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串疮中医诊疗方案

蛇串疮中医诊疗方案

蛇串疮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可发生任何部位,多见于胁肋间、腰腹部,常沿一定的神经部位分布。自觉疼痛。 一﹑诊断

本病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 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进行诊断

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庖,簇集成群,庖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烧灼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二﹑中医治疗

(一)内治法

① 肝经郁热证:常见于本病的急性期。皮损鲜红,庖壁紧张,灼热疼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6g 栀子10g 黄芩 10g 大青叶15g 连翘 10g 泽泻 10g 元胡 20g 车前子10g 当归10g 生甘草 10g。

② 脾虚湿蕴证:皮肤颜色较淡,庖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舌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治法:健脾利湿,佐以解毒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

白术10g 厚朴10g 陈皮10g 茯苓 10g 板蓝根 15g 元胡20g 泽泻10g 生甘草10g

加减:发于上腹者可加片姜黄6g;发于胸部者可加瓜蒌20g; 发于腹部者可加陈皮、厚朴各10g;发于下腹部者可加川楝子9g;发于下肢者可加牛膝10g;水疱呈向性者可加丹皮﹑茅根各15g;继发感染者可加银花10g、蒲公英15g;大便秘结者可加川大黄3g;年老体虚者可加黄芪15g

③气滞血瘀证:常见于后遗神经痛期。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并不止,舌质暗有瘀斑,苔白,脉弦细。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解余毒

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

鸡血藤15g 鬼箭羽15g 红花 6g 桃仁6g

元胡 20g 川楝子9g 木香 10g 陈皮10g 忍冬藤15g 瓜蒌10g。

加减:余毒未清的加黄芩10g、板蓝根15g;实者加川大黄10g 破瘀;年老体弱者加黄芪10g﹣30g、太子参10g以扶助正气;阴虚者加元参15g、麦冬15g、龟板10g;睡眠欠安者,给予生牡蛎30g、首乌藤30g;疼痛甚者加全蝎3-5g、地龙10g。

(二)外治法

1.皮损处理

①水疱大庖给予抽吸庖液,脓疱给予清创处理。

②红斑、水疱、渗出皮疹给予中药湿敷,以黄柏、马齿苋等清热解毒中药按3﹪比例加水或内服后三煎加水3000ml,煮沸后小火煎15分钟,渗出药液,待凉至室温以6-8层纱布至于药液中,稍拧干以流水为度,湿敷患处,每隔10分钟,交替1次,共计湿敷30-40分钟,每日1-2次。 ③水疱、糜烂,渗出皮损处外用青黛、黄柏等清热解毒之中药散剂外涂或中药油调敷,或湿润烧伤膏,干燥皮损处外用中药油或湿润烧伤膏。

2.针灸治疗

① 刺络拔罐:发病初期,用三棱针在至,阴穴或阿是穴点刺放血,当即玻璃火罐用闪火法将其置于皮疹处,隔日一次,连续治疗3-5次。

②循经取穴:用于带状疱疹后期及后遗神经痛,常规消毒后,在皮损发病部位相应经络取穴针刺,针刺入后留针半小

时,每天1次。

(三)物理治疗:运用红外线照射、半导体激光、氦氢激光、微波等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TCD:BMPO20蛇串疮疾病编码;

2.皮肤科住院患者;

3.年龄≥18岁,≤75岁;

4.病程≤一周(以出现皮疹为起点);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它疾病诊断,但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6.患者同意接受纯中医治疗。

(六)排除标准:符合以下任何一项即排除。

1.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且病情不稳定,需首要接受内科治疗者;

2.患者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晚期,艾滋病患者;

3.合并有需要系统治疗的其它皮肤病的患者。(如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

4.发于头面部或泛发的蛇串疮;合并细菌感染的蛇串疮;

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七) 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肝肾功能、电解质

4.感染疾病筛查

5.心电图

6.胸部x光片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

1.肿瘤筛查:肿瘤抗原、B超(腹部、盆腔各脏器各腹膜);

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八)入院后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入院检查有异常者

(九)出院或出路径标准

皮疹疗效评价:治愈:皮疹全部结痂;

显效:皮疹≥70%结痂

有效:70%≥皮疹≥30%结痂 未愈:皮疹结痂

疼痛疗效评价:疼痛减轻,VAS评分降低。

出院或出路径标准:皮损治愈,疼痛VAS评分降低。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常见的与病人病情相关需要医护人员注意,及时修改治疗方案的变异者。

1.合并感染:庖液混浊呈脓性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或溃疡伴脓性分泌物;

2.眼部蛇串疮、耳部蛇串疮重症感染患者出现面瘫; 3.合并肺部感染、心衰、高血压、血糖升高;

4.经检查发现恶性肿瘤者、艾滋病者、需转至其它相关科室,医院诊治。

蛇串疮中医诊疗方案

蛇串疮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可发生任何部位,多见于胁肋间、腰腹部,常沿一定的神经部位分布。自觉疼痛。 一﹑诊断

本病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 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进行诊断

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庖,簇集成群,庖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烧灼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二﹑中医治疗

(一)内治法

① 肝经郁热证:常见于本病的急性期。皮损鲜红,庖壁紧张,灼热疼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6g 栀子10g 黄芩 10g 大青叶15g 连翘 10g 泽泻 10g 元胡 20g 车前子10g 当归10g 生甘草 10g。

② 脾虚湿蕴证:皮肤颜色较淡,庖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舌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治法:健脾利湿,佐以解毒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

白术10g 厚朴10g 陈皮10g 茯苓 10g 板蓝根 15g 元胡20g 泽泻10g 生甘草10g

加减:发于上腹者可加片姜黄6g;发于胸部者可加瓜蒌20g; 发于腹部者可加陈皮、厚朴各10g;发于下腹部者可加川楝子9g;发于下肢者可加牛膝10g;水疱呈向性者可加丹皮﹑茅根各15g;继发感染者可加银花10g、蒲公英15g;大便秘结者可加川大黄3g;年老体虚者可加黄芪15g

③气滞血瘀证:常见于后遗神经痛期。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并不止,舌质暗有瘀斑,苔白,脉弦细。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解余毒

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

鸡血藤15g 鬼箭羽15g 红花 6g 桃仁6g

元胡 20g 川楝子9g 木香 10g 陈皮10g 忍冬藤15g 瓜蒌10g。

加减:余毒未清的加黄芩10g、板蓝根15g;实者加川大黄10g 破瘀;年老体弱者加黄芪10g﹣30g、太子参10g以扶助正气;阴虚者加元参15g、麦冬15g、龟板10g;睡眠欠安者,给予生牡蛎30g、首乌藤30g;疼痛甚者加全蝎3-5g、地龙10g。

(二)外治法

1.皮损处理

①水疱大庖给予抽吸庖液,脓疱给予清创处理。

②红斑、水疱、渗出皮疹给予中药湿敷,以黄柏、马齿苋等清热解毒中药按3﹪比例加水或内服后三煎加水3000ml,煮沸后小火煎15分钟,渗出药液,待凉至室温以6-8层纱布至于药液中,稍拧干以流水为度,湿敷患处,每隔10分钟,交替1次,共计湿敷30-40分钟,每日1-2次。 ③水疱、糜烂,渗出皮损处外用青黛、黄柏等清热解毒之中药散剂外涂或中药油调敷,或湿润烧伤膏,干燥皮损处外用中药油或湿润烧伤膏。

2.针灸治疗

① 刺络拔罐:发病初期,用三棱针在至,阴穴或阿是穴点刺放血,当即玻璃火罐用闪火法将其置于皮疹处,隔日一次,连续治疗3-5次。

②循经取穴:用于带状疱疹后期及后遗神经痛,常规消毒后,在皮损发病部位相应经络取穴针刺,针刺入后留针半小

时,每天1次。

(三)物理治疗:运用红外线照射、半导体激光、氦氢激光、微波等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TCD:BMPO20蛇串疮疾病编码;

2.皮肤科住院患者;

3.年龄≥18岁,≤75岁;

4.病程≤一周(以出现皮疹为起点);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它疾病诊断,但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6.患者同意接受纯中医治疗。

(六)排除标准:符合以下任何一项即排除。

1.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且病情不稳定,需首要接受内科治疗者;

2.患者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晚期,艾滋病患者;

3.合并有需要系统治疗的其它皮肤病的患者。(如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

4.发于头面部或泛发的蛇串疮;合并细菌感染的蛇串疮;

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七) 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肝肾功能、电解质

4.感染疾病筛查

5.心电图

6.胸部x光片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

1.肿瘤筛查:肿瘤抗原、B超(腹部、盆腔各脏器各腹膜);

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八)入院后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入院检查有异常者

(九)出院或出路径标准

皮疹疗效评价:治愈:皮疹全部结痂;

显效:皮疹≥70%结痂

有效:70%≥皮疹≥30%结痂 未愈:皮疹结痂

疼痛疗效评价:疼痛减轻,VAS评分降低。

出院或出路径标准:皮损治愈,疼痛VAS评分降低。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常见的与病人病情相关需要医护人员注意,及时修改治疗方案的变异者。

1.合并感染:庖液混浊呈脓性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或溃疡伴脓性分泌物;

2.眼部蛇串疮、耳部蛇串疮重症感染患者出现面瘫; 3.合并肺部感染、心衰、高血压、血糖升高;

4.经检查发现恶性肿瘤者、艾滋病者、需转至其它相关科室,医院诊治。


相关文章

  • 赤峰市蒙医中医医院三级医师专科继续教育要求2
  • 关于认真执行<赤峰市中蒙医院三级医师专科继续教 育培训制度>的通知 各临床科室: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的相关要求,医师应接受中医专科系统培训,达到独立开展临床医疗工作的能力,医 ...查看


  • 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 附件1: 上海市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0年-2012年)>,根据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工程中关于开展"上海市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 ...查看


  • 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管理)
  • - 第一章 组织领导及政策措施 做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是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以及综合医院的共同责任,三者各有分工,各有侧重.通过各负其责.共同努力.相互协作,能够有效地促进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高. 一.建立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 ...查看


  • 风湿科中医临床路径
  • 风 湿 科 中医临床路 径 目 录 大偻(强直性脊柱炎)中医临床路径„„„„„„„„„„„231 骨痹(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236 痛风中医临床路径„„„„„„„„„„„„„„„„„„„242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 ...查看


  • 中医馆建设实施方案
  • 中医馆建设实施方案 为提高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依据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 ...查看


  • 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评审材料准备
  • 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材料准备清单 第一部分 第一章 1.1.1 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中医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规划必须经由职代会通过.院务会通过同时要下红头文件.要有会议记录.会议内容要包含中医特色优势.具 ...查看


  • 2015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实施情况总结.分析
  • 针推科二0一四年工作总结 一.基本建设 1. 在2014年,门诊和住院部病床达到了50张,添臵了局部熏蒸治疗仪2台. 2. 治未病室,制定了治未病服务规范和流程,规范了治未病工作制度. 3. 存在的不足是专科设备短缺:如消炎止痛设备,微波治 ...查看


  • 医院质控总结
  • 年度质控工作总结 一.取得的成绩 (一)圆满完成了质控任务 1.共抽查在架病历1416份,终末病历848份,门急诊病历212份,各类检查申请单210余张,复核死亡病历23份.全年向相关科室发出整改通知书7份,向个人发出病历修改通知书101份 ...查看


  • 症瘕病中医诊疗方案
  • 癥瘕病(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子宫肌瘤)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2001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血瘀证诊断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医妇 ...查看


  • 精彩西苑 | 脑病科中风病一体化诊疗:患者住院可享多学科服务
  • 新 与旧 如今,不少患者就医后经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当遇到因疾病需要多学科诊疗时,患者往往需要往返于几个临床科室进行会诊.检查和治疗,给行动不便及年老体弱者增添了很多不便. 而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这种现象在今年得到有效改善. 正在该院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