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3)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3)

学习目标:

1、能够理解与铁丝围矩形有关问题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解;

2、经历和体验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列方程解应用的关键——找出等量关系。

学习难点:检验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学习过程:

一、情境和探究:

情境1、一根长为22cm的铁丝。

(1)能否围成面积是30cm2的矩形?

(2)能否围成面积是32cm2的矩形?并说明理由。

分析和解答:参考课本P97。

探索:1、如何找出这个问题的等量关系?

2、猜一猜,这根铁丝围成的矩形中,面积最大的是多少?

情境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BC=3cm,点P沿边AB从点A开始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边DA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0≤t≤

3),那么,当t为何值时,△QAP的面积等于2cm2?

A B P

二、实践与探讨:

1、为了改善小区环境,某小区决定要在一块一边靠墙(墙长25m)的空地上修建一个矩形绿化带ABCD,绿化带一边靠墙,另三边用总长为45m的栅栏围住(如图).若设绿化带的BC边长为xm,绿化带的面积为ym².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x为何值时,满足条件的绿化带的面积为225 m²?

m

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a,两动点E、F分别从顶点B、C同时开始以相同速度沿BC、CD运动,与△BCF相应的△EGH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EGH≌△BCF,对应边EG=BC,B、E、C、G在一直线上,

(1)若BE=a,求DH的长;

(2)当点E在BC边上的什么位置时,△DHE的面积=3.5 a2?

H

E C G

三、自主练习:

课本P97思考与探索和P98练习

四、归纳和小结:

1、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2、通过这堂课你有什么体会?

五、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课课练P77-79;

家庭作业:半张讲义。

六、教后反思: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3)

学习目标:

1、能够理解与铁丝围矩形有关问题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解;

2、经历和体验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列方程解应用的关键——找出等量关系。

学习难点:检验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学习过程:

一、情境和探究:

情境1、一根长为22cm的铁丝。

(1)能否围成面积是30cm2的矩形?

(2)能否围成面积是32cm2的矩形?并说明理由。

分析和解答:参考课本P97。

探索:1、如何找出这个问题的等量关系?

2、猜一猜,这根铁丝围成的矩形中,面积最大的是多少?

情境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BC=3cm,点P沿边AB从点A开始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边DA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0≤t≤

3),那么,当t为何值时,△QAP的面积等于2cm2?

A B P

二、实践与探讨:

1、为了改善小区环境,某小区决定要在一块一边靠墙(墙长25m)的空地上修建一个矩形绿化带ABCD,绿化带一边靠墙,另三边用总长为45m的栅栏围住(如图).若设绿化带的BC边长为xm,绿化带的面积为ym².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x为何值时,满足条件的绿化带的面积为225 m²?

m

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a,两动点E、F分别从顶点B、C同时开始以相同速度沿BC、CD运动,与△BCF相应的△EGH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EGH≌△BCF,对应边EG=BC,B、E、C、G在一直线上,

(1)若BE=a,求DH的长;

(2)当点E在BC边上的什么位置时,△DHE的面积=3.5 a2?

H

E C G

三、自主练习:

课本P97思考与探索和P98练习

四、归纳和小结:

1、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2、通过这堂课你有什么体会?

五、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课课练P77-79;

家庭作业:半张讲义。

六、教后反思:


相关文章

  • 公开课资料
  • 2017年冬秋学期数学公开课 教 案 授课教师:侯 飘 授课时间:2017年11月23日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5.3.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 一. 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已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熟练解二元一次方程,也能整 ...查看


  • 列方程解决问题
  • 列方程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4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出等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会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方 ...查看


  • 如何培养小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
  • 如何培养小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 扬州育才实验学校 周伟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主要内容是认识方程.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方程由认识--解方程--应用,这个过程对学生的要求 ...查看


  • 一元二次方程的教案
  • 22.1 一元二次方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及有关概念. 学习目标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ax2+bx+c=0(a≠0)及其派生的概念:•会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题目. 重难点关键 1. ...查看


  •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能正确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2.使学生在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中,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 ...查看


  • 打折销售说课稿
  • <打折销售>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学期第五章第五节 彭泽县定山中学 艾海霞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打折销售>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学期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五节的内容.& ...查看


  •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教案
  •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描述现实生活中的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通过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会用一元一次不 ...查看


  • [简易方程]重难点突破
  • <简易方程>重难点突破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 魏汉陵(初稿) 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马青山(统稿) 一.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一般方法 突破建议: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本 ...查看


  • 邮票的张数
  • <邮票的张数>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理解方程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学会解形如 2x -x=3的方程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解2x -x=3这样形式的方程 难点:正确列方程 教学步骤 一. ...查看


  • § 4.3 用方程解决问题(1)
  • 课    题§ 4.3 用方程解决问题(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和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学模型,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结合实践与探索,让学生经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