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主人公性格解读

《呼啸山庄》主人公性格解读

摘要:呼啸山庄是19世纪文学史上一颗熠熠闪耀的明珠,被后人誉为“最奇特的小说”,时至今日,仍有无数读者为之折服,深深惊叹于它非凡的艺术魅力。 本文认为,呼啸山庄对主人公的性格塑造是其永久魅力所在。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的性格造就了他们近乎疯狂的爱情绝恋,性格因素使得他们的爱情以仇恨误解怨愤等情感交织混杂为主色调。本文即通过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来解读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的性格,展现他们在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的性格变化。

虽然《呼啸山庄》这部作品刚问世时遭到了世人猛烈的谴责,甚至被认为是色情、变态的颓废小说,但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就是时间,《呼啸山庄》经久不衰的流传展现了其具有的永恒魅力。这部作品究竟何处最吸引人,本文认为,《呼啸山庄》的永久魅力体现在作者对主人公的性格塑造上,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性格特征使得他们之间灼热而极端的爱情绝恋成为了无比震撼又无法企及的传说。本文将通过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来解读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性格特征。

一、人之初、性本善的童年时代

性格的形成离不开个人的天性、出身、成长的生存环境、家庭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呼啸山庄中,作者对于影响主人公的性格的内在与外在环境的塑造可谓是煞费苦心。

凯瑟琳土生土长于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是老恩萧从外面带回来的弃儿,其童年时代的绝大多数时光也是在呼啸山庄度过的。呼啸山庄中的“呼啸”是一个非常形象的形容词,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其是一个常受风暴侵袭的地方,周围是粗狂的草原。在这样粗粝、不加雕琢的环境中成长的人性格就难免带了几分自然的野性、粗狂、倔强。

凯瑟琳出身的家庭无疑是富裕的,又是备受娇宠的小女儿。在其惹祸后总可以凭借漂亮的脸蛋、甜甜的嗓音来逃脱惩罚,是一个淘气、傲慢、野性十足的孩子。希斯克利夫则是一个黑的似炭的吉普赛人,被父母抛弃于利物浦的街头,之后被老恩萧带回呼啸山庄抚养,早年备受磨难的生活使得希斯克利夫是一个顽强、忧郁、忍耐的孩子。但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性格是近似的,都酷爱自由、无拘无束,不受文明的束缚。作者如此设置两个人的出身就突出了两个人与生俱来的身份、肤色、地位的差距,为后文的爱情悲剧做了铺垫。

在成长的家庭环境中,老恩萧在世时,希斯克利夫备受溺爱,在家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凯瑟琳和辛德雷。若希斯克利夫能一直保有在富裕阶层的这样一个地位,也许其与凯瑟琳的爱情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矛盾、挣扎和冲突。但老恩萧过世,辛德雷成为一家之主,其开始了对希斯克利夫肆无忌惮的折磨,剥夺了其受教育的机会,降低他的身份,使其与佣人为伍。这种生活对希斯克利夫来说是黑暗的、毫无希望的,凯瑟琳的陪伴如一道阳光,照亮了他饱经磨难的生活,这也许就是希斯克利夫至死不渝地爱着凯瑟琳的原因所在。

在这个时期,两个人的爱是单纯、真挚、毫无杂质的,他们虽然调皮,爱惹祸,但性格仍是单纯、美好的。

二、人性中暗黑因子的萌芽时期

呼啸山庄是粗犷、蛮荒的,在这样的环境中,童年时代的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热爱自然、酷爱自由,两个人的价值观、心理趋向是相同的,希斯克里夫虽然由于饱受磨难的生活内心有着压抑的仇恨,但与凯瑟琳的爱相比,恨就显得恨渺小。但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这两个调皮的孩子误入画眉田庄。画眉田庄与呼啸山庄的环境截然不同,那里是舒适、优雅、富贵的景象,是资产阶级文明世界的象征。对这个文明世界,两个伙伴首次在心理上产生了对立,希斯克利夫嘲笑着文明世界里枯燥无聊的生活,而凯瑟琳则被画眉田庄舒适的生活,美丽的景致所迷惑。这次的心理观感不同给日后两个人的爱情悲剧埋下了隐患。

凯瑟琳因被画眉田庄的狗咬伤而要在那住上一段时间,在画眉田庄的彬彬有礼、雍容华贵的氛围及周围人刻意的影响下,凯瑟琳不再是一个“不戴帽子的小野人”了,而是一个端庄、优雅的美人了,漂亮的衣服、奉承话提高了她的自尊心,她的举止开始变得温文尔雅,懂得无礼是可羞的。此时的凯瑟琳已成为了一个上层阶级的淑女,她需要身份、社会地位、财富的衬托。

而此时的希斯克利夫由于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他几乎是完全舍弃自己了,早起晚睡繁重的苦工活已磨灭了他对知识曾有的好奇心和热爱,儿时老恩萧对他的宠爱而注入到他内心的优越感也消失了,他的内心堕落了,外表也随之萎靡不振。当凯瑟琳身着美丽的礼服优雅地从画眉田庄回到家里时,他最好的伙伴却披着厚厚的从不梳理的头发,身着几乎三个月都未洗过的衣服,脸和手都盖了一层黑,这两个人的差异显而易见。虚荣心在凯瑟琳的心中萌芽,而希斯克利夫却因为强烈的羞耻心和自尊心开始变得自卑。

虚荣心和自卑都是爱情的天敌,两个人的爱情结局的悲剧是显而易见的。在埃德加.林敦向凯瑟琳求婚时,凯瑟琳非常清醒,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爱的人是谁,她毫不掩饰地说到,自己对埃德加的爱如树上的树叶,会随季节而变化,而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则是恒久不变的岩石,虽然没有多少快乐,却是不可或缺的,但同时她也指出嫁给希斯克利夫会辱没她的身份。凯瑟琳的独白既表达了她对希斯克利夫刻骨铭心的爱意,也将她的虚荣心体现的淋漓尽致。凯瑟琳的话被希斯克利夫听到,触动了他那根敏感的神经,即财富与地位在相爱的人中隔开的天堑,希斯克利夫可以为了所爱之人过着屈辱的生活,凯瑟琳是他黑暗生活中的唯一希望,但所爱之人的背叛则使他带着内心深处的痛楚和仇恨离开了呼啸山庄,此时,强烈的“爱”已变成强烈的“恨”,人性中的黑暗因子开始萌芽,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开始向残酷、无情的方面转变。

三、人性中暗黑因子全面笼罩的时期

三年后,希斯克利夫带着财富与才智回到了呼啸山庄,此时的凯瑟琳已嫁给埃德加.林敦,其享受着富裕的生活、尊贵的地位,但其灵魂上又向往着荒野无拘无束的生活,向往着在灵魂上与她无比契合的希斯克利夫。凯瑟琳自身成长的家庭富裕,又漂亮机灵,这样受尽娇宠的女孩自然是想拥有其渴望得到的一切,其摆脱不了埃德加所代表的文明生活的诱惑,又在灵魂上与希斯克利夫相依相偎,所以当希斯克利夫再次出现时,其希望调和其丈夫和希斯克利夫的矛盾,让两人接受彼此。可埃德加和希斯克利夫则需要他做一个选择,其内心的矛盾剧烈激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她变得歇底斯里,最终因为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烟消玉陨。

而凯瑟琳是希斯克利夫生活的寄托,是他多年来奋斗的动力,凯瑟琳的逝去带走了希斯克利夫生活中的唯一光明,使其满腔的仇恨如火山般爆发。此后,希

斯克利夫变成了一个冷血的、复仇的机器人,其实,希斯克利夫的“恨”是对残酷的、不公正的社会现实的恨,是对自己炙热的爱情屈服于财富、社会地位的恨,这种恨不是针对于他一直爱的人凯瑟琳,也不是针对于那些无辜的人的。但疯狂生长和蔓延的仇恨已彻底扭曲了他的心灵,他对恩萧家族和林敦家族的无辜的后代、甚至自己的儿子都展开了报复,也取得了两个家族的所有财产。在其复仇时,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曾经他对资产阶级所代表的文明、财富、社会地位不屑一顾,但现在他要用财富、社会地位来证明自己。此时的希斯克利夫善良的天性完全屈服于内心排山倒海般的仇恨,其变成了一个残暴、冷酷、不近人情的魔鬼。

四、人性复苏时期

希思克利夫最终完成了他的复仇计划,然而他却没有得到一点快乐,反而更加的空虚了。在他可以对恩萧家族和林敦家族的最后一名成员实施报复时,他却不想做了,因为他从哈里顿和小凯瑟琳的爱情中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在生命的最后,他放弃了复仇,意识到复仇毁灭了别人的同时也葬送了自己,他终于获得了灵魂的安宁,重温了爱的甜蜜,拾起了其善良的本性。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其走得很安宁。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凯瑟琳的问题即体现了古今中外所有时代的女人在面对现实和爱情之间如何抉择的难题,凯瑟琳的性格是每个女人性格中都可能会具有的一面,只是小说对凯瑟琳想爱情与地位、财富兼得的性格刻划的更为淋漓尽致。而小说对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塑造则更加饱满、充实,将其描述成了一个恶魔式的、悲剧式的英雄,以爱—恨—复仇—人性复苏的故事情节将希斯克利夫被残酷的社会现实一步步扭曲的性格描绘的栩栩如生,而小说结局希斯克利夫人性的复苏赋予整部小说以希望的同时,也使得希斯克利夫的人物形象更加完整。

参考文献:

[1]马真虎.扭曲的灵魂:《呼啸山庄》中的希思克里夫[J].长江大学学报, 2012-3

[2]翁敏佳.呼啸山庄中西斯克利夫的人物分析[J].时代金融, 2011-7

[3]王新春.康春艳.浅析希斯克里夫的“笑”与“泪”——评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4

[4]慈丽妍.李秋.《呼啸山庄》的意象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12

[5]边芳玲.从凯瑟琳看《呼啸山庄》的性格悲剧[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呼啸山庄》主人公性格解读

摘要:呼啸山庄是19世纪文学史上一颗熠熠闪耀的明珠,被后人誉为“最奇特的小说”,时至今日,仍有无数读者为之折服,深深惊叹于它非凡的艺术魅力。 本文认为,呼啸山庄对主人公的性格塑造是其永久魅力所在。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的性格造就了他们近乎疯狂的爱情绝恋,性格因素使得他们的爱情以仇恨误解怨愤等情感交织混杂为主色调。本文即通过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来解读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的性格,展现他们在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的性格变化。

虽然《呼啸山庄》这部作品刚问世时遭到了世人猛烈的谴责,甚至被认为是色情、变态的颓废小说,但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就是时间,《呼啸山庄》经久不衰的流传展现了其具有的永恒魅力。这部作品究竟何处最吸引人,本文认为,《呼啸山庄》的永久魅力体现在作者对主人公的性格塑造上,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性格特征使得他们之间灼热而极端的爱情绝恋成为了无比震撼又无法企及的传说。本文将通过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来解读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性格特征。

一、人之初、性本善的童年时代

性格的形成离不开个人的天性、出身、成长的生存环境、家庭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呼啸山庄中,作者对于影响主人公的性格的内在与外在环境的塑造可谓是煞费苦心。

凯瑟琳土生土长于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是老恩萧从外面带回来的弃儿,其童年时代的绝大多数时光也是在呼啸山庄度过的。呼啸山庄中的“呼啸”是一个非常形象的形容词,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其是一个常受风暴侵袭的地方,周围是粗狂的草原。在这样粗粝、不加雕琢的环境中成长的人性格就难免带了几分自然的野性、粗狂、倔强。

凯瑟琳出身的家庭无疑是富裕的,又是备受娇宠的小女儿。在其惹祸后总可以凭借漂亮的脸蛋、甜甜的嗓音来逃脱惩罚,是一个淘气、傲慢、野性十足的孩子。希斯克利夫则是一个黑的似炭的吉普赛人,被父母抛弃于利物浦的街头,之后被老恩萧带回呼啸山庄抚养,早年备受磨难的生活使得希斯克利夫是一个顽强、忧郁、忍耐的孩子。但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性格是近似的,都酷爱自由、无拘无束,不受文明的束缚。作者如此设置两个人的出身就突出了两个人与生俱来的身份、肤色、地位的差距,为后文的爱情悲剧做了铺垫。

在成长的家庭环境中,老恩萧在世时,希斯克利夫备受溺爱,在家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凯瑟琳和辛德雷。若希斯克利夫能一直保有在富裕阶层的这样一个地位,也许其与凯瑟琳的爱情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矛盾、挣扎和冲突。但老恩萧过世,辛德雷成为一家之主,其开始了对希斯克利夫肆无忌惮的折磨,剥夺了其受教育的机会,降低他的身份,使其与佣人为伍。这种生活对希斯克利夫来说是黑暗的、毫无希望的,凯瑟琳的陪伴如一道阳光,照亮了他饱经磨难的生活,这也许就是希斯克利夫至死不渝地爱着凯瑟琳的原因所在。

在这个时期,两个人的爱是单纯、真挚、毫无杂质的,他们虽然调皮,爱惹祸,但性格仍是单纯、美好的。

二、人性中暗黑因子的萌芽时期

呼啸山庄是粗犷、蛮荒的,在这样的环境中,童年时代的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热爱自然、酷爱自由,两个人的价值观、心理趋向是相同的,希斯克里夫虽然由于饱受磨难的生活内心有着压抑的仇恨,但与凯瑟琳的爱相比,恨就显得恨渺小。但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这两个调皮的孩子误入画眉田庄。画眉田庄与呼啸山庄的环境截然不同,那里是舒适、优雅、富贵的景象,是资产阶级文明世界的象征。对这个文明世界,两个伙伴首次在心理上产生了对立,希斯克利夫嘲笑着文明世界里枯燥无聊的生活,而凯瑟琳则被画眉田庄舒适的生活,美丽的景致所迷惑。这次的心理观感不同给日后两个人的爱情悲剧埋下了隐患。

凯瑟琳因被画眉田庄的狗咬伤而要在那住上一段时间,在画眉田庄的彬彬有礼、雍容华贵的氛围及周围人刻意的影响下,凯瑟琳不再是一个“不戴帽子的小野人”了,而是一个端庄、优雅的美人了,漂亮的衣服、奉承话提高了她的自尊心,她的举止开始变得温文尔雅,懂得无礼是可羞的。此时的凯瑟琳已成为了一个上层阶级的淑女,她需要身份、社会地位、财富的衬托。

而此时的希斯克利夫由于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他几乎是完全舍弃自己了,早起晚睡繁重的苦工活已磨灭了他对知识曾有的好奇心和热爱,儿时老恩萧对他的宠爱而注入到他内心的优越感也消失了,他的内心堕落了,外表也随之萎靡不振。当凯瑟琳身着美丽的礼服优雅地从画眉田庄回到家里时,他最好的伙伴却披着厚厚的从不梳理的头发,身着几乎三个月都未洗过的衣服,脸和手都盖了一层黑,这两个人的差异显而易见。虚荣心在凯瑟琳的心中萌芽,而希斯克利夫却因为强烈的羞耻心和自尊心开始变得自卑。

虚荣心和自卑都是爱情的天敌,两个人的爱情结局的悲剧是显而易见的。在埃德加.林敦向凯瑟琳求婚时,凯瑟琳非常清醒,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爱的人是谁,她毫不掩饰地说到,自己对埃德加的爱如树上的树叶,会随季节而变化,而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则是恒久不变的岩石,虽然没有多少快乐,却是不可或缺的,但同时她也指出嫁给希斯克利夫会辱没她的身份。凯瑟琳的独白既表达了她对希斯克利夫刻骨铭心的爱意,也将她的虚荣心体现的淋漓尽致。凯瑟琳的话被希斯克利夫听到,触动了他那根敏感的神经,即财富与地位在相爱的人中隔开的天堑,希斯克利夫可以为了所爱之人过着屈辱的生活,凯瑟琳是他黑暗生活中的唯一希望,但所爱之人的背叛则使他带着内心深处的痛楚和仇恨离开了呼啸山庄,此时,强烈的“爱”已变成强烈的“恨”,人性中的黑暗因子开始萌芽,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开始向残酷、无情的方面转变。

三、人性中暗黑因子全面笼罩的时期

三年后,希斯克利夫带着财富与才智回到了呼啸山庄,此时的凯瑟琳已嫁给埃德加.林敦,其享受着富裕的生活、尊贵的地位,但其灵魂上又向往着荒野无拘无束的生活,向往着在灵魂上与她无比契合的希斯克利夫。凯瑟琳自身成长的家庭富裕,又漂亮机灵,这样受尽娇宠的女孩自然是想拥有其渴望得到的一切,其摆脱不了埃德加所代表的文明生活的诱惑,又在灵魂上与希斯克利夫相依相偎,所以当希斯克利夫再次出现时,其希望调和其丈夫和希斯克利夫的矛盾,让两人接受彼此。可埃德加和希斯克利夫则需要他做一个选择,其内心的矛盾剧烈激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她变得歇底斯里,最终因为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烟消玉陨。

而凯瑟琳是希斯克利夫生活的寄托,是他多年来奋斗的动力,凯瑟琳的逝去带走了希斯克利夫生活中的唯一光明,使其满腔的仇恨如火山般爆发。此后,希

斯克利夫变成了一个冷血的、复仇的机器人,其实,希斯克利夫的“恨”是对残酷的、不公正的社会现实的恨,是对自己炙热的爱情屈服于财富、社会地位的恨,这种恨不是针对于他一直爱的人凯瑟琳,也不是针对于那些无辜的人的。但疯狂生长和蔓延的仇恨已彻底扭曲了他的心灵,他对恩萧家族和林敦家族的无辜的后代、甚至自己的儿子都展开了报复,也取得了两个家族的所有财产。在其复仇时,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曾经他对资产阶级所代表的文明、财富、社会地位不屑一顾,但现在他要用财富、社会地位来证明自己。此时的希斯克利夫善良的天性完全屈服于内心排山倒海般的仇恨,其变成了一个残暴、冷酷、不近人情的魔鬼。

四、人性复苏时期

希思克利夫最终完成了他的复仇计划,然而他却没有得到一点快乐,反而更加的空虚了。在他可以对恩萧家族和林敦家族的最后一名成员实施报复时,他却不想做了,因为他从哈里顿和小凯瑟琳的爱情中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在生命的最后,他放弃了复仇,意识到复仇毁灭了别人的同时也葬送了自己,他终于获得了灵魂的安宁,重温了爱的甜蜜,拾起了其善良的本性。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其走得很安宁。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凯瑟琳的问题即体现了古今中外所有时代的女人在面对现实和爱情之间如何抉择的难题,凯瑟琳的性格是每个女人性格中都可能会具有的一面,只是小说对凯瑟琳想爱情与地位、财富兼得的性格刻划的更为淋漓尽致。而小说对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塑造则更加饱满、充实,将其描述成了一个恶魔式的、悲剧式的英雄,以爱—恨—复仇—人性复苏的故事情节将希斯克利夫被残酷的社会现实一步步扭曲的性格描绘的栩栩如生,而小说结局希斯克利夫人性的复苏赋予整部小说以希望的同时,也使得希斯克利夫的人物形象更加完整。

参考文献:

[1]马真虎.扭曲的灵魂:《呼啸山庄》中的希思克里夫[J].长江大学学报, 2012-3

[2]翁敏佳.呼啸山庄中西斯克利夫的人物分析[J].时代金融, 2011-7

[3]王新春.康春艳.浅析希斯克里夫的“笑”与“泪”——评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4

[4]慈丽妍.李秋.《呼啸山庄》的意象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12

[5]边芳玲.从凯瑟琳看《呼啸山庄》的性格悲剧[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相关文章

  • [呼啸山庄]论文陈述稿
  • 浅析<呼啸山庄>中的"复仇" 各位老师好,我是xx班的,我论文的题目是浅析<呼啸山庄>中的"复仇", 在这里我要向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 参 ...查看


  • [呼啸山庄]研究综述唐晓莉
  • 第24卷第6期Vol.24No.6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Langfa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sEdition)2008年12月 Dec.2008 <呼啸山庄>研究 ...查看


  • 从思维方式看中英科普文章的差异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 ...查看


  • [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象征意义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7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 ...查看


  • 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 一.语言学.英语教育.教学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语言教学类 1.新<课程要求>与形成性评估手段的应用2.词典编纂如何对对待语流中的一次性用词用法, 3.自我概念与外语语音学习假设, 4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 5.我的双 ...查看


  • 三种人物塑造方式:莎士比亚[李尔王]受欢迎的原因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可以吃的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 2 试分析<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模式 3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from the ...查看


  • [呼啸山庄]的叙事特色
  • <呼啸山庄>的叙事特色 摘 要: <呼啸山庄>以其超越生死的爱恨情仇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独特的叙事特色是其独具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艾米莉"勃朗特从女性书写的叙事角度出发,运用不可改变的叙事循环.复杂巧 ...查看


  • [马太福音]对话中语气的人际意义研究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古典诗歌中典故的翻译 2 房地产广告的英译研究 3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 4 论<兔子,跑吧>中兔子逃跑的原因 5 从文化角度探析品牌名称的翻译方法 6 尼斯湖和 ...查看


  •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后定稿
  • 论张爱玲与勃朗特姐妹作品中女性的婚恋观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摘 要]张爱玲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她们的命运在中国旧文化和封建社会的影响下充满了悲剧色彩.这些女性与勃朗特姐妹著作中的女性形象在婚恋观上既有不谋而合的地方也有完全不同的 ...查看


热门内容