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合作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它要求学习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直接交流,相互依存。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一设定目标,如讨论、表演、合作、讲故事、游戏等。它不仅可以使教学民主化,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而且也能增加学生的信息交流量,使传统的信息传播网络化,扩展学生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及创新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教学中。历史学科也在积极努力做着这方面的尝试,我们历史教师也应对这一“课堂模式”做更深入的研究与反思。那么“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如何?怎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呢?我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尝试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发现“热闹”的场面背后,只有41%的同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具有积极效果,51%的同学小组合作学习收效甚微,只是流于形式,8%的同学小组合作学习则是在浪费时间,毫无功效。例如,在教学中有下面一个片断:

在教学《江南地区的开发》(七年级上册)时,笔者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对这一课淝水之战以少胜多的认识时,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把结果表达出来,例如,画画、表格、图式等等。教室一下子热闹起来了。笔者身边的一个小组在认真地研究着,讨论着,由于意见不一,争得面红耳赤;离笔者视线较远的地方的一组,四个女同学在认真地讨论着,两个男生在嬉闹,还有一个女同学坐着闷声不响;其他的小组表面看来很认真,但不知合作的结果如何。

十分钟后,小组学习结束。各小组开始交流展示,但效果不理想。有的小组有形式但无内容,有的有内容但形式单一,由此可见,刚才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失败的。

1 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因素

1.1时机不当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

1.2分组不科学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合作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它要求学习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直接交流,相互依存。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一设定目标,如讨论、表演、合作、讲故事、游戏等。它不仅可以使教学民主化,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而且也能增加学生的信息交流量,使传统的信息传播网络化,扩展学生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及创新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教学中。历史学科也在积极努力做着这方面的尝试,我们历史教师也应对这一“课堂模式”做更深入的研究与反思。那么“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如何?怎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呢?我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尝试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发现“热闹”的场面背后,只有41%的同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具有积极效果,51%的同学小组合作学习收效甚微,只是流于形式,8%的同学小组合作学习则是在浪费时间,毫无功效。例如,在教学中有下面一个片断:

在教学《江南地区的开发》(七年级上册)时,笔者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对这一课淝水之战以少胜多的认识时,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把结果表达出来,例如,画画、表格、图式等等。教室一下子热闹起来了。笔者身边的一个小组在认真地研究着,讨论着,由于意见不一,争得面红耳赤;离笔者视线较远的地方的一组,四个女同学在认真地讨论着,两个男生在嬉闹,还有一个女同学坐着闷声不响;其他的小组表面看来很认真,但不知合作的结果如何。

十分钟后,小组学习结束。各小组开始交流展示,但效果不理想。有的小组有形式但无内容,有的有内容但形式单一,由此可见,刚才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失败的。

1 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因素

1.1时机不当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

1.2分组不科学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


相关文章

  • 小组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文献综述4
  •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组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文献综述 教育局颁发了<关于在 市高中课堂教学中推广使用"活动单"的意见>,吹响了 市课堂教学改革的"集结号" ...查看


  • 论文示例(1):实证性研究论文
  • 建构主义教育观指导下的化学合作学习策略初探 汪晓飞 周勇① (宁波大学 教育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随着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展开并确保其质量成效,已经成为我国化学教育研究领域密 ...查看


  • 8.节余多少钱教学反思(附教案)
  • 节余多少钱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乘法,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查看


  • [自信.自强和自立]教学设计和反思
  • <自立.自强和自信>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靖边中学 寇利利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自信.自强和自立的含义.作用与培养方法. 过程与方法: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做自立.自强和自信的人. ...查看


  • 五年级下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 五年级下册 生 命 生 态 与 安 全 执教: 时间: 1. 化石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理解生命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 2. 感受物种变化和生存环境的密切关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存在状态. 教学重点:生命的历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 ...查看


  • 教学反思:对有效教学的思考
  • 教学反思:对有效教学的思考 教学反思:对有效教学的思考 周六听了XX 老师的讲座,上午关于有效教学,下午关于文本解读,我梳理了一下,觉得可以这样来看,文本解读是有效教学开展的一个前提条件,当你的出发点,立足点正确,才有可能开展正确的行动,如 ...查看


  • 校本培训材料2010
  • 校本培训材料(一)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做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一.现状分析: 基础薄弱.挑战严峻.氛围良好.任务繁重. 基础薄弱:1.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薄弱. 2.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整体薄弱. 3.财力支撑薄弱. 4.家庭教育氛围薄弱. ...查看


  • 浅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之案例及反思(2011)
  • 谈小学语浅文小组合作学习之案例及反思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通过认真 ...查看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九课
  • 22中八年级思想品德学科导学案( 29 ) 课题:第九课(一)<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弓永倩审核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2011年 月 日 星期 [课前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