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对政府形象的塑造及影响

改革与开放

2012年1月刊

论网络对政府形象的塑造及影响

沈龙云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鲜明的特点和独有规律已经对社会及政府产生巨大的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政府的角色定位和管理方式使得政府在应对和处置网络事件的手段已造成了相当的社会负面效应。政府形象的定位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面对这些问题,政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有利影响,继续积极地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健全政府与各种形态媒体的良好沟通机制,强化政府的公关意识。

关键词:网络时代政府形象政府职能

一、网络时代对政府形象塑造的影响

政府形象主要是指政府通过自己的行为与活动,在公众中建立起来的有关政府的主观印象,是指作为行政管理主体的政府在作为行政管理客体的公众头脑中的有机反映,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府作为公共管理主体在管理中发挥的作用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从现代社会公共管理学发展现状来看,社会管理主体与网络的联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公共管理的第二客体。

网络以自由性、互动性、即时性、隐匿性等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特性,决定了网络舆情极大的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舆情。网络成为人们发挥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作用,能够预警社会危机,也能成为社会矛盾的放大器。网络舆情在公共管理领域尤其是在政府形象塑造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随着社会化搜索博客、微博,

的主动权受到了极大冲击。以“郭美美”事件为例,已经成为中华红十字协会的诚信问题。从上所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透明度,政务公开是现代公共管理制度对管理主体的根本性要求。政务不公开是导致我国政府效率低下,透明度不高的根本原因,也给腐败创造了环境和条件。

(二)政府处置跟不上网络传播的进程

政府还没有从传统“父母官”的角色定位中跳脱出来,形成服务意识。作为社会管理主体没有主动超前的意识。首先是对社会管理中可能产生舆情的重大事件缺乏预判,没有形成对网络情况的收集制度,或者没有合理的带有前瞻性的分析汇总。缺乏应对紧急舆情的预案,对严重危害社会正常管理秩序的危机性舆情时束手无策,一则束手无策,疲于应付,亦或者盲目应对,采取错误的应对方式,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三、网络传播及言论的极端化

当前,网民由于现实身份和对现实社会利益诉求的不同导致观点不一致,导致网络舆论两级分化,为公众和政府作出正确判断增加了难度。由于统一的判断标准,公众和政府在接受此类信息时往往难以判断。特别是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体制而言,许多社会缺陷还无法解决,网民对各类社会现象的针砭时弊往往容易引起“虚拟社会”的共鸣,而一些社会不合理现象可能在一时之间无法解决和根除,从而导致部分不理智网民产生对社会根本制度的动摇,引起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并导致网络监督的异化,网络的监督作用异化对隐私的窥探,无法显示网络监督的优势。

SNS 等交互式新兴领域,使网民得以全面体验虚拟信息生活、社会

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虚拟化的生活方式,逐渐实现“虚拟社会”与现实生活完美结合。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政府形象带来了新的机遇,利用web2.0互联网优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政府塑造对外展示的一个良好平台,为公共管理双方提供了便利的沟通渠道,在网络社会中公民与政府定位平等,深刻的展示了公民监督者的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但现实的我国传统的处理方式,随着网民公众意识的不断提高,网民对社会的参与度逐步扩大,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而政府在某些方面又不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则造成公共管理双方的敌视和对立,增添社会不安定因素。

四、政府在处理网络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面对网络时代,我们的政府依然是闭门造车,其管理能力和管理方法落后于公众的需要,无法适应潮流的发展,对网络传播和言论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

二、当前我国网络对政府形象产生的制约因素

当前在网路传播过程中,网络传播由于传播速度快,信息来源复杂,而传送渠道面向社会大众,舆论方向难以控制等问题,无法以一言蔽之,其造成的后果难以控制。政府无法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拦截,公众的群体性的,盲从性等特点迅速影响到政府辛苦造就的形象,其破坏力根本无法拦截。

在网络时代,我国政府在政府形象控制力方面主要显示这几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缺乏与时俱进的管理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中国传统的行政政治是与“人治”相结合的。然而随着现代政府的要求,官本位使我国政府与现代政府要求差距甚远,我国政府部门服务意识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体系不完善,政务不透明公开,甚至部分政府职能部门拥权自大,损害公众的利益。

(一)政府公开行政力度略显不足

从目前公众的发展过程看,我国政府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往往信息处于隐蔽状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往往处于相互不平等的状态。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正是对正确表达利益诉求的前提。信息不对称已成为我们的政府对网络舆情反映滞后的根本性原因。这将根本上导致我国政府丧失政府信息主导地位,随着网络公开程度的加大使得政府在管理信息的披露和发布方面

(二)网络对社会影响力的判断存在缺陷

尽管有关政府部门意识现代行政离不开信息对称。但从电子政府网站的应用上来看,它实际上只分享政府愿意公开的信息。行政理念实际意义上没有做到与网络时代同步,对网络时代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上,没有上升到社会科学的高度。网络时代对我们社会领域的改变是无法回避的,只有顺应时代才能立于有

-144-

改革与开放

2012年1月刊

论网络对政府形象的塑造及影响

沈龙云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鲜明的特点和独有规律已经对社会及政府产生巨大的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政府的角色定位和管理方式使得政府在应对和处置网络事件的手段已造成了相当的社会负面效应。政府形象的定位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面对这些问题,政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有利影响,继续积极地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健全政府与各种形态媒体的良好沟通机制,强化政府的公关意识。

关键词:网络时代政府形象政府职能

一、网络时代对政府形象塑造的影响

政府形象主要是指政府通过自己的行为与活动,在公众中建立起来的有关政府的主观印象,是指作为行政管理主体的政府在作为行政管理客体的公众头脑中的有机反映,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府作为公共管理主体在管理中发挥的作用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从现代社会公共管理学发展现状来看,社会管理主体与网络的联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公共管理的第二客体。

网络以自由性、互动性、即时性、隐匿性等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特性,决定了网络舆情极大的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舆情。网络成为人们发挥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作用,能够预警社会危机,也能成为社会矛盾的放大器。网络舆情在公共管理领域尤其是在政府形象塑造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随着社会化搜索博客、微博,

的主动权受到了极大冲击。以“郭美美”事件为例,已经成为中华红十字协会的诚信问题。从上所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透明度,政务公开是现代公共管理制度对管理主体的根本性要求。政务不公开是导致我国政府效率低下,透明度不高的根本原因,也给腐败创造了环境和条件。

(二)政府处置跟不上网络传播的进程

政府还没有从传统“父母官”的角色定位中跳脱出来,形成服务意识。作为社会管理主体没有主动超前的意识。首先是对社会管理中可能产生舆情的重大事件缺乏预判,没有形成对网络情况的收集制度,或者没有合理的带有前瞻性的分析汇总。缺乏应对紧急舆情的预案,对严重危害社会正常管理秩序的危机性舆情时束手无策,一则束手无策,疲于应付,亦或者盲目应对,采取错误的应对方式,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三、网络传播及言论的极端化

当前,网民由于现实身份和对现实社会利益诉求的不同导致观点不一致,导致网络舆论两级分化,为公众和政府作出正确判断增加了难度。由于统一的判断标准,公众和政府在接受此类信息时往往难以判断。特别是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体制而言,许多社会缺陷还无法解决,网民对各类社会现象的针砭时弊往往容易引起“虚拟社会”的共鸣,而一些社会不合理现象可能在一时之间无法解决和根除,从而导致部分不理智网民产生对社会根本制度的动摇,引起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并导致网络监督的异化,网络的监督作用异化对隐私的窥探,无法显示网络监督的优势。

SNS 等交互式新兴领域,使网民得以全面体验虚拟信息生活、社会

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虚拟化的生活方式,逐渐实现“虚拟社会”与现实生活完美结合。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政府形象带来了新的机遇,利用web2.0互联网优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政府塑造对外展示的一个良好平台,为公共管理双方提供了便利的沟通渠道,在网络社会中公民与政府定位平等,深刻的展示了公民监督者的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但现实的我国传统的处理方式,随着网民公众意识的不断提高,网民对社会的参与度逐步扩大,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而政府在某些方面又不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则造成公共管理双方的敌视和对立,增添社会不安定因素。

四、政府在处理网络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面对网络时代,我们的政府依然是闭门造车,其管理能力和管理方法落后于公众的需要,无法适应潮流的发展,对网络传播和言论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

二、当前我国网络对政府形象产生的制约因素

当前在网路传播过程中,网络传播由于传播速度快,信息来源复杂,而传送渠道面向社会大众,舆论方向难以控制等问题,无法以一言蔽之,其造成的后果难以控制。政府无法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拦截,公众的群体性的,盲从性等特点迅速影响到政府辛苦造就的形象,其破坏力根本无法拦截。

在网络时代,我国政府在政府形象控制力方面主要显示这几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缺乏与时俱进的管理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中国传统的行政政治是与“人治”相结合的。然而随着现代政府的要求,官本位使我国政府与现代政府要求差距甚远,我国政府部门服务意识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体系不完善,政务不透明公开,甚至部分政府职能部门拥权自大,损害公众的利益。

(一)政府公开行政力度略显不足

从目前公众的发展过程看,我国政府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往往信息处于隐蔽状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往往处于相互不平等的状态。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正是对正确表达利益诉求的前提。信息不对称已成为我们的政府对网络舆情反映滞后的根本性原因。这将根本上导致我国政府丧失政府信息主导地位,随着网络公开程度的加大使得政府在管理信息的披露和发布方面

(二)网络对社会影响力的判断存在缺陷

尽管有关政府部门意识现代行政离不开信息对称。但从电子政府网站的应用上来看,它实际上只分享政府愿意公开的信息。行政理念实际意义上没有做到与网络时代同步,对网络时代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上,没有上升到社会科学的高度。网络时代对我们社会领域的改变是无法回避的,只有顺应时代才能立于有

-144-


相关文章

  • 城市品牌文化
  • 城市品牌营销策略 提要:城市竞争的加剧, 使得各城市在城市经营和营销过程中逐渐重视城市形象和个性的塑造, 更加重视城市品牌的打造.本文简要分析城市品牌的内涵, 指出城市品牌打造对政府.市民.投资者和旅游者的意义, 并着重论述城市品牌营销策略 ...查看


  • 新媒体与南京城市形象传播_陈尚荣
  • 新闻与传播研究 ·XINWENAIHAOZHE(201511) 新媒体与南京城市形象传播 □陈尚荣 孙宜君 刘 慧 [摘要]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城市形象的传 播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更多样的传播方式.新媒体以 ...查看


  • 从法制宣传看网络媒体的法制建设
  • 互联网在中国正逐步走入应用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互联网.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已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如报纸)的功能,其时效性.交互性.广泛性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网络媒体作为第四类媒体,其基本的要素包括:数字化信息,互联网,发布平台 ...查看


  • 加强社会沟通能力,塑造执法新形象
  • 郝丽萍加强社会沟通能力,塑造执法新形象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3-08-12 12:39:38 来源:乐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加强社会沟通能力,塑造执法新形象 郝丽萍(乐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局党组书记.局长)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重 ...查看


  • 做好新时期公安宣传工作的思考
  • 做好新时期公安宣传工作的思考 罗 巍 [内容摘要] 随着媒体的蓬勃兴起和影响力持续扩大,新闻媒体引起了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公安机关的宣传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近年来,我局在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上 ...查看


  • 电大专科[公共关系学]复习重点
  • 第一章 绪论(重点章) 1.公共关系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门管理科学,主要通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协调关系.处理危机.塑造形象,在满足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求得组织自身的发展. 2.公共关系的多层含义: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 ...查看


  • 电大[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题大全
  • 公共关系练习题大全 判断题: 1. 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对) 2. 1903年,艾维·李创办了一家公共关系咨询事务所,公开对外营业,才使社会上出现了公共关系职业.(错) 3.公共关系是一门专业性的理论科学.(错) 4.公共关系 ...查看


  • 试论公共关系对企业形象建设的作用
  • 试论公共关系对企业形象建设的作用 摘要:公共关系是按照发展规律,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区域或经济环境中企业规模和层次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时被真正运用和发展,不论在企业形象的塑造.品牌的创建还是企业关系的协调,企业危机管理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 ...查看


  • 公共关系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 1.商务谈判的原则是(ABC)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遵守双赢原则 b. 寻求合作.不争辩 d. 良好的表达能力 c. 谈判还要勉力维护双方的良好关系 2.公共关系传播的经典理论包括( Bcd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枪弹论 b. 5W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