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犯罪发生的家庭原因

浅析影响犯罪发生的家庭原因

院系:09法学 姓名:马闪 学号:K10914107

摘要:犯罪的发生是综合因素发展的结果,诸如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其中家庭作为人生存的基本单位,对犯罪的发生、预防都有着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家庭环境与犯罪、青少年犯罪、以及导致家庭环境驾驭缺陷的因素来分析影响犯罪发生的家庭原因。

关键词:家庭 教育 犯罪 青少年

正文:

一、家庭环境与犯罪

所谓家庭,即是指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它是社会细胞和核心群体。家庭是每个人生活的起点,对每个人的身体发育、知识去的和品德陶冶都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古代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情”这样一句话。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家庭环境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家庭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功能,并对儿童人格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原发性影响。支配一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人格也必然与家庭环境的影响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如果说犯罪是社会病态的产物,是社会产生了犯罪,那么从绝对意义上讲,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家庭也就好似产生犯罪的“温床”之一。家庭对犯罪的影响,一是通过对个体人格形成过程给予的影响。如果在个体人格形成过程中,家庭环境中出现消极因素并发生作用,会使个体形成不良人格,成为犯罪的主观原因基础。二是对个体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家庭经济贫困,生活紧张,家长的不良习气都会影响子女,成为子女犯罪的激发和制约因素;家庭经济富裕,父母若是对子女宠爱无度,便会造成子女好逸恶劳,从而导致犯罪。

二、家庭因素导致犯罪的原因

(一)残缺家庭与犯罪

研究表明,家庭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同犯罪的发生,变化具有一定的联系。家庭残缺一般是因死亡、离婚、分局、遗弃等原因使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存在引起的,这些情况就造成了家庭的完整性、稳定性的破坏,是家庭的功能受到削弱或残缺不全。在这种情况下会是儿童过早的失去父爱或者母爱,设置父母之爱,感情受到创伤,生活缺乏保障,并且失去应有的管教,因而内心极其痛苦,精神忧郁,有的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到社会上寻找精神慰藉,遇到不良因素一不小心机会走上犯罪道路;父母离婚、分局、死亡等都会给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容易使他们产生羞辱感,具有严重的自卑心理。若父母一方再婚,有的孩子受到继父、母的歧视、虐待,或者无法忍受继父或者继母对自己生父或者生母的粗暴行为,从而铤而走险,杀人、伤害或者毁坏家庭财产、纵火焚毁家庭等。另外,遭遗弃的子女由于失去父母的关心和爱抚,往往流落街头,行乞,久而久之,就会沾染上违法犯罪的恶习。司法实践表明,在犯罪青少年中,残缺家庭的青少年犯罪是普通家庭青少年犯罪的2倍。

(二)问题家庭与犯罪

问题家庭是指不道德的家庭、犯罪家庭、感情不和睦、管教不当的家庭、父母身体或者精神有残缺的家庭等。问题家庭往往会促使家庭成员尤其是未成年子女形成不良的个性与人格,甚至会形成反社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道德家庭和犯罪家庭,由于家庭氛围的熏陶和不良习惯的传承,往往使家庭成员认识上是非颠倒、美丑颠倒、善恶颠倒,或者是非不分、善恶不分。这类家庭极易使家庭成员形成反社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社会不满,与社会为敌,与犯罪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感情不和睦的家庭,一般并不会引起对社会的直接犯罪,但往往由于矛盾的激化,造成夫妻分局或者离婚,从而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严重的也会促成夫妻双方甚至子女实施犯罪行为;再如管教不当的家庭是指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粗暴,或者期望值过高,要求过分使子女无法忍受,造成子女对父母的犯罪,或者父母施暴过激,导致

子女死伤,成为犯罪问题。此外,父母一方或者双方身体有缺陷,不能正常履行监护义务的,在客观上使子女处于无家庭管教的境地,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良的个性和人格,也可能成为促使子女犯罪的条件。

(三)贫困家庭与犯罪

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生活供给不足,可能造成儿童营养不良,身体发育不好,精神长期受到物质缺乏的压抑,导致变异。尤其是社会化过程受到严重影响,缺乏生存竞争中应具备的知识素质条件,导致竞争的失败,引起感情的挫折,从而陷于犯罪。另外,贫困家庭的成员,往往也容易受到社会的白眼而受歧视,在这种压力下,也可能激起犯罪行为。贫困家庭更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挫折,在遇到诸如此类情况时,为其所迫,往往也会铤而走险、进行犯罪活动。

三、关于预防由于家庭原因导致犯罪的建议

(一)家庭要负起青少年初次社会化的责任。

主要着力于家庭的初次社会作用, ,即正确教育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形成判断是否的能力。主要包括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加家庭和睦, 加强沟通与交流等有助于少年感受家庭和睦,感受温暖的方式。

(二)加强对青少年的家庭保护。

具体表现为父母对教育、保护青少年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的义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履行监护和抚养职能;二是保证青少年教育的权利。

(三) 建立家庭、学校与社会互动的防范体

控制和减少青少年的犯罪,其核心在于预防。有关专家指出,青少年的人生起点在家庭认识基础在学校,健康成长在社会,家庭的作用只是一方面。真正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调动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各方面的力量,帮助青少树立法制观念,走 好自己的人生道路。要建立起家庭、学校与社会互动的防范体系,构筑起“三道”防线,形成 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和互动,各方参与,各司其职,各负其职,保证孩子在家庭中到家 长的呵护,而且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关注,随时处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全方位监控之 下 。

浅析影响犯罪发生的家庭原因

院系:09法学 姓名:马闪 学号:K10914107

摘要:犯罪的发生是综合因素发展的结果,诸如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其中家庭作为人生存的基本单位,对犯罪的发生、预防都有着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家庭环境与犯罪、青少年犯罪、以及导致家庭环境驾驭缺陷的因素来分析影响犯罪发生的家庭原因。

关键词:家庭 教育 犯罪 青少年

正文:

一、家庭环境与犯罪

所谓家庭,即是指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它是社会细胞和核心群体。家庭是每个人生活的起点,对每个人的身体发育、知识去的和品德陶冶都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古代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情”这样一句话。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家庭环境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家庭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功能,并对儿童人格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原发性影响。支配一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人格也必然与家庭环境的影响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如果说犯罪是社会病态的产物,是社会产生了犯罪,那么从绝对意义上讲,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家庭也就好似产生犯罪的“温床”之一。家庭对犯罪的影响,一是通过对个体人格形成过程给予的影响。如果在个体人格形成过程中,家庭环境中出现消极因素并发生作用,会使个体形成不良人格,成为犯罪的主观原因基础。二是对个体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家庭经济贫困,生活紧张,家长的不良习气都会影响子女,成为子女犯罪的激发和制约因素;家庭经济富裕,父母若是对子女宠爱无度,便会造成子女好逸恶劳,从而导致犯罪。

二、家庭因素导致犯罪的原因

(一)残缺家庭与犯罪

研究表明,家庭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同犯罪的发生,变化具有一定的联系。家庭残缺一般是因死亡、离婚、分局、遗弃等原因使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存在引起的,这些情况就造成了家庭的完整性、稳定性的破坏,是家庭的功能受到削弱或残缺不全。在这种情况下会是儿童过早的失去父爱或者母爱,设置父母之爱,感情受到创伤,生活缺乏保障,并且失去应有的管教,因而内心极其痛苦,精神忧郁,有的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到社会上寻找精神慰藉,遇到不良因素一不小心机会走上犯罪道路;父母离婚、分局、死亡等都会给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容易使他们产生羞辱感,具有严重的自卑心理。若父母一方再婚,有的孩子受到继父、母的歧视、虐待,或者无法忍受继父或者继母对自己生父或者生母的粗暴行为,从而铤而走险,杀人、伤害或者毁坏家庭财产、纵火焚毁家庭等。另外,遭遗弃的子女由于失去父母的关心和爱抚,往往流落街头,行乞,久而久之,就会沾染上违法犯罪的恶习。司法实践表明,在犯罪青少年中,残缺家庭的青少年犯罪是普通家庭青少年犯罪的2倍。

(二)问题家庭与犯罪

问题家庭是指不道德的家庭、犯罪家庭、感情不和睦、管教不当的家庭、父母身体或者精神有残缺的家庭等。问题家庭往往会促使家庭成员尤其是未成年子女形成不良的个性与人格,甚至会形成反社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道德家庭和犯罪家庭,由于家庭氛围的熏陶和不良习惯的传承,往往使家庭成员认识上是非颠倒、美丑颠倒、善恶颠倒,或者是非不分、善恶不分。这类家庭极易使家庭成员形成反社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社会不满,与社会为敌,与犯罪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感情不和睦的家庭,一般并不会引起对社会的直接犯罪,但往往由于矛盾的激化,造成夫妻分局或者离婚,从而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严重的也会促成夫妻双方甚至子女实施犯罪行为;再如管教不当的家庭是指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粗暴,或者期望值过高,要求过分使子女无法忍受,造成子女对父母的犯罪,或者父母施暴过激,导致

子女死伤,成为犯罪问题。此外,父母一方或者双方身体有缺陷,不能正常履行监护义务的,在客观上使子女处于无家庭管教的境地,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良的个性和人格,也可能成为促使子女犯罪的条件。

(三)贫困家庭与犯罪

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生活供给不足,可能造成儿童营养不良,身体发育不好,精神长期受到物质缺乏的压抑,导致变异。尤其是社会化过程受到严重影响,缺乏生存竞争中应具备的知识素质条件,导致竞争的失败,引起感情的挫折,从而陷于犯罪。另外,贫困家庭的成员,往往也容易受到社会的白眼而受歧视,在这种压力下,也可能激起犯罪行为。贫困家庭更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挫折,在遇到诸如此类情况时,为其所迫,往往也会铤而走险、进行犯罪活动。

三、关于预防由于家庭原因导致犯罪的建议

(一)家庭要负起青少年初次社会化的责任。

主要着力于家庭的初次社会作用, ,即正确教育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形成判断是否的能力。主要包括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加家庭和睦, 加强沟通与交流等有助于少年感受家庭和睦,感受温暖的方式。

(二)加强对青少年的家庭保护。

具体表现为父母对教育、保护青少年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的义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履行监护和抚养职能;二是保证青少年教育的权利。

(三) 建立家庭、学校与社会互动的防范体

控制和减少青少年的犯罪,其核心在于预防。有关专家指出,青少年的人生起点在家庭认识基础在学校,健康成长在社会,家庭的作用只是一方面。真正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调动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各方面的力量,帮助青少树立法制观念,走 好自己的人生道路。要建立起家庭、学校与社会互动的防范体系,构筑起“三道”防线,形成 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和互动,各方参与,各司其职,各负其职,保证孩子在家庭中到家 长的呵护,而且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关注,随时处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全方位监控之 下 。


相关文章

  • 浅析城市问题家庭及其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 2004年11月 第6期(总第112期)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dongYouthAdministrativeCadresCollegeNov,2004 No.6Nov.No.112 浅析城市问题家庭及其对青少 ...查看


  •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 作者:齐静 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5年第06期 摘 要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 ...查看


  • 浅析青少年犯罪问题
  • 浅析青少年犯罪问题 姓名:黄学伟 学院:应用法学院 邮编:401120 [摘要]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问题,我国青少年犯罪趋势,总的来说呈上升态势.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成为困扰社会各界各部门的难点问题.很多学者们分别从社会学.教育 ...查看


  • 浅析家庭暴力原因及其对策
  • 浅析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近几年来,我一直有对家庭暴力的起因进行调查的想法,但始终没有成行,今年终于完成了多年的夙愿.在多年的信访接待中发现,婚姻家庭矛盾且伴有家庭暴力伤害的案件始终占相当大的比例:从全县角度看,因家庭暴力重伤.致残甚 ...查看


  • 浅析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浅析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杜峰 中学生处于其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其人格和心理还没有完全稳定和成熟.一方面它是个体成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另一方面又是人生的"暴风骤雨期".&quo ...查看


  • 浅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及对策_杨桂英
  • 第26卷第4期2010年4月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26No. 4 Apr. 2010 浅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 ...查看


  • 对遗弃罪客体的浅析
  • 摘要:在公民的传统观念中,遗弃罪的客体通常被认为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其主体和对象被限定在同一家庭成员之中.因为1997年刑法在修订时取消了妨害婚姻家庭关系的犯罪,在遗弃罪的法条内容未作任何改动的情形下,将遗弃罪归入到侵 ...查看


  • 浅析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原因及解决对策
  • 目 录 一.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的原因和特点 二.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的弊端 三.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浅析中国离婚率持续上升原因及解决对策 [内容摘要]据2011年公布的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46.5 ...查看


  • 浅析中国当代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 浅谈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王利香 [内容摘要]1979年,中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30年过去了,最早出生的一批独生子女已到了而立之年,而最年轻的一代独生子女(即14岁以下少年儿童)大约有6600万,他们是特殊国情下的特殊人群,他们的成长.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