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公柳课堂实录

《左公柳》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本文借物写人、抓典型事例写人的表达方式。

3、理解课文内容,从左宗棠感人的爱国事迹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左公柳》。通过预习课文我们知道,文以左公柳命名,实际上写的是?

生:左宗棠(板书)

师:在初读课文之后,左宗棠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生:忠义爱国 刚强睿智 视死如归 铁骨铮铮 刚毅坚韧……

师:作者写了几件事例来表现左宗棠的这些精神品质呢?

生:三件

师:(过渡)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事例,看看在这个事例中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怎样的左宗棠?

二、学习第一个事例:力排众议 主动请缨

1、自读故事,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5—7自然段,看看故事发生时的背景是怎样的? 生:(自读课文后汇报)邻国阿古柏在英军支持下侵入我国南疆,俄国又乘机占领北疆,西北边疆危机日益严重。

师:国难当头之时,朝廷众臣对保卫新疆有怎样的认识?

生:一部分人对保卫新疆的认识有失偏颇,主张放弃新疆。

师:“有失偏颇”是什么意思?

生:有不公正的认识。

师:大臣们对保卫新疆的认识有失偏颇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结合上下文及课前收集的资料来说说。

生1:他们认为新疆是千里荒漠,贫瘠之地。

生2:当时国家困难,粮饷匮乏。

生3:国家面临海防,塞防之争,想要放弃塞防保海防。

2、品析左宗棠的表现,感受他的爱国之情

师:面对大臣们偏颇的认识,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

生:左宗棠

师:左宗棠将竭力排除大家的意见,来坚持自己收复新疆失地的主张,这种做法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

生:力排众议(板书)

师:左宗棠是如何力排众议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画出左宗棠力排众议的句子。

生:默读,动笔画句子

师:要想力排众议,必须理由充分,左宗棠摆出了哪些道理呢?

(随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例句)

生1:这新疆是无数先辈历经千辛万苦才开辟的疆域建立的基业,岂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拱手相让!

师:注意最后用的是感叹号,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

生1:坚决,义正言辞。(再读这句)

师:作为中华子孙的一份子,左宗棠对大臣们偏颇的意见还作出了怎样地反驳呢?

生:天山南北,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等矿藏也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贫瘠之地,实为聚宝之盆!

预设读得好: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有气势,有感情。

师: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他的感情就是?

生:慷慨激昂。

预设读得不好:

师:左宗棠摆出的观点对不对?

生:对。

师:要用自己正确的观点去推翻别人错误的观点,应该用怎样的语调? 生:高昂的、激动的。

师:对,就是要读得慷慨激昂,你再来为我们试试。(生再读)

师:好一段慷慨激昂的陈词,对大臣们的偏颇认识作出了有力的反驳。新疆不仅是聚宝之盆,从军事角度讲,新疆还有怎样的重要性呢?

生:如果放弃新疆,无异于给侵略者留下进攻我国腹地的缺口!

师:好,坚决果断的一句话,将新疆重要的军事地位进行了强调。请看地图(课件出示新疆地图),面积160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既是聚宝之盆又是军事要塞的新疆,怎能落入侵略者手中,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大义凛然的左宗棠,用这三点不容争辩的事实,来力排众议,去唤醒还未觉醒的群臣吧!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合作来接读这段。

(师生接读第6自然段)

师:对新疆的关注,对祖国命运的担忧,让左宗棠在以理服众的同时,还做出了怎样的壮举?

生:这位铁骨铮铮的六旬老人主动请缨。(师板书“主动请缨”)

师:“主动请缨”什么意思?

生:主动请求杀敌的任务。

师: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左宗棠主动请求带兵收复新疆。

师:当时的左宗棠已64岁高龄,因常年的国事操劳而积劳成疾,身体非常虚弱,还经常咳血,可他还做出了主动请缨的壮举。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持着这位已年过六旬,官居一品的朝廷重臣做出这番决策的呢?接下来再读第7自然段。

生:是他满腔的爱国热忱和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

(师连线“爱国”)

三、学习第二个事例:抬棺出征 收复新疆(完成伟业)

1、自读课文,列出小标题

师:因为担忧民族危亡而力排众议,因为要保全领土完整而主动请缨,在第一个事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选择了这两个四字词语来体现左宗棠的爱国举措。在接下来的第二个事例中,左宗棠爱国的举措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第二个事例,也试着像这样,用两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一下。

(生自读课文)

师:谁来为我们概括一下这个故事中左宗棠的爱国举措?

生:抬棺出征 收复新疆(完成伟业)

2、学习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

师:左宗棠收复新疆用了不到两年时间,这近两年的时间中有血雨腥风的战斗,有和敌人巧妙的周旋,还有与沙漠恶劣环境的抗争,但是这些作者都没有写,却偏偏只选取了抬棺出征这个材料,这是为什么呢?

生:这个事例太打动人了,这个事例太典型了。

师:是呀,正是这听也没听说过,见也没见过的事例才更能扣人心弦,突出人物品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在我们平时写人的作文中,也要学习像这样选取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

3、感受左宗棠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这一部分,拿上笔,把文中最能打动你的词句画下来,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

(学生听、画、写)

师:谁来把你的感受和我们分享?

生:我感动的句子是“面对兵马疲惫、粮饷匮乏、运输艰难等重重困难,仍信心百倍”,让我感动的原因是他能面对困难仍充满信心。

师:左宗棠面对重重困难仍能信心百倍的原因是什么呢?品读一下接下来的一句话。

生:因为他打的是一场正义之仗,是一场保家卫国之仗,他相信自己一定能赶走侵略者,所以他信心百倍。

师:说得好,你能为我们读出左宗棠这种在面临重重困难时表现出的决心吗?

(学生强调困难后,信心百倍地读)

师:你为我们展现出了刚毅坚韧的左宗棠满怀的信心。

生:让我感动的句子是“令人震惊的是,这支队伍中竟有众人抬着一口黑漆棺材!这口棺材是左宗棠为自己准备的。临出发时,左宗棠便郑重地吩咐部下,如果他在收复新疆失地的征战中死去,就用这口棺材收敛他的尸体。”感动的原因是,左宗棠他视死如归的精神。

师:面对死亡却还能毫不畏惧,已经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这样的举措真让人震惊,为我们读出左宗棠英勇无畏的气慨来好吗?

(生再读这段话,读出震惊和决心)

师:同学们请看这幅图(出示课件图),这位白发苍苍的六旬老人,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为了激起所有将士们的斗志,毅然抬着棺材赶赴战场。看到此情此景,如果你是这千千万万将士中的一员,你想对这样的主帅说些什么呢?

生:老将军,您英勇无畏的信心让我感动。

生:老将军,您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决心值得我们学习。 生:将军,我们也会像您一样,用自己的生命,去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 生:将军,我们一定会奋勇杀敌,赶走侵略者,我们一定能收复新疆。 ……

师:你们的回答让我感动,你们的回答让我热血沸腾,左宗棠正是用自己的信心和睿智让所有的将士都变成了怒吼的雄狮,征途再艰险,敌人再强悍,我们的将士们都能一往无前,奋勇冲杀,这一仗打出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让我们齐读第11自然段,赞一赞左宗棠的功绩。

(生齐读第11自然段)

师:这场正义之战,让我们看到的仅仅只是一个爱国的左宗棠吗?

生:不是,我看到了千万个由左宗棠带领的保家卫国的爱国将士。

(再连线“爱国”)

四、学习第三个事例:植树造林 建设新疆

1、学习第13自然段,体会植树造林的作用

师:左宗棠不仅带将士们收复了新疆,更是凭着对新疆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为新疆做了许多好事。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第13自然段,看看左宗棠建设新疆中最典型的事例是什么?

(生速读13自然段)

师:谁能像前面那样概括出这个故事的小标题?

生:植树造林,建设新疆。(板书)

2、出示诗句对比,感受左公的功绩。

师:唐朝诗人王之涣曾这样描写塞外边疆荒凉萧条的景象。(课件出示诗句) 生:齐读“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师:而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他的老友杨昌睿来西北为他筹备军务时,看到的却是片片树林,不由得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生:看课件齐读“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师:左宗棠深谋远虑地建设新疆,植树造林的举措,又一次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左宗棠的赤诚爱国之情。(连线“爱国”)

五、学习写柳树的句子,体会作者借柳赞人的感情

1、读中感受左公的精神品格

师:既然本文要表现的是左宗棠的爱国事例,为何又要以左公柳命名呢? 生:因为左公柳是左宗棠及爱国将士种的。

师:仅仅只是这个原因吗?请同学们结合文中写柳树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小组同学之间讨论讨论。

(小组合作交流)

生:这些柳树身上具有左公及将士们身上那些相似的品格。

生:“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这柳树面对干旱沙漠恶劣的自然环境,居然还能长得如此茁壮,真让人不可思议,它真像我们面对艰难还能取得胜利的爱国将士。

生:“这屹立在戈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这左公柳刚强、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让我仿佛看到了拥有同样精神的爱国将士。

生:“它依然屹立在黄沙之中,那茂密的树叶,那铁筋般的枝条,那挺拔的身躯,那在同沙漠进行生死较量中流淌着的顽强的生命力……”这组排比句所描写的左公柳让我看到的就是和它一样坚毅顽强的左宗棠和爱国将士们。

生:“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这两句话运用自问自答的方法,强调了左公柳就是左宗棠及爱国将士们精神的象征。

2、解题、点明借物喻人

师:此时的“左公柳”还仅仅是那棵柳树吗?

生:既是指生长在千里戈壁上的大柳树,更指为保卫新疆和建设新疆作出了贡献的左宗棠。

师:是的,这是在借柳树来赞美左宗棠,这种写作手法就叫“借物喻人”。

五、总结升华

1、赞柳树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株柳树吧!(出示柳树画面)它面对风沙,依旧傲然挺立;它扎根戈壁,原于英勇无畏;它抗衡沙漠,只因顽强坚韧,它还只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吗?

课件出示: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学生齐读)

2、赞左宗棠

师:是啊,看到这柳树,我们仿佛就看到了力排众议、铁骨铮铮的左宗棠;看到这柳树我们仿佛就看到了抬棺出征、视死如归的左宗棠;看到这柳树我们仿佛就看到了植树造林、睿智奉献的左宗棠。让咱们再读这句话,赞赞我们忠义爱国的左宗棠吧!

课件出示: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左宗棠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生齐读这两句话)

3、赞美所有爱国将士们

师:这精神之树不仅仅是左宗棠的象征,还是所有爱国将士们的化身。让我们齐声赞美这些英勇无畏的爱国将士们吧!

课件出示: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生齐读这两句话)

六、总结升华

22左公柳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他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

2、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通过课文学习作者以柳树为线索贯穿全篇,选取典型事例描写人物,详略得当,一语双关等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 通过有感情朗读理解重点句段,谈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左宗棠的爱国热忱。

2、 找出描写柳树的句子,体会作者每次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1、 左公柳的图片

2、 左宗棠的简介资料

3、 《凉州词》的视频

4、 《玉门关》的视频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昨天的见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说一个礼物也不好,不如直接说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请静静欣赏。)(昨天上课一开始的不顺畅,皆有礼物一词惹得祸!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悔呀!)瞧!(出示古诗《凉州词》)

一、导入新课:

刚才大家欣赏了这首古诗,同学们还沉浸在古诗的意蕴中,想亲自到玉门关去游览吗?让我当导游咱们一起去吧!

(这个环节这样说不好,《凉州词》这一视频的效果没有完全达到,而且也与讲课不太衔接,如果改成这样说效果会好——“同学们,现在谁能给大家背一背这首《凉州词》,学生齐背,师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大家想亲自到玉门关看看吗?“)(放视频 玉门关)在玉门关这个地方真的没有杨柳吗?有!叫什么名字?(左公柳)对,看来你课前预习的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22课板书课题左公柳。这节课咱们就跟随作者一同去旅游吧!

二、学习1-3自然段

1、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左公柳是什么样子的呢?

2、指生读课文。(出示句子1)这一句话描写的是什么?在茫茫黄沙中咱们这些游客突然间看到如此茂盛的大柳树,你会是什么心情?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3、它与我们平时见到了柳树有什么不一样吗?我们再一次观察这棵树,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句子2)

读读这句话,想想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赞美赞叹)谁想来读读这句话?我听出了你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大家一起读一读吧!

三、学习5-14自然段

1、看来大家都沉浸在了对这棵柳树赞叹之中,那除了赞叹你还有疑问吗?(为什么叫左公柳?)要想知道答案,就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批注写下你的感受。再练习有感情朗读。

2、学生自学。(到了自学时,没有让学生再读读画出的句子,就直接开始交流啦!忘了,紧张啦!

3、师生交流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左宗棠)讲了他的什么事?(收复新疆 建设新疆)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爱国情怀)

(2)你对左宗棠有什么了解?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的了解吗?(师出示左宗棠资料)美国的《新闻周刊》在2000年的时候评出了最近一千年全世界的40位智慧名人。这其中,中国有三位:一位是毛泽东,再一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

(3)课文中左宗棠的什么精神深深感动了你?(爱国)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左宗棠爱国的呢?

4、学生交流感受,教师顺势引导重点学习“力排众议”

(1)生读第六自然段。

(2) “力排众议”是什么意思?力,竭力。排,排除。议,议论、意见。尽力排除各种反对意见,以便维护自己的正确主张。在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左宗棠以一人之力,要反对哪些意见?(学生回答)

(3)请同学们都读读这一段找一找左宗棠要排除哪些不同的意见?他是怎么说的?练习和同桌有感情读一读。

(4)谁来说一说,左宗棠要排除哪些意见?(放弃新疆、千里荒漠贫瘠之地)他是怎么说的?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出左宗棠的爱国热情?就请你这样读。指生读左宗棠的话。同桌两个能不能表演读一读。一个读不同意见一个读左宗棠的话。(同桌练读)指一两组展示读。

(5)听到一句句慷慨激昂的左宗棠的话语,老师被这种爱国精神深深感动了。咱们再来合作读读这一段,大家都当一回爱国名将左宗棠。一日早朝,就有大臣向慈禧太后启奏说:“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生读“这新疆是无数先辈历经千辛万苦才开辟的疆域、建立的基业,岂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拱手相让!”师说:“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生读“天山南北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等矿藏也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贫瘠之地,实为聚宝之盆!”师说:依臣之见,还是放弃新疆,还是保卫祖国海防重要!生读:“如果放弃新疆,无异于给侵略者留下进攻我国腹地的缺口!”

在左宗棠看来,“若此时不收复新疆,则我退寸,而寇进尺”,收复新疆,势在必行。倘若一枪不发,将万里腴疆拱手让给别人,岂不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当民族最危急的时刻到来之际,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为和平而战,为捍卫民族的光荣而战,直到最后胜利。

5、 交流“抬棺出征”

(1) 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左宗棠的满腔爱国热情?

这位铁骨铮铮的六旬老人主动请缨!什么是“主动请缨”?请求杀敌的意思。 当时左宗棠已有64岁高龄,而且体弱多病,但是他毅然主动请缨要去收复新疆,足见他的满腔爱国热情。齐读“他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和满腔的爱国热忱折服了满朝文武。”

(2) “他肩负着国人的重托,胸中燃烧着正义的烈火,率领六万湖湘子弟,悄然离京,马不停蹄的赶往千里之外的烽烟滚滚的战场。”带兵出征面临哪些困难?为何还有信心?这信心来自于什么?(强烈的民族意识,他这是为捍卫民族的光荣而战,是为正义而战。所以他信心百倍,气势不可阻挡!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3) 左宗棠说:“六十许人,岂尚有贪功之念?所以一力承担者,此心想能鉴之。”你能读懂他的心吗?这是颗心里满含的是什么?如果你是在场的一个官兵,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一段。(面对左宗棠视死如归的决心,在场官兵个个泪流满面,无不为之动容。他们深知,这位刚毅、睿智的老将军早已预料到征途的艰险,但是他已完全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4)他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纵然是万丈深渊,也百折不回,宁愿马革裹尸。一个人一旦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他就荣辱皆亡,名利皆亡,他的人格就伟大了,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6、交流建设新疆

(1)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左宗棠的爱国热情?学生读第13自然段。谈感受。

(2)浙江巡抚、左宗棠的老友杨昌睿在清廷恢复新疆建省后到西域,所到之处,杨柳成荫,鸟鸣枝头,人来车往,百业兴旺,当即吟出了这样的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人们为了纪念左宗棠,便将这柳树称为左公柳。(出示图片欣赏)

四、学习第14自然段

1、听完了导游的讲述,我们情不自禁的再次凝望眼前这棵柳树学生接读其余语句。出示句子3.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思想感情?

3、从树到人,看似写树,实则写人,表达作者对左宗棠爱国将士们的崇敬的心情,歌颂象左宗棠这样的爱国将士身上所具有的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

五、总结写作方法

1、大家思考,作者为什么用左公柳来做题目呢?左公柳仅仅只代表柳树?还指谁?(左宗棠)这叫一语双关的写法。

2、那课文中的线索是什么呢?(柳树一直贯穿全篇—)(这里也忘了说!

3、作者选取的这些事件详细描写的是哪些?略写的是哪些?(有详有略)

4、作者选取了左宗棠在手赴新疆中的典型事例,让我们感受到了左宗棠的满腔爱国热忱。(典型事例)大家在以后写人的文章中也可以学习运用这些写作方法。

四、布置作业

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左宗棠的事迹吗?课下可以阅读这些文章。《清代名将左宗棠》《左宗棠巧对曾国藩》。

他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纵然是万丈深渊,

也百折不回,宁愿马革裹尸。一个人一旦将自

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他就荣辱皆

亡,名利皆亡,他的人格就伟大了,撑起了中

华民族的脊梁。

《左公柳》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本文借物写人、抓典型事例写人的表达方式。

3、理解课文内容,从左宗棠感人的爱国事迹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左公柳》。通过预习课文我们知道,文以左公柳命名,实际上写的是?

生:左宗棠(板书)

师:在初读课文之后,左宗棠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生:忠义爱国 刚强睿智 视死如归 铁骨铮铮 刚毅坚韧……

师:作者写了几件事例来表现左宗棠的这些精神品质呢?

生:三件

师:(过渡)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事例,看看在这个事例中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怎样的左宗棠?

二、学习第一个事例:力排众议 主动请缨

1、自读故事,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5—7自然段,看看故事发生时的背景是怎样的? 生:(自读课文后汇报)邻国阿古柏在英军支持下侵入我国南疆,俄国又乘机占领北疆,西北边疆危机日益严重。

师:国难当头之时,朝廷众臣对保卫新疆有怎样的认识?

生:一部分人对保卫新疆的认识有失偏颇,主张放弃新疆。

师:“有失偏颇”是什么意思?

生:有不公正的认识。

师:大臣们对保卫新疆的认识有失偏颇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结合上下文及课前收集的资料来说说。

生1:他们认为新疆是千里荒漠,贫瘠之地。

生2:当时国家困难,粮饷匮乏。

生3:国家面临海防,塞防之争,想要放弃塞防保海防。

2、品析左宗棠的表现,感受他的爱国之情

师:面对大臣们偏颇的认识,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

生:左宗棠

师:左宗棠将竭力排除大家的意见,来坚持自己收复新疆失地的主张,这种做法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

生:力排众议(板书)

师:左宗棠是如何力排众议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画出左宗棠力排众议的句子。

生:默读,动笔画句子

师:要想力排众议,必须理由充分,左宗棠摆出了哪些道理呢?

(随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例句)

生1:这新疆是无数先辈历经千辛万苦才开辟的疆域建立的基业,岂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拱手相让!

师:注意最后用的是感叹号,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

生1:坚决,义正言辞。(再读这句)

师:作为中华子孙的一份子,左宗棠对大臣们偏颇的意见还作出了怎样地反驳呢?

生:天山南北,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等矿藏也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贫瘠之地,实为聚宝之盆!

预设读得好: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有气势,有感情。

师: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他的感情就是?

生:慷慨激昂。

预设读得不好:

师:左宗棠摆出的观点对不对?

生:对。

师:要用自己正确的观点去推翻别人错误的观点,应该用怎样的语调? 生:高昂的、激动的。

师:对,就是要读得慷慨激昂,你再来为我们试试。(生再读)

师:好一段慷慨激昂的陈词,对大臣们的偏颇认识作出了有力的反驳。新疆不仅是聚宝之盆,从军事角度讲,新疆还有怎样的重要性呢?

生:如果放弃新疆,无异于给侵略者留下进攻我国腹地的缺口!

师:好,坚决果断的一句话,将新疆重要的军事地位进行了强调。请看地图(课件出示新疆地图),面积160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既是聚宝之盆又是军事要塞的新疆,怎能落入侵略者手中,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大义凛然的左宗棠,用这三点不容争辩的事实,来力排众议,去唤醒还未觉醒的群臣吧!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合作来接读这段。

(师生接读第6自然段)

师:对新疆的关注,对祖国命运的担忧,让左宗棠在以理服众的同时,还做出了怎样的壮举?

生:这位铁骨铮铮的六旬老人主动请缨。(师板书“主动请缨”)

师:“主动请缨”什么意思?

生:主动请求杀敌的任务。

师: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左宗棠主动请求带兵收复新疆。

师:当时的左宗棠已64岁高龄,因常年的国事操劳而积劳成疾,身体非常虚弱,还经常咳血,可他还做出了主动请缨的壮举。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持着这位已年过六旬,官居一品的朝廷重臣做出这番决策的呢?接下来再读第7自然段。

生:是他满腔的爱国热忱和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

(师连线“爱国”)

三、学习第二个事例:抬棺出征 收复新疆(完成伟业)

1、自读课文,列出小标题

师:因为担忧民族危亡而力排众议,因为要保全领土完整而主动请缨,在第一个事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选择了这两个四字词语来体现左宗棠的爱国举措。在接下来的第二个事例中,左宗棠爱国的举措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第二个事例,也试着像这样,用两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一下。

(生自读课文)

师:谁来为我们概括一下这个故事中左宗棠的爱国举措?

生:抬棺出征 收复新疆(完成伟业)

2、学习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

师:左宗棠收复新疆用了不到两年时间,这近两年的时间中有血雨腥风的战斗,有和敌人巧妙的周旋,还有与沙漠恶劣环境的抗争,但是这些作者都没有写,却偏偏只选取了抬棺出征这个材料,这是为什么呢?

生:这个事例太打动人了,这个事例太典型了。

师:是呀,正是这听也没听说过,见也没见过的事例才更能扣人心弦,突出人物品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在我们平时写人的作文中,也要学习像这样选取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

3、感受左宗棠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这一部分,拿上笔,把文中最能打动你的词句画下来,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

(学生听、画、写)

师:谁来把你的感受和我们分享?

生:我感动的句子是“面对兵马疲惫、粮饷匮乏、运输艰难等重重困难,仍信心百倍”,让我感动的原因是他能面对困难仍充满信心。

师:左宗棠面对重重困难仍能信心百倍的原因是什么呢?品读一下接下来的一句话。

生:因为他打的是一场正义之仗,是一场保家卫国之仗,他相信自己一定能赶走侵略者,所以他信心百倍。

师:说得好,你能为我们读出左宗棠这种在面临重重困难时表现出的决心吗?

(学生强调困难后,信心百倍地读)

师:你为我们展现出了刚毅坚韧的左宗棠满怀的信心。

生:让我感动的句子是“令人震惊的是,这支队伍中竟有众人抬着一口黑漆棺材!这口棺材是左宗棠为自己准备的。临出发时,左宗棠便郑重地吩咐部下,如果他在收复新疆失地的征战中死去,就用这口棺材收敛他的尸体。”感动的原因是,左宗棠他视死如归的精神。

师:面对死亡却还能毫不畏惧,已经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这样的举措真让人震惊,为我们读出左宗棠英勇无畏的气慨来好吗?

(生再读这段话,读出震惊和决心)

师:同学们请看这幅图(出示课件图),这位白发苍苍的六旬老人,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为了激起所有将士们的斗志,毅然抬着棺材赶赴战场。看到此情此景,如果你是这千千万万将士中的一员,你想对这样的主帅说些什么呢?

生:老将军,您英勇无畏的信心让我感动。

生:老将军,您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决心值得我们学习。 生:将军,我们也会像您一样,用自己的生命,去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 生:将军,我们一定会奋勇杀敌,赶走侵略者,我们一定能收复新疆。 ……

师:你们的回答让我感动,你们的回答让我热血沸腾,左宗棠正是用自己的信心和睿智让所有的将士都变成了怒吼的雄狮,征途再艰险,敌人再强悍,我们的将士们都能一往无前,奋勇冲杀,这一仗打出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让我们齐读第11自然段,赞一赞左宗棠的功绩。

(生齐读第11自然段)

师:这场正义之战,让我们看到的仅仅只是一个爱国的左宗棠吗?

生:不是,我看到了千万个由左宗棠带领的保家卫国的爱国将士。

(再连线“爱国”)

四、学习第三个事例:植树造林 建设新疆

1、学习第13自然段,体会植树造林的作用

师:左宗棠不仅带将士们收复了新疆,更是凭着对新疆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为新疆做了许多好事。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第13自然段,看看左宗棠建设新疆中最典型的事例是什么?

(生速读13自然段)

师:谁能像前面那样概括出这个故事的小标题?

生:植树造林,建设新疆。(板书)

2、出示诗句对比,感受左公的功绩。

师:唐朝诗人王之涣曾这样描写塞外边疆荒凉萧条的景象。(课件出示诗句) 生:齐读“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师:而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他的老友杨昌睿来西北为他筹备军务时,看到的却是片片树林,不由得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生:看课件齐读“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师:左宗棠深谋远虑地建设新疆,植树造林的举措,又一次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左宗棠的赤诚爱国之情。(连线“爱国”)

五、学习写柳树的句子,体会作者借柳赞人的感情

1、读中感受左公的精神品格

师:既然本文要表现的是左宗棠的爱国事例,为何又要以左公柳命名呢? 生:因为左公柳是左宗棠及爱国将士种的。

师:仅仅只是这个原因吗?请同学们结合文中写柳树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小组同学之间讨论讨论。

(小组合作交流)

生:这些柳树身上具有左公及将士们身上那些相似的品格。

生:“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这柳树面对干旱沙漠恶劣的自然环境,居然还能长得如此茁壮,真让人不可思议,它真像我们面对艰难还能取得胜利的爱国将士。

生:“这屹立在戈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这左公柳刚强、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让我仿佛看到了拥有同样精神的爱国将士。

生:“它依然屹立在黄沙之中,那茂密的树叶,那铁筋般的枝条,那挺拔的身躯,那在同沙漠进行生死较量中流淌着的顽强的生命力……”这组排比句所描写的左公柳让我看到的就是和它一样坚毅顽强的左宗棠和爱国将士们。

生:“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这两句话运用自问自答的方法,强调了左公柳就是左宗棠及爱国将士们精神的象征。

2、解题、点明借物喻人

师:此时的“左公柳”还仅仅是那棵柳树吗?

生:既是指生长在千里戈壁上的大柳树,更指为保卫新疆和建设新疆作出了贡献的左宗棠。

师:是的,这是在借柳树来赞美左宗棠,这种写作手法就叫“借物喻人”。

五、总结升华

1、赞柳树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株柳树吧!(出示柳树画面)它面对风沙,依旧傲然挺立;它扎根戈壁,原于英勇无畏;它抗衡沙漠,只因顽强坚韧,它还只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吗?

课件出示: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学生齐读)

2、赞左宗棠

师:是啊,看到这柳树,我们仿佛就看到了力排众议、铁骨铮铮的左宗棠;看到这柳树我们仿佛就看到了抬棺出征、视死如归的左宗棠;看到这柳树我们仿佛就看到了植树造林、睿智奉献的左宗棠。让咱们再读这句话,赞赞我们忠义爱国的左宗棠吧!

课件出示: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左宗棠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生齐读这两句话)

3、赞美所有爱国将士们

师:这精神之树不仅仅是左宗棠的象征,还是所有爱国将士们的化身。让我们齐声赞美这些英勇无畏的爱国将士们吧!

课件出示: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生齐读这两句话)

六、总结升华

22左公柳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他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

2、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通过课文学习作者以柳树为线索贯穿全篇,选取典型事例描写人物,详略得当,一语双关等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 通过有感情朗读理解重点句段,谈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左宗棠的爱国热忱。

2、 找出描写柳树的句子,体会作者每次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1、 左公柳的图片

2、 左宗棠的简介资料

3、 《凉州词》的视频

4、 《玉门关》的视频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昨天的见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说一个礼物也不好,不如直接说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请静静欣赏。)(昨天上课一开始的不顺畅,皆有礼物一词惹得祸!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悔呀!)瞧!(出示古诗《凉州词》)

一、导入新课:

刚才大家欣赏了这首古诗,同学们还沉浸在古诗的意蕴中,想亲自到玉门关去游览吗?让我当导游咱们一起去吧!

(这个环节这样说不好,《凉州词》这一视频的效果没有完全达到,而且也与讲课不太衔接,如果改成这样说效果会好——“同学们,现在谁能给大家背一背这首《凉州词》,学生齐背,师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大家想亲自到玉门关看看吗?“)(放视频 玉门关)在玉门关这个地方真的没有杨柳吗?有!叫什么名字?(左公柳)对,看来你课前预习的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22课板书课题左公柳。这节课咱们就跟随作者一同去旅游吧!

二、学习1-3自然段

1、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左公柳是什么样子的呢?

2、指生读课文。(出示句子1)这一句话描写的是什么?在茫茫黄沙中咱们这些游客突然间看到如此茂盛的大柳树,你会是什么心情?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3、它与我们平时见到了柳树有什么不一样吗?我们再一次观察这棵树,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句子2)

读读这句话,想想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赞美赞叹)谁想来读读这句话?我听出了你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大家一起读一读吧!

三、学习5-14自然段

1、看来大家都沉浸在了对这棵柳树赞叹之中,那除了赞叹你还有疑问吗?(为什么叫左公柳?)要想知道答案,就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批注写下你的感受。再练习有感情朗读。

2、学生自学。(到了自学时,没有让学生再读读画出的句子,就直接开始交流啦!忘了,紧张啦!

3、师生交流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左宗棠)讲了他的什么事?(收复新疆 建设新疆)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爱国情怀)

(2)你对左宗棠有什么了解?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的了解吗?(师出示左宗棠资料)美国的《新闻周刊》在2000年的时候评出了最近一千年全世界的40位智慧名人。这其中,中国有三位:一位是毛泽东,再一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

(3)课文中左宗棠的什么精神深深感动了你?(爱国)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左宗棠爱国的呢?

4、学生交流感受,教师顺势引导重点学习“力排众议”

(1)生读第六自然段。

(2) “力排众议”是什么意思?力,竭力。排,排除。议,议论、意见。尽力排除各种反对意见,以便维护自己的正确主张。在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左宗棠以一人之力,要反对哪些意见?(学生回答)

(3)请同学们都读读这一段找一找左宗棠要排除哪些不同的意见?他是怎么说的?练习和同桌有感情读一读。

(4)谁来说一说,左宗棠要排除哪些意见?(放弃新疆、千里荒漠贫瘠之地)他是怎么说的?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出左宗棠的爱国热情?就请你这样读。指生读左宗棠的话。同桌两个能不能表演读一读。一个读不同意见一个读左宗棠的话。(同桌练读)指一两组展示读。

(5)听到一句句慷慨激昂的左宗棠的话语,老师被这种爱国精神深深感动了。咱们再来合作读读这一段,大家都当一回爱国名将左宗棠。一日早朝,就有大臣向慈禧太后启奏说:“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生读“这新疆是无数先辈历经千辛万苦才开辟的疆域、建立的基业,岂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拱手相让!”师说:“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生读“天山南北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等矿藏也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贫瘠之地,实为聚宝之盆!”师说:依臣之见,还是放弃新疆,还是保卫祖国海防重要!生读:“如果放弃新疆,无异于给侵略者留下进攻我国腹地的缺口!”

在左宗棠看来,“若此时不收复新疆,则我退寸,而寇进尺”,收复新疆,势在必行。倘若一枪不发,将万里腴疆拱手让给别人,岂不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当民族最危急的时刻到来之际,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为和平而战,为捍卫民族的光荣而战,直到最后胜利。

5、 交流“抬棺出征”

(1) 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左宗棠的满腔爱国热情?

这位铁骨铮铮的六旬老人主动请缨!什么是“主动请缨”?请求杀敌的意思。 当时左宗棠已有64岁高龄,而且体弱多病,但是他毅然主动请缨要去收复新疆,足见他的满腔爱国热情。齐读“他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和满腔的爱国热忱折服了满朝文武。”

(2) “他肩负着国人的重托,胸中燃烧着正义的烈火,率领六万湖湘子弟,悄然离京,马不停蹄的赶往千里之外的烽烟滚滚的战场。”带兵出征面临哪些困难?为何还有信心?这信心来自于什么?(强烈的民族意识,他这是为捍卫民族的光荣而战,是为正义而战。所以他信心百倍,气势不可阻挡!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3) 左宗棠说:“六十许人,岂尚有贪功之念?所以一力承担者,此心想能鉴之。”你能读懂他的心吗?这是颗心里满含的是什么?如果你是在场的一个官兵,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一段。(面对左宗棠视死如归的决心,在场官兵个个泪流满面,无不为之动容。他们深知,这位刚毅、睿智的老将军早已预料到征途的艰险,但是他已完全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4)他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纵然是万丈深渊,也百折不回,宁愿马革裹尸。一个人一旦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他就荣辱皆亡,名利皆亡,他的人格就伟大了,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6、交流建设新疆

(1)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左宗棠的爱国热情?学生读第13自然段。谈感受。

(2)浙江巡抚、左宗棠的老友杨昌睿在清廷恢复新疆建省后到西域,所到之处,杨柳成荫,鸟鸣枝头,人来车往,百业兴旺,当即吟出了这样的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人们为了纪念左宗棠,便将这柳树称为左公柳。(出示图片欣赏)

四、学习第14自然段

1、听完了导游的讲述,我们情不自禁的再次凝望眼前这棵柳树学生接读其余语句。出示句子3.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思想感情?

3、从树到人,看似写树,实则写人,表达作者对左宗棠爱国将士们的崇敬的心情,歌颂象左宗棠这样的爱国将士身上所具有的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

五、总结写作方法

1、大家思考,作者为什么用左公柳来做题目呢?左公柳仅仅只代表柳树?还指谁?(左宗棠)这叫一语双关的写法。

2、那课文中的线索是什么呢?(柳树一直贯穿全篇—)(这里也忘了说!

3、作者选取的这些事件详细描写的是哪些?略写的是哪些?(有详有略)

4、作者选取了左宗棠在手赴新疆中的典型事例,让我们感受到了左宗棠的满腔爱国热忱。(典型事例)大家在以后写人的文章中也可以学习运用这些写作方法。

四、布置作业

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左宗棠的事迹吗?课下可以阅读这些文章。《清代名将左宗棠》《左宗棠巧对曾国藩》。

他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纵然是万丈深渊,

也百折不回,宁愿马革裹尸。一个人一旦将自

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他就荣辱皆

亡,名利皆亡,他的人格就伟大了,撑起了中

华民族的脊梁。


相关文章

  • 22.[左公柳]
  • 还地桥镇"三环一体式导学助教"课堂教学模式 五年级语文 导学助教案◆ 22.左公柳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1 第一课时 一.[目标导学] 知识目标:认读本课生字,掌握本课词语. 能力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查看


  • [左公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左公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左公柳>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他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中表现的满腔爱国热忱.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 ...查看


  • 左公柳教案
  • <左公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言行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2.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 3.从左宗棠感人的爱国事迹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重点词句, 2.本文借物喻人.抓 ...查看


  • 西部地平线上的日出教学设计(三)
  •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三备:何长喜 目标导航: 1.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学习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及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3.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验文中历史典故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 预 习 案 课前导学 ...查看


  • 五年级语文计划
  •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9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9人,年龄一般在11-12岁之间,学生全部来自周围的几个自然村. 经过四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独立识字和独立阅读课外书的能 ...查看


  •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一则)
  •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一则 李建平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预备铃响后,我胸有成竹地步入教室,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优美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漫漫戈壁沙丘之中一条浓 ...查看


  • [左公柳]教学设计
  • <左公柳>教学设计 执教:三台县潼川二小 戴虹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仔细品读重点段落,把语言文字描叙的内容具体到一幅幅人物场景,使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大脑皮层中鲜活起来,即动起来,说起来,然后把鲜活的人物放回语言文字中,去感受作者描叙 ...查看


  • 左公柳试课稿
  • <左公柳>试课稿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22课(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请大家齐读课题. 1.首先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对字词的掌握情况,请同学们快速的拿出本和笔,听写词语:纤巧 疲惫 携带 慷慨激昂 (指导范写携) ( ...查看


  • 江南陶公柳lignleft阅读答案
  • 江南陶公柳lignleft ①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江南陶公柳率先从严冬中苏醒过来,最早报送春的信息. ②江南陶公柳,生长在鄂州城区环洋澜湖畔,宛如一条柔媚的绸带缠绕在几千米的长堤上.早春时节,柳芽初萌,星星点点散落在大小树枝上,嫩芽在蒙蒙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