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国培作业[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笔者认为,《三国鼎立》这一课,主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曹操能以少胜多,

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兵强马壮,却大败而归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首先,我用提问的方式引出第21课“三国鼎立”,在这一段阶段中,我给学生介绍了东

汉末年的形势。并让学生说出当时的景象,接着我提出讨论问题:面对如此状况,有谁来统

一?这样顺利的就过渡到了官渡之战。

在介绍官渡之战前我首先让学生自己看书,寻找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后老

师提出讨论问题a.曹操为什么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b.官渡之战影响如何?

让学生讨论思考后回答。学生答出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后引出曹操写的

一首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老师解释这首

诗是由于曹操统一北方后心情激动而写,他不满足于统一北方,于是过渡到赤壁之战。

在此过程中,我并不急于介绍赤壁之战的情况,而是首先出示赤壁之战图,同时说明当

时战前形势,随后我又提出讨论问题:官渡之战胜利的曹操为什么会在赤壁之战中败在孙刘

联军手中?我知道他们从孙刘联军、曹弱点、指挥者态度、计策、人心向背、地理因素、气

候原因等方面考虑来回答此问题。最后老师总结正是由于赤壁之战后曹操逃到北方,孙刘才

能巩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了!出示三国鼎立形势图讲解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幅三国鼎

立图。这样此课的教学目标就基本达到了。

听课老师听完这节课后,给我的评价是讲课思路很清晰,对于两次战争分析很到位,学

生应该都能掌握,但是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太短,学生认识可能不够深刻易忘记。课后需要通

过做练习题的方式再来巩固以下则效果更好。

在这节课中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学生能够根据老师的提示自己总结出赤壁之战,曹操失败

的原因,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觉得基本的思路可以不变,我

会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把东汉末年的乱世情景弄清楚,让他们自己总结出为什么

会出现各路义军。最后曹操为什么能一战而统一北方,但在与孙刘交手的过程中会大败而

归?这样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就会更深入,细致。假如我再上这一节课的话我还会引用鲁

迅的一段话(“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让学生讨论思考后评价曹操

是一个做的人?仅仅用“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能概括他的特点吗?

总之这节课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我去改进,关于历

史课教学的问题,还有待我进一步去探讨和研究。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笔者认为,《三国鼎立》这一课,主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曹操能以少胜多,

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兵强马壮,却大败而归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首先,我用提问的方式引出第21课“三国鼎立”,在这一段阶段中,我给学生介绍了东

汉末年的形势。并让学生说出当时的景象,接着我提出讨论问题:面对如此状况,有谁来统

一?这样顺利的就过渡到了官渡之战。

在介绍官渡之战前我首先让学生自己看书,寻找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后老

师提出讨论问题a.曹操为什么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b.官渡之战影响如何?

让学生讨论思考后回答。学生答出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后引出曹操写的

一首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老师解释这首

诗是由于曹操统一北方后心情激动而写,他不满足于统一北方,于是过渡到赤壁之战。

在此过程中,我并不急于介绍赤壁之战的情况,而是首先出示赤壁之战图,同时说明当

时战前形势,随后我又提出讨论问题:官渡之战胜利的曹操为什么会在赤壁之战中败在孙刘

联军手中?我知道他们从孙刘联军、曹弱点、指挥者态度、计策、人心向背、地理因素、气

候原因等方面考虑来回答此问题。最后老师总结正是由于赤壁之战后曹操逃到北方,孙刘才

能巩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了!出示三国鼎立形势图讲解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幅三国鼎

立图。这样此课的教学目标就基本达到了。

听课老师听完这节课后,给我的评价是讲课思路很清晰,对于两次战争分析很到位,学

生应该都能掌握,但是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太短,学生认识可能不够深刻易忘记。课后需要通

过做练习题的方式再来巩固以下则效果更好。

在这节课中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学生能够根据老师的提示自己总结出赤壁之战,曹操失败

的原因,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觉得基本的思路可以不变,我

会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把东汉末年的乱世情景弄清楚,让他们自己总结出为什么

会出现各路义军。最后曹操为什么能一战而统一北方,但在与孙刘交手的过程中会大败而

归?这样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就会更深入,细致。假如我再上这一节课的话我还会引用鲁

迅的一段话(“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让学生讨论思考后评价曹操

是一个做的人?仅仅用“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能概括他的特点吗?

总之这节课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我去改进,关于历

史课教学的问题,还有待我进一步去探讨和研究。


相关文章

  • 初中历史三国鼎立说课稿
  • <三国鼎立>说课稿 说课内容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下面,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三国鼎立>一课是本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第一课, ...查看


  •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
  •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三国鼎立 一.主体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三 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 一统的重要时期. 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初中历 ...查看


  • 教学设计方案
  • 孙权劝学 设计者(成哲 石泉城关中学) 一. 概述 教材内容分析 <孙权劝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 ...查看


  •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反思
  •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反思 篇一: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反思 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教学智慧的实践.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是体现教师实践智慧的过程,而不是教师演练技艺.展现知识的过程.以前语文教师的教学都是一板一眼遵循课本知识,而通过 ...查看


  • 呼唤明媚春天的到来
  • 呼唤明媚春天的到来 --一位高中语文教师的反思 安徽省临淮中学 王郑 内容提要:语文教学至关重要,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困难 重重,重机械训练应付考试,轻语文素养的提高.本文旨在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如:忽视了对 ...查看


  • 初中历史集备教案(第17周)
  • 第一节: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三国至南北朝历史的大概脉络:西晋的灭亡.少数民族的内迁. 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 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二.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 ...查看


  • 初中历史校本教研探索与实践
  • 初中历史校本教研探索与实践 肥西县柿树岗中学:廖胜广 摘要: 历史校本教研是实践历史新课程的需要,是调动历史教师的能动性,保证历史教学改革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在校本教研中应努力营造一种崇尚学术研究.崇尚教学探索的氛围,把学校建设成 ...查看


  • 杨修之死教案 1
  •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教案 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五单元是古 代白话小说单元,所选课文均为古典小说名著,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人物 的言 ...查看


  • 杭州市第19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结果
  •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 杭州市第 19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评选结果 中学政治 一等奖( 一等奖(3 篇) 萧山二中 萧山八中 富阳洞桥镇中学 徐仲桥 李亮亮 周水华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处理的实践与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