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点拨

(重要内容) 化工流程图解题技巧 沙洲中学 金信高

一、无机化工流程题的特点

1、工业生产流程的主要框架

2、试题本质:想办法从混合物中提取纯净物。 3、考察内容: 核心考点:物质的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生产条件的控制、产品分离提纯。

(1)据流程图或题目提供的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书写情景方程式;(2)滤渣的成分;

(3)滤液的成分;(4)核心反应条件的控制和原因;(5)选择化学除杂试剂及原因;(6)调PH 值的范围及试剂的选择;(7)相关实验仪器;(8)相关计算。等等。 二、解题技巧

(一)读题

1、①先粗读:明确原料、明确杂质、明确目标产品。先不必把每个环节的原理都搞清楚。 ②针对问题再精读:分析细节,根据问题去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 ③第三,要看清所问问题,不能答非所问,并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注】:在答题时应注意:前一问回答不了,并不一定会影响回答后面的问题。

2、读流程图的方法:

抓箭头:①主线主产品;②支线副产品;③回头循环品。

3、思考要有方向——在基础理论框架下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常用思考方法: ①反应原理:复分解、氧还反应发生的条件,书写原则等

②提高原料利用率:利用好副产品、循环使用原料、能量尽可能利用。 ③快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措施有粉碎、加热、增大浓度、搅拌等) ④提高产率:化学平衡向右移动。

⑤提高产品纯度:产品的分离、提纯等实验基本操作问题。

⑥绿色环保:反应物尽可能无毒无害无副作用,“三废”的处理,涉及绿色化学问题。 ⑦工业成本低:原料廉价、资源丰富。

(二)、样品的预处理

1、矿样的预处理方法:

(1)原料的预处理

①粉碎的目的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快);或使反应更完全。 ②煅烧的目的:(A)除去有机物杂质或者碳的杂质(如题意告知该矿样中含C 或有机物杂质);或(B)使一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分解(思考样品成分中是否有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且看在整个流程中是否需要被氧化);或(C)改变矿样的结构,使其在后面的酸溶(或碱溶或水溶)中更易溶解。

③溶解:有酸溶、碱溶、水溶;又叫酸浸、碱浸、水浸)

酸浸目的:与酸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碱浸目的:与碱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水浸目的: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有关名词】:浸出:固体加水(酸)溶解得到离子。

浸出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的多少。

【思考】提高浸出率的措施通常有哪些?---粉碎、搅拌、升温、增大酸(或碱)浓度。

2、植物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①灼烧:(如海带中碘的提取、茶叶中铁含量的测定),灼烧成灰之后,再用水浸,为了加快其溶解速

率可以加热、不断搅拌;然后再过滤,过滤之后如果得到的滤液中还有灰烬,可以再过滤一次。 ②研磨成汁:提取植物样品中的有机物所用方法;(如波菜中草酸含量的测定),研磨成汁之后,如该

有机物可溶于水,研磨之后,可用水浸取;如该有机物不溶于水,就用有机溶剂(乙醇或苯、四氯化碳)来萃取. (三)、控制反应条件(重要)

①调节pH 值的目的: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2+3+2+3+调节PH 值除杂:(一般是除Fe 、Fe )(1)、除Fe 要将其氧化成Fe ,氧化剂

可选择H 2O 2、Cl 2、HNO 3、NaClO 或氯水,到底选择谁,要据具体的题景来选择;(2)调PH 值所加试剂:一般是含被提纯物质中的金属阳离子对应的a 、金属;b 、金属氧化物;c 、金

+属氢氧化物;d 、金属碳酸盐(总之,这些物质要能与H 反应,又难溶于水,这样可即使过

量而又不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有时候也可能加NaOH 或氨水来调PH 值,要据题意具体分

++析(一般是加的Na 、NH 4不会在后续的程序中难以分离)(3)PH 值的调节范围:据题意告

知的某离子完全沉淀或开始沉淀的PH 值数据来选择,不能随意更改,应该是题目中原始数据的组合。

2+3+【答】先加双氧水把Fe 氧化成Fe ,再调节3.7≤PH <8.3

【注】调节pH 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

+i 、能与H 反应,使溶液pH 值增大; i i 、不引入新杂质。 ○○

2+3+例如:若要除去Cu 溶液中混有的Fe ,可加入CuO 、Cu(OH)2、Cu 2(OH)2CO 3等物质来

调节溶液的pH 值 。

②保持酸过量(酸化)的目的:通常是抑制某金属阳离子的水解。

③温度的控制的目的(可用水浴或冰水浴或油浴来控制

a 、冰水浴目的:通常防止某种物质温度过高时会分解或挥发或溶解;

水浴目的:通常防止某种物质温度过高时会分解或挥发也可能是为了使某物质达到

沸点挥发出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如侯德榜制碱中,将CO 2通入NaCl 的

氨溶液中,保持溶液的温度为(30+2)℃,可得NaHCO 3晶体,温度控制在这

个范围,目的就是防止NaHCO 3分解。而在Br 2的制取过程中,出溴口的温度

控制在80~90℃,目的就是要使Br 2挥发出来而又减少水蒸气混入Br 2中。

b 、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好:如工业合成氨或工业SO 2氧化为SO 3时,选择的温度是500℃

左右,原因之一就是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高。

c 、防止副反应的发生:如乙醇的消去反应温度要控制在170℃,原因是就是在140℃时

会有乙醚产生。

d 、对于一些工艺来说,降温或减压可以减少能源成本,降低对设备的要求,达到绿色化学的要求。 ④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或加速某固体的溶解 ⑤降温反应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分解或溶解,或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

方向移动。

(四)、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及目的

①结晶(重结晶):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②过滤:固、液分离(主要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

③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

④洗涤:通常有水洗、冰水洗涤、醇洗。 水洗目的: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适用于溶解度小的溶质)。 冰水洗涤目的: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适用于高温溶解度大、低温溶解度小的溶质)。 醇洗目的:(常用于溶解度较大的溶质)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若对溶解度小的溶质进行醇洗,则是为了洗去杂

质离子,并使尽快干燥。 ⑤蒸馏:液、液分离(主要仪器: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尾接管) ⑥蒸发: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剂不断挥发而析出溶质(晶体)的过程。 (实验仪器:蒸发皿、铁架台、玻璃棒、坩埚钳、酒精灯)。

【注】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例如MgCl 2•6H 2O →MgCl 2,应在HCl 气体氛围下蒸发溶剂,

以防其水解。

⑦萃取:用一种溶剂将溶质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 ⑧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分离(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⑨升华:将可直接气化的固体分离出来。

⑩盐析:加无机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⑾灼烧:高温条件下固体物质的燃烧。主要仪器:坩埚。

⑿煮沸:目的通常是是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通常为O 2);

或是为了促进水解,聚沉后便于过滤分离。

【注】结晶方法一般为2种: 一种是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大的)。 一种是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较大的)。

(后者具体形式又分为①冷却结晶。②蒸发浓缩、冷却结晶。③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

(五)核心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据箭头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或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找出反应物或部分生成物;

2、分析其化合价的变化,确定发生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还是氧化还原反应。

+-3、据配平的需要确定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加水、加H 或OH 。

a 、水可在反应物中或生成物中据需要随意添加;

b 、可据电荷守恒确定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加H 或OH 或H 2O ,H 、OH 不能随意添加,

+必须据题意。如反应在酸性环境下进行,可在反应物或生成物据需要加H 或H 2O ,

- -但绝对不能加OH ;如在碱性环境下反应,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据需要加OH 或

+H 2O ,但绝对不能加H 。

(六)、常见文字叙述规范套路(重要)

①如何进行滴定终点的判断?

答: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溶液颜色由××颜色变为##颜色, 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注:只写“变色”或“褪色”不得分) ②洗涤沉淀的方法: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没过沉淀物, 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③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滴加××试剂(可与杂质的某些

离子发生沉淀反应) ,如果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沉淀洗涤干净;否则说明沉淀未洗涤干净。

【注】这种情况因为离子浓度较低,应该选用反应灵敏的特征反应。此时一般不用焰色反应实验检验(离子浓度低、效果不好)。

④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试剂,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若出现沉淀则说明沉淀未完全。

⑤如何进行萃取操作?

答: 在分液漏斗中加溶液和萃取剂, 右手堵住漏斗上口塞, 左手握活塞, 倒

转用力振荡, 放气, 正立放铁圈上静置。

⑥如何进行分液操作? 答:让分液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打开活塞,让下层液体从下面流出到分界面,再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入另一烧杯。

⑦如何进行焰色反应的操作?

答: 先将铂丝沾盐酸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反复几次, 直到与酒精灯火焰颜色接近为止, 然后用铂丝沾取少量待测液,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如为黄色,则说明 溶液中含 Na元素 ;若透过蓝色钴玻璃呈紫色,则说明溶液中含 K 元素。

⑧.过滤的方式有几种?降温结晶主要包括哪些步骤?

答:过滤、趁热过滤;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⑨如何进行结晶蒸发操作? 答:将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待有大量晶体出现时停止加

热,利用 余热蒸干剩余水分。 【注意】:

①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是,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XX 杂质”,只写“除杂”等一类万金油式的回答是不给分的。 ②看清楚是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注意配平。 +-+-

(重要内容) 化工流程图解题技巧 沙洲中学 金信高

一、无机化工流程题的特点

1、工业生产流程的主要框架

2、试题本质:想办法从混合物中提取纯净物。 3、考察内容: 核心考点:物质的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生产条件的控制、产品分离提纯。

(1)据流程图或题目提供的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书写情景方程式;(2)滤渣的成分;

(3)滤液的成分;(4)核心反应条件的控制和原因;(5)选择化学除杂试剂及原因;(6)调PH 值的范围及试剂的选择;(7)相关实验仪器;(8)相关计算。等等。 二、解题技巧

(一)读题

1、①先粗读:明确原料、明确杂质、明确目标产品。先不必把每个环节的原理都搞清楚。 ②针对问题再精读:分析细节,根据问题去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 ③第三,要看清所问问题,不能答非所问,并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注】:在答题时应注意:前一问回答不了,并不一定会影响回答后面的问题。

2、读流程图的方法:

抓箭头:①主线主产品;②支线副产品;③回头循环品。

3、思考要有方向——在基础理论框架下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常用思考方法: ①反应原理:复分解、氧还反应发生的条件,书写原则等

②提高原料利用率:利用好副产品、循环使用原料、能量尽可能利用。 ③快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措施有粉碎、加热、增大浓度、搅拌等) ④提高产率:化学平衡向右移动。

⑤提高产品纯度:产品的分离、提纯等实验基本操作问题。

⑥绿色环保:反应物尽可能无毒无害无副作用,“三废”的处理,涉及绿色化学问题。 ⑦工业成本低:原料廉价、资源丰富。

(二)、样品的预处理

1、矿样的预处理方法:

(1)原料的预处理

①粉碎的目的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快);或使反应更完全。 ②煅烧的目的:(A)除去有机物杂质或者碳的杂质(如题意告知该矿样中含C 或有机物杂质);或(B)使一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分解(思考样品成分中是否有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且看在整个流程中是否需要被氧化);或(C)改变矿样的结构,使其在后面的酸溶(或碱溶或水溶)中更易溶解。

③溶解:有酸溶、碱溶、水溶;又叫酸浸、碱浸、水浸)

酸浸目的:与酸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碱浸目的:与碱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水浸目的: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有关名词】:浸出:固体加水(酸)溶解得到离子。

浸出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的多少。

【思考】提高浸出率的措施通常有哪些?---粉碎、搅拌、升温、增大酸(或碱)浓度。

2、植物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①灼烧:(如海带中碘的提取、茶叶中铁含量的测定),灼烧成灰之后,再用水浸,为了加快其溶解速

率可以加热、不断搅拌;然后再过滤,过滤之后如果得到的滤液中还有灰烬,可以再过滤一次。 ②研磨成汁:提取植物样品中的有机物所用方法;(如波菜中草酸含量的测定),研磨成汁之后,如该

有机物可溶于水,研磨之后,可用水浸取;如该有机物不溶于水,就用有机溶剂(乙醇或苯、四氯化碳)来萃取. (三)、控制反应条件(重要)

①调节pH 值的目的: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2+3+2+3+调节PH 值除杂:(一般是除Fe 、Fe )(1)、除Fe 要将其氧化成Fe ,氧化剂

可选择H 2O 2、Cl 2、HNO 3、NaClO 或氯水,到底选择谁,要据具体的题景来选择;(2)调PH 值所加试剂:一般是含被提纯物质中的金属阳离子对应的a 、金属;b 、金属氧化物;c 、金

+属氢氧化物;d 、金属碳酸盐(总之,这些物质要能与H 反应,又难溶于水,这样可即使过

量而又不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有时候也可能加NaOH 或氨水来调PH 值,要据题意具体分

++析(一般是加的Na 、NH 4不会在后续的程序中难以分离)(3)PH 值的调节范围:据题意告

知的某离子完全沉淀或开始沉淀的PH 值数据来选择,不能随意更改,应该是题目中原始数据的组合。

2+3+【答】先加双氧水把Fe 氧化成Fe ,再调节3.7≤PH <8.3

【注】调节pH 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

+i 、能与H 反应,使溶液pH 值增大; i i 、不引入新杂质。 ○○

2+3+例如:若要除去Cu 溶液中混有的Fe ,可加入CuO 、Cu(OH)2、Cu 2(OH)2CO 3等物质来

调节溶液的pH 值 。

②保持酸过量(酸化)的目的:通常是抑制某金属阳离子的水解。

③温度的控制的目的(可用水浴或冰水浴或油浴来控制

a 、冰水浴目的:通常防止某种物质温度过高时会分解或挥发或溶解;

水浴目的:通常防止某种物质温度过高时会分解或挥发也可能是为了使某物质达到

沸点挥发出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如侯德榜制碱中,将CO 2通入NaCl 的

氨溶液中,保持溶液的温度为(30+2)℃,可得NaHCO 3晶体,温度控制在这

个范围,目的就是防止NaHCO 3分解。而在Br 2的制取过程中,出溴口的温度

控制在80~90℃,目的就是要使Br 2挥发出来而又减少水蒸气混入Br 2中。

b 、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好:如工业合成氨或工业SO 2氧化为SO 3时,选择的温度是500℃

左右,原因之一就是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高。

c 、防止副反应的发生:如乙醇的消去反应温度要控制在170℃,原因是就是在140℃时

会有乙醚产生。

d 、对于一些工艺来说,降温或减压可以减少能源成本,降低对设备的要求,达到绿色化学的要求。 ④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或加速某固体的溶解 ⑤降温反应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分解或溶解,或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

方向移动。

(四)、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及目的

①结晶(重结晶):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②过滤:固、液分离(主要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

③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

④洗涤:通常有水洗、冰水洗涤、醇洗。 水洗目的: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适用于溶解度小的溶质)。 冰水洗涤目的: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适用于高温溶解度大、低温溶解度小的溶质)。 醇洗目的:(常用于溶解度较大的溶质)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若对溶解度小的溶质进行醇洗,则是为了洗去杂

质离子,并使尽快干燥。 ⑤蒸馏:液、液分离(主要仪器: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尾接管) ⑥蒸发: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剂不断挥发而析出溶质(晶体)的过程。 (实验仪器:蒸发皿、铁架台、玻璃棒、坩埚钳、酒精灯)。

【注】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例如MgCl 2•6H 2O →MgCl 2,应在HCl 气体氛围下蒸发溶剂,

以防其水解。

⑦萃取:用一种溶剂将溶质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 ⑧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分离(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⑨升华:将可直接气化的固体分离出来。

⑩盐析:加无机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⑾灼烧:高温条件下固体物质的燃烧。主要仪器:坩埚。

⑿煮沸:目的通常是是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通常为O 2);

或是为了促进水解,聚沉后便于过滤分离。

【注】结晶方法一般为2种: 一种是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大的)。 一种是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较大的)。

(后者具体形式又分为①冷却结晶。②蒸发浓缩、冷却结晶。③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

(五)核心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据箭头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或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找出反应物或部分生成物;

2、分析其化合价的变化,确定发生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还是氧化还原反应。

+-3、据配平的需要确定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加水、加H 或OH 。

a 、水可在反应物中或生成物中据需要随意添加;

b 、可据电荷守恒确定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加H 或OH 或H 2O ,H 、OH 不能随意添加,

+必须据题意。如反应在酸性环境下进行,可在反应物或生成物据需要加H 或H 2O ,

- -但绝对不能加OH ;如在碱性环境下反应,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据需要加OH 或

+H 2O ,但绝对不能加H 。

(六)、常见文字叙述规范套路(重要)

①如何进行滴定终点的判断?

答: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溶液颜色由××颜色变为##颜色, 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注:只写“变色”或“褪色”不得分) ②洗涤沉淀的方法: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没过沉淀物, 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③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滴加××试剂(可与杂质的某些

离子发生沉淀反应) ,如果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沉淀洗涤干净;否则说明沉淀未洗涤干净。

【注】这种情况因为离子浓度较低,应该选用反应灵敏的特征反应。此时一般不用焰色反应实验检验(离子浓度低、效果不好)。

④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试剂,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若出现沉淀则说明沉淀未完全。

⑤如何进行萃取操作?

答: 在分液漏斗中加溶液和萃取剂, 右手堵住漏斗上口塞, 左手握活塞, 倒

转用力振荡, 放气, 正立放铁圈上静置。

⑥如何进行分液操作? 答:让分液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打开活塞,让下层液体从下面流出到分界面,再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入另一烧杯。

⑦如何进行焰色反应的操作?

答: 先将铂丝沾盐酸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反复几次, 直到与酒精灯火焰颜色接近为止, 然后用铂丝沾取少量待测液,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如为黄色,则说明 溶液中含 Na元素 ;若透过蓝色钴玻璃呈紫色,则说明溶液中含 K 元素。

⑧.过滤的方式有几种?降温结晶主要包括哪些步骤?

答:过滤、趁热过滤;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⑨如何进行结晶蒸发操作? 答:将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待有大量晶体出现时停止加

热,利用 余热蒸干剩余水分。 【注意】:

①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是,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XX 杂质”,只写“除杂”等一类万金油式的回答是不给分的。 ②看清楚是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注意配平。 +-+-


相关文章

  • 地理答题技巧 1
  • 地理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答题技巧 (一)明确题干要求,分析答题条件. 1. 明确题干要求. 题干是选择题的主体部分,由提供条件的疑问句或陈述句构成,长短不一,图文并茂. 理解题干的关键指导语言.如"最多的是"" ...查看


  • 备战高考: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全
  • 选校网 www.xuanxiao.com 高考频道 专业大全 历年分数线 上万张大学图片 大学视频 院校库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全 一.选择题答题技巧 目前文综试题中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包括多选题的变形--组合型选择题),由于选择题不叙述推理 ...查看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全M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全 一.选择题答题技巧 目前文综试题中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包括多选题的变 形--组合型选择题),由于选择题不叙述推理过程.解题 入口宽.方法多,再加上猜答得分概率为 1/4,所以普遍认 为选择题尤其是单选题比较容易.这种说 ...查看


  • 即墨28中的教学模式
  • 即墨28中的教学模式 (学习时间:9月6号.摘要抄写) 即墨28中"和谐互助"型课堂模式最初是由一位数学教师时红霞使用的,后经修改演变成今天的"和谐互助"型课堂模式. 一.师友互助的含义: 这里的和谐 ...查看


  • 除法速算技巧
  • 除法计算口决 除数是99的速算 [重点点拨] 首先我们来看看下列的算式 从以上算式中的规律不难看出,任何数除以99,如果除不尽有余数,商的小数部分就是这个余数乘以0.01的积! [例题解析] 例题一,计算135除99 解析:先把被除数135 ...查看


  • 课堂教学模式(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
  • 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及评价标准 新授课教学模式 [课前准备] 一.教师要深刻理解大纲要求.认真分析教材,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三维教学目标.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前提下,结合以前学的知识与方法,设计一个知识链接的前期台阶和课堂导入方法. 二.从&quo ...查看


  • 四级英语讲座活动策划书
  • 四级英语讲座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英语四六级公益讲座 二 .活动策划主办方:工商系启跃团队 三.活动目的: 英语四六级考试越来越近,同学们也都为之积极地准备着.在这剩下的2个月的准备中,谁能高效率的复习谁就将是最后的胜利者.为使同学们能 ...查看


  • 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总结
  • 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总结 一. 选择题 解题技巧和规律: (一) .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1. 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 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 3 .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 4 .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 ...查看


  • 初中思想品德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 初中思想品德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1."漫画"型题目 解题方法:要找准漫画与知识的链接点,必须做好"三看". (1)看标题.标题对揭示漫画的寓意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标题对理解漫画寓意也起导向和引领功能,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