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移动解题技巧

化学平衡计算题求解技巧

1、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2)化学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

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K 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2、有关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

(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反应的转化率(α) :α=反应物转化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浓度)×100% 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浓度)

(3)在密闭容器中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计算时经常用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推论:

恒温、恒容时: ;恒温、恒压时:n 1/n2=V1

/V2

(4)计算模式(“三段式”)

浓度(或物质的量) aA(g)+bB(g) cC(g)+dD(g)

起始 m n O O

转化 ax bx cx dx

平衡 m-ax n-bx cx dx A 的转化率:α(A)=(ax/m)×100%

C的物质的量分数:ω(C)=×100%

技巧一:三步法

三步是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格式,根据题意和恰当的假设列出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但要注意计算的单位必须保持统一,可用mol 、mol/L,也可用L 。

例1、X 、Y 、Z 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和b mol 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 2Y2Z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 (X )+ n(Y )= n(Z ),则Y 的转化率为( )

A 、a +b 2(a +b ) 2(a +b ) (a +b ) ⨯100% B、⨯100% C、⨯100% D、⨯100% 55b 55a

解析:设Y 的转化率为α X + 2Y 2Z

起始(mol ) a b 0

1b α b α b α 2

1 平衡(mol )a -b α b -b α b α 212(a +b ) ⨯100

%。故应选B 。 依题意有:a -b α+ b -b α = b α,解得:α= 5b 2 转化(mol )

技巧二:差量法

差量法用于化学平衡计算时,可以是体积差量、压强差量、物质的量差量等等。

例2、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 和B 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 + 3B 2C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 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

③反应达平衡时, 气体A 消耗掉0.05VL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 消耗掉0.05V L

A 、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 A + 3B 2C ∆V 小

1 3 2 2

∴0.05V ∴0.15V 0.1V ∴0.1V

所以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VL + 0.1VL = 1.1VL ,由此可得:气体A 消耗掉0.05VL ,气体B 消耗掉0.15VL 。故本题选A 。

专练.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2B(g)+C(g),若开始时只充入2 mol A气体,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则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为 。

解析:等温度、等体积时,压强增大了20%,也就是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多了2 mol×20%=0.4 mol,即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变为2.4 mol。

2A(g) 2B(g) + C(g) △n

2 2 1 1

变化 0.8 mol 0.4 mol

平衡时,n(A)=2 mol-0.8 mol =1.2 mol,n(总)=2.4 mol,故A 的体积分数为:1.2mol ×100%=50%。 2.4mol

技巧三:守恒法

1、质量守恒

例3、a mol N2与b mol H2混合,要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生成了c mol NH3,则NH 3在平衡体系中质量分数为( )

17c 17c ⨯100% B、⨯100% 28a +2b -17c 28a +2b

c 34c ⨯100% D、⨯100% C 、a +b +c 28a +2b A 、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平衡体系中的混合气体总质量应等于反应前N 2和H 2混合气的总质量。即NH 3在平衡体系中的质量分数为17c ⨯100%。故本题应选B 。 28a +2b

2、原子个数守恒

例4、加热时,N 2O 5可按下列分解:N 2O 5

N2O 3 + O 2、N 2O 3又可按下列分解: N2O 3

N2O + O 2。今将 4 molN2O 5充入一升密闭容器中,加热至 t℃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平衡时,c (O 2)= 4.5 mol/L, c (N 2O 3)= 1.62 mol/L,c(N 2O )= _______ mol/L,此时N 2O 5的分解率为 ________。

解析:N 2O 5的起始浓度为c (N 2O 5)=4mol =4mol /L ,平衡时的气体成份及浓度为: 1L

达平衡时的气体成份:N 2O 5 N2O 3 N2O O2

平衡浓度(mol/L) 设x 1.62 设y 4.5

由N 原子守恒:2x +1. 62⨯2+2y =2⨯4

由O 原子守恒:5x +1. 62⨯3+y +4. 5⨯2=5⨯4

解得:x = 0.94 mol/L,y = 1.44 mol/L,所以,c (N 2O )= 1.44 mol/L,N 2O 5的分解率为:4mol /L -0. 94mol /L ⨯100%=76. 5%。 4mol /L

专练.一定温度下,反应2SO 2(g)+O 2(g)2SO 3(g)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n(SO3)=1.4 mol,此时SO 2的物质的量应是( )

A .0.4 mol B .0.6 mol C .0.8 mol D .1.2 mol

解析:设第一次平衡时n(SO2) 、n(O2) 、n(SO3) 分别为2xmol 、3xmol 、4xmol ,第二次平衡时n(SO2)=ymol。

由O 元素守恒得:2x·2+3x·2+4x·3=2y+0.8×2+1.4×3……①

由S 元素守恒得:2x +4x=y+1.4……②

解得:x=0.3,y=0.4。答案:A 。

专练.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SO 2和O 2的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2SO 2(g)+O2(g) 2SO3(g)+Q (Q >0)。反应达平衡后SO 2、O 2和S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6,保持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后达到新的平衡时,O 2和SO 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1 mol 和2.0 mol ,此时容器内SO 2的物质的量应是( )

A . 0.7 mol B . 0.9 mol C. 1.1 mol D . 1.3 mol

解析:设第一种平衡状态下O 2为x ,则SO 3为

2SO 2(g )+O 2(g )

2SO3(g )+Q

33x x +2y =2.0 x =1.2 mol 223,变成第二种平衡时O 2变化量为y , 2x y y x -y =1.y =0.1 mol 答案:A 。

.0

技巧四:估算法

例5、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 气体R 和5L 气体Q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 (g )+ 5Q (g ) 4X (g ) + nY (g )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 值是( )

A 、2 B、3 C、4 D、5

解析:本题貌似化学平衡的计算,但实则不然,题干中最关键的一句话为“压强是原来87.5%”说明体积和温度不变,压强减小了,故该反应是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即2 + 5 > 4 + n,即n

技巧五:赋值法

例6、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发生如下反应:

A (g ) + 2B(g ) 2C(g ),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 的转化率为( )

A 、40% B、50% C、60% D、70%

解析:由题意可知:设A 反应掉一半(即转化率为50%),则可推知B 全部反应掉(即转化率为100%),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故A 的转化率必小于50%。正确答案应选A 。

技巧六:极端假设法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这类反应的特点是不能进行到底。据此,若假定某物质完全转化(或完全不转化),可求出其它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的范围。

1、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

例7、在一密闭容器中,aA (g ) bB(g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

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 的转化率减少了

C 、物质B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 > b

解析: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即减小压强),假如化学平衡不移动,则各种物质的浓度都应是原平衡时的一半,但现在生成物B 的浓度却是原平衡的60%,这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发生移动,A 的转化率升高,所以化学计量数b > a ,又由于B 的物质的量增加,B 的质量增加,物质B 的质量分数必然增大(因为总质量保持不变)。故本题应选AC 。

2、判断生成物的量

例8、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 和1molH 2O (g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 (g )+ H2O (g )

CO2(g ) + H2(g ),达到平衡时,生成2molCO 2,当H 2O (g )改为4mol 时,在上述条3

件下生成的CO 2为( )

A 、0.60mol B、0.95mol C、1.0mol D、2.50mol

解析:假设反应向正向进行到底,由于CO 仍为1mol ,故生成的CO 2才为1m ol ,但由于反应的可逆性,这是不可能的。所以,2mol

3、确定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范围

例9、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 (g )+ 4Y2(g )

2Z2(g )+ 3Q2(g )的反应中,其中X 2、Y 2、Z 2、Q 2的开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4mol/L、0.2mol/L,0.3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是( )

A 、c (X 2)= 0.15mol/L B、c (Y 2)= 0.9mol/L

C 、c (Z 2)= 0.3mol/L D、c (Q 2)= 0.6mol/L

解析:假设正向进行到底时,则生成物c (Z 2)= 0.4mol/L、c (Q 2)= 0.6mol/L,但此反应实为可逆反应,由此可推知:c (Z 2)= 0.3mol/L可能,c (Q 2)= 0.6mol/L是不可能的。

又假设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到底时,则反应物c (X 2)= 0.2mol/L、c (Y 2)= 0.8mol/L,同时由于该反应的可逆性,故c (X 2)= 0.15mol/L可能,而c (Y 2)= 0.9mol/L是不可能的。综上所述,该题正确答案是BD 。

专练.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g)+2Y(g)2Z(g),若要使平衡时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相等,则X 、Y 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k 应满足( )

A .1<k <3 B .1/4<k <3/2 C .3<k <4 D .1/4<k <2/3

解析:设x 、y 分别为X 、Y 的初始物质的量。

若反应物X 全部转化,据题意有:y -2x =2x ,即:k =x /y =1/4;

若反应物Y 全部转化,据题意有:x -y /2=y ,即:k =x /y =3/2。

由于可逆反应的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故1/4<k <3/2。答案:B 。

技巧七:虚拟状态法

例10、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O 2,建立如下平衡:2NO 2

N2O 4,测得NO 2的转化率为a%,在其它条件不变下,再充入1molNO 2,待新平衡建立时,又测得NO 2的转化率为b%,则a 与b 的关系为( )

A 、a > b B、a

解析:直接判断a 与b 的关系,比较难,但可以虚拟假设一个中间过程Ⅱ。

P V T P 2V T P V T

Ⅰ Ⅱ Ⅲ

易知Ⅰ与Ⅱ两过程等效,NO 2的转化率均为a%,若将容器Ⅱ加压,使容积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即与Ⅰ容积相等,因2NO 2 N2O 4,加压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达新平衡后NO 2的转化率b%必大于a%。答

案应选B 。

本题属于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除此之外,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还有如下情况:

(1)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如将题干中的NO 2改为HI 气体,即发生反应:

2HI (g )

H2(g ) + I2(g ),则会得出a = b的结论。

(2)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如将题干中的NO 2改为NH 3,即发生反应:

2NH 3(g ) N2(g )+3H2(g ),则会得出a > b的结论。

技巧八:参照物法

例11、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入等物质的量的SO 2和O 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 SO2 + O2

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 )

A 、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

解析:以甲为参照物,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甲容器内压强越来越小,而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乙容器体积减小⇒相当于加压(与甲比较)⇒反应向正向进行。故乙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大,故本题应选B 。

技巧九:等效平衡法

例12、在一恒定的容器中充入2molA 和1molB 发生反应:2A (g ) + B(g )

xC(g ),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为ω%;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 :0.6mol 、B :0.3mol 、C :1.4mol 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仍为ω%,则x 值为( )

A 、只能为2 B、只能为3

C 、可能是2,也可能是3 D、无法确定

解析:根据题意,这两平衡为等效平衡。

等效平衡有两种类型(对于可逆反应:mA (g )+ nB(g )

pC(g )+ qD(g )):

Ⅰ类恒温恒容:①若m + n = p + q,只要“极限转换”后,与原起始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浓度)相等,就可以达到相同平衡状态。②若m + n ≠ p + q,只要“极限转换”后,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就可达珐相同的平衡状态。

Ⅱ类恒温恒压:只要“极限转换”后,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就可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本题属于Ⅰ类(恒温恒容),由于已知方程式中x 未知,故有两种可能:一是x ≠3(即系数不等),二是x = 3(即系数相等)。

若x ≠3,2A (g ) + B(g )

xC(g )

2 1 0

0.6 0.3 1.4 极限换算0. 6+ 依题意可得:0. 6+2. 81. 4 0. 3+ 0 x x 2. 8 = 2 x

1. 40. 3+ = 1 解得:x = 2 符合题意。 x

2. 81. 42. 81. 4若X = 3时,则(0. 6+):(0. 3+)=(0. 6+):(0. 3+)=4.6:2.3=2:1。 x x 33

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

专练.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A和1 mol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平衡时,C 的浓度为Wmol /L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做起始物质,达平

衡后,C 的浓度仍为Wmol/L的是( )

A .4molA + 2 molB B .2molA + 1molB + 3molC + 1molD

C .3molC + 1molD + 1molB D .3molC + 1molD

解析:本题考查恒温恒压下的等效平衡,可以采用“一边倒”的方法。结合本题情况,可将选项中各物质均倒向反应物A 和B ,若为2 molA+1 molB,则可达到等效平衡,达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Wmol/L。

A 选项:因A 、B 投料是原来的2倍,又是一个固定容积的容器,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必然大于Wmol/L。B 选项:把“3molC + 1molD”倒向反应物,则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也是4molA + 2 molB,实际上相当于与选项A 投料完全相同,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必然大于Wmol/L。C 选项:把“3molC + 1molD”倒向反应物,相当于投入2 molA和2 molB,与起始投入2 molA和1 molB的平衡相比较,平衡向右发生移动,则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必然大于Wmol/L。D 选项:把3molC + 1molD倒向左边,恰好相当于2 molA+1 molB,与原平衡的起始投料相同,达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Wmol/L。答案:D 。

技巧十:讨论法

对于可逆反应,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定是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的状态,即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均大于零

例13、在一定条件下,A 2 + B 2

2C,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c (A 2)= 0.5 mol/L,c (B 2)= 0.1mol/L,c (C )= 1.6 mol/L,若A 2、B 2、C 起始浓度分别为a 、b 、c (mol/L),试回答:

(1)a 、b 应满足的关系是 ___________ ;(2)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 。

解析:(1) A2 + B2

2C

起始浓度(mol/L) a b c

平衡浓度 0.5 0.1 1.6

若反应从正向开始,则转化浓度A 2:a -0. 5,B 2:b -0. 1,C :1. 6-c ,

所以,a -0. 5 = b -0. 1,即a = b + 0.4。

(2)若平衡时,1.6 mol/LC是由A 2、B 2反应生成,则反应中生成A 2的量等于生成B 2的量为0.1mol/L,则a 的最小值为0.4mol/L,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0.4 ≤ a ≤ 1.3。

专练: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 2 和3molH 2 ,在850℃ 时,气体混合物达到下式所示平衡:CO 2+H2 CO+H2O 。已知达到平衡时生成0.75molCO 。那么当H 2改为9mol ,在上述条件下平衡时生成CO 和H 2O 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

A 1. 2mol B 1. 5mol C 1. 8mol D 2. 5mol

【分析解答】对于可逆反应,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定是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的状态,即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均大于零。

CO 2 + H 2 CO + H 2O

起始 1 3 0 0

变化 x x x x

平衡 0.25 2.25 0.75 0.75

在此基础上,增加H 2的用量,平衡右移,CO 2的转化率增大,CO 、H 2O 的物质的量均增大。设平衡移动后,CO 、H 2O 的物质的量为a ,则a >0.75+0.75=1.5。但CO 2不能完全转化,(若CO 2完全转化,则a =2),故a

化学平衡计算题求解技巧

1、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2)化学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

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K 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2、有关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

(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反应的转化率(α) :α=反应物转化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浓度)×100% 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浓度)

(3)在密闭容器中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计算时经常用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推论:

恒温、恒容时: ;恒温、恒压时:n 1/n2=V1

/V2

(4)计算模式(“三段式”)

浓度(或物质的量) aA(g)+bB(g) cC(g)+dD(g)

起始 m n O O

转化 ax bx cx dx

平衡 m-ax n-bx cx dx A 的转化率:α(A)=(ax/m)×100%

C的物质的量分数:ω(C)=×100%

技巧一:三步法

三步是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格式,根据题意和恰当的假设列出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但要注意计算的单位必须保持统一,可用mol 、mol/L,也可用L 。

例1、X 、Y 、Z 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和b mol 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 2Y2Z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 (X )+ n(Y )= n(Z ),则Y 的转化率为( )

A 、a +b 2(a +b ) 2(a +b ) (a +b ) ⨯100% B、⨯100% C、⨯100% D、⨯100% 55b 55a

解析:设Y 的转化率为α X + 2Y 2Z

起始(mol ) a b 0

1b α b α b α 2

1 平衡(mol )a -b α b -b α b α 212(a +b ) ⨯100

%。故应选B 。 依题意有:a -b α+ b -b α = b α,解得:α= 5b 2 转化(mol )

技巧二:差量法

差量法用于化学平衡计算时,可以是体积差量、压强差量、物质的量差量等等。

例2、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 和B 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 + 3B 2C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 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

③反应达平衡时, 气体A 消耗掉0.05VL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 消耗掉0.05V L

A 、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 A + 3B 2C ∆V 小

1 3 2 2

∴0.05V ∴0.15V 0.1V ∴0.1V

所以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VL + 0.1VL = 1.1VL ,由此可得:气体A 消耗掉0.05VL ,气体B 消耗掉0.15VL 。故本题选A 。

专练.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2B(g)+C(g),若开始时只充入2 mol A气体,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则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为 。

解析:等温度、等体积时,压强增大了20%,也就是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多了2 mol×20%=0.4 mol,即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变为2.4 mol。

2A(g) 2B(g) + C(g) △n

2 2 1 1

变化 0.8 mol 0.4 mol

平衡时,n(A)=2 mol-0.8 mol =1.2 mol,n(总)=2.4 mol,故A 的体积分数为:1.2mol ×100%=50%。 2.4mol

技巧三:守恒法

1、质量守恒

例3、a mol N2与b mol H2混合,要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生成了c mol NH3,则NH 3在平衡体系中质量分数为( )

17c 17c ⨯100% B、⨯100% 28a +2b -17c 28a +2b

c 34c ⨯100% D、⨯100% C 、a +b +c 28a +2b A 、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平衡体系中的混合气体总质量应等于反应前N 2和H 2混合气的总质量。即NH 3在平衡体系中的质量分数为17c ⨯100%。故本题应选B 。 28a +2b

2、原子个数守恒

例4、加热时,N 2O 5可按下列分解:N 2O 5

N2O 3 + O 2、N 2O 3又可按下列分解: N2O 3

N2O + O 2。今将 4 molN2O 5充入一升密闭容器中,加热至 t℃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平衡时,c (O 2)= 4.5 mol/L, c (N 2O 3)= 1.62 mol/L,c(N 2O )= _______ mol/L,此时N 2O 5的分解率为 ________。

解析:N 2O 5的起始浓度为c (N 2O 5)=4mol =4mol /L ,平衡时的气体成份及浓度为: 1L

达平衡时的气体成份:N 2O 5 N2O 3 N2O O2

平衡浓度(mol/L) 设x 1.62 设y 4.5

由N 原子守恒:2x +1. 62⨯2+2y =2⨯4

由O 原子守恒:5x +1. 62⨯3+y +4. 5⨯2=5⨯4

解得:x = 0.94 mol/L,y = 1.44 mol/L,所以,c (N 2O )= 1.44 mol/L,N 2O 5的分解率为:4mol /L -0. 94mol /L ⨯100%=76. 5%。 4mol /L

专练.一定温度下,反应2SO 2(g)+O 2(g)2SO 3(g)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n(SO3)=1.4 mol,此时SO 2的物质的量应是( )

A .0.4 mol B .0.6 mol C .0.8 mol D .1.2 mol

解析:设第一次平衡时n(SO2) 、n(O2) 、n(SO3) 分别为2xmol 、3xmol 、4xmol ,第二次平衡时n(SO2)=ymol。

由O 元素守恒得:2x·2+3x·2+4x·3=2y+0.8×2+1.4×3……①

由S 元素守恒得:2x +4x=y+1.4……②

解得:x=0.3,y=0.4。答案:A 。

专练.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SO 2和O 2的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2SO 2(g)+O2(g) 2SO3(g)+Q (Q >0)。反应达平衡后SO 2、O 2和S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6,保持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后达到新的平衡时,O 2和SO 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1 mol 和2.0 mol ,此时容器内SO 2的物质的量应是( )

A . 0.7 mol B . 0.9 mol C. 1.1 mol D . 1.3 mol

解析:设第一种平衡状态下O 2为x ,则SO 3为

2SO 2(g )+O 2(g )

2SO3(g )+Q

33x x +2y =2.0 x =1.2 mol 223,变成第二种平衡时O 2变化量为y , 2x y y x -y =1.y =0.1 mol 答案:A 。

.0

技巧四:估算法

例5、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 气体R 和5L 气体Q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 (g )+ 5Q (g ) 4X (g ) + nY (g )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 值是( )

A 、2 B、3 C、4 D、5

解析:本题貌似化学平衡的计算,但实则不然,题干中最关键的一句话为“压强是原来87.5%”说明体积和温度不变,压强减小了,故该反应是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即2 + 5 > 4 + n,即n

技巧五:赋值法

例6、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发生如下反应:

A (g ) + 2B(g ) 2C(g ),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 的转化率为( )

A 、40% B、50% C、60% D、70%

解析:由题意可知:设A 反应掉一半(即转化率为50%),则可推知B 全部反应掉(即转化率为100%),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故A 的转化率必小于50%。正确答案应选A 。

技巧六:极端假设法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这类反应的特点是不能进行到底。据此,若假定某物质完全转化(或完全不转化),可求出其它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的范围。

1、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

例7、在一密闭容器中,aA (g ) bB(g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

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 的转化率减少了

C 、物质B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 > b

解析: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即减小压强),假如化学平衡不移动,则各种物质的浓度都应是原平衡时的一半,但现在生成物B 的浓度却是原平衡的60%,这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发生移动,A 的转化率升高,所以化学计量数b > a ,又由于B 的物质的量增加,B 的质量增加,物质B 的质量分数必然增大(因为总质量保持不变)。故本题应选AC 。

2、判断生成物的量

例8、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 和1molH 2O (g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 (g )+ H2O (g )

CO2(g ) + H2(g ),达到平衡时,生成2molCO 2,当H 2O (g )改为4mol 时,在上述条3

件下生成的CO 2为( )

A 、0.60mol B、0.95mol C、1.0mol D、2.50mol

解析:假设反应向正向进行到底,由于CO 仍为1mol ,故生成的CO 2才为1m ol ,但由于反应的可逆性,这是不可能的。所以,2mol

3、确定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范围

例9、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 (g )+ 4Y2(g )

2Z2(g )+ 3Q2(g )的反应中,其中X 2、Y 2、Z 2、Q 2的开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4mol/L、0.2mol/L,0.3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是( )

A 、c (X 2)= 0.15mol/L B、c (Y 2)= 0.9mol/L

C 、c (Z 2)= 0.3mol/L D、c (Q 2)= 0.6mol/L

解析:假设正向进行到底时,则生成物c (Z 2)= 0.4mol/L、c (Q 2)= 0.6mol/L,但此反应实为可逆反应,由此可推知:c (Z 2)= 0.3mol/L可能,c (Q 2)= 0.6mol/L是不可能的。

又假设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到底时,则反应物c (X 2)= 0.2mol/L、c (Y 2)= 0.8mol/L,同时由于该反应的可逆性,故c (X 2)= 0.15mol/L可能,而c (Y 2)= 0.9mol/L是不可能的。综上所述,该题正确答案是BD 。

专练.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g)+2Y(g)2Z(g),若要使平衡时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相等,则X 、Y 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k 应满足( )

A .1<k <3 B .1/4<k <3/2 C .3<k <4 D .1/4<k <2/3

解析:设x 、y 分别为X 、Y 的初始物质的量。

若反应物X 全部转化,据题意有:y -2x =2x ,即:k =x /y =1/4;

若反应物Y 全部转化,据题意有:x -y /2=y ,即:k =x /y =3/2。

由于可逆反应的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故1/4<k <3/2。答案:B 。

技巧七:虚拟状态法

例10、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O 2,建立如下平衡:2NO 2

N2O 4,测得NO 2的转化率为a%,在其它条件不变下,再充入1molNO 2,待新平衡建立时,又测得NO 2的转化率为b%,则a 与b 的关系为( )

A 、a > b B、a

解析:直接判断a 与b 的关系,比较难,但可以虚拟假设一个中间过程Ⅱ。

P V T P 2V T P V T

Ⅰ Ⅱ Ⅲ

易知Ⅰ与Ⅱ两过程等效,NO 2的转化率均为a%,若将容器Ⅱ加压,使容积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即与Ⅰ容积相等,因2NO 2 N2O 4,加压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达新平衡后NO 2的转化率b%必大于a%。答

案应选B 。

本题属于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除此之外,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还有如下情况:

(1)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如将题干中的NO 2改为HI 气体,即发生反应:

2HI (g )

H2(g ) + I2(g ),则会得出a = b的结论。

(2)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如将题干中的NO 2改为NH 3,即发生反应:

2NH 3(g ) N2(g )+3H2(g ),则会得出a > b的结论。

技巧八:参照物法

例11、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入等物质的量的SO 2和O 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 SO2 + O2

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 )

A 、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

解析:以甲为参照物,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甲容器内压强越来越小,而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乙容器体积减小⇒相当于加压(与甲比较)⇒反应向正向进行。故乙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大,故本题应选B 。

技巧九:等效平衡法

例12、在一恒定的容器中充入2molA 和1molB 发生反应:2A (g ) + B(g )

xC(g ),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为ω%;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 :0.6mol 、B :0.3mol 、C :1.4mol 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仍为ω%,则x 值为( )

A 、只能为2 B、只能为3

C 、可能是2,也可能是3 D、无法确定

解析:根据题意,这两平衡为等效平衡。

等效平衡有两种类型(对于可逆反应:mA (g )+ nB(g )

pC(g )+ qD(g )):

Ⅰ类恒温恒容:①若m + n = p + q,只要“极限转换”后,与原起始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浓度)相等,就可以达到相同平衡状态。②若m + n ≠ p + q,只要“极限转换”后,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就可达珐相同的平衡状态。

Ⅱ类恒温恒压:只要“极限转换”后,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就可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本题属于Ⅰ类(恒温恒容),由于已知方程式中x 未知,故有两种可能:一是x ≠3(即系数不等),二是x = 3(即系数相等)。

若x ≠3,2A (g ) + B(g )

xC(g )

2 1 0

0.6 0.3 1.4 极限换算0. 6+ 依题意可得:0. 6+2. 81. 4 0. 3+ 0 x x 2. 8 = 2 x

1. 40. 3+ = 1 解得:x = 2 符合题意。 x

2. 81. 42. 81. 4若X = 3时,则(0. 6+):(0. 3+)=(0. 6+):(0. 3+)=4.6:2.3=2:1。 x x 33

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

专练.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A和1 mol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平衡时,C 的浓度为Wmol /L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做起始物质,达平

衡后,C 的浓度仍为Wmol/L的是( )

A .4molA + 2 molB B .2molA + 1molB + 3molC + 1molD

C .3molC + 1molD + 1molB D .3molC + 1molD

解析:本题考查恒温恒压下的等效平衡,可以采用“一边倒”的方法。结合本题情况,可将选项中各物质均倒向反应物A 和B ,若为2 molA+1 molB,则可达到等效平衡,达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Wmol/L。

A 选项:因A 、B 投料是原来的2倍,又是一个固定容积的容器,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必然大于Wmol/L。B 选项:把“3molC + 1molD”倒向反应物,则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也是4molA + 2 molB,实际上相当于与选项A 投料完全相同,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必然大于Wmol/L。C 选项:把“3molC + 1molD”倒向反应物,相当于投入2 molA和2 molB,与起始投入2 molA和1 molB的平衡相比较,平衡向右发生移动,则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必然大于Wmol/L。D 选项:把3molC + 1molD倒向左边,恰好相当于2 molA+1 molB,与原平衡的起始投料相同,达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Wmol/L。答案:D 。

技巧十:讨论法

对于可逆反应,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定是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的状态,即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均大于零

例13、在一定条件下,A 2 + B 2

2C,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c (A 2)= 0.5 mol/L,c (B 2)= 0.1mol/L,c (C )= 1.6 mol/L,若A 2、B 2、C 起始浓度分别为a 、b 、c (mol/L),试回答:

(1)a 、b 应满足的关系是 ___________ ;(2)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 。

解析:(1) A2 + B2

2C

起始浓度(mol/L) a b c

平衡浓度 0.5 0.1 1.6

若反应从正向开始,则转化浓度A 2:a -0. 5,B 2:b -0. 1,C :1. 6-c ,

所以,a -0. 5 = b -0. 1,即a = b + 0.4。

(2)若平衡时,1.6 mol/LC是由A 2、B 2反应生成,则反应中生成A 2的量等于生成B 2的量为0.1mol/L,则a 的最小值为0.4mol/L,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0.4 ≤ a ≤ 1.3。

专练: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 2 和3molH 2 ,在850℃ 时,气体混合物达到下式所示平衡:CO 2+H2 CO+H2O 。已知达到平衡时生成0.75molCO 。那么当H 2改为9mol ,在上述条件下平衡时生成CO 和H 2O 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

A 1. 2mol B 1. 5mol C 1. 8mol D 2. 5mol

【分析解答】对于可逆反应,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定是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的状态,即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均大于零。

CO 2 + H 2 CO + H 2O

起始 1 3 0 0

变化 x x x x

平衡 0.25 2.25 0.75 0.75

在此基础上,增加H 2的用量,平衡右移,CO 2的转化率增大,CO 、H 2O 的物质的量均增大。设平衡移动后,CO 、H 2O 的物质的量为a ,则a >0.75+0.75=1.5。但CO 2不能完全转化,(若CO 2完全转化,则a =2),故a


相关文章

  • 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技巧总结
  • 化学平衡图像学案 一.速度-时间图: 可用于: 1) 已知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吸热或放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2) ( 例1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 平衡向 例2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 平衡向 t 例3 已知对某一平衡 ...查看


  • 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点拨
  • (重要内容) 化工流程图解题技巧 沙洲中学 金信高 一.无机化工流程题的特点 1.工业生产流程的主要框架 2.试题本质:想办法从混合物中提取纯净物. 3.考察内容: 核心考点:物质的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生产条件的控制.产品分离提纯. ...查看


  •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解题技巧
  • 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和在洛伦兹力作用下的运动,有着不同的运动规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通过电场力做功,使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导致粒子的速度方向和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当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时,洛伦兹力不做功,因此粒子的速 ...查看


  • 夸张法在物理解题中的有效运用
  • [摘 要] 物理教学中极其主要的内容之一是教师能够使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适时采用"夸张"教学方法,能使问题简单化,使知识易懂,学生乐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夸张:浅显:简单有效 ...查看


  • 初中物理2014年中考实验题专题分析及解题技巧
  • 初中物理实验题类型及解题技巧 一.测量型实验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初中物理测量型实验主要有直接测量型和间接测量型两种,共15个实验. 1. 直接测量型实验共10个实验:⑴用刻度尺测长度,⑵用秒表测时间,⑶ 用量筒测固.液体的体积,⑷用密度计测液 ...查看


  • 公务员考试技巧
  • 公务员考试技巧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大体分为数量关系.阅读理解.判断推理.常识.资料分析五大部分,这五部分中包含大约15个题型,题量在135道题左右,共涉及了从小学到研究生的各类学科知识,知识面涉及之广是其他考试无法比的,而规定的考试时间为12 ...查看


  • 中考物理选择题型分类及解题技巧
  • 中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选择题对考查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准确性有较强的考查作用,也便于评卷适于标准化的考试,在中考试卷占着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达40%),因此中考物理要获得高分,做好选择题是一个关键. 选择题能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考查学生的所学 ...查看


  • 2010高考质量分析报告
  • 荆州市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质量分析 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贵 一.2010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特点 2010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湖北卷)中化学试题,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了<考试大纲> ...查看


  • 2015复习计划
  • 2015-2016学年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一.复习策略: 1. 熟悉<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