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实施情况总结.分析

针推科二0一四年工作总结

一、基本建设

1. 在2014年,门诊和住院部病床达到了50张,添臵了局部熏蒸治疗仪2台。

2. 治未病室,制定了治未病服务规范和流程,规范了治未病工作制度。

3. 存在的不足是专科设备短缺:如消炎止痛设备,微波治疗仪。

二、人才结构与培养

1. 今年新进一名针灸推拿专业人员一名,重点是发展小儿推拿方向。继续发展中医针推和现代康复,组织科室三基学习和百项中医适宜技术的学习。

2. 存在的不足是小针刀、水针刀治疗等微创治疗方法仍未开展。

三、特色优势建设

1. 收治的“腰痛病”、“项痹病”和“面瘫”病人500余人中,有90%的走临床路径或者诊疗规范。

2.7月份开始了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500余人次。

3. 开展治未病服务,服务了498人次;蒿蛇酒、三伏敷药贴和骨痹散应用了1125人次。

4. 存在的不足是专病专治诊疗规范少,病种少。专科设备的短缺和微创治疗方法的空白,制约了中医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四、医疗质量管理:中医治疗参与率始终仍在90%以上。

五、业务成效:全年,收住院病人达到703人次;门诊12015人次,年业务总收入260.1万元。特色专科疗法临床使用率在88%以上。我们特色专科的治愈率达到了70%,有效率达到了96.6%。其中治疗:面神经炎(单纯性) 127例子 痊愈98例(77.2%),好转24例,总有效率为(96.0%),无效5例(4.0%) ;颈椎病123例 痊愈85例(69.1%),好转35例,总有效率为(97.6%),无效3例(2.4%) ,肩周炎42例 痊愈28例(66.7%),好转13例,总有效率为(97.6%),无效1例(2.4%) ;中风后遗症(恢复期)87例 痊愈26例(29.9%),好转59例,总有效率为(97.6%),无效2例(2.4%) 。我们着正在着手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不断引进新技术成果,为乡镇医院培养进修人员2名。

六、科研方面:围绕特色专科项目,书写了科研论文1篇。

2015年1月10日

针推科二0一五年工作计划

一、基本建设方面

1.2015年使专科病床达到70张,添臵消炎止痛仪,微波治疗仪、骨质疏松治疗仪各2台。

2. 完善治未病功能,增加减肥治疗室,骨质疏松症防治室。

3. 针灸走进住院临床各科室,在住院临床各科室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大力推广中医特色治

疗技术,以简、便、廉、验的方法,及时解决患者痛苦。

二、人才结构与培养

1、引进现代康复医学或者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1-2名。

2、送针灸推拿专业人员二名赴省级医院进修针灸、推拿和现代康复医学。

三、特色优势建设

1. 改进“腰痛病”、“项痹病”和“面瘫”诊疗规范,和“面瘫”临床路径。

2. 开展“龙氏手法”、“林氏手法”和骨盆压揉技术。开展新项目青少年假性近视眼和肥胖症的综合治疗。

3. 积极开展治未病服务,开展骨质疏松的防治工作。

四、医疗质量管理:坚持中医治疗参与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五、业务成效

2014年全年,我们的目标是:收住院病人达到770人次;门诊病人达到13200人次,使住院、门诊病人呈10%以上比例增加,年业务总收入预计达到286万元。特色专科疗法临床使用率在90%以上。我们特色专科的治愈率达到72.5%,有效率达到97.2%。

六、科研方面:围绕特色专科项目,书写了科研论文1篇。

2015年1月18日

中医特色诊疗方案模版——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哮病

西医病名:支气管哮喘

二、概述

哮病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情志等失调,引动内伏于肺的痰气而阻塞气道,使肺气不得宣降。以突然出现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主要表现。相当于西医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三、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2008)。

(1)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

(2)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而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症状。

(3)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4)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啰音。

(5)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6)胸部X 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肺气肿征。

2、西医诊断

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年)。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及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 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呼气流量峰值(PEF )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符合1~4 条或4、5 条者, 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二)病期诊断

1、急性发作期:指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 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 常有呼吸困难, 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 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等所致。

2、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

3、缓解期: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 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 并维持3个月以上。

(三)证候诊断

1、风哮:时发时止,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反复发作,止时又如常人,发病前多有鼻痒、咽痒、喷嚏、咳嗽等症,舌淡苔白,脉浮紧。

2、寒哮: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痰多、色白多泡沫,易咯,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恶寒,天冷或受寒易发。肢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3、热哮:喉中痰鸣如吼,咯痰黄稠,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虚哮: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至持续喘哮,咳痰无力,舌质淡或偏红,或紫暗,脉沉细或细数。

5、肺脾气虚证: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6、肺肾两虚证:气短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咳痰质黏起沫,脑转耳鸣,腰膝酸软,心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

四、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论治

(一)中药汤剂及中成药

1、风哮

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方药:华盖散加减。炙麻黄12g 、紫苏子15g 、杏仁15g 、茯苓15g 、陈皮12g 、桑白皮

15g 、甘草6g 。

2、寒哮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15g 、麻黄10g 、细辛5g 、半夏15g 、杏仁15g 、生姜6g 、

紫菀15g 、冬花12g 、甘草6g 。

3、热哮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加减。麻黄10g 、黄芩10g 、桑白皮15g 、苏子15g 、半夏15g 、银杏12g 、

杏仁15g 、款冬花15g 、甘草6g 。

中成药:清开灵注射液等。

4、虚哮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方药:调补肺肾方合补肾益气颗粒方加减。五味子15g 、党参15g 、丹参15g 、茯苓10g 、

山茱萸12g 、淫羊藿10g 、黄芪30g 、生地15g 。

中成药:蛤蚧定喘胶囊等。

5、肺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补肺益气。

方药:玉屏风散和六君子汤加减。黄芪30g 、白术20g 、防风15g 、党参15g 、茯苓15g 、

甘草6g 、陈皮15g 、半夏15g 。

中成药:黄芪注射液等。

6、肺肾气虚证

治法:补益肺肾,纳气平喘。

方药:补肾益气颗粒方合生脉地黄汤。黄芪30g 、淫羊藿12g 、茯苓15g 、葶苈子12g 、

白术15g 、山药15g 、山萸肉12g 、枸杞子12g 、甘草6g 、熟地黄15g 、川贝15g 。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黄芪注射液等。

(二)针灸疗法

实证主穴选用肺俞、膻中、天突、尺泽。风寒者配风门,风热者配大椎、曲池、肝郁者配太冲,痰盛者配丰隆,喘甚者配定喘。

虚证主穴选用肺俞、肾俞、膏肓、太渊。肺气虚配气海、肾气虚配太溪、盗汗配阴郄,喘甚配定喘、天突。

(三)穴位贴敷

选用主穴:肺俞 定喘 风门 脾俞

药物组成: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生麻黄、冰片,用蜂蜜调和。

用法:将药饼分别贴在所定穴位, 医用胶布固定, 每次敷贴6~8h,每周3次。

(四)共振排痰

增强排除呼吸道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改善淤滞的肺部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五)雾化吸入

当患者喘憋严重,缺氧的情况下,及时吸氧;痰粘难咯可视情况采取雾化吸入。

(六)其他疗法

科室需要根据国卫医发〔2014〕48号《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要求二级中医医院应开展中医诊疗技术结合该病种实际诊疗方案制定疗法。

五、护理及预防

1、起居护理:哮喘发作时卧床休息,重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寒哮、虚哮证患者的病室宜向阳温暖,胸背部保暖;热哮证患者的室温宜偏凉;痰黏稠难以咯出时,注意翻身拍背。

2、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寒哮证宜热服;哮喘发作有规律者,可在发作前1~2小时服药以缓解症状,服药后观察其效果和反应。

3、饮食护理:注意饮食调护,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宜清淡、富营养,不宜过饱、过甜、过咸,忌生冷、辛辣、鱼腥发物、烟酒等食物;喘憋多汗者,嘱多饮水。

4、情志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心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5、健康指导

(1)通过耐心、细致的交谈,评估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确认妨碍治疗的因素。

(2)避免哮喘的诱发因素,如避免摄入引起过敏的食物,室内不种花草,不养宠物,经常打扫房间,清洗床上用品等。

(3)帮助病人学会在急性发作时能简单、及时地处理,掌握正确的药物吸入技术,如MDI 、干粉吸入等,讲解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疗效、副作用,与病人共同制定长期管理、防止复发的计划。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尽可能改善肺功能,最大程度恢复劳动能力,并预防疾病发展为不可逆性气道阻塞,防止发生猝死。

六、难点分析

1、诱发因素不明确,对过敏原检测困难,在生活中无法避免接触过敏原,故无法避免反复发作。

2、病人难以坚持规律维持用药。

七、疗效分析

临床痊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 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 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2014年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诊疗方案难点分析、实施情况分析、总结、评价

一、难点分析

1、腰椎间盘向后突出大于5cm 的腰痛病人,腰部手法治疗难度较大,病人疗效差异也较为明显。

2、针灸、针刀治疗同样存在不同医师选穴和手法的不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存在差异。

3、部分腰痛病急性期的患者通过手法治疗、针灸、针刀保守疗法症状改善不显,甚至无效,腰部疼痛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治疗手段及方式上相对不够丰富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二、解决措施及方案优化:

1、对于腰椎间盘向后突出大于5cm 的腰痛病人,只要存在骶髂关节旋移的,腰部手法治疗以骨盆压揉手法为主;存在棘突偏歪的,以冯氏手法为主;腰椎曲度变平直或腰椎棘突后突的,以林氏手法为主,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临床疗效。

2、统一规范针灸、针刀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根性疼痛的用踝三针治疗。肾阳虚、血瘀气滞证和寒湿痹阻型运用艾灸、中医封包和中药熏蒸治疗。结合各医师的特点及经验,拟定出适合我科的针灸治疗选穴标准。小针刀疗法以回字型针刀松解法为主。

3、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应用综合中医疗法的同时,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芬必得、洛芬待因等,消除缓激肽、前列腺素等止痛物质,实现短时间改善疼痛症状效果,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4、进一步引进各种物理治疗仪器,引进新的治疗方法,初步计划年度内引入微波治疗仪。

5、腰椎滑脱患者可予以佩戴腰围进行固定,加强腰椎稳定性。防止脊柱不稳诱发腰肌劳损加重,腰部疼痛难以早期缓解。

三、实施情况分析、总结、评价:

2012年开始制定了腰痛病的优势病种,并在临床中加以应用实施并改进,显著提高了

临床疗效,在不断优化诊疗方案过程中,科室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医师能力得到了提高。现对2014年腰痛病优势病种的应用情况作一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我们近一年来共收集459例腰痛病病例,均为发作期住院病人。分成2013年方案组和2014年方案组。2013年方案组209例,男108例,女101例;年龄36~66岁,平均49.36±1.29岁。病程1天~14年,平均5.98±1.36年。2014年方案组250例,男124例,女126例;年龄35~77岁,平均48.65±1.36岁;病程3天~15年,平均

5.36±1.75年。经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证型分布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

2014年方案组250例,严格按照2014年腰痛病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2013年方案组209例,按照2013年腰痛病诊疗方案进行治疗,具体见科室文件。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年5月制定。具体见《腰痛病诊疗方案》中“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患者治疗结果统计情况见下表:

组别

2013年方案组

2014年方案组 临床痊愈 125(0.62) 166(0.67) 有效 177(0.87) 239(0.96) 无效 9(0.045) 10(0.040) 总计 209(1) 250(1) 注:经独立样本T 检验两组人员治疗前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

2 结果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014年方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2013年方案组,各项症状改善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本年度我们引入了针刀治疗,对于部分腰痛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痛点,通过针灸、手法及贴敷膏药等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针刀治疗无疑发挥出自己的专长,深入病灶,松解粘连,改善局部的气血循环,从应用的效果来看,十分满意。

通过对本年度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

1、男性多发、中年为主,病程较长仍是不变的基本特点。

2、两组人员中医证型分布中两组患者证型最高的仍是寒湿痹阻型。

3、治疗方式上,进一步对手法和针灸的规范,提高了临床疗效。我国中医学认为,患者肝肾亏虚及气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者因为患者劳损伤及筋络,均可导致使患者腰部软组织及与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因此形成腰痛病。在治疗上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滑利关节、消肿止痛、整复错缝为原则。在疏通经络的治疗原则上,针灸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同时针灸对腰痛病患者痉挛的肌肉能起到放松的作用。临床中我们通过使用小针刀疗法以回字型针刀松解法为主,在治疗“腰腿痛”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而手法按摩治疗方法对患者腰痛病有消散瘀血,解除患者腰部肌肉痉挛,对疼痛也有缓解作用,因此针灸加理疔对各种类型的腰痛病患者都有很好的疗效,在治疗中应该列入主要治疗方法。

牵引治疗能够使患者局部血流加快,有效的改善患者腰部局部 肌肉的缺血缺氧状态。

4、从治疗结果来看,应用2014年方案组治疗显效及治愈高达67%,而2013年方案组

此类比率仅为62%。2014年诊疗方案的优化对于腰痛病治疗效果的改善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中医特色诊疗方案模版——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哮病

西医病名:支气管哮喘

二、概述

哮病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情志等失调,引动内伏于肺的痰气而阻塞气道,使肺气不得宣降。以突然出现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主要表现。相当于西医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三、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2008)。

(1)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

(2)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而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症状。

(3)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4)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啰音。

(5)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6)胸部X 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肺气肿征。

2、西医诊断

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年)。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及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 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呼气流量峰值(PEF )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符合1~4 条或4、5 条者, 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二)病期诊断

1、急性发作期:指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 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 常有呼吸困难, 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 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等所致。

2、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

3、缓解期: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 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 并维持3个月以上。

(三)证候诊断

1、风哮:时发时止,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反复发作,止时又如常人,发病前多有鼻痒、咽痒、喷嚏、咳嗽等症,舌淡苔白,脉浮紧。

2、寒哮: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痰多、色白多泡沫,易咯,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恶寒,天冷或受寒易发。肢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3、热哮:喉中痰鸣如吼,咯痰黄稠,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虚哮: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至持续喘哮,咳痰无力,舌质淡或偏红,或紫暗,脉沉细或细数。

5、肺脾气虚证: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6、肺肾两虚证:气短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咳痰质黏起沫,脑转耳鸣,腰膝酸软,心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

四、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论治

(一)中药汤剂及中成药

1、风哮

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方药:华盖散加减。炙麻黄12g 、紫苏子15g 、杏仁15g 、茯苓15g 、陈皮12g 、桑白皮

15g 、甘草6g 。

2、寒哮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15g 、麻黄10g 、细辛5g 、半夏15g 、杏仁15g 、生姜6g 、

紫菀15g 、冬花12g 、甘草6g 。

3、热哮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加减。麻黄10g 、黄芩10g 、桑白皮15g 、苏子15g 、半夏15g 、银杏12g 、

杏仁15g 、款冬花15g 、甘草6g 。

中成药:清开灵注射液等。

4、虚哮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方药:调补肺肾方合补肾益气颗粒方加减。五味子15g 、党参15g 、丹参15g 、茯苓10g 、

山茱萸12g 、淫羊藿10g 、黄芪30g 、生地15g 。

中成药:蛤蚧定喘胶囊等。

5、肺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补肺益气。

方药:玉屏风散和六君子汤加减。黄芪30g 、白术20g 、防风15g 、党参15g 、茯苓15g 、

甘草6g 、陈皮15g 、半夏15g 。

中成药:黄芪注射液等。

6、肺肾气虚证

治法:补益肺肾,纳气平喘。

方药:补肾益气颗粒方合生脉地黄汤。黄芪30g 、淫羊藿12g 、茯苓15g 、葶苈子12g 、

白术15g 、山药15g 、山萸肉12g 、枸杞子12g 、甘草6g 、熟地黄15g 、川贝15g 。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黄芪注射液等。

(二)针灸疗法

实证主穴选用肺俞、膻中、天突、尺泽。风寒者配风门,风热者配大椎、曲池、肝郁者配太冲,痰盛者配丰隆,喘甚者配定喘。

虚证主穴选用肺俞、肾俞、膏肓、太渊。肺气虚配气海、肾气虚配太溪、盗汗配阴郄,喘甚配定喘、天突。

(三)穴位贴敷

选用主穴:肺俞 定喘 风门 脾俞

药物组成: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生麻黄、冰片,用蜂蜜调和。

用法:将药饼分别贴在所定穴位, 医用胶布固定, 每次敷贴6~8h,每周3次。

(四)共振排痰

增强排除呼吸道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改善淤滞的肺部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五)雾化吸入

当患者喘憋严重,缺氧的情况下,及时吸氧;痰粘难咯可视情况采取雾化吸入。

(六)其他疗法

科室需要根据国卫医发〔2014〕48号《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要求二级中医医院应开展中医诊疗技术结合该病种实际诊疗方案制定疗法。

五、护理及预防

1、起居护理:哮喘发作时卧床休息,重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寒哮、虚哮证患者的病室宜向阳温暖,胸背部保暖;热哮证患者的室温宜偏凉;痰黏稠难以咯出时,注意翻身拍背。

2、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寒哮证宜热服;哮喘发作有规律者,可在发作前1~2小时服药以缓解症状,服药后观察其效果和反应。

3、饮食护理:注意饮食调护,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宜清淡、富营养,不宜过饱、过甜、

过咸,忌生冷、辛辣、鱼腥发物、烟酒等食物;喘憋多汗者,嘱多饮水。

4、情志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心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5、健康指导

(1)通过耐心、细致的交谈,评估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确认妨碍治疗的因素。 (2)避免哮喘的诱发因素,如避免摄入引起过敏的食物,室内不种花草,不养宠物,经常打扫房间,清洗床上用品等。

(3)帮助病人学会在急性发作时能简单、及时地处理,掌握正确的药物吸入技术,如MDI 、干粉吸入等,讲解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疗效、副作用,与病人共同制定长期管理、防止复发的计划。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尽可能改善肺功能,最大程度恢复劳动能力,并预防疾病发展为不可逆性气道阻塞,防止发生猝死。 六、难点分析

1、诱发因素不明确,对过敏原检测困难,在生活中无法避免接触过敏原,故无法避免反复发作。

2、病人难以坚持规律维持用药。 七、疗效分析

临床痊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 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 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项痹病(颈椎病)2014年诊疗方案

难点分析、实施情况分析、总结、评价

一、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1、项痹病中重度椎间盘突出,尤其急性期,手法治疗困难;项痹病手法治疗不同医师既往掌握的手法技巧各不相同,疗效差异较为明显。

2、小针刀、针灸治疗存在不同医师手法和选穴的不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存在差异。 3、部分项痹病患者通过应用综合中医保守疗法症状改善不显,甚至无效,颈肩部疼痛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部分项痹病眩晕或者手指麻木的患者,通过应用综合中医保守疗法症状改善不显,甚至无效。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项痹中的作用,并使其疗效优势得到认可,本专科拟订如下解决措施与思路:

1、对于项痹病中重度椎间盘突出,尤其急性期,手法治疗困难的,首先予以针灸和药物减轻神经根椎间盘周围软组织水肿,3-5天后再手法治疗。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科室医师的手法,尽可能减少手法差异,保证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提倡医师个人特色手法的附加治疗,进一步扩大临床疗效。

2、小针刀、针灸治疗统一规范化。在动员医师学习好解剖学的基础上,结合各医师的特点及经验,拟定出适合我科的小针刀、针灸治疗选穴标准和手法。

3、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应用综合中医疗法的同时,静滴脱水药,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芬必得、洛芬待因等,消除缓激肽、前列腺素等止痛物质,实现短时间改善疼痛症状效果,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4、进一步引进物理治疗仪器,初步计划年度内引入微波治疗和中药封包治疗,龙氏手法纠正颈椎小关节紊乱,纠正颈椎曲度,实现眩晕、指麻症状的改善。 三、疗效评价

(一) 评价标准

痊愈: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颈椎活动正常,治疗后症状积分o-1分,疗效指数>90%或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椎活动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疗效指数>70%, <90%。

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颈椎活动基本正常,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能力改善,疗效指数>30,<70%。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

2013年及2014年我科制定了项痹病的优势病种,并在临床中加以应用实施,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在不断优化诊疗方案过程中,科室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医师能力得到了提高。现对2014年项痹病优势病种的应用情况作一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14年来共收集238例项痹病病例,均为发作期住院病人。随机分成2013年方案组和2014年方案组。2013年方案组118例,年龄36~77岁,平均50.31±1.28岁。病程2天~12年,平均5.56±1.13年。2014年方案组120例,年龄31~75岁,平均47.46±1.53岁;病程3天~15年,平均6.23±1.55年。

1.2 治疗方法

2013年案组118例,严格按照2013年项痹病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2014年方案组120例,严格按照2014年项痹病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1.4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年5月制定。具体见《项痹病诊疗方案》中“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患者治疗结果统计情况见下表:

。 2 结果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014年方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2013年方案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由于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和优化,我们发现项痹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本年度我们引入了针刀治疗,对于部分项痹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痛点,通过针灸、手法及贴敷膏药等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针刀治疗无疑发挥出自己的专长,深入病灶,松解粘连,改善局部的气血循环,从应用的效果来看,十分满意。

本年度对于之前的冯氏、林氏、龙氏手法及针灸处方进一步进行完善和总结,并指导临床医师在日常应用中不断熟练,规范化他们的诊疗行为。

通过对本年度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 1、男性多发、中年为主,病程较长仍是不变的基本特点。

2、两组人员的西医病因分类中混合型仍处于首位,神经根型项痹病仍居单病因首位。中医证型分布中两组患者证型最高的是寒湿痹阻型。

3、治疗方式上,进一步对冯氏、林氏、龙氏手法和针灸的规范,提高了临床疗效。在治疗上以舒筋通络、滑利关节、消肿止痛、整复错缝为原则。针灸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同时针灸对项痹病患者肩部痉挛的肌肉能起到放松的作用。临床中我们通过使用绝骨穴治疗项痹病,配合梅花针在治疗“颈项强直”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绝骨穴的选取应遵照髓会之贵,髓藏于骨,髓以养骨的原则。在针灸治疗项痹病的时选取风池穴,是治疗的关键。 在患者风池穴下方有椎动脉通过,针灸风池穴对患者椎动脉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使血供增加,血流加快,使患者头颈部营养及代谢得到改善。

而按摩治疗方法对患者项痹病有消散瘀血,解除患者颈肩部肌肉痉孪,对疼痫也有缓解作用,因此针灸加理疔对各种类型的项痹病患者都有很好的疗效,在治疗中应该列入主要治疗方法。

牵引治疗能够使患者局部血流加快,有效的改善患者颈椎局部 肌肉的缺血缺氧状态。 4、从治疗结果来看,2014年方案组治疗效果均较2013年方案组有所提升。

面瘫病(面神经炎)2014年诊疗方案

难点分析、实施情况分析、总结、评价

一、面瘫治疗难点及解决措施 治疗难点

1、寒冷刺激而引起的面瘫,治疗效果较好;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瘫治疗效果差。 解决方案: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瘫在急性期予抗病毒治疗,皮质激素治疗。

2、多数患者可伴有耳后或颈项部疼痛。如何解决面瘫急性期进行性加重及伴随的疼痛症状是治疗的难点。

解决方案:脱水治疗,皮质激素治疗。临床辨证施治,针对不同证型予汤药: 风寒证:牵正散合川芎茶调散加减。 风热证:大秦艽汤加减。

3、面瘫日久或者是由于早期失治、误治或是由于面瘫的部位较深,容易出现面肌痉挛、面肌倒错等面瘫后遗症的出现,治疗这部分症状是面瘫治疗的难点问题。

面肌痉挛多起源于一侧下眼睑肌肉颤动,后幅度及频繁程度不断增加,逐渐扩展至同侧面部其他肌肉,以口角肌肉的抽动最为明显,多在精神紧张、疲倦、与陌生人交谈、情绪激动时发作明显,在睡眠时停止。神经系统无其它阳性体征,不能自行缓解。

面瘫“倒错”现象,一般发生于面瘫后期,病症延久者,其瘫患 中医特色诊疗方案模版——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哮病

西医病名:支气管哮喘 二、概述

哮病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情志等失调,引动内伏于肺的痰气而阻塞气道,使肺气不得宣降。以突然出现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主要表现。相当于西医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三、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2008)。

(1)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 (2)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而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症状。

(3)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4)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啰音。 (5)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6)胸部X 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肺气肿征。 2、西医诊断

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年)。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及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 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呼气流量峰值(PEF )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符合1~4 条或4、5 条者, 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二)病期诊断

1、急性发作期:指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 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 常有呼吸困难, 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 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等所致。

2、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

3、缓解期: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 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 并维持3个月以上。 (三)证候诊断

1、风哮:时发时止,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反复发作,止时又如常人,发病前多有鼻痒、咽痒、喷嚏、咳嗽等症,舌淡苔白,脉浮紧。

2、寒哮: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痰多、色白多泡沫,易咯,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恶寒,天冷或受寒易发。肢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3、热哮:喉中痰鸣如吼,咯痰黄稠,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虚哮: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至持续喘哮,咳痰无力,舌质淡或偏红,或紫暗,脉沉细或细数。

5、肺脾气虚证: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6、肺肾两虚证:气短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咳痰质黏起沫,脑转耳鸣,腰膝酸软,心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 四、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论治

(一)中药汤剂及中成药

1、风哮

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方药:华盖散加减。炙麻黄12g 、紫苏子15g 、杏仁15g 、茯苓15g 、陈皮12g 、桑白皮

15g 、甘草6g 。

2、寒哮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15g 、麻黄10g 、细辛5g 、半夏15g 、杏仁15g 、生姜6g 、

紫菀15g 、冬花12g 、甘草6g 。

3、热哮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加减。麻黄10g 、黄芩10g 、桑白皮15g 、苏子15g 、半夏15g 、银杏12g 、

杏仁15g 、款冬花15g 、甘草6g 。

中成药:清开灵注射液等。 4、虚哮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方药:调补肺肾方合补肾益气颗粒方加减。五味子15g 、党参15g 、丹参15g 、茯苓10g 、

山茱萸12g 、淫羊藿10g 、黄芪30g 、生地15g 。

中成药:蛤蚧定喘胶囊等。 5、肺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补肺益气。

方药:玉屏风散和六君子汤加减。黄芪30g 、白术20g 、防风15g 、党参15g 、茯苓15g 、

甘草6g 、陈皮15g 、半夏15g 。

中成药:黄芪注射液等。 6、肺肾气虚证

治法:补益肺肾,纳气平喘。

方药:补肾益气颗粒方合生脉地黄汤。黄芪30g 、淫羊藿12g 、茯苓15g 、葶苈子12g 、

白术15g 、山药15g 、山萸肉12g 、枸杞子12g 、甘草6g 、熟地黄15g 、川贝15g 。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黄芪注射液等。 (二)针灸疗法

实证主穴选用肺俞、膻中、天突、尺泽。风寒者配风门,风热者配大椎、曲池、肝郁者配太冲,痰盛者配丰隆,喘甚者配定喘。

虚证主穴选用肺俞、肾俞、膏肓、太渊。肺气虚配气海、肾气虚配太溪、盗汗配阴郄,喘甚配定喘、天突。 (三)穴位贴敷

选用主穴:肺俞 定喘 风门 脾俞

药物组成: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生麻黄、冰片,用蜂蜜调和。 用法:将药饼分别贴在所定穴位, 医用胶布固定, 每次敷贴6~8h,每周3次。 (四)共振排痰

增强排除呼吸道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改善淤滞的肺部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五)雾化吸入

当患者喘憋严重,缺氧的情况下,及时吸氧;痰粘难咯可视情况采取雾化吸入。 (六)其他疗法

科室需要根据国卫医发〔2014〕48号《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要求二级中医医院应开展中医诊疗技术结合该病种实际诊疗方案制定疗法。 五、护理及预防

1、起居护理:哮喘发作时卧床休息,重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寒哮、虚哮证患者的病室宜向阳温暖,胸背部保暖;热哮证患者的室温宜偏凉;痰黏稠难以咯出时,注意翻身拍背。

2、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寒哮证宜热服;哮喘发作有规律者,可在发作前1~2小时服药以缓解症状,服药后观察其效果和反应。

3、饮食护理:注意饮食调护,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宜清淡、富营养,不宜过饱、过甜、过咸,忌生冷、辛辣、鱼腥发物、烟酒等食物;喘憋多汗者,嘱多饮水。

4、情志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心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5、健康指导

(1)通过耐心、细致的交谈,评估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确认妨碍治疗的因素。 (2)避免哮喘的诱发因素,如避免摄入引起过敏的食物,室内不种花草,不养宠物,经常打扫房间,清洗床上用品等。

(3)帮助病人学会在急性发作时能简单、及时地处理,掌握正确的药物吸入技术,如MDI 、干粉吸入等,讲解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疗效、副作用,与病人共同制定长期管理、防止复发的计划。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尽可能改善肺功能,最大程度恢复劳动能力,并预防疾病发展为不可逆性气道阻塞,防止发生猝死。 六、难点分析

1、诱发因素不明确,对过敏原检测困难,在生活中无法避免接触过敏原,故无法避免反复发作。

2、病人难以坚持规律维持用药。 七、疗效分析

临床痊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 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 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侧面肌跳动,自觉发紧,或瘫痪肌痉挛,口角歪向病侧,此即为“倒错”。中医辨证,此属病久,肝血亏损,筋脉失养。

解决方案:在面部取穴基础上配合针刺头部顶颞前斜线的下2/5(面部运动代表区)、百会穴 ,采用平补平泄手法,可使用电针仪,每天2次,每次30分钟,面部穴位采用轻刺激、浅刺的方法可采用艾灸或温针灸的方法治疗。

二、面瘫分析、总结、评估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14年共收集128例面瘫病例,均为发作期门诊和住院病人。随机分成2013年方案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78岁,平均41.21±1.37岁;病程1天~4月,平均

6.30±1.20天。2014年方案组68例;男35例,女33例;年龄1~76岁,平均46.21±1.17岁;病程1天~6月,平均8.30±1.20天。

1.1疗效分析

参照《中国针灸2009年增刊》2009年制定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疗效判断标准方案(修订案)》中“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患者治疗结果统计情况见下表:

组别 2013年方案组 2014年方案组

临床痊愈 46(0.77) 54(0.79)

显效 50(0.83) 57(0.84)

有效 54(0.90) 63(0.93)

无效 4(0.066) 4(0.059)

总计 60(1) 68(1)

注:经独立样本T 检验三组人员治疗前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

2 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014年方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2013年方案组,各项症状改善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2014年面瘫诊疗规范在2012年和2013年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优化具体如下: 1. 提出了急性期抗病毒药,皮质激素类药的早期应用,针刺以浅刺激为主,提出了面部透穴的操作方法,进一步加大了针刺的得气力度,加强了针感的传递;能够有效地防止面肌痉挛的发生。

2. 进一步明确了面瘫后遗症期的治疗方法,提出了头穴治疗的方法,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3. 进一步完善了灸法在面瘫治疗中的作用;

4. 进一步提出了中医特色疗法拔罐法在面瘫中后期的应用; 5.进一步明确了面瘫的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病种——面瘫病(面神经炎) 2014年实施情况分析、评价、总结

一、面瘫分析、评估

2014年共收集128例面瘫病例,占总住院人次的18.99%,现将临床路径病种-----面瘫病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评价汇报如下:

2014年共收集128例面瘫病例,均为急性期期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走临床路径105人次,占面瘫总住院人次的90.02%。随机分成2013年方案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78岁,平均41.21±1.37岁;病程1天~4月,平均6.30±1.20天。2014年方案组68例;男35例,女33例;年龄1~76岁,平均46.21±1.17岁;病程1天~6月,平均8.30±1.20天。

1.1疗效分析

参照《中国针灸2009年增刊》2009年制定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疗效判断标准方案(修订案)》中“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患者治疗结果统计情况见下表:

组别 2013年方案组 2014年方案组

临床痊愈 46(0.77) 54(0.79)

显效 50(0.83) 57(0.84)

有效 54(0.90) 63(0.93)

无效 4(0.066) 4(0.059)

总计 60(1) 68(1)

注:经独立样本T 检验三组人员治疗前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

2 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014年方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2013年方案组,各项症状改善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2014年面瘫临床路径在2012年和2013年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优化具体如下: 1. 提出了急性期抗病毒药,皮质激素类药的早期应用,针刺以浅刺激为主,提出了面部透穴的操作方法,进一步加大了针刺的得气力度,加强了针感的传递;能够有效地防止面肌痉挛的发生。

2. 进一步明确了面瘫后遗症期的治疗方法,提出了头穴治疗的方法,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3. 进一步完善了灸法在面瘫治疗中的作用;

4. 进一步提出了中医特色疗法拔罐法在面瘫中后期的应用; 5.取消了常规检查——胸片检查。

临武县中医医院针推科

2012-2014年住院部中医治疗率

临武县中医医院针推科

2012-2014年优势病种排名和中医治疗率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2014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001.9-94)。中医病名参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657-1995)。西医病名ICD-10编码为M51.202。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特色与优势指南》(罗云坚、孙塑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腿痛重于腰痛,腿痛是典型的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

(2)按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感觉麻木。

(3)直腿提高较正常减少50%,兼或有好腿抬高试验阳性,作弓弦试验即腘窝区域指压神经引起的远近两端的放射痛。

(4)出现四种神经体征中的两种征象(肌肉萎缩、肌无力,感觉减退和反射减弱)。

(5)与临床检查一致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包括椎管造影,CT 或MRI.

(二)疾病分期

1. 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 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 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

1. 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弦或沉涩。

2.寒湿痹阻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静卧痛不减,日轻夜重,受寒及阴雨疼痛加重,肢体发凉。舌质胖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弦紧或弦缓。

3.湿热痹阻证: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阳虚证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治疗

1. 松解手法,包括点法,压法,摇法,滚法,推法,掌揉法,拍法,弹拨法等放松肌肉类手法,适用于急性期或者整复手法之前的准备手法。松解类手法要求:均匀,持久,有力,柔和,深透,要做到“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2. 整复类手法,包括俯卧拔伸法,斜板腰椎法,牵引按压法,腰椎旋扳法等适用于缓解期及康复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耐受性,以及医师的治疗体会可单项或者多项组合各

类整复手法。急性期可根据医师的经验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整复类手法。

(1)俯卧压腰法:术者一手按压患者腰部,另一手托住患者两腿或者单腿,使其下肢尽量后伸。两手相对用力,有时可听到一声弹响。可做1~2次。

(2)斜扳腰椎法:患者健侧侧卧,患侧在上,患侧的下肢屈曲,健侧下肢伸直。术者站立其面前,肘部弯曲,用一肘部前臂上端搭在患侧肩前方向外推动,另以肘部上臂下段搭在臀部向内扳动,调整患者肩部于臀部的位置,使患者要追逐渐旋转,扭转中心正好落在病变腰椎节段上。当将脊柱扭转致弹性限制位时,术者可以感受到抵抗,适时做一突发有控制的扳动,扩大扭转幅度3°—5°,可听到“咔哒”声响,一般表示复位成功。注意切不可使用暴力,扳动要“轻巧,短促,随发随收,关节弹响虽常表示手法复位成功,但不可追求弹响。

(3)骨盆压揉法:

骶髂关节前脱位的:患者仰卧位,术者站在患者患侧,先放松骶髂关节周围软组织,再对患下肢行屈膝屈髋至极限7次。

骶髂关节后脱位的:患者俯卧位,术者站在患侧对侧,先放松骶髂关节周围软组织,助手站在患者的患侧,抬高患侧大腿,使患侧髋关节后伸40度,术者再对患侧骶髂关节向前按压至极限7次;。

(4)冯氏腰椎(定点)旋转扳法:患者坐位,腰部放松。以右侧为患侧为例:助手固定患者左侧下肢及骨盆,术者坐于右后侧,左手拇指抵住需扳动的棘突右侧方,右手从患者右侧腋下穿过,向上从项后按压住患者左侧肩部,令患者主动缓慢弯腰至最大限度后,再向右侧旋转至一定限度时,术者左手拇指从右向左顶推棘突,右手扳肩右旋,而右肘同时上抬。上述三个动作同时协调进行,使腰部旋转达最大幅度,常可感到左手拇指下棘突滑动感或听到腰部发出“咔嗒”声响。

(5)林氏提拉旋转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是使腰椎侧向成角, 减少胸椎对手法作用力的缓冲, 使患者躯干旋转力最大限度的作用于腰椎下部, 减少手法对无关部位的影响.

①病人健侧侧卧于诊床上, 肩下垫一厚的软枕头, 患侧下肢屈膝90度角以上, 膝部伸出床边, 健侧肢下伸直.

②患者的健侧上肢由助手从胸前准备向天花板方向提拉, 掌心对患者鼻尖, 患侧的上肢环抱在头上.

③术者双手掌压住患者患侧臀部的上半部, 助手将患者的健侧上肢向天花板方向拉提, 使患者保持上身离床悬空, 健侧肢下伸直及骨盆贴于治疗床的架势,脊柱与床面的夹角约35度. 这样可使患者躯干旋转作用力于痛点.

④此时术者以肘压臀向下有节奏地加大压力, 使患者躯干部旋转也逐渐加大, 这样扳动约7次, 术中也可听到脊柱在扳动时的" 咯哒" 声.

⑤手法结束后检查椎旁压痛, 脊柱侧弯, 直腿抬高情况.

3. 手法治疗注意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忌用或慎用手法:

(1)影像学示巨大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病情较重,神经有明显受损者,慎

用手法治疗;

(2)体质较弱,或者孕妇等;

(3)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等疾病患者;

(4)体表皮肤破损,溃烂或皮肤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

(二)牵引疗法:

电动牵引:采用尖端或持续的电动骨盆牵引,牵引力为体重的1/3—4/5左右,每天一次,每次20—30分钟,适合于非急性期患者。急性期慎用牵引。

其他牵引: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牵引等。

(三)针灸疗法

1. 主要穴位采用腰椎夹脊穴,膀胱经穴和下肢坐骨神经沿线穴位,可辅助脉冲电治疗。急性期以每日针1次,以泻法为主;缓解期及康复期可隔日一次,以补法泻法相互结合,配合患者四型辨证取穴。

2. 踝三针: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根性疼痛。

踝三针定位: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踝上四寸, 每条经脉循行线上各一穴, 分别是根痛1, 根痛2, 根痛3.L3/4椎间盘突出症, 取根痛1;L4/5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2;L5/S1,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3, 混合性突出, 根据具体情况, 综合选穴. 医生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拇食指拉紧皮肤), 右手持针, 针与皮肤呈15度角, 快速进入皮下, 然后针体贴近皮肤表面, 沿皮下刺入, 进针长度为2.5寸, 针刺方向朝上. 快速捻转2OO ~3OO 次/分, 不提插, 幅度360 ~720度, 每次连续捻转3min. 每10min 行针一次, 留针30min, 每48小时针刺一次.

3、拨罐、灸法:悬艾灸,温针灸等。

4、三通(电针、拔罐、TDP 照射) 四联(电针、拔罐、TDP 照射、放血)疗法治疗腰腿痛。

(四)物理治疗

中频,红外线照射等,可根据患者情况每日予以单项或者多项选择性治疗。

(五)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血瘀气滞证

治则:活血祛瘀,通痹止痛

推荐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等。

中成药:活血止痛胶囊

2.寒湿痹阻证

治则:温经散寒,祛风通络

推荐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减。干姜、茯苓、白术、独活、寄生、桂枝、细辛、防风、秦艽、蜈蚣、乌梢蛇、甘草等。

中成药:大活络胶囊

3.湿热痹阻证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当归拈痛汤:川芎,独活,当归,白芍,地龙,甘草,秦艽,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熟地等。

中成药:二妙散等

4.肝肾亏虚证

治则: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党参、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芍、桂枝、茯苓、细辛、防风、秦艽、蜈蚣、乌梢蛇等。

阳虚证推荐方药:右归丸加减。山药、山萸肉、杜仲、附子、桂枝、枸杞子、鹿角胶、当归、川芎、狗脊、牛膝、川断、桑寄生、菟丝子等。

阴虚证推荐方药:虎潜丸加减。知母、黄柏、熟地、锁阳、龟甲、白芍、牛膝、陈皮、当归、狗骨等。

(六)中药外治法:

1. 中药封包:疼痛期用祛风通络、活血止痛药包缓解患处疼痛,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

2. 中药熏洗: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将煎煮好的中药汤剂,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适度时再用药水浸洗患处。每日一次,每次15—20分钟。

(七)运动治疗

运动疗法可明显增强患者腰腹肌肌力和腰部协调性,增加腰椎的稳定性,有利于维持各种治疗的疗效。急性期过后,即开始腰背肌运动疗法,主要有:

1.游泳疗法:可每日游泳20—30分钟,注意保暖,一般在夏季执行。

2.仰卧架桥:仰卧位,双手叉腰,双膝屈曲致90°,双足掌平放床上,挺起躯干,以头后枕部及双肘支撑上半身,双足支撑下半身,呈半拱桥形,当挺起躯干架桥时,双膝稍向两侧分开。每日两次,每次重复10-20次。

3.“飞燕式”:患者俯卧,上身与两腿同时背伸,动作重复10—20次。

(八)其他治疗:在急性期根据疼痛程度,选择性使用脱水,止痛,消除神经根炎症药物对症治疗(如甘露醇或者,地塞米松等)。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2014年版)

一、诊断

(一) 疾病诊断: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 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 和体征。

2. 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 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二) 疾病分期

1. 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2. 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3. 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三) 证候诊断

1. 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 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 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 湿热夹瘀证: 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头晕头重,纳呆。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5. 肝肾亏虚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6. 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治疗方案

(一) 手法:

1. 松解类手法

(1)基本手法:头颈部一指禅推法、点按法、滚法、拿法、揉法、推法、叩击法等,可选择上述手法一种或几种放松颈项部的肌肉,时间可持续3-5分钟。

(2)间歇拔伸法:患者仰卧位,一手托住颈枕部,一手把住下颌,纵向用力拔伸,持续2-3分钟,可反复3-5次。

2. 整复类手法

(1)旋提手法:嘱患者颈部自然放松,主动将头部水平旋转至极限角度,并做最大限度屈曲,达到有固定感。医生以肘部托住患者下颌,轻轻向上牵引3-5秒钟后,用短力快速向上提拉,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扳动时要掌握好发力时机,用力要快而稳。

(2)定位旋转扳法:以向右旋转为例。患者坐位,医生站于患者后方,以左手拇指指腹推顶在患者病变颈椎棘突(或横突) 旁,用右手(或肘窝) 托住患者下颌部。嘱其颈项部放松,低头屈颈15-30度,然后嘱患者顺着医生的右手在屈曲状态下向右慢慢转头,当旋转到最大限度而遇有阻力时,医生顺势施以快速的向右扳动,同时,推顶棘突的左手拇指向右用力推压,两手协调动作,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有时医生拇指下亦有轻微的位移感。

(3)旋转法:上颈段病变,要求患者将头颈曲屈15度; 中段病变,将颈椎置于中立位; 下段病变,将颈椎屈曲30-45度。在此位置向上牵引30秒。嘱患者头部向一侧旋转,旋转至极限角度(约80度) ,达到有固定感,同时迅速准确的作同向用力旋转,操作成功可以听到弹响声。注意用力要轻重适当,避免因过猛过重而加重原有的损伤。

(4)整脊手法:是综合了世界著名整脊专家龙层花教授的龙氏整脊手法和国家著名的骨科专家冯天有教授的新医正骨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如颈性眩晕、失眠、颈性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脊柱小关节紊乱和重度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二) 针灸疗法

1. 针刺法:局部取穴为主,远部取穴为辅,可选用运动针灸、平衡针等特色针刺疗法。

2. 灸法: 悬艾灸,温针灸等。

(三) 牵引疗法

(四) 其他外治法:拔罐、小针刀疗法、封闭疗法、三通(电针、拔罐、TDP 照射)四联(电针、拔罐、TDP 照射、放血)疗法治疗等。

(五)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 风寒痹阻证

治法: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炙甘草,川芍,蔓荆子等。

2. 血瘀气滞证

治法:行气活血. ,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芍,桃仁,红花等。

3. 痰湿阻络证

治法:祛湿化痰,通络止痛。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白术,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等。

4. 湿热夹瘀证

治法: 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方药:当归捻痛汤加减。茵陈,羌活,防风,升麻,葛根,白术,黄芩,苦参,知母,当归,猪苓,泽泻,甘草等。上肢痛加姜黄,桂枝。

5. 肝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方药:肾气丸加减。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桂枝,附子(先煎) 等。

6. 气血亏虚证

治法: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等。

(六) 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中频、中医封包治疗等。

(七) 运动疗法

颈椎功能训练:以颈部伸肌训练、柔韧性与系统性训练为主要目的的各类功法操。

(八) 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对症治疗。

面瘫(面神经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5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脑CT 、MRI 检查正常。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三)证候诊断

1.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3.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4.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四)鉴别诊断

1.中枢性面瘫:病变对侧下半部面瘫,故皱眉、闭眼皆无妨碍,常伴有神志不清、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

2.急性化脓性乳突炎:耳后乳突部可见红、肿、热、痛等急性炎性病变,同时伴随全身炎性疾病的体征如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二、治疗方案

(一)针灸治疗: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1.体针

(1)急性期

治法:驱风祛邪,通经活络。

第一周:循经取穴,取四肢和头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等穴位。针刺0.8~1寸,百会平补平泻,风府、风池、合谷泻法,太冲补法,留针30分钟。

第二周:循经取穴,取头部及面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健侧或双侧)等,刺法同前。取神庭、太阳、下关、翳风、巨髎等,针刺0.8~1寸,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

随症配穴:舌前2/3味觉丧失加廉泉;听觉过敏加听宫。

亦可采用阳明经筋排刺,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0.5寸1针,排列成两排(约针8-10针),留针30分钟。

(2)恢复期

治法:活血化瘀,培补脾胃、荣肌养筋。

循经取穴、头部穴位、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采用循经取穴配用局部面部外周穴位: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8~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

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从神庭、印堂、水沟至承浆,这些穴位在人体面部正中线上称为中线;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在面前旁正中一条线上,称为旁线;太阳、下关、颊车在面部侧面的一条线上,称为侧线。始终以三条基本线上的穴位为主穴。随证配穴:眼睑闭合不全取攒竹、鱼尾穴,鼻翼运动障碍取迎香穴,颏肌运动障碍取夹承浆穴。针

刺0.5~1.5寸,采用平补平泻、间断快速小幅度捻转手法,200转/分,捻针2分钟,间隔留针8分钟,重复3次,留针30分钟。

亦可采用阳明经筋排刺,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0.5寸1针,排列成两排(约针8-10针),留针30分钟。

(3)联动期和痉挛期

治法:培补肝肾、活血化瘀、舒筋养肌、熄风止痉。

采用循经取穴配用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针灸治疗: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8~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若面肌跳动选行间、阳陵泉,采用泻法;若面肌萎缩则选用脾俞、三阴交穴针灸治疗,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若出现倒错或联动,可以采用繆刺法(即在针刺患侧的同时配合刺健侧),根据倒错或联动部位选用太阳、下关、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巨髎、地仓、颊车等穴,还可配合艾灸或温针灸或者热敏灸治疗。

随证配穴:风寒袭络证加风池、列缺;风热袭络证加大椎、曲池;风痰阻络证加足三里、丰隆;气虚血瘀证加足三里、膈俞。

2.电针

适应于面肌萎软瘫痪者。一般选取阳白-太阳、下关-巨髎、颊车-地仓三对穴位。阴极在外周,阳极在中心部。波形为连续波,频率1-2Hz ,输出强度以面部肌肉轻微收缩为度。电针时间约30分钟。

3.灸法

适应于风寒袭络证者,选取太阳、下关、翳风、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巨髎、夹承浆等面部穴位,采用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温针灸等方法。每次施灸约20分钟。

4.拔罐

适应于风寒袭络证各期患者。选取患侧的阳白、下关、巨髎、地仓、颊车等穴位。采用闪火法,于每穴位区域将火罐交替吸附及拔下约1秒钟,不断反复,持续5分钟左右,以患侧面部穴位处皮肤潮红为度。每日闪罐1次,每周治疗3-5次,疗程以病情而定。

5. 辨证选取面部以外的穴位,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

6.四联(电针、拔罐、TDP 照射、放血) 疗法。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寒袭络证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方药:牵正散合川芎茶调散加减。白附子10g 、僵蚕10g 、全蝎10g 、白芥子10g 、防风10g 、细辛3g 、川芎10g 、荆芥10g 、白芷30g 、薄荷10g 、生姜10g 、甘草6g 。

2.风热袭络证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方药:大秦艽汤加减。秦艽10g 、当归15g 、蝉蜕10g 、赤白芍各10g 、金银花20g 、连

翘10g 、防风10g ,板蓝根30g 、地龙10g 、生地10g 、石膏10g 等。

3.风痰阻络证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方药:牵正散加减。白附子12g 、白芥子10g 、僵蚕10g 、全蝎10g 、防风10g 、白芷20g 、天麻10g 、胆南星10g 、陈皮10g 等。

4.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50g 、党参10g 、鸡血藤10g 、当归20g 、川芎10g 、赤芍10g 、桃仁10g 、红花10g 、地龙10g 、全蝎10g 、僵蚕10g 。

中成药:口服大活络丸、小活络丸、华佗再造丸;静滴丹参,川芎嗪等。

(三)其他疗法

1.面瘫病毒感染者予以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病毒唑或者糖皮质激素治疗5-7天。

2. 复方当归注射液、维生素B12患者甲钴胺注射液0.5mg 穴位注射 Qd。

3. 功能锻练:对镜练习瘫痪侧肌肉的随意运动。

临武县中医医院面瘫(面神经炎)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2014年)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

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 编码: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 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 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15 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 16 天至 6 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 6 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袭络证

风热袭络证

风痰阻络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TCD 编码:BNV120)和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 lyme 病、 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 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心电图、胸部X 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影像学检查CT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八)治疗方案

1.针灸治疗 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针灸治疗。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风寒袭络证: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风热袭络证:祛风清热,活血通络。

风痰阻络证: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3、辨证选择中成药,如:丹参或丹红注射液。

4、物理疗法:红外线照射

5、其他疗法:如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

(九)完成路径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面肌功能障碍恢复或部分恢复。

2.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 30%以上。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特殊治疗,退出本路径。

2.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

临武县中医医院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2014年)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面瘫(TCD 编码:BNV120 )、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 51.802)疾病分期:急性期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标准住院日≤21天

2014年针灸推拿科中医诊疗技术项目清单

针灸推拿康复科中医特色技术一览表

针推科二0一四年工作总结

一、基本建设

1. 在2014年,门诊和住院部病床达到了50张,添臵了局部熏蒸治疗仪2台。

2. 治未病室,制定了治未病服务规范和流程,规范了治未病工作制度。

3. 存在的不足是专科设备短缺:如消炎止痛设备,微波治疗仪。

二、人才结构与培养

1. 今年新进一名针灸推拿专业人员一名,重点是发展小儿推拿方向。继续发展中医针推和现代康复,组织科室三基学习和百项中医适宜技术的学习。

2. 存在的不足是小针刀、水针刀治疗等微创治疗方法仍未开展。

三、特色优势建设

1. 收治的“腰痛病”、“项痹病”和“面瘫”病人500余人中,有90%的走临床路径或者诊疗规范。

2.7月份开始了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500余人次。

3. 开展治未病服务,服务了498人次;蒿蛇酒、三伏敷药贴和骨痹散应用了1125人次。

4. 存在的不足是专病专治诊疗规范少,病种少。专科设备的短缺和微创治疗方法的空白,制约了中医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四、医疗质量管理:中医治疗参与率始终仍在90%以上。

五、业务成效:全年,收住院病人达到703人次;门诊12015人次,年业务总收入260.1万元。特色专科疗法临床使用率在88%以上。我们特色专科的治愈率达到了70%,有效率达到了96.6%。其中治疗:面神经炎(单纯性) 127例子 痊愈98例(77.2%),好转24例,总有效率为(96.0%),无效5例(4.0%) ;颈椎病123例 痊愈85例(69.1%),好转35例,总有效率为(97.6%),无效3例(2.4%) ,肩周炎42例 痊愈28例(66.7%),好转13例,总有效率为(97.6%),无效1例(2.4%) ;中风后遗症(恢复期)87例 痊愈26例(29.9%),好转59例,总有效率为(97.6%),无效2例(2.4%) 。我们着正在着手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不断引进新技术成果,为乡镇医院培养进修人员2名。

六、科研方面:围绕特色专科项目,书写了科研论文1篇。

2015年1月10日

针推科二0一五年工作计划

一、基本建设方面

1.2015年使专科病床达到70张,添臵消炎止痛仪,微波治疗仪、骨质疏松治疗仪各2台。

2. 完善治未病功能,增加减肥治疗室,骨质疏松症防治室。

3. 针灸走进住院临床各科室,在住院临床各科室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大力推广中医特色治

疗技术,以简、便、廉、验的方法,及时解决患者痛苦。

二、人才结构与培养

1、引进现代康复医学或者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1-2名。

2、送针灸推拿专业人员二名赴省级医院进修针灸、推拿和现代康复医学。

三、特色优势建设

1. 改进“腰痛病”、“项痹病”和“面瘫”诊疗规范,和“面瘫”临床路径。

2. 开展“龙氏手法”、“林氏手法”和骨盆压揉技术。开展新项目青少年假性近视眼和肥胖症的综合治疗。

3. 积极开展治未病服务,开展骨质疏松的防治工作。

四、医疗质量管理:坚持中医治疗参与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五、业务成效

2014年全年,我们的目标是:收住院病人达到770人次;门诊病人达到13200人次,使住院、门诊病人呈10%以上比例增加,年业务总收入预计达到286万元。特色专科疗法临床使用率在90%以上。我们特色专科的治愈率达到72.5%,有效率达到97.2%。

六、科研方面:围绕特色专科项目,书写了科研论文1篇。

2015年1月18日

中医特色诊疗方案模版——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哮病

西医病名:支气管哮喘

二、概述

哮病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情志等失调,引动内伏于肺的痰气而阻塞气道,使肺气不得宣降。以突然出现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主要表现。相当于西医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三、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2008)。

(1)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

(2)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而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症状。

(3)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4)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啰音。

(5)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6)胸部X 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肺气肿征。

2、西医诊断

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年)。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及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 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呼气流量峰值(PEF )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符合1~4 条或4、5 条者, 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二)病期诊断

1、急性发作期:指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 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 常有呼吸困难, 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 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等所致。

2、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

3、缓解期: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 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 并维持3个月以上。

(三)证候诊断

1、风哮:时发时止,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反复发作,止时又如常人,发病前多有鼻痒、咽痒、喷嚏、咳嗽等症,舌淡苔白,脉浮紧。

2、寒哮: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痰多、色白多泡沫,易咯,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恶寒,天冷或受寒易发。肢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3、热哮:喉中痰鸣如吼,咯痰黄稠,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虚哮: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至持续喘哮,咳痰无力,舌质淡或偏红,或紫暗,脉沉细或细数。

5、肺脾气虚证: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6、肺肾两虚证:气短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咳痰质黏起沫,脑转耳鸣,腰膝酸软,心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

四、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论治

(一)中药汤剂及中成药

1、风哮

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方药:华盖散加减。炙麻黄12g 、紫苏子15g 、杏仁15g 、茯苓15g 、陈皮12g 、桑白皮

15g 、甘草6g 。

2、寒哮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15g 、麻黄10g 、细辛5g 、半夏15g 、杏仁15g 、生姜6g 、

紫菀15g 、冬花12g 、甘草6g 。

3、热哮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加减。麻黄10g 、黄芩10g 、桑白皮15g 、苏子15g 、半夏15g 、银杏12g 、

杏仁15g 、款冬花15g 、甘草6g 。

中成药:清开灵注射液等。

4、虚哮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方药:调补肺肾方合补肾益气颗粒方加减。五味子15g 、党参15g 、丹参15g 、茯苓10g 、

山茱萸12g 、淫羊藿10g 、黄芪30g 、生地15g 。

中成药:蛤蚧定喘胶囊等。

5、肺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补肺益气。

方药:玉屏风散和六君子汤加减。黄芪30g 、白术20g 、防风15g 、党参15g 、茯苓15g 、

甘草6g 、陈皮15g 、半夏15g 。

中成药:黄芪注射液等。

6、肺肾气虚证

治法:补益肺肾,纳气平喘。

方药:补肾益气颗粒方合生脉地黄汤。黄芪30g 、淫羊藿12g 、茯苓15g 、葶苈子12g 、

白术15g 、山药15g 、山萸肉12g 、枸杞子12g 、甘草6g 、熟地黄15g 、川贝15g 。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黄芪注射液等。

(二)针灸疗法

实证主穴选用肺俞、膻中、天突、尺泽。风寒者配风门,风热者配大椎、曲池、肝郁者配太冲,痰盛者配丰隆,喘甚者配定喘。

虚证主穴选用肺俞、肾俞、膏肓、太渊。肺气虚配气海、肾气虚配太溪、盗汗配阴郄,喘甚配定喘、天突。

(三)穴位贴敷

选用主穴:肺俞 定喘 风门 脾俞

药物组成: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生麻黄、冰片,用蜂蜜调和。

用法:将药饼分别贴在所定穴位, 医用胶布固定, 每次敷贴6~8h,每周3次。

(四)共振排痰

增强排除呼吸道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改善淤滞的肺部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五)雾化吸入

当患者喘憋严重,缺氧的情况下,及时吸氧;痰粘难咯可视情况采取雾化吸入。

(六)其他疗法

科室需要根据国卫医发〔2014〕48号《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要求二级中医医院应开展中医诊疗技术结合该病种实际诊疗方案制定疗法。

五、护理及预防

1、起居护理:哮喘发作时卧床休息,重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寒哮、虚哮证患者的病室宜向阳温暖,胸背部保暖;热哮证患者的室温宜偏凉;痰黏稠难以咯出时,注意翻身拍背。

2、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寒哮证宜热服;哮喘发作有规律者,可在发作前1~2小时服药以缓解症状,服药后观察其效果和反应。

3、饮食护理:注意饮食调护,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宜清淡、富营养,不宜过饱、过甜、过咸,忌生冷、辛辣、鱼腥发物、烟酒等食物;喘憋多汗者,嘱多饮水。

4、情志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心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5、健康指导

(1)通过耐心、细致的交谈,评估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确认妨碍治疗的因素。

(2)避免哮喘的诱发因素,如避免摄入引起过敏的食物,室内不种花草,不养宠物,经常打扫房间,清洗床上用品等。

(3)帮助病人学会在急性发作时能简单、及时地处理,掌握正确的药物吸入技术,如MDI 、干粉吸入等,讲解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疗效、副作用,与病人共同制定长期管理、防止复发的计划。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尽可能改善肺功能,最大程度恢复劳动能力,并预防疾病发展为不可逆性气道阻塞,防止发生猝死。

六、难点分析

1、诱发因素不明确,对过敏原检测困难,在生活中无法避免接触过敏原,故无法避免反复发作。

2、病人难以坚持规律维持用药。

七、疗效分析

临床痊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 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 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2014年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诊疗方案难点分析、实施情况分析、总结、评价

一、难点分析

1、腰椎间盘向后突出大于5cm 的腰痛病人,腰部手法治疗难度较大,病人疗效差异也较为明显。

2、针灸、针刀治疗同样存在不同医师选穴和手法的不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存在差异。

3、部分腰痛病急性期的患者通过手法治疗、针灸、针刀保守疗法症状改善不显,甚至无效,腰部疼痛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治疗手段及方式上相对不够丰富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二、解决措施及方案优化:

1、对于腰椎间盘向后突出大于5cm 的腰痛病人,只要存在骶髂关节旋移的,腰部手法治疗以骨盆压揉手法为主;存在棘突偏歪的,以冯氏手法为主;腰椎曲度变平直或腰椎棘突后突的,以林氏手法为主,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临床疗效。

2、统一规范针灸、针刀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根性疼痛的用踝三针治疗。肾阳虚、血瘀气滞证和寒湿痹阻型运用艾灸、中医封包和中药熏蒸治疗。结合各医师的特点及经验,拟定出适合我科的针灸治疗选穴标准。小针刀疗法以回字型针刀松解法为主。

3、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应用综合中医疗法的同时,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芬必得、洛芬待因等,消除缓激肽、前列腺素等止痛物质,实现短时间改善疼痛症状效果,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4、进一步引进各种物理治疗仪器,引进新的治疗方法,初步计划年度内引入微波治疗仪。

5、腰椎滑脱患者可予以佩戴腰围进行固定,加强腰椎稳定性。防止脊柱不稳诱发腰肌劳损加重,腰部疼痛难以早期缓解。

三、实施情况分析、总结、评价:

2012年开始制定了腰痛病的优势病种,并在临床中加以应用实施并改进,显著提高了

临床疗效,在不断优化诊疗方案过程中,科室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医师能力得到了提高。现对2014年腰痛病优势病种的应用情况作一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我们近一年来共收集459例腰痛病病例,均为发作期住院病人。分成2013年方案组和2014年方案组。2013年方案组209例,男108例,女101例;年龄36~66岁,平均49.36±1.29岁。病程1天~14年,平均5.98±1.36年。2014年方案组250例,男124例,女126例;年龄35~77岁,平均48.65±1.36岁;病程3天~15年,平均

5.36±1.75年。经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证型分布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

2014年方案组250例,严格按照2014年腰痛病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2013年方案组209例,按照2013年腰痛病诊疗方案进行治疗,具体见科室文件。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年5月制定。具体见《腰痛病诊疗方案》中“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患者治疗结果统计情况见下表:

组别

2013年方案组

2014年方案组 临床痊愈 125(0.62) 166(0.67) 有效 177(0.87) 239(0.96) 无效 9(0.045) 10(0.040) 总计 209(1) 250(1) 注:经独立样本T 检验两组人员治疗前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

2 结果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014年方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2013年方案组,各项症状改善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本年度我们引入了针刀治疗,对于部分腰痛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痛点,通过针灸、手法及贴敷膏药等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针刀治疗无疑发挥出自己的专长,深入病灶,松解粘连,改善局部的气血循环,从应用的效果来看,十分满意。

通过对本年度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

1、男性多发、中年为主,病程较长仍是不变的基本特点。

2、两组人员中医证型分布中两组患者证型最高的仍是寒湿痹阻型。

3、治疗方式上,进一步对手法和针灸的规范,提高了临床疗效。我国中医学认为,患者肝肾亏虚及气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者因为患者劳损伤及筋络,均可导致使患者腰部软组织及与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因此形成腰痛病。在治疗上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滑利关节、消肿止痛、整复错缝为原则。在疏通经络的治疗原则上,针灸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同时针灸对腰痛病患者痉挛的肌肉能起到放松的作用。临床中我们通过使用小针刀疗法以回字型针刀松解法为主,在治疗“腰腿痛”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而手法按摩治疗方法对患者腰痛病有消散瘀血,解除患者腰部肌肉痉挛,对疼痛也有缓解作用,因此针灸加理疔对各种类型的腰痛病患者都有很好的疗效,在治疗中应该列入主要治疗方法。

牵引治疗能够使患者局部血流加快,有效的改善患者腰部局部 肌肉的缺血缺氧状态。

4、从治疗结果来看,应用2014年方案组治疗显效及治愈高达67%,而2013年方案组

此类比率仅为62%。2014年诊疗方案的优化对于腰痛病治疗效果的改善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中医特色诊疗方案模版——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哮病

西医病名:支气管哮喘

二、概述

哮病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情志等失调,引动内伏于肺的痰气而阻塞气道,使肺气不得宣降。以突然出现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主要表现。相当于西医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三、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2008)。

(1)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

(2)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而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症状。

(3)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4)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啰音。

(5)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6)胸部X 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肺气肿征。

2、西医诊断

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年)。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及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 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呼气流量峰值(PEF )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符合1~4 条或4、5 条者, 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二)病期诊断

1、急性发作期:指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 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 常有呼吸困难, 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 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等所致。

2、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

3、缓解期: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 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 并维持3个月以上。

(三)证候诊断

1、风哮:时发时止,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反复发作,止时又如常人,发病前多有鼻痒、咽痒、喷嚏、咳嗽等症,舌淡苔白,脉浮紧。

2、寒哮: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痰多、色白多泡沫,易咯,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恶寒,天冷或受寒易发。肢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3、热哮:喉中痰鸣如吼,咯痰黄稠,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虚哮: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至持续喘哮,咳痰无力,舌质淡或偏红,或紫暗,脉沉细或细数。

5、肺脾气虚证: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6、肺肾两虚证:气短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咳痰质黏起沫,脑转耳鸣,腰膝酸软,心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

四、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论治

(一)中药汤剂及中成药

1、风哮

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方药:华盖散加减。炙麻黄12g 、紫苏子15g 、杏仁15g 、茯苓15g 、陈皮12g 、桑白皮

15g 、甘草6g 。

2、寒哮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15g 、麻黄10g 、细辛5g 、半夏15g 、杏仁15g 、生姜6g 、

紫菀15g 、冬花12g 、甘草6g 。

3、热哮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加减。麻黄10g 、黄芩10g 、桑白皮15g 、苏子15g 、半夏15g 、银杏12g 、

杏仁15g 、款冬花15g 、甘草6g 。

中成药:清开灵注射液等。

4、虚哮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方药:调补肺肾方合补肾益气颗粒方加减。五味子15g 、党参15g 、丹参15g 、茯苓10g 、

山茱萸12g 、淫羊藿10g 、黄芪30g 、生地15g 。

中成药:蛤蚧定喘胶囊等。

5、肺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补肺益气。

方药:玉屏风散和六君子汤加减。黄芪30g 、白术20g 、防风15g 、党参15g 、茯苓15g 、

甘草6g 、陈皮15g 、半夏15g 。

中成药:黄芪注射液等。

6、肺肾气虚证

治法:补益肺肾,纳气平喘。

方药:补肾益气颗粒方合生脉地黄汤。黄芪30g 、淫羊藿12g 、茯苓15g 、葶苈子12g 、

白术15g 、山药15g 、山萸肉12g 、枸杞子12g 、甘草6g 、熟地黄15g 、川贝15g 。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黄芪注射液等。

(二)针灸疗法

实证主穴选用肺俞、膻中、天突、尺泽。风寒者配风门,风热者配大椎、曲池、肝郁者配太冲,痰盛者配丰隆,喘甚者配定喘。

虚证主穴选用肺俞、肾俞、膏肓、太渊。肺气虚配气海、肾气虚配太溪、盗汗配阴郄,喘甚配定喘、天突。

(三)穴位贴敷

选用主穴:肺俞 定喘 风门 脾俞

药物组成: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生麻黄、冰片,用蜂蜜调和。

用法:将药饼分别贴在所定穴位, 医用胶布固定, 每次敷贴6~8h,每周3次。

(四)共振排痰

增强排除呼吸道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改善淤滞的肺部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五)雾化吸入

当患者喘憋严重,缺氧的情况下,及时吸氧;痰粘难咯可视情况采取雾化吸入。

(六)其他疗法

科室需要根据国卫医发〔2014〕48号《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要求二级中医医院应开展中医诊疗技术结合该病种实际诊疗方案制定疗法。

五、护理及预防

1、起居护理:哮喘发作时卧床休息,重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寒哮、虚哮证患者的病室宜向阳温暖,胸背部保暖;热哮证患者的室温宜偏凉;痰黏稠难以咯出时,注意翻身拍背。

2、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寒哮证宜热服;哮喘发作有规律者,可在发作前1~2小时服药以缓解症状,服药后观察其效果和反应。

3、饮食护理:注意饮食调护,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宜清淡、富营养,不宜过饱、过甜、

过咸,忌生冷、辛辣、鱼腥发物、烟酒等食物;喘憋多汗者,嘱多饮水。

4、情志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心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5、健康指导

(1)通过耐心、细致的交谈,评估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确认妨碍治疗的因素。 (2)避免哮喘的诱发因素,如避免摄入引起过敏的食物,室内不种花草,不养宠物,经常打扫房间,清洗床上用品等。

(3)帮助病人学会在急性发作时能简单、及时地处理,掌握正确的药物吸入技术,如MDI 、干粉吸入等,讲解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疗效、副作用,与病人共同制定长期管理、防止复发的计划。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尽可能改善肺功能,最大程度恢复劳动能力,并预防疾病发展为不可逆性气道阻塞,防止发生猝死。 六、难点分析

1、诱发因素不明确,对过敏原检测困难,在生活中无法避免接触过敏原,故无法避免反复发作。

2、病人难以坚持规律维持用药。 七、疗效分析

临床痊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 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 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项痹病(颈椎病)2014年诊疗方案

难点分析、实施情况分析、总结、评价

一、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1、项痹病中重度椎间盘突出,尤其急性期,手法治疗困难;项痹病手法治疗不同医师既往掌握的手法技巧各不相同,疗效差异较为明显。

2、小针刀、针灸治疗存在不同医师手法和选穴的不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存在差异。 3、部分项痹病患者通过应用综合中医保守疗法症状改善不显,甚至无效,颈肩部疼痛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部分项痹病眩晕或者手指麻木的患者,通过应用综合中医保守疗法症状改善不显,甚至无效。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项痹中的作用,并使其疗效优势得到认可,本专科拟订如下解决措施与思路:

1、对于项痹病中重度椎间盘突出,尤其急性期,手法治疗困难的,首先予以针灸和药物减轻神经根椎间盘周围软组织水肿,3-5天后再手法治疗。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科室医师的手法,尽可能减少手法差异,保证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提倡医师个人特色手法的附加治疗,进一步扩大临床疗效。

2、小针刀、针灸治疗统一规范化。在动员医师学习好解剖学的基础上,结合各医师的特点及经验,拟定出适合我科的小针刀、针灸治疗选穴标准和手法。

3、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应用综合中医疗法的同时,静滴脱水药,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芬必得、洛芬待因等,消除缓激肽、前列腺素等止痛物质,实现短时间改善疼痛症状效果,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4、进一步引进物理治疗仪器,初步计划年度内引入微波治疗和中药封包治疗,龙氏手法纠正颈椎小关节紊乱,纠正颈椎曲度,实现眩晕、指麻症状的改善。 三、疗效评价

(一) 评价标准

痊愈: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颈椎活动正常,治疗后症状积分o-1分,疗效指数>90%或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椎活动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疗效指数>70%, <90%。

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颈椎活动基本正常,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能力改善,疗效指数>30,<70%。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

2013年及2014年我科制定了项痹病的优势病种,并在临床中加以应用实施,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在不断优化诊疗方案过程中,科室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医师能力得到了提高。现对2014年项痹病优势病种的应用情况作一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14年来共收集238例项痹病病例,均为发作期住院病人。随机分成2013年方案组和2014年方案组。2013年方案组118例,年龄36~77岁,平均50.31±1.28岁。病程2天~12年,平均5.56±1.13年。2014年方案组120例,年龄31~75岁,平均47.46±1.53岁;病程3天~15年,平均6.23±1.55年。

1.2 治疗方法

2013年案组118例,严格按照2013年项痹病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2014年方案组120例,严格按照2014年项痹病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1.4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年5月制定。具体见《项痹病诊疗方案》中“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患者治疗结果统计情况见下表:

。 2 结果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014年方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2013年方案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由于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和优化,我们发现项痹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本年度我们引入了针刀治疗,对于部分项痹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痛点,通过针灸、手法及贴敷膏药等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针刀治疗无疑发挥出自己的专长,深入病灶,松解粘连,改善局部的气血循环,从应用的效果来看,十分满意。

本年度对于之前的冯氏、林氏、龙氏手法及针灸处方进一步进行完善和总结,并指导临床医师在日常应用中不断熟练,规范化他们的诊疗行为。

通过对本年度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 1、男性多发、中年为主,病程较长仍是不变的基本特点。

2、两组人员的西医病因分类中混合型仍处于首位,神经根型项痹病仍居单病因首位。中医证型分布中两组患者证型最高的是寒湿痹阻型。

3、治疗方式上,进一步对冯氏、林氏、龙氏手法和针灸的规范,提高了临床疗效。在治疗上以舒筋通络、滑利关节、消肿止痛、整复错缝为原则。针灸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同时针灸对项痹病患者肩部痉挛的肌肉能起到放松的作用。临床中我们通过使用绝骨穴治疗项痹病,配合梅花针在治疗“颈项强直”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绝骨穴的选取应遵照髓会之贵,髓藏于骨,髓以养骨的原则。在针灸治疗项痹病的时选取风池穴,是治疗的关键。 在患者风池穴下方有椎动脉通过,针灸风池穴对患者椎动脉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使血供增加,血流加快,使患者头颈部营养及代谢得到改善。

而按摩治疗方法对患者项痹病有消散瘀血,解除患者颈肩部肌肉痉孪,对疼痫也有缓解作用,因此针灸加理疔对各种类型的项痹病患者都有很好的疗效,在治疗中应该列入主要治疗方法。

牵引治疗能够使患者局部血流加快,有效的改善患者颈椎局部 肌肉的缺血缺氧状态。 4、从治疗结果来看,2014年方案组治疗效果均较2013年方案组有所提升。

面瘫病(面神经炎)2014年诊疗方案

难点分析、实施情况分析、总结、评价

一、面瘫治疗难点及解决措施 治疗难点

1、寒冷刺激而引起的面瘫,治疗效果较好;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瘫治疗效果差。 解决方案: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瘫在急性期予抗病毒治疗,皮质激素治疗。

2、多数患者可伴有耳后或颈项部疼痛。如何解决面瘫急性期进行性加重及伴随的疼痛症状是治疗的难点。

解决方案:脱水治疗,皮质激素治疗。临床辨证施治,针对不同证型予汤药: 风寒证:牵正散合川芎茶调散加减。 风热证:大秦艽汤加减。

3、面瘫日久或者是由于早期失治、误治或是由于面瘫的部位较深,容易出现面肌痉挛、面肌倒错等面瘫后遗症的出现,治疗这部分症状是面瘫治疗的难点问题。

面肌痉挛多起源于一侧下眼睑肌肉颤动,后幅度及频繁程度不断增加,逐渐扩展至同侧面部其他肌肉,以口角肌肉的抽动最为明显,多在精神紧张、疲倦、与陌生人交谈、情绪激动时发作明显,在睡眠时停止。神经系统无其它阳性体征,不能自行缓解。

面瘫“倒错”现象,一般发生于面瘫后期,病症延久者,其瘫患 中医特色诊疗方案模版——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哮病

西医病名:支气管哮喘 二、概述

哮病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情志等失调,引动内伏于肺的痰气而阻塞气道,使肺气不得宣降。以突然出现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主要表现。相当于西医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三、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2008)。

(1)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 (2)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而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症状。

(3)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4)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啰音。 (5)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6)胸部X 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肺气肿征。 2、西医诊断

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年)。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及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 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呼气流量峰值(PEF )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符合1~4 条或4、5 条者, 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二)病期诊断

1、急性发作期:指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 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 常有呼吸困难, 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 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等所致。

2、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

3、缓解期: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 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 并维持3个月以上。 (三)证候诊断

1、风哮:时发时止,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反复发作,止时又如常人,发病前多有鼻痒、咽痒、喷嚏、咳嗽等症,舌淡苔白,脉浮紧。

2、寒哮: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痰多、色白多泡沫,易咯,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恶寒,天冷或受寒易发。肢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3、热哮:喉中痰鸣如吼,咯痰黄稠,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虚哮: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至持续喘哮,咳痰无力,舌质淡或偏红,或紫暗,脉沉细或细数。

5、肺脾气虚证: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6、肺肾两虚证:气短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咳痰质黏起沫,脑转耳鸣,腰膝酸软,心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 四、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论治

(一)中药汤剂及中成药

1、风哮

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方药:华盖散加减。炙麻黄12g 、紫苏子15g 、杏仁15g 、茯苓15g 、陈皮12g 、桑白皮

15g 、甘草6g 。

2、寒哮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15g 、麻黄10g 、细辛5g 、半夏15g 、杏仁15g 、生姜6g 、

紫菀15g 、冬花12g 、甘草6g 。

3、热哮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加减。麻黄10g 、黄芩10g 、桑白皮15g 、苏子15g 、半夏15g 、银杏12g 、

杏仁15g 、款冬花15g 、甘草6g 。

中成药:清开灵注射液等。 4、虚哮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方药:调补肺肾方合补肾益气颗粒方加减。五味子15g 、党参15g 、丹参15g 、茯苓10g 、

山茱萸12g 、淫羊藿10g 、黄芪30g 、生地15g 。

中成药:蛤蚧定喘胶囊等。 5、肺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补肺益气。

方药:玉屏风散和六君子汤加减。黄芪30g 、白术20g 、防风15g 、党参15g 、茯苓15g 、

甘草6g 、陈皮15g 、半夏15g 。

中成药:黄芪注射液等。 6、肺肾气虚证

治法:补益肺肾,纳气平喘。

方药:补肾益气颗粒方合生脉地黄汤。黄芪30g 、淫羊藿12g 、茯苓15g 、葶苈子12g 、

白术15g 、山药15g 、山萸肉12g 、枸杞子12g 、甘草6g 、熟地黄15g 、川贝15g 。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黄芪注射液等。 (二)针灸疗法

实证主穴选用肺俞、膻中、天突、尺泽。风寒者配风门,风热者配大椎、曲池、肝郁者配太冲,痰盛者配丰隆,喘甚者配定喘。

虚证主穴选用肺俞、肾俞、膏肓、太渊。肺气虚配气海、肾气虚配太溪、盗汗配阴郄,喘甚配定喘、天突。 (三)穴位贴敷

选用主穴:肺俞 定喘 风门 脾俞

药物组成: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生麻黄、冰片,用蜂蜜调和。 用法:将药饼分别贴在所定穴位, 医用胶布固定, 每次敷贴6~8h,每周3次。 (四)共振排痰

增强排除呼吸道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改善淤滞的肺部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五)雾化吸入

当患者喘憋严重,缺氧的情况下,及时吸氧;痰粘难咯可视情况采取雾化吸入。 (六)其他疗法

科室需要根据国卫医发〔2014〕48号《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要求二级中医医院应开展中医诊疗技术结合该病种实际诊疗方案制定疗法。 五、护理及预防

1、起居护理:哮喘发作时卧床休息,重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寒哮、虚哮证患者的病室宜向阳温暖,胸背部保暖;热哮证患者的室温宜偏凉;痰黏稠难以咯出时,注意翻身拍背。

2、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寒哮证宜热服;哮喘发作有规律者,可在发作前1~2小时服药以缓解症状,服药后观察其效果和反应。

3、饮食护理:注意饮食调护,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宜清淡、富营养,不宜过饱、过甜、过咸,忌生冷、辛辣、鱼腥发物、烟酒等食物;喘憋多汗者,嘱多饮水。

4、情志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心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5、健康指导

(1)通过耐心、细致的交谈,评估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确认妨碍治疗的因素。 (2)避免哮喘的诱发因素,如避免摄入引起过敏的食物,室内不种花草,不养宠物,经常打扫房间,清洗床上用品等。

(3)帮助病人学会在急性发作时能简单、及时地处理,掌握正确的药物吸入技术,如MDI 、干粉吸入等,讲解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疗效、副作用,与病人共同制定长期管理、防止复发的计划。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尽可能改善肺功能,最大程度恢复劳动能力,并预防疾病发展为不可逆性气道阻塞,防止发生猝死。 六、难点分析

1、诱发因素不明确,对过敏原检测困难,在生活中无法避免接触过敏原,故无法避免反复发作。

2、病人难以坚持规律维持用药。 七、疗效分析

临床痊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 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 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侧面肌跳动,自觉发紧,或瘫痪肌痉挛,口角歪向病侧,此即为“倒错”。中医辨证,此属病久,肝血亏损,筋脉失养。

解决方案:在面部取穴基础上配合针刺头部顶颞前斜线的下2/5(面部运动代表区)、百会穴 ,采用平补平泄手法,可使用电针仪,每天2次,每次30分钟,面部穴位采用轻刺激、浅刺的方法可采用艾灸或温针灸的方法治疗。

二、面瘫分析、总结、评估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14年共收集128例面瘫病例,均为发作期门诊和住院病人。随机分成2013年方案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78岁,平均41.21±1.37岁;病程1天~4月,平均

6.30±1.20天。2014年方案组68例;男35例,女33例;年龄1~76岁,平均46.21±1.17岁;病程1天~6月,平均8.30±1.20天。

1.1疗效分析

参照《中国针灸2009年增刊》2009年制定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疗效判断标准方案(修订案)》中“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患者治疗结果统计情况见下表:

组别 2013年方案组 2014年方案组

临床痊愈 46(0.77) 54(0.79)

显效 50(0.83) 57(0.84)

有效 54(0.90) 63(0.93)

无效 4(0.066) 4(0.059)

总计 60(1) 68(1)

注:经独立样本T 检验三组人员治疗前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

2 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014年方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2013年方案组,各项症状改善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2014年面瘫诊疗规范在2012年和2013年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优化具体如下: 1. 提出了急性期抗病毒药,皮质激素类药的早期应用,针刺以浅刺激为主,提出了面部透穴的操作方法,进一步加大了针刺的得气力度,加强了针感的传递;能够有效地防止面肌痉挛的发生。

2. 进一步明确了面瘫后遗症期的治疗方法,提出了头穴治疗的方法,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3. 进一步完善了灸法在面瘫治疗中的作用;

4. 进一步提出了中医特色疗法拔罐法在面瘫中后期的应用; 5.进一步明确了面瘫的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病种——面瘫病(面神经炎) 2014年实施情况分析、评价、总结

一、面瘫分析、评估

2014年共收集128例面瘫病例,占总住院人次的18.99%,现将临床路径病种-----面瘫病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评价汇报如下:

2014年共收集128例面瘫病例,均为急性期期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走临床路径105人次,占面瘫总住院人次的90.02%。随机分成2013年方案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78岁,平均41.21±1.37岁;病程1天~4月,平均6.30±1.20天。2014年方案组68例;男35例,女33例;年龄1~76岁,平均46.21±1.17岁;病程1天~6月,平均8.30±1.20天。

1.1疗效分析

参照《中国针灸2009年增刊》2009年制定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疗效判断标准方案(修订案)》中“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患者治疗结果统计情况见下表:

组别 2013年方案组 2014年方案组

临床痊愈 46(0.77) 54(0.79)

显效 50(0.83) 57(0.84)

有效 54(0.90) 63(0.93)

无效 4(0.066) 4(0.059)

总计 60(1) 68(1)

注:经独立样本T 检验三组人员治疗前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

2 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014年方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2013年方案组,各项症状改善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2014年面瘫临床路径在2012年和2013年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优化具体如下: 1. 提出了急性期抗病毒药,皮质激素类药的早期应用,针刺以浅刺激为主,提出了面部透穴的操作方法,进一步加大了针刺的得气力度,加强了针感的传递;能够有效地防止面肌痉挛的发生。

2. 进一步明确了面瘫后遗症期的治疗方法,提出了头穴治疗的方法,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3. 进一步完善了灸法在面瘫治疗中的作用;

4. 进一步提出了中医特色疗法拔罐法在面瘫中后期的应用; 5.取消了常规检查——胸片检查。

临武县中医医院针推科

2012-2014年住院部中医治疗率

临武县中医医院针推科

2012-2014年优势病种排名和中医治疗率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2014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001.9-94)。中医病名参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657-1995)。西医病名ICD-10编码为M51.202。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特色与优势指南》(罗云坚、孙塑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腿痛重于腰痛,腿痛是典型的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

(2)按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感觉麻木。

(3)直腿提高较正常减少50%,兼或有好腿抬高试验阳性,作弓弦试验即腘窝区域指压神经引起的远近两端的放射痛。

(4)出现四种神经体征中的两种征象(肌肉萎缩、肌无力,感觉减退和反射减弱)。

(5)与临床检查一致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包括椎管造影,CT 或MRI.

(二)疾病分期

1. 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 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 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

1. 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弦或沉涩。

2.寒湿痹阻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静卧痛不减,日轻夜重,受寒及阴雨疼痛加重,肢体发凉。舌质胖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弦紧或弦缓。

3.湿热痹阻证: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阳虚证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治疗

1. 松解手法,包括点法,压法,摇法,滚法,推法,掌揉法,拍法,弹拨法等放松肌肉类手法,适用于急性期或者整复手法之前的准备手法。松解类手法要求:均匀,持久,有力,柔和,深透,要做到“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2. 整复类手法,包括俯卧拔伸法,斜板腰椎法,牵引按压法,腰椎旋扳法等适用于缓解期及康复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耐受性,以及医师的治疗体会可单项或者多项组合各

类整复手法。急性期可根据医师的经验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整复类手法。

(1)俯卧压腰法:术者一手按压患者腰部,另一手托住患者两腿或者单腿,使其下肢尽量后伸。两手相对用力,有时可听到一声弹响。可做1~2次。

(2)斜扳腰椎法:患者健侧侧卧,患侧在上,患侧的下肢屈曲,健侧下肢伸直。术者站立其面前,肘部弯曲,用一肘部前臂上端搭在患侧肩前方向外推动,另以肘部上臂下段搭在臀部向内扳动,调整患者肩部于臀部的位置,使患者要追逐渐旋转,扭转中心正好落在病变腰椎节段上。当将脊柱扭转致弹性限制位时,术者可以感受到抵抗,适时做一突发有控制的扳动,扩大扭转幅度3°—5°,可听到“咔哒”声响,一般表示复位成功。注意切不可使用暴力,扳动要“轻巧,短促,随发随收,关节弹响虽常表示手法复位成功,但不可追求弹响。

(3)骨盆压揉法:

骶髂关节前脱位的:患者仰卧位,术者站在患者患侧,先放松骶髂关节周围软组织,再对患下肢行屈膝屈髋至极限7次。

骶髂关节后脱位的:患者俯卧位,术者站在患侧对侧,先放松骶髂关节周围软组织,助手站在患者的患侧,抬高患侧大腿,使患侧髋关节后伸40度,术者再对患侧骶髂关节向前按压至极限7次;。

(4)冯氏腰椎(定点)旋转扳法:患者坐位,腰部放松。以右侧为患侧为例:助手固定患者左侧下肢及骨盆,术者坐于右后侧,左手拇指抵住需扳动的棘突右侧方,右手从患者右侧腋下穿过,向上从项后按压住患者左侧肩部,令患者主动缓慢弯腰至最大限度后,再向右侧旋转至一定限度时,术者左手拇指从右向左顶推棘突,右手扳肩右旋,而右肘同时上抬。上述三个动作同时协调进行,使腰部旋转达最大幅度,常可感到左手拇指下棘突滑动感或听到腰部发出“咔嗒”声响。

(5)林氏提拉旋转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是使腰椎侧向成角, 减少胸椎对手法作用力的缓冲, 使患者躯干旋转力最大限度的作用于腰椎下部, 减少手法对无关部位的影响.

①病人健侧侧卧于诊床上, 肩下垫一厚的软枕头, 患侧下肢屈膝90度角以上, 膝部伸出床边, 健侧肢下伸直.

②患者的健侧上肢由助手从胸前准备向天花板方向提拉, 掌心对患者鼻尖, 患侧的上肢环抱在头上.

③术者双手掌压住患者患侧臀部的上半部, 助手将患者的健侧上肢向天花板方向拉提, 使患者保持上身离床悬空, 健侧肢下伸直及骨盆贴于治疗床的架势,脊柱与床面的夹角约35度. 这样可使患者躯干旋转作用力于痛点.

④此时术者以肘压臀向下有节奏地加大压力, 使患者躯干部旋转也逐渐加大, 这样扳动约7次, 术中也可听到脊柱在扳动时的" 咯哒" 声.

⑤手法结束后检查椎旁压痛, 脊柱侧弯, 直腿抬高情况.

3. 手法治疗注意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忌用或慎用手法:

(1)影像学示巨大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病情较重,神经有明显受损者,慎

用手法治疗;

(2)体质较弱,或者孕妇等;

(3)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等疾病患者;

(4)体表皮肤破损,溃烂或皮肤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

(二)牵引疗法:

电动牵引:采用尖端或持续的电动骨盆牵引,牵引力为体重的1/3—4/5左右,每天一次,每次20—30分钟,适合于非急性期患者。急性期慎用牵引。

其他牵引: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牵引等。

(三)针灸疗法

1. 主要穴位采用腰椎夹脊穴,膀胱经穴和下肢坐骨神经沿线穴位,可辅助脉冲电治疗。急性期以每日针1次,以泻法为主;缓解期及康复期可隔日一次,以补法泻法相互结合,配合患者四型辨证取穴。

2. 踝三针: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根性疼痛。

踝三针定位: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踝上四寸, 每条经脉循行线上各一穴, 分别是根痛1, 根痛2, 根痛3.L3/4椎间盘突出症, 取根痛1;L4/5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2;L5/S1,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3, 混合性突出, 根据具体情况, 综合选穴. 医生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拇食指拉紧皮肤), 右手持针, 针与皮肤呈15度角, 快速进入皮下, 然后针体贴近皮肤表面, 沿皮下刺入, 进针长度为2.5寸, 针刺方向朝上. 快速捻转2OO ~3OO 次/分, 不提插, 幅度360 ~720度, 每次连续捻转3min. 每10min 行针一次, 留针30min, 每48小时针刺一次.

3、拨罐、灸法:悬艾灸,温针灸等。

4、三通(电针、拔罐、TDP 照射) 四联(电针、拔罐、TDP 照射、放血)疗法治疗腰腿痛。

(四)物理治疗

中频,红外线照射等,可根据患者情况每日予以单项或者多项选择性治疗。

(五)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血瘀气滞证

治则:活血祛瘀,通痹止痛

推荐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等。

中成药:活血止痛胶囊

2.寒湿痹阻证

治则:温经散寒,祛风通络

推荐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减。干姜、茯苓、白术、独活、寄生、桂枝、细辛、防风、秦艽、蜈蚣、乌梢蛇、甘草等。

中成药:大活络胶囊

3.湿热痹阻证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当归拈痛汤:川芎,独活,当归,白芍,地龙,甘草,秦艽,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熟地等。

中成药:二妙散等

4.肝肾亏虚证

治则: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党参、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芍、桂枝、茯苓、细辛、防风、秦艽、蜈蚣、乌梢蛇等。

阳虚证推荐方药:右归丸加减。山药、山萸肉、杜仲、附子、桂枝、枸杞子、鹿角胶、当归、川芎、狗脊、牛膝、川断、桑寄生、菟丝子等。

阴虚证推荐方药:虎潜丸加减。知母、黄柏、熟地、锁阳、龟甲、白芍、牛膝、陈皮、当归、狗骨等。

(六)中药外治法:

1. 中药封包:疼痛期用祛风通络、活血止痛药包缓解患处疼痛,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

2. 中药熏洗: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将煎煮好的中药汤剂,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适度时再用药水浸洗患处。每日一次,每次15—20分钟。

(七)运动治疗

运动疗法可明显增强患者腰腹肌肌力和腰部协调性,增加腰椎的稳定性,有利于维持各种治疗的疗效。急性期过后,即开始腰背肌运动疗法,主要有:

1.游泳疗法:可每日游泳20—30分钟,注意保暖,一般在夏季执行。

2.仰卧架桥:仰卧位,双手叉腰,双膝屈曲致90°,双足掌平放床上,挺起躯干,以头后枕部及双肘支撑上半身,双足支撑下半身,呈半拱桥形,当挺起躯干架桥时,双膝稍向两侧分开。每日两次,每次重复10-20次。

3.“飞燕式”:患者俯卧,上身与两腿同时背伸,动作重复10—20次。

(八)其他治疗:在急性期根据疼痛程度,选择性使用脱水,止痛,消除神经根炎症药物对症治疗(如甘露醇或者,地塞米松等)。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2014年版)

一、诊断

(一) 疾病诊断: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 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 和体征。

2. 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 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二) 疾病分期

1. 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2. 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3. 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三) 证候诊断

1. 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 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 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 湿热夹瘀证: 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头晕头重,纳呆。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5. 肝肾亏虚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6. 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治疗方案

(一) 手法:

1. 松解类手法

(1)基本手法:头颈部一指禅推法、点按法、滚法、拿法、揉法、推法、叩击法等,可选择上述手法一种或几种放松颈项部的肌肉,时间可持续3-5分钟。

(2)间歇拔伸法:患者仰卧位,一手托住颈枕部,一手把住下颌,纵向用力拔伸,持续2-3分钟,可反复3-5次。

2. 整复类手法

(1)旋提手法:嘱患者颈部自然放松,主动将头部水平旋转至极限角度,并做最大限度屈曲,达到有固定感。医生以肘部托住患者下颌,轻轻向上牵引3-5秒钟后,用短力快速向上提拉,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扳动时要掌握好发力时机,用力要快而稳。

(2)定位旋转扳法:以向右旋转为例。患者坐位,医生站于患者后方,以左手拇指指腹推顶在患者病变颈椎棘突(或横突) 旁,用右手(或肘窝) 托住患者下颌部。嘱其颈项部放松,低头屈颈15-30度,然后嘱患者顺着医生的右手在屈曲状态下向右慢慢转头,当旋转到最大限度而遇有阻力时,医生顺势施以快速的向右扳动,同时,推顶棘突的左手拇指向右用力推压,两手协调动作,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有时医生拇指下亦有轻微的位移感。

(3)旋转法:上颈段病变,要求患者将头颈曲屈15度; 中段病变,将颈椎置于中立位; 下段病变,将颈椎屈曲30-45度。在此位置向上牵引30秒。嘱患者头部向一侧旋转,旋转至极限角度(约80度) ,达到有固定感,同时迅速准确的作同向用力旋转,操作成功可以听到弹响声。注意用力要轻重适当,避免因过猛过重而加重原有的损伤。

(4)整脊手法:是综合了世界著名整脊专家龙层花教授的龙氏整脊手法和国家著名的骨科专家冯天有教授的新医正骨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如颈性眩晕、失眠、颈性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脊柱小关节紊乱和重度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二) 针灸疗法

1. 针刺法:局部取穴为主,远部取穴为辅,可选用运动针灸、平衡针等特色针刺疗法。

2. 灸法: 悬艾灸,温针灸等。

(三) 牵引疗法

(四) 其他外治法:拔罐、小针刀疗法、封闭疗法、三通(电针、拔罐、TDP 照射)四联(电针、拔罐、TDP 照射、放血)疗法治疗等。

(五)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 风寒痹阻证

治法: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炙甘草,川芍,蔓荆子等。

2. 血瘀气滞证

治法:行气活血. ,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芍,桃仁,红花等。

3. 痰湿阻络证

治法:祛湿化痰,通络止痛。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白术,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等。

4. 湿热夹瘀证

治法: 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方药:当归捻痛汤加减。茵陈,羌活,防风,升麻,葛根,白术,黄芩,苦参,知母,当归,猪苓,泽泻,甘草等。上肢痛加姜黄,桂枝。

5. 肝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方药:肾气丸加减。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桂枝,附子(先煎) 等。

6. 气血亏虚证

治法: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等。

(六) 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中频、中医封包治疗等。

(七) 运动疗法

颈椎功能训练:以颈部伸肌训练、柔韧性与系统性训练为主要目的的各类功法操。

(八) 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对症治疗。

面瘫(面神经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5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脑CT 、MRI 检查正常。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三)证候诊断

1.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3.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4.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四)鉴别诊断

1.中枢性面瘫:病变对侧下半部面瘫,故皱眉、闭眼皆无妨碍,常伴有神志不清、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

2.急性化脓性乳突炎:耳后乳突部可见红、肿、热、痛等急性炎性病变,同时伴随全身炎性疾病的体征如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二、治疗方案

(一)针灸治疗: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1.体针

(1)急性期

治法:驱风祛邪,通经活络。

第一周:循经取穴,取四肢和头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等穴位。针刺0.8~1寸,百会平补平泻,风府、风池、合谷泻法,太冲补法,留针30分钟。

第二周:循经取穴,取头部及面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健侧或双侧)等,刺法同前。取神庭、太阳、下关、翳风、巨髎等,针刺0.8~1寸,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

随症配穴:舌前2/3味觉丧失加廉泉;听觉过敏加听宫。

亦可采用阳明经筋排刺,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0.5寸1针,排列成两排(约针8-10针),留针30分钟。

(2)恢复期

治法:活血化瘀,培补脾胃、荣肌养筋。

循经取穴、头部穴位、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采用循经取穴配用局部面部外周穴位: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8~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

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从神庭、印堂、水沟至承浆,这些穴位在人体面部正中线上称为中线;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在面前旁正中一条线上,称为旁线;太阳、下关、颊车在面部侧面的一条线上,称为侧线。始终以三条基本线上的穴位为主穴。随证配穴:眼睑闭合不全取攒竹、鱼尾穴,鼻翼运动障碍取迎香穴,颏肌运动障碍取夹承浆穴。针

刺0.5~1.5寸,采用平补平泻、间断快速小幅度捻转手法,200转/分,捻针2分钟,间隔留针8分钟,重复3次,留针30分钟。

亦可采用阳明经筋排刺,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0.5寸1针,排列成两排(约针8-10针),留针30分钟。

(3)联动期和痉挛期

治法:培补肝肾、活血化瘀、舒筋养肌、熄风止痉。

采用循经取穴配用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针灸治疗: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8~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若面肌跳动选行间、阳陵泉,采用泻法;若面肌萎缩则选用脾俞、三阴交穴针灸治疗,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若出现倒错或联动,可以采用繆刺法(即在针刺患侧的同时配合刺健侧),根据倒错或联动部位选用太阳、下关、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巨髎、地仓、颊车等穴,还可配合艾灸或温针灸或者热敏灸治疗。

随证配穴:风寒袭络证加风池、列缺;风热袭络证加大椎、曲池;风痰阻络证加足三里、丰隆;气虚血瘀证加足三里、膈俞。

2.电针

适应于面肌萎软瘫痪者。一般选取阳白-太阳、下关-巨髎、颊车-地仓三对穴位。阴极在外周,阳极在中心部。波形为连续波,频率1-2Hz ,输出强度以面部肌肉轻微收缩为度。电针时间约30分钟。

3.灸法

适应于风寒袭络证者,选取太阳、下关、翳风、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巨髎、夹承浆等面部穴位,采用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温针灸等方法。每次施灸约20分钟。

4.拔罐

适应于风寒袭络证各期患者。选取患侧的阳白、下关、巨髎、地仓、颊车等穴位。采用闪火法,于每穴位区域将火罐交替吸附及拔下约1秒钟,不断反复,持续5分钟左右,以患侧面部穴位处皮肤潮红为度。每日闪罐1次,每周治疗3-5次,疗程以病情而定。

5. 辨证选取面部以外的穴位,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

6.四联(电针、拔罐、TDP 照射、放血) 疗法。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寒袭络证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方药:牵正散合川芎茶调散加减。白附子10g 、僵蚕10g 、全蝎10g 、白芥子10g 、防风10g 、细辛3g 、川芎10g 、荆芥10g 、白芷30g 、薄荷10g 、生姜10g 、甘草6g 。

2.风热袭络证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方药:大秦艽汤加减。秦艽10g 、当归15g 、蝉蜕10g 、赤白芍各10g 、金银花20g 、连

翘10g 、防风10g ,板蓝根30g 、地龙10g 、生地10g 、石膏10g 等。

3.风痰阻络证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方药:牵正散加减。白附子12g 、白芥子10g 、僵蚕10g 、全蝎10g 、防风10g 、白芷20g 、天麻10g 、胆南星10g 、陈皮10g 等。

4.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50g 、党参10g 、鸡血藤10g 、当归20g 、川芎10g 、赤芍10g 、桃仁10g 、红花10g 、地龙10g 、全蝎10g 、僵蚕10g 。

中成药:口服大活络丸、小活络丸、华佗再造丸;静滴丹参,川芎嗪等。

(三)其他疗法

1.面瘫病毒感染者予以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病毒唑或者糖皮质激素治疗5-7天。

2. 复方当归注射液、维生素B12患者甲钴胺注射液0.5mg 穴位注射 Qd。

3. 功能锻练:对镜练习瘫痪侧肌肉的随意运动。

临武县中医医院面瘫(面神经炎)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2014年)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

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 编码: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 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 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15 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 16 天至 6 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 6 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袭络证

风热袭络证

风痰阻络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TCD 编码:BNV120)和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 lyme 病、 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 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心电图、胸部X 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影像学检查CT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八)治疗方案

1.针灸治疗 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针灸治疗。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风寒袭络证: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风热袭络证:祛风清热,活血通络。

风痰阻络证: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3、辨证选择中成药,如:丹参或丹红注射液。

4、物理疗法:红外线照射

5、其他疗法:如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

(九)完成路径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面肌功能障碍恢复或部分恢复。

2.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 30%以上。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特殊治疗,退出本路径。

2.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

临武县中医医院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2014年)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面瘫(TCD 编码:BNV120 )、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 51.802)疾病分期:急性期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标准住院日≤21天

2014年针灸推拿科中医诊疗技术项目清单

针灸推拿康复科中医特色技术一览表


相关文章

  • 北京医改方案对医药营销影响的分析研判
  • 近日,北京市出台<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对于医药营销有什么样的影响呢?YJBYS小编带来了具体的分析,欢迎带阅读参考! 此次改革是该市自2012年率先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以来的继续深化改革,北京市行政区域 ...查看


  • 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管理)
  • - 第一章 组织领导及政策措施 做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是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以及综合医院的共同责任,三者各有分工,各有侧重.通过各负其责.共同努力.相互协作,能够有效地促进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高. 一.建立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 ...查看


  • 弘扬大医精神活动总结
  • XXX中医院"弘扬大医精诚精神,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活动总结 根据省中医药局<关于开展"弘扬大医精诚精神,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主题活动的通知>(粤中医[2015]27号)及<肇庆市 ...查看


  • 省一院;消化科重点专科实施方案
  • 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一.摘要 综合国内外临床医学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消化领域中消化内镜综合诊疗,功能性胃肠疾病诊治和慢性肝病及门脉高压的诊治是当今消化内科发展的重点和前沿,三个亚专科的目标患者占整个 ...查看


  •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 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根据江苏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指标.内容.进度.我院重视重点专科的建设工作 骨伤科围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肩周炎等疾病优势病种,制订了临床路径并开展实施. 科室目前有主任医师 ...查看


  •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目标
  •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 一.科室.面积和床位 (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 ...查看


  • 2015年上半年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 2015年上半年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在全院继续推进信息化临床路径工作,主要实施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培训,不断提高入径率 为了在全院推广信息化临床路径系统的操作与使用,同时对临床医生开展临床路径相关知识的培训与 ...查看


  • 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评审材料准备
  • 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材料准备清单 第一部分 第一章 1.1.1 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中医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规划必须经由职代会通过.院务会通过同时要下红头文件.要有会议记录.会议内容要包含中医特色优势.具 ...查看


  • 2015年上半年临床路径管理评估报告
  • 2015年上半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按照本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实施方案>,现将我院2015年上半年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情况 (1)我院共有21个临床科室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入径病种51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