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1

身体力行

故事引路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以为天下无敌。尝与其父言兵事,父虽不能难倒他,但不以为然。后赵括代廉颇为将,在长平之战中为秦将白起所败,赵卒被坑者数十万人。赵国名臣蔺相如曾说“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清代诗文家袁枚有个朋友做大官,这位朋友曾给袁枚寄来自己写的一组诗,请袁枚作和。诗题为《扈从纪事》,说的是自己陪同皇帝打猎的豪华显赫场面。袁枚只做过县令,从未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无法作和,便给朋友写信说:“命媒和作,则断不敢。何也?目之所未瞻,身之所未到,勉强为之,有如茅檐曝背话金銮。”袁枚觉得写作必须有亲身的实践经验。

思维引路

“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父不能难倒”的赵括,却全军覆没,落的后人笑。“命媒和作,则断不敢”的缘枚,却被后人景仰,学习。这是什么原因呢?

说文解字

【字形】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构造】 象行字。甲骨文像十字路口形。金文大同。篆文讹变得不像了。隶变后楷书写作行。【本义】 《说文·行部》:“行,人之步趋也。从 ,从 。”不确,本义当为十字路。

【演变】行(xing),本义指①行走,出行,与出行有关的:步~,携手同~。由行走又引伸指②流通,传递,流动性的:言之无文,~而不远,发~。由行走又引伸指③做,进行:举~,身体力~。做则能成,故又引申指④行得通,可以,能干:你真~。由行走又引申指⑤表明品质的动作行为:品~,德~。

【组字】行,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 (双人)部。凡从行取义的字皆与道路、行动等意有关。

践(踐)

【字形】篆文

【构造】 形声字。篆文从足,戔声。隶变后楷书写作踐。如今类推简作践。

【本义】《说文·足部》:“踐,履也。从足,戔声。”本义为踩,踏。

【演变】践,本义指①踩,踏:常远避良田,不~苗稼,自蹂~相杀死者数千,践~,遭~。引申指②登临,依凭:然后~华为城,因河为池。又引申指③履行,实行:修身~言,谓之善行,~约,务~前言。

【组字】践,如今既可单用,一般不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足部。

理论剖析

“身体力行”就是“务实”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概念。它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都有反映。 这种务实的民族个性,跟我们这个农耕民族传统的思维定势和思维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百家争鸣”将议论的重点放在如何改造混乱的政治,各学派都表现出极高的政治热情,就是明显的例子。在先秦儒家、墨家的思想中,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儒学大师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对弟子提出死后如何的问题,避而不答,反问:连生都不知道,哪里还谈什么死!有着强烈的务实倾向。墨家更是身体力行,为了在道理上服人,他们往往亲临现场或亲自动手,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作出证明。墨子跟公输盘的攻守措施,以“模拟战”的方式代替了残酷的实战,最能体现这一点。

在哲学思想上,中国人很少去进行“纯哲学”意义上的思考,即使是魏晋玄学,也是跟名士们的切身体验密切相关,是从“实”中“体贴”出来的。因此,魏晋人的玄言中,感性的成份占很大的比重,“清谈”成为其主要特色。作为“玄”的另一载体——玄言诗——也多是通过山水物象来刺激、催发创作主体的玄思。这种“务实”的民族心态也就决定了魏晋人在“玄”的路上不可能走得很远,绝对不可能出现亚里士多德式的不以实用为目的系统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即便是现代新儒学的干将冯友兰,在深厚的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力欲放弃中国式的“务实”的哲学思维模式,但也只能停留在以黑格尔的“正”“反”“合”的模式来重新审视中国的文化传统。

另一“务实”的重要表现就在中国的宗教。最明显的例子,当然是中国的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几乎中国以外任何形式的宗教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死后,放在来世,都主张以今世为“来世”的铺路石,唯独中国的道教关注的重心就在今生,就在现世。在其教仪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享受今生,如何长生不死,纵然是死,也想求个肉身,白日飞升。而且道教所设定的“彼岸世界”,说到底也只是现实世界的翻版,因此,神人可以沟通,一入深山老林,说不准就能遇上绝色的仙女,热情款待,缠绵留连,享受那种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享受的人生。对于外来的佛教以及明清东渐的西方基督教,中国人都采用了以本土文化为主体的接纳、受容方式,绝对没有在思维方式的层面上沿袭和照搬。中国人创造性地改造佛教,就是将印度佛教的“心性本净”改造成为“心性本觉”,弃“渐修”而成“顿悟”。那怕是杀人如麻,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即可成佛。“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就是这种“务实” 的文化心态的突出表现。

纵观我们古代文明,无不体现出这种“条实”的精神,之所以建长城,是为了抵挡外来的侵略,之所以将故宫建成方方正正北京中心,是为了表达天子为宇内独尊的哲学思想;之所以给死去的祖先烧冥币,是为了让他在地底下有钱花,当大款。这种务实的精神,使得这个民族生生不息,永远向前。

孔子倡导身体力行

道德教育有知的问题,也有行的问题,这也就是道德的认识与道德的践履问题,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的。孔子对于这两方面的关系,着重强调的是道德的践履,他提倡身体力行,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他认为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依靠道德践履的检验证实。

孔子认为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对一般人来说,应当是"言必言,行必果"。有人说得多做得少,"言过其行",孔子说应引以为耻。为了防止言行脱节,孔子主张"慎言"。他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仁者,其言也",意思说,说话谨慎,怕说了之后做不到。为了防止说空话、说大话,可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不妨先脚踏实地去做,做了以后再讲也不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话迟钝一点不要紧,而行动必须敏捷。

孔子是在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身体力行的要求的,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起初,他过分相信学生表态性的话,以为学生说的话都会实际去做的,发现学生言行脱节以后,才对学生提出了言行一致的要求。他还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意思是: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果有所赞美,那也是经过了实际考验的。这就是说,他对学生的表扬,不是凭印象听言论而想当然,是以实际行动的考察为依据的。总之,孔子要求言行一致而着重于行的思想,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孔子既重视立志,又强调持之以恒,既提倡克己内省,又主张迁善改过、身体力行。这些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含有某些合理性,符合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不能因为它是封建道德教育和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而加以全盘否定和抛弃。我们要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批判地继承这些古代遗产、古为今用。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孔子倡导的“身体力行”在教育上的体现。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级或教师作风行为正派,就是不发命令,下级或学生也会执行;上级或教师作风行为不正派,就是发命令,下级或学生也不听从。他还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端正别人呢?

孔子的这些话,充分说明教师的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子贡称赞孔子教人“正身以俟”,荀子颂扬孔子教人是“早正以待”。

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出者,而且也是这一原则的实践者。要以身作则,就要言传身教,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意思是说,可以与他谈,进行有言之教,而不去同他谈,这叫做错过了人才;不可同他谈,只能进行无言之教,却偏与他谈,这叫做浪费了语言。聪明的教师既不要错过人才,也不要浪费语言,应采用“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孔子相信“无言之教”的威力。他对学生说过:“予欲无言”,学生说:“您老人家假若不说话,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传述的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所谓无言之教,即是通过暗示或榜样去教育学生,这是有其一定的心理学依据的。

朱熹的认识论

与认识论相关的,在知行观上,朱熹提出子“知先行后”的观点,认为知的目的在行,即实地践履,若想践履,必须先知,不过朱熹也强调知和行不能偏废,“知行学相须”;与传统儒家的观点一致,朱熹的知行观主要强调的也是道德的践履问题,而不是认识的来源问题。

知行合一的思想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现在属浙江)人,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死后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谥文成,给了极高的荣誉。

王阳明出身于官僚家庭,父亲王华曾任礼部左侍郎,在1499年,王阳明中了进士,先后任刑部、兵部主事,1506年由于与大宦官刘瑾(因残害忠良,最后被陵迟处死)结怨,贬到了贵州。1510年升为知县,到1516年又升任右佥都御史,最后做到了右副都御史。晚年聚众讲学,在世时著作就被弟子们刊刻印行。

王阳明的思想中典型的是知行合一。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即他说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体与可体联系起来呢?王阳明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他用主体包容了客体,将客体的独立性、自然性和物质性否定了。对于行他解释道:"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辩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辩矣。"所以,王阳明的"行"范围很广,包括了学、问、思、辩,这在《中庸》里是"知"的四个侧面,在王阳明这里合一了,因为他模糊了两者的界限。

王阳明进一步提出,人的"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这实际上是取消了真正的"行",所以,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即王船山)批评他"销行以归知"。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也有合理的方面,他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行为指导

身体力行

故事引路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以为天下无敌。尝与其父言兵事,父虽不能难倒他,但不以为然。后赵括代廉颇为将,在长平之战中为秦将白起所败,赵卒被坑者数十万人。赵国名臣蔺相如曾说“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清代诗文家袁枚有个朋友做大官,这位朋友曾给袁枚寄来自己写的一组诗,请袁枚作和。诗题为《扈从纪事》,说的是自己陪同皇帝打猎的豪华显赫场面。袁枚只做过县令,从未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无法作和,便给朋友写信说:“命媒和作,则断不敢。何也?目之所未瞻,身之所未到,勉强为之,有如茅檐曝背话金銮。”袁枚觉得写作必须有亲身的实践经验。

思维引路

“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父不能难倒”的赵括,却全军覆没,落的后人笑。“命媒和作,则断不敢”的缘枚,却被后人景仰,学习。这是什么原因呢?

说文解字

【字形】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构造】 象行字。甲骨文像十字路口形。金文大同。篆文讹变得不像了。隶变后楷书写作行。【本义】 《说文·行部》:“行,人之步趋也。从 ,从 。”不确,本义当为十字路。

【演变】行(xing),本义指①行走,出行,与出行有关的:步~,携手同~。由行走又引伸指②流通,传递,流动性的:言之无文,~而不远,发~。由行走又引伸指③做,进行:举~,身体力~。做则能成,故又引申指④行得通,可以,能干:你真~。由行走又引申指⑤表明品质的动作行为:品~,德~。

【组字】行,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 (双人)部。凡从行取义的字皆与道路、行动等意有关。

践(踐)

【字形】篆文

【构造】 形声字。篆文从足,戔声。隶变后楷书写作踐。如今类推简作践。

【本义】《说文·足部》:“踐,履也。从足,戔声。”本义为踩,踏。

【演变】践,本义指①踩,踏:常远避良田,不~苗稼,自蹂~相杀死者数千,践~,遭~。引申指②登临,依凭:然后~华为城,因河为池。又引申指③履行,实行:修身~言,谓之善行,~约,务~前言。

【组字】践,如今既可单用,一般不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足部。

理论剖析

“身体力行”就是“务实”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概念。它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都有反映。 这种务实的民族个性,跟我们这个农耕民族传统的思维定势和思维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百家争鸣”将议论的重点放在如何改造混乱的政治,各学派都表现出极高的政治热情,就是明显的例子。在先秦儒家、墨家的思想中,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儒学大师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对弟子提出死后如何的问题,避而不答,反问:连生都不知道,哪里还谈什么死!有着强烈的务实倾向。墨家更是身体力行,为了在道理上服人,他们往往亲临现场或亲自动手,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作出证明。墨子跟公输盘的攻守措施,以“模拟战”的方式代替了残酷的实战,最能体现这一点。

在哲学思想上,中国人很少去进行“纯哲学”意义上的思考,即使是魏晋玄学,也是跟名士们的切身体验密切相关,是从“实”中“体贴”出来的。因此,魏晋人的玄言中,感性的成份占很大的比重,“清谈”成为其主要特色。作为“玄”的另一载体——玄言诗——也多是通过山水物象来刺激、催发创作主体的玄思。这种“务实”的民族心态也就决定了魏晋人在“玄”的路上不可能走得很远,绝对不可能出现亚里士多德式的不以实用为目的系统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即便是现代新儒学的干将冯友兰,在深厚的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力欲放弃中国式的“务实”的哲学思维模式,但也只能停留在以黑格尔的“正”“反”“合”的模式来重新审视中国的文化传统。

另一“务实”的重要表现就在中国的宗教。最明显的例子,当然是中国的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几乎中国以外任何形式的宗教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死后,放在来世,都主张以今世为“来世”的铺路石,唯独中国的道教关注的重心就在今生,就在现世。在其教仪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享受今生,如何长生不死,纵然是死,也想求个肉身,白日飞升。而且道教所设定的“彼岸世界”,说到底也只是现实世界的翻版,因此,神人可以沟通,一入深山老林,说不准就能遇上绝色的仙女,热情款待,缠绵留连,享受那种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享受的人生。对于外来的佛教以及明清东渐的西方基督教,中国人都采用了以本土文化为主体的接纳、受容方式,绝对没有在思维方式的层面上沿袭和照搬。中国人创造性地改造佛教,就是将印度佛教的“心性本净”改造成为“心性本觉”,弃“渐修”而成“顿悟”。那怕是杀人如麻,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即可成佛。“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就是这种“务实” 的文化心态的突出表现。

纵观我们古代文明,无不体现出这种“条实”的精神,之所以建长城,是为了抵挡外来的侵略,之所以将故宫建成方方正正北京中心,是为了表达天子为宇内独尊的哲学思想;之所以给死去的祖先烧冥币,是为了让他在地底下有钱花,当大款。这种务实的精神,使得这个民族生生不息,永远向前。

孔子倡导身体力行

道德教育有知的问题,也有行的问题,这也就是道德的认识与道德的践履问题,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的。孔子对于这两方面的关系,着重强调的是道德的践履,他提倡身体力行,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他认为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依靠道德践履的检验证实。

孔子认为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对一般人来说,应当是"言必言,行必果"。有人说得多做得少,"言过其行",孔子说应引以为耻。为了防止言行脱节,孔子主张"慎言"。他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仁者,其言也",意思说,说话谨慎,怕说了之后做不到。为了防止说空话、说大话,可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不妨先脚踏实地去做,做了以后再讲也不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话迟钝一点不要紧,而行动必须敏捷。

孔子是在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身体力行的要求的,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起初,他过分相信学生表态性的话,以为学生说的话都会实际去做的,发现学生言行脱节以后,才对学生提出了言行一致的要求。他还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意思是: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果有所赞美,那也是经过了实际考验的。这就是说,他对学生的表扬,不是凭印象听言论而想当然,是以实际行动的考察为依据的。总之,孔子要求言行一致而着重于行的思想,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孔子既重视立志,又强调持之以恒,既提倡克己内省,又主张迁善改过、身体力行。这些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含有某些合理性,符合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不能因为它是封建道德教育和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而加以全盘否定和抛弃。我们要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批判地继承这些古代遗产、古为今用。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孔子倡导的“身体力行”在教育上的体现。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级或教师作风行为正派,就是不发命令,下级或学生也会执行;上级或教师作风行为不正派,就是发命令,下级或学生也不听从。他还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端正别人呢?

孔子的这些话,充分说明教师的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子贡称赞孔子教人“正身以俟”,荀子颂扬孔子教人是“早正以待”。

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出者,而且也是这一原则的实践者。要以身作则,就要言传身教,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意思是说,可以与他谈,进行有言之教,而不去同他谈,这叫做错过了人才;不可同他谈,只能进行无言之教,却偏与他谈,这叫做浪费了语言。聪明的教师既不要错过人才,也不要浪费语言,应采用“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孔子相信“无言之教”的威力。他对学生说过:“予欲无言”,学生说:“您老人家假若不说话,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传述的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所谓无言之教,即是通过暗示或榜样去教育学生,这是有其一定的心理学依据的。

朱熹的认识论

与认识论相关的,在知行观上,朱熹提出子“知先行后”的观点,认为知的目的在行,即实地践履,若想践履,必须先知,不过朱熹也强调知和行不能偏废,“知行学相须”;与传统儒家的观点一致,朱熹的知行观主要强调的也是道德的践履问题,而不是认识的来源问题。

知行合一的思想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现在属浙江)人,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死后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谥文成,给了极高的荣誉。

王阳明出身于官僚家庭,父亲王华曾任礼部左侍郎,在1499年,王阳明中了进士,先后任刑部、兵部主事,1506年由于与大宦官刘瑾(因残害忠良,最后被陵迟处死)结怨,贬到了贵州。1510年升为知县,到1516年又升任右佥都御史,最后做到了右副都御史。晚年聚众讲学,在世时著作就被弟子们刊刻印行。

王阳明的思想中典型的是知行合一。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即他说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体与可体联系起来呢?王阳明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他用主体包容了客体,将客体的独立性、自然性和物质性否定了。对于行他解释道:"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辩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辩矣。"所以,王阳明的"行"范围很广,包括了学、问、思、辩,这在《中庸》里是"知"的四个侧面,在王阳明这里合一了,因为他模糊了两者的界限。

王阳明进一步提出,人的"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这实际上是取消了真正的"行",所以,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即王船山)批评他"销行以归知"。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也有合理的方面,他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行为指导


相关文章

  • 身体的冲浪
  • 身体的冲浪 类别:婚恋·两性 | 关键字:离婚 丧夫 婚恋 三十年不到的人生里,本书主人公悉妮已经历一次离婚.一次丧夫.为了从这双重悲剧的打击里站起来,她应聘去一对夫妻家里,给他们十八岁的女儿当家教.在迷人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大海边,她与爱德华 ...查看


  • 身体自尊研究综述
  • 身体自尊的研究综述 摘要:身体自尊是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自尊作为人的整体自尊的一部分,对于人的心理健康也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具有良好身体自尊的人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当前对于身体自尊的研究已经成为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的热点 ...查看


  • 身体意识改善的审美价值及途径
  • 摘要:身体意识是身体美学研究的重要维度.实践性是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基本特征.改善身体意识旨在通过提高身体体验.感知,增强自我使用.自我认识和自我批判的能力,更大程度地实现个人快乐.幸福的目的.当今文化现象中身体地位的凸显是身体意识研究的现实 ...查看


  • 解读日本体育课程中的放松身体运动
  • 摘 要:日本为了强调身心一体化,强化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把过去<学习指导要领>中的"体操"部分改成了"增强体质运动",并增添了全新内容即"放松身体运动".放松身体运动主要 ...查看


  • 作为_身体哲学_的中国古代哲学
  • 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 张再林 内容提要 在中西哲学之间, 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似乎被忽视了, 即:哲学是一种以意识为其根本的哲学, 古代哲学则为一种以身体为其根本的哲学, 而是"身体", 应被视 ...查看


  • 对乒乓球运动身体重心变化规律的探讨
  • 第8卷第1期 2008年3月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JournalofHunanInternationalEconomicsUniversity Vol18No1Mar12008 对乒乓球运动身体重心变化规律的探讨 戴临中 (湖南涉外经济学 ...查看


  • 身体的结构教案课件
  • (一)导入: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观察过哪些动物.植物?(生说)出示蜗牛图片,回顾蜗牛的身体结构.既然我们可以把蚂蚁.蜗牛.蚕宝宝.大树.小草等等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那我们能不能把我们自己--人也作为观察的对象呢?(生说:可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查看


  • 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律师代理手册
  • 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律师代理手册 [释义] 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是指他人实施侵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行为而引起的纠纷. 生命权是指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利益为内容的权利.生命权是法律保护的最高权利形态.生命的丧失是侵害生命权的结果 ...查看


  • 教科版科学四上[身体的结构]课堂实录
  • 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初步了解人的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的,并且左右对称 ,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有顺序.有目的地利用各种方法对身体结构进行观察,学会做观察 ...查看


  • 利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改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
  • 摘 要:身体运动功能的训练在国外的发展非常迅速,而在国内主要用于训练队的训练,本文主要研究身体功能训练在学校体育学的利用空白,进而对中小学生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进课堂提供实践的可能性,促进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具体学生具体分析,并注意运动负荷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