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脑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能叙述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病因及防治要点,描述其身体及心理状况.

2. 能提出该疾病患儿的常见护理诊断,解释应采取的主要护理措施.

3. 能运用相关知识为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指导与卫生宣教.

4. 了解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对小儿的影响.

疾病概要

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症,是由于新生儿发生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时,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沉积于基底神经核、丘脑、丘脑下核、顶核、脑室核、尾状核、以及小脑、延脑、大脑皮质及脊髓等部位,抑制脑组织对氧的利用,导致脑损伤.本症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最严重的症状之一.

胆红素脑病一般发生在出生后2〜7天(早产儿多见),当血清当红素迅速增加,超过342mmol/L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首相表现为喂养困难、吸吮力弱,嗜睡、肌张力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呼吸暂停、心动过速等,12〜24小时后很快出现双眼凝视、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前囟隆起,呕吐,尖叫或惊厥等,还常伴高热.

病因 发病与胆红素化学特性有关。

未与白蛋白联结的未结合胆红素呈游离状态,分子量小,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后可使脑细胞内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偶联作用脱节,即解偶联作用。因此脑细胞的能量产生受到抑制,使脑细胞受损。Mirra等姉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随血清胆红素增高而增加,胆红素可能降低细胞表面张力及对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壁的毒性作用,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与白蛋白联结的未结合胆红素、是脂溶血性的白蛋白复合体,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和细胞膜,但近年认为当新生儿窒息、缺氧、感染、饥饿、早产、脱水、低血糖、酸中毒及高张输液等的影响下,血脑屏障可暂时开放,使大分子与白蛋白联结的未结合胆红素也能进入脑组织,累及较广泛的部位。当血液中有仙阴离子增高或pH下降时,也可成为游离胆红素而透过细胞膜,进入含有丰富磷脂的神经细胞形成胆红素脑病。

与肝细胞内的葡萄糖醛酸结合成为结合胆红素是水溶性的,能通过肝、肾排泄、不引起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脑病几乎仅发生于新生儿时期,主要由于下列因素:

1.酶系统不成熟 肝细胞不能有效地将未结合胆红素结合成结合胆红素。

2.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 较多见,如新生儿溶血病,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克一纳氏综合征),以及药物中毒(维生素K3)等,均可使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3.血脑屏障功能较差 未结合胆红素易于通过而与脑组织结合,早产儿更差,各种感染、窒息缺氧因素可影响血脑屏障栅栏作用的完整性。

4.血浆白蛋白含量较低 附着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有限。

5.酸中毒 新生儿患病易发生酸中毒,可促使血脑屏障开放,使细胞摄取红素增加。

6.夺取白蛋白联结使胆红素游离 外耕牛性有磺胺异恶唑、水杨酸盐、苯甲酸钠、新生霉素,先锋霉素、新型青霉素Ⅱ、消炎痛等,内源性有正铁血红素、胆酸和饥饿、低血糖或寒冷刺激时体内游离脂肪酸增高等。 机制

胆红素进入脑组织造成胆红素脑病,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脂溶性游离胆红素浓度超过阈值而自由透过血脑屏障入脑;二是血脑屏障开放,使已与白蛋白联结的白蛋白-胆红素复合物也能通过开放的血脑屏障入脑。这两个因素在胆红素入脑的机制中起着互相促进的作用,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同时也受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血液酸碱度、缺氧、药物等。

(一)游离胆红素过高

游离胆红素是指在血中未与白蛋白联结的呈游离状态的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浆中绝大多数未结合胆红素联结在白蛋白上,形成无毒性的白蛋白-胆红素复合物,保证了胆红素在血浆中运输而无毒性表现。只有极少数以游离胆红素形式存在于血浆中,正常情况下游离胆红素浓度少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的1%。引起游离胆红素增高的因素有:

①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超过白蛋白的联结能力;

②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

③存在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联结位点的物质,即结合部位减少; ④酸中毒时使白蛋白与胆红素的联结亲和力下降。

(二)血脑屏障开放

完整的血脑屏障具有屏障栅栏作用,可限制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等大分子物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当在病理情况下,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通透性增高,使血脑屏障开放时,游离胆红素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同时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可通过开放的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但有人认为后者不会引起脑细胞损伤。新生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较大,特别容易受损,尤其是未成熟儿。脑干和小脑的血脑屏障对胆红素的通透性大于大脑皮质的血脑屏障。

目前尚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测出新生儿血脑屏障的完整性,故临床上只能结合是否有损害血脑屏障的病理因素存在来综合判断。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分4期,第1~3期出现在新生儿早期,第4期在新生儿期以后出现。

(一)警告期 表现为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和肌张力减退。大多数黄疸

突然明显加深。历 时12~24小时。

(二)痉挛期 轻者仅两眼凝视,阵发性肌张力增高;重者两手握拳、

前臂内旋,角弓反张、有时尖声哭叫。持续约12~24小时。

(三)恢复期 大都于第1周末,首先吸吮力和对外界的反应逐渐恢复,

继而痉挛逐渐减轻、消失。历时2周左右。

(四)后遗症期 常出现于生后2个月或更晚。表现为手足徐动、眼球

运动障碍、耳聋、智力障碍或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辅助检查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计数显著增高、血清胆红素异常(血清胆红素超过342mmol/L(20mg/d1))

治疗

目的是阻止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上升到危险程度。为安全光疗,有胆红素脑病警告期症状或手足常黄者,必须紧急措施,不能过夜。及早处理窒息、缺氧、酸中毒,避免寒冷、饥饿、低血糖,禁用或慎用夺位性药物和不作快速静脉注射高渗性药物;及时治疗黄疸和光疗、换血,近年来因本病导致的后遗症和死亡已显著减少。以下几点是药物治疗:

1.一般治疗:如存在引起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应给予对症治疗。

2.酶诱导剂:苯巴比妥5mg/(kgod),分3次口服。

3.抑制溶血过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一般用于重症溶血症的早期,用量为1g/kg,4~6h内静脉滴注。

4.减少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白蛋白:一般用于生后1周内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用量1g/kg加葡萄糖液10~20ml静脉滴注;也可用血浆25ml/次静脉滴注,每日1~2次。在换血前1~2h应输注1次白蛋白。

护理诊断\问题与护理措施

1皮肤黄染与血清中胆红素浓度过高有关

(1) 加强保暖措施,使体表温度维持在36~37℃;将患儿置入新生儿病房,温

度24~26℃,相对湿度55%~65%,避免对流风和日光的直接照射;必要时置入保暖箱;

(2) 严格做好消毒隔离,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3) 提早开奶有利于建立肠道菌群,使胎粪尽快排出,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减轻黄疸程度;

(4) 对母乳分泌量不足和新生儿吸吮力弱者,适当缩短喂奶间隔时间;

(5) 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颜色、范围及程度等,积极协助医生判断病因;

(6) 准确记录每日大小便次数、尿量,评估胆红素浓度;

(7) 监测生命体征、哭声、吸吮力及肌张力等变化,及时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8) 使用经皮胆红素仪每日监测新生儿胆红素的变化,数值>25时(校对后相

当于血胆红素205.1μmol/L),进一步测量血清胆红素;

(9) 控制输液速度,不作快速静脉注射高渗性药物.

2营养失调与喂养困难,吸吮力弱而摄入不足有关

(1)耐心喂养,每次哺乳后,将患儿抱起,并轻拍背部,以驱尽胃内空气,并

给予右侧卧位10min,防止溢乳;

(2) 采取按需喂养的方式,少量多饮,保证乳量摄入;

(3)必要时静脉点滴10%葡萄糖;

3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新生儿皮肤薄嫩、光疗、尿布等不良刺 激有关

(1)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尿布平整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用软

布拭干,避免红臀;若红臀用百多邦或美克外涂于皮肤表面,严重时抬高臀部,减少臀部受压面积。

(2)每次喂乳后,少许温开水洗净口腔,因新生儿口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

不宜擦洗。

(3)每天用95%乙醇涂擦脐带残端,并更换无菌纱布,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同

时注意观察脐部有无脓性分泌物和异味,脐轮有无红肿等,及时发现感染表现。

(4)光疗前用500mg/l有效氯清洁、消毒光疗箱,保持玻璃床板透明度;调解

箱温至30〜32℃,湿度达50%〜60%;灯管与患儿距离为33〜50厘米。

(5)光疗时给患儿戴黑色护眼罩,以免视网膜损害,四肢包扎避免皮肤损害,

除会阴、肛门部用尿布包裹外,余均裸体抱入蓝光箱床内。早产儿采用单面光疗时,需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使全身皮肤均匀受光,避免尾骶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引起损伤。

4知识缺乏:家长缺乏有关胆红素脑病的病因和护理知识。

(1) 尽早帮助产妇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由浅入深逐步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

方法、技巧;

(2) 剖宫产和自然产后伤口疼痛,耐心指导产妇采取侧卧或坐位哺乳;

(3)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原因和患儿的病情,取得合作;

(4) 示范指导新生儿更换尿布、沐浴等方法,为出院后家庭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健康教育

(1) 病室内须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有利于患

儿休息及康复,可用湿式进行日常清洁卫生,定期空气消毒。

(2) 向家长解释光疗对疾病治疗的必要性,消除家长的恐惧焦虑情绪,取

得配合;同时阐明光疗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

(3) 与家长进行交谈,介绍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方法,如新生儿居室应保持

清洁,用具、食具要经常消毒,护理新生儿前、后必须洗手,应避免孩子与感染性疾病患者接触。

(4) 建议母亲选择母乳喂养,使孩子能从乳汁中获得IgA,以增强抵御感

染的能力。按需给乳,少量多饮,避免饥饿加重病情。

(5) 指导家长认识按时给小儿预防接种的重要性,预防各种急、慢性病。

(6) 定期门诊随访。

胆红素脑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能叙述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病因及防治要点,描述其身体及心理状况.

2. 能提出该疾病患儿的常见护理诊断,解释应采取的主要护理措施.

3. 能运用相关知识为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指导与卫生宣教.

4. 了解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对小儿的影响.

疾病概要

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症,是由于新生儿发生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时,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沉积于基底神经核、丘脑、丘脑下核、顶核、脑室核、尾状核、以及小脑、延脑、大脑皮质及脊髓等部位,抑制脑组织对氧的利用,导致脑损伤.本症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最严重的症状之一.

胆红素脑病一般发生在出生后2〜7天(早产儿多见),当血清当红素迅速增加,超过342mmol/L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首相表现为喂养困难、吸吮力弱,嗜睡、肌张力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呼吸暂停、心动过速等,12〜24小时后很快出现双眼凝视、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前囟隆起,呕吐,尖叫或惊厥等,还常伴高热.

病因 发病与胆红素化学特性有关。

未与白蛋白联结的未结合胆红素呈游离状态,分子量小,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后可使脑细胞内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偶联作用脱节,即解偶联作用。因此脑细胞的能量产生受到抑制,使脑细胞受损。Mirra等姉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随血清胆红素增高而增加,胆红素可能降低细胞表面张力及对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壁的毒性作用,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与白蛋白联结的未结合胆红素、是脂溶血性的白蛋白复合体,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和细胞膜,但近年认为当新生儿窒息、缺氧、感染、饥饿、早产、脱水、低血糖、酸中毒及高张输液等的影响下,血脑屏障可暂时开放,使大分子与白蛋白联结的未结合胆红素也能进入脑组织,累及较广泛的部位。当血液中有仙阴离子增高或pH下降时,也可成为游离胆红素而透过细胞膜,进入含有丰富磷脂的神经细胞形成胆红素脑病。

与肝细胞内的葡萄糖醛酸结合成为结合胆红素是水溶性的,能通过肝、肾排泄、不引起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脑病几乎仅发生于新生儿时期,主要由于下列因素:

1.酶系统不成熟 肝细胞不能有效地将未结合胆红素结合成结合胆红素。

2.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 较多见,如新生儿溶血病,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克一纳氏综合征),以及药物中毒(维生素K3)等,均可使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3.血脑屏障功能较差 未结合胆红素易于通过而与脑组织结合,早产儿更差,各种感染、窒息缺氧因素可影响血脑屏障栅栏作用的完整性。

4.血浆白蛋白含量较低 附着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有限。

5.酸中毒 新生儿患病易发生酸中毒,可促使血脑屏障开放,使细胞摄取红素增加。

6.夺取白蛋白联结使胆红素游离 外耕牛性有磺胺异恶唑、水杨酸盐、苯甲酸钠、新生霉素,先锋霉素、新型青霉素Ⅱ、消炎痛等,内源性有正铁血红素、胆酸和饥饿、低血糖或寒冷刺激时体内游离脂肪酸增高等。 机制

胆红素进入脑组织造成胆红素脑病,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脂溶性游离胆红素浓度超过阈值而自由透过血脑屏障入脑;二是血脑屏障开放,使已与白蛋白联结的白蛋白-胆红素复合物也能通过开放的血脑屏障入脑。这两个因素在胆红素入脑的机制中起着互相促进的作用,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同时也受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血液酸碱度、缺氧、药物等。

(一)游离胆红素过高

游离胆红素是指在血中未与白蛋白联结的呈游离状态的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浆中绝大多数未结合胆红素联结在白蛋白上,形成无毒性的白蛋白-胆红素复合物,保证了胆红素在血浆中运输而无毒性表现。只有极少数以游离胆红素形式存在于血浆中,正常情况下游离胆红素浓度少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的1%。引起游离胆红素增高的因素有:

①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超过白蛋白的联结能力;

②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

③存在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联结位点的物质,即结合部位减少; ④酸中毒时使白蛋白与胆红素的联结亲和力下降。

(二)血脑屏障开放

完整的血脑屏障具有屏障栅栏作用,可限制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等大分子物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当在病理情况下,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通透性增高,使血脑屏障开放时,游离胆红素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同时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可通过开放的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但有人认为后者不会引起脑细胞损伤。新生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较大,特别容易受损,尤其是未成熟儿。脑干和小脑的血脑屏障对胆红素的通透性大于大脑皮质的血脑屏障。

目前尚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测出新生儿血脑屏障的完整性,故临床上只能结合是否有损害血脑屏障的病理因素存在来综合判断。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分4期,第1~3期出现在新生儿早期,第4期在新生儿期以后出现。

(一)警告期 表现为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和肌张力减退。大多数黄疸

突然明显加深。历 时12~24小时。

(二)痉挛期 轻者仅两眼凝视,阵发性肌张力增高;重者两手握拳、

前臂内旋,角弓反张、有时尖声哭叫。持续约12~24小时。

(三)恢复期 大都于第1周末,首先吸吮力和对外界的反应逐渐恢复,

继而痉挛逐渐减轻、消失。历时2周左右。

(四)后遗症期 常出现于生后2个月或更晚。表现为手足徐动、眼球

运动障碍、耳聋、智力障碍或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辅助检查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计数显著增高、血清胆红素异常(血清胆红素超过342mmol/L(20mg/d1))

治疗

目的是阻止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上升到危险程度。为安全光疗,有胆红素脑病警告期症状或手足常黄者,必须紧急措施,不能过夜。及早处理窒息、缺氧、酸中毒,避免寒冷、饥饿、低血糖,禁用或慎用夺位性药物和不作快速静脉注射高渗性药物;及时治疗黄疸和光疗、换血,近年来因本病导致的后遗症和死亡已显著减少。以下几点是药物治疗:

1.一般治疗:如存在引起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应给予对症治疗。

2.酶诱导剂:苯巴比妥5mg/(kgod),分3次口服。

3.抑制溶血过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一般用于重症溶血症的早期,用量为1g/kg,4~6h内静脉滴注。

4.减少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白蛋白:一般用于生后1周内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用量1g/kg加葡萄糖液10~20ml静脉滴注;也可用血浆25ml/次静脉滴注,每日1~2次。在换血前1~2h应输注1次白蛋白。

护理诊断\问题与护理措施

1皮肤黄染与血清中胆红素浓度过高有关

(1) 加强保暖措施,使体表温度维持在36~37℃;将患儿置入新生儿病房,温

度24~26℃,相对湿度55%~65%,避免对流风和日光的直接照射;必要时置入保暖箱;

(2) 严格做好消毒隔离,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3) 提早开奶有利于建立肠道菌群,使胎粪尽快排出,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减轻黄疸程度;

(4) 对母乳分泌量不足和新生儿吸吮力弱者,适当缩短喂奶间隔时间;

(5) 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颜色、范围及程度等,积极协助医生判断病因;

(6) 准确记录每日大小便次数、尿量,评估胆红素浓度;

(7) 监测生命体征、哭声、吸吮力及肌张力等变化,及时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8) 使用经皮胆红素仪每日监测新生儿胆红素的变化,数值>25时(校对后相

当于血胆红素205.1μmol/L),进一步测量血清胆红素;

(9) 控制输液速度,不作快速静脉注射高渗性药物.

2营养失调与喂养困难,吸吮力弱而摄入不足有关

(1)耐心喂养,每次哺乳后,将患儿抱起,并轻拍背部,以驱尽胃内空气,并

给予右侧卧位10min,防止溢乳;

(2) 采取按需喂养的方式,少量多饮,保证乳量摄入;

(3)必要时静脉点滴10%葡萄糖;

3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新生儿皮肤薄嫩、光疗、尿布等不良刺 激有关

(1)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尿布平整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用软

布拭干,避免红臀;若红臀用百多邦或美克外涂于皮肤表面,严重时抬高臀部,减少臀部受压面积。

(2)每次喂乳后,少许温开水洗净口腔,因新生儿口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

不宜擦洗。

(3)每天用95%乙醇涂擦脐带残端,并更换无菌纱布,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同

时注意观察脐部有无脓性分泌物和异味,脐轮有无红肿等,及时发现感染表现。

(4)光疗前用500mg/l有效氯清洁、消毒光疗箱,保持玻璃床板透明度;调解

箱温至30〜32℃,湿度达50%〜60%;灯管与患儿距离为33〜50厘米。

(5)光疗时给患儿戴黑色护眼罩,以免视网膜损害,四肢包扎避免皮肤损害,

除会阴、肛门部用尿布包裹外,余均裸体抱入蓝光箱床内。早产儿采用单面光疗时,需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使全身皮肤均匀受光,避免尾骶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引起损伤。

4知识缺乏:家长缺乏有关胆红素脑病的病因和护理知识。

(1) 尽早帮助产妇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由浅入深逐步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

方法、技巧;

(2) 剖宫产和自然产后伤口疼痛,耐心指导产妇采取侧卧或坐位哺乳;

(3)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原因和患儿的病情,取得合作;

(4) 示范指导新生儿更换尿布、沐浴等方法,为出院后家庭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健康教育

(1) 病室内须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有利于患

儿休息及康复,可用湿式进行日常清洁卫生,定期空气消毒。

(2) 向家长解释光疗对疾病治疗的必要性,消除家长的恐惧焦虑情绪,取

得配合;同时阐明光疗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

(3) 与家长进行交谈,介绍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方法,如新生儿居室应保持

清洁,用具、食具要经常消毒,护理新生儿前、后必须洗手,应避免孩子与感染性疾病患者接触。

(4) 建议母亲选择母乳喂养,使孩子能从乳汁中获得IgA,以增强抵御感

染的能力。按需给乳,少量多饮,避免饥饿加重病情。

(5) 指导家长认识按时给小儿预防接种的重要性,预防各种急、慢性病。

(6) 定期门诊随访。


相关文章

  •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
  • 临床指南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 李秋平 封志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广州,510282)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约60%新生儿可出现不同程度黄疸.大部分黄疸可自然消退,但由于胆红素的毒性,少数患儿可出现严重高胆红 ...查看


  • [微病例]新生儿低血糖脑病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作者: 患者 患儿,女,4 d,因'发现低血糖2 d'就诊于我院新生儿科.患儿为第1胎第1产,试管婴儿,双胎之大,母孕38+3周,因羊水浑浊.脐带绕颈2圈于当地医院行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2 400 g,Apgar评分不详,否认缺氧窒息史,羊 ...查看


  • 新生儿科q前五种病诊疗规范
  • 新生儿科 新生儿肺炎 [诊断] 1.临床表现 早发肺炎常在出生后立即或3-5天内出现症状,而1周后发生者多为晚发肺炎.表现为体温不稳定,拒奶.嗜睡,以后出现口吐白沫.呼吸急促.呼吸暂停.程度不同的呼吸窘迫和发绀,重者可有心动过速.末梢灌注不 ...查看


  • 肝性脑病查房
  • 病情介绍患者女性,60岁,因反复腹胀.纳差3年,加重伴神志不清3天,于2014年7月8日23:55平车推送入我科.因患者呈严重贫血貌,血色素低,考虑肝性脑病可能性大,遵医嘱于7月9日00:37分报病危. 入科辅查:肾功能.血脂常规.心肌 ...查看


  • 肝移植术后主要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
  • ・1310・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JSouthMedUniv) 2007:27(9) 肝移植术后主要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 易述红,李华,杨扬,陆敏强,蔡常洁,许赤,易慧敏,汪根树,陈 广东广州510630) 2,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查看


  • 新生儿为何会患溶血症?
  • 新生儿溶血症,一个非常专业的疾病词汇,正是这个疾病成了新生宝宝健康的一大杀手.调查资料显示,中国有20%-30%的妊娠出现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病率为11.9%,概率之高足以使新妈妈担忧异常.那么-- 不久前,在某公司工作的蔡女士在 ...查看


  • 新生儿胆红素的正常值是多少
  • 新生儿胆红素的正常值是多少?临床上很多家属对新生儿检查多看不懂,新生儿易出现胆红素异常的现象,那新生儿胆红素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对此问题专家作出诠释,下面就此做一下介绍. 新生儿胆红素的正常值的范围:总胆红素3.4-17.1mol/L,直接 ...查看


  • 兽医病理生理学(二)(华中农业大学)
  • 第九章 发 热 (fever ) 动物的正常体温 牛:38.0 -39.0℃ 猪:38.0 - 39.5℃ 家禽:41.0-42.0℃ 兔子: 38.5 - 39.5 ℃ 狗: 37.5-38.5℃ 一般的幼龄动物正常体温比成年动物的正常体 ...查看


  • 护师职称论文
  • 护师职称论文 不可否认,很多临床医生写文章主要是为了职称晋升,或者评奖等.我当然也包括在内.临床工作中,由于本人有些小作发表,科内进修医生,护士经常请教我:LL医生,你帮我想个题目嘛,我去收集资料,请你吃饭!去年晋升副主任,就差文章,报都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