双重任务,并指出了发展方向,以及幼稚教育的社会功能。这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一致的。在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他这一主张和理想是不能实现的,但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却正在一步步地实现,1990年统计,全国有幼儿园十七万余所,其中农村幼儿园占69%。[5]

2.1.4 幼稚期是人生可塑性最大时期,需要有适当的环境与优良的养育;学前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各种教育要发生深刻的影响;为了减轻工作妇女对养育子女的负担,迫切需要幼稚教育;为了特殊儿童能得到社会的养护。[4]

2.2 论幼儿的教育目标

孙爱月在《继承与发扬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中提到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陈鹤琴校长针对当时幼稚园没有具体的教育目标,一味抄袭外国的情况说:这样是弄不出好的教育的,并指出:“‘教育’就是要‘教人做人’,对幼儿的教育提出了一下目标:

(1) 幼稚园第一要注意儿童的健康。

(2) 要是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情绪。

(3) 要开发儿童的智力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探索事物的奥妙,丰富知识,发展观察力、想象力、表意的能力和研究探索的态度。

(4)要培养孩子欣赏艺术和表现艺术的技能,是儿童爱美的天性得到合理的发展,在艺术中受到教育。

为实现上述目标,他探索了一套课程教材、教育原则、教学步骤以及教师条件、玩具、教具、设备等的一系列论点和具体方法。[5]

2.3 论儿童心理的特点

陈鹤琴认为,对儿童的培养与成人不同,不能给他们成人化的东西,要适应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要做到儿童化。儿童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合乎儿童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施以适当的教育,找到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收到优良的教育效果。

陈鹤琴认为儿童具有以下特点。

(1) 小孩子好游戏。儿童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儿童还没有养成自制

力,他的行为完全为冲动与疼觉所支配。教师与家长要了解好动是儿童

突出的特点。

(2) 小孩子好模仿。模仿动作,青年老年都有的,不过儿童来得格外充分一

些。第一,应正确了解模仿中的感受性。第二,注意儿童在模仿中的感

受性。第三,懂的模仿的阶段性。第四,知晓儿童模仿的无善恶性 。

(3) 小孩子好奇心强。儿童的好奇心是随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

(4) 小孩子喜欢成功。儿童一有成就,就有自信;成就愈多,自信心愈强,

自信心愈强,愈易成功。学前教育工作者和老师和家长都应懂得这个道

理。

(5) 小孩子喜欢野外生活。郊游对儿童的身体、知识、行为都有良好的影响,

大自然、大社会将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活动课堂,教师应不怕麻烦,多创

造外出游玩的良好机会。

(6) 小孩子喜欢合群。第一,我们要使他得着良好的小朋友;第二,我们应

给他训良的动物做他的伴侣;第三,我们再给他小娃娃之类以聊解他的

寂寞。

(7) 小孩子喜欢被称赞。儿童喜欢听好话,表扬、鼓励能增加儿童的兴趣和

勇气,所以应多采用积极的鼓励措施。

陈鹤琴认为只有依据儿童这些心理特点施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他所揭示的儿童心理特点,为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4]

2.4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陈鹤琴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积极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系统地提出了“活教育”思想,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教育。“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它充分体现了其立足国情、放眼世界的中国化新教育创造精神。应该肯定,这种精神不仅具有破除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主义教育之意义,而且对于今天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影响深远。

30年代末,陈鹤琴在《小学教师》发刊词中重述了陶行知十年前对中国传统死教育的描述,“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并提出教师应该“交货数,活教书,教书活”,学生应该“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总结自己以往教育实践和思想的基础上,明确阐述了自己的“活教育”主张。

2.4.1 活教育思想体系

2.4.1.1“活教育”目的:做人,做中国人,作现代中国人。“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陈鹤琴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的社会性,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个人都难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做“中国人”,“今天我们生在中国,是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中国人与做一个别的国家的人不同”,不同在于,生活在这一国度的人们,共同拥有光荣的历史;生长在这一个国度的人们,其命运息息相关。做“一个中国人”,并进一步提出做“现代中国人”,要满足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服务”。

2.4.1.2“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所谓“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大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既然“活教育”的课程内容是来源于自然、社会和儿童的生活,其组织形式也必须要符合儿童的活动和生活的方式,符合儿童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交往方式。为此,他提出能体现儿童生活整体性和连贯性的“五指活动”形式,即: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2.4.1.3“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他依据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结合本人的教育经验,提出了17条“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当教儿童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么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地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比较教学法;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积极地暗示胜于交际的命令;替代教学法;注

意环境;分组学习;教学游戏化;教学故事化;教师教儿童;精密观察。

陈鹤琴还归纳出“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即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现和批评研讨。

2.5 家庭教育思想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代以来的事情,特别是现在,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现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特别是儿童家庭教育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不仅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起到的作用,而且揭示了家庭教育与民族、国家的关系。因此,可以说家庭教育的重视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陈鹤琴的儿童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撰写的《家庭教育》一书中,该书提出了101条原则,实际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此外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还体现在包括三四十年代陈鹤琴所发表的, 儿童应有良好的环境》、《怎样做父母》(1935年、1934年、1947年、1948年)以及散见在其他教育主张中有关家庭教育的内容。[7]

2.5.1 科学的儿童观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

科学的儿童观就是要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陈鹤琴批判得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慈幼”思想,要求热爱儿童和“爱而会教”。他提出“小孩子有小孩子的意志,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人格,成人应当尊重小孩子的人格”。这是他在批判传统文化中要求子女顺从父母的错误儿童观和学习西方儿童学研究的新成果基础,提出了20世纪中国新型的儿童观:尊重儿童的人格。

科学的儿童观就是要求家庭教育民主化。他认为,做父母的应当同小孩做伴侣的,父母和孩子做游戏的好处很多,既可以沟通彼此间的感情,增加家庭中的天伦之乐,又可以利用做游戏机会教育孩子,发现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思想,及时加以纠正。在儿童教育中贯穿自由和纪律,是培养健全人格和社会公民所必须的,这充分反映了它尊重儿童和对儿童充满爱的教育观。

2.5.2 要把科学地了解儿童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

陈鹤琴认为做父母的应该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教育能力,认真研究和掌握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心理发展规律知识获得的方法以及人格的科学形成,使广大家长都能对自己的子女有个正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这就像家里养花养鱼一样,要想养护得好,就必须知道花和鱼的习性,否则,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造成鱼死网破、劳民伤财的后果。

他认为,家长充分了解了儿童还不行,还应有一个科学的教育方法。他批评

家庭教育中娇生惯养、过分溺爱和专制式的严厉管教方法。他多次告诫父母:“做父母的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尊重‘以身作则’这条原则”。

他强调,家庭教育还要遵循“一致”原则。这种一致不仅仅是父母施教方法的一致,而且是指对孩子教育过程中前后不一致。坚决反对那种在处理同一件事中家长意见不统一,让孩子无所适从,或者前后不一致,让孩子产生蔑视父母的想法。

2.5.3 家庭教育功能应渗透到儿童体、智、德、美、劳等活动的各个环节

陈鹤琴认为,家长要通过言传身教、家庭生活的实践等方式达到家庭教育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5.3.1卫生习惯的养成。他认为“强健的身体是小孩子幸福的根源,若身体不健全,小孩子固然终身受其累,而做父母的也要受无穷的痛苦”。而强健的身体是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从吃、喝、拉、撒、睡等方面入手,通过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2.5.3.2智育方面。他要求家长要多渠道多方式多途径地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

2.5.3.3德育方面。他要求家长要注重儿童的情绪发展,慢慢学会接人待物。成人应为小孩创造活泼、轻松、愉快、有秩序的家庭氛围,反对父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迁移到儿童身上和凭成人的喜怒去责罚小孩。

2.5.3.4美育方面。他要求注重对儿童进行美的熏陶,在剪纸、填图、绘画、音乐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期想象力和创造性,使其自己能够想、自己能做,具有独创精神。[4]

3 学习、继承和发扬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

由于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是建立在我国实际和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及特点的基础上的,并以长期科学实验为依据,还吸收了先进的思想理论。所以有相当的针对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广泛性。经过历史的检验,他当时提出的问题和论点,仍是我们当前要继承解决的。目前,许多同志在实践中运用了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体会他能帮助理解和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对转变传统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传统的教育模式及方法起了促进作用,并提高了教育质量,促进了孩子的发展。所以,学习、运用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形成的主要途径,能促进当前幼儿教育改革,对建立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有很大借鉴价值。为此,要进一步学习、继承和发扬。[5]

参考文献:

[1] 严碧芳. 陈鹤琴幼儿教师教育思想述略[N].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12-15

[2] 严碧芳. 陈鹤琴早期教育思想述略[N].宿州学院学报,2010-01-15

[3] 屠益琼.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思政教育专业

[4] 周玉衡,范喜庆. 学前教育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7:70~79

[5]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 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文集——纪念陈鹤

琴先生诞辰100周年[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07月, (1):45~46.

[6] 张翠芹.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系,2007-4-29

[7] 李自斌. 陈鹤琴儿童家庭教育思想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专业


相关文章

  •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及其思想述评
  • 摘要:在介绍陈鹤琴生平的基础上,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陈鹤琴著作<家庭教育>的介绍: (2)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3)在学习接受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陈鹤琴:<家庭教育>:家庭教 ...查看


  • 陈鹤琴教学方法论文数学教学论文
  • 陈鹤琴教学方法论文数学教学论文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已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最 重要的一个方面.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动手 操作使学生亲身经历和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实现认识的内 化,促使理 ...查看


  • 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对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发展的启示
  •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研究 摘要:作为我国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的奠基人,陈鹤琴被誉为"中国的福禄培尔"和"中国幼教之父".儿童家庭教育思想是陈鹤琴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查看


  •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合唱教学中的运用
  •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合唱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当代音乐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且重视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合唱教学改革进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在合唱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实施必要的教育新举措,改变传统教学 ...查看


  • 2010-2015历年333真题
  • 2015 年北师大教育硕士333 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课程标准(也可能是课程方案) 3.教学评价 4.教育管理 5.社会性发展 6.学习策略 二.简答 1.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2.孟子的教育思想. 3.赫尔巴特的 ...查看


  • 文艺学美学论文选题参考
  • 2013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文艺学部分) 1."诗言志"与"诗缘情"辨析 2.先秦儒家文论研究 3.先秦道家文艺观研究 3.意境理论的确立和发展 4.李渔戏曲理论研究 5.金圣叹小说 ...查看


  • 论杜威教育思想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影响毕业论文
  • 分类号:G4 单位代码: 112 密 级: 一般 学 号: [1**********]26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论杜威教育思想 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影响 专 业: 教育学 (学前教育方向) 姓 名:袁秀钰 指导教师:王娇艳 职 称:讲 ...查看


  •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选择题
  • 二.单项选择题 1.课题选择的第三个程序是(D.具体化)A.修改确定 2.科学研究的重要特点是(D.创新)A.借鉴 B.横向研究C.常规研D.现代化手段研究 4.把研究分为常规研究与采取现代化手段研究的依据是(C.研究手段 )A.研究方式B ...查看


  •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述评
  • 2002年第3期(总第266期)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No.3,2002General,No.266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述评 许 明 胡晓莺 [摘 要] 本文对近年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课程标准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