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浅析绩效管理问题

浅析绩效管理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对绩效管理的作用的描述,就目前国内一些企业里存在的绩效管理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一些绩效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绩效管理 作用 问题 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围绕如何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关注

绩效管理已是市场经济竞争业绩导向下的必然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企业流程再造和全面质量管理等活动的风起云涌,绩效评估的观念和制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偏重财务目标的达成,扩大为整体经营成效的提升,绩效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绩效管理的基本理念

绩效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发展战略和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员工或群体的行为表现、劳动态度和工作业绩,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员工和组织的行为,提高员工和组织的素质,挖掘其潜力的活动过程。

绩效管理与我们常说的绩效考核不同。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和持续的过程,强调的是事前的目标沟通与承诺,过程的管理与偏离指导,事后的结果确认与发展。绩效是全体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责任。高层管理者通过绩效管理来实现战略、达成公司目标;中层管理者通过绩效管理来更好地完成本部门的任务;员工通过绩效管理达成工作目标,提高个人绩效、培养职业发展潜能等;而绩效考核只不过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

二、绩效管理的作用

首先,在绩效管理的计划阶段,通过层层分解下达目标,实现了压力有效地向下传递,促使公司达成预定目标。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反馈体系,能够保证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地反馈信息,并且对计划进行迅速调整,对绩效管理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在绩效评估

阶段,通过准确评估绩效计划的实施结果,从而有利于计划管理的改善。绩效管理通过建立一系列制度来规范每一位管理者的行为,从而使得管理者管理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其次,绩效管理能够提升企业和个人的绩效。其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企业战略、部门战术与个人职业目标,为企业员工指明了奋斗方向。通过多种方式激励高绩效部门与员工不断努力以提升绩效,多种方式督促低绩效的部门与员工找到差距以改善绩效。绩效管理能够使得企业内部许多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也能够淘汰企业不合适的人员并且吸引企业外部人才。使得企业人力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促成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的提高。

再次,绩效管理与企业目标管理相结合,并且有效地控制企业绩效目标实施过程,加强了企业的执行力与聚焦力,提升了企业整体的快速反应能力。

最后,可以避免冲突。通过企业的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冲突,当企业的员工理解绩效管理是一种工作互动与帮助的时候,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绩效管理人员的职责是通过相应的绩效管理与沟通去发现问题,并帮助员工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绩效管理是一种双方的合作的过程,它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冲突,增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企业的员工也将会因为对工作的理解与表现而受益,当他们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与绩效预期,便会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三、目前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管理的目的与意义不明确。在进行绩效管理与考核中过分地注重于“突击”式绩效考核成绩,而轻于绩效计划、绩效改进,仅把粗放式的考核绩效结果用于薪酬回报,无法真正做到通过绩效考核的这种形式达到指导员工进行合理的工作方式、明晰的工作目的这一根本目标。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把很多心思放在绩效考核的各种方法的应用上,如何让绩效考核更加量化、如何让绩效考核更加全面,而实际上绩效考核做得再好,也不能做好绩效管理工作,因为绩效考核只不过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解决问题只看到了它的部分,没有看到它的全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二)指标的设立不够科学合理。绩效考核过程中另一个非常关键的项目就是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立,它直接关系到绩效考核的最终结果。科学的设立考核指标,可以使考核者在考核时更具目的性,使被考核者在工作中具有更大的指导性。事实上,目前考核指标的设立存在很多问题。考核指标的设立与实际情况脱节,标的设立过于宽泛,不能反映员工工作的关键,不能对员工有更明确的指导作用等等。

(三)绩效考核方法运用不熟练。绩效考核施行过程中,绩效结果的排序是最常遇到的问题。目前,普遍运用的就是分数排序法。但是在实际的运用和工作中。极有可能出现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考核者的综合素质较低、专业素质较差,其对绩效管理理论的掌握不够深入,无法熟练地运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其方法。二是考核者碍于情面,对手下员工的打分不客观、不真实、甚至出现伪造绩效考核成绩的现象。

(四)绩效考核结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做了很多绩效管理工作,但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结果应用,没有很好的与薪酬、福利、职位变动、培训等结合在一起,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做支撑,使结果应用不能更好得到落实,从而大大降低了绩效管理的作用。

(五)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多员工内心都认为绩效考核只是管理层的一种形式主义,是每年必须要走的过场,进而导致无人真正地对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认真客观的系统分析,没有利用所得的结果去发现企业内部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对员工而言,没有真正利用绩效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来帮助其分析工作中的问题。

(六)绩效管理更多的是负激励,不是正激励在绩效管理中,采用的更多的是负激励,不是正激励,造成很多人认为搞绩效管理,就是变相的扣员工工资,使很多员工,甚至中层干部都不支持公司搞绩效管理,在企业中得不到大多数人支持,这是搞绩效管理失败的原因之一。

(七)不重视绩效改进。通过推行绩效管理,发现了很多问题,但很多单位不重视绩效改进,没有将绩效考核发现的重要问题放入下一个考核周期的绩效计划中,使这些重要的问题没有在下一个考核周期内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很好地解决,使得这些问题很可能又出现在下一个考核周期中,从而使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善。

四、开展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 提高对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目的。绩效考核是一种员工的评价制度,它通过比较系统的方法来确定员工的工作行为或

者是工作效果。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可以通过它进行沟通。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也使为了改善员工在工作上的表现,能够把员工的能力最大化的挖掘出来,使员工的目标和他工作的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这样,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员工也可以找到满足感,实现“双赢”的效应。实际上,绩效管理是一个管理体系,要使得绩效管理变得真正有效,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应忽视。

(二) 科学设计绩效考评指标,制定岗位说明书在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方面与员工达成共识,根据岗位工作性质进行划分,并通过对各岗位工作流程的分析与研究,确定各个岗位工作规范,获得科学可靠尽可能量化的数据,并明确上岗人员在履行职务上应具备的知识、技术、能力和责任,制定出完整、切合实际的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是绩效考核指标设定的重要依据,是绩效管理的基本点。

(三)加强指导,注重事中控制及绩效辅导绩效管理的方式不同于传统的绩效考核方式,它侧重于绩效沟通的工作,及时地反馈、探讨、指导、建议和帮助。沟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基层汇报工作进展或就遇到的障碍向上级求助:二是主管对基层的工作与目标计划之间出现的偏差及时进行分析与纠正。形式主要有:绩效面谈、工作改进等,同时还可以运用一些管理工具。因此加强指导,注重事中控制以及绩效辅导是绩效管理取得更好成效的保证。

(四)将绩效考核结果落实到奖惩上。将绩效考核的结果真正落实到奖惩上有利于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通过这套奖罚机制的运行使员工明白自己的收入高低,职业生

涯的发展与自身的绩效考核的高低有关,鼓励员工立足于不断提高自身工作绩效。

(五)完善好绩效方案。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绩效管理的实践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明确指标值是否合理,为新一轮绩效指标确定提供借鉴与指导:对绩效评估进行全面分析验证剔除不合理因素,进行修正,对绩效辅导等进行分析、总结、完善,并优化绩效方案。

(六)不断营造绩效考评氛围。员工绩效考评决非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企业搞好绩效考评的法宝是坚持考评,不断完善和修正考评方案,在企业文化中揉进考评的内容,营造协调和谐的考评氛围。具体做法可以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绩效考评运行方案,并在其指导下贯彻实施。然而,这个方案肯定做不到十全十美。因此,企业在落实方案的过程中,应不断征询各个层次员工的意见,对考评方案加以修正。事实上,在企业推行任何一项管理措施,都会产生不同的呼声,主要应看这种呼声的出发点是企业,团队,还是自己。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地进行绩效考评,并将其与劳动合同签订、职务晋升、培训开发和薪酬调整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长此以往,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企业独特的考评氛围,并构成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凡是进入本企业并愿意留下来的员工都会接纳和弘扬这种文化。所以,企业绩效考评的开展是一个连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

(七)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可以说是绩效考核的思想精髓。它贯穿绩效考核的始终。以人为本的绩效考核和管理其实就

是员工参与到组织的管理过程中,更加重视员工的发展,不仅仅完成了组织的目标,也使员工的价值得到体现,并且使得员工和组织的关系更加紧密,目标一致。

五、总结

有效的绩效管理是一系列管理活动的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一个绩效管理过程的结束,是另一个绩效管理过程的开始,通过这种循环,个体和组织绩效得以持续发展。同时,绩效管理强调全体员工参与,每一个员工都应该设计自己的绩效目标,高层管理者也要规范自身行为绩效管理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内容复杂的一项巨大工程。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把与人力资源管理有联系的部门或者环节都容纳进来,使其相互关联,形成一个能自己运转的有机体,那么企业就会有一个气氛独特充满人情味的考核管理机制,并形成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而使绩效管理发挥巨大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浅析绩效管理问题

浅析绩效管理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对绩效管理的作用的描述,就目前国内一些企业里存在的绩效管理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一些绩效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绩效管理 作用 问题 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围绕如何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关注

绩效管理已是市场经济竞争业绩导向下的必然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企业流程再造和全面质量管理等活动的风起云涌,绩效评估的观念和制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偏重财务目标的达成,扩大为整体经营成效的提升,绩效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绩效管理的基本理念

绩效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发展战略和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员工或群体的行为表现、劳动态度和工作业绩,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员工和组织的行为,提高员工和组织的素质,挖掘其潜力的活动过程。

绩效管理与我们常说的绩效考核不同。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和持续的过程,强调的是事前的目标沟通与承诺,过程的管理与偏离指导,事后的结果确认与发展。绩效是全体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责任。高层管理者通过绩效管理来实现战略、达成公司目标;中层管理者通过绩效管理来更好地完成本部门的任务;员工通过绩效管理达成工作目标,提高个人绩效、培养职业发展潜能等;而绩效考核只不过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

二、绩效管理的作用

首先,在绩效管理的计划阶段,通过层层分解下达目标,实现了压力有效地向下传递,促使公司达成预定目标。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反馈体系,能够保证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地反馈信息,并且对计划进行迅速调整,对绩效管理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在绩效评估

阶段,通过准确评估绩效计划的实施结果,从而有利于计划管理的改善。绩效管理通过建立一系列制度来规范每一位管理者的行为,从而使得管理者管理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其次,绩效管理能够提升企业和个人的绩效。其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企业战略、部门战术与个人职业目标,为企业员工指明了奋斗方向。通过多种方式激励高绩效部门与员工不断努力以提升绩效,多种方式督促低绩效的部门与员工找到差距以改善绩效。绩效管理能够使得企业内部许多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也能够淘汰企业不合适的人员并且吸引企业外部人才。使得企业人力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促成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的提高。

再次,绩效管理与企业目标管理相结合,并且有效地控制企业绩效目标实施过程,加强了企业的执行力与聚焦力,提升了企业整体的快速反应能力。

最后,可以避免冲突。通过企业的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冲突,当企业的员工理解绩效管理是一种工作互动与帮助的时候,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绩效管理人员的职责是通过相应的绩效管理与沟通去发现问题,并帮助员工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绩效管理是一种双方的合作的过程,它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冲突,增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企业的员工也将会因为对工作的理解与表现而受益,当他们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与绩效预期,便会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三、目前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管理的目的与意义不明确。在进行绩效管理与考核中过分地注重于“突击”式绩效考核成绩,而轻于绩效计划、绩效改进,仅把粗放式的考核绩效结果用于薪酬回报,无法真正做到通过绩效考核的这种形式达到指导员工进行合理的工作方式、明晰的工作目的这一根本目标。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把很多心思放在绩效考核的各种方法的应用上,如何让绩效考核更加量化、如何让绩效考核更加全面,而实际上绩效考核做得再好,也不能做好绩效管理工作,因为绩效考核只不过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解决问题只看到了它的部分,没有看到它的全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二)指标的设立不够科学合理。绩效考核过程中另一个非常关键的项目就是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立,它直接关系到绩效考核的最终结果。科学的设立考核指标,可以使考核者在考核时更具目的性,使被考核者在工作中具有更大的指导性。事实上,目前考核指标的设立存在很多问题。考核指标的设立与实际情况脱节,标的设立过于宽泛,不能反映员工工作的关键,不能对员工有更明确的指导作用等等。

(三)绩效考核方法运用不熟练。绩效考核施行过程中,绩效结果的排序是最常遇到的问题。目前,普遍运用的就是分数排序法。但是在实际的运用和工作中。极有可能出现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考核者的综合素质较低、专业素质较差,其对绩效管理理论的掌握不够深入,无法熟练地运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其方法。二是考核者碍于情面,对手下员工的打分不客观、不真实、甚至出现伪造绩效考核成绩的现象。

(四)绩效考核结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做了很多绩效管理工作,但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结果应用,没有很好的与薪酬、福利、职位变动、培训等结合在一起,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做支撑,使结果应用不能更好得到落实,从而大大降低了绩效管理的作用。

(五)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多员工内心都认为绩效考核只是管理层的一种形式主义,是每年必须要走的过场,进而导致无人真正地对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认真客观的系统分析,没有利用所得的结果去发现企业内部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对员工而言,没有真正利用绩效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来帮助其分析工作中的问题。

(六)绩效管理更多的是负激励,不是正激励在绩效管理中,采用的更多的是负激励,不是正激励,造成很多人认为搞绩效管理,就是变相的扣员工工资,使很多员工,甚至中层干部都不支持公司搞绩效管理,在企业中得不到大多数人支持,这是搞绩效管理失败的原因之一。

(七)不重视绩效改进。通过推行绩效管理,发现了很多问题,但很多单位不重视绩效改进,没有将绩效考核发现的重要问题放入下一个考核周期的绩效计划中,使这些重要的问题没有在下一个考核周期内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很好地解决,使得这些问题很可能又出现在下一个考核周期中,从而使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善。

四、开展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 提高对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目的。绩效考核是一种员工的评价制度,它通过比较系统的方法来确定员工的工作行为或

者是工作效果。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可以通过它进行沟通。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也使为了改善员工在工作上的表现,能够把员工的能力最大化的挖掘出来,使员工的目标和他工作的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这样,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员工也可以找到满足感,实现“双赢”的效应。实际上,绩效管理是一个管理体系,要使得绩效管理变得真正有效,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应忽视。

(二) 科学设计绩效考评指标,制定岗位说明书在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方面与员工达成共识,根据岗位工作性质进行划分,并通过对各岗位工作流程的分析与研究,确定各个岗位工作规范,获得科学可靠尽可能量化的数据,并明确上岗人员在履行职务上应具备的知识、技术、能力和责任,制定出完整、切合实际的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是绩效考核指标设定的重要依据,是绩效管理的基本点。

(三)加强指导,注重事中控制及绩效辅导绩效管理的方式不同于传统的绩效考核方式,它侧重于绩效沟通的工作,及时地反馈、探讨、指导、建议和帮助。沟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基层汇报工作进展或就遇到的障碍向上级求助:二是主管对基层的工作与目标计划之间出现的偏差及时进行分析与纠正。形式主要有:绩效面谈、工作改进等,同时还可以运用一些管理工具。因此加强指导,注重事中控制以及绩效辅导是绩效管理取得更好成效的保证。

(四)将绩效考核结果落实到奖惩上。将绩效考核的结果真正落实到奖惩上有利于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通过这套奖罚机制的运行使员工明白自己的收入高低,职业生

涯的发展与自身的绩效考核的高低有关,鼓励员工立足于不断提高自身工作绩效。

(五)完善好绩效方案。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绩效管理的实践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明确指标值是否合理,为新一轮绩效指标确定提供借鉴与指导:对绩效评估进行全面分析验证剔除不合理因素,进行修正,对绩效辅导等进行分析、总结、完善,并优化绩效方案。

(六)不断营造绩效考评氛围。员工绩效考评决非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企业搞好绩效考评的法宝是坚持考评,不断完善和修正考评方案,在企业文化中揉进考评的内容,营造协调和谐的考评氛围。具体做法可以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绩效考评运行方案,并在其指导下贯彻实施。然而,这个方案肯定做不到十全十美。因此,企业在落实方案的过程中,应不断征询各个层次员工的意见,对考评方案加以修正。事实上,在企业推行任何一项管理措施,都会产生不同的呼声,主要应看这种呼声的出发点是企业,团队,还是自己。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地进行绩效考评,并将其与劳动合同签订、职务晋升、培训开发和薪酬调整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长此以往,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企业独特的考评氛围,并构成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凡是进入本企业并愿意留下来的员工都会接纳和弘扬这种文化。所以,企业绩效考评的开展是一个连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

(七)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可以说是绩效考核的思想精髓。它贯穿绩效考核的始终。以人为本的绩效考核和管理其实就

是员工参与到组织的管理过程中,更加重视员工的发展,不仅仅完成了组织的目标,也使员工的价值得到体现,并且使得员工和组织的关系更加紧密,目标一致。

五、总结

有效的绩效管理是一系列管理活动的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一个绩效管理过程的结束,是另一个绩效管理过程的开始,通过这种循环,个体和组织绩效得以持续发展。同时,绩效管理强调全体员工参与,每一个员工都应该设计自己的绩效目标,高层管理者也要规范自身行为绩效管理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内容复杂的一项巨大工程。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把与人力资源管理有联系的部门或者环节都容纳进来,使其相互关联,形成一个能自己运转的有机体,那么企业就会有一个气氛独特充满人情味的考核管理机制,并形成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而使绩效管理发挥巨大作用。


相关文章

  • 绩效管理作用及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 第!"卷第!期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年!月$%&'()*%+,&-)(&(./0'1.23%+204-(%*%536789!":79!9!##!;;;;;;;;;;;;;;;;;;;;;;;; ...查看


  • 绩效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
  • 摘要本文从适应变革的人的d理行为的角度,介 绍了箱效的基奉概念.管理缋娃的曲要性.绩效管理的 基本程序髓其应注意的问题.本文认为,有效的绩效管 理的核.包括特效计划.管理绩效.绩娃考栝和奖励蜻 效四个环节的循环过程:它罡全体员工参与的自下而 ...查看


  • 毕业设计(论文)手册模板
  •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手册 分院 经济管理分院 专业 工商企业管理 班级 08工商企业管理1班 学生 张晨曦 指导教师 朱晓荣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 业__工商企业管理_ 班 级__08工商企业管理1班__ 学生姓名_ ...查看


  • 2011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论文答辩题目分析
  • 2011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论文答辩题目分析 人力资源二级论文答辩考试时间为60分钟,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三个题目,第一题为40或者45分,第二题为20分,第三题为40或者35分. 第一大题为结合自己的论文提问,大家一定要提前准备好! ...查看


  •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M人力资源论文选题100题
  • MBA人力资源论文选题100题 1京川宾馆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2成都九兴印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探讨 3td公司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4n市财政机关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研究 5日资a公司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6公共组织人力资源政策对其知识 ...查看


  • 我的毕业论文答辩自述
  • 毕业论文答辩自述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我叫XX,是08级人力资源管理0801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中小型私企绩效考核现状与优化策略探讨--以S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是在耿东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此,我向耿老 ...查看


  •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论文选题
  • 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题目 1.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研究 2.XXX企业人员招聘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3.中小企业招聘策略分析 4.战略性薪酬体系构建研究 5.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研究 6.我国股票期权计划初探 7.我国高科技企业经 ...查看


  • 绩效管理开题报告
  • <安徽凤阳水泥总厂绩效管理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工商管理08级(1)班 140080116 一.论文题目:<安徽凤阳水泥总厂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企业都 ...查看


  • 宽带薪酬制度设计及其应用
  • 2006年第7期第26卷(总第198期) 现代财经 MODERN兀NANCE&ECONOMICS No.7,2006V07.26 GeneralNo.198 宽带薪酬制度设计及其应用 张月玲 (天津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天津 ...查看


  • 人力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1. 关于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的对策研究 2. 中国西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理发展方向研究 3. 浅析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4. 中国劳动力流动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