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文献综述4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组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文献综述

教育局颁发了《关于在 市高中课堂教学中推广使用“活动单”的意见》,吹响了 市课堂教学改革的“集结号”,强调“将第一思考时间还给学生;将第一表达机会还给学生;将第一体验过程还给学生;将第一认知反思还给学生”四个“第一”的生本观念。同时着手在一些学校、班级、学科进行“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单导学”已经成为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我们期待着通过老师们的实践与创新,让这朵绚丽的教改之花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一、关于“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概念

所谓“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活动单导学”主要有“创设情境——实施活动——检测反馈”三个环节,教师先是通过语言、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形式创设课堂导入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认知背景,然后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活动单,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活动单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在小组里共同研究学习,最后通过点评、总结、练习等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检测评价。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高效课堂”的一种执行模式,是一项教学系统工程。如果我们将“活动单导学”模式比作“和谐号”动车组的话,那么它至少安装有四个主要动力系统,它们是:优秀的学习活动单、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符合学生认知的活动模型、基于管理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这实际上也就是“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筹划与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关于、“活动单导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00多年前,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倡个性自由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认为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可以理解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其目标比以往任何一次课程改革更加突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毋庸置疑,这也是“活动单导学”模式提出时最为重要的考量。

在“活动单导学”模式提出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无法也不可能以某一种教育(或教学)理论为支撑,而是广泛猎及中外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理论,择其先进元素,为我所用。我们无法也不可能

将我们所借鉴的理念、理论进行逐一描述,而只能择其要作简要诠释,我们的研究也只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站在教育巨人的肩膀上的一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瑞士的皮亚杰。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即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与“顺应”(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活动单导学”模式中活动单的结构(课题-学习目标-活动方案-课堂反馈)、活动模型(情境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自我完善→点评提升)的设计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

2.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为“儿童都有他自己的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发现并不限于那种要求人类探究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

确地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的思维和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作的发现,还是科学家努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发现,按其实质来说,都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 布鲁纳主张向儿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知识,用自己的方式亲自去获得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方案”设计是活动单设计的关键技术,“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主要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课堂活动的主要方式,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说对于解决有关探究问题与活动的设计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首先,教师要尽量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设计问题;其次,设计问题的探究结论要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第三,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于“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得出正确结论,最终解决问题。

3.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认为每个个体的智能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教育中传统的测量人的智力的标准过于单一,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能力。于是,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将人的智能分为七种:语言智能(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数理逻辑智能(数学

运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凭知觉识别距离、判定方向的能力)、音乐旋律智能(对音律感受、欣赏、表达能力)、身体运动智能(通过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以及自我认识智能(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由于教学面对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而且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智能,这就决定了“活动单导学”模式中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都存在较大差异,自主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优势,结合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而合作学习则是在充分承认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的基础上,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相互砥砺,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使每个人都获得最大的进步。

4.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是“活动单导学”模式中活动模型设计的核心依据。我国古代《诗经·卫风》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合作学习的思想体现。西方不同时期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也都曾在著作里对合作学习进行过阐述。18世纪英国开始广泛使用合作性学习小组进行教学,后传入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得到快速发展。现代合作学习理论以现代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多元智能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最大化为评价标准,以小组活动方式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教学活动中的生生、师生互动为手段,创设班级良好的学习生态,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运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凭知觉识别距离、判定方向的能力)、音乐旋律智能(对音律感受、欣赏、表达能力)、身体运动智能(通过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以及自我认识智能(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由于教学面对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而且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智能,这就决定了“活动单导学”模式中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都存在较大差异,自主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优势,结合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而合作学习则是在充分承认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的基础上,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相互砥砺,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使每个人都获得最大的进步。

4.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是“活动单导学”模式中活动模型设计的核心依据。我国古代《诗经·卫风》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合作学习的思想体现。西方不同时期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也都曾在著作里对合作学习进行过阐述。18世纪英国开始广泛使用合作性学习小组进行教学,后传入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得到快速发展。现代合作学习理论以现代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多元智能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最大化为评价标准,以小组活动方式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教学活动中的生生、师生互动为手段,创设班级良好的学习生态,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 (1927~1987)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活动单导学”模式改进与发展的理论指南。固定不变和包治百病的教学模式是不存在的,“活动单导学”模式如何发挥其效益最大化?又将向何处去?“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包含的教学目的、教学动力、教学规律和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等内容,几乎暗合了“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每一个环节。“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全面考虑教学原则、规律、形式、方法、教学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将教学目标与师生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的教学环境、条件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选择和制订最佳活动方案,并科学地执行,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中的“最优化”是相对的,不是具体的教学标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或教学手段,而是一种教学的方法论、教学策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理应成为我们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

6、生态式教育理论:把教育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式教育强调平衡、和谐、整体的相互联系的教育,特别是人际生态理论,更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同伴之间团结、合作的人际生态的良好关系。

7、合作学习理论: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互动,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目标的基本手段。在合作中,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关系的发展。

8、北京周玉仁教授“小组合作学习”,上海顾汝佐老师“合作成功”等现代教学理论。

9、团体动力学说。教育社会学认为:同辈团体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主要的现实因素。要使班级、小组等组织成为帮助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把学生集体作为认识的主体来发挥作用。

三、目前现状 根据相关摸底调查,梳理出目前课堂教学以下五个主要存在问题。

⑴关于师生地位。一方面,教师扮演"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缺少必要的自由度,缺乏生命活力,教得辛苦。另一方面,学生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没有情感体验和学习活动,学得痛苦。

⑵关于学习方式。其一,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为被动接受型,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其二,学习方式的单调而缺乏变化,过多的重复操练是学生感到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

⑶关于教学方式。一是班级授课制难以照顾学生的个体别差异,这是班级教学模式的“胎里病”,加上目前各班级人数普遍较多,不利于因材施教。二是不能正确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要么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这一单一传统目标,要么过于强调所谓“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造成“知识与技能”的虚化。第三,教师的教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问题的设计指向性不明,缺乏张力。

⑷关于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细而全,面面俱到、没有重点,课堂效率低下的现象。以“课时”为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往往将完整的教材内容人为地割裂,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学案例严重脱离生活、生产与科研实际,不能反映学科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⑸关于教师问题。师资相对薄弱,部分老教师观念陈旧,不能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讲授”占据了课堂教学时空的主体。不少年轻教师把握不住教学重点,驾驭课堂能力较差,有的甚至存在知识缺陷,知识储备不能满足新课改要求。

四、“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活动单导学”模式让“教室”重新变成“学堂”,让“听课”变成“看课”;让学生没有教师也能学习,让所有的教师都能上好课。这两种想法中,前者的核心是:课堂的主体时空必须是学生的“活动”,“活动”是学生在课堂中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主动、直接参与的全面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获得三维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后者的核心是:学生活动必须有序、有据、有方,要有一张“单”子,“单”是学生学习探究的指针和引擎,是学习材料呈现的平台,是活动历程与结果的真实记录。这就是“活动单导学”模式的产生路径。

“活动单导学”模式以“活动单”为学生的学习载体和引擎,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学习单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课堂反馈与评价机制”为保障,充分体现了“教为主

导、学为主体、学会与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

五、结语

“活动单”像一根“魔棒”,它的“搅动”让老师课前动起来、课上闲下来,而让学生课上动起来、课后闲下来,课堂效率提高了,课后学生减负了,学生在“乐学、善学、爱学、会学”中达成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在,这样的变化正在我市每一所学校发生着。全市各学校以人为本,更加关注师生的生存状态,自由人格,更加关注师生的理想追求,人生价值及终生发展。

实践已经证明,“活动单导学模式”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活动单导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形态,也不仅仅是教学的组织形式的改变问题,更涉及到教育观念的深层次变革。

我们期待着“活动单导学模式”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曾琦.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年03期

《合作学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晓玲.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06期 《关于合作学习的反思与前瞻》 王冬凌.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03期

《浅谈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邹伦海. 刘焱明. 湖北教育(政务宣传) 2004年03期 《合作学习:给教师的建议》马兰. 人民教育 2004年Z2期

《对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调查与反思》魏亚琴. 基础教育研究 2004年09期

《激励•技能•机会——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反思与探索》邱少东.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4年Z1期

《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陆彩惠. 广西教育 2004年31期

《化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黄家宽. 杨玉麟.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4年12期 《例谈大班额下合作学习的有效参与策略》李继东.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4年06期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张娅莉 仁寿县钟祥区曹家乡中心小学,四川眉山 612500) 摘自:第20卷 第2期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2月 Feb.2004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一)》 刘吉林 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教育学硕士;王坦 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摘自:《人民教育》 2004年1月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赵伟红 江苏张家港市技工学校 摘自《职教论坛》 2004年2月号中 《“合作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王霞《合作学习的发展历史》,参见人教版《教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组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文献综述

教育局颁发了《关于在 市高中课堂教学中推广使用“活动单”的意见》,吹响了 市课堂教学改革的“集结号”,强调“将第一思考时间还给学生;将第一表达机会还给学生;将第一体验过程还给学生;将第一认知反思还给学生”四个“第一”的生本观念。同时着手在一些学校、班级、学科进行“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单导学”已经成为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我们期待着通过老师们的实践与创新,让这朵绚丽的教改之花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一、关于“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概念

所谓“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活动单导学”主要有“创设情境——实施活动——检测反馈”三个环节,教师先是通过语言、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形式创设课堂导入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认知背景,然后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活动单,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活动单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在小组里共同研究学习,最后通过点评、总结、练习等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检测评价。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高效课堂”的一种执行模式,是一项教学系统工程。如果我们将“活动单导学”模式比作“和谐号”动车组的话,那么它至少安装有四个主要动力系统,它们是:优秀的学习活动单、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符合学生认知的活动模型、基于管理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这实际上也就是“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筹划与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关于、“活动单导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00多年前,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倡个性自由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认为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可以理解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其目标比以往任何一次课程改革更加突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毋庸置疑,这也是“活动单导学”模式提出时最为重要的考量。

在“活动单导学”模式提出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无法也不可能以某一种教育(或教学)理论为支撑,而是广泛猎及中外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理论,择其先进元素,为我所用。我们无法也不可能

将我们所借鉴的理念、理论进行逐一描述,而只能择其要作简要诠释,我们的研究也只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站在教育巨人的肩膀上的一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瑞士的皮亚杰。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即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与“顺应”(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活动单导学”模式中活动单的结构(课题-学习目标-活动方案-课堂反馈)、活动模型(情境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自我完善→点评提升)的设计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

2.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为“儿童都有他自己的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发现并不限于那种要求人类探究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

确地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的思维和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作的发现,还是科学家努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发现,按其实质来说,都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 布鲁纳主张向儿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知识,用自己的方式亲自去获得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方案”设计是活动单设计的关键技术,“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主要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课堂活动的主要方式,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说对于解决有关探究问题与活动的设计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首先,教师要尽量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设计问题;其次,设计问题的探究结论要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第三,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于“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得出正确结论,最终解决问题。

3.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认为每个个体的智能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教育中传统的测量人的智力的标准过于单一,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能力。于是,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将人的智能分为七种:语言智能(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数理逻辑智能(数学

运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凭知觉识别距离、判定方向的能力)、音乐旋律智能(对音律感受、欣赏、表达能力)、身体运动智能(通过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以及自我认识智能(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由于教学面对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而且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智能,这就决定了“活动单导学”模式中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都存在较大差异,自主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优势,结合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而合作学习则是在充分承认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的基础上,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相互砥砺,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使每个人都获得最大的进步。

4.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是“活动单导学”模式中活动模型设计的核心依据。我国古代《诗经·卫风》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合作学习的思想体现。西方不同时期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也都曾在著作里对合作学习进行过阐述。18世纪英国开始广泛使用合作性学习小组进行教学,后传入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得到快速发展。现代合作学习理论以现代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多元智能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最大化为评价标准,以小组活动方式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教学活动中的生生、师生互动为手段,创设班级良好的学习生态,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运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凭知觉识别距离、判定方向的能力)、音乐旋律智能(对音律感受、欣赏、表达能力)、身体运动智能(通过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以及自我认识智能(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由于教学面对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而且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智能,这就决定了“活动单导学”模式中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都存在较大差异,自主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优势,结合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而合作学习则是在充分承认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的基础上,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相互砥砺,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使每个人都获得最大的进步。

4.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是“活动单导学”模式中活动模型设计的核心依据。我国古代《诗经·卫风》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合作学习的思想体现。西方不同时期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也都曾在著作里对合作学习进行过阐述。18世纪英国开始广泛使用合作性学习小组进行教学,后传入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得到快速发展。现代合作学习理论以现代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多元智能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最大化为评价标准,以小组活动方式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教学活动中的生生、师生互动为手段,创设班级良好的学习生态,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 (1927~1987)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活动单导学”模式改进与发展的理论指南。固定不变和包治百病的教学模式是不存在的,“活动单导学”模式如何发挥其效益最大化?又将向何处去?“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包含的教学目的、教学动力、教学规律和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等内容,几乎暗合了“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每一个环节。“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全面考虑教学原则、规律、形式、方法、教学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将教学目标与师生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的教学环境、条件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选择和制订最佳活动方案,并科学地执行,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中的“最优化”是相对的,不是具体的教学标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或教学手段,而是一种教学的方法论、教学策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理应成为我们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

6、生态式教育理论:把教育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式教育强调平衡、和谐、整体的相互联系的教育,特别是人际生态理论,更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同伴之间团结、合作的人际生态的良好关系。

7、合作学习理论: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互动,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目标的基本手段。在合作中,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关系的发展。

8、北京周玉仁教授“小组合作学习”,上海顾汝佐老师“合作成功”等现代教学理论。

9、团体动力学说。教育社会学认为:同辈团体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主要的现实因素。要使班级、小组等组织成为帮助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把学生集体作为认识的主体来发挥作用。

三、目前现状 根据相关摸底调查,梳理出目前课堂教学以下五个主要存在问题。

⑴关于师生地位。一方面,教师扮演"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缺少必要的自由度,缺乏生命活力,教得辛苦。另一方面,学生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没有情感体验和学习活动,学得痛苦。

⑵关于学习方式。其一,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为被动接受型,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其二,学习方式的单调而缺乏变化,过多的重复操练是学生感到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

⑶关于教学方式。一是班级授课制难以照顾学生的个体别差异,这是班级教学模式的“胎里病”,加上目前各班级人数普遍较多,不利于因材施教。二是不能正确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要么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这一单一传统目标,要么过于强调所谓“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造成“知识与技能”的虚化。第三,教师的教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问题的设计指向性不明,缺乏张力。

⑷关于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细而全,面面俱到、没有重点,课堂效率低下的现象。以“课时”为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往往将完整的教材内容人为地割裂,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学案例严重脱离生活、生产与科研实际,不能反映学科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⑸关于教师问题。师资相对薄弱,部分老教师观念陈旧,不能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讲授”占据了课堂教学时空的主体。不少年轻教师把握不住教学重点,驾驭课堂能力较差,有的甚至存在知识缺陷,知识储备不能满足新课改要求。

四、“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活动单导学”模式让“教室”重新变成“学堂”,让“听课”变成“看课”;让学生没有教师也能学习,让所有的教师都能上好课。这两种想法中,前者的核心是:课堂的主体时空必须是学生的“活动”,“活动”是学生在课堂中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主动、直接参与的全面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获得三维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后者的核心是:学生活动必须有序、有据、有方,要有一张“单”子,“单”是学生学习探究的指针和引擎,是学习材料呈现的平台,是活动历程与结果的真实记录。这就是“活动单导学”模式的产生路径。

“活动单导学”模式以“活动单”为学生的学习载体和引擎,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学习单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课堂反馈与评价机制”为保障,充分体现了“教为主

导、学为主体、学会与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

五、结语

“活动单”像一根“魔棒”,它的“搅动”让老师课前动起来、课上闲下来,而让学生课上动起来、课后闲下来,课堂效率提高了,课后学生减负了,学生在“乐学、善学、爱学、会学”中达成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在,这样的变化正在我市每一所学校发生着。全市各学校以人为本,更加关注师生的生存状态,自由人格,更加关注师生的理想追求,人生价值及终生发展。

实践已经证明,“活动单导学模式”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活动单导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形态,也不仅仅是教学的组织形式的改变问题,更涉及到教育观念的深层次变革。

我们期待着“活动单导学模式”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曾琦.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年03期

《合作学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晓玲.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06期 《关于合作学习的反思与前瞻》 王冬凌.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03期

《浅谈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邹伦海. 刘焱明. 湖北教育(政务宣传) 2004年03期 《合作学习:给教师的建议》马兰. 人民教育 2004年Z2期

《对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调查与反思》魏亚琴. 基础教育研究 2004年09期

《激励•技能•机会——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反思与探索》邱少东.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4年Z1期

《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陆彩惠. 广西教育 2004年31期

《化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黄家宽. 杨玉麟.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4年12期 《例谈大班额下合作学习的有效参与策略》李继东.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4年06期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张娅莉 仁寿县钟祥区曹家乡中心小学,四川眉山 612500) 摘自:第20卷 第2期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2月 Feb.2004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一)》 刘吉林 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教育学硕士;王坦 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摘自:《人民教育》 2004年1月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赵伟红 江苏张家港市技工学校 摘自《职教论坛》 2004年2月号中 《“合作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王霞《合作学习的发展历史》,参见人教版《教


相关文章

  • 教育硕士开题报告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 文 题 目:高中艺术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申 请 学 位 类 别: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报 告 人 姓 名:林淑艳 研 究 方 向:英语学科教学 学 科 专 业:学科教学 年 级:2009级 指 导 教 师 ...查看


  • 基于"引路者"的高校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
  • 关键词:高校:文献检索课:信息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摘要:文章回顾了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对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提出具体的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 ...查看


  • 学生工作手册(原)
  • 毕业论文(设计) 学生工作手册 院 (系):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 年 月至 年 月 教 务 处 编 制 目 录 一.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毕业论文(设计) 规范化要求 三.毕业论文(设计) 任务书 四.毕业论文( ...查看


  • [关于农村地区小学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的文献综述
  • <关于农村地区小学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前言 我国自2001年开始在小学开设英语课以来,英语教学在小学取得了一些成果,也为小学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整体的教学和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出现了师资问题.教师教 ...查看


  • 开题报告研究动态
  • 篇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现状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研 究现状怎么写 一.为什么要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 为什么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呢不是为了让学生抄袭,而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相 ...查看


  • 述评与综述的区别
  • ・科技写作・ 述评与综述的区别 李强 关键词 述评 文献类型 医学写作 综述 文献研究摘要 系统地研究述评类论文的写法及其与综述文献的区别.从述评与综述报道内容的侧重点.作者群.情报学价值.对参考文献的要求.写作格式.审稿要求及刊出周期等方 ...查看


  •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格式要求及范文
  • 江苏大学毕业论文或设计 "文献综述""研究综述"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一.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是在研究选题确定后并在大量搜集.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课题或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的综合性介绍,目的是理 ...查看


  • 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格式
  • 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格式 我院2008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时间为:2008年5月19日-23日. 2008届毕业设计(论文)的编写格式.要求如下,分两本装订: 一. 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计算书) A. 封面(学 ...查看


  •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系列材料]
  •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系列材料> 目 录 1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程序„„„„„„„„„„„„„„„„„„„„1 2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格式与规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