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前路手术术前护理

颈椎病前路手术术前护理

㈠ 心理护理 颈椎前路手术由于部位重要,解剖复杂,需

牵开颈部大血管及神经且有加重脊髓损伤可能,患者对手

术抱有恐惧心理。有些患者知道颈椎部位手术的危险性,

术前心情紧张、焦虑,对手术期望值非常高。针对患者的

情况,多与患者沟通,交代术前护理的重要性及术中、术

后配合,同时让病友现身说法,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以往

成功病例,使患者对手术有足够信心,保持良好的情绪接

受手术治疗。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避免家属紧张情

绪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㈡ 完善各项检查 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及时收集患者各种检查诊断资料(如血化验结果、心电图、心肺透视、CT 、MRI 等)进行分析。对高血压患者注意血压监测,掌握降压药物剂量; 对冠心病患者行心电监测,术后应用强心扩冠药物; 对糖尿病患者应用降糖药物,观察治疗效果。

㈢ 简单介绍手术过程 (1)颈部前路手术创口较小。由于乳糜管在左侧,左侧入路有可能损伤该结构,而多采用右侧切口 [5] ,术后功能受到干扰小,恢复快。(2)若损伤喉返神经则可发生声音嘶哑,损伤喉上神经则出现呛咳、吞咽困难,但术中牵拉,以及术后的肿胀,也会造成术后2~3天内咽喉疼痛和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可能自行恢复 [6] 。虽然也有持续较长时间但不应超过6~12周。(3)手术大多采用颈丛阻滞麻醉,以便术中观察有无神经损伤。

㈣体位训练 术前2天训练仰卧位。患者平卧,肩后垫一薄枕,使颈部后伸,充分暴露颈部,每天锻炼3次,每次30min ~2h 。给患者配置合适的颈托,限制颈部过度活动,增加颈椎的稳定性,利于术后伤口愈合。

㈤呼吸道的准备 (1)术前1~2周实行戒烟,若有肺部疾患,应尽早进行治疗,以免术后痰液较多,影响呼吸。(2)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预防感冒。(3)呼吸功能的锻炼,其目的是增加肺活量,促进痰液排出,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前1周做深呼吸运动,进行有效咳嗽,增加胸部肌肉力量,可做拉簧运动,每日做3次,每次进行30min 。

㈥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术前3~5天教授患者推移气管和食管,纠正不正确的手法,使推移度达到要求。训练时采用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及其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听取患者的感受。授者站在患者的手术侧,用拇指指腹向非手术侧持续推移,必须超过中线,并尽量避免牵拉过程的中断; 或者站在非手术侧,用2~4指的指腹向非手术侧牵拉气管和食管。第1天每次推移15~30min ,每日做3次,每次间隔1~2h 。患者可能出现不舒适感,鼓励患者要循序渐进,训练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逐渐延长,与患者共同制定训练计划,调动患者的积极性。第2天每次推移30~45min ,每日做5次。第3天每次推移60min ,每日做6次。若患者耐受差、不适应,可酌情延长天数,缩短每次推移时间。我

们的经验是当训练累计时间达650min ,气管、食管推移过中线持续1h 以上,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吞咽次数趋向平稳,在其推移过程中血氧饱和度保持不变,即达到手术条件。

术前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体位训练、人体内环境的调整等,患者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要求。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难度较大,并且需要一定技巧。

⑴心理护理 心理因素对病情变化、病情转归影响颇大,心理康复对机体功能康复起积极作用,机体的功能康复为心理康复奠定了基础。只要有心理活动就会有生理反应,如果不良的生理反应持续过久,就会导致躯体的损害,甚至造成器质性疾病。精神情绪反应、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解释技术可以提高认知,心理疏导以接纳自我而改善人的情绪性情。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也符合循症医学的医学模式。但对于有精神病的患者、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应列为手术相对禁忌证。本组1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尽管术后评分、术后改善率明显提高,但术后患者总诉有主观症状而查体却无客观体征,术后不配合康复治疗,影响了治疗效果。

⑵呼吸道的准备 前路手术时,由于对气管的牵拉刺激,术后痰量增多,特别是长期吸烟的患者增加更加明显,所以术前1~2周要求患者戒烟。加强基础护理和呼吸道的护理,定时翻身、叩背,鼓励患者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体弱者加强支持治疗,改善全身症状,术前最好应用抗生素。要尽早积极治疗呼吸系统原发病。

⑶体位训练 良好的体位训练有利于术者充分显露视 野、准确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防止误伤血管神经、脊髓,提高治疗效果等。颈前路手术时,为了暴露椎体,常使患者头颈部仰伸。若训练时颈椎过伸体位致脊髓的腹背侧同时受压,导致颈椎过伸性损伤,可能造成症状加重或瘫痪,所以对颈椎病伴颈椎不稳症、颈椎管狭窄症、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患者要特别小心,有条件的可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下进行训练。正确的体位训练为仰卧,双肩垫一软枕,头颈自然后伸,颈后垫一稍硬圆枕,以减轻术中用锤子敲打骨槽时对脊髓的震荡损伤。

⑷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难度较大,对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有重要作用。颈椎前路手术入路经内脏鞘(包括甲状腺、气管、食管)与颈血管鞘(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间隙而抵达颈椎前方 [7] ,只有经过良好、系统、正规的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后才能使手术侧的内脏鞘和动脉鞘的间隙逐渐增大,周围组织变得疏松,对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非手术侧迷走神经、气管、食管的影响逐渐减少; 术中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吞咽次数变化少,且术野显露好,才不会发生喉返神经、喉上神经、重要血管及气管、食管的损伤,减少了手术风险和术后吞咽困难等并发症。本组1例患者因为术前未能做好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术中发生窒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的表现,教训极为深刻。所

以要严格掌握好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的要点:①紧贴颈部

椎体前方。②要推移过中线。③推移到对侧后要短暂停留,

之后停留时间可逐渐延长至1h 。

颈椎病前路手术术前护理

㈠ 心理护理 颈椎前路手术由于部位重要,解剖复杂,需

牵开颈部大血管及神经且有加重脊髓损伤可能,患者对手

术抱有恐惧心理。有些患者知道颈椎部位手术的危险性,

术前心情紧张、焦虑,对手术期望值非常高。针对患者的

情况,多与患者沟通,交代术前护理的重要性及术中、术

后配合,同时让病友现身说法,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以往

成功病例,使患者对手术有足够信心,保持良好的情绪接

受手术治疗。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避免家属紧张情

绪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㈡ 完善各项检查 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及时收集患者各种检查诊断资料(如血化验结果、心电图、心肺透视、CT 、MRI 等)进行分析。对高血压患者注意血压监测,掌握降压药物剂量; 对冠心病患者行心电监测,术后应用强心扩冠药物; 对糖尿病患者应用降糖药物,观察治疗效果。

㈢ 简单介绍手术过程 (1)颈部前路手术创口较小。由于乳糜管在左侧,左侧入路有可能损伤该结构,而多采用右侧切口 [5] ,术后功能受到干扰小,恢复快。(2)若损伤喉返神经则可发生声音嘶哑,损伤喉上神经则出现呛咳、吞咽困难,但术中牵拉,以及术后的肿胀,也会造成术后2~3天内咽喉疼痛和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可能自行恢复 [6] 。虽然也有持续较长时间但不应超过6~12周。(3)手术大多采用颈丛阻滞麻醉,以便术中观察有无神经损伤。

㈣体位训练 术前2天训练仰卧位。患者平卧,肩后垫一薄枕,使颈部后伸,充分暴露颈部,每天锻炼3次,每次30min ~2h 。给患者配置合适的颈托,限制颈部过度活动,增加颈椎的稳定性,利于术后伤口愈合。

㈤呼吸道的准备 (1)术前1~2周实行戒烟,若有肺部疾患,应尽早进行治疗,以免术后痰液较多,影响呼吸。(2)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预防感冒。(3)呼吸功能的锻炼,其目的是增加肺活量,促进痰液排出,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前1周做深呼吸运动,进行有效咳嗽,增加胸部肌肉力量,可做拉簧运动,每日做3次,每次进行30min 。

㈥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术前3~5天教授患者推移气管和食管,纠正不正确的手法,使推移度达到要求。训练时采用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及其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听取患者的感受。授者站在患者的手术侧,用拇指指腹向非手术侧持续推移,必须超过中线,并尽量避免牵拉过程的中断; 或者站在非手术侧,用2~4指的指腹向非手术侧牵拉气管和食管。第1天每次推移15~30min ,每日做3次,每次间隔1~2h 。患者可能出现不舒适感,鼓励患者要循序渐进,训练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逐渐延长,与患者共同制定训练计划,调动患者的积极性。第2天每次推移30~45min ,每日做5次。第3天每次推移60min ,每日做6次。若患者耐受差、不适应,可酌情延长天数,缩短每次推移时间。我

们的经验是当训练累计时间达650min ,气管、食管推移过中线持续1h 以上,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吞咽次数趋向平稳,在其推移过程中血氧饱和度保持不变,即达到手术条件。

术前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体位训练、人体内环境的调整等,患者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要求。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难度较大,并且需要一定技巧。

⑴心理护理 心理因素对病情变化、病情转归影响颇大,心理康复对机体功能康复起积极作用,机体的功能康复为心理康复奠定了基础。只要有心理活动就会有生理反应,如果不良的生理反应持续过久,就会导致躯体的损害,甚至造成器质性疾病。精神情绪反应、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解释技术可以提高认知,心理疏导以接纳自我而改善人的情绪性情。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也符合循症医学的医学模式。但对于有精神病的患者、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应列为手术相对禁忌证。本组1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尽管术后评分、术后改善率明显提高,但术后患者总诉有主观症状而查体却无客观体征,术后不配合康复治疗,影响了治疗效果。

⑵呼吸道的准备 前路手术时,由于对气管的牵拉刺激,术后痰量增多,特别是长期吸烟的患者增加更加明显,所以术前1~2周要求患者戒烟。加强基础护理和呼吸道的护理,定时翻身、叩背,鼓励患者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体弱者加强支持治疗,改善全身症状,术前最好应用抗生素。要尽早积极治疗呼吸系统原发病。

⑶体位训练 良好的体位训练有利于术者充分显露视 野、准确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防止误伤血管神经、脊髓,提高治疗效果等。颈前路手术时,为了暴露椎体,常使患者头颈部仰伸。若训练时颈椎过伸体位致脊髓的腹背侧同时受压,导致颈椎过伸性损伤,可能造成症状加重或瘫痪,所以对颈椎病伴颈椎不稳症、颈椎管狭窄症、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患者要特别小心,有条件的可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下进行训练。正确的体位训练为仰卧,双肩垫一软枕,头颈自然后伸,颈后垫一稍硬圆枕,以减轻术中用锤子敲打骨槽时对脊髓的震荡损伤。

⑷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难度较大,对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有重要作用。颈椎前路手术入路经内脏鞘(包括甲状腺、气管、食管)与颈血管鞘(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间隙而抵达颈椎前方 [7] ,只有经过良好、系统、正规的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后才能使手术侧的内脏鞘和动脉鞘的间隙逐渐增大,周围组织变得疏松,对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非手术侧迷走神经、气管、食管的影响逐渐减少; 术中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吞咽次数变化少,且术野显露好,才不会发生喉返神经、喉上神经、重要血管及气管、食管的损伤,减少了手术风险和术后吞咽困难等并发症。本组1例患者因为术前未能做好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术中发生窒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的表现,教训极为深刻。所

以要严格掌握好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的要点:①紧贴颈部

椎体前方。②要推移过中线。③推移到对侧后要短暂停留,

之后停留时间可逐渐延长至1h 。


相关文章

  • 颈椎前路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 颈椎前路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摘要] 目的 总结前路颈椎间盘摘除加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骨折.脱位病人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解析行前路颈椎间盘摘除加植骨融合术治疗50例颈椎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术前训练. ...查看


  • 下颈椎前路手术护理
  • 2012年4月 2.3饮食护理:对患者的饮食护理不容忽视,尤其是在住院期间的饮食护理,是减少再次出血的重要环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这对消化性溃疡病人尤为重要,因进 ...查看


  • 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植骨固定术的护理体会
  • 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植骨固定术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植骨固定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植骨固定患者65例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前.术中.术后护 ...查看


  • 人性化护理对颈椎动态稳定器植入术患者手术配合度和舒适度的影响
  • [摘 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颈椎动态稳定器植入术患者手术配合度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拟行DCI植入术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患 ...查看


  • 颈椎骨折护理
  • 颈椎骨折脱位病人的护理 2008-12-21 39健康网社区 我要评论(0) 颈椎骨折脱位常采用前路减压,以解除骨折碎骨片.突出椎间盘.脱位的椎体对脊髓的压迫.我院2002年8月至2006年12月行颈椎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颈椎前路带锁 ...查看


  • 颈前入路颈椎围手术期功能锻炼
  • ·778·吉林医学2013年2月第34卷第4期 颈前入路颈椎围手术期功能锻炼 阮文斌 [摘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132011) 要]目的:探讨颈前入路颈椎手术,术前.术后的功能锻炼.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功能 ...查看


  • 本科护理学论文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总结19例颈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体会并详细介绍术前.术后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术后康复训练等.结果:术后随访0.5-2年,根据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无明 ...查看


  • 骨科护理常规
  • 骨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 骨科手术前后护理 一.护理措施 1. 术前护理 (1)同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做好病人的入院评估,入院宣教,了解病人的病史及思想顾虑,有针对性地解决病人的顾虑,使其安心休养,接受手术. (3)向病人讲解各种检查及治 ...查看


  • 颈椎病的术后护理规范
  • 颈椎病的术后护理规范 1. 根据手术选择备用床和抢救用品:氧气.心电监护仪.气管切开包.吸引器.吸痰盘.沙袋.颈托等,必要时准备呼吸机,检查线路.管道.仪器等是否完好,确保安全使用. 2. 病人术毕返回后,保持病员头颈部的自然中立位,并以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